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时间:2019-05-13 11:2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第一篇:最新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2014年02月28日中国工程院:中国城镇化“城市病”凸显“造城”严重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28日在北京首发其最新完成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称,中国城镇化正面临着“城市病”凸显、人为“造城”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千城一面”等诸多问题与挑战,严重制约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设8个专项课题共5卷本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领衔2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历时两年结题。该研究报告披露,中国城镇化从贫穷落后起步,发展快成绩大,但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且日益尖锐。

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占城镇人口近1/3的2亿多农民工“不融入”或“半融入”城市,生活和工作条件与市民差异很大,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农村空心化和社区衰败现象日益显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并达到历史最严重水平;江、河、湖、海大多受到复合污染,严重危及饮用水安全;化肥、农药和水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

三是产业发展与就业不相适应,产能过剩严重,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转型升级困难。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资源、资本和发展机会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县和村发展受阻;特大城市“巨型化”发展,无序蔓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受到种种限制。

五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帐严重,大城市交通严重恶化,缺乏整体应对措施,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城市病”已经凸显,城镇运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地震、泥石流、内涝、火灾等自然和人为灾害频发。

六是城镇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破坏严重,出现精神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的现象。七是城市公共治理水平低下,治理能力明显不足。一些地方政府不顾资源环境等条件的约束,急功近利,以运动方式推进城镇化,人为“造城”现象严重,盲目规划建设所谓“国际化大都市”、“中央商务区”,城市债务负担日益突出。

中国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超过50%,2012年达到52.57%。《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未来10-20年中国城镇化速度将趋向减缓,预计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2030年将达到65%左右。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进程,必须有效降低社会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实现城镇化健康稳妥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镇化的方向

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是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家园的发展;二是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三是 1

产业聚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的发展;四是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五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发展;六是体现中国城市地域特色、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发展。(原标题:《中国工程院:中国正从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现代城市型国家》)

评价南方一个县域经济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突破产业结构单

一、农业比重大、过于依赖蔗糖业的怪圈,在新的发展坐标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打造经济腾飞的“双翼”。

一、突破“一根甘蔗”财政,是××县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县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直接体现为“一根甘蔗”财政,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过于依赖第一产业。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为××县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动力支撑。

(一)××县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

1、结构调整缓慢,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近10多年来,蔗糖价格稳中有升,农民种蔗积极性高涨,由于结构单一,市场风险系数大,经济发展不能实现快速、健康、稳定增长;而且农民过于依赖土地,大量开发荒山荒地种蔗,一方面引发了很多土地纠纷,诱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使土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利于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的集聚。

2、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带动能力不强。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县县三次产业比例为43.22:29.94:26.83,农业比重过高,二产三产发展滞后,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少,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缺乏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带动能力和承载能力,无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低层次增长状态。

3、城镇化水平较低,阻碍二产三产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目前,××县县城镇化水平仅为18.5%,直接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一是农村人口不能随就业方式的改变而加快非农化,不能摆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农民增收缓慢;二是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了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三是生产要素分散,区域集聚功能较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利于工业化发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缺乏投资的吸收力。

4、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

(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措施

1,加快“两化”发展,塑造以主体产业为支撑、以多元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联动为基础,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企业和城镇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2、解决土地矛盾问题,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两化”发展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3,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互相补充,迅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

4,出台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努力为投资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

新型城镇化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

(8)城乡互补好。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

我们国家所出现的问题

大家看,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所出现的问题。这样大的社会代价都和片面的开放、片面的增长有关,应该说这种片面的增长是一种畸形的增长,这种畸形的增长是怎么带来的,我们今天是浅层开放、深层封闭,我们在市场经济中间对外开放,公共经济是大门紧锁,我们引进技术管理,拒斥文化教育,引进物质文明,拒斥精神文明,“经济特区”名称的由来,“他们不懂!陕甘宁是政治特区,华西村,小岗村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直到今天还是经济特区。

比较第一次浪潮中间的中国城市,我把它分为五种,第一个就是约开商埠城市,租界城市:上海、天津、武汉;殖民地城市:大连、青岛、哈尔滨,这些城市哪一种对中国的转型贡献更大,这里面我顺便说一下,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员的信仰和他是不是共产党员是两回事,而马克思也有对于宗教,对于上帝、神非常赞美的文章,第二个困惑,特别是我们的城市规划,往往开始很严肃,实际执行不严肃,一个领导一个想法,这个领导用这个方案做,城市土地经营好的城市提前用土地出让的钱做基础设施,按照城市规划土地已经卖出去了,下一个领导来的时候可能又会提到新的方法。

另外我讲一下题外话,我们国家鼓励出口,我个人思考了一下,出口会带来很多弊端,但是我们国家出口带来的好处就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包括今天“十二五”规划一样,农民工进城之后如何解决就业的问题,大家思考一下,中国本来就缺乏资源,我们现在出口到外面的产品是科技含量高的还是很低的,这些都是以廉价劳动力为代价换来的。

第二篇: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想来,并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中的图片,问题:

1、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什么?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

2、就三个指标来看,中国与国际通用标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农业比重已减少,但人口离标准还很远。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尽人意。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什么是城市化?

回忆必修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哪几个? 城市化概念(教材)

2、什么是工业化?

问题:什么是工业化?(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指标:教材上的三个及评价水准。

探索活动图: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对比。从农业产值看,我国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从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看,任重而道远。工业化: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

城市化:农业人口(第一产业)——城市人口(二三产业)二者从其内涵上必有其相近的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3、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2)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 与城市化新特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1)、相同点:经历了大大致相同的历程: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经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这是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菜的一般规律。

(2)、不同点:起步、城市化水平,经历时间、发展历程。——工业化,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必经的历史过程,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同样也是任何国家或地区不可逾越的过程,但各国各地区区域条件(特征)差异,导致这一过程中也有差异性。

本节对应论题: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分析方法:区域特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江苏省区域特征:

(1)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

(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

学生活动:在图上找出以下城市: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徐州,分布特片:分布于江苏省北部。

2、存在问题:(看着书解释0(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40%;工业化:50%)

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这一现象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因:之一:第一产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工业产值增长慢。之二: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2)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原因: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因此对环境,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结果:严重的水污染。包括淮河、长江、太湖等。图2-5-4:太湖NP变化(总体上升):水体富营养化:生活污染和农业用水。(3)乡镇企业发展分析所面临的问题: 江苏的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

A、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分散)

B、不易于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由于分散)C、环境问题突出。

(4)几个深层次的问题: 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优势不突出,缺少特大型城市

3、思路:自己看,(解释城乡一体化)

4、具体措施:

(1)行政区划调整。A、撤并了600多个乡镇

B、原220个省重点中心镇调减为120个。C、南京、无锡、苏州等市所辖5个县纳入市区(2)“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个“城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图2-5-6)南京、镇江并入苏南,提高苏南发展水平。阅读材料:了解“苏南”模式特点。(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阅读材料,自己读)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也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进城农民面临问题:就业与社会保障。解决:

A、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打消农民顾虑。

B、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以得到增值等方向做了大量工作。

总结:

工业化 关系——江苏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与解决措施(特征、问题、思路与措施)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特点 例研究:方法:

背景——问题——解决措施(措施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我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第二章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导学案

编制:陈艳丽审核:高二地理组使用时间:编号:11姓名:班级:

预习案

◆基础预习: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参考三维设计,明确以下问题,用简短的话或关键词概括。

1、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标是什么?

2、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3、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三个结构性指标是什么?我国的三个指标分别是多少? 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4、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现状?

5、江苏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并在图中找出以下城市:南京、无锡、苏州、常州、苏州

知识补充: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珠三角模式:

浙江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东北模式: 云南德宏模式:

◆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因果、互动并进③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十分密切④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就一定高

A.① ②B.② ③C.② ④D.① ④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合理的()

A.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B.“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着力建设“苏南板块”

C.积极建设小城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控制农民工进城,减轻城市压力

3.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城市化水平B.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环境问题突出

C.由于生产分散,基础设施成本低D.城市优势不突出,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

4.为了推进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是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合理、分散、有效的原则

B.调整后乡镇的数目有所减少,所以乡镇人口数目也减少

C.区划调整的最主要目的是加大城市的竞争力和减少管理层次

D.一些县纳人市区,扩大了市区,使建设特大城市成为可能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特点

◆探究二: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并主要分布在广州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改革开放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与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州地区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珠江三角州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香港,靠近东南亚,这样的区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珠江三角州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

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材料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推动型就要向技术推动型转变,29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的崛起,而长三角本身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时恰好表现出来。另外,长三角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上是珠三角的两倍。而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受到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珠三角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从市场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苏南地区以及浙东北地区,共15个城市,而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在内共计14个县市,从几方面数字看,两者都相差一倍以上。与此相对比,珠江三角洲无论在城镇的规划质量、布局的合理性,还是在城市功能的发育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过分依赖“香港因素”的特点,市场的辐射性也不如“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可以肯定,曾因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而成为沿海明珠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咄咄逼人的竞争。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说明目前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3)为了使工业化和城市化更好地发展,同时面临长江三角洲的竞争,你认为珠江三角洲该如何发展?

总结反思:

【课后提升】

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产业基础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C.著名侨乡D.腹地范围

4.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B.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近郊区迁移,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D.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 出现的问题是()

A.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8、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地区为我国的___________经济区。

(2)A、B、C代表的城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D为________E为________。

(3)图中M、N、H代表水域名称分别是:M ________ N________ H________。(4)图中著名的渔场是________,此地有我国重要________名山________ 山。(5)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

发展有何影响?

(6)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有何差异?

(7)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近邻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长三角二级中心城市的地位很难发挥。试谈谈南京市应该怎么办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8)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是我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同的趋势。为什么说要确立明确分工地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确立怎样的分工地位?

第四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学案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学案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国际背景及地理条件。

3、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段,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4、了解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学习要点】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20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__________________,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市。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全国最大的__________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得益于() A.优惠政策B.便利的交通 C.劳动力资源丰富D.资源丰富

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此时主导产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 A.地区产业基础的限制B.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 C.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D.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

5.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B.应加大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的比例,以此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

C.区内各城市需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已经很成熟,“村中村”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①产业基础差 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 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③“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④围湖造田导致耕地面积增加⑤土壤肥力增高 ⑥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

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目前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B.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较慢

C.1990年以后政策优势是吸引到该区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D.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B.推动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C.珠江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密集区

D.推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因素之一是本区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11~15题。

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1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1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1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16.读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乙)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3)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第五篇: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中政府作用

纵观当今世界60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10亿,所占比例不足17%,而超过21%世界人口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也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发展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和问题。

1、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世界的工业化发展整体是推进城市化水平的进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水平呈现反方向的推动作用,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推进。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和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受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分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

2、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艰难曲折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了

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

1984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从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兴起了一股农村工业化潮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从90年代初期起,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2000万到3000万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市涌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加入到工业的行列中。

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要时期开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以至于后来的对外开放成为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是依靠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获得加速发展的。

3、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还应该看到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等。

与很多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一样,城市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住房拥挤、环境卫生差、周期性失业以及学龄儿童入学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危及到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其中对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也进行了科学阐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中国工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4、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的作用对我们的启迪

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相随,政府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解决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包括住宅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化过程的必然现象,城市化过程中的一切政策都应该有利于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相对稳定地就业和生活。否则,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长期不被城市接纳,长期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徘徊,只会造成多种社会问题的积累,甚至于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直面流动人口问题,通过经济

发展和制度创新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有可能使进入城市的农民逐渐在城市中稳定下来,完成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5、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给我国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1)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关系

任何国家工业化的成功与发挥本国政府的积极调控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工业化进程中,各国政府必须适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控政策,才能较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工业化革命。如美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些一直沿用至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土地所有权还不能实现顺畅流转、专利制度等产权保护制度尚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尚待普及,教育人才制度亟需健全等。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加速建立和健全这些已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还不能忘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来讲,我们还有很多幼稚产业需要保护,要理直气壮地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应有权利。对内则要尽快消除地方保护、区域封锁等,加快实现全国贸易自由化,形成统一大市场,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加大市场调节作用,只有通过市场化来推进工业化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将工业化与城市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作用。因此,加速工业化必须是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并举,国家政策投入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既需要“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也需要“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以确保我国工业化进程健康发展。

(2)加快制度创新

首先就应改变不合理的政策,突出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推动人口和要素集聚,促进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从而启动城市化能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相应推动的动力机制。因为城市化的动因来自要素所有者对更高收益的追求,若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受到市场外力量(主要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经济主体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城市化就难以和工业化相适应,必然导致城市化滞后。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制度创新为城市化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建立要素在区域内正常流动的制度,使要素在城乡间能合理流动并有效配臵,从而使经济主体追求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得到合理的实现。为此,政府还应积极的引导和培育市场,以便市场的作用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还要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形成强劲持久的城市化动力。好在我们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消除历史形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这将更有力的促进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搞好城市化发展规划

通过政府的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整合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从而加快发展步伐。总之,整体规划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政府应具有开放式眼光,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引导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序发展。

(4)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完善公共管理机制

宏观管理上要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法治力度,严格执法,以提高整体宏观效率; 总之,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不能

去抢夺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而且政府应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即政府主要起引导、促进的导向作用,而市场是基础和主导。只有这样,才能既克服政府原先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适当的角色定位所造成的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而且通过其角色的重新定位,不仅能更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更能以其新的制度保障和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贯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并不断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和协调区域经济、稳定经济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实行社会保障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并能发挥更大作用。

下载最新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浅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浅析 韩静(环境学院)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中两个重要指标,存在紧密联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常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摘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 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 分别表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协调表现为低价......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学案(本站推荐)

    长垣一中学生课堂导学案提纲编号:高三地理必修1(2013-12-03)编制:田庆霞审核:高三地理组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班级:姓名:小组:评价:【高考目标定位】【......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学目的】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

    高中地理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 [1000字]

    江苏城市化与工业化 教学目的: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讨论并提出解决......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学案

    编号:2013-2014-1-2-2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预习自学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概述(1)位置:广东省①________部,珠江下游。(2)范围:②_......

    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有答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高二地理选修编者:张英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基础知识】(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A、(海洋);B、(河流);C、(铁......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研修反思(模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研修反思 注意让学生回忆必修2的知识,包括工业区位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等分析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并不简单的记忆书中的带蓝点的部分,而是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