第一篇:肖临骏: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创新的研究
文献综述
迟福林、辜胜阻、唐任伍、曾业松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以人为本,扩大内需。颜晓峰、陈炳才、唐任伍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CNKI中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为检索词,搜索发表论文达到89200条,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和完善投融资机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王红珠认为,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的创新需要从政策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和金融创新四个层面展开。陈伦盛、许峻桦、辜胜阻,曹誉波,李洪斌、周阿利等分别对城镇化进程中投融资困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破解难题的路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过去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定性分析,鲜有结合城镇化发展与相关变量做出定量分析。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将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阐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来具体分析金融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相互关系,使得文章更有实用价值。城镇化建设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新一届政府主要推动的一项经济政策,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扩大我国的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而与之相对应,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解决好投融资问题是城镇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与我国城镇化投融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这三类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我国的城镇化融资渠道由最初的财政支持到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进行,逐渐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但是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2.1 城镇化建设资金供给不足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三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都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低收益性,很难只借助市场资金的力量来完成融资任务,④因此基层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是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税收则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体部分,但是各地地方财政税收需要首先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支出,扣除这些以后,可用于建设城镇化的资金就非常有限了。
经济学中的“诺瑟姆曲线”告诉我们,城镇化程度由30%上升至70%这一区间是城镇化率上升速度最快的阶段,而对于大量资金投入的需求则是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除此之外,以家庭农场、科技型农业企业以及专业大户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也对资金的需求规模提出了更大程度的需求。
2.2 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呈现“难以为继”的局面
由于土地财政可以带来迅速的繁荣,在短期内可以让地方财政取得巨大的收益,因此在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地方政府过多的依靠于以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土地扩张为核心的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否认,土地金融在城市化进程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但是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与弊端,如不可持续性、助长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短视性、容易引发矛盾和腐败问题等,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城镇化的长足发展与深入进行。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抬高地价,在获取较高收益的同时会导致房价与租金的上涨,使得城镇居民的生产活动成本有所增加,违背了城镇化发展的初衷,另一方面,用以土地财政为基础的预算外资金来支持城镇化投资资金这种模式有着较大的风险,风险会随着时间而累积,一旦房地产出息泡沫,地方债务问题将会十分突出。
2.3 地方投融资平台蕴含风险,有待健全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地方政府债务急剧扩张,融资平台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①融资金额巨大,极易形成巨大规模的政府债务。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以政府划拨的土地、厂房、股权等作为登记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强,融资中的担保主要是靠地方政府财政来达到,在我国经济低位运行和土地财政不景气的情况下,债务偿还风险加大,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②融资平台内部运作不透明不规范导致权责不明,治理结构不完善。③融资平台缺乏外部约束机制。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和数量都没有明确的监管和制约,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忽视实际的需求,片面的追求数量而超出政府的实际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平台从银行取得贷款后将其放入统一的资金池中,再由不同的项目进行分别调配,银行无法对其行使监管职能,无法知道资金的具体用途。
2.4 投资主体单一,融资空间缩小
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以及个体工商户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少,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顶层设计,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影响,潜在的金融风险将逐步增加,随着国家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监管的趋紧,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空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挤压。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创新完善了各种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方法,例如通过信托产品、金融租赁等方式,这些举措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比,但是从另一层面上增加了风险识别的难度,不利于金融体系内部对系统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另一方面,国家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政策趋紧意味着监管政策越来越精细化,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空间将会大大缩减。
实证分析
上文重点分析了城镇化建设中对资金的急切需求以及资金缺口出现的原因,但是对于金融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还未得出明确结论,基于上述疑惑,下文做出金融发展情况与城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实证分析,以求得出合理结论。
3.1 变量和指标的选取
在被解释变量方面,选取人口城镇化率(UR)为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这一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进程。UR指标与城镇化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UR数值越大,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应越高。
UR(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在解释变量的选择方面,选取了以下三个相关指标。
(1)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FIR(金融相关率)。金融相关率是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金融资产价值与国民财富的比值,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FIR与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FIR(金融相关率)=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GDP×100%
(2)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FD(金融深化比率)。金融深化比率是罗纳德?麦金农于1973年提出来的概念,是用来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深度的重要指标。通常被表示为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金融深化比率与金融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数值越大则证明一国的金融发展深度越大。
FD(金融深化比率)=M2/GDP×100%
(3)农村存款水平的指标:农村存款比例。农村存款比例是用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农村存款水平一般用农村存款与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值来表示,且农村存款比例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D(农村存款比率)=农村存款总额/金融机构存款总额×100%
文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选取1990~2013年数据,时间跨度为23年,根据数据计算出UR(人口城镇化率),FIR(金融相关率),FD(金融深化比率)以及RD(农村存款水平)。
3.2 时间序列分析
由图1所示,UR(人口城镇化率)呈现逐年缓慢上升趋势,并且1990年左右的上升幅度小于近年的上升幅度,说明城镇化率的变化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城镇化率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正相关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快。FIR(金融相关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有些波动但是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2013年的FIR数值几乎是1990年FIR数值的两倍,说明在这23年的时间里,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有着显著性的提高,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呈现乐观趋势。FD(金融深化比率)与FIR(金融相关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虽然在2006~2009年的时间里呈现短期下降,但是总体趋势上升明显,金融发展情况乐观。农村存款水平总体变化趋势不大,在1990年之后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于2000年开始逐年缓慢下降,24年的时间跨越并未存在显著变化。
3.3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因为序列的不平稳而导致的伪回归现象,利用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用EVIEWS7.0检验,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在当显著性水平为5%时,对各变量做一阶差分之后的检验值都大于其所对应的临界值,说明四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所以UR,FIR,FD和RD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说明这些随机变量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代表性和可延续性。
3.4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四个变量所组成的回归方程是否稳定,若结果是稳定的,则四个变量的长期关系便可以用表2和表3来表达了。
由Johansen协整检验的轨迹统计和最大值统计结果,在至多有两个协整向量时,统计值在5%临界值之内,根据Johansen检验规则,判断存在两个协整向量。
3.5 格兰杰检验
由格兰杰检验结果(表4)可知,FIR不是UR的格兰杰原因,UR是FIR的格兰杰原因;FD不是UR的格兰杰原因,UR不是FIR的格兰杰原因;RD是UR的格兰杰原因,UR是RD的格兰杰原因。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化促进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缺乏资金的城镇化建设不能得到实现。金融发展深度指标FD与UR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说明现阶段金融发展的深度与城镇化的建设之间并无过多的联系,二者相互独立。
农村存款比率指标RD与UR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这说明RD与UR之间相互影响,农村存款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农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可以反映金融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进而居民存款数额增多。
3.6 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1990~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关变量的实证分析结论如下:
由格兰杰检验的结果可知,我国金融水平的发展不是城镇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我国城镇化发展是金融水平发展的原因,说明金融水平的发展对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国家金融水平的提升有显著性影响。由此可以推导得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是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而金融水平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则可能是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水平未达到一定程度,由此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作用不显著,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金融体系与制度,促进金融水平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的创新
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的创新是基于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不健康不完善的投融资机制以及上文实证分析的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结果而提出,其目的是化解城镇化进程中资金缺口的危机,促进城镇化平稳健康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金融水平的提升,基于现阶段我国金融水平对城镇化建设促进作用不明显的实证结果,应当尽快完善与此相关的金融制度与体系的设立,创造利于金融发展的环境。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的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基本点进行详细论述。
4.1 投融资体制改革
4.1.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是农村改革建设中不可避免需要优化的要素之一,通过土地的确权流转,激活以劳动、资本、土地为代表的三大生产要素,土地才能作为一项优质资源参与到资源配置中,进而提高农村经济的活力与效率。通过转包、租赁、互换等方式出售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给专业大户,由专业大户根据不同土地的不同特点来综合利用土地,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发展农业规模经济,增进农村经济的活力与效率。
4.1.2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则是以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该体系有利于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步伐,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
4.1.3 完善风险承担机制
为了让民营资本安心进入公共建设领域进行投融资,政府和国有、民营资本需要在城镇化投融资的建设中共同承担风险,完善风险保障服务体系,弥补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与不足,降低金融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风险。
4.2 正确处理城镇化投融资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础。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投资领域。由公共产品理论可以得知,政府的基本任务是主要做好纯公益性项目,如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领域等,而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准经营项目方面,以消费者付费加之财政适度补贴的方式实现,通过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金,一定程度地分散财政风险,减轻地方的财政负担。政府应当完全放开经营性项目,由市场匹配相应的融资、建设以及运营。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这包括建立投资计划、评估投资风险,增强投资计划的公众参与度以及决策透明度,实行权责一致性原则等。最后,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管管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空间扩大化的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民间资本投资运营的监管力度,这些包括制定科学的特许经营方案、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引入公共监管等多种方法。
4.3 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
解决城镇化资金供给不足的关键之处在于扩大投资主体的范围,鼓励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度,解决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这些都需要完善政府政策的制定。
创新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建设有关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导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城镇化建设中去。政策创新需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别与不同的需求,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进行灵活性的安排,尽量引导城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模式多样化,一定程度地放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数量与规模,极大限度地探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与收益相关的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模式,复制并模仿,减轻政府债务负担。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关键在于控制高速增长的债务总量,加快现金的流动速度,确保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偿付债务,从而使得经济增长与债务的借还得到良性的循环。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内涵的多样性、投资融资的规模性,政府财政应该作为引导资金和杠杆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和外部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的主导力量。
4.4 多样化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新型城镇化建设蕴含巨大的投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突破投融资渠道的瓶颈,并提供足够的流动性证明和安全可靠的中长期资金来源,那么我们就能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投资需求,就能促进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加快追赶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步伐。这样看来,投融资方式、渠道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①推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一项重要的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发行地方债券这一方式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②推进金融创新,完善开发性的金融工具。首先要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增加对城镇化的信贷融资供给。然后要发展以民营银行为代表的民营金融机构,用农民自己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创业以及经济的发展,让农民自食其力。③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健全PPP制度框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使政府与个体能够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从而增强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效率。
第二篇:PPP:城镇化投融资的模式创新
PPP:城镇化投融资的模式创新
2014-01-04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交流平台
核心提示:PPP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具备管理的一般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还具有其它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职能:扩量融资、利用新技术,以及特别值得强调的机制创新的职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纳瑟姆”曲线,它表明当城镇化水平达到30%而继续上升至70%的区间,是城镇化率上升最快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以约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47%。显然,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此阶段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合理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是保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客观必要条件,仅依靠政府财政收入远远不够。
PPP:新型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关于公私合作伙伴(PPP)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根据人们对PPP的认识,并结合公私合作伙伴及其管理模式作出这样一个定义:所谓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通过这种合作和管理过程,可以在不排除、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PPP的运行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伙伴关系是PPP第一大特征,其独特之处是项目目标一致: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的产品或服务。
利益共享是PPP的第二个特征。PPP中需要对民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进行控制,即不允许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共享利益在这里除了指共享PPP的社会成果之外,也包括使作为参与者的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相对平和、稳定的投资回报。
PPP的第三个特征是风险分担。公共部门尽可能大地承担自己有优势方面的伴生风险,而让对方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与此同时,民营部门会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甚至全部的具体管理职责,而这个领域对于公共部门而言,正是管理层“道德风险”的易发领域。PPP管理模式中,更多是考虑双方风险的最优应对、最佳分担,而将整体风险最小化。
PPP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具备管理的一般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还具有其它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职能:扩量融资、利用新技术,以及特别值得强调的机制创新的职能。
机制创新职能的主要指向,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促进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益提升。机制转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公共部门由传统的计划向市场转换;二是私人部门由市场逐利向计划靠拢。这种“双转换”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的激励机制,进而达到制度创新的推进、改革的深化和资源配置效益的提升。
当前我国开展PPP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早在上世纪末就有通过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采用了该模式,但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关于PPP的相关法规,主要来自于国务院及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制订的管理办法,同时,各地也根据各地情况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由于PPP项目的复杂性及长期性,这些办法不足以支持PPP项目的长期和可持续的发展。
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由于PPP项目更多涉及财政资金的未来支出,有必要由一个部门来单独管理PPP项目的实施,以防未来财政风险的无限扩大。
风险转移的目标没有充分实现。我国开展的PPP项目,很多经营性项目都有财政补贴,虽然名义上是采用了PPP模式,但并没有将经营风险完全转移,政府在许多项目中负责“兜底”。
项目运营周期较短。当前我国实施的一些PPP项目(如BT项目)运营期通常只有3-5年,不仅没有解决政府财政融资问题,相反被私营部门增加了一部分成本。这与采用PPP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项目多集中在用户付费项目。PPP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解决财政资金困难问题,在用户付费项目中,完全可能通过使用者付费的市场化方式解决问题。
财政部门监督和约束力弱。我国PPP项目一般由各部门安排,与财政没有必然联系,在需要融资时还要求财政部门出“安慰函”。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在PPP项目中财政部门有一票否决权是不一致的。
总之,如果我们不对当前使用的PPP模式及时规范、加强监督和有效控制,必然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严重的债务危机。
城镇化投融资中的公私合作形式
首先,就基础设施而言,选择公私合作管理模式应根据基础设施的不同形态来确定。
对于已有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出售、租赁、运营和维护合同承包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由民营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通过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合作,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与运营效率。在出售和租赁的形式中,还可以为政府置换和融通资金,从而支持和从事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建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租赁-建设-经营(LBO)、购买-建设-经营(BBO)、外围建设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速度,也可为政府新建其它基础设施筹集一定的资金。
对于新建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建设-转让-经营(BTO)、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为新建基础设施融入民间资本,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其次,在公用事业领域,特别是在污水处理、自来水、煤气、电力和热力供应等方面,一般可通过使用者付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使投资者能够收回投资并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
而在公共服务方面,为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理想的模式是通过公私合作的模式来提供。其要点是:政府公共部门确定所需服务的数量和质
量,具体服务由私人部门提供,提供价格可通过公开招标价格听证会或双方议价等方式形成。
公私合作模式需政策配合完善法制体系。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部委发“通知”,指定“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其法律效力较低,而PPP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对项目公司、招投标和税收优惠等问题做出特别的法律规定,这就意味着PPP立法与一般法规必然存在一些冲突。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做出的规定,只能适用于一部分行业,且都是从自身管理角度出发,很多时候不能相互衔接,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我们需要通过立法方式来保证在PPP项目中的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特别是公众利益,同时要明确PPP应用的领域与方式。
加强机构建设。我们可以在财政部下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公私合作项目的相关工作,并下设PPP项目采购、合同管理指导的经济咨询机构,利用现有行业部委下属的具有专业知识(比如交通、污水处理等)的技术咨询机构,满足PPP模式在各行业的应用需求。
明确政策指导。建议出台支持运营周期长的PPP项目政策,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降低政府在PPP项目中的成本和风险。针对项目本身经济性的强弱采用不同的激励政策。
提高项目开发和储备能力。在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的同时,建议该部门同时负责PPP项目的开发与储备,依据“物有所值”的理念和定量计算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采用PPP模式。
促进能力建设。PPP项目涉及金融、法律、会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需要一大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技术的引进力度。
完善并加强合同管理。在我国现有的合同管理政策中,包括《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示范文本》等,虽然对相应的定价、风险、标准等做出了规定,仍然存在诸如价格调整、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希望能尽早完善并规范化管理。
提升监管管理力度。我们应当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监督举措,在招投标阶段、运营阶段和资产转让阶段都应有相应的监督管理依据与措施,可参考英国的做法。
加强风险管控。凡是PPP项目都属于政府投资公共项目,特别是私人融资项目,虽然在有产出后才向投资者付款,但是,未来每年支出的现值总额便是政府的或有债务。如果PPP项目规模过大或总额过大,则可能给政府带来财政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财政部门在PPP项目立项上应有否决权,以此防范项目带来的财政风险。
(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由作者与孙洁合作完成。因版面有限,本文有删节,原文发表于《新金融评论》2013年第6期)
免责声明:资管视界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举报
第三篇:肖临骏: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对于学生的素质教学包含了很多方面内容,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其对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我们不能将体育教学简单的理解为运动教学,体育不单单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也有非常非常积极地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学生打造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积极的意识品质,从而为日后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生理与心理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
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密切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身体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个人作为一个身心的统一结合体,其身体素质的好坏必然会对其心理健康情况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体育锻炼本身也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情感培养
人的心境是一种持久、稳定且在一定时期范围内会对人的所有行为产生影响的情感体验。积极良好的心境对于人的各种行为举动具有增力的作用,比如在良好心境下完成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也会让人感觉到兴奋和愉悦,心理层面也会得到满足,反之,消极心境情况下会让本来非常感兴趣的事物变得厌倦、烦躁甚至是索然无味。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可以在人的肌体内产生十足的舒适感,让人忘却烦恼、尽情宣泄,在各种不同体育运动过程中体验各种技术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美感以及力量感,从而起到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激发生活进取心和自信心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的良好心境,这样的氛围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当然也是肯定的。
(二)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锻炼意志
人的行为的果断性和自觉性是人的意志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志。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体育运动,不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对意志的积极考验。竞技运动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参与人员主动自觉的奔跑,勇于拼搏且锲而不舍的争取最终的胜利,这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精神,除了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教学之外,一些娱乐性的健身体育项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促进人的意志得到积极地锻炼和培养。
(三)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个性的培养
具备良好积极的个性始终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与所在团队进行合作努力获取最后的成功,即使是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整个获取成功的过程对于完善自我的个性也有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为了能够战胜自我、获得胜利,所有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促进行为、认识、思想等方面的相一致有着积极地作用。此外,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还可以纠正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比如自责、冲动、焦虑、害怕、依赖、害羞以及孤独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减轻或者消失。
三、做好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措施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立成功体验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心。倘若体育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又反复经历失败的感受,必然会对其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损伤,不但会减少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会其生活态度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有些学生具备较好的跑步能力,而有些学生具备较好的跳远素质,作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优势,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氛围里完成学习,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使自己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调节、减缓日常心理压力
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是真实而又直接的,学生的态度、情绪、意志、能力、思想等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很快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学生,理论学习考试不理想、同学之间产生误会、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批评以及高考临近等等情况都会使很多高中学生在情绪上经受各种压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情绪不高、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导致参与活动不积极,练习也不认真,对竞争的胜负结果麻木无所谓,缺乏应有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情况下体育老师如果简单地看表面情况武断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哪怕是学生被迫在表面上有所改观,但是实质上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给部分学生造成更深的心理层面的伤害,所以,体育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发掘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并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给予治疗,实践证明采用锻炼和运动的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和减缓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促进沮丧、压抑、焦虑、忧郁、紧张等消极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和排解,帮助学生恢复舒畅的心情以及愉快轻松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具有某种规律性,学生对某项运动技能从生疏到了解,再到熟练协调,最后达到自然准确运用,在生理层面主要体现为身体疲劳、肌肉酸痛,在逐渐恢复的过程,其在心理层面也相应的经历了兴奋、紧张、胆怯、怕累等过程,学生自己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或者缺乏耐心和屹立,造成部分人产生比较消极的心理障碍,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应对,比如激趣法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竞赛法,由于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通过竞赛法可以让学生保持不懈的参与动力,再有表扬鼓励法,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点进步和成功都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这是促进其逐渐接受并最终喜欢上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诸如上述种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和课外活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是在师生情感交流互动过程,比如充分利用师生小结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小结的环节,老师可以对教学过程中某一问题,尤其是学生们的评价和看法不同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过程来自己发现问题的正确答案,然后老师再用幽默和简短的的语言或者故事形式来引导学生,并辅之以真诚的期待性的目光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争取成功,这就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积极进取精神的过程。再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实践性与趣味性并存,同时学生参与积极且易于接受,在形式、空间和时间等层面也不受课堂教学般的约束,这种情况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在积极的状态下完成各种活动,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同时也使得心理情绪得到了愉悦和疏导。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通过体育教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紧张的文化学习节奏得到适当的调节,全面提升全身各器官系统的运转机能,对于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纵观现在的内外形势,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亦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特别是近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消退,蔓延欧洲的债务危机亦未得到根本扭转,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容乐观。在此大背景下,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城镇化被新一届政府寄予厚望。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城镇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7年的44.7%,年均增长0.89个百分点。我国的城镇化处于中期(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的起步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的处理始终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矛盾,这也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纵观传统城镇化的历程,不难发现,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城乡矛盾在趋于尖锐,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因此,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呼之而出。政府在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既是政策的提供者,又为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然而市场的不足和政府的职能决定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有效参与和有限干预。面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建设的要求,中国政府应如何作为是当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城镇化中的难题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过去三十多年,由于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传统模式没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一味地追求速度与政绩的地方政府更是将城镇化演变成为土地面积和建筑物的城镇化,农民工享受不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待遇,致使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表面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迅速增加,已经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事实上,城镇七亿人有近四亿不是完全的市民,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幅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率。
为了克服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弊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然就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新型城
镇化要做到产城融合,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但是,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格局和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基于地方财政和GDP增长的政绩观,仍有部分地方政府依然认为城镇化是城市建设,是投资上项目。因此,即使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呼吁下,土地城镇化和“造城”城镇化仍乐此不疲,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底特律式”的问题。城镇化因为地方政府的自利性而出现严重的“异化”,导致中国当前的城镇化出现了“两个极不对称”,即城市化占用耕地的增长和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比例极不对称,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吸纳稳定居民的比例极不对称。甚至有学者担心: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绩激励相互结合,国内的城镇化有可能会变成大规模基础建设乃至“削山填海”的“造城运动”的代名词,造成要素资源极为严重的错误配置,最终演化为国民经济的一场浩劫。有学者对这种旧型城镇化所产生的严重恶果做了这样的评价:“制造了城镇化率的数字泡沫,放大了户籍壁垒的制度缺陷,暗藏了土地财政的隐性风险,侵蚀了耕地资源的保护红线,引发了攀比冒进的失控开发,催生了商业贿赂的高发多发,扭曲了干部考核的评价导向,漠视了城市自身的弱势群体,割裂了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恶化了生存发展的环境空间”。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过程中因为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开发和工业化而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如何阻止和避免此类“伪城镇化”问题的蔓延和发生就成为主导城镇化的政府必须直面和破解的难题。
二、城镇化中的政府角色
要减少和避免政绩的城镇化、房地产的城镇化,政府首先应对自身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规制和治理的独特作用。
纵览政治思想发展史,从消极的“守夜人”到积极的市场干预者,再到多元合作治理者,尽管各流派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差别巨大,但在一点上是共通的:无论什么样的国家,政府最根本的角色都应该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与公共秩序的保障者。为了达到平衡利益和保持稳定的目的,政府通过角色的调整和职能的转变才有了大政府(积极政府)与小政府(消极政府)之分。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与社会自治的成熟,加上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建构责任政府、有限政府已成为共识。但在后发展国家,由于市场与社会治理功能的缺
失或极其有限,积极强势的大政府成为其现代化进程中共有的趋向与特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也廓清了新型城镇化中的政府责任。
三、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定位与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定位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重点应发生变化,不再是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而应把提供“低水平、广覆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作为基本职能,也即“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必然是责任政府,因此地方政府不仅应对中央政府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切实保护人们合法权利,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易被社会大众所忽视的群体。
(二)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要求
依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新型城镇化要求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干预、规范的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传统城镇化中的遗留问题,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规划作用。制定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地方政府应依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不同的城镇规划模式。当前地方政府应依据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的空间结构,而不是不顾实际、千篇一律地大搞形象、面子T程。
2.指导作用。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有着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主体,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依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对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具体事务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基于本地区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因此它的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质。
3.干预作用。地方政府应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人口利益受
到侵害、资源利用不集约、城镇环境遭受破坏等社会问题,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干预,协调各群体、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城镇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居民的和谐发展。
4.规范作用。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推行自身行政改革,规范各部门的行为内容及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要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在市场中的正当利益。
四、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选择
地方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方面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安排,顾全大局;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进行科学的、有特色的决策,这是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城镇化的统领,更是中国经济社会推进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尤其是要善待农民,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新型城镇的建设涉及到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诸多因素和因子的共生演化过程,所以地方政府应以信息、规划、产业政策等引导区域发展,同时赋予要素自由流动的权利,努力创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GDP增长已不再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应转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凋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上来,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二)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成为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新途径,对规范空间开发行为有着深远和实质性的影响。对于优化开发区,应优化整合现有的城镇群,鼓励资源集约利用、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对于重点开发区,应在优化原有城镇群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发展新的城镇群,强调经济发展与质量效益、就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分别制定鼓励和吸引人口进入和集中的优惠政策。
对于限制开发区,应适度限制城镇发展速度和规模,重点发展好现有的中心城市,实行“内聚外迁”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政策,即制定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补助政策引导当地居民向外迁移或在当地集中生活。对于禁止开发区,应将重心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行人类活动超载预警制度,明确核心区、实验区、外围区不同区域的人口容量,同时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推动人口迁出。
(三)致力于城镇综合治理,实现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健康有序的城镇化,应该是统筹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利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宜,更加注重质量的城镇化。由于地方政府忽视流动人口、不同阶层等的管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城镇质量因此而明显下降,成为“问题城镇”。地方政府要推进城镇综合治理,增强服务意识,就应该在着眼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健、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等基础问题上,更加关注和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地方政府还应牵头,在不同阶层群体人们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促进不同阶层的对话、交流,减少彼此之间敌意,激起富人阶层的爱心、同情心和穷人阶层的责任心、国民感。只有人人团结友爱、互相信任,城镇化才能是健康的城镇化,才是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
(四)集约利用资源,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
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为主旨的“精明增长”、“紧凑发展”理念,越来越为各国所赏识,而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现实国情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地方政府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城镇规划时重视土地、水等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禁止耕地资源的继续违法占用;第二,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质量预警、检测和反馈系统,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污染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和社会责任感;第三,在宣传教育方面,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环保的消费理念,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更至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推进城镇化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DB/OL].[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3]王勇.城镇化路径关系国运走向[DB/OL].[4]韩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风险[DB/OL].[5]周靖祥.谁的城镇化[DB/OL].
第五篇:贾康:PPP--城镇化投融资的模式创新
贾康:PPP--城镇化投融资的模式创新
作者:贾康(CF40成员)
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纳瑟姆’曲线,它表明当城镇化水平达到30%而继续上升至70%的区间,是城镇化率上升最快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此阶段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合理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是保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客观必要条件,仅依靠政府财政收入远远不够。
PPP:新型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关于公私合作伙伴(PPP)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根据人们对PPP的认识,并结合公私合作伙伴及其管理模式作出这样一个定义:
所谓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通过这种合作和管理过程,可以在不排除、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PPP的运行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伙伴关系是PPP第一大特征,其独特之处是项目目标一致: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的产品或服务。
利益共享是PPP的第二个特征。PPP中需要对民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进行控制,即不允许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共享利益在这里除了指共享PPP的社会成果之外,也包括使作为参与者的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相对平和、稳定的投资回报。PPP的第三个特征是风险分担。公共部门尽可能大地承担自己有优势方面的伴生风险,而让对方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与此同时,民营部门会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甚至全部的具体管理职责,而这个领域对于公共部门而言,正是管理层“道德风险”的易发领域。PPP管理模式中,更多是考虑双方风险的最优应对、最佳分担,而将整体风险最小化。当前我国开展PPP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早在上世纪末就有通过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采用了该模式,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关于PPP的相关法规,主要来自于国务院及各部门制订的管理办法,同时,各地也根据各地情况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由于PPP项目的复杂性及长期性,这些办法不足以支持PPP项目的长期和可持续的发展。
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由于PPP项目更多涉及财政资金的未来支出,有必要由一个部门来单独管理PPP项目的实施,以防未来财政风险的无限扩大。
风险转移的目标没有充分实现。我国开展的PPP项目,很多经营性项目都有财政补贴,虽然名义上是采用了PPP模式,但并没有将经营风险完全转移,政府在许多项目中负责“兜底”。
项目运营周期较短。当前我国实施的一些PPP项目(如BT项目)运营期通常只有3-5年,不仅没有解决政府财政融资问题,相反被私营部门增加了一部分成本。这与采用PPP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项目多集中在用户付费项目。PPP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解决财政资金困难问题,在用户付费项目中,完全可能通过使用者付费的市场化方式解决问题。
财政部门监督和约束力弱。我国PPP项目一般由各部门安排,与财政没有必然联系,在需要融资时还要求财政部门出“安慰函”。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在PPP项目中财政部门有一票否决权是不一致的。
总之,如果我们不对当前使用的PPP模式及时规范、加强监督和有效控制,必然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严重的债务危机。
城镇化投融资中的公私合作形式
首先,就基础设施而言,选择公私合作管理模式应根据基础设施的不同形态来确定。对于已有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出售、租赁、运营和维护合同承包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由民营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通过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合作,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与运营效率。在出售和租赁的形式中,还可以为政府置换和融通资金,从而支持和从事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建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租赁-建设-经营(LBO)、购买-建设-经营(BBO)、外围建设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速度,也可为政府新建其它基础设施筹集一定的资金。
对于新建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建设-转让-经营(BTO)、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为新建基础设施融入民间资本,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其次,在公用事业领域,特别是在污水处理、自来水、煤气、电力和热力供应等方面,一般可通过使用者付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使投资者能够收回投资并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
而在公共服务方面,为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理想的模式是通过公私合作的模式来提供。其要点是:政府公共部门确定所需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服务由私人部门提供,提供价格可通过公开招标价格听证会或双方议价等方式形成。
公私合作模式需政策配合完善法制体系。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部委发“通知”,指定“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其法律效力较低,而PPP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对项目公司、招投标和税收优惠等问题做出特别的法律规定,这就意味着PPP立法与一般法规必然存在一些冲突。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做出的规定,只能适用于一部分行业,且都是从自身管理角度出发,很多时候不能相互衔接,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
我们需要通过立法方式来保证在PPP项目中的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特别是公众利益,同时要明确PPP应用的领域与方式。
加强机构建设。我们可以在财政部下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公私合作项目的相关工作,并下设PPP项目采购、合同管理指导的经济咨询机构,利用现有行业部委下属的具有专业知识(比如交通、污水处理等)的技术咨询机构,满足PPP模式在各行业的应用需求。明确政策指导。建议出台支持运营周期长的PPP项目政策,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降低政府在PPP项目中的成本和风险。针对项目本身经济性的强弱采用不同的激励政策。提高项目开发和储备能力。在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的同时,建议该部门同时负责PPP项目的开发与储备,依据“物有所值”的理念和定量计算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采用PPP模式。
促进能力建设。PPP项目涉及金融、法律、会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需要一大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技术的引进力度。
完善并加强合同管理。在我国现有的合同管理政策中,包括《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示范文本》等,虽然对相应的定价、风险、标准等做出
了规定,仍然存在诸如价格调整、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希望能尽早完善并规范化管理。
提升监管管理力度。我们应当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监督举措,在招投标阶段、运营阶段和资产转让阶段都应有相应的监督管理依据与措施,可参考英国的做法。
加强风险管控。凡是PPP项目都属于政府投资公共项目,特别是私人融资项目,虽然在有产出后才向投资者付款,但是,未来每年支出的现值总额便是政府的或有债务。如果PPP项目规模过大或总额过大,则可能给政府带来财政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财政部门在PPP项目立项上应有否决权,以此防范项目带来的财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