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临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客流特性及拥挤控制研究
在现代社会,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交通的改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各种解决方法中,城市轨道交通无疑是其中发挥作用最为明显的一个,它的形式多样,且分布范围广、受众多,因而很快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大型运动会、国际会议在城市召开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受众会在短时期内大量集散,形成突发性的客流,而交通拥挤问题也随之而来。要想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客流及突发客流拥挤的控制方法加以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客流概述
突发客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数量可观、规模较大的乘客群体,另一个是乘客的集散速度非常快。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因而形成突发客流的几率也增高了许多,换乘枢纽站、旅游景点站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相交的轨道交通站点,都是生活中容易产生突发客流的地点。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突发客流与其他交通方式下的突发客流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客流量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轨道交通成网,其初衷就在于尽可能多的吸引乘客,扩大乘客的范围。因此,在轨道交通成网的过程中,客流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且这个特点在成网过程的初期和中期表现地最为明显。第二,客流的分布具有多样化的形态。因交通线路呈网状,途经不同的区域,所以其服务的乘客在动态分布上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能是均等型、也可能是两端萎缩而中间突增型。第三,客流的波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所经区域的乘客活动具有集中性,比如工作区的乘客集中在朝九晚五的时间,这些客流在全年都具有一个明显的波动周期。第四,换乘组织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换乘是一种常见的交通行为,网络状态下的轨道交通所服务的乘客具有很高的换乘几率,而换乘乘客的混合性、多向性等特点为换乘组织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二、突发客流拥挤的控制方法
突发客流给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笔者认为,控制突发客流拥挤的方法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增强车站客流组织能力。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突发客流的集散地,易于发生交通拥挤。因此,做好车站客流的组织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在解决车站突发客流拥挤的问题时,首先要对车站突发客流拥挤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1)车站的客流量超过了车站所能承受的范围;(2)车站的线路运行情况不佳;(3)车站的运营组织方案不够完善。在分析过原因之后,就要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是解决突发客流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是预测突发客流量和分配各个线网的客流量。预测突发客流量是票务配置的前期准备工作,合理的预测能够提高票务配置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而在分配各个线网的客流量方面,则要注意一些突发性事件,比如闸机吃票、乘客走错闸道等,如果出现以上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解决,以避免乘客不能顺利出站的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出站效率,防止交通拥挤。
第二,提高线路运输能力。线路运输能力在降低客流拥挤传播速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控制突发客流拥挤时,要将线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放在中心环节。具体而言,线路运输能力的提高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调整列车编组方案。一般而言,列车编组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普通时间它的编制具有稳定性,但是突发客流属于特殊情况,因而在制定列车编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时间、地点、乘客数量等,根据实际情况来编制列车组。(2)调整列车停站方案。突发客流具有客流量大的特点,因而在制定列车停站时间时可做适当的延长,使乘客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上车或下车。而停站所占据的时间,则依靠缩短列车行车低峰期的停站时间来加以弥补。(3)调整车辆运用计划。列车数量在各峰值均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然而面对突发客流的情况,则需要对行车数量进行调整,对突发客流情况较为明显的区域或时间段,应增加行车数量。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整对线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要保持机动性和灵活性,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共同提高线路运输能力。
三、结语
在分担出行客流上,城市轨道交通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所能创造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在处理由人口问题所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上,它表现出很多的优势。突发客流造成的交通拥挤已经是主要的交通问题之一,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仅要善于运用轨道交通工具,而且还要对突发客流的特性加以了解,如此才能制定控制交通拥挤的合理方法,妥善解决问题。
第二篇:肖临骏: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关系着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社会各部门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和发展,对于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管理规范。可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向利好的方向快速发展,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市场竞争力都是必要且关键的。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在各个角度的不同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对于维持企业平稳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由于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及存在的潜藏风险,并及时采取规避和防范措施,是企业降低由于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并保障运营平稳。其次,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的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真实,以及对于经济成果的巩固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因为及时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信息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所以,对于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及存在不真实或不客观全面的财务信息,也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审计,这样对于企业经济活动合法顺利的进行,以及财务信息的客观真实提供必要的保障。再有就是在企业服务质量、产品品质、安全生产和运营等诸多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保障性作用。
2.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须注意的问题
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体系在的有效性,是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关键,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保障企业平稳运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因此,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有效性,是推行企业内控制度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重点针对企业管理方面开展的以管理质量为主的内控制度,另一个方面就是重点针对企业经营经济活动开展的审计性质的内控体系。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以管理为主的内控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平稳运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的;而以经营活动为主要审核目标的内控则主要是为了规避由于企业经济活动不合法、财务信息不客观不准确导致的经营风险。有些企业两种内控制度分别执行,有的企业单独执行。虽然两种制度和体系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其之间却有存在一定程度的密切关联,因此充分的利用两种制度的优势和相互制约,也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手段之一。
对于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有效性,笔者在此归纳总结了以下几个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和方面。首先要注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避和及时发现潜藏的风险,其主要作用是在问题和风险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并预防,而不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处罚措施只是促进和保障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问题的手段而已,并不是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核心和重点。其次,企业内部管理的层次和方面十分众多,如果对各个方面和层次的工作都展开内控,那么内控工作无异于将企业内部的所有管理工作复制重做了一遍,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对于保证工作效率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也是毫无益处的。因此,有效的选择关键的内控工作点,就成为保障内控制度和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和核心。另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度和范围的设定,对于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是十分关键的。对于内控的范围和程度设定时要做到,在保证内控效果的同时,避免产生冲突和隔阂。而且要通过制度激发企业员工对内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1)企业文化是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保障。具有成型企业文化的企业,对于任何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效率都是较高的。首先,统一的企业文化能够保证制度执行的统一性。另外,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对于企业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也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了保障作用。由于企业文化的统一和影响,使企业内部所有成员对于制度的认识是一致的,对于制度的规定是遵守的,对于制度的执行也是规范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和开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想通过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于该制度的执行和有效的开展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企业文化,就是为内控制度体系顺利和有效推进和开展的必要保障。
(2)由于内控制度体系仅限于针对企业内部管理关键点开展风险防控和预防,因此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另外建立相应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专门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更加切实有效的作用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使其与内控制度体系相互呼应,最终实现企业风险防控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标。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远期愿景。归根结底一切制度和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推动企业向利好的方向快速发展,并以实现企业愿景为最终目标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立也不外乎其中,因此,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建设企业内控制度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根据企业需求制定的内控制度,才能有效的运行并且实现通过内控制度的实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4)建立健全的决策和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内控发现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但是发现问题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因此通过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预警和风险决策制度,才能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对于发现的风险,通过相关的决策将其解决在萌芽中。也可以避免企业由于没考虑到相关风险,而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出现疏忽和失误,带来不良影响和损失。
结束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结构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因此,企业内控制度对于企业发展是必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第三篇:肖临骏: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化学难学!难教!俨然成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主旋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化学知识相对零散,系统性不够强。笔者认为自然科学的魅力在于能把纷乱的物质世界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或呈现出来。教学中教师应把零乱分散、繁杂无序、不系统、无规律的知识,演化成最简单、最基础、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当前的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对无序状态,导致化学难学、难教的局面愈演愈烈。
其中,初、高中之间教学的有效衔接,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一线师生的难题。不少同行对此问题进行过一些研究和探讨,成功发表的理论文章不在少数,还有部分学校也编著过初高中的衔接教材,但真正能对教学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佳作并不多见。笔者曾亲历过从初中教学到高中教学的角色转变,对两者之间的大幅度跨越深有感触。笔者想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来谈谈造成教学脱节的诸多原因及应对策略。
教学脱节成因分析
首先,中考、高考的功能和要求明显差异。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中考试题(至少笔者所在省市)一直贯彻水平性考试和选拨性考试的双重功能,但更倾向于水平性考试,即学生通过中考能达到国家所要求的初中毕业水平,则被认定为过关,难度要求低,而其选拨功能则不必要也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相反,高考的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其选拨功能上,难度要求大,能力水准高,而其水平性考试的功能甚为有限。基于此,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的梯度差异不可回避的存在。
其次,初、高中教材之间客观地存在知识和方法衔接的真空。比如,对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的分类等概念;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差量法、极值法等学科思想在现行的初、高中教材中都不曾直接涉及;这些知识和方法的落实和传授到底应该由初中教师、还是高中教师来承担,对此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未休止。
第三,高一的课时少、任务重,不少高中教师对衔接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要么立足初中,要么扎根高中,一旦从教,就很难再有更换工作岗位的机会,彼此对对方教学要求了解甚少,造成初、高中教师各自为阵,互不交流的尴尬局面。使得教师在教材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方面先天缺失。而且,由于升学压力的加剧,导致这种状况有积重难返之势。
总之,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中呈现出“三多”“三少”的不良倾向。教师对自己任教的教材(学)研究多,对自己没有任教的教材(学)研究少;对考法研究多,对教法研究少;对考纲研究多,对课标研究少。以上诸多现实情形致使教师对教学的深广度和难易度把握不够准确,最终导致初、高中教学的显著脱节。
教学脱节应对策略走出认识误区
不少教师把教学脱节的原因仅归结为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脱节,抱怨教材编写者不统览全局,而忽视了学生在能力方面的脱节。当前,初中教学中“背多分”的局面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强灌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充分的纠正,以中考前大剂量、高强度的机械练习,来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策略越演越烈,为此教师精疲力竭,学生苦不堪言。笔者认为,部分初中教师应当一改只重视基础知识过手,而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能力与高中学习的能力要求接轨。
可参考的做法是:在考试评价中避免知识的简单记忆性重现,比如考查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换用如下某种方式:•写出不用添加催化剂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生成三种产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ƒ写出一种紫黑色固体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此策略的好处是既避免了机械练习造成的学习倦怠,又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该化学反应,丰富学生的认知。其他迁移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尽可能创设新的试题情境,比如实验题、计算题等,让学生体验在新的情境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益学生的类比、迁移、归纳、演绎等多种能力。研究课程标准
回归课程标准的教学才是本源的教学。唯有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才能对整个教学有整体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师把课程标准束之高阁、莫不关心,常出现任教多年的教师对课程标准知之甚少的局面。
初、高中的课程标准是众多资深专家站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来制定的关于教学的科学的、全面的纲领性文件,对日常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认真研读并学习课程标准是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前提。笔者认为,教师在研究和使用课程标准时,应当做到以下三结合:第一,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认真比对课程标准对教材知识的要求;第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参考书相结合,教学参考书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更详尽的阐释,并有许多优秀课例可供参考;第三,课程标准与当地考纲相结合,两者在很大程序上是吻合的,但在某些问题上的要求也略有差别,教师应对此了然于胸。加强教学交流
大多数初中教师只关心中考的要求,中考考什么就讲什么,中考怎么考就怎么讲,几乎不做任何拓展和延伸,高中教师对初中教学也不闻不问,这不得不说是当前教育功利化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可以在初中教学中对某些问题做适当的增补,比如初中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可做适当延伸,利用教材中的简单反应讲清有关的几对概念,搭建起学生通向高中学习的桥梁,到了高中氧化还原的教学就能轻松过渡、顺理成章。
同时,对于同时设有初、高中的完中学校,上至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下至教师本人都应当打开思路,放眼全局,加强各年级间的教学交流,这既是对教师专业成长负责,更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各级领导特别是教研组长应主动搭建这种交流的平台,营造初、高中教师密切交流的氛围。
我们主张任课教师应主动了解自己不任教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对方年级听评课,了解对方的习题设置、考试要求等。全组内应多组织跨年级的专题研讨活动,如多分派教师观摩非任教年级的优质课比赛、命题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初中教师做高考试题,高中教师做中考试题;同时给每位教师配发初高中课标、所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组织以初高中教学衔接为专题的教学研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教研活动。对于单设初中或单设高中的学校,也应加强校际之间的类似教研活动。
对于完中更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全组一盘棋,让每一位教师都从初三任教到高三,全程体验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形成四个年级的“大循环”,促使教师全局了解教学。
总之,加强初、高中教师的教学交流,是实施衔接教学的重要举措,此举一改过去初、高中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让教师把握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要求。编写衔接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首要载体和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有了教材教学才能有纲可依,有本可寻。因而,编写专用的衔接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这也是一项艰辛、繁杂的工作,应在教研组内、校际之间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取长补短、协同努力,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衔接教材。在编写时应集中初、高中的骨干力量,组织一批经验丰富、学识丰厚的中年教师和思维活跃、干劲十足的青年教师共同编纂。
首先,应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寻找并罗列出脱节点,分析脱节的原因主要是单纯知识脱节?是学生认识能力的脱节?抑或两者都有?当然,应当以弥补能力脱节作为编写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如果是知识层面存在的脱节,则需要系统地进行知识的补充,比如补讲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差量法、极值法的计算等;若是能力的脱节,则可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情景编纂典型例题,加强训练以激活学生思难,提升其能力,从而逐渐适应高中教学。
此外,教材还应突出层次感,高一的新生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差异显著,故编写教材也应当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校),宜全面撒网、重视基础;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校)则可突出重点、击重要害,即便在同一本教材中也可注明不同的层次要求,让师生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或学习,以提高教材的针对性。
结语
俗话说:一天之季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同样,教好初三的关键在于上好诸言课,教好高中的关键在于上好衔接课。关于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开端。我们认为初、高中化学教学还存在:心理衔接、学法衔接、教法衔接、学科之间的交叉衔接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衔接。若我们能与广大同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可以为广大师生贡献出更加丰富、深刻、实用、富有哲理的研究成果,大家共同期待。
第四篇:肖临骏: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研究(最终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生存与学习的方式逐渐改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翻转课堂因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研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许多“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对课堂的积极作用及教学的正面影响,受到了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但是,翻转课堂的优势并非与生俱来的,它的成功与设计者的付出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翻转课堂实施的中介——微视频的设计必将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翻转课堂大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微视频的教学设计将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教学设计模式
1.微视频的概念及其特点
视频在承载教学信息时具有可视化媒体的特点,因此很多人把它看为媒体资源。自2006年Google收购YouTube起,微视频就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微视频之“微”主要是时长上的限制。从微视频概念提出之日起,学术界至今仍没保持一致,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通过不同方式来完善其内涵、丰富其形式。
古永锵对微视频的定义,即“微视频是个体通过不同的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短则30秒,长则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微电影、教学短片、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视频短片的统称。
事实上,很多学者主要从微视频的时间长短来界定微视频概念,如互联网协会张力军认为微视频是指播放长度介于3-5分钟的视频,兼顾新闻性、评论性与娱乐性,满足网民使用横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多种形式来观看节目的需求。而对于微视频的制作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阶段,很多人的看法大都一样。由上述定义可知,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随时随地性和大众参与性。
2.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
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课堂内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大约控制在2-20分钟之间,它包含许多可视化教学资源。微视频时间的长短和形式会根据所讲解内容的性质及特点所决定。
微视频的制作必须是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来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搜集素材、制作视频,提供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到视频制作的知识盲点,对视频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3.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的实施流程
根据微视频的概念和特征,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实际上承担的是信息媒介的任务,所以微视频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
前期分析:从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等四个方面展开。翻转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和学习效果的实时分析。在前期分析这个阶段,一方面通过了解学习者特征和需求来把握学习者已有知识和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分解,使教学人员得到翻转课堂所需要的视频资源,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思想。
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它的理解早已跨越了传统的意义。该模块是针对前一阶段分析得出的某一专题学习中所需要的素材进行设计与开发,根据教学目标,把知识点分解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资源,再整理加工成微视频。微视频的设计包含主题引入、阐述解释、知识点的典型案例介绍分析、知识总结、练习五个主要环节,五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完整地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设计过程中遵循简洁实用的原则,即屏幕中呈现的信息要突出重点,排除干扰因素,特别是对非实录的微视频要配以适当文本和精炼的同步解说进行提示。同时微视频的制作也要体现出多媒体原则,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视频可通过录制PPT、摄像机摄录、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制作。
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应用:把第二阶段关于某一知识点制作的微视频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使之自主学习,实现课前基本知识的获取,然后课堂中通过同伴协作,教师指导解决课前的疑问,使知识实现内化,课后通过相应的实践达到更深层次的拓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都是以微视频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而微视频的制作又必须考虑到这三个阶段的特点,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积极性,又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评价和修改:实施后,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实施过程中微视频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评价,然后反馈到前期分析、微视频设计与开发、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应用三个阶段,再对整个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修改。
翻转课堂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实践研究
1.实践方案
本研究以《Photoshop图形图像》中“钢笔工具”的教学内容为例,开展基于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旨在检验精心设计的微视频对翻转课堂的效果,更好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使学习者达到最大化学习效果,该阶段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把握实验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在实践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
学习需求分析:2014年11月份,笔者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4级计算机1班的48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者特征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调查分为3个部分:该实验的学习需求、学生以前的学习现状、本次实验的学习现状。
调查结果发现:①42.5%的学生表明以前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源于一周课时较少,教师上课所讲操作容易遗忘,想通过其他手段来适当地加长学习时间;②81.3%的学生反馈通过该实验掌握了所讲的内容,提升了学习效果;③72.8%的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比较感兴趣,渴望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本次实验,在课前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可视化资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
学习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学2年级计算机班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不大,此外学生对该门课程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知识处于了解的阶段。
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有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掌握钢笔工具的具体概念;二是熟练运用钢笔工具。主要介绍钢笔工具使用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些基本术语,具体的使用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能够使用钢笔工具熟练地创建和编辑路径。
(2)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微视频是一种特殊型设计的微型学习资源,包含多种形式,它运用在翻转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课前资源,它具有资源细小、松散连接的特点,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为一个个颗粒,它的开发除了符合上述分析的学生需求、特征等外,还必须完全符合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分别为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总结、课下练习。微视频的开发是从主题引入、阐述解释、典型实例、知识总结、课上练习五个方面阐述。
主题引入:一定程度上,导入的恰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成效,恰当的导入会产生高效的课堂效果。此处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把典型的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分为直接导入法、情境创设法、悬念设置法、温故法等方式。
直接导入法是种直奔主题的方式,它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可以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较快地进入学习的主题;情境创设导入是教师为学生创建特定的情境,让其在此环境中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之自然过渡到所要阐述的主题中。悬念设置导入法是教师依据特定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行为,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的一种方式。温故导入法是教师利用教材内容的递进关系,在讲解新课前,通过回顾以往的知识,来导出新知识的过程。具体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取,旨在吸引学生的兴趣,关注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阐述解释:此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主体中所用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
典型实例:通过典型实例的讲解,使得学生对所讲主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升华,能够发现知识点中易错点,在实际应用中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知识总结和练习:教师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要对所讲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然后再针对专题中的知识点进行设置练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练习的结果来评估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
2.研究过程
学生课前观看关于“钢笔工具”这一专题所录制的15分钟微视频,主要讲解“钢笔工具的概念”、“钢笔工具绘制路径”、“钢笔工具填充”等内容,并设置了3个典型案例作为知识点讲解的载体,之后有三个与知识点相对应的由易到难的习题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此外还通过邮件来收集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制作是否适宜,学习结果的具体情况等反馈信息。课中针对课前邮件反馈的信息进行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
通过分析收集的反馈信息,对翻转课堂中针对某一知识点开发的微视频进行评价,找出各个阶段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地修改模式,从而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模式。
3.应用效果分析
评判一个模式是否合理有效,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否优化来评价。学习过程包括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的程度及减少操作错误次数等方面;[10]学习结果包括是否达到创设目标,学习成绩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
(1)对翻转课堂课前使用微视频的评价
经过48位同学对翻转课堂课前所使用的微视频的反馈,分别从视频设计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表1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微视频设计的五阶段整体来说是满意的,尤其是对于实例和练习两个方面,6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但从评价的侧面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微视频制作的每个阶段都是不一致的,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视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必须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律,然后为不同程度学生设置难度递增的题目来满足他们。
(2)学习结果的调查分析
在完成了“钢笔工具”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后,采用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微视频质量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认可程度。
从表2数据显示的整体情况来看,翻转课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正面的。52.08%的同学认为微视频的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很大,41.67%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大,6.25%的同学认为微视频的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一般;与之相对应的是75.08%的学生对于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设计模式有很高的认可度。从表2整体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者实现了高效的学习结果。
第五篇:肖临骏: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设计能力的提升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应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只有情境适合了才能有效地将教学活动开展下去,所以自然而然的,教学情境成为了教学的突破口,一节课的质量如何最根本是看这节课的教学情境是怎么样的,好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交融,更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强学生主动联系新旧知识,便于对知识做重组、改造的加工过程,还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童话和顺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如果教师能将学生引领到一个好的情境中,就等于把学生带进了知识的海洋。相反则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是个索然无味甚至痛苦的过程。所以,教师自觉地培养并提高教学情境设计能力便是当务之急应该要做到的。
一、教学情境的概述 1.情境与教学情境
情境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情景;境地”。情境含有情形、景象,以及环境、状况的意思。熊川武老师在《实践教育学》中指出:情境通常指同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它可以由风气、习俗、事件、物质条件等形式表现。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丘迟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几句话勾勒出了唯美的情境,而后就勾起了陈伯之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思乡情怀,最后不费一兵一卒,使之拥兵来归,显然可见“情境”影响人威力之巨大。
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融合,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而专门制造或设定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境”指的就是教学环境,既包括具体的实物环境又包括师生的关系。“情”则是指“境”中师生双方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思维互动。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从而就酝酿出了某种氛围,而这种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投入学习。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不需要情境的,该观点认为学生只要把知识系统地掌握住之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能够运用到各种真实的情境中去,其实,这种看法正是忽视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2.教学情境的作用
显然我们知道教学情境为什么那么重要,就是因为它能够将课堂与外界的联系加以沟通,能够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可以将学生带入到那种很富有真实感画面的社会生活的氛围中去,就像是影片在学生的头脑中闪过,教学情境并不是教师一个人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沟通的基础上设计生成的。(1)对学生的作用
因为考虑到中小学学生思维主要还是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上,所以他们对于那些比较形象直观的东西会越发地产生兴趣和好感,而对抽象的东西会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教学情境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相联系的,所以首先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就是会促进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激励学生探疑、解疑、培养学生的能力;再次就是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形象再现场景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2)对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是首先体验教学情境的人,所以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是带着感情和认知思维来进行加工的,因为传统的教学观没有教学情境这一概念,所以设计教学情境正是在转变教学观念的一个过程。因为要利用大量的教学技术,所以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正是教师在丰富自己教育技术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新的教学拘束将更有利于新课程的教学。3.教学情境的最为本质要求(1)教学情境要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正所谓学习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样也利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
(2)教学情境不能脱离学科的因素
如果教学情境脱离了学科因素,那么显然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造成恶性的影响,因为情境本身是服务于学科的,所以情境就要体现学科的本源性。比方说教师原先的用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于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是在让学生参与过程中却忘了学科因素了,虽然说这样可能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但是这样的情境已经脱离了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是不能够得到提倡的。
(3)教学情境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 良好的教学情境应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得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使得非智力因素和人格都能得到发展。比方说中学物理有很多难懂的知识点,但是这些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设计出形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往往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只需要用学生成长中经历过的某件事情就能点通学生理解的思路。(4)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思考性
教学情境能设计地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是教师个人风格、经验阅历、教师智慧的结晶,比方说这样的情境: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小组竞赛等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实际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同时,这样会使得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度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会因此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要点
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教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习更为有效率。教学情境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是需要注意这几个要点的: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好的情境肯定是兼顾全面性的,不仅要包含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搭建认知结构,而且还应该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还要包括有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这样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要同时为了情感教学、认知教学和行为教学服务才是关键。但是针对于局部的情境设计还是可以有所偏重的,即要灵活地变通处理。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有人会误解认为情境作用的范围就是在教学活动之前开展进行的,比方说新课教学之前利用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新课内容。而实际上如果持这种观点,那么就是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点。情境应该是作用于全程的,在这整个过程中会相应地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情境的作用不应当是暂时性的,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指的是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学生潜能的功能。不仅要针对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针对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说既要能够解决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又意味深长地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再就是利于学生进一步发散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4.情境的真实性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呢?加入情境是虚幻的,那么学生感受到的也是虚幻的,这种虚幻的东西学生是无法有所感受的,且让学生最终对知识的理解只可能是肤浅的、刻板的,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找寻不到这样的情境将所学的东西运用进去,所以就会产生很多疑惑。只有真实的情境才会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真实的情境会让学生将学习的东西运用拓展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从而就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所以说情境的性质决定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5.情境的可接受性
因为考虑到学生学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总是要迁移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了使得知识、技能能与情境有良好的衔接,就必须使得情境要有可接受性,只有学生能够接受的才能促进迁移。所以说一个好的情境肯定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得学生易于接受的。
三、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策略分析
我们要相信精心设计出来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且激发学习激情,帮助回顾已学知识,帮助提高学习新知识的效率。所以说精心设计出的教学情境并最终能将其实施无不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保障环节。1.设计教学情境的基本策略 要把教学活动演绎成“课堂情景剧”那就必须使得课堂的各个元素都能进入角色,具体来说,设计教学情境的基本策略是:(1)设计教学情境的物理环境
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可想而知是由教室、教具等元素构成的,在设计某个情境时可以适当地渲染教室的环境,让教室的环境那种情境感,黑板、门、窗户是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适当的可以在这上面做些渲染,比方说上的课文是与春天有关系,想要渲染出美丽的春姑娘,可以再窗户上贴上用纸剪出来的花和柳条。具体的物理环境还可以通过板书、音乐、视频等来烘托。
(2)设计教学情境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用心来感受,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就要主动地营造出和谐的心理环境,比方说教师在授课时面露微笑、目光很自然地注视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而不是板着一张苦瓜脸或者只对部分学生进行目光注视,教师讲课过程中可以抑扬顿挫地讲出来,但是不能随便严厉指责学生或者甚至大发雷霆,这样的是不利于和谐的心理环境的创建的。好的心理环境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而建构,比方说清晰的语言、变化的语调和诗一般的语言对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都是很有益处的。2.一般的设计程序
因为教学情境本身是多变的,教师不可能说设计出了一个固有的教学情境模式就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课堂,但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还是有一个大体的设计思路,以下便是大体的思路流程:(1)明晰教学目的、研读教学内容,落实“三维”目标 我们说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性的活动,而教学情境正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而服务的,教学情境无时不刻总是在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本身也正在创建并生成着教学情境。教师要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要做好的首要工作就是认真学习和研读学科课程标准中相应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弄清楚课程性质、目标、学习的内容框架,认真学习和落实课程标准中相应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2)钻研教材,创造和谐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并不是如天马行空般地凭空想象出来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倒不如不没有教学情境,没有教学情境远比一个很差的没有效用的教学情境要好。既然要设计出好的教学情境,那么首先要钻研教材,在这个过程中仔细揣摩并搜集着有利于情境需要的素材,只有将教材钻研透了,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接下来课堂所需要的情境。通过探究、发现、参与到知识学习过程的深层次中去,使学生的思维、情感深深地融入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要学会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挥其主动性的地位,同时也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以及质疑知识。
(3)认真了解学生实际认知状况和生活经历,搜集并选用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
因为教学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激情,因此就不得不让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绝对是学生所熟悉的、所热爱着的,且在学生个人的经历中可以找到相似的、可以理解的环境。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了解学生,方能积累出各种有用的素材和信息。这样才能设计并创生出一个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同时也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会认为教师理解他们。
(4)分解学教学任务,使分解后的任务穿插在预设情境中 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一个系统,系统性的任务又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的任务,我们说教学情境中应时时刻刻穿插了课堂的教学任务,这样才不会使得情境空洞化,因为情境本身只是一个服务性的元素或者叫做工具,而教学活动又必须得依附于它来解决教学任务。(5)做好教学准备,准备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性工作,比如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分组合作、交流研讨,可能还会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器材的使用素材的收集、活动的组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