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

时间:2019-05-13 11:5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篇: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1.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

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4.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

5.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它既是对各行各业

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应尽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6.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

1.)职业培训事业的2.)3.)

7.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8.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

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9.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

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另外,做好职业培训工作,不仅是培训部门的职责,其它部门也应全力支持和配合。

10.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党中央

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

群众、奉献社会”是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总结:爱、诚、事、群众、社会

11.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十个基本内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

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总结;爱、人、守、法、勤、钻研、创、素质、求、发展

12.敬业是一种对职业培训工作的行为,是一种的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

13.精益求精就是,要求培训师不断和、,真钻研,不断进取,把业务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好上加好。

14.积极进取,是一种对工作、对事业。

15.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

1.)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

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

2.)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以身作则,遵纪守

3.)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4.)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1.《劳动法》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

业培训经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9511)

3.《劳动法》第69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度职业技能标准,实行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9月1日实施。(9691)

5.在《职业教育法》中还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经济来源 2.)师资建设 3.)设施服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0811)

内容概括为:

确立了一个方阵: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树立了一面旗帜: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

明确了六大责任: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

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

建立了五项制度:

制定了十大政策:(116510)

7.198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第六条规定,积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还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比例。文件第七条提经费是工资总额1.5%

8.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全

社会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

1.5个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1.)价格因素2.)收入因素3.)相关物品的价格4.)个人

嗜好5.)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2.4个影响供给的因素;1.)价格因素2.)投入价格因素3.)技术因素4.)预期因素

3.人们通过市场机制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4.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具体包括4个公开:1.)公开投标2.)公

开拍卖3.)公开信息4.)公开竞争等方式,实现资源配置。

5.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由直接转变为间接

2.)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

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化转化。

3.)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

4.)宏观管理进一步加强

5.)企业行业在职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6.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2.)效用最大化

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4.)劳动力市场

7.失业的四类形式: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

8.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向失业者提供免费得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

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9411)

10.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直接的是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工

作中必须加以注意。

11.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主

要特征:

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

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

2.)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1.教育的基本特点: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2.现代教育培训特征与发展趋势

1.)教育培训从单一传授知识、技能,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拓展。

2.)教育培训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产训研结合,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科学、有序。

3.)教育培训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公共性日益突出,公正性和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培训决策及其行为的基本准则

4.)教育培训技术手段日益提升,教育培训的弹性制度和开放性不断强化。

5.)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开发,更加与时俱进和创新。

6.)教育培训的法制化、国际化、终身化趋势日益强化。

3.现代教育培训的发展概括为五化:1.)教育终身化2.)法制化3.)民主化4.)国际化

5.)现代化

4.教育培新的四大支柱:1.)学知2.)学做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生存

5.素质教育培训有以下四个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2.)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

3.)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

4.)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6.职业培训的5个特点

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

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

5.)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7.职业培训存在的误区:

1.)认为培训是“消费”,培训部门是花钱的部门

2.)培训部门和培训工作者缺乏经济意识和相应手段措施,造成培训无效或低效。

3.)培训课程和培训手段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精确分析的基础上。

4.)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8.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

9.人才需求预测的方法:1.)特尔菲法(专家调查法)2.)趋势外推法3.)因果关系法

4.)投入产出法

10.企业培训师要特别关注和研究企业培训投资、培训成本、培训投资效率、培训投资经济

效益的问题。

11.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1.)培训办学的条件指标2.)受培训者的数量和质量指标3.)

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4.)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1.人力资源的十大特性:1.)活动性2.)可控性3.)时效性4.)能动性5.)变化性6.)

再生性7.)持续性8.)独立性9.)内耗性10.)资本性

2.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

1.)一般员工:开发工作技能方面的潜力(提高熟练程度、降低错误率、增强迁移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各类专业人员:提高技能、更新知识、开发其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写作能力

3.)基层管理人员:开发管理智慧、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对部下的亲和力及指导能

力、促使与其部下一起不断进步和成长。

4.)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

3.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

1.)需求分析

2.)制定开发方案

3.)设计培训课程方案

4.)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

5.)培训效果评估

4.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标准,是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评价的重要依据。

5.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

2.)给投资主体(国家、个人)带来更高的收益率

3.)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

4.)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6.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

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第六章团队建设

1.团队也是一种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2.根据团队的工作目标团队分为: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团队3.)多功能型

团队

3.群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群体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群体震荡阶段

第三阶段:群体的规范化阶段

第四阶段:群体的任务执行阶段

4.团队精神,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团队

共同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其核心内容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通过相互间角色分工、协同合作来实现组织共同目标。

5.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陪

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6.团队建设的要求:1.)清晰的团队目标2.)共同的信念3.)成员之间的信任4.)良好的沟通5.)必要的相关技能6.)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7.)良好的团队环境

7.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1.)开始阶段2.)困惑阶段3.)成型阶段4.)行动阶段5.)团

队阶段

8.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1.)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2.)满足个人心理需要3.)使

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4.)提高决策速度5.)提高决策的准确性6.)提高工作效率

9.人际交往正常心态的主要表现:1.)真诚2.)信任3.)克制4.)自信5.)热情

10.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从工作需要出发原则2.)宽宏豁达原则3.)诚实守

信原则4.)平等原则

第七章拓展训练

1.拓建训练或叫拓展培训,其实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式培训。比较流行的有:户外体验式培

训、沙盘模拟、行动式学习、企业教练等。

2.1941年,英国人劳伦斯*沃特和库尔特*汉恩成立第一所外展学校

3.通过拓展训练可以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4.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

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为水上、野外和场地训练。

5.拓展培训是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学员在“做”中学习,通常有四个重要环节。

1.)个人项目2.)团队项目3.)回顾总结

6.拓展培训可以为企业实现以下培训目的:

1.)使新员工尽快地适应其工作岗位

2.)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

4.)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

5.)促进团队变革与发展,使团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八章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1.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在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和制度。善于学习和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确保组织内的生机和活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所在。

2.目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方法主要借鉴的是美国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

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2.)转换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远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五项修炼的核心是——系统思考

3.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1.)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设计者2.)

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具体组织者3.)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亲身实践者。

4.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1.)班组工作制度建设2.)班组学习制度建设3.)班组激

励机制建设4.)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

5.新时期班组长岗位培训基本内容:1.)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2.)生产技能培养3.)创

新能力培养4.)培训工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企业培训师 复习材料 基础知识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模块 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人们对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信念、规范、准则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

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促进职业培训发展;调节人际关系行为;赢得职业声誉

第二模块 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第三模块 职业道德守则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第二章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

第一模块 宪法法律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1994年7月5日《劳动法》通过,1995年1月1日施行

1996年5月15日《职业教育法》通过,1996年9月1日施行

2002年12月2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2003年9月1日施行

2007年8月30日《就业促进法》通过,2008年1月1日施行。116510: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大责任、五项制度、十大政策

第二模块 职业教育培训法规解读

《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1年2月21日。规定教育经费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先培训后上岗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9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年12月26日。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的基本原则,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0月28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意见》2006年4月

第三模块 职业教育培训有关规章制度解读

第三章 经济学常识

第一模块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

市场的概念:市是商品交换过程,场是场所。市场中商品交换具有一下三个特点:具有买方;卖方;商品有价格和数量

需求,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供给,商家提供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市场机制解决的基本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市场经济有点:突出自由竞争;资源配置有市场选择决定;倡导自由、平等,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反垄断的自由竞争;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强调比较优势的开发;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

第二模块 劳动经济学基本常识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最大化;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失业的种类:摩擦性、结构性、周期性、季节性

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支付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培训

第三模块 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外部性,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表现形式:负外部性;正外部性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建立质量第三方监督及认证制度;法律手段加大监管;招聘中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知识经济的特征: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空前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 教育培训常识

第一模块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教育的特点: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素质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全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教育培训发展规律:与生产力相互作用;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与受教育培训者相互制约。职业培训的特点:为就业服务的即时性;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职业培训体系内容:职业需求预测;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职业培训类型:就业前培训;学徒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岗位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

第二模块 教育培训统计常识

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探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科学方法

人才需求预测的方法:特尔斐法;趋势外推法;因果关系法;投入产出法

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程序: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培训统计基础工作:搜集整理原始记录;简历统计台账;制作统计表格

第三模块 培训经济学常识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一般性理论问题;发展历史和成果;理论基础;教育与经济;

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投资效益;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时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

经济:社会性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和生产率的提高

培训成本=直接成本+简介成本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第一模块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的特性:活动性、可控性、时效性、能动性、变化性、再生性、持续性、独立性、内耗性、资本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开发员工的职业品质;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程序:需求分析;制定开发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方案;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培训效果评估。

第二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常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进行工作分析与评价;进行招聘和选拔;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进行薪酬管理;进行员工教育培训;员工业绩考评;进行劳动保障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第六章 团队建设

第一模块 团队建设概述

组织,一种有一协调的社会单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团队的类型: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多功能型

群体的类型:命令型,任务型

群体行程过程:群体行程阶段;群体震荡阶段;群体规范化阶段;群体任务执行阶段

团队建设的要求:清晰的团队目标;共同的信念;成员之间的信任;良好的沟通;必要的相关技能;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良好的团队环境

团队形成过程:开始阶段、困惑阶段、成型阶段、行动阶段、团队阶段

第二模块 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不正常人际关系表现:恐惧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私心理、偏见心理

正常人际关系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第七章 拓展训练

第一模块 拓展训练概述

约翰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库尔特汉恩和劳伦斯沃特

拓展训练主要内容: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

拓展训练特点:综合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第二模块 拓展训练基本常识

拓展训练程序:破冰;项目操作;总结

破冰:解手链;齐眉棍

团队项目:信任倒;过电网;逃生岛;过沼泽;逃生强

第八章 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第一模块 学习型组织建设

五项修炼:超越自我;转换心智模式;简历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工作与学习部分离;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终身学习;学习内容的创新性和学习方法的多元性;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意识

第二模块 企业班组建设

企业班组建设内容:班组工作制度建设;班组学习制度建设;班组激励机制建设

企业班组长培训基本内容:班组管理能力培养;生产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培训工作能力培养

第三篇:企业培训师学习重点

企业培训师学习重点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1、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P1、P2)

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总和。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2、职业态度的基本含义(P5)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第二章政策法规基本常识

1、中央、国务院有关法规的主要内容(P24-25)

(一)<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8号文件

核心内容:教育经费应按工资总额的1.5%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三)<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第三章经济学基本常识

1、市场的基本含义及特点(P39)

就是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2、市场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P40)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需求)

3、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要素(P43-45)

所谓需求: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影响要素:价格因素,收入因素,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未来预期 所谓供给:是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

因素:价格因素,投入价格因素,技术因素,预期因素。

4、劳动力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基本含义(P53-54)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对其工资水平变化的反映程度。

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5、失业的基本含义及其种类(P55)

所谓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岗位。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1、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P65)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培训的基本概念(P66)

培养和训练

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凭 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3、职业培训的基本特点(P67)

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直接促进发展的生产性

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

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侧重职业证书的非学历性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1、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含义(P88-89)

人力资源开发是对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是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含义(P91)

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第六章 团队建设

1、人际关系的基本含义(P102)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第一章 制定培训总体计划(企业培训师)

1.计划的基本含义(P1)

是指为实现已定的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动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做出的设计和谋划。

2.计划的内容(P1-2)(4个方面)

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3.影响培训总体计划的客观因素

—组织目标与组织气候(含义 P5);

组织目标作为一定时期内组织的行为动力和前进方向,既对组织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对培训计划的设计与执行起决定性作用。

所谓组织气候是指在组织内存在的、能够影响培训效果的诸因素的总称,包括价值观、人际关系状况、态度、制度构成、领导水平。

—组织运营效率;—技术水平及开发;—人力资源状况

—组织优先权(含义P6);

组织优先权是指组织当前的工作重心或组织当前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教育培训资源的可利用状况;—培训的价值及成本分析

4.培训总体计划的基本内容(9项)

目的,原则,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组织人,考评方式,培训费预算。

第二章 开发培训项目(企业培训师)

1.培训项目、培训需求及培训需求预测的基本含义

培训项目:是指在一定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

培训需求:是指特定工作岗位的实际和发展需要与任职者现有知识能力之间的差距。(公式:

要求具备的全部-现在已有的=还需要的)

培训需求预测: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前,由培训部门牵头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2.培训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10种)(P16-21)

组织整体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员工个体培训需求分析法,绩效分析法,多重因素分析法,客户调查法,面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前瞻性培训需求预测模型,逻辑推理模式。

3.策划培训项目的基本方法(6种)(P28)

研究项目,明确目标;找准需求,确定对象、内容及方式;分析资源,做好安排;重视环境,创造氛围;制定计划,保障运作有序;撰写策划书,提供决策。

4.开发培训项目的基本步骤(4步)(P30-32)

搜集信息,把握趋势;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识别机遇与需求,给出项目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出决策。

5.组织实施培训计划的方法与步骤(P34)

公布培训计划;做好培训资源的准备(培训人员、培训教师的落实,培训场所的选择与布置,应用工具的准备);做好培训动员

第三章 开发培训课程(企业培训师)

1.课程开发与培训项目的关系(P36)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决定、支配、引领)

—反作用(丰富内容、增加亮点、匡正偏颇)

2.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P37)

—超前性、多元性、技能性、实践性、灵活性

3.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与功能(P38)

—特征(能力核心、操作目标框架、共性个性共发展、便于评价)

—功能(弹性适应、有效利用、能动实施)

4.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P39-41)

分析培训项目书,选准课题;确定课程内容的方法;课程内容的编排。

第四章 开发培训教材(企业培训师)

1.教材开发的基本方法(P61)

—教师自行编制(讲义、教师经验的总结)

—教师集体编制(内部教材、单位内部使用)

—统编教材(公开发行、具有行政指令性)

—修改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增、减、删、改)

2.教材开发的组织(P63)

确定教材选题,选定编写人员或专家,由编写人员根据课程目标或选题目标提出编写计划,提纲送审。落实编写经费及相关事项。

3.教材编辑的原则与方法(P64-66)

针对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创新性与新颖性,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原则。讲授法教材编辑,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法教材,成套系统培训法教材。

第五章 选用教师与培训评价(企业培训师)

1.培训评价方案的基本含义(P68)

是评价活动的先行者,它是依据一定的评价目的,根据职业培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的基本文件。

2.培训评价方案的基本内容(P69)

评价目的,评价标准集,评价权重集,量表和评判依据,各类表格。

3.评价方案的基本类型(P70)

自我评价方式,他人评价方式。

4.评价标准集的确定方法(P71-72)

—调查统计法(基本含义)

是将经验调查与统计分析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基本含义)

5.阶段评价方案与评价方案的区别(P73)

评价的类型与目的的不同,阶段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不做鉴定、分级之用。评价方案的内容不同:阶段评价方案以责任指标为主,不用效能指标,目的是掌握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情况,评价内容以素质、效能指标为重点,关心被评价者是否合格,是否有资质,能否通过鉴定。

第六章 指导培训工作(企业培训师)

1.指导的基本含义(指导 P89)

指示教导,指点引导。

2.指导的原则(P80-81)

以激发与鼓励为主的原则,以帮助为主,以示范、典范为指引的原则,注重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的原则,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创造持续地促进学习的环境的原则。

3.指导所需要的基本能力(P81-8210项能力)

有效地倾听,相互作用的技能,组织讨论的技能,在培训过程中的技能,解决冲突与问题的技能,辨别宗旨与目标的技能,估量行为的技能,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给出建设性反馈的技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意识和技能。

4.指导的基本内容(P84)

帮助员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指导员工制定明确的目标;指导员工制定改进工作,达到目标的计划或者方案;指导员工选择或提供恰当的学习机会、资源及方式。指导、帮助员工自我评估。搜集并提供有关绩效的反馈信息。

第七章 人员素质测评(企业培训师)

1.霍兰德职业选拔理论的基本内容(P88-89)

—职业六边型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创办的人职匹配理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

2.会看人格测验图(P94)

3.笔试测验的命制方法(P98)

测验目的的确定;编题计划的制定,题目的命制,试题的试测与测验合成,笔试测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4.面试方案的设计方法(P102-106)

—面试场所的布置(P103-104)

—面试内容的设计(P104-105)

—面试评价表的设计(P106)

第八章 岗位职务描述(企业培训师)

1.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程序(P112-113)

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2.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P114-116)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写实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法,关键事件法。

3.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简本类型

—岗位规范书的构成要素(P116-117):经验因素、教育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岗位责任 —岗位说明书的基本内容(P118):一般资料、工作描述、任职资格说明、本岗位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个性特质要求

—岗位分析操作基本文件的基本类型(P120-123)

岗位分析问卷、岗位分析维度文件

第九章 现代教育培训技术的应用(企业培训师)

1.网络的基本知识(P125)

—网络的构成:

—网络的基本操作

第十章 教学活动组织管理(企业培训师)

2.职业培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指导P170)

—教学管理的人员系统

—教学管理的物质系统

3.教学系统的内容及要点(指导P171)

—内容:目标确定、策略与媒体选择、进度、评价标准

—要点:共8项要点(指导P171)

目标、内容、教材、模式、评价、组织、时间和空间。

4.教学活动的总体实施方案(指导P172)

培训目的及课题设定。培训形式与训练方法的确定,确定培训对象,安排培训时间、地点,选择适合的教师,根据训练目的和内容设置课程。

第十一章 教学活动的实施(企业培训师)

1.教案编写的方法(指导P191)

—影响教案编写的因素

—教案的主要内容

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2.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指导P192)

文字表达;表格法;提示法。

3.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指导P192)

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组织教学而建立的教学活动类型。

4.职业培训的教学技法(P193)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技能训练法;—模拟训练法

第四篇: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总结

基础知识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1、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4、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2)、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3)、赢得职业直声誉。

5、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6、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教法应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7、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8、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9、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0、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含义:

(一)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勤奋敬业、任劳任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遵纪守法 为人师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法律章程);

(三)、勤于钻研 精益求精(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进取)

(四)、以人为本人 开拓创新(提高认识、勇于创新;积极思考 敢于探索);

(五)、提高素质 促进发展(积极通辑各种政治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基本依据。

2、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文件。如《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就业促进法》。

3、《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旅行,首次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概念,首次明确了我国职业培训活动的法律规范;首次在法律中提出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需经过培训”,从而确立“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4、《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正式施行。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体系结构、方针原则、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等都作了原则规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体系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其他培训);规定企业不仅要“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而且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经费”;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5、《就业促进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确立一个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正府促进就业)、树立了一面旗帜(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明确了六大责任(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培训;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建立了五项制度(1、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

2、建立对劳动者的公共就业出租车民就业援助制度;

3、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4、1

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

5、加强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与预防制度)、制定了十大政策,简称“116510””。

6、职业培训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的。

7、《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积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还规定,各企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比例。第七条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应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在企业成本中开支。

8、《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的基本要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本着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

9、《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明确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第二十三条要求,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

10、《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指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

11、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2、1999rh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13、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机构,按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各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

1、市场就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2、需求,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因素: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3、供给,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因素: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

期。

4、市场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5、市场经济的优点:(1)、突出了自由竞争,(2)、资源配置通过学市场的选择和评价,(3)、从本质上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7、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1)、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2)、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3)、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4)、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5)、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效用性标准、成本标准);(6)、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7)、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8)、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9)、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10)、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11)、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8、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管理内容

由计划时期的事无巨细转化为立法保障,信息服务和监督引导等;(2)、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

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化转化。(3)、市场竞争的市场

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4)、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5)、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9、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

学。

10、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最大化、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劳动力市场。

11、劳动力市场就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12、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当市场机制较完善,并能 较好地发挥作用时,劳动力需求弹性大,当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劳动力的需求弹性通常较小。

13、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即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料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14、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岗位。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15、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

16、“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向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给失去工作的生活困难群体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积极”的就业政策:向失业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

17、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表现形式为正外部和负外部。

18、信息不对称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

19、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特点: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开态。

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1、教育的含义:凡是能够增进人事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

度和品质的活动,即可以称为教育。特点:永恒性,要求教育者必须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传授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新世纪教育培训必须围绕四川基本能力重新设计,组织学习内容被称为教育的四大

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

3、素质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贯穿

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生产力相互作用、与生产关系相互作、与受教育培训

者的相互制约。

5、培训是用系统的方法去帮助和改善别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之能提高工作业绩及

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6、职业培训的特点:a、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培训则强调使学习者即时具备就业的条件,能够在培训后或在培训的同时即可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教育仍然主要以学科传承知识为本位,培训则主要以传授工作规范为中心;b、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c、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d、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f、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7、职业培训的类型:就业前培训(对新生劳动力和转岗人员的培训);学徒培训;转岗

转业培训;岗位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

8、职业培训存在的误区:a、认为培训是“消费”,培训部门是花钱的部门;b、培训部

门和培训工作者缺乏经济意识和相应手段措施,造成培训无效或低效;c、培训课程

和培训手段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精确分析的基础上,培训课程不够科学规范,培训手段设施落后,d、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9、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

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控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类型: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0、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础指标:a、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特尔斐法,又称专家调查法,趋势外推法、因果关系法、投入产出法、);b、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办学基本条件指标、教育培训对象统计指标、教育培训活动统计指标、教育培训成果统计指标);c、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d、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f、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

11、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统计分析。

12、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搜集整理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帐、制作统计报表

12、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a、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b、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c、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d、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

13、“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始见于美国沃尔什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一文,包括的内容:一是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二是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三是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四是用于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五是用于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增强竞争实力的费用。

14、培训投入,或称培训投资、培训资本、培训经费等,是指向培训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形式。

15、企业教育培训投资是指企业用于智力开发,提高职工文化、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投资。包括:企业举办的岗前、在职培训费用;职工参加成人教育的费用;企业委托高等学校培训代培生的费用;企业从事开发引进技术、项目的培训费用;企业进行培训基地建设的费用。

16、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投资包括:专职教职工人员工资,脱产学习职工工资、职工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1、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和态度。人力是人的素质得到综合发挥所产生的作用力,包括人的现实劳动能力和潜力。

2、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a、建立人才和劳动力市场、b、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建立失业保障制度;c、发展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建立学习型社会;d、改善卫生保健,加强体育事业,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等。狭义的人力资源指教育和培训。

3、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活动性、可控性、能劫生、变化性、再生性、独立性、内耗性、资本性。

4、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一般员工:开发其操作技能方面的潜力,培养敬业精神、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各类专业人员,提高技能、更新知识、开发其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开发其管理智慧、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对部下的亲和力及指导能力,对高层管理者,开发其顺应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5、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需求分析;制定开发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方案;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培训效果评估。

6、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的人才评价标准,是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评价的重要依据。

7、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a、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b、给投资主体(国家、个人)带来更高的收益率;c、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d、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8、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a、必须跳出旧的人事管理的束缚;b、必须重视开发的作用,发挥开发的功能;c、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层次,提高开发的整体效果。

9、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技能结构。

10、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合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强调尊重人,调运人的积极性和开发人的潜力;强调把人当作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来管理;强调劳动、人事部门和各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管理。

11、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a、制定人力资规划;b、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c、进行工作分析与评价;d、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e、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f、进行薪酬管理;g、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h、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I、进行劳动保障管理;j、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动力和保障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遵循了一种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的现代管理思想,即人本管理思想。

第六章 团队建设

1、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

上动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2、团队也是一种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3、工作团队的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多功能型团队。

4、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

5、群体形成的基本过程:第一阶段,群体形成阶段(群体的目标、结构、领导都不确

定);第二阶段,群体的震荡阶段(群体的领导者出现);第三阶段,群体的规范化阶段;第四阶段,群体任务执行阶段。

6、团队精神的含义,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

7、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8、团队建设的要求:a、清晰的团队目标;b、共同的信念;c、成员之间的信任;d、良好的沟通;e、必要的相关技能;f、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g、良好的团队环境。

9、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开始阶段、困惑阶段、成型阶段、行动阶段、团队阶段。

10、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满足个人心理需要;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提高决策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绩。

1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12、工作中不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恐惧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私心理、偏见心理)

13、工作中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14、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原则;宽宏豁达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平等原则

15、正常际关系的培养与建立:a、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b、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c、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16、改善人际关系最常见的几种方法:明确交往的基点;树立友好相处的愿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调试冲突;以诚待人、尊重他人;优化团队风气;改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政策;调解帮助要及时有效。

第七章 拓展训练

1、拓展训练或叫拓展培训,其实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式培训。

2、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

则,主张课程应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与生活打成一片,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

3、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

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为水上、野外和场地训练。

4、拓展训练的特点:综合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5、拓展训练的目的,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

力。

6、拓展培训是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学员在“做”中学习,通常有四个重要环

节:建立团队与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

7、拓展训练的基本程序:破冰、项目操作和总结。

8、拓展训练的基本注意事项:安全要求、对于培训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学员的基本要

求。

第八章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1、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和制度。

2、目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方法主要借鉴美国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该书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转换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3、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a、工作与学习不再分离;b、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c、强调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d、强调终身学习;e、重在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意识;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①、要进行全员学习;②、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

③、制定团队学习制度;④、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⑤、须要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⑥、要重视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 ⑦、学习型组织建设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⑧、要做实创建内容。

5、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设计者、具体组织者、亲身实践者。

6、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班组工作制度建设、班组学习制度建设、班组激励机制

建设、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

7、新时期班组长岗位培训的基本内容: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生产技能的培养、创新

能力的培养、培训工作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引言

热情欢迎您加入聚仁物业咨询有限公司,本公司专业从事房地产策划、包销、广告企划、业务指导、经营与管理的多元化实业公司,98本公司全力造就了创世纪花园—Window 2000及上海莘城成为98上海优秀十佳楼盘中最光采的两颗明珠,接下来又打造了江南山水、金桥酒店公寓、维也纳花园、景庭、一直到现在的香榭丽花园、虹口现代公寓、爱里舍花园等等。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上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之所以获得如此成绩,只因本公司一直坚持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聚仁物业是聚汇人才的圣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这是提供每个渴望成功的有志之士所必须的工作环境与激情,挖掘您的潜力,燃烧您的能量,投入聚仁,成就巨人。

房地产基本知识介绍

从今天起,你的一言一行不单单只代表你自己,你所展现在客户或同行面前的是整个聚仁物业的形象,所以你要以一个房地产高素质专业人员来要求自己,特别对一个新进入行的新人来讲,专业知识的学习由其重要,了解专业常识是你成为专家的第一步。

第一节 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

一、房地产的涵义

1、“房地产”顾名思义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在法律上一般叫不动产。它主要是相对于动产而方,其要求特点就是不能移动位置,具有长时期的稳定性。

2、“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是指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销售、租赁等活动而取得经济效益的行业。

二、房地产市场的涵义及其特点

1、房地产市场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房地产市场,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等交易活动的经营场所,主要指房地产交易所,广义的房地产市场,是指整个社会房地产交易关系的总和,而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市场是由主体、客体、媒介体、价格、资金运行机制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系统。

2、房地产市场特点:

(1)市场信息不充分,价格不公开,买卖方缺少沟通,有时不能真实反映物业价值。(2)市场区域性强,因其不动固定,无法流通,具有明显区域性。(3)市场对商品短期供求变化反映不灵敏,因其生产工期长,投资大。(4)市场垄断与竞争并存,土地地产国家垄断。(5)市场调节机制与计划调节机制共同作用。

3、房地产市场的分类

(1)房地产市场分为地产市场和房产市场两大类。

按地产市场流通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土地买卖市场,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

按房产市场流通形式划分房产市场可分为买卖市场,房屋租赁市场、房屋调换市场三种。

第二节 房屋建筑基础知识

一、建筑业基础知识

1、房屋建筑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按建筑高度可分为:

一、24米以下非高层建筑

二、24米以上为高层建筑

三、1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

2、房屋建筑结构分类: 按建筑结构材料材质分类:

(1)钢结构(房屋主要承重结构的基本构件都由钢材制作。一般有工业厂房、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等)

(2)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的基本构件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在有的高层建筑中,梁和柱采用钢材,电梯井或设备管道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简体。

(3)钢筋混凝土结构

(4)混合结构(房屋的楼层、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墙体和柱采用砖或其 它材料砌筑。混合结构分为两个等次:一种为混合一等,即楼层、层顶、楼梯及部分梁、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另一种混合二等,即采用预制作钢筋混凝土小梁薄板作为楼层的构件。砖混结构——以砖主)

(5)砖木结构(房屋的墙、柱用砖砌筑,楼板、屋架采用木料制作的为砖木结构房屋)

(6)其它结构

3、房屋建筑按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叠砌式(以砖墙或砌块墙为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楼板搁于墙上)

(2)框架式(用柱与梁组成框架结构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楼板搁于梁上,以梁、柱组成框架为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

(3)剪力墙式(当房屋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剪力墙时,即为剪力墙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大量采用这种形式。优点:侧向变形小,承载力高,整体搞震性好,缺点:灵活性不够。用于15-40层高层住宅建筑。)

(4)框架——剪力墙式(在框架结构平面中的适当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利用楼梯间、电梯间等墙体作剪力墙,便形成此结构,常用于20层左右的住宅、办公楼、宾馆等高层建筑,框剪结构可发挥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长处,克服它们的缺点,使建筑平面灵活,是较好的结构形式。)(4)筒体式。

4、房屋建筑的构件

一幢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所构成。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位的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的围护构件,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及各楼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基础;作为围护构件,处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侵袭的作用,内墙起着分隔房间的作用。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有楼板层和地面之分。楼板层承受着家具、设备和人的重量,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还对墙起着水平支撑作用。地面或地坪,承受首层房间的荷载。

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由屋面层和结构层两部分组成,层面层用以抵御自然界面、雪及太阳辐射对顶层房间的影响;而结构层则承受着房屋顶部荷载交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门:是供人们内外交通和隔离房间之用;窗则有采光和通风同时又起分隔和围护作用。

5、目前上海地区的物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公寓 公寓是具有分层住宅形态,各有独用的厨房、卫生间的独立居住单位。每一居住单元房间较多,居住面积较大,设备和装修也较高级。一般有两种式样:公寓大楼和里弄式公寓。

(2)花园住宅

花园住宅的结构,早期以砖木结构为主,后期则以混合结构为主,设备方面大体与公寓相同。

(3)新建住宅

新建住宅都是解放以后建造的,平面布置比较紧凑、合理,设有卧室、厨房和卫生间。近年来大量建造的新建住宅还布置了客厅。这类房屋一般分为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两种,前者设有电梯,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者多为混合结构,少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新式里弄

新式里弄是指沿街或里弄内接连式新颖住宅,平面布置比较紧凑,卫生设备齐全,主要是混合结构和砖木结构。其式样有两种:新颖新里和普通新里,前者式样新颖,卫生设备在两套以下,有的还有暖气设备;后者式样一般,装修设备等较前者为差。(5)旧式里弄 装修经济,一般仅有水电。

(6)简屋

二、房地产价格

1、房地产价格的构成:三个部分:

一、物质消耗支出、二、劳动报酬(工资)支出、三、盈利。

具体包括:

(1)土地取得费用;(2)前期工程费;(3)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4)基础设施建设费;(5)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6)经营管理费;(7)销售费用;(8)利息;(9)利润;(10)税费

2、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有:

一、供求状况、二、位置物理因素、三、环境、四、行政经济、五、经

这类住宅建造年代较早,以砖木为主,平面布置紧凑,一般指砖墙、木屋架、瓦屋面三者不全,无设备的简单住宅。济因素

六、人口

七、社会、八、心理、九、国际环境

3、房地产估价方法:(1)市场比较法;(2)收益还原法;(3)成本法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的政策与法规

一、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1)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商品房基本状况;(3)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4)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5)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6)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7)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8)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9)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10)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11)解决争议的方法;(12)违约责任;

(13)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二、房地产交易的原则

(1)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同一原则

(2)接受国家价格管理原则(3)遵守出让合同的原则

三、房地产转让的程序

(1)房地产转让当事人签订书面转让合同

(2)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在房地产转让合同签订后30日内持房地产权属证书,当事人 的合法证明,转让合同等有关文件向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申报成交价格。

(3)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提供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并在1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申请的书面答复。

(4)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实申请的成交价格并根据需要对转让的房地产进行现场勘察和评估。

(5)房地产转让当事人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6)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过户单

四、转让合同内容

(1)双方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住所(2)房地产权属证书名称和编号(3)房地产座落位置、面积、四至界限(4)土地宗地号、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和年限(5)房地产的途径和使用性质(6)成交价格及交付方式(7)房地产交付使用的时间(8)违约责任

(9)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五、商品房销售包括商品房现售和商品房预售。

商品房现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竣工验收合格的商品房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房价款的行为。

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定金或者房价款的行为。

(一)商品房现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

(3)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4)已通过竣工验收;

(5)拆迁安置已经落实;

(6)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

(7)物业管理方案已经落实。

(二)商品房预售的条件

(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3)01年1月1日后,申请商品房预售的,应达到的工程进度标准调整为:七层以上(含七层)的商品房项目,应当完成基础工程并施工至主体结构封顶;八层以上的(含八层)的商品房项目,应当完成基础工程并施工至主体结构三分之二以上(不得少于七层)。

00年12月31日前申请商品房预售的,按调整前的工程进度标准执行(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或者商品房的建筑基础工程已经合格)

(4)已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六、商品房的税收

(1)契税0.75%,(单位和个人在1999年8月1日后,2000年12月31日前购买1998年6月30日前已竣工验收、取得住房交付使用许可证的空置商品房可免征契税。

(2)印花税,万分之三

(3)交易手续费:购买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不再承担交易手续费,新标准规定新建商品住房每平方米3元的交易手续费,全部由开发商承担。存量住房交易手续费标准国家规定每平方米可以收取6元,上海的新标准规定每平方米收取5元,由双方各承担50%(4)合同登记费:100元

第四节 专业名词术语

1、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7 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

2、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

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3、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4、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

5、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设立的条件:1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3有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注册资本;4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

5、有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6、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房地产咨询机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

7、房地产可分为:

(1)一级市场指被国家垄断的土地市场,发展商从国家手中取得的土地,称之为一级市场。

(2)二级市场:发展商在所取得土地上盖起的房子,第一次出售、出租,称之为二级市场。

(3)三级市场:卖给个人后的再次转卖、出租及抵押。

8、生地,只是一块土地,未达到可盖房的要求。

9、熟地,达到三通一平的称为熟地,三通一平只是达到施工要求。

10、何为“三通一平”

“三通”指通电、通水、通路,“一平”指土地平整。

11、何为“七通一平”(达到最终要求,费用均计算在土地出让金计算成本)达到了人口居住的要求,“七通”是指通供电、通供水、通排水、通电讯、通供热、通供气、通道路,“一平”指土地平整。

12、计算公式:

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即=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土地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基地)之比 建蔽率:建筑占地面积/土地面积 × 100% 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底层所占的土地面积 绿化率:总绿化面积/土地面积× 100% 集中绿化率:集中绿化面积/土地面积× 100%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100% 居住建筑面积:是指卧室、厅(按一半计)的结构墙面之间的面积。居住使用面积:是指卧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壁橱等面积之各。

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建筑轮廓或构件的水平投影面积,它包括结构所占面积和室内房间面积。它不仅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而且还是决定房产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房地产交易日趋成熟的今天,房价的计算就是以每建筑平方米的单价来作为计价单位的,所以建筑面积的计算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都清楚,使用面积只是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再加上墙体所占的面积以及其他共用配套部分所占的面积,方构成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套内建筑面积与共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之积。(封闭式阳台:面积计算100%、敝开式阳台:面积计算50%)阁楼、露台,一楼花园,一般赠送

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13、住宅交付时的要求

(1)交付使用许可证,入住许可证(2)质量保证书(3)产品使用说明书

前提,全部验收合格(包括水、电、煤、通讯等);

14、何为代理,何为中介?二者区别

代理:服务于二级市场,是发展商与购买者的桥梁,代理公司受理的业务量大,系统性强,除参与开发前期的市场调查,地块选择和建设规划处,还包括楼盘建成后的广告包装和销售实施,注重配合,是集体行为,是主动营销。

中介:服务于三级市场,是小业主与购买者,租赁者之间的桥梁。受理对象分散无系统,仅强化销售实施,提供大量的信息,是单抢匹马独立作战,是被动营销。

下载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训教材物业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物业管理的了解 一、什么是物业管理 指物管企业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建筑及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颜等......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高规、低规、内装修部分) 消防知识培训概述 火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由于火的正确合理的应用,使人类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然而在应用火的过......

    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员工职前培训资料) 一、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联合 国下属非官方机构)(ISO:9000-2008版质量体系) 二、 ISO9000:2008版质量体系......

    SMT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SMT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教材内容 SMT基本概念和组成 SMT车间环境的要求. SMT工艺流程. 印刷技术: 4.1 焊锡膏的基础知识. 4.2 钢网的相关知识. 4.3 刮刀的相关知识. 4.4 印刷......

    电镀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欣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之培训教材 电镀基础知识 讲师:尹松 电镀:利用电解原理,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抛光:借助予高速旋转的抹有......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自我介绍: 一.润滑油: 1.润滑油的概述: 润滑油就是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所形成的膜壮体,从而来加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有效降低物体间由于运动所产生的......

    在学习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学习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激情——让自己成为焦点在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中,为什么把激情摆在首位?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是成为受欢迎培训师的基本条件。激情是什么......

    企业培训师二级理论考试重点

    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