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19-05-13 11:3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和对策

--声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需求脱节

。大多数农民外出就业前基本上没有参加专业性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早已供大于求的服务专业的初级人才为主,而对日益发展的制造业所急需的技术专业却很少,重学历轻技能培训的观念还很重,基本上没有针对外来人员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培训部门在对农民工的培训上为培训而培训,很少与企业生产用工需求结合起来,很难调动农民工的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过短。有识之士指出,要真正使一个农村劳动力摆脱传统的思维,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至少得培训一个月,而现实是,培训单位在实施免费培训时一般把培训压缩在3-5天内,由于培训经费有限,许多地方通常选择3天讲授理论知识,删除了实际操作的实习培训,造成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不到位,要想使这些农民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实现技术、知识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实际培训效果较差,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很难实现相应的收入预期,转移出去又返乡务农的情况时有发生。

3.农民参加免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许多农民缺乏主体意识,把培训当作是“要我做”的事情。由于农民的收入在培训期间得不到保障,热门的实用技术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导致农民参与免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培训上要使农民真正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观念转变,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宣传教育。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如何做到“就业与市场互动,培训与增收双赢”,是培训工作需要实践的课题。

1、转变就业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预算指导农民工树立培训观念,做好先培训后上岗的工作,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大力培养“蓝领”人才,鼓励年轻的农业人口发展成为技术操作型为主的蓝领人才,解决全社会的用工矛盾。

2、抓好存量农民的培训。存量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训提高存量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要想增加农民收入,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主要手段,对存量农民的教育要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编写农业科普教材,录制专题节目,在广播和电视上播放,进行农业普及教育和宣传,向农民提供信息,帮助农民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技术。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群体素质,才能更快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建立政府、用人单位、进城民工共同分担费用的培训机制。政府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劳动职业培训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职业中学、技校、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承担进城务工者的职业培训。积极推行“订单式”培训机制,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供技工需求信息,劳动部门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职业培训机构根据“订单”要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并进行培训,然后整体输送给用工单位。

4.建立劳动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在劳动技能的培训上实现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相结合,建立实习基地,把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和现代服务技能在实习基地内展示,学员有针对性的对培训知识现场示范操作,让学员不仅有理论知识,懂得科学原理,更能实际动手操作,促进培训技术成果的转化。

5.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农业人口的培训、转移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农业人口的教育培训工作,推行“双元制”教学,让孩子从小既学文化课也学实用技术。

第二篇:当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地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整个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一些学校由于受多年来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忽视了技能操作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当前企业的需求,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也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正是由于技能操作教学的落空,使许多参加培训的农民要么接受课本知识十分困难,要么对一些专业只是流于纸上谈兵,完全不能适应企业实际操作的需要。因此一些学校往往是有订单,无生源。

2、师资条件和设施设备不足。目前,一些地方定点培训学校的师资十分缺乏,尤其缺乏一些业务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高级技工教师;同时,一些培训学校的实验实习设备也大多是生产一线淘汰下来的旧次设备,有的学校更是缺乏起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更谈不上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样的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培训工作的需要。

3、培训目标存在偏差。目前一些培训学校出于自身利益,往往想通过提高培训收费标准,延长培训时间来更多地盈利;而作为农民,则是希望通过付出尽可能少的费用,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一至两项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出现一方面培训机构招不起学员,而另一方面农民又找不到合适培训地方的现象。

4、培训与就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一些培训学校还没有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观念,认为学校仅是一个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地方,至于转移就业应该是政府的事,不愿投入更多的成本。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达到考核标准,不惜弄虚作假,虚报就业单位来蒙蔽各级管理机构。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短缺。尽管当前各级财政都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补助,但还是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据调查,重庆市对农民开展15—90天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均需要培训费用上千元,但农民除了得到国家给予的平均200元补贴外,学习一般的专业和工种都还要支出近千元左右。如此高的培训经费支出,仅靠政府财政微薄的投入是远远不够,而上千元的职业技能培训费,对还在求生存的多数农民来讲,只能是望而却步。同时,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的建立,培训基地、培训场所、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培训的日常开支,都需要经费。属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不可能通过向农民收费来解决,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农村职业培训事业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筹措资金十分困难,这也成为制约培训工作开展的问题之一。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创新力和现代化水平,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而科学的培训又能促进农民工的有效转移。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问题,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转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在利益驱动下,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走上了异地转移道路。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日趋活跃。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就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

一、近些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以及农民们自己的努力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了一定发展,但至今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参加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

在培训中,他们普遍反映学习吃力,因此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尤其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可想而知,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大。

2.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对培训政策缺乏了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地方往往只侧重于短时间的引导性培训,因此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3.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识淡薄

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他们仅仅重视农民工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就行,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因此,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的工种。加上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层次不齐、时间较长、流动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企业不愿也不敢送农民工去培训深造。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但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就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农民工都难以承受较高的培训费用。农民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需要3一5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开展一些零散的、短期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学不到一技之长。

5.各地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工作力度较大,农民参训意识较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不仅参训意识较弱,而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转移难的现象突出。一些培训学校之间的培训质量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工作随意性大,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不注重培训质量,擅自缩短培训的时间等等原因,造成农民培训收效甚微。

二、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改革农村教育制度

要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含量,建立起城乡统一公平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制度。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为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起国民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完善好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分担。保证城乡学龄青少年得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城乡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转变农民工观念,大力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的同时,要使农民工有意愿主动接受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农民工来接受和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转移培训和就业相关的一切信息更好的掌握,调动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了解、接受、参加培训。

3.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意识

针对培训对象和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稍高、难度较大、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而对于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要求较低、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技术工。企业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要实用化。始终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故事案例、提问解疑等。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培训的重点有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

4.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

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针对每个农民工只能是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或者,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逐步扣除。政府除了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季节性、分散性、流动性以及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堂授课与课后自学结合,长训与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并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各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统筹计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展。把农民工培训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来抓。

5.培训农民工要做到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区分不同培训对象,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各地培训工作进展在趋于平衡的同时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仁.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湖南农业大学,2007.[2]马乙玉.农民工培训机制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5.[3]邓晓丽.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M].四川师范大学,2007.[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孙思(1984-),女,河南郑州人,现供职于郑州测绘学校政体部。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初探

2006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3)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是导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缓解“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根据《潼南人才论坛》要求并结合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潼南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本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慨况

1、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4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

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素质欠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男女性别比为114.3︰100.0。(2)农村劳动力大龄化。在农村劳动力中,16—22岁的劳动力占10.3%,23—30岁的劳动力占15.6%,31—40岁的劳动力占26.2%,41—50岁的劳动力占20.5%,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7.4%。23—40岁年龄段的壮劳动力占41.8%,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7.6%,劳动力呈现大龄化的特点。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4)、农村劳动力缺少专业培训,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中,仅有6.7%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多达93.3%的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3、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经济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少。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依次减少,分别为6280元、6039元、5741元;而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渐次增加,分别为9.4万人、13.6万人、20.2万人。

以总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的密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多。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每百人中乡村劳 2 动力的人数分别为36.7人、47.5人、51.2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人口中乡村劳动力的密度减少。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分别为3.2%、5.8%、11.2%,劳动力文盲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上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分别为8.1年、7.2年、6.8年,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就业现状看,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农业内部就业隐性失业严重,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劳动收益低下。其中,农村和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问题。

1、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

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又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内部就业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

以潼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测算为例:潼南县失业比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1996年潼南县开展的第一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住户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登记,我们以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近年的变化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3 数量进行了测算。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人员比重占2.5%;1—2个月的占7.3%;2—4个月的占8.6%;4—6个的占7.4%;6个月以上的占74.2%。由此可以看出,1996年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推算全县折算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87074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量*(2.5%*12+7.3%*10.5+8.6%*9+7.5%*7)/12 1997年以来,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县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变化。2005年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达到了432397人,比1996年末减少11403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减少39406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003人。假设几年来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及机械化程度等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没有变化,那么潼南县目前农村失业半失业劳动力约有84853人,占潼南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20.1%。如果考虑上述影响农业劳动力需要因素的变化,则潼南县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在8万人以上,占潼南县城乡劳动力就业总量的14.7%,有富余劳动力在25万人以上。

2、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压力大。

目前城镇已经累积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从全国来看,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大。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调查资料假定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6.44%为充分就业率,那么2003年我国52376万城镇人口(含建制镇)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应当为29560万人。扣减城镇人口的从业人数后,2003年我国城镇失业劳动力约有4000万人,失业率约为13.5%。

今后几年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我国80年代后半期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开始成为劳动适龄人口,新增劳动力数量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后几年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将达到历史峰值,每年大约有2400万人。其中,每年有200多万大专院校学生毕业。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但就业并未同步增长,出现了徘徊状态;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政策的促进下,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就业保持了同步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的前提下,全国二三产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大约为1000万个左右,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有1400万个新增劳动力缺乏对应的新增就业岗位。

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一产业,非农化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在2005年潼南县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产业的劳动力占71.5%,从事二产业的劳动力占7.9%,从事三产业的劳动力占20.6%。从具体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0899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1.5%,工业7285人,占1.7%;建筑业26887人,占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3207人占0.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6854人占1.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业2354人占0.5%;其他产业76816人占17.8%。潼南县2005年农村从业人员非农化就业率为28.5%,与东部地区的42.7%相比,低14.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当地农村,异地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中,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劳动力占73.6%,在县内乡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6%,在市内县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3%,在重庆市外就业的劳动力占17.5%。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异地就业率为26.4%。而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占98.7%,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占95.2%。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就业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05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从业人员的非农化就业率分别为36.4%、31.8%和24.8%,呈现梯度降低的规律;而异地就业率分别为16.2%、26.3%和32.4%,大致呈现逐步上升的特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较低,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尤其艰巨。

4、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特征决定其就业质量不高。从非农化就业的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强度很大,就业状况容易受行业波动的影响。从非农化从事的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就业的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从非农化就业的载体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或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打工,或从事小规模的自营劳 6 动。

非农化就业不充分。在自营劳动方面,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竞争激烈,业务量严重不足。在外出务工方面,就业不充分。由于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处于动态失业状态;因项目完工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从解除劳动协议到重新找到工作存在的时间差,这部分农民工处于时段性的失业状态;在产品和劳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以销定产成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手段,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等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期间也存在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2005年潼南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工作时间为8.2个月,其中,有6.1%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有14.6%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为3—6个月。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权益缺保障。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载体是私营及外商投资等非国有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高经营目标。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和为农民工办理劳动保险,为随意解雇农民工和侵占农民工权益提供方便。由于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是频繁发生的经营现象,农民工就业不稳定也随之发生。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采取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不增加工资、工伤后不合理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歧视甚至虐待农民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2005年12月,潼南县的农民工中,有71.6%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和享受劳动保险的待遇。

5、农村劳动力劳动收益低下。

2004年,在农业内部就业方面,被调查的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获得的纯收入为2748元,相当于潼南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2284元的22.3%;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业内部从业人员收入的4.5倍。在非农产业就业方面,2004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5342元,相当于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43.5%;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务工和自营劳动收入的2.3倍。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裕,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迟缓,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我国已进入了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今后几年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趋于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原因如下:

(一)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

工业化水平低,从总量上决定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96美元,告别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的数十倍,如美国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7000多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2003年我国农业的比重占14.6%,非农产业的比重占85.4%;与世界发达国家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足。

在非农产业结构中,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业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二产业的比重为52.3%,三产业的比重为33.1%。与世界发达国家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二产业拉动就业的作用远远不及三产业,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未能发挥出来。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为5639人,较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4157人多35.7%。从1991—2003年的情况看,二产业增加值保持高速增长,而就业却未保持同步增长,就业弹性很低;这13年间中有3年的就业反而出现了负增长。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虽低于二产业,但就业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就业弹性系数较高。工业化进程未兼顾劳动力就业,抑制了就业需求的扩大。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导致就业非农化滞后于工业化。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85.4%,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50.9%。从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考察,两者工业化与就业大致是同步的。我国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世界发达国家的95%以上的水平约低45.0个百分点,甚至较亚洲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的这一比重也比低几个百分点。按1991—2003年非农化就业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我国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要达到发达国家95%以上的水平,还需要30多年时间。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1、城镇化进程缓慢,决定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缓慢。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迟缓,制约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进程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口城镇化率低。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40.5%,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各国平均的48%的水平约8个百分点。

(2)人口城镇化率缓慢上升。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1979—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国家60%以上的水平,还需要20年时间。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的增加值率为85.4%,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率44.9个百分点;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率为50.9%,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就业率10.4个百分点。

2、农村小城镇聚集人口的效能不足。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小城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培植支撑产业和完善城镇功能需要一 10 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二次创业的困难时期,很多乡镇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效益下降,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在未来可以预期的较长时期内,小城镇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人口聚集效能不足。

3、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大城市制定了限制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条件,如规定迁入人口在务工的城市必须工作几年以上、拥有房产、学历在本科以上等,成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难以跨越的门槛。虽然大中型城市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较多,但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就业竞争仍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大中型城市消费水平较高,而农民工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承担本人及家庭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4、城镇化进程迟缓,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城镇化既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转变,同时也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城镇化能够为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庞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城镇化进程迟缓,抑制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表明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没有伴随工业化进程进入城镇,从而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消费为例,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2.3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农村居民。

(三)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 11 移渠道不畅通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还没有真正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就业,让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市场有序流通。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未能与城市劳动力公平地分享同等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优先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扶持政策。在就业培训、就业推介、自主创业和自营劳动的优惠等方面,农村劳动力均被排除在外。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处于无人关心状态,自营劳动却更多地遭受工商、税务、城管、街道等管理人员歧视性的严厉对待。

劳动力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低下,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在思路方面更多地强调非农转移而不注重农村内部挖潜,过度依赖向外地、特别是向大中城市转移而不注重利用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培植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方式方面,更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而非引导和服务职能,如下达硬性的转移数量等。在组织方法方面,缺乏全国统筹、上下沟通、部门协调、区域合作,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各地独自为战。在具体措施方面,没有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如基础设施、中介机构、法律法规等。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订单培训、定点培训等长效机制发育不良。

缺乏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就业风险和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政府服务方面,缺乏类似于 12 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劳动力有序转移发挥的作用不够。截止200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通过政府组织外出的劳动力仅占3.3%。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在现有的中介服务组织中,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劳动力就业中介服务市场还比较混乱,坑害农民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呈现不对称性。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平台不完善和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两个方面。目前全国还缺乏一体化的劳动力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及时发布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劳动力对供求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亲友了解和盲目外出形式,导致劳动力就业风险和成本偏高。潼南县2005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55.4%的劳动力是自发外出,41.3%的劳动力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外出。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元经济格局下形成的就业惯性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已经确立了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优势地位,竞争性就业中农村劳动力在人缘、信息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与较好的职业无缘,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轻农”意识有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的思维惯性,一部分城镇居民仍然存在“轻农”意识,从心理上一定程度地排斥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农民工权益缺乏法律保障。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供给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我国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司法队伍人员不足,执法不力。社会对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关心不够,缺少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农民工法律知识贫乏,自我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不强。在此法律环境下,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没有惠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顾虑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后,在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难以真正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存在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体系中。

(四)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就业。据潼南县统计局2005年12月调查,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占劳动力就业的73.8%。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如潼南县米心镇响水村外出农村劳动力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94%;二是技能缺乏,如米心镇响水村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证书人数甚少,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2%;三是技能培训兴趣不高,不但自己不肯花钱和花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就连政府免费为其举办的技术职能培训班兴趣也不大。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外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障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就业就无法跟城市人竞争。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严重 14 大于需求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受到市场需求和自身素质的双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择业范围狭窄,一方面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另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难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不平衡、经济与社会不同步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全局性问题。

(一)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从劳动者数量方面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行业差距扩大

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潼南县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为3970元,相当于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15441元的25.7%,相当于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27127元的14.6%。1997—2004年潼南县非农产业与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之比由427.1∶100.0扩大到526.9∶100.0,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了34.9%。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强化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内部富余劳动 15 力过多,潼南县三分之一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表明潼南县农村存在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问题。如果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减少一半,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提高一倍,人均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7540元的水平;这部分减少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按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计算,2005年潼南县生产总值将增长32.8%,达到71.9亿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导致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就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配的基本方式,就业结构与社会财富结构的严重背离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2004年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8.1%,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8.8%;非农业从业人员占潼南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9%,而非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1.2%。农村和农业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量,与创造的社会财富严重不匹配,这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并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落后与城乡差距的扩大。

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1978—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0%,而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4.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较城市居民低1.5个百分点。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的39.2%。农民收入以不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城 16 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78年的176.9∶100.0扩大到2005年的255.2∶100;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差距由1978年的90元扩大到2005年的4902元。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严重滞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助长了城乡差距的扩大,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社会财富的人均占有水平,拖累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商业繁荣程度严重低于城市,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为缓慢。根据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调查,1997—2003年乡镇(不含县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7.2%,较同期县城以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年均递增速度9.3%低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很低,2003年乡村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987元,是县城以上城镇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78元的11.5%。占重庆市总人口77.8%的乡村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8%;占重庆市总人口22.2%的城市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1.2%。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制约内需的扩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占全国总人口72.1%的乡村人口由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成为低收入人口,购买力薄弱,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对我国实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战略构成了决定性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根据调查,潼南县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77元,是城镇 17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54元的34.3%;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1%,较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41.6高1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199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递增了5.7%,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递增速度7.2%低1.5个百分点。

经济的落后必然延缓社会的进步。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福利、卫生、生活环境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也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个人发展的投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2005年潼南县农民用于教育的开支仅176.4元,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26.3%。农村与城市分别在较为独立的社会体系中演进,一方面是城市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是农村社会的缓慢发展和落后,但农村的落后最终会延缓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居民收入出现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因素。据测算,2005年潼南县按城乡家庭收入分组计算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6,社会贫富差距已经进入了容易滋生社会不满情绪的严重状态。从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已经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但也是社会矛盾容易激化、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如何妥善解决社会矛盾、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不利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18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支点,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在区域分布、城镇规模、所有制性质、产业类型和企业规模等方面表现出五个特点:

1、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在市外。2004年全国农村转移出乡外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省)外的劳动力4770万人,占外出劳动力的51.0%。调查的潼南县2005年外出劳动力就业人员中,转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占外出农村劳动力的55.4%,其中:广东39.4%;浙江8.0%;福建5.5%;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3.3%;转向西部的地区比重为41.1%,其中:四川7.5%,新疆7.5%,西藏1.7%;转向国外的比重为0.2%。

东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人数最多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扶持,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借助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时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依靠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第三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由于劳动力需求旺盛,东部地区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地区。19 2005年潼南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55.4%,转移到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3.3%,转移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41.1%。

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东部地区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步减少,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潼南县当年新增加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的人数占42.6%,转移到中部地区的人数占3.1%,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占54.3%。当年新增加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超过东部地区高1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已成为潼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热点地区,在2005年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低于东部地区14.3个百分点。

2、从近期看,大中型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但从长期看,小城镇吸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将有效增强。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中型城市与小城镇在人口聚集能力上的差距很大,大中型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远远超过小城镇。2005年潼南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人数占35.8%,转移到地级市的人数占21.6%,转移到县级市的人数占27.3%,转移到建制镇的人数占12.4%,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人数占2.9%。

但是,在可预期的十到二十年内,我国大中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都难以接纳农村需要转移的庞大的人口及劳动力。近年来,20 全国大力实施“经济强镇工程”,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城镇。只要因地制宜地大力扶持,假以时日,小城镇建设吸纳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效果必将发挥出来。

3、私营、个体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国有经济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资料反映,全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9%;国有单位自1996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4098万人,年均减少585万人。全国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2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集体单位自1992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2506万人,年均减少228万人。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逐年大幅度增加。私营、个体所有制自1992年始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大增强。1992—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68万人增加到199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8.1%;个体单位从业人员从692万人增加到226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9.2%;混合所有制等其他非国有单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的从业人员达到了1222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49.3%。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发展飞速,将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据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非国有经济约创造了1850万个就业岗位,消化了国有和集体单位减少的8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后,还为城镇净增加了 21 10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

4、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所在。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体力劳动或服务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缺乏资金技术,适宜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我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为他人打工或自营劳动,绝大多数从事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载体。

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重大。2005年我县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达到了61.4%;其中,从事工业的劳动力达到了31.2%,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达到了26.4%。

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潜力所在。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近几年来,全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逐步增多,1997—2005年平均每年新增了800万个就业岗位。

5、中小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载体。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单位主要是中小企业。据潼南县统计局调查,2005年末在潼南县为法人或自然人打工的农民工中,在企业规模不到20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34.9%,在企业规模100—499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 22 12.8%,在企业规模达到500人以上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17.2%。

中小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据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2003年全国2262个企业的专项调查资料调查,2003年各类企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上年增长了5.0%。其中,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仅增长了4.4%,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增长了8.2%;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高出大型企业近4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2005年潼南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1万人,占全县乡村非农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了27.4%。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有四条:

1、劳动力转移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扩大劳动力需求,减少农村人口及劳动力;通过推进就业市场化,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畅通转移渠道。

2、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手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大量农业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仍然会滞留于农业。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供给过剩且素质低下。劳动力素质是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人口增长及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就业矛盾。农村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实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仍会滞留大量的人口和富余劳动力。为了缓解就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社会公平,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

1、大力推进工业化,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是决定非农产业规模与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因素。加快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行扩大就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工业化,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非农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调节作用。要 24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加大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投资,解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走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粗放经营方式向经济效益型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实行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大力促进非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全国GDP应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非农产业应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队伍庞大的基本国情,发展经济和结构调整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劳动力就业。我国应实行增加就业的产业政策,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就业。大力发展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就业潜力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重大作用。

大力推动所有制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与中 25 小企业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主要载体。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鼓励自主创业,进一步支持私营及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问题。特别是要在资金、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2、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我县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城镇化具有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巨大作用,同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发达国家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几乎都是走的发展大中城市的路子。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乡村人口,大中小型城市要吸纳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已给城市的经济社会 26 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并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城市病”。虽然农村小城镇目前人口聚集效能不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看,小城镇建设将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重要出路。因此,推进城镇化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选择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加快农村人口城市进程和劳动力转移。

科学规划,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网络的合理布局。结合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根据可持续的要求,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乡镇一级的建制镇以省级为总体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县(市)各自为政,遍地开花,频繁撤并造成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的规划一旦确定,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建设的连续性。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经济发展、不顾资源环境条件盲目扩张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规模,避免城市盲目扩张衍生的“城市病”和“后遗症”;中小城市和城关镇功能齐全,发展潜力大,人居环境好,人口聚集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应鼓励发展;农村小城镇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应大力扶持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加快发展。

以培植支撑产业为中心,大力扶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要以扩大就业和聚集人口为目标,结合城市网络布局通盘规划小城镇的功能与主导产业定位。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引导资金、27 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小城镇聚集并实现合理配臵,大力培植小城镇的特色经济和支撑产业。结合当地的物产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和民间投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推动乡镇企业进行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造,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将外出农民工回乡办企业纳入各级政府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范围,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兴办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

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步伐,废除歧视性规定,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城市要降低接纳农民落户的门槛,废除外来人口必须达到某种文化程度或必须在当地有房产等歧视性规定,特别是中小城市更要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凡在城市当地务工两年以上并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子女可在居住地登记当地居民户口。县城和农村小城镇应取销一切准入限制,敞开大门接纳农民迁入定居。改善农民工及家庭人口的生存发展环境,农民工户口变更后享有当地居民所有的权利,可享受当地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待遇。同时,农民工变更户口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应退出原籍的承包地,交由原籍的农村合作社处理,使这一群体彻底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3、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

目前仍有一些非市场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配臵中的作用,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纳入统一的就业市场化和社会化轨道,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加快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力提供信息、培训、代理、就业等一条龙服务。要引导全社会彻底破除城市人口优先就业的惯性思维,树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观念,培养市场竞争意识。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简化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和跨地区就业的各种手续。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国家统一规定收费项目和标准,禁止有关单位向农民工乱收费。

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应与城镇从业人员一样享有相同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法》,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劳动监察体系和队伍,尽快构建和 29 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府监督及社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帮助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受理农民工请求付给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缴纳保证金被骗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权、财产权利的案件,向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劳动法》的宣传力度,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人权意识和依法自我维权的能力。

建立与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快捷方便的劳动力供需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用工单位与劳动力达成劳动协议的效率,降低双方的盲目性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并尽快联结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方便供需双方双向择优选择。信息的来源由有关部门先行对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进行资格审查,再发布到信息网络,并提供用工单位与劳动力基本情况的证明。为了提高用工信息的成功率,基层政府应切实关心农民的利益,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用工单位的要求,并与之达成可行的用工协议,组织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4、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1)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3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出发,废除教育产业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从及早培养农民子女入手,实现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收入微薄的农民家庭的子女全部接受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特别是要解决好城市农民工的子女入学问题,允许农民工子女凭暂住证按城市学生的同等标准就近入学。

(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宽进严出,对毕业学生免费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认真制定和落实转岗培训补助政策,筹集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补助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可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体规划和财力情况,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

作者:向祖奎

工作单位:潼南县统计局

通信地址:潼南县统计局

邮政编码:402660 联系电话:44576598(手机:***)

第五篇:浅析当前农村治安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农村治安问题及对策

农村的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治安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人民群众不能安居乐业,不仅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影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由于利益格局调整带来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要着手应对和解决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里,我结合自身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实际,谈谈当前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及基本对策。

一、当前农村治安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多样化的纠纷矛盾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社会矛盾进一步暴露,特别是在当前农村,从我之前在经济开发区实践学习时时遇到的一些情况来看,在农村的部分地区,一些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往往容易造成事态扩大化;一些田地权属不明、界址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的纠纷仍然存在;在政府征地拆迁、青苗毁损补偿的过程中,土地的补偿款不能及时发放到村民手中,有的地方土地补偿标准不统一,都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甚至造成阻碍施工、打架斗殴、扯皮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有的地方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许多重大决策没有做到民主化,透明度不够高,在面对群众问题时,有的村干部工作简单粗暴,在处理农民群众的问题上不讲究方式方法,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情感,造成双方关系紧张,再加上有的村干部挪用公款,打击报复有隔阂的群众,往往容易导致大规模的集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事件。

(二)复杂化的家庭关系

我在派出所实践学习期间,发现在农村一些地区,家庭暴力时有发生,仍然有虐待自己的配偶、歧视女孩的现象,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轻率对待异性朋友,1

喜新厌旧,非法同居,造成夫妻间的感情脆弱,导致农村的离婚率攀升;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许多外出务工的夫妇将孩子放到家中由父母代为抚养,不履行或者较少履行抚养义务;在对待老人的问题上,大量年青人外出务工,许多子女相互推诿赡养责任,导致留守老人无人照管。上述这些情况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不和谐的重要问题。

(三)多元化的社会风气

随着农村由封闭转向开放,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开始随之发生变化,农村社会转型期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农民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原有的道德传统受到强烈冲击,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开始蔓延,个别地区的吸毒、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贫乏的农村社会文化,充裕的农闲时间,为黄赌毒的迅速蔓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尤其是赌博风气日盛,赌博时间由农闲开始向全年转变,赌博成员由成年人向青少年蔓延,赌博方式由娱乐性向专门赌博扩散,赌博工具由传统型向游戏电玩发展,特别是“六合彩”的赌博之风在农村仍未禁绝,参赌范围越来越广,赌资越来越大,赌博上瘾难以自拔,赌债高筑更是容易诱发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等犯罪行为,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治安,严重扰乱了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农村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四)非法组织活动猖獗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对非法组织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强,致使一些非法组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农村肆行。如邪教组织利用农民群众的淳朴善良的性格和较差的政治识别能力,大肆宣传其反动思想,夸大社会的阴暗面,使一些群众思想受到蒙蔽,开始对政府有抵触情绪,有的地区甚至相当严重;还有一些黑恶势力团体利用农村一些地区的治安控制薄弱环节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横行乡里,欺压群众,为恶一方。这些非法组织的活动使得党和政府的政策贯彻受到阻碍,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了负面效应,给农村的治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绝对不能置若罔闻。

二、治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于城市而言依然处于落后阶段,由于农村传统农业模式占的比重较

大,耕作方式和生产意识相对仍然比较落后,导致农村经济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同时,已经摆脱了贫困的大多数农民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水平,以我在郑州实习的派出所所在的辖区为例,我看到部分的农民已经通过劳动发家致富,并且开始享受高消费,他们有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但是,消费欲望的膨胀在不能通过正当途径满足后,有的人就开始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开始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社会控制力的减弱加重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也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变化起了推动作用。但是,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带来了 新的问题和矛盾,婚姻、家庭、生产、生活等民事纠纷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管理加大了难度;另一方面因为集体经济的相对削弱降低了基层组织的支配力,部分村干部也不愿意再担任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这也导致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处于不健全或者瘫痪状态,民事调解组织工作的力度不够,调解不到位,矛盾化解不及时,就容易导致矛盾升级,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农村的治安保障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治安保护作用,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村社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农村社会控制力减弱,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治安案件多发的现象。

(三)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与农村教育滞后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农村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部分人的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误导下,他们把对物质利益的索取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唯一目的;另一方面,相比之下比较落后的农村教育机制不能及时充分的发挥作用协调运转,导致部分未摆脱贫困的农民子女辍学在家,他们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社会经验不足,相对素质比较低下,法律意识淡薄,很容易受到社会阴暗面的影响,这就形成了新的不安定的因素。教育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使得部分农民的错误观念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在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很容易造成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四)基层警力不足不能适应严峻的治安形势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政府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农村的社会管理

任务加重,基层政权组织较为涣散,对一些民间纠纷疲于应对,有的地区由于制原因,基层干部不能安心于基层工作,城区的干警不愿意下乡,很容易造成农村警力严重不足,从而执法力量不足,与日益繁重的社会治安形势任务极不相适应。基层执法人员往往顾此失彼,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再加上警用装备落后,打击不力,不能有效的震慑犯罪。

三、有效解决治安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的调整农村经济种植结构,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搞好农村可持续发展,积极培养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农民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并鼓励他们积极自我创造机会,通过合法途径发展家庭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担忧,把群众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发展农业经济上来,稳中求富,富而思进,以推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要充分利用生动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农村,在农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将一些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如农村图书馆、活动中心、棋牌室建立到位,由基层干部带领农民进行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引导农民加入到活动中心进行集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文化教育体制,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的法律意思,在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进一步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

(三)建立广泛的治安防范机制

首先,地方干部要树立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安宁的思想,要真正做到把社会治安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人员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扎实做好农村治安防范的各项基础工作;其次,要切实落实民警治安工作责任制,可以实行一村一警制度,加强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地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再次,要全面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组织,从组织上保障治安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通过在农村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村民的法制意

识,提高村民的法制素质,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治安工作中来,将治安防范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在农村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风气,并促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①

(四)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要尽快处理,对于一些非法活动,发现后要及时处理,让人民群众看到违法得到处理,犯罪得到应有的处罚,这样可以更好的震慑违法犯罪,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对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群众给予及时的表彰和肯定,弘扬正气,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加大对基层干部违法犯罪的查处工作,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向村民公开,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把工作做到基层,把矛盾消化在村里。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的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且极其复杂的工程,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掌握了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效地遏制违法犯罪的发生。

① 参见余爱民:当前农村社会治安问题调查思考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博网:

http://news.aweb.com.cn/2009/3/11/***330.htm访问时间:2011年5月30日

下载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农村计生问题及解决对策

    向波:浅谈当前农村计生问题及解决对策 [ 作者:向波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作者授权发布)点击数:1105时间:2011-3-7录入:王慧敏 ]浅谈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计划生......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前提和先决,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 录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经管站 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 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李伟忠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11012108日期:2010-8-22)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问题调查报告 一、研究课题:河北省涞水县下庄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时间:2013年7月1日至8月20日 三、研究目的: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柞水县经管站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