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宪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文档 (6)
徐宪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2014年04月21日10:27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为36.3亿,中国城镇人口为6.9亿,占比为19%,报告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49.8亿,中国将达到9.7亿左右,占比将达到19.5%,中国对全球城镇人口的贡献率将超过20%。中国城镇化规模大、节奏快、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我们说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用当年价计算,由199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实际增长了25倍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 53.7%,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举世公认。但是,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犷,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等。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依
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不可持续,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具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走好这条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相辅相成;必须坚持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资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营运模式;必须坚持文化传承,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是要实施五大任务: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也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突出的问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些风险隐患。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地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市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5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014年我们要求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特大城市要实行居民制,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他们的预期。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稳步推进城镇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从城市群布局看,我国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加大,而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的潜力尚有待挖掘。从城市规模结构来看,部分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但是,一些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5亿左右,合理引导在东中西部地区,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布,关系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要优化提升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构建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依靠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增强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和小城市产业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把有条件的县城、重点镇、重要边境口岸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一些城区摊大饼式的扩张,空间开发无序,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导致城镇建设粗犷低效,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加重,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既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要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内在品质。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的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即使达到70%左右,仍然将有4-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相辅相成,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统筹协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的家园。
第五,要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现行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寻,我们需要认真借鉴、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我们希望国际上更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欢迎国际上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本文是作者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所作的演讲。本刊根据录音整理)
·问答·
提问:我问徐主任一个问题,根据我国城镇化规律,2014年到2020年城镇化率会从50%到60%,但是户籍人口从36%到45%,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还有15%的人住在城镇里没有户籍,这15%的人口相当于2亿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到那个时候还要比较严格限制户籍的问题?
徐宪平: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解决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的问题,主要的考虑是,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从我们国情出发还是要分步推进。我们到2020年解决1亿人,占1/3,你关注的是剩下的2亿人怎么办?实际上,已经有一个明确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剩下的这2亿人通过实行居住证政策来解决。根据他居住的年限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等五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们想,户籍制度改革还要不断地深化,现在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有序推进,有序推进的,还有逐步推进,最后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就是分两步走,一个是落户1亿人,另外2亿人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提问:我问一个问题,让农民变成市民,不仅仅给他逐渐提供完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更不是简单的发钱养活他们,而是需要政府进行新的职业化培训,让他们掌握新的职业能力和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没有新的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徐宪平: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现在中国2.7亿农民工有两个“70%”:70%初中以下文化水平,70%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但是,他们又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所以为了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提质增效,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最近,国务院已经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文件,把农民工作列为重点,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专门列出制定一个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就是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通过企业加强培训,通过农民工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适应中国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提问:我问徐主任一个问题,对于中国目前整个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的关系问题,大家都知道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小孩子出生比较多,但是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期整个人口的出生率是刚好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再过两三年以后逐渐的17、18岁的劳动人口可能比在10年前少一半左右,就是人口的结构问题和城镇化的进度问题我觉得有紧密的联系,不知道从发改委的角度来说,对城镇化和人口问题怎么看的?
徐宪平:改革开放35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2000年到现在大概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这次规划提出就是根据您说的这个因素,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在减少,我印象中2012年减少了345万,2013年减少了244万,我们在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升质量而不是强调速度,所以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际上是年均考虑0.9个百分点左右,是着重提升质量放慢速度,即使这样我们也算了一下,中国2013年整个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口还有6.92亿,整个比重大概占到67%,总量还是很大的,如果再提升他的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那么未来跟我们城镇化的进程是会相互适应的。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为36.3亿,中国城镇人口为6.9亿,占比为19%,报告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49.8亿,中国将达到9.7亿左右,占比将达到19.5%,中国对全球城镇人口的贡献率将超过20%。中国城镇化规模大、节奏快、影响广泛而深远。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我们说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用当年价计算,由199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实际增长了25倍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 53.7%,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举世公认。但是,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犷,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等。
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不可持续,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具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走好这条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相辅相成;必须坚持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资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营运模式;必须坚持文化传承,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是要实施五大任务: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也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突出的问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些风险隐患。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地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市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5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014年我们要求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特大城市要实行居民制,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他们的预期。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稳步推进城镇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从城市群布局看,我国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加大,而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的潜力尚有待挖掘。从城市规模结构来看,部分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但是,一些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5亿左右,合理引导在东中西部地区,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布,关系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要优化提升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构建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依靠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增强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和小城市产业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把有条件的县城、重点镇、重要边境口岸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一些城区摊大饼式的扩张,空间开发无序,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导致城镇建设粗犷低效,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加重,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既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要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内在品质。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的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即使达到70%左右,仍然将有4-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相辅相成,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统筹协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的家园。
第五,要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现行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寻,我们需要认真借鉴、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我们希望国际上更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欢迎国际上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徐宪平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本文是作者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所作的演讲。本刊根据录音整理。)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养老宜居、旅游地产和名特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自驾游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路径。
针对地方特色,依托自然资源,形成滨海、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旅游风情小城镇,可大致开发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即: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城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城镇、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小镇是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
旅游城镇综合体是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
旅游产业城镇则是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探索全新的路径。
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居住、农民集中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大片的工业区、开发区和新城区,但增长模式单一,开发趋同,过度开发、土地浪费、基础配套落后等问题,形成单一产业区和“卧城”、“睡城”和“空城”等现象,造成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局面。
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可以把一个组团式区域看作一个复合型城区,除了产业功能外,再加入相关的城市服务功能,使其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
以政府为主导,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序列,抓好规划的总体性、统筹性和连续性,坚持在思路上一起谋划、在措施上一起推进、在效果上一起体现,促使城镇功能完善。
要做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就要逐步实行“三个一体化”,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新城镇要与本地资源和综合(行情专区)开发利用一体化,促进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注重规划能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要与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结合,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做到“以城促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出现“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现象。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一体这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这三维生态。才能共同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对旧城大拆大建,使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拆大建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被割裂等。可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与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旧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置、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改造与更新,进行综合社区的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利用私人资本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地界定资金的用途和加强使用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防止开发项目为私人企业所左右,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它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新型社区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入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在政府的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优先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社区居民要主动融入社区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挥自身特长,通过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到新农村社区建设当中,解决就业问题。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
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
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养老宜居、旅游地产和名特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自驾游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路径。
针对地方特色,依托自然资源,形成滨海、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旅游风情小城镇,可大致开发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即: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城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城镇、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小镇是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
旅游城镇综合体是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
旅游产业城镇则是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探索全新的路径。
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居住、农民集中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大片的工业区、开发区和新城区,但增长模式单一,开发趋同,过度开发、土地浪费、基础配套落后等问题,形成单一产业区和“卧城”、“睡城”和“空城”等现象,造成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局面。
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可以把一个组团式区域看作一个复合型城区,除了产业功能外,再加入相关的城市服务功能,使其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
以政府为主导,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序列,抓好规划的总体性、统筹性和连续性,坚持在思路上一起谋划、在措施上一起推进、在效果上一起体现,促使城镇功能完善。
要做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就要逐步实行“三个一体化”,即: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
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
新城镇要与本地资源和综合(行情专区)开发利用一体化,促进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规划能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要与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结合,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做到“以城促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出现“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现象。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一体这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这三维生态。才能共同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对旧城大拆大建,使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拆大建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被割裂等。可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与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旧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置、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改造与更新,进行综合社区的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利用私人资本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地界定资金的用途和加强使用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防止开发项目为私人企业所左右,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
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它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点在于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新型社区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入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在政府的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优先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社区居民要主动融入社区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挥自身特长,通过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到新农村社区建设当中,解决就业问题。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央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03-17北京晨报(北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关键词:指导性
文件内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专家解读
“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他说,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关键词:以人为本
文件内容: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词:发展动力
专家解读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对此,徐洪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
徐洪才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他说,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关键词:量力而行
文件内容: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类城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件内容: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