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11:0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就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年初也适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城乡一体化就是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

一、对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依托城郊型优势,使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各项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元,两者比例为:。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我市要提前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所以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作为重中之重,由城乡二元格局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市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㈠、有利因素

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镇、村、驻镇单位、农村中小学先后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或扩建,农村小康住宅改建率达到了%,农村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了⒍%,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四化”即道路硬化、四旁绿化、村容美化、净化,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大、农村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农村靠近城市,农产品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有就近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城带乡,发展乡镇企业,以工富农,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和二、三产业的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我市境内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黑山岩画、魏晋墓壁画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居世界第二的滑翔基地等自然景观,且这些旅游资源都地处农村,且农村具有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优越条件,如果将我市独特的旅游景观与丰富的田园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共同开发,将为农村第三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农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双泉农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金汇果蔬基地、文殊食用菌基地、友谊特禽养殖基地、长城葡萄基地的建成,为我市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注入了活力。拱北梁水库、双泉水库、安远沟水库以及酒钢种植园的建成,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水土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全市实有耕地面积万亩,荒滩万亩,境内水资源可利用量亿立方米,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具有在城乡结合部、荒滩地带招商引资进行农业产业园及二、三产业建设的基础条件。

人文、地理环境较好。我市农村人口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且靠近酒钢,具有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农民身份的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宽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㈡、不利因素

镇区规模偏小,镇区人口偏少,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市个镇多表现为以镇政府为中心,周围零星建有若干不具规模的商业网点和服务设施,排水、路灯、绿化及社会文化服务设施基本未建成或不健全,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不足,农产品品种少,且部分老化,不能满足全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市蔬菜在本市市场占有率仅为,且多为黄瓜、西红柿、油菜、土豆等市场价格低,效益不明显的品种;我市林果品种如苹果、梨等大部分品种已老化,销售难,造成挤压堆积,甚至腐烂。

二、三产业规模偏小。许多镇办、村办企业由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资金少,在市场竞争中被挤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万元的有个乡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三产业总量少,规模小,从业人员少。

债权债务负担沉重,再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据统计,自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不含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投资亿元,其中镇村筹集万元,农民自筹万元。农户三提五统、建校集资等各类拖欠款万元;村级债权万元,债务万元。农业再发展及基础设施资金严重缺乏。

三、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措施和思路

㈠、努力壮大农村经济,是加快城乡一体建设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载体主要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质量,最终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要针对目前我市乡镇企业数量少、效益差的现状,一方面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新建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方面要加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抓紧乡镇企业的制度建设,使之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完成二次

创业。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走连片发展的道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显然意味着发展的低水平、低质量和整体的不经济。分散的乡镇企业是否愿意向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取决于土地购置成本、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政策优惠的力度等。在小城镇建设中应规划好工业园区,统一提供配套的水、电、暖、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利益机制和行政限制手段促使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

⒉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是以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使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我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依托城郊优势,把农业办成实用型精品农业、实效型珍品农业和实质型旅游观光农业,满足城市的消费需求。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坚持发展多品种精细蔬菜、花卉等高效作物。大农业内部结构要向林、牧业方面调整,在林业方面,要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高效,适合我市种植的高新品种,对老果园要加大高接换优力度。在畜牧业方面,使优质牧草的种植和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经济格局,重点引进和鼓励农户养殖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肉用牛、羊及瘦肉型猪,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在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的同时,增加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同时,要发展“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分工,规模经营的路子,也就是大力发展专业村,把一个村的经济建立在一种或二、三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优势之上。我市农村有这方面的优势,应着力培养壮大。如嘉峪关村有发展旅游服务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断山口村有发展沙产业的条件;河口村有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冯家沟村有发展林果业及优质林果育苗的条件。还可以培养养牛专业村、养羊专业村等,要引导农民少种或干脆不种粮食作物,大力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专业种植和专业养殖。

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多种经营推进城乡一体化。根据我市工业旅游城市的定位和城市大、农村小的特点,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活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速发展第二产业是壮大城乡经济实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所在。依靠丰富的农产品优势,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着力培育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要坚持外延扩大和内涵提高并重的原则发展镇区工业,以集镇工业的发展带动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实现农业工业化,形成巨大的带动力、聚合力和辐射力,推动小城镇建设,壮大集镇财力。

以市场建设为纽带,发展商贸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休闲产业,兴办各种服务行业。以观光旅游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完善市场功能,吸引八方商家,以商贸流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外销数量,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餐饮业、旅游业以及其它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壮大第三产业规模。鼓励和支持农民在市区、城乡结合部从事二、三产业,将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转换为城市居民、产业工人或个体私营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镇区经济凝聚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城乡一体化的承载体。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上,必须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适度超前。在建设上,以城乡结合部为突破口,分层次搞好开发建设,优先进行道路、水、电、通讯等建设基础设施。在资金筹措上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要充分运用建立投资回报保障机制等市场经济手段,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镇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打破单一的财政投入为主的模式。鼓励本市农民、居民带资进镇自建或合作建房。

㈢、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市农业生产规模小,现行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上求创新,在有条件的村,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联合服务等办法,允许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流转,允许把土地的使用权作为合作资本,并取得合理补偿。鼓励和支持个体、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者在农村承包农民的土地兴办产业园区,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成为产业工人。

㈣、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

为鼓励农民和外来投资者进入小城镇,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逐步取消城镇户籍划分,凡在城镇已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在城镇有合法的固定住所的,办理城镇常驻户口,并在住房、教育、就业及社会保险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经商办企业的,应享受政府招商引资的所有优惠政策。

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要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的原则,由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确保镇区具有一定的规模。对在农村小城镇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民,可根据其本人意愿,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㈤、加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农的办法,逐步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必须加大对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资金倾斜力度,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第二篇: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就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年初也适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城乡一体化就是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

一、对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依托城郊型优势,使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各项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元,两者比例为:。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我市要提前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所以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作为重中之重,由城乡二元格局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市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㈠、有利因素

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镇、村、驻镇单位、农村中小学先后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或扩建,农村小康住宅改建率达到了%,农村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了⒍%,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四化”即道路硬化、四旁绿化、村容美化、净化,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大、农村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农村靠近城市,农产品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有就近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城带乡,发展乡镇企业,以工富农,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和二、三产业的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我市境内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黑山岩画、魏晋墓壁画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居世界第二的滑翔基地等自然景观,且这些旅游资源都地处农村,且农村具有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优越条件,如果将我市独特的旅游景观与丰富的田园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共同开发,将为农村第三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农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双泉农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金汇果蔬基地、文殊食用菌基地、友谊特禽养殖基地、长城葡萄基地的建成,为我市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注入了活力。拱北梁水库、双泉水库、安远沟水库以及酒钢种植园的建成,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水土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全市实有耕地面积万亩,荒滩万亩,境内水资源可利用量亿立方米,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具有在城乡结合部、荒滩地带招商引资进行农业产业园及二、三产业建设的基础条件。

人文、地理环境较好。我市农村人口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且靠近酒钢,具有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农民身份的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宽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㈡、不利因素

镇区规模偏小,镇区人口偏少,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市个镇多表现为以镇政府为中心,周围零星建有若干不具规模的商业网点和服务设施,排水、路灯、绿化及社会文化服务设施基本未建成或不健全,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不足,农产品品种少,且部分老化,不能满足全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市蔬菜在本市市场占有率仅为,且多为黄瓜、西红柿、油菜、土豆等市场价格低,效益不明显的品种;我市林果品种如苹果、梨等大部分品种已老化,销售难,造成挤压堆积,甚至腐烂。

二、三产业规模偏小。许多镇办、村办企业由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资金少,在市场竞争中被挤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万元的有个乡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三产业总量少,规模小,从业人员少。

债权债务负担沉重,再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据统计,自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不含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投资亿元,其中镇村筹集万元,农民自筹万元。农户三提五统、建校集资等各类拖欠款万元;村级债权万元,债务万元。农业再发展及基础设施资金严重缺乏。

三、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措施和思路

㈠、努力壮大农村经济,是加快城乡一体建设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载体主要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质量,最终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要针对目前我市乡镇企业数量少、效益差的现状,一方面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新建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方面要加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

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农的办法,逐步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必须加大对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资金倾斜力度,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第三篇:浅谈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崔淑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由于祖辈是农村的,我特别关注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今天我就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一下我的看法以及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人口积聚能力强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由此折射出县一级的区域经济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城乡一体化显得尤为突出.1.1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

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1.2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和创造投资环境

城乡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服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

1.3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要以土地适当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唯有减少农民。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

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1.4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农民分散居住在自然村落,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投资大、见效难,即使物质生活达到“小康”,精神生活也难以同步跟上。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自中央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和重任,不是哪级政府的要求,或哪个部门的事。现阶段社会认识上存在很大偏差,一种倾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农口部门的事,甚至简单化于宅基地置换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另有一种倾向则过于强调“条件论”,认为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有雄厚财力做支撑,是发达地区的事。

2.2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尚需完善

明晰农村产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为了让农民拥有的资产资本化,能够在产权有序流动中增加资本收益,让市场在农村资产的合理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然而,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机制,才能避免村集体的非农建设留用地指标遭县市、乡镇的平调和占用,才能化解留用地指标不能落实地块而无法使用的矛盾。

2.3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尚需明确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始终是现实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过去的农村道路多半是机耕路,不需占用土地指标,现在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就需要占用土地指标,还有村村通工程、村民健身广场等,都需占用土地指标,而国土部门每年分给乡镇的用地指标很少。

2.4城乡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

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区域功能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滞后,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加强对基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指导

针对社会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认识的偏差,建议尽快研制出台政策文件,从概念、内含、实施路径、操作程序、配套改革、政策扶持等,全方位加强推进城

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指导。不同类型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模式,从而形成有梯次的多元化格局。

3.2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和担保体系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农村产权交易担保体系,是实现农村产权有序流转的载体,为农村产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融资提供专业化服务。借助于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股权应逐步放开流转,以适应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潮流,满足农村居民跨区域迁移的需求。

3.3专项研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用地指标

建议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用地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作出专门规定。此外,各地在万顷良田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村镇集中居住难以一步到位,根据有关规定,没有全部到位就不能进行土地指标转换。

3.4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和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切实解决好当前比较突出的拖欠工资、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

3.5建立健全农村新型治理结构和机制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将是事倍功半。建立健全农村新型治理机制则是最好的着力点。

第四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Microsoft Word 文档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这是历史的进步,更是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一、城市建设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县城是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和载体,县城的现代化水平如何,直接反映着全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1、城市建设的步伐要加快。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是干道建设要先行。二要加快在建区的建设步伐,三要加快打造商业平台,特别是要着眼长远建好大市场。四要尽快完善好城市配套设施。

2、市管理的力度要加大。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二、集镇建设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乡镇(集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民重要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商品交易场所,是城乡一体化的结合部。

1、乡镇集镇要象城市一样规划建设。

2、乡镇集镇要象城市一样规范管理。

三、农民居住集中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难点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之所以艰苦、难以改变,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居住分散所致。

四、基础设施网络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

城乡一体化最终能否实现,要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实现一体化。

(一)公路网络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是“三点(城市、集镇、居民点)一线(公路)”有机地连一体,连接的纽带就只能是高质、快捷的交通。只有把城乡连在一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通讯网络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平台电视是农民看世界的直观平台,也是农民享受文化生活,了解政策,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要大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早日实现农村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拉近农民和世界的距离。要加快农村通讯建设步伐,实现村村社社院院户户通

程控电话;要加快乡村手机通讯网络建设步伐,早日实现无盲区目标,增大农民手机用户,让农民随时和世界通话。同时,要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化建设,让农民利用电脑了解各方信息,掌握市场行情,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发展。

五、工业发展私营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柱工业经济发展好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强弱,只有强大的工业支撑,这个地方的各项事业才会跨越发展。当前,在加快县属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

六、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出路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发展的难点在经济,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在于农业的产业化。

(一)农业的发展要产业化

1、要着眼产业链的延伸。

2、要象工业一样组织生产。

3、要走进市场经营销售。要把农民推向市场,让他们学会识市场、利用市场指导农业生产、利用市场谋取最大经济利益。

(二)农村的土地要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规模,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同种农作物种植相对成片,即土地相对集中。

(三)农民的身份要工人化

1、象工人一样确定岗位。

2、象工人一样管理农民。

3、象工人一样领取薪水。农民一旦变成工人,就要象工人一样按时或定时领取劳动报筹,象工人领工资一样,这样就保证农民有相对固定的收入,对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生存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七、服务行业以人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标志

(一)商贸发达是重要的条件商贸发达与否,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旅游开发是发展的动力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对一个地方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兴旺的重要标志。

(三)服务行业人性化是根本随着商贸、旅游、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服务行业的要求更高。服务行业要以人的本性、人的需要为发展目标。要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要给游客家的感觉、家的温馨,要使客人经常来,不想走,到处传。既要加强行业硬件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行业的软件(服务水平)建设。

第五篇: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

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

摘要:城乡一体化就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最终,城市和乡村将成为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城乡一体化不论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向、必然选择。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资源整合、资源配置、城乡地位对等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这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对于乡村,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始终应当是核心、动力和基础。

二、城乡一体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淮北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

展的新任务。

三、综合对策

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2.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 淮北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正面影响初步显现,城市空间扩展步伐加快,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要真正实现城市与郊区以及外围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仅仅依靠调整行政区划的办

法。事实上,行政区划变动所带来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变,恰恰表明必须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型的规划建设做法,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重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加快淮北市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在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中,要打破城乡、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包括商品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内的综合市场体系,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实现经济要素向利益最大化的产业部门、空间区位的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高效性。基于目前淮北市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现状,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动,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

4.强化城市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定要防止“城乡地位对等化”的倾向。城乡关系的平等并不是城乡地位的同等,要始终明确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带动作用,并且应当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这一作用。目前,淮北

市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扩散阶段,城市地域迅速扩展,亟待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非生产性职能,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高发展档次,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化的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文教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有力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

5.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市场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产生交换,进而出现市场;反过来,市场又推进了分工。我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职能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的淮北而言,推进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使城乡市场由孤立的市场区向有机联系的一体化市场网络系统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高效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

保运区团支部

邵志鹏

下载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加快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

    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模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个目标,着力点在于调整城......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史口镇人民政府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经济......

    关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建设的思考

    关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建设的思考 赵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党在农村的......

    关于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建议2009年市政府1号文件下发了《阳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年过去了,我市客运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离实施方案要求的目标还有......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定稿]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于对余庆、三圣两地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县委、县政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农办牵头,建设局等部门8位同志组......

    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报告(推荐)

    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