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通过抓住工程教育的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类型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即“卓越工程师”。我校2011年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012年正式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招收第一届30名卓越班学生。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有以下特点:
培养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为地方经济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机械工程人才的各项条件指标为实施标准和模式,能够从事机械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的高质量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制及模式为:学制四年,按照“3+1”模式实施,采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即第1~6期在校学习,第7、第8学期到企业完成企业课程培养和毕业设计。
培养标准:“卓越班”培养标准依赖于国家通用标准、机械行业标准,适应本专业教学实践和机械行业的社会需求,规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特色。体现在“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与“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
师资队伍:卓越班采用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企业课程学习指导,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针对企业生产环节进行多岗轮训,或者参与企业项目,参加产品设计—工艺—生产—装配—检(试)验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班是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希望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意识和愿望的同学们,积极踊跃申报,我们欢迎你!
机电工程学院
2013.7.7
第二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代码: 080301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其它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或实际岗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走正确的人才成长道路;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勤奋、严谨、敬业、创新”的良好学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民族文化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遵纪守法,举止文明。
3、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5、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
6、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和机械化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
三、学制:学制四年,弹性学习为4~6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
本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工程机械方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和机械制造工艺方向。主要课程设置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传动控制、互换性与技术测等量。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入学教育及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英语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械制图测绘、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工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
八、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总学时数为2696学时,学分数为153.5学分,其学分分配如下:
1、公共基础必修课68.5学分
2、学科基础必修课43学分
3、专业必修课12.5学分
4、选修课21.5学分
5、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
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全院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选修4学分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或艺术类的课程。
九、计算机教学不断线的安排
1、第一学年:《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绘图》、《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2、第二学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
3、第三学年:《机械CAD/CAM》、《数控技术》等课程;
4、第四学年:《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CAD技术应用》等课程,另外,毕业设计均要使用计算机。
十、外语教学不断线的安排
毕业前学生应达到初步掌握一门外语,成绩达四级相当水平。
一、二年级重点学习外语基础,三、四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能力。
1、第一、二学年:重点学习外语基础;
2、第三、四学年:开展双语教学, 毕业设计含英文翻译、英文文献阅读等,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能力。
十一、实践创新与素质拓展的具体安排
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激励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及素质拓展,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必修、选修、实践环节学分外,必须修读的5学分第二课堂的实践创新和素质拓展科目。具体安排是:修读学院安排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文明宿舍建设活动、英语和数学等学科竞赛、早操锻炼、院文体艺活动等3学分;修读专业安排的专业学术报告、学年论文、专业知识竞赛和演讲与口才竞赛等2~3学分。
十二、毕业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要求
修满规定204.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151,实践环节学分为42,实践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为8)的学生,予以毕业;符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十三、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本专业要求达到: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制造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和数控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文献检索与信息处理、技术经济分析方面的知识
4、具有熟练正确的制图能力;
5、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和机械化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科学试验、分析研究与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操作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和初步的技术创新能力;
9、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10、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译、写的能力。
十四、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几点说明
1、本专业的专业方向:①工程机械;②机电一体化;③机械制造工艺。
2、入学教育环节讲授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概论。
第三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小编推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
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机械装备产业,发展校企产学研联合、特色鲜明、国内优秀、重庆领先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装备设计为重点,以重庆制造业发展战略及汽车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为目标,服务于重庆乃至西部和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
培养目标:
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工程机械人才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平台,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外交流,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锻炼学生的社会交流沟通能力。从专业、素养、沟通交流等方面,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学习力和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设计方法、机械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先进制造技术、工程机械设计。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
毕业生面向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行业以及其它机械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主要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检测和管理等工作。
第四篇:(上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项目阶段总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机械学院 2014年11月 2013年10月17日,教育部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3批试点学校名单,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443个本科专业之一。一年来,我院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和我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关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细则”要求,并结合我院院情,以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本项目计划,密切校企联系,突出我院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历史悠久,前身为水利施工机械专业,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新专业目录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河南省名牌(特色)专业。本专业具有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较为规范的教学程式、较好的办学效果。至今,已培养本科生6000余名,分配在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及各省市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他们多数已成为部门行政、技术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我院高度重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并将其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以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面向水电工程建设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以及时代前进的要求。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立项以来,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及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围绕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生源选拔、教学模式改革、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保障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宽阔视野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广泛宣传和动员
项目刚审批下来,学院院长就初步在全院大会上初步进行了动员,今年年初(寒假放假之前),学院院长为全院教职工召开大会,并做了会议报告。对该项目一年来的初步规划,包括专业课程改革、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机自试点专业教师与企业高级工程师技术人员共同学习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学院的工作方案,共同研讨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及企业阶段学习方案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发动,为贯彻教育部各项标准及要求,明确改革思路与工作重点,完善学院方面方案并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2、积极组织管理
成立了该项目管理小组,院长负责该项目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教务处和学院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学院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协调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调配学校优质资源,积极争取经费,保证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中心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中心领导小组有企业与学院领导担任,我院负责201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计划,落实教学计划,联系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基地,聘请企业教师等项工作。采用学院统一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分模块执行的组织结构。在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环节,均有学院统一实施,而专业模块课程与企业共建、实习、学生赴企业毕业设计等环节由学院统一组织和管理。在试点阶段,学院将实施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按照教改项目对待,除教学经费外,按照项目进展需要,再依托“机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投入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教改经费、实习经费、毕业设计经费、聘请企业教师经费等,支持项目的开展。
3、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与要求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高(工程)素质”为面向水电工程建设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基本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两种培养模式,以工程需求为准绳,以实际工程为案例,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立足于水电行业、突出水电特色,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2)学校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采用“3+1”的四年制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及毕业设计。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方针制定课程计划。“宽口径”体现在立足机械学科的知识体系,将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适应宽广的工作领域;“厚基础”体现在加重数学、力学等学科基础类课程的学时;“重实践”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工程训练;“求创新”体现在课程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开放实验室,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创业活动。3)企业培养方案
企业培养阶段完成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培养环节总计一年时间(约合40周),将分散在第三第四学年执行。该阶段的企业培养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其中毕业实习分为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两阶段,生产实习阶段要求学生首先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了解机械产品从制造、检测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完整的生产过程,了解产品生产工艺、车间作业及管理,了解并掌握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产品试验方面的内容,了解并掌握产品开发和营销服务等领域工作要点。之后进入顶岗实习,在这一阶段,重点从事企业工艺工程师的工作,企业产品设计师的工作,了解企业产品控制设计师的基本工作要点。参与产品关键技术、设备的开发与改造,能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计算分析等方法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能够较好的适应工作环境,为产品开发团队建设与组织、管理提供积极建议。
4、改革课程体系 1)完善课程体系
要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实现产学研完美结合,就必须把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按照矩阵对应的方式落实到各个课程中,这就必然要求机自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置,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和深入改革。
提出课程体系设置原则,重构课程体系过程中重视企业的参与度,在阶跃式平台+积木式模块结构的基础上,按照课程类重新设计与梳理课程体系。课程类分纵、横两种;纵向的类课程之间具有从属和前后级关系、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性,课程之间互相衔接与呼应,脉络清晰。课程也可以构成横向类,这些构成横向类的课程之间虽然基本不具有从属和前后级关系,但这些课程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体现课程地位的属性特征。横向类课程与纵向类课程构成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再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个性化的反映综合性知识的课程和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的课程,这些游离于类之间的课程形成了类与类之间的联系。使整个课程体系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如果把横向类看作横的街道,而纵向类看作纵的街道,游离的课程可看作斜的街道或桥梁)。课程按照类设计后,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增加课程类的综合课程设计,与体现更综合知识应用的毕业设计相衔接;课程按照类设计后,也可以增加课程类特点的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创(革)新设计与实践、企业实践与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组成的企业工程实践教育模块。既体现了课程类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综合性,弥补了专业理论课授课学时减少的缺憾,又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教育教学研究
项目组注重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的“面向水电工程建设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获2014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结合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项目支持开展教学研究子课题15项(见表1)。课题内容既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有实践环节培养的探索,还有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就业与培养联动机制的研究。
5、改革教学模式
在实施培养方案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采用以首席教师为中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形式,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开展研讨式、启发式、互动式、讲座式、参与式等多种有效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改变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象,推进二者的相互“促进”、“反哺”和“融入”,探索科研为育人服务的途径和办法。
6、积极组织科技竞赛
依托水电行业特色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工程教育中心、开放实验室,定期开展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此基础参加各类科技大赛,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7、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特点之一。为此,学院积极寻求与生产、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企业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以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为了扩大学生锻炼范围,又和多个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关于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书”、“实习基地协议书”实习协议,如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河南电力博大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其他还有多个单位正在洽谈中。
8、培养国际化工程人才
以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国际合作办学为契机,树立CDIO先进教育理念。提赛德大学的机械工程在英国专业排名第二,以教学质量著称,特别是机械自动化、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与企业密切合作,注重实践训练,成功培养了大批知名应用型人才。提赛德大学的课程强调实用性,在机械自动化设计及其产品的市场转化实验中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教育理念,这一优势恰好与我国的重视理论研究,而在应用方面相对薄弱形成良好的互补,引进提赛德大学的教学体系、师资、教材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办学和管理经验,集中两校的优势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因国家级卓也工程师计划项目至今无任何经费投入,下述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对实验和实训设备的投入,学校2014共投入到机自专业40万元购买实验设备。
四、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困难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途径是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道路,也是探索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这不只是简单地加大社会实践的学分量和学时数,也不是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实践课程。新模式需要企业积极参与,没有企业的实质性参与,单靠学校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很难实现。而把企业纳入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突破目前传统观念,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但在目前,要求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力量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企业相应的资金和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
2、师资队伍方面遇到的困难
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卓越工程师对教师的要求存在差距:比如教师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现有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与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要求差距较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师资刻不容缓,但由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在我国及我校刚刚起步,许多问题还在探讨中,卓越工程师师资如何培养这还是个新课题,这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还需要从实践中进行探索。同时,国家对高校人才引进学历要求较高,而高学历一般来说做理论研究较多,这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的师资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对专职教师的考核机制(教学与科研),对教师理论教学和科研成果要求。教师为了首先满足学校的考核要求,忙于这两方面的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企业锻炼,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课程体系重构方面遇到的问题
卓越工程师培养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重构新的课程体系。但是,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师,进行课程体系重构,遇到最大的阻力可能是来自教师。长期以来,大学课程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按一门学科编制的多学科并列的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严密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过分重视本学科的只是连贯性和逻辑性,忽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关联性,过分重视学科为中心,忽视实践性。现在重构新的课程体系,由于受传统惯性和对教师评价标准的影响,教师的抵触情绪可能比较大,这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实施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之一。
4、资金迟迟不到位
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使卓越工程师项目的各项计划执行不能进行,严重阻碍了项目的研究进展。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的工程教育精神,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工作,仅仅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性计划,规范管理,科学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学课程建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按照规定的卓越工程师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开展教学工作,积极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建设一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同时建设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优势课程和重点发展课程。编写出版一批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的系列教材和新技术实验课程的教材。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校企合作产学基地开展企业实践学习,通过建成一批优秀教学实习与就业指导基地,并聘请实习基地的主干指导老师成为该专业的项目指导教师,提高实践质量。我院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教育质量工程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新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拓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渠道。
3、启动教学评估工作
卓越工程师班的实践教学由企业承担,为了保证实践的质量,使得实践教学符合我校教学培养目标和指导性计划的要求,并由学院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评估的实施工作,全面深入了解掌握评估指标体系,争取三年内完成评估工作。
第五篇:电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习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习计划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大专毕业,目前在XX工作,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我报名了黄山广播电视大学的专升本,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平时我的工作很忙,经常夜里和周末都要去值班,但工作虽然辛苦,我仍然不能忘了学习,因此我就制订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光有文凭而缺乏真才实学最终还是要被淘汰的。所以我们来电大学习应该是为获得知识而学,为求得真才实学而学,而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既来之,则学之,要珍惜在电大的这段学习时光,认真一丝不苟的去学。不糊学校和老师,更重要的是不糊自己。
平时,我在紧张的工作同时一定要抽时间学习,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不怕苦不怕累,并利用电大丰富的网上资源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程调研和实践活动,并争当“优秀学生”。
对于公共课,我每周去学校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遇到不懂的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充分利用我们上班的空闲时间主动学习,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并根据所学内容,确定自学、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使我们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打下基础。
而对于专业课,我不仅要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和练习,工作之余多看书,更要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充分发挥我的工作优势,从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遇到不懂的要虚心向学校老师和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这对我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要想学好本专业,我们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考入电大,成为电大的一名新生,即将开始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会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