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1、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人口、资源、环境
(1)人口增长过快(2)自然资源枯竭——人口剧增、不合理利用
(3)环境污染加剧——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4)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损失、臭氧层空洞、酸雨蔓延
(5)南北差距过大——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世界收入差距相当悬殊。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持续发展。处于社会系统的人将来自生态系统的资源和本身所有的劳力、科技等投入经济社会,产出物质产品和资金,其产生的废弃物又流入生态系统,在人的合理调控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
原则:
公平性——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持续性——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地区性的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全球协调行动(如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
3、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1)速度和质量问题——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了年均超过10%的超快速增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列全世界第三位。但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却远远低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扩展,而我国的城市质量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60年的工业化历程使得我国的经济总量处世界强国之中,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谚语:欲速则不达)
(2)规模和效益问题
(3)平衡和不平衡问题——城乡、区域
(4)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类不应该一味的从自然界索取,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然。自然界并非一直那么慷慨,你在获得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对待自然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5)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能源短缺,能源技术落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运输紧张
(6)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平等、友爱、和谐)
(7)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问题——传统发展观下的文明观,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领域,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物质文明建设只注重经济领域,忽视了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
(8)财富增加和社会和谐问题——在我国,由于机会不平等,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导致社会不公平的一大表征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不公平映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4、中国环境问题的概括
人口(1)数量——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2)质量——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庞大得人群数量使得国民的质量一泻千里。为了生存各尽其能,不择手段,教育也很难普及下去。
(3)分布——增长不均衡(生育高峰)、空间分布不均衡
(4)性别比例失调、竞争加剧,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生活不便、贫困问题
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现状: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也较为严重;总悬浮颗粒物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
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工业锅炉燃煤占我国煤炭消耗量的33%,由于燃烧效率低,加之低烟囱排放,它们在近地面大气污染中占有重要份额。虽然居民燃煤使用量仅占消耗总量的15%左右,但占大气污染的份额常常是30%。
危害:由于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气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负担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随着燃煤使用量的增加,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剧增长之势。另一方面,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烟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车型污染转变。
(2)水污染——现状:我国七大水系、部分湖泊、水库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长江干流污染较轻,但长江江面垃圾污染较重,这是沿岸城镇和江上客船乱扔垃圾所致。成堆的垃圾已严重妨碍了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影响了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珠江干流污染较轻,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状况改善明显;海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辽河水系总体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有所改善。
来源:1997年,全国污水排放量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55%为工业废水。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城市生活水污染,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加。农业废水污染,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并造成一些水体的污染。牲畜饲养场排出的动物粪便直接进入饲养场附近水体,也是水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肠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
危害: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渔业和农业生产(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氧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一些疾病与人体接触水污染有关,包括腹水、腹泻、钩虫病、血吸虫、沙眼及线虫病等。改善供水卫生条件可以极大地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时也可减少幼儿因腹泻而导致的死亡。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认为与水污染有关——如皮肤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残疾、自然流产等。研究人员曾经对水污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过一些研究,与水污染有关的癌症和先天残疾是由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造成。
(3)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0.6亿吨,危险废物产生量1077万吨。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已达65亿吨,占地51680公顷,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亿吨,全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近年来,塑料包装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物资、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水体;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4)噪声污染——现状:1997年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呈扩大趋势。交通噪声对环境冲击最强。
来源:在影响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中,工业噪声影响范围为8.3%;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在5%左右;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大约占城市的1/3。
危害: 噪声使人烦恼、精神不易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等。噪声引起耳聋。在强噪声下,会引起听觉疲劳,听力迟钝。如果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内耳听觉器官就会发生病变,导致噪声性耳聋。噪声引起疾病。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的人,除了耳聋外,还有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从而引发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更强的噪声刺激内耳腔前庭,使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还引起眼球振动,视觉模糊,呼吸、脉搏、血压等发生波动。
生态破坏——森林资源破坏;草地退化严重;荒漠化现象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酸雨
5、杜能农业区位论——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6、辛克莱模式:距城市愈近的土地,耕作愈粗放;而距城市愈远地区的土地,由于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小,所以到了城市扩张或发展潜力终止的临界点以外,其分布又回到杜能农业区位模式。这种区位的变化是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研究提出的7、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转换,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人地协调,资源优化配置,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配置的目的是实现三个效益最大化;区域的层次性要求不仅区域内部优化而且区际间也要协调,为更大区域更高层次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8、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大的资源主要有:土地、水、矿产特别是能源资源。
9、古代有机论的自然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从来不把自然看作是存在于人之外的而与人隔离的对立物”,而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同型性,因而确信自然景物能够寄予人的心性情感,能够在自然中发现人自身”。
现代有机论自然观——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和运动不仅有量的差别和变化,还有机械论者不愿意承认的质的差别和变化,是多样性的统一。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它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物质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
环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是永恒循环的10、自然资源分类(填空)
土地资源: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水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气候资源:光、热、水、风力等。具有地带性和季节性。
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场、水产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发育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类
11、有机农业——是指主要投入的生产资料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节约大量用来生产化肥农药的能源。有机农业注重利用农业内部环境资源,提倡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外部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农业的关键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培肥土地,采用少耕、免耕、间作套种、休闲、轮作、覆盖等方式使土地活化,提高土壤肥力,并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12、生态农业——内容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施肥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调整、塑料薄膜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等。尽量减少污染,尽可能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有机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持久农业——所规划的生态系统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涉及的物种更多并且不需人工维持。
持久农业的伦理基础是:够用即可
13、三种生产—— 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的物质层次上,可以抽象为由三种:生产活动组成的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呈环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根据行为主体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14、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有益的是正外部性,有害的负外部性,叫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来源于一个非有效的产权结构。
15、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
直接管制、损失赔偿、排污权市场交易、非市场性的交易手段,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价格税收和信贷以及收费等手段来制约。
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
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使得政府必须在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6、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画)
一般意义上的EKC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会随经济的增长而加重,当经济发展到某一水平时环境污染程度达到最大,而后经济继续发展,环境污染程度却随之下降,环境质量逐渐变好,即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倒U形的曲线关系。
17、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在理念上,他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他们有相通的实施途径,应相互结合。
(1)两个概念的提出都基于相同的时代要求——二者都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而应运而生的(2)均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
(3)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目标:实现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再循环
清洁生产的实现途径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源削减和再循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源于此
(4)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实施的层面上,在企业层次实施清洁生产就是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一个产品,一台装置,一条生产线都可采用清洁生产的方案,在园区、城市、行业的层面上,同业可以实施清洁生产。而广义的循环经济是需要相当大的范围和区域的,如日本称为建设“循环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由于覆盖的范围较大,链接的部门较广,涉及的因素较多,见效的周期较长,不论是哪个单独的部门恐怕都难以担当这项筹划和组织的工作。
就实际运作而言,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清洁生产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执行循环经济技术上的前提是产品的生态设计,没有产品的生态设计,循环经济只能是一个口号,而无法变成现实。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从国外吸取和自身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不论在解决体制、机制和立法问题方面,还是在构建方法学方面,都可为推进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18、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围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运行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
(2)城乡差别过大,城乡分割。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看,城镇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为1.85亿人,覆盖面为88.%,农村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为1 474万人,覆盖面仅33%,城乡覆盖面的比例为27:1;
措施:(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2)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3)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19、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并以非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业,是资源—产品—消费过程。静脉产业是指围绕废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
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 “静脉经济”、第四产业。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当今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 “垃圾过剩” 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20、当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1)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来解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困局,即制定特殊的政策及改变GDP的区域发展目标,走生态化道路才能符合国家长远战略
(2)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3)加强集约土地利用。集约土地利用可以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个方面实现。如城市的盘活存量建筑用地,开发区的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企业用地标准;农村用地的旧村改造,村改居,迁居并点等途径。这些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集约用地的创新性实际
(4)从区域入手,建立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宜居、幸福、活力的人类栖境。我国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城市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从开始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就要充分重视维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准则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5)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控制小汽车数量。大力发展公共运输将会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6)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深化改革。“二元经济”混合的结构性体制已不复存在,“权贵经济”孳生的社会条件自然丧失,“权贵经济”就难成气候。
第二篇: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
目 录
摘 要....................................................................1
一、问题的提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2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2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4
(一)三门峡市的转型实践............................................................................................4
(二)唐山市经济转型实践............................................................................................4
1开放型加工制造业的培育................................................................................4 2现有资源型产业的优化调整...........................................................................4
结论.....................................................................5
摘 要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源型地区是依托当地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者发展起来的地区,其主要产业是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的加工业。实践证明,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将逐渐耗尽,资源地区的经济转型是无法避免的,而且经济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是由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变为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资源;转型;可持续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建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目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善民生和就业日益困难。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指由区域分工深化和技术提升而引起的经济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意味着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初级加工业,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资源类型、地理环境、周边环境,因此在转型发展中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首先在于资源禀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入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较高增长速度。但是资源本身也存在生命周期,随着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下降,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将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以及沉重的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复合概念和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转型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当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地区已经结合本地实际取得 了相当的进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创新和转换、国际经验和政策保障等问题,近年来也有一些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循环经济模式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均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独特区位,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中必须将差异化的优势条件和约束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因地制宜地选择转型路径,加以分类推进。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 年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同理,资源性产业即使其中下游产品不会被新产品所替代,其发展也会经历从勘探到开采、高产稳产、衰退或者枯竭的过程。既然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和资源性产业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那么伴随着资源性产业的发展轨迹,以资源性产业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也会呈现相似的发展轨迹。一般来讲,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遵循开发兴起→建设成长→稳定繁荣→经济衰退的过程[1]。为了避免城市经济衰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有必要在一定条件下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干预,使资源型城市沿着开发兴起→建设成长→稳定繁荣→(经济衰退)→产业调整→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发展(图1)。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 张以诚依照资源产业与原有城市的关系,把资源型城市分成无依托型和有依托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各自形成、发展、演化以至消亡的规律,能否发生“蝌蚪式”转型或者“蚕茧式”消亡,都依赖图2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与收益示意图非资源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城市基础[2]。沈镭选择国外13 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或地区)进行案例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结构单一的专业性资源枯竭型城市演变实施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战略转换: 一种是全线退出传统领域,开辟新的产业以实现城市发展的周期转换;另一种则是按产业链的延伸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认为,在不同模式的战略转换中,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以及科技的投入都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3]。陈学章从转型的主导力量和调控手段把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概括为四种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政府主导型模式(如日本)、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如欧盟国家)和自由放任模式(如前苏联和委内瑞拉等)[4]。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产业关联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产业接续模式、产业替代模式和复合转型模式(表1)。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应该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资源开发阶段、替代产业发展规模、地理区位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等几方面因素区别对待。例如,在转型初期,资源还没有完全枯竭,发展接续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并为其他替代产业的发展赢得时间和资金支持。产业替代模式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它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但如何在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基础上,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5]。此外,政府的援助政策、创新引导和资金投入也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
(一)三门峡市的转型实践
以“大通关”建设为核心点,着力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以开放带动经济转型。目前,中国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投入运行,全国唯一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三门峡海关正在加紧建设,三门峡出口加工区申报和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以“大交通”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强化核心支撑,以基础硬件引领经济转型。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城镇布局、产业布局方面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建设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是内陆资源型城市拉近缩短与世界时空距离的先决条件,可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增创更加优越的区位环境优势。
以“大旅游”建设为拓展点,着力挖掘潜力优势,以绿色生态产业促进经济转型。资源型城市必须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旅游业既是天然的绿色产业,又兼具生态修复功能。三门峡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 47.99%,居河南省首位。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点,大力延伸提升产业链条,以接续替代产业加速转型。城市转型的实质,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
(二)唐山市经济转型实践
1.开放型加工制造业的培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科技进步、信息化的加快,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各国、各层次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化重组和资源再配置的趋势更为明显。发达国家不仅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而且也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环节也就是加工制造组装环节向外转移。国际产业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使得具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区域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伴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商务成本也迅速提高,投资重点也会首先向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的城市转移,这为既有临海优势又有较低生产要素成本的唐山市提供了发展的机遇。2.现有资源型产业的优化调整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从资源禀赋、工业基础、技术水平和经济安全角度观察,重化工业都是我国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唐山作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长期以来在钢铁、装备等典型重化工领域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技术、人才 和市场控制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唐山要基于临港优势,全力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加快目前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减少对本地资源的依赖,提高经济外向度,探索并实践临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路径。
结论
实例证明,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动创新发展,通过延长资源性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具有更高效益和科技附加值的接续产业,为替代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新能源、新型建材和生态旅游等替代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能级,为城市转型创造良好环境。只有通过以上一系列转型措施,最终实现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整个城市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旅游业发展对策论文.中国学术期刊.2011.
[2]王颖.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旅游经济.2010 [3]张东明, 张素梅, 朱书田.关于秦皇岛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模式的思考.北方经贸,2006.
第三篇: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
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及策研
姓 名: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
摘要: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其最大的特点:一是农的成份大,整个经济与农的联系也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非常密切。二是整个经济相对落后。三是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阶段内,往往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联系。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可持续 “三农”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相关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即“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所以,县城经济发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所在。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即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太超前则不仅不会必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然发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当前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县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三农”工作的整体思路还只能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重点在于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不断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的转化。
2、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首先立足本县资源优势的转化,这无疑是对的,但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我们的眼光切不可自觉不自觉地被行政区划的边界框住,只注重行政区划内自然资源、经济 2 要素的组合。对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要放开眼界,发挥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优势的整合、重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同时,对于本地没有的自然资源,同样可以利用本地人文的、地理的、体制的和环境的等各种优势去吸引过来,聚合成本地的经济优势。实际上,这一点在许多地方都早已存在了,但恐怕有的是自觉的,而有的是“自发”的,只有十分明确地确立这个思路或指导思想,才能更主动地、全面地、充分地去指导、引导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和改进对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的支持力度。
关于为什么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各界已有广泛讨论。除“三农”发展对整个经济的重要性外,许多同志还特别强调了计划经济下行政干预造成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户籍制度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以致造成了工业剥削农业,城乡差别等,所以现在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不能片面强调。因为这必然导致只要放开农产品价格、放开户籍管制制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我们还必须看到并充分重视问题的另一方面:农产品不可能象工业品那样通过快速的、大量的更新产品而获得超额利润;各类家庭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思格尔系数下降必然造成农产品供应日益加剧的“相对过剩”;农业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的改进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土地集中、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在城市和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前不可能象工业生产方式那样快速的发展和提高。这样,在工业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在与工业的竞争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必然是不平等的竞争,价值规律在这方面的缺陷只靠市场竞争是不可能解决的。同时,由于工业主要是依托城市而产生、发展的,所以上述“不平等”因素也就决定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在社会整体发展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必然是不平等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在“发达”之前都存在“工业剥削农业”,而它们在发达过程中也都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政府保护农业、支持农村的政策和措施。所以,在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三农”自身的需要,也成为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工业发展的需要时,就必然由政府主导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干预经济,以财政、货币甚至直接行政手段去支持农业的发展。如果只任市场去调节,则这种社会畸形只能不断加剧。
关于财政政策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有三个问题:一是要加大支农力度和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尽快改变对农村“取大于予”的局面,这一点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值得研究的是,现在支农的对象多是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用设施、纯农业的开发项目等,而对农村中的能直接生钱、创造效益的二三产业的支持还微乎其微。实际现在许多农村的资源开发、农产品转化项目因资金制约无法起步,或无法迅速扩大的问题比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更突出、更迫切,财政支农资金应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这样做对这些地方的整体发展更有利、作用更大。二是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现有的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拿给县、乡、村去直接投资搞项目建设,或直接给农户去搞生产开发。这种方式往往效果差、风险大、资金流失严重。实际上,其中许多项目可以由县、乡、村出面组织或农民合作组成各类开发性实体或经营性企业,财政支农资金以补助、配股、担保、贴息、项目保险或奖励等形式去支持这些事业的发展,投资农业投资项目,以等量的财政资金去“四两拨千斤”,撬动各类民间资金和银行资金投向“三农”项目。这样做的实质,是以 3 财政资金作补贴,使社会资金投向农业能获得与投资工业大致相当的平均利润,弥补价值规律在调节“三农”发展方面的缺陷。同时,项目的企业化运作,还会因产权清晰、主体明确而大大提高运营质量和效果,会通过财政对农业开发的支持而加速农村市场化的步伐。三是要注意扶优扶强,扶持重点。要按照“抓龙头就是抓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尽量改变现有许多扶持农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村搞开发的资金撒胡椒面,直接用于支持所有农户或零星小户的做法,把有限财力重点用于支持各地的各类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现在好多支农资金因没有好项目或农民不愿干而用不出去,同时又有好多龙头企业因资金困难不能迅速壮大,就充分说明了这样调整的必要性。
关于金融政策:金融业务近年来在农村的大幅减少,既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工业农业生产方式、产品市场特点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必然加剧农村经济发展的萎缩。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有金融业务在农村的大发展为前提。一是要引导商业银行恢复和扩大农贷业务。一方面,要运用前述财政、担保、贴息、保险、资金补助等手段吸引商业银行资金向农村投放,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农村发展需要,对各类涉农项目分别确定使项目运营能获得“平均利润”因而银行对农业贷款也能获得平均利润的“补贴”额度。另一方面,现在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把许多精力转向了“中间业务”。对农业的贷款甚至整个业务中全部贷款业务的比例都在大大下降。对此,国家应硬性进行干涉,即对各金融机构整个业务量中贷款业务应达到多大比例,贷款业务中涉农贷款应达到多大比例等应作出硬性规定。政府不应该指令银行给哪个企业、哪个项目贷款,但适应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整个银行的业务结构、贷款结构进行干预则是必需的,否则,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能顺利进行,而结构失衡却在所难免。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名实相符,成为与国家“三农”政策相对应的、全面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三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要审慎进行。农村信用社虽然一直挂着“集体”性质的牌子,实际在相当长时期内其管理与运作跟国家商业银行没什么区别。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同样应享受与国有银行一样的“核呆”政策;否则,农村信用社不仅不可能真正承担“振兴农业”的应有作用,反而是引发金融风险“定时燃烧弹”,一旦条件成熟就会爆炸,在农村信用社今后的运营中,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来自储蓄存款的资金应与国家商业银行一样按市场机制运作,另一方面,从当前各个银行和农村的实际看,农村信用社又必需承担一定的政策性业务。那么,它承担的这部分政策性业务的资金来源和效益、风险等,则应由国家给予补助或补贴。四是邮政储蓄对农村的抽血机制应尽快改变。例如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给本县的农村信用社,或其它合适的方式、途径等。五是对县以下企业的“评级”标准应进行调整。如果把它们的要求与城市企业一样要求,则银行资金再充裕也很难轮到给县以下企业贷款。
三、正确引导和支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正确引导并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但是,无论当前还是长远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却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即既注重向城镇的转移,又注重就地转移。有两个很明显的原因:一是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要象西 4 方发达国家那样把农村人口降到10甚至5以下,不说不可能,起码会比它要漫长得多。二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业劳动力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方面,越后发达国家困难越大,有多方面甚至是不可比的,因为越后发达国家向世界市场输出产品的能力整体上与先发达国家越无法相比,因此,靠世界市场拉动本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成份就越小。任何忽视就地转移而只强调“向城镇转移”的理论和政策导向,都是要不得的。
1、向城镇的转移及城镇的发展。
首要的还是工业的展,以工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也即以二、三产的发展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以城镇发展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安家的条件。现在许多同志在谈“三农”问题时首先谈城镇化建设,其实城镇化建设必须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脱离了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一、二产业发展需要盲目扩张城镇建设,很容易造成城镇建设的泡沫化,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应该指出的是:①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必须兼顾,不考虑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只强调“三农”需要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②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支持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已定的产业政策,这个政策应进一步完善。即现有支持政策中对企业的选择标准,绝大多数县域企业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在这些政策的支持标准中,应降低对县域的资源转化型企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门槛。这样做,无论就政策发挥的经济效益、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整体工业布局的调整都是有利的。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真正实现,是农民居家迁入城镇,而不是所有的“打工者”。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鼓励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哪些人可能是“居家迁入者”,具体用什么鼓励措施。就当前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可能居家迁入城镇的主要是:到城镇创业并已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发展者;夫妻双方都在城镇打工,已有一定积蓄者;夫妻双方都在城镇打工而生育子女者,他们为了子女的发展会千方百计在城里定居;农村中已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主或以各种途径先富起来、有了相当积蓄而追求生活、文化等条件提高者等等。一般的打工人员,由于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家庭成员多数还在农村等,很难居家迁入城镇。如果我们盲目地鼓励、鼓动这部分人入城,则要么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要么他们迁入了城镇后,成为城镇中的贫困人口,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就地转移及乡镇企业的发展。
要实现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提发展乡镇企业,许多人都感到犹豫或忌讳。其实过去乡镇企业曾蓬勃发展,说明了它的发展潜力,而大批乡镇企业的快速灭亡,主要原因是其集体性质的产权弊端。现在我们要发展的乡镇企业,是乡镇村属地内的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完全不必担心过去那种现象的重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需要形成氛围特别是消除过去“阴影”的影响,需要营造各种有利乡镇企业发展的环境外,特别还需要前面已提到过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从现有财政支农资金中切出一块来,用于对乡镇企业的贷款贴息、担保、资金补助、配套贷款、保险等,无论其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果,肯定都会好得多。一些人思想上总认为财政支农资金无偿贴给国有企业,或无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科教文卫事业,或以退耕还林等形式给予所有农户等是应该的,而若用于无偿扶持个体、私营或合伙企业就不应该,这种观念必须尽快转变。现在还有一种意见,就是为了加快城镇化步伐,应采取措施把农村的乡镇企业搬迁到城镇去。这无论从正确性还是可能性上看都是明显不妥的。我们只能用城镇的聚集效应使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便于发展来吸引乡镇企业,万万不可不顾经济帐而盲目“拉郞配”。可行的政策选择是:一方面引导乡镇企业增量部分到城镇去办。一方面对在农村更便于发展的乡镇企业也要一视同仁地大力支持。
3、农民的素质提高、观念转变与县域职业培训体系的发展。
劳务输出在许多地方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农民素质不适应,或观念老化、宁肯在家闲呆着也不愿出去赚钱。许多农村有十分有利的开发、创业条件,而农民的素质、观念跟不上,“赚起赔不起”不敢去干或想干不会干。所以,观念陈旧、素质低下是制约农业劳动力转移、以至制约农村发展的另一个瓶颈,甚至比货币短缺的制约还严重得多、直接得多、紧迫得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县一级的职业技术培训。当前县一级职业技术培训相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而言,主要问题是规模小、收费高、培训内容针对性或适应性不强。所以,各级财政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各职业培训机构则应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培训内容。也可以设想,农村的基础教育主要由县以上各级政府承担,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由县、乡、村承担。
4、要鼓励和支持城里人上山下乡创业办企业。由于观念、技术、资金、社会关系等诸多原因,城里的干部、职工、个体私营企业到农村去进行一、二、三产业方面的创业,在一些地方已出现了很好的典型,应该大力宣传、鼓励和支持。发展下去,在许多地方这可能成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农民创业的一个较好的途径。[参考文献] [1]黄宗彪: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实例分析.《甘肃农业》2006年第10期
[2]杨方保、王震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3月(中旬刊)
第四篇: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反思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学反思
为期两周的教学研讨课,已经接近尾声,在21号,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区域农业发展》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区域地理知识后,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区域思想后,带着综合分析的想法,展开的。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东北地区的分析上。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和P89图4-2-3。重点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引导的前四个问题: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特征,(2)地貌格局,(3)气候,(4)植被类型;
2、东北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势有哪些;
3、区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东北农业布局有何特点。组织学生讨论了小组合作探究题: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在第一课时中,我对于导学案中的这几个问题,我只是让学生对照教材完成,只是形式可以更加灵活一点,比如对于第(1)、(2)两个小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那么我立即追问,山环是什么山环,水绕是什么水绕,沃野指的是什么?学生立刻就傻了,因为学生的习惯是看文字内容,而不喜欢看图,即使看了,也还缺乏正确而科学的读图方法和读图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才能说出;而对于第(3)个小问题,在学生说出教材中的“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季风气候”答案后,立即追问,单纯从气候类型名称来说,东北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叫什么?因为本节的内容是讲东北的农业生产的,而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气候,所以学生回答该问题后我又再问,东北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对于第(4)个小问题,我只问了两个小问题,东北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对应的分析于哪些地区?对于第2个问题,除了学生从教材中归纳出的几点外,特别强调东北地区的人均耕地多这个特点,因为这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回答问题3后,我接着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主要有哪些?提示一是要从粮食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分析,第二是突出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其商品率高。
第五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
河北容城中学
薛辉第四节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
河北容城中学
薛辉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 运用知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 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思路:
出示本课主题及教学大纲解读
出示图片(2014年美国农业出口额创纪录、美国农产品出口量及位次、几种世界出口量第一的农产品)
师: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出,美国的农业相当发达,为什么呢?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出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个农业带及分布地区)
师:那什么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呢(出示概念)?
农业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多种农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师:美国农业生产形成农业地区专门化产区,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分布呢?如果在乳畜带的位置大规模种植玉米呢?可以吗? 生:(思考)
师:说到这,我们首先来回忆下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成两方面: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别包括哪些内容(图片)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农业区位条件怎么样。师:各小组结合地图册当中的美国本图地形图,本土气候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分为哪几大地形区? 这样的地形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优越性?
平原上有哪一条大河流过?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美国本土大致处在什么纬度?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其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最后我们要找同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生:(略)
师:条件分两方面,有利和不利
有利条件: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的大平原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流在这经过,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东部低矮的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阻挡不显著,夏季降水较多,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种植业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亚热带作物等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西部山地热量不足,降水较少,宜发展畜牧业。
不利条件:大平原南北贯通,冬季极地冷气流可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南方亚热带作物造成冻害。师:总结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1.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热量充足,降水适宜 2.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利于灌溉 4.地广人稀,利于农业商品经营
师:好,我们现在看能不能解决刚才那个问题,如果乳畜带大规模种植玉米,可以还是不可以?各小组讨论两分钟,然后找同学回答。生:(略)师:很明显不可以,之前在发的导学案我们也已经了解到,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玉米的生长习性就是喜温,喜湿,喜光。而乳畜带分布区,纬度偏高,气候温凉,土壤有较为贫瘠不适于玉米的生长和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乳畜带不能大规模种植玉米。
师:那么除了自然条件,还有什么原因影响着乳畜带的分布呢? 生:(略)
师:对,就是市场,乳畜带位于东北五大湖工业区附近拥有巨大的牛奶盒乳制品的销售市场。
这时乳畜带分布地区和成因,那么其他农业带的分布和成因就交由各组同学自己讨论总结。师:(出示总结)师:我们知道个自然带的分布既受自然区位因素的影响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影响,我们来看几组图片,同学们总结,美国农业生产受那些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出示图片)
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1.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2.完整的储运系统和交通网络 3.国家政策与法规支持
4.机械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技,如:农业科技、保鲜技术
师:好,我们思考下一问题: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学生小组讨论)生:(略)
师:美国农业带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当然也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
师:最后我们来看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出示图片)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
1.分析造成沙尘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牧、过垦导致植被破坏。2.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有哪些?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略作解释,“精确农业”留等以后GPS内容中说明)
3.具体了解“处方”农业: 课堂演练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