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时间:2019-05-12 22:5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第一篇: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是伯格曼和萨姆斯为缺课学生而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师不再需要整节课讲授,学生也不用一味的做笔记,而是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伯格曼和萨姆斯为缺课学生而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师不再需要整节课讲授,学生也不用一味的做笔记,而是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维基百科将“翻转课堂”描述为“使用任何可利用的技术使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的混合式学习的形式”[1]。2014年3月,《Flip Your Classroom》作者萨姆斯正式宣布翻转的定义:“它不仅是学生从小组学习空间移动到个人学习空间,还是将班级学习空间改造成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使用概念和题材创造性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2]。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课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下通过阅读或观看视频获得概念、原理等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同伴协助等解决问题,达到深化吸收。

二、翻转模型与数学学科有效结合的可行性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3]。

1.数学学科的特性为翻转提供了可能

数学学科有着条理清晰的知识点、较易掌控的步骤以及便于学习内容专题分配的特性。翻转课堂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将重难点、疑点等加入到视频中,学生在课前通过一个概念、一个例题就学习到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在课上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及时给学生讲解习题,增加学生和教师间面对面的交流,解决解题时间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预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

2.翻转模式本身对数学教学有着吸引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上书写大量的公式、定义、图形等时,学生无所事事,学生的时间利用率低下;课后习题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因无人解答而困惑,达不到深化理解,更谈不上巩固知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全感官的获得信息,对概念构成完整、正确的认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课堂时间要求学生联想记忆课前理解的概念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知识的建构与长时间的保持;师生间的互动反馈导致更高层级的参与,产生积极的学习。

三、数学学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目前国内外已有翻转模型大部分是建立在杰姬·格斯丁(Gerstein,2011)结合数学学科实践的“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展示应用”的翻转模型之上:课前,学生观看视频,进行练习;课堂,经过测试、练习与深层次思考,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4]。本文在Jacqueline E的基础上[5],提出课后的“拓展练习-巩固强化-阶段测试-教学反思-方案优化”阶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下一轮的教学设计优化(图1),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逻辑性上的连贯性。

1.开展课前活动

课前设计主要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源、发布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传授的过程。

(1)教师准备资料、发布任务

Gojak指出,教师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利用模型给予学生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每个单元开始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一系列的教学视频,视频中强调重要的概念和信息或解说图,以减少学生课外准备时间,让学生能在课前理解关键概念。视频可从酷学习网、微课网等获取;教师也可根据一般目标和个人目标、所授班级的平均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来设计视频,教学视频要尽量保证画面质朴、简洁,视频的视觉效果能够让学生大脑中深刻记忆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自主调节学习节奏。除了呈现视频材料外,教师要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性、多媒体视频播放效果等综合因素,增设辅助学生自主探究且难易适中的文本、音频等格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提前学习,体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循序渐进的在新旧知识间搭建过渡的桥梁。

(2)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高中数学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兴趣和应用意识。学生利用视频学习的优点可以随时暂停,以便做笔记和有机会思考;概念混淆时还可以回放;考试之前能够重新观看重难点视频进行复习。课前学生可以通过10分钟微视频的学习,大大节省课堂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有大量时间进行讨论、实验、实践等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和自我测试来生成问题、提出问题,通过QQ、邮箱、MOODLE平台等网络交流工作与同学或教师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翻转课堂是为了实现高效课堂,而不是简单的创造一种别样的模式,它能帮助学生课前对专题的了解来减少学生焦虑、促进新想法的构思。在学生通过平台提交问题后,教师针对性的对学生问题进行回答或整理学生共性的问题以便集中讲解。教师可通过教学平台,动态管理学生学习情况,为每个学生掌握学习每个单元创建个人终结评价列表,有效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达到学情监控的目的。

2.组织课堂活动

一些翻转课堂的报告指出,学习结果差异是通过课堂时间使用情况观察出来,将课堂时间应用于更活跃的项目学习,更深入的主题探索和研究,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有效增加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教师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结合

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通过平台提交的共性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正确理解问题。当然,课堂时间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讲解,也不是对视频内容的重复,而是最大限度的用课堂时间面对面的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并确保学生理解和内化学习内容。接着,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个人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师布置各组的任务后,学生自行进行解答。

(2)小组分类、讨论与汇报

教师提出精心准备的结构化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翻转课堂的实践表明,在课堂活动中,基于案例的学习(CBL)、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基于团队的学习(TBL)比传统教学中的讲座和阅读更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其中讲座和TBL所花费的时间是最少的,也就是说TBL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大的理解程度,满足班级大部分学生的需求[6]。翻转模式的课前学习是为了建构基于TBL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上有更多时间学习,达到深层次的学习。小组分类时要根据:①相近(性格、地域、成绩)②互补(性格、成绩)③同一原则(主题同一)[7]的原则来进行划分,灵活的组织方式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在小组成员汇报时,其他学生可针对课题内容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对内容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在个人或小组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由浅层次学习达到深层次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互动,提高学习的参与度。

3.完善课后活动

课后是教师更新思维、学生内化生成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用到翻转课堂中产生的效果,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流畅的获取概念;采用何种策略或方法,更好的获取知识。教师要不断与其他教师沟通,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建议,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有义务通过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电话、网络等,将自己对本次课的感受和体验回复给教师。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正面的评价,以便教师知道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学生通过看深入拓展性视频、强化电子书、自我测评等知识来巩固记忆。此外,学生还要主动总结梳理已经掌握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学习成效的评价

布鲁姆指出,持续的反馈和修正会显著改善学生的成绩。教师要通过学生对视频的提问数量和质量、学生在活动中的活跃程度、讨论的积极性、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课前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课后的拓展练习是加强学生在翻转课堂中主动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成效的评价不单单是以期末成绩为标准,而是通过每一环节的评价,来综合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程度,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和目标。课前作业评价,要使得学生明晰自己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小组进行应用型练习,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答题的整体情况,及时修订合适的教学策略或措施。

第二篇: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新课标下教学工作者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为此,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经达成教育界同仁的共识。各学科也有着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仅从自身的高中数学实践心得方面探讨德育问题。

现阶段高中生缺乏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急功近利,稍作努力就希望有很大的进步,要很明显的成绩;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求付出的回报立竿见影,如果进步不明显,或者没有进步就退宿了;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办法希望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提高现代教学质量。

一、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生动、具体、真实的介绍我国古今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华罗庚学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位传奇数学家,一生最高文凭是初中,早年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闻知新中国成立,便发出“粱园虽好,非久居之处”的呼声,呼吁在国外的科学家学成回去报效祖国。跟他同时代闻讯回国的科学家,许多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有: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做出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创立了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回国后华罗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数学,并建立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号称华学派,后来致力于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陈省身,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一位数学家说道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也许是对他的最好评价!

通过讲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也告诫学生,学习好坏关键看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明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进而发奋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数学史无疑是数学家的奋斗史,数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的胆识、勇气和毅力。数学家海帕西娅,无视罗马教皇的禁令,坚持传播科学知识,被暴徒们残酷地施以肉刑,然后投入熊熊的烈火中;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学者帕索斯对本学派“万物都是数”的错误命题提出了异议,被同伴们当作“叛徒”,抛入大海里淹死。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的轶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士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倍受鼓舞,通过百折不挠的磨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学困生就象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的扶持和关心。如果教师对他们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只能促使受伤的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反而教师如果信任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同时要注意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三、利用数学美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数学美,好比人有了血与肉。我们不仅要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数学美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把它付诸实践,使之成为真正有用的数学。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正是源于对一道平常数学题的解答,这种对数学的好奇求解的欲望和解决之后的快乐是数学魅力所在。数学知识中的对称、运动、周期等等,都给人以美的领悟。数学家庞如莱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数学教师应善于引导和开掘数学美,这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数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讲授相应知识时要注意渗透,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借助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数学语言十分精确,不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结论,数学中不仅没有伪科学,不允许学生的弄虚作假存在,不屈服于权贵,数学更让人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这样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促使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

总之,德育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笔者只是针对社会现象,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第三篇:肖临骏: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研究(最终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生存与学习的方式逐渐改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翻转课堂因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研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许多“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对课堂的积极作用及教学的正面影响,受到了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但是,翻转课堂的优势并非与生俱来的,它的成功与设计者的付出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翻转课堂实施的中介——微视频的设计必将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翻转课堂大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微视频的教学设计将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教学设计模式

1.微视频的概念及其特点

视频在承载教学信息时具有可视化媒体的特点,因此很多人把它看为媒体资源。自2006年Google收购YouTube起,微视频就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微视频之“微”主要是时长上的限制。从微视频概念提出之日起,学术界至今仍没保持一致,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通过不同方式来完善其内涵、丰富其形式。

古永锵对微视频的定义,即“微视频是个体通过不同的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短则30秒,长则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微电影、教学短片、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视频短片的统称。

事实上,很多学者主要从微视频的时间长短来界定微视频概念,如互联网协会张力军认为微视频是指播放长度介于3-5分钟的视频,兼顾新闻性、评论性与娱乐性,满足网民使用横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多种形式来观看节目的需求。而对于微视频的制作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阶段,很多人的看法大都一样。由上述定义可知,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随时随地性和大众参与性。

2.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

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课堂内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大约控制在2-20分钟之间,它包含许多可视化教学资源。微视频时间的长短和形式会根据所讲解内容的性质及特点所决定。

微视频的制作必须是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来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搜集素材、制作视频,提供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到视频制作的知识盲点,对视频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3.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的实施流程

根据微视频的概念和特征,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实际上承担的是信息媒介的任务,所以微视频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

前期分析:从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等四个方面展开。翻转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和学习效果的实时分析。在前期分析这个阶段,一方面通过了解学习者特征和需求来把握学习者已有知识和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分解,使教学人员得到翻转课堂所需要的视频资源,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思想。

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它的理解早已跨越了传统的意义。该模块是针对前一阶段分析得出的某一专题学习中所需要的素材进行设计与开发,根据教学目标,把知识点分解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资源,再整理加工成微视频。微视频的设计包含主题引入、阐述解释、知识点的典型案例介绍分析、知识总结、练习五个主要环节,五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完整地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设计过程中遵循简洁实用的原则,即屏幕中呈现的信息要突出重点,排除干扰因素,特别是对非实录的微视频要配以适当文本和精炼的同步解说进行提示。同时微视频的制作也要体现出多媒体原则,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视频可通过录制PPT、摄像机摄录、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制作。

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应用:把第二阶段关于某一知识点制作的微视频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使之自主学习,实现课前基本知识的获取,然后课堂中通过同伴协作,教师指导解决课前的疑问,使知识实现内化,课后通过相应的实践达到更深层次的拓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都是以微视频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而微视频的制作又必须考虑到这三个阶段的特点,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积极性,又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评价和修改:实施后,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实施过程中微视频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评价,然后反馈到前期分析、微视频设计与开发、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应用三个阶段,再对整个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修改。

翻转课堂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实践研究

1.实践方案

本研究以《Photoshop图形图像》中“钢笔工具”的教学内容为例,开展基于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旨在检验精心设计的微视频对翻转课堂的效果,更好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使学习者达到最大化学习效果,该阶段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把握实验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在实践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

学习需求分析:2014年11月份,笔者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4级计算机1班的48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者特征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调查分为3个部分:该实验的学习需求、学生以前的学习现状、本次实验的学习现状。

调查结果发现:①42.5%的学生表明以前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源于一周课时较少,教师上课所讲操作容易遗忘,想通过其他手段来适当地加长学习时间;②81.3%的学生反馈通过该实验掌握了所讲的内容,提升了学习效果;③72.8%的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比较感兴趣,渴望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本次实验,在课前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可视化资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

学习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学2年级计算机班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不大,此外学生对该门课程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知识处于了解的阶段。

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有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掌握钢笔工具的具体概念;二是熟练运用钢笔工具。主要介绍钢笔工具使用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些基本术语,具体的使用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能够使用钢笔工具熟练地创建和编辑路径。

(2)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微视频是一种特殊型设计的微型学习资源,包含多种形式,它运用在翻转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课前资源,它具有资源细小、松散连接的特点,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为一个个颗粒,它的开发除了符合上述分析的学生需求、特征等外,还必须完全符合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分别为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总结、课下练习。微视频的开发是从主题引入、阐述解释、典型实例、知识总结、课上练习五个方面阐述。

主题引入:一定程度上,导入的恰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成效,恰当的导入会产生高效的课堂效果。此处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把典型的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分为直接导入法、情境创设法、悬念设置法、温故法等方式。

直接导入法是种直奔主题的方式,它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可以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较快地进入学习的主题;情境创设导入是教师为学生创建特定的情境,让其在此环境中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之自然过渡到所要阐述的主题中。悬念设置导入法是教师依据特定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行为,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的一种方式。温故导入法是教师利用教材内容的递进关系,在讲解新课前,通过回顾以往的知识,来导出新知识的过程。具体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取,旨在吸引学生的兴趣,关注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阐述解释:此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主体中所用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

典型实例:通过典型实例的讲解,使得学生对所讲主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升华,能够发现知识点中易错点,在实际应用中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知识总结和练习:教师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要对所讲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然后再针对专题中的知识点进行设置练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练习的结果来评估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

2.研究过程

学生课前观看关于“钢笔工具”这一专题所录制的15分钟微视频,主要讲解“钢笔工具的概念”、“钢笔工具绘制路径”、“钢笔工具填充”等内容,并设置了3个典型案例作为知识点讲解的载体,之后有三个与知识点相对应的由易到难的习题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此外还通过邮件来收集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制作是否适宜,学习结果的具体情况等反馈信息。课中针对课前邮件反馈的信息进行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

通过分析收集的反馈信息,对翻转课堂中针对某一知识点开发的微视频进行评价,找出各个阶段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地修改模式,从而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模式。

3.应用效果分析

评判一个模式是否合理有效,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否优化来评价。学习过程包括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的程度及减少操作错误次数等方面;[10]学习结果包括是否达到创设目标,学习成绩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

(1)对翻转课堂课前使用微视频的评价

经过48位同学对翻转课堂课前所使用的微视频的反馈,分别从视频设计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表1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微视频设计的五阶段整体来说是满意的,尤其是对于实例和练习两个方面,6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但从评价的侧面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微视频制作的每个阶段都是不一致的,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视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必须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律,然后为不同程度学生设置难度递增的题目来满足他们。

(2)学习结果的调查分析

在完成了“钢笔工具”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后,采用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微视频质量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认可程度。

从表2数据显示的整体情况来看,翻转课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正面的。52.08%的同学认为微视频的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很大,41.67%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大,6.25%的同学认为微视频的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一般;与之相对应的是75.08%的学生对于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设计模式有很高的认可度。从表2整体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者实现了高效的学习结果。

第四篇:肖临骏:有效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教育课堂上已经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换,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然而,现实的课堂教育实践仍然存在许多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情景化的表演法,有些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由于教学设备匮乏,师资水平较低等原因,有效教学难以在课堂高效率的实现,尤其是在小学课堂,这种教学的有效性更需加强。所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顺势研究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本研究也是根据现实情况对有效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力图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想清晰的解释呈现研究的对象,必须了解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及相关研究。

为了使有效教学及其应用的现状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呈现与分析,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关键词“有效教学”,时间跨度是1979-2012年,选中数据库为“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全文论文库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是“教育与社会科学”。总共检索结果是3071 条。通过整理分析和筛选,共得到论文25篇,其中优秀博士论文6篇。优秀硕士论文15篇。另外参考了关于有效教学的专著等。

1、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

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有效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2、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现状研究(1)有效教学基本概念的界定 1.定义

欲讨论有效教学的应用,我们便不可忽视核心概念的界定。对这一界定,目前学术界出现了多种视角。先看一下什么是有效再看有效教学的定义。

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第一,从教师实践的角度看,“有效教学即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学生的教学”。说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以这个概念广为接受。第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教完了教学内容”。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给有效教学下定义,可以更全面的解释有效教学。第三,“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第四,从有效教学内在的结构看,“表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中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深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实践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有效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但是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2.特征:仁者见仁

关于有效教学特征,可是众说纷纭。姚利民 教授把有效教学的特征归纳为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分别是: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地利用了时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

宋秋前教授 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五个: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

还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六个。分别是关注学生全体;关注教学效益;关注侧性量化;实施反思教学;有效教学核心;有效教学策略。(2)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靠采取一些策略或教学技能就可以了,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影响着有效教学的实施。首先是教师。教师是有效教学的主导,所以教师对有效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加里•D.鲍里奇认为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执教者具有一些特别的能力,那就是有效性,教师也要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具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态度,丰富的经验,较强的能力即教学技能,要很好的与学生互动并对其产生良好的影响。其次是教师的观念。教师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具备了进行有效教学的条件,要想在课堂中发挥有效教学还必须从思想上催生有效观念,有效观念催生有效教学,这是内因。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教师苏爱美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人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高度的情景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具体的情景中做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统筹安排好活动的各个衔接部分,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做,有事能做,有事想做。只有教师自己内心的观念是有效的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的自己是可以通过老师的教学提高的,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第三,学生也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不是教师简单的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内容都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使教学适应这种个体差异,需要教师作出许多有关学习者的决定。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外在的设施,如教室的布置,学习资料的准备等等。加里•D.鲍里奇认为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性的视觉效果等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有效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否则再美好的教学技术也实现不了有效教学。曹霞,姚利民,黄书真三人一起论述的《论教师、学生、学校因素对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揭示了高校课堂有效教学是高校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调查研究证实,它受到教师自身、学生、学校等三个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影响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责任感、教学投入、教学知识、教学效能感以及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教学实现;学生的影响通过学生对课堂有效教学配合、鼓励和投入实现;学校的影响通过学校对课堂有效教学重视、鼓励、支持以及学校其他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鼓励、支持与帮助实现。(3)有效教学的应用策略

研究有效教学的含义,特征和理念,归根结底就是找寻实施策略,并在课堂中进行应用,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我们教育事业的飞跃。对于有效教学的应用策略,教育界已经提出来很多的方法政策。

崔允漷认为“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四个方面:一,引起意向。即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师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要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二、明确内容。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都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调适行为。教师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教学语言,促进学生理解。四,关注结果。需要对教学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评价标准在具体可测,以便依据结果及时调适教学行为。

而美国的加里•D.鲍里奇 研究认为促成有效教学的有五种关键行为,一,清晰授课。就是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二,多样化教学。灵活多样地呈现课堂内容,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提问题。三,任务导向。这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特点课堂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教师必须予以回答的有:(1)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时间?(2)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3)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关键在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Evertson(1995)& Tauber(1990)已经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意见。制定规则让学生满足个人和程序性的需要,不必每次都得到老师的许可;教师四处走动监督学生课堂作业,并同学生交流表明你注意到他们的进步;确保独立作业是有趣的,值得干的,并且要足够的简单,让每一个学生无需教师的指导就能够完成;在黑板上写出当日的进度表,从而使费时活动尽可能减少,比如发出指令和组织教学;充分利用一些资源和活动,它们或者适合略高于的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避免时间安排的错误,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或恶化,以免影响其他的同学。五,确保学生成功率。就是确保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产生较高的成功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的态度。除了总体的论述有效教学的策略外,很多教育者也从各种不同的科目来叙述有效教学的应用。根据各自科目的特点来研究采取何种措施,可以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官思渡从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角度来阐述有效教学的应用,通过对教师教学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评价,为教师在如何把握和运用课标版教材,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将课标的理念有效地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等方面提供了指导。薛炳群在常态下对小学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潜心的研究,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包括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探索着的足迹,教学模式的尝试,汉语拼音教学策略,阅读教学,写作与习作,精品教案赏析等。

第五篇:肖临骏:个性化学习理念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但国内高等教育仍然“以教师为主”,按固定的内容及顺序,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化,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有些教育者意识到了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但因一些客观原因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教学形式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一一翻转课堂,为教育者打开了新的思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惯例正好相反,即学生课下观看课程视频并在课上完成作业,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步调进行学习,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实现。翻转课堂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己成为国内外教育者关注的热点。

一翻转课堂及个性化学习概述

1翻转课堂内涵及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内化过程颠倒过来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提供的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学习,课上师生共同完成答疑、思索探究与协作交流等活动[2]。翻转课堂是一种提倡自主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课下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习惯安排学习的时间及进度,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并针对疑难问题与老师、同学一起协助交流、共同探究;课上教师设计学习活动,固化课前所学知识,提供个性化指导。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转变了师生角色,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中心,他们通过观看视频、积极讨论与交流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则成为了学习的辅导者,他们设计学习环境、资源,以满足学生课上、课下学习的需求,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2011年,随着“可汗学院”的出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焦点,并随后得以推广。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的翻转课堂教育实践研究,也有侧重于视频等学习资源开发和实施步骤的相关研究。Lake Elmo小学最早开展翻转课堂实践活动,该校通过Moodle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提出问题,然后课上由老师答疑,同时进行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3]。Jacob Enfield在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网站设计课程中采用翻转式教学,要求学生课下看2〜3个视频(大约1小时),课上先进行小测验,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学习内容的讨论,剩下时间由小组内部通过交流共同完成布置的任务。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使他们有更多的参与经历,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并锻炼了自学能力[4]。西印度大学的材料技术课程同时采用传统模式和翻转模式分别进行教学,通过收集学生课程过程数据、学生感知数据和教师反馈数据并经分析后发现:采用翻转课堂并没有降低考试通过率(95%),反而提高了考试平均分[5]。

2012年翻转课堂被引进我国,最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实践,代表性的学校有重庆聚奎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深圳市南山实验中学。近两年国内相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不同教育阶段的翻转课堂实证研究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等。郭佳等[6]在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中应用Canvas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赵呈领等[7]通过制作微视频,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实验,认为翻转课堂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汪晓东等[8]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发现学生成绩有所进步,学生对此教学也比较认同。曾明星等[9]构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模型,并在软件工程专业加以应用。

综观文献,国内在不同教育阶段都有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比较集中。而在实践中,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大多按教学内容顺序予以罗列,尚未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及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体现个性化学习理念。

2个性化学习内涵及研究现状

个性化学习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10]。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能以喜欢的方式,获得满意的学习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个性化学习获得快速发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个性化学习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智能导学系统、到适应性超媒体系统、再到现在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历程。从本质上来说,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核心是实现个性化学习。国外相关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注重学习风格的识别、系统的构建,偏向于技术层面,出现了如AHA!、IDEAL、AACS等个性化学习系统。国内的余胜泉、陈品德、陈仕品、赵蔚、姜强等在个性化学习与学习系统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如姜强[11]从模型构建、教学实践两大层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根据学习风格呈现个性化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序列推荐的功能;陈仕品[12]从认知状态、学习风格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了新的学生模型,进而提出了适应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模型,使之适应个性差异特征;钟志荣[13]利用Web2.0、QQ等构建了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并开展了实践研究。

二个性化学习的设计策略

翻转课堂中不管课上、课下,教师都需要构建一个能提供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将个性化学习理念融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其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要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策略、内容等,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Felder和Silverma^141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不同模式、特性及偏爱的方法,并将学习风格分为感悟-直觉型、视觉-言语型、活跃-沉思型、序列-综合型,如表1所示。

本研究从学习风格的视域出发,将个性化学习与翻转课堂融合,具体设计如下:

1个性化学习策略

(1)基于任务的学习策略

感悟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喜欢联系实际进行学习,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学习活动以教学单元节为单位,按照知识内容的关联性设计学习任务序列,每一学习任务的内容由具体到抽象,按照知识图一任务描述一知识呈现一任务实施一知识扩展等系列教学活动的顺序实现。按知识点的先后顺序给出树状知识点图,随后提出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学习内容,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解答之前的任务要求,同时扩展教学实例,加深巩固。

(2)基于系统化序列的学习策略

直觉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喜欢先学习理论,然后在实践加以应用,采用系统化序列式学习。学习活动序列按照章节、知识点内容的关联性及先后顺序等系统化结构来组织。学习内容按概要一理论知识一教学实例一解决问题一知识扩展的步骤实现,先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然后学习实例,解决问题。学习者按照预设好的结构化知识内容顺序,完成系统化的学习任务。

2个性化学习资源

设计学习策略对应的学习资源,其设计除了文本资料、PPT媒体类型,还有音视频媒体类型。各种资源有不同的版本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策略,文本、PPT等资源通过改变字体颜色、大小提示其重要性。这些措施的实现,满足了视觉-言语型学习者的需要。

3交流协作平台

活跃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比较积极,喜欢与其他人交流,偏爱协作式学习;沉思型的学习者喜欢安静思考,偏爱独立自主式学习。因此,可以建立班级QQ群学习组。腾讯公司的QQ软件己成为人们沟通的常用软件,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们基本都配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登录QQ进行交流。QQ软件支持多数人一起交流的群聊天、一对一的私聊天、语音和视频聊天、在线离线文件传输、文件共享、个人日志空间等基本功能,还支持远程协助、远程演示(PPT、Word文件)、远程会议等适合远程协作交流及讨论的更强大的功能。利用QQ软件的各种功能,为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支持。

三融合个性化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Talbert构建了翻转课堂的结构模型,即课前一一观看教学视频、做课前练习,课中一一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总结反馈[15]。笔者根据此教学模型,参考文献[15],设计了一个基于个性化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由三部分组成:课前资源准备、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体会与反思。其中,在课前阶段,可通过QQ交流平台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保证学习的顺利完成。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Talbert构建了翻转课堂的结构模型,即课前一一观看教学视频、做课前练习,课中一一1决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总结反馈[15]。笔者根据此教学模型,参考文献[15],设计了一个基于个性化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由三部分组成:课前资源准备、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体会与反思。其中,在课前阶段,可通过QQ交流平台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保证学习的顺利完成。

翻转课堂的课下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是否吸引学生、能否适应他们的学习习惯、他们遇到的疑惑能否得到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成效。本模式强调个性化学习,主张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资源及资源类型,使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QQ社交软件,开展师生交流,进行协作学习。

1课前活动

(1)课程准备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易公开课等非常丰富,但这些已有的资源往往不适合直接拿来就用。此外,现有的视频长度一般都比较长,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开展学习。所以,这种“一刀切”式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必要在课前按不同学习策略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源。

例如,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视频时,应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将使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5分钟左右,并设置播放进度调整功能;其它扩展知识以超链接方式呈现。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设计少量的、难度恰当的必做习题和选作习题,对于认知水平中等的学生只需完成必做题,以促进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认知水平高的学生除了完成必做题外,还可选择完成选作习题,以促进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此外,还可创建班级QQ群组,作为师生交流、协作学习的平台。

(2)知识传授

将具体的学习资源准备好之后,教师可将其打包上传到QQ群的群文件中,让学生自由下载、自主学习,并通过群公告发布导学方案。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后,便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自由安排学习计划,对不明白的内容可以多次重复学习。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后,可以做相应的习题来评价学习效果,能力突出的学生还可做一些难度较高的选作习题。

在自主学习和做习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QQ选择一对一的私聊方式或者一对多的群聊方式进行交流、探讨。拥有共同学习爱好的学生还可组建学习小组,通过QQ的会议模式一起学习、讨论。对于学生公推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发起讨论组,利用QQ会议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QQ会议模式的文档演示支持多种格式,还有激光笔、画笔、白板等功能,可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般的课堂学习感受,有利于増强学生的课堂归属感。

总之,在课前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策略、资源、进度及节奏等方面都完全由学习者自由选择,可最大程度地实现个性化学习。

2课中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16]。翻转课堂模式的知识内化安排在课中,教师应合理利用课上时间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协作探究,以促进知识内化、提升教学质量。

(1)师生交流,探究问题 教师课前通过QQ聊天方式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疑难问题搜集起来,将其汇总成课堂上探究的主题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也可提出一些不具有共性的特殊问题,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

(2)创设个性化任务,协作探究

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别,因此教师应参考教学目标,根据需掌握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内容,设计若干个反映不同难易程度的探究任务,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同时,学生可按4〜5人的规模进行分组,每组成员根据自我认知水平,自主选择任务实施探究活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交流,开展协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3)个性化辅导

每一小组在协作探究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此时,需要教师巡视并密切关注各组动态,针对每组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

(4)成果呈现,过程总结

完成协作学习后,组内成员进行反思并形成总结性成果。随后,为规避小组成员的偷懒行为,教师在每组成员中随机抽调一名成员呈现小组成果。在分享小组成果的同时,学生可以跨组交流,共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案,促进共同进步。最后,由教师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教学计划内的内容进行梳理,促进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5)个性化评价

学习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综合过程性、总结性评价,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前习题完成情况和QQ平台中学生间的协作交流情况、课上小组讨论中对不同难易度任务的选择和过程表现、课后作业及学习反思笔记等。教师应及时将过程性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查找学业差距、改变学习态度,并锻炼学生培养独立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总结性评价包括期中、期末考核。

3课后体会与反思

课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体会与反思一一教师要总结本次教学中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以便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学生要在自己的QQ日志空间记录反思过程,一方面促进自我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经验,实现共同提升。

下载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肖临骏: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

    和微博、微信等一样,微课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

    肖临骏:项目化教学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 项目化教学的涵义 项目化教学就是以一个“任务”为驱动通过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实践教学和培训的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学生围绕目标来开展自主学......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海尔希望小学 赵中新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这样一种教学形态: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以......

    “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翻转课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兴趣。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翻转课堂;特点;应用【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0―0062―01 “翻......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以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分析开......

    肖临骏: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装饰陈设艺术中的体现和应用

    一个国家的文化往往是被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阶级的人们传承与发展下来的,是精神文明的体现,而一个民族的兴起也与他自身蕴育的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一直是被世界......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诸多学科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趋势中,“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