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郊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上海市郊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008年底上海市郊区经撤并后的建制镇达到103个划入市区的镇有5个共有镇108个。郊区总人口1007.5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556.2万人占55.2外来人口451.3万人占44.8。本地农村从业人员211.1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人员47.52万人占20从事非农产业的159.36万人占80外来从业人员284.4万人占55.8。郊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12753.56亿元增长11.5投产的“三资”企业8578家比上年增长2.7农业总产值280.3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88.31亿元郊区财政收入1530.96亿元同比增长15.4。郊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8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15元郊区城镇化率达到70.5比上年增加4.5城镇建成区面积10010平方公里。同时上海市城乡加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高架道路、地铁、大桥、越江通道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对外交通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为主体、郊区骨干道路为依托的快速交通网络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637公里。
通过“一城九镇”和宅基地置换试点上海市郊区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特点走出了一条特大城市郊区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的道路。
1.城市化地区的镇。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开展了第一轮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发展。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一大批居民从中心城区陆续迁居到城郊结合部仅南北高架、内环高架等道路建设10年中就动迁了280多万人到城郊结合部的乡镇郊区有31个乡镇在这一轮城市大建设中发展为城市化地区的镇。
2.大型居住区所在地区的镇。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上海市共需动迁250多万市区居民到郊区。经过有关部门的、论证先后在闵行浦江镇、七宝镇嘉定江桥镇宝山顾村镇浦东周康航三镇、曹路镇和松江九亭镇建起了2000多万平方米的6个大型居住区。这些大型居住区所在的乡镇由于人口集聚、交通改善教育、文化、医疗和各类社会福利设施逐步改进和提高带动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市郊经济、社会比较繁荣发达的乡镇。
3.产业结构新的布局和调整带动了一批乡镇的发展。按照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进入新时期以后上海市开始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对6300多平方公里的城乡空间做出的总体中积极贯彻“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并推进第二产业即制造业逐步向郊区转移。随着宝钢、石化、汽车城和微电子四大产业先后落户到郊区有关区县和乡镇相继建立起了与这四大产业基地相配套的园区并促进了所在地区乡镇的发展。
4.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推动了浦东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建设特别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高桥保税区的陆续建成使浦东的城市形态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浦东地区的大片农村地区变成了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城镇化地区城镇地区更具规模。
5.以为主导加快推动各试点镇建设。按照“一城九镇”的目标松江首先启动新城建设。新城建设面积6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l00万。经过几年努力先后建成由7所大学组成的松江大学城竣工住宅商品房40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40多个设施一流的住宅小区建成了占地一平方公里的泰晤士小镇。宝山区罗店镇充分吸收大集团的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经过7年努力北欧风貌的新镇初步建成老镇改
造也开始启动。青浦区朱家角镇采取“保护古镇改造老镇建设新镇”的方针由国内5家大集团、大公司筹资建设。一个融文化、历史和现代生活气息的城镇新貌展示在人们面前。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各区县和镇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一些特色和特点一是按照中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提出符合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城镇化建设的路径、政策和方法这是城镇化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二是把城镇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组团式联动发展的模式既可为改革开放增强物质基础又使城镇化建设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坚持产业布局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能力六大工业基地实行以工带农、城乡联动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行政划分界限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这是上海城镇化发展的独特的基本经验四是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多元筹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和五是坚持主导与各方协同相结合形成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合力这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六是坚持从各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靠区县、镇自身力量有力地推进城镇发展。上海市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将重点放在了探索作为城乡结合点的郊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期望通过郊区城镇化建设将新老镇区更好的融合发展发挥城镇集聚效应。
第二篇: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
兽医学院
陈嘉琪
201330730502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其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向城市流动的30多年,也是改革的30多年。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可以说是推动城镇化的最大动力之一。改革开放前,通过严格的城乡户籍隔离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迁徙”受到严格限制,加上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出现了“逆城镇化”倾向。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至90年代中期的几年间,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涌进城镇的农民工规模急剧扩张,每年增加约2000万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人口红利”。城镇化由此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促进,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提升至2000年的36.22%。有专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打造出“长三角”这样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开放型的核心区域。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后的今日,“重物轻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也开始面临增长困局,城镇化和改革同时走到了新的路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论述引人注目。李克强提出,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涉及一系列亟待突破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最为迫切,通过这两项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藩篱。2013年,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论证重大改革方案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被看作是为了此后进一步改革作出准备。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种种政策信号表明,城镇化已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和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并将成为中国核心国家战略。
如何有效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统一价值观,是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
推进城镇化,首要的是政府和企业形成统一价值观,通过考察、培训等方式,使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如何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共同研究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双方合作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如配套政策的支持、组织领导机构、双方责权利的划分等。如此,城镇化建设必然能够实现“政府得发展、百姓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愿景。
(二)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是顺利实施城镇化的保障 既然城镇化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则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程序就十分必要,如城镇化项目立项和土地指标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服务规范等。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部门,如发改委、建设和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有必要抓紧研究出台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程序,保障城镇化项目顺利推进。
2.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应本着“谁投资谁收益、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分配机制,保障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3.要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则首先需要在行业类别上重新定位城镇化,使其区别于房地产,以便金融机构能够不受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约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服务。其次,针对城镇化项目的金融产品创新,也是金融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如项目贷款形式、抵押物标的设定等。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支撑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大,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如何实现城镇化的个性化,使区域发展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并从考核机制上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目标,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使政府真正由经营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是中央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地方城市发展:
(一)注重产城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以产留人,避免因缺乏产业支撑而导致的“空城”困境。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现代化元素与市民内在需求相统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环保、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地上”和“地下”相结合,既做好“显绩”工程,又做好“隐绩”工程。加强市域、市际间基础设施对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与共享。科学布局加密型紧凑型城市,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二是镇村发展工业化。实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土地和资本的流动,把工厂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发展壮大村镇集体经济,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做工人、做老板,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优势产业集群化。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促进各类企业向城市、园区、经济带集中,逐步在有条件的农村片区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建立一批符合乡镇实际、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条向前端设计和后端服务延伸,做强做优制造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行业平台建设,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城市发展组团化。优化城镇片区主体功能,推进区域统筹,加强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行政资源的整合,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加强城市对接区域发展,融入大城市群,突出城市发展个性,形成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布局。
(二)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
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用房,由高校院所投入技术、人才、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推动高校研发与地市需求的无缝对接,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凝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创新产业集聚区。对应“国家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城市产业低碳化发展。二是加快城市管理创新。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互联网+”城市信息化管理,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统筹实施“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集约化利用。三是加强环保治理创新。按照让人和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的边界,严格落实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创新城市环境治理制度,持续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强化对山麓、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控制,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田园,塑造具有地方特色、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城乡风貌。利用边角闲置地块和景观岸线等,建设方便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公园,打造“快节奏、慢生活”的宜居生活空间。
(三)注重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积极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保障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设施一流、网络健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渠道多样、本外共享、优质均衡、城乡协调”的地方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全覆盖。针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先天投入不足、供给机制不完善、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统筹规划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把治安、环卫、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范围。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法律仲裁、心理疏导等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社区。创新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政府下沉到村(社区)的行政工作和公共管理任务,有效推动村级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经济事务“三分离”,减轻村(社区)的经济负担。引入专业化、社团化、公司化运作的服务机构,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地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必须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和阶梯式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途径,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共享范围,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注重社会和谐,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
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是当代政府必须履行的核心职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独特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集体协商和共同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目录和清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渠道。二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矛盾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压力大、任务重、挑战性强。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融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居民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建立集组织领导、预防调处、快速处置于一体的大预防机制。坚持全程跟进、适时介入、果断处置,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劳资矛盾多元化化解的源头治理机制。深入开发大数据在社会舆情、治安防控、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三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关键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法治与德治、自治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推出地方城市基层治理整体设计方案,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基层重大社会事务协调、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层民主和依法治理等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有效改革,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体制机制。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异地商会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等方面,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五)注重多元包容,常住人口市民化。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工作环境的提升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一是有序拓宽人口市民化通道。以优化积分制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为重点,优化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推行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工作时间长、可以适应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口市民化问题。加快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依法依规保障本市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一体化管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体系。二是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地方城市人文精神,化为市民的内在准则和行为习惯。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开放开明、兼容特质的包容文化,增强地方城市文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力培育塑造地方城市精神,精心宣传推介地方城市形象,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力倡导和弘扬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使本外人口和谐相处,构建本外融合型社会。推进基层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广泛开展便于社会各群体参与展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有好书读、有好讲座听、有好展览欣赏、有好平台展示,营造和谐、兼容、共享的文化氛围。三是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持经济与文化双翼齐飞,以文化建筑延续城市文明,加强城市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增强城市文明的积淀。依托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发动市民共建学习之城。依托绿道网、森林公园等,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加快构建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市民的诚信意识。以空巢老人、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服务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城镇化,需要从意识上和行为上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使参与城镇化进程的各方主体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篇: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
第二节 实施居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
第三节 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第一节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完善设市设区标准,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建设创新城市。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建设密度较高、功能融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
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建标准。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第三节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基本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国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第四节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全面推行城市科学设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倡城市修补改造。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需结构,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第一节 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以解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对无力购买住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支持其租房居住,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研究完善公务人员住房政策。
第二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第三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将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建筑质量,方便住户日常生活和出行。完善投资、信贷、土地、税费等支持政策。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运营和准入退出管理机制。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济,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第二节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规划村镇建设、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农村宽带、公路、危房、饮水、照明、环卫、消防等设施改造。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整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
第三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生态环保设施城乡统一布局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第四篇: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规划》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规划》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们大致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城镇化历程,成就举世瞩目。1978─2013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不彻底,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以人为本体现在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规划》还提出,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部署中,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政府自身的改革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日益迫切的更高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50%左右的阶段,社会矛盾将进入一个集中释放期。比如英国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美国20世纪初期的“进步运动”,以及近年来在北非等地方爆发的社会冲突和社
会动荡,都是发生在城镇化的这一历史阶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以城市为主要载体和人口聚集地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风险社会,是一个“权力”和“权利”矛盾日渐凸显的变革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贯彻好以人为本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浅析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浅析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作者:刘宁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过程。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世界形势、国情因素和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这是中国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 世界形势; 国情;制度
一、中国城镇化的世界形势和时代背景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可以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同时促进和带动自身的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2.全球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传统发达国家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在农业经济时代开始的,当时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还未开始利用或刚被开采不久。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始于20世纪末,此时全球已经开始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
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的改变着产业结构,第一催生了一些新的行业,如互联网行业、信息咨询行业等;第二使服务业空前繁荣,极大改变了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城镇化发展,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对城镇化的空间布局,网络交通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二、中国城镇化现阶段的国情因素
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我国有14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是一大优势。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此,要增强人均意识,大力节约各种资源;同时还应有计划的对人中实行调节和控制。因此决定了城镇化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
2.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都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很多地方都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培养相关人才。同时,现阶段中国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国民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3.特殊的工业化进程
一般来说城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推进的,工业化的进程对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工业化初期,以轻工业为主导;第二是,工业化中期,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三是工业化后期,以服务业为主导。特殊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原因,我国的工业化第一阶段是为了巩固国防,解除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西方世界的威胁和封锁,因此我国工业化的起点是重工业而非轻工业;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轻工业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进入21 世纪开始的重新重工业化阶段;第四阶段是重工业化以后服务业为主发展阶段。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重工业基础,但造成“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服务业太少”的畸形产业结构和严重的短缺经济。
三、中国特殊的体制与制度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求了从根本上不能走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道路。
2.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社会结构”是学术界对中国城乡关系和城乡格局的概括性表述。它指的是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城市社会为一元、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分离状态。我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二元的城乡结构是造成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这样人为的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划分为两类拥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群,同时限制了城乡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其次是由于户籍壁垒带来的不公平的资源配置制度,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农民还要上交乡村统筹为五保户、烈军属提供补助救济。
3.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强调行政指令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而忽视市场和价格规律,带来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等问题,致使经济发展的无效率。改革开放以后,新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既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的问题,也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的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祝影.知识经济与人口压力: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理念[J].经济地理,2001,(6).[2]苗丽静.城市化: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现实选择[J].城市研究,1999,(5).[3]W.A.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A].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说论文选[C].第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简新华,刘传江.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J].世界经济,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