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
>
三门峡市交通局副局长 尚柏仁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又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
一、对城乡一体的认识
>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不是农村城市化,不是城市乡村化,更不是城乡一样化。
>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区别于传统城乡差别发展战略而言的全新的战略选择,其实质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消除城乡对立和分割,建立城乡融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双向演变。但城乡一体化不是盲目地造城造镇,脱离经济基础去变农村为城市,追求消灭城乡差别的目标。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不同的区域空间形态,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应当是在保留各自基本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构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营造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因此,城乡一体化决不应该是城乡一样化,工业化尚未达到相应水平就超前发展城市化,必然落入发展陷阱,带来农村衰落和城市停滞的双重困境。城乡一体化也不是简单地改变户籍制度,脱离就业结构现状去变农民为市民。如果工业发展水平还比较有限,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进入超过工业和城市的承受能力,结果只能是把农村的就业矛盾转嫁到城市,甚至把过去的富农民变为现在的穷市民。总之,城乡一体化应当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支撑,只能循序渐进,有选择地推进,有重点地突破。
>
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因素
> 就河南省而言,过去几年,我省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城乡一体化工作才刚刚起步,一些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更要看到,由于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远远出乎我们的思维想象和现行的体制制度。对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认真对待。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发展制约增多。土地、电力、供水等经济增长中的制约因素,明显地摆在我们各级面前。农业也是如此,禽流感、猪链球菌等动物流行疫病,对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我省畜牧业是致命一击,处理不好会给畜牧业和相关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国家对耕地的五个不准政策,对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了新的制约因素;WTO过渡期即将到期和国内市场农产品准入日益严格,对我省的农产品流通和质量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省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还偏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总体不强,所有这些,明显会影响到农业内部的增收。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统计资料显示,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行业农民之间收入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平均数掩盖了低增长、负增长。2004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1.68 :1扩大到1.91:1,平原和山区农民收入差仍然有2.36:1,全省至少有一半农民的人均收入在平均线以下。三是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依然滞后。进入工业化社会有一重要标志,就是农业劳动力不能高于15%,我省的农业劳动力指标远远高于此数,而且已转产转业的农民许多还不稳定,这说明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农民整体素质不适应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四是城乡体制改革尚未有效破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GDP处在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量,正是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的时期,是社会矛盾多发的时期。我省正处于这一阶段,近几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降低发展成本与保护农民利益的矛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集体资产处臵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多发复杂、交织上升,这些矛盾许多都涉及到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问题,单是涉及户籍问题的利益调整矛盾就有20多种,说明城乡一体化改革任重道远。五是城乡协调建设面临压力增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面貌改变不大;城镇功能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村庄布局散乱、规划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空心村”现象突出等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统筹、加快建设。四是基层基础工作仍然不够扎实。近几年,我省通过“六好党委”、“五好党支部”、和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基层基础水平不断提高。但干部班子不团结、管理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民主、集体事业不主动、群众权利不尊重等问题时有所闻;干部违法乱纪、干群关系紧张,办事拖拉、小事
引大、形成群体上访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封建迷信活动等时隐时现,基层基础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途径
> 如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我省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国策国情和我省的现状,我认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要以科学规划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
(一)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
> 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要有相应的收入水平作支撑。否则,我们最好的战略、政策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 一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仍然是我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张提升农业产业的重点难点。要完善和继续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整合步伐,引导龙头企业向加工基地集聚,促进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块状经济;切实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档次;鼓励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联接带动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基地,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收入的提高;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市场拓销的力度,引进一批企业,培育一批品牌,促进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 二是发展都市农业。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顺应现代消费和新时期农业功能多样化趋势,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以现代加工型、绿色安全型和生态休闲型为主的都市农业,努力做深做透农业内部的增收文章。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新乡调研时指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批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养殖小区,发展一批绿色安全农产品,推行一批产加销全程标准化的基地企业。
> 三是千方百计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规模经营,培
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是我省提高农业发展层次的关键环节。目前,我省农业经营规模总体仍然偏小,不仅农户效益难以提高、政府的指导服务难以应对,而且龙头企业也难以联接、农业层次难以提高。因此,要针对当前我省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的趋势,积极探索转产转业农户承包土地的流转退出机制,鼓励农民组建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培育专业大户;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全面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
>
(二)扩大城乡统筹就业,提升城乡居民就业水平
>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的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的根本在于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关键在于转移农民,而转移农民则取决于农民的就业结构调整。
> 一是积极扩大就业渠道。要切实完善落实好促进城镇建设、扶持经济发展、鼓励创业投资等政策措施,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要积极开发公共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二是强化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适应产业升级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大力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不但要培训城镇失业人员,而且要加大失地农民、转业农民、下山移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国度。同时要加强对高级技工的,逐步解决高级技工短缺问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职业学校为依托,加强对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建立起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和服务体系,形成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培训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三是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强化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的规范运作,建立健全村级劳动就业协管员队伍。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从而形成三级网络、二级管理、信息联网、统一有序、服务配套的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四是切实保障转业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要按照城乡居民“无障碍”就业的目标,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工会、雇主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职业中介机构管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转业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最低工资保障、参加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要切实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缺少保障,以及拖欠克扣工资、工伤赔偿难、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是提高城乡居民对党委、政府信任度,提高投资、消费积极性的“助推器”,也是政府工作的主要职责所在。随着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加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迫切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一是要全力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积极稳妥地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切实解决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历史存在和遗留问题。积极扩大城乡各类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推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 二是要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近几年,我省一些县(市)积极探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关键在于以后能否持续和面积能否否扩大。我们还要全面实施和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免费体检等参保人员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机制,积极探索药费报销上的便民制度。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确实承担起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和计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
> 三是要积极探索扶贫帮困一体化管理机制。要在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标准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抓好散居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要完善多元救助体系,健全结对帮扶制度和三级救助措施,要形成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管理机制;要切实采取措施,继续抓好“两免一补”工作,实现分步免费义务教育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地化就学,保障困难弱势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 四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要积极探索中低收入特别是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适时有效调控土地供应数量和价格,加快限价和定销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提高其在市场供应中的比例;要按照集聚“人气”,推动“商气”,借助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安居工程,鼓励集体经济及社会各界建设员工公寓。
>
(四)加快村庄整治改造,提升城乡发展形象
> 就我省来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外在表现是城乡空间形态和基础设施上的差别,困扰农民的是家境不断改善与生活质量提高缓慢的矛盾。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抓手。因此,我们一是要大力推进中心村和示范村建设。要做好村庄整治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抓好中心村和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色,重视文化内涵,要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好村庄整治改造工作,城区各街道、开发区要加快制订并实施城中旧村改建文明社区计划,山区要加快零星自然村迁并工作,平原、丘陵要按拆迁新建、整改结合、环境治理、迁村并点四种类型,做好整治改造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消除农村公共交通、自来用水等的制约因素。大力发展社会化、系列化、全方位的农村服务组织,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步伐。三是要大力开展生态绿化建设。要在巩固提高城乡环境整治成果,扎实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卫生街道、卫生社区的同时,大力开展绿色小城镇和园林村创建活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
(五)推进城乡体制统筹改革,提升“三农”发展环境
> 农民增收不多、农业增效不高、农村发展不快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三农”工作年年都作为重中之重,年年都有发展进步,但比二、三产业显得慢。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就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制度安排,通过体制制度创新,从整体上筹划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避免城乡差别发展,着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
> 一是积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分步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及稳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力争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及其派生的各种户口类别,消除依附在户籍之上的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消除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户籍障碍,促进人口有序、自由流动。
> 二是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征地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碰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肃土地征用管理,完善征地程序,规范分配使用,严格用途管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土地征用费分配权;妥善处理好保证必要的建设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着力做到科学用地、集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要积极探索新型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建立规范平衡的土地征用费补偿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在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集体非农用地和房产流转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集约流转、有偿调剂和有偿退出制度。
>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社区管理制度改革。要围绕加快近郊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村庄建设模式的“三个转变”,加快股权、村民、人口、房产等要素的“四个自由流动”,积极推进近郊农村社区管理、撤村建居、集体资产社区股份制和城中旧村市场化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中旧村拆迁改造补偿安臵、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切实保障城市化进程中近郊农民的利益。
> 以上几点认识和思考,只是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些初步的、浅显的、粗线条的、研讨性的考虑,而要将这一重大工程真正付诸实施,还需要进行大量地、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我们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要对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应当有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
对农村干部反腐败问题的思考
> 三门峡市交通局副局长 尚柏仁
>
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农村基层政权是指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乡镇政府。这一级基层政权对于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通常在人们的理解中,农村基层更多的是指占我国人口80%的广大农村。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为党支部,农村法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为村民委员会,群众统称村“双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所谓最基层,就是指村“双委”与省、市、县、乡这些政权机关不同,其工作包罗万象,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不仅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都要依靠村级组织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而且政府各项工作都必须通过村“双委”去贯彻落实。被群众称为“村官”的村双委干部,一方面协助乡镇政府工作,一方面担负着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从而在村里拥有虽说不大但涉及方方面面的权力。目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程中,由于利益调整和体制转换,在最基层的部分农村地区,党的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执行,党群、干群间的磨擦和冲突增多,农民信访和上访量直线上升,集中反映在计划生育、土地延包、宅基地审批等方面,有的问题积累日久引发群体闹事,甚至发展到围攻政府。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由于农村基层
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正造成的。在个别地区的农村,村干部的贪污贿赂腐败已成为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关注的焦点,它不仅直接损害了基层干部形象,而且给国家和集体以及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解决好农村干部的反腐败问题,对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一、农村干部腐败现象的种种表现
>
农村干部的腐败不同于高层和机关领导干部,这是由基层的性质和特点而决定的。他们利用私权大肆贪污受贿几十万、上百万的可能性很小,但更多地表现为在任时不考虑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只盘算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捞点好处,向群众吃喝拿要,假公济私,贪占便宜等,这在表面上看,更多的是农村干部自身的狭隘意识,或是一种毛病,但不管是“小鼓捣”占点“小便宜”,还是“大收拾”贪污受贿,从根本上讲都是腐败“惹的祸”,可以说是形式多样。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个别农村干部政治素质低,为官动机不纯,为利所动。这些人担任村干部有的是为了光宗耀祖;有的是图个吃喝;有的是为了“盖几间房”;有的则更加直接,就是“为了能多捞几个钱”……有的甚至认为,村集体的财物就是我的财物,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拿就怎么拿。因而这些人担任村干部之后,常在河边走,故意弄湿鞋。愈演愈烈的吃喝风为“村官”损公肥私创造了便利,一些村干部将其视为正常的财务支出科目,没有控制。个别人认为当上村干部就有权,“有权不使过期作废”,所以上任捞一把,捞完就走人。换届时,新老班子相互攻击,矛盾不断,谁在台上拆谁的台。有些村干部一旦上台,吃喝贪占,虚报冒领,假公济私,中饱私囊,无所不能。有些急功近利,加重农民负担。也有个别“村官”心术不正,对上奉承拍马以博取领导信任,对下则借助地方流氓恶势力为其撑腰,造成群众极大反感。近年来,农村公款吃喝、以权谋私现象呈上升趋势,有的甚至公款旅游,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村民集体上访案件不断增加,给党和政府的工作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
文化素质低,思想教育跟不上,法律知识严重匮乏。在违法犯罪的村干部中,多数仅为中小学文化,有的甚至还有严重的前科劣迹,这是对村干部的管理任用把关不严造成的严重后果。突出表现在挪用公款、挪用特定款物、滥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方面。有些农村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作风不民主,骄横跋扈,大搞“一言堂”,有的村干部 一身数职,同时兼任村办厂厂长等职务的人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大权独揽,毫无民主作风可言。
>
村务不够公开,或故意不公开。有的村级管理暗箱操作,缺乏民主,透明度不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其中包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宅基地审批事项等。但实际上,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有的“村官”思想上害怕群众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应该让群众明白的事情却暗箱操作。有些虽然也公开了,但公开的往往是不重要的东西,以应付上级检查,真正、实质的东西并未去公开。
>
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村官”之间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近几年来农村级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上去了,但在财务管理上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帐目设臵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所有支出全凭一人说了算,白条、自批自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较为常见,为诱发贪污腐败提供了方便。
>
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约束。在基层农村,大权仍集中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个别人或少数人手中,因此,行贿者便将目标盯住了大权在握的主要“村官”,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滋生腐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批能拍板定音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一旦经受不住诱惑,便会陷入金钱的泥潭,沦为人民的罪人。甚至有的集党、政、企大权于一身,大小事情由其说了算,权力的过度集中使他们作案时有恃无恐。
>
宗族派性争斗,引发矛盾冲突。有的村,宗族矛盾由来已久,在人事问题上表现更为突出,这种矛盾在换届选举中往往激化,引发冲突。为争夺村主任大权,不同姓氏派别相互告状,明争暗斗,选举时拉帮结派破坏选举,掌权后厚此薄彼。有的村会计、出纳员与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有着特殊裙带关系,他们相互串通,对腐败违纪现象守口如瓶。书记、主任、会计由一人兼任容易产生腐败,由同一个家族中的人担任也会导致集体腐败。“家族村官”容易抱成团,从而形成“村官家族”,这样更会让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
二、造成农村干部腐败的根本原因
>
导致“村官”产生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村官”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从现象分析,主要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存在着以下几种心理:
>
“拿点用点没有啥”的法盲心理。极少数人法制观念极为淡薄,不知道哪
些行为是违法,哪些行为是犯罪。认为自己掌管钱财,拿点用点没有啥,以致触犯了刑律。
>
“咋会恁巧抓住我”的侥幸心理。农村基层干部,与一般群众相比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智力水平,并熟知本职工作范围内的情况,深知村里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中的漏洞,有的甚至具有较高的反侦查伎俩。“咋会恁巧就抓住我”,使一些人产生了极强的侥幸心理,而这种侥幸心理又增强了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自信和勇气,使犯罪有恃无恐。有的认为自己多次贪赃枉法,皆能逍遥法外,便觉得伸手被捉的机会很小,从而胆子越来越大。
>
“别人能动我也动”的仿效心理。有的人见别人当村官能大把大把地捞钱,自己为何就不能捞?在这种欲望的刺激下,有许多“窝案”、“串案”及前“腐”后继现象的发生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仿效心理在作祟。
>
“出力最多应拿点”的补偿心理。一些村干部,觉得这些年为村里出了不少力,争取了不少资金,上了不少项目,总之是做了不少贡献。奖状虽不少拿,荣誉也不少得,但实惠不多,实在吃亏,便以自己为村里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以功自居,伸出贪婪之手寻求补偿。
>
习惯养成的定势心理。有的基层干部的贪污行为已经成了一种恶习,哪一天不往家里拿点东西,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有机会贪而没贪,就觉得好象自己丢了东西一样。这样的人关键是形成了一种腐败的习惯性思维定势。
>
攀比导致的失衡心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可能完全得以体现。一些个体、私营企业、承包租赁者的高收入、高消费生活方式与农村基层干部微薄的收入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对一些基层干部无疑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为了尽快“脱贫”,解除生活“窘迫”,少数人便萌生了“你有钱,我有权,以权换钱不为过”的心理,从而在一定条件下,采取贪污、侵占等犯罪手段去攫取国家和集体财产。
>
消极落后的从众心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和“有权不用是草包”等消极心理,毒化了少数人的灵魂,使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信念和选举时的信誓旦旦,信奉了社会上流行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支配着他们发挥着权力的递延作用,把权力商品化,把市场经济中奉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村务活动和管理中,大肆贪污和侵占集体财产。
>
“夜郎自大”的自负心理。有的人认为自己业务熟练,手段高明,在账目上做手脚,技术高明,能做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没有破绽。有的人在犯罪前深思熟虑,留有后路,自认为作案手段狡猾、隐蔽,与同案人订立了攻守同盟,有些案件甚至未留任何字据,且无第三者参与,使犯罪嫌疑人产生了“不可能被查处”的自负心理。
>
“善于钻空”的投机心理。趁国家政策尚不完善之机打擦边球、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大肆贪污受贿。有的人怕政策多变,时过境迁,“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便抓住时机往回捞。
>
“法不治众”的愚昧心理。有些人认为,你拿我拿大家拿,你分我分大家分,腐败成员觉得大家彼此彼此,法不治众,即使法能治众,自己也是小巫见大巫,心理上平衡。
>
纵观这几种心理,归结为一个字,就是“贪”。贪如火,不治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欲是万恶之源。纪检、政法部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应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对村干部防腐抗变要常抓不懈,形成一整套机制。只有使人们抑制住自己的不良心理和欲望,才能从根本上筑起预防腐败的长城。
>
三、防止村干部腐败的途径
>
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主要包括文化素质的教育、权力观的教育和法治教育,增强村干部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前述所有的管理体制改革、权力制约等措施都是对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进行控制。要真正遏制“村官”职务犯罪,还必须加强对“村官”的教育,消除其犯罪的内因。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党的路线、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让其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权力应服务于人民。
>
要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的任用和管理。“金库银库,不如选个好支部。”在农村基层,支部书记被誉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的排头兵,致富的领头人”。随着农民眼界的日益开阔,其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村官”,除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修养,还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村干部行使着国家干部同样的权利,而且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只有用好、管好、教育好村干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才会有保障。要不断壮大
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将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农民及时吸收进党内来。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农村党员,破除支部选举中的宗族观念,通过选举,将那些有能力、有水平、素质高的党员充实到支部之中。
>
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杜绝白条子、假票子、堆账等现象,实行收支两条线,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出纳等人要认真履行财务手续和执行财务制度,改变目前部分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堵塞漏洞。
>
要建立严格的农村工作监督机制。政府要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加大村务公开的力度,提高村民参与、监督村务的能力,以良好的机制制约和监督村干部权力的行使。要加强村级监督,在党内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杜绝暗箱操作;在村内,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真正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要坚持政务、村务公开,扩大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的作用。各级纪检、人事部门要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执法执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财政、审计部门、农经站也要适时对村级财务状况实施审查、监督,防患于未然。
>
要进一步深化村务管理体制改革,对村务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的管理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在农村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村务管理的改革。村内重大事务由村民委员会决策,可以将村委主任排除在决策圈之外;决策后的事务由村委主任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去实施,参与决策的成员原则上不能参与村务的执行;以村支部书记为首的村党支部负责对村务进行监督,为体现党的“三个代表”精神,由村党支部收集整理村务(包括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向村民汇报。如果党支部没能及时汇报,可由乡镇党委直接追究党支部书记的失职责任。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同时可以防止“村官”利用职权谋私利,更大的意义是可以更进一步密切党同基层群众的关系。
>
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村官”的选拔任用制度。基层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开展的最广阔的天空,选好干部,用好干部,乃是重中之重。我们应在农村建立起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一要把好选举关。我国自推行“村官”、“自选”制度以来,很多地方发生了贿选、逼选等严重破坏选举的事件。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选的人,他们心里面
能想到为村民服务吗?他们所想的只能是在当选后充分实践其自我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要让人民群众来取舍干部、评价干部,从而改善部分村级干部长期以来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下级负责的心理和状况。因此,一定要把好选举关,保证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二要通过立法形式,在法律上对“村官”中主要负责人的任期作出一定的限制,以避免长时间在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在政策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以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地域化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以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四是“村官”的报酬要规范。拿得太多,群众有意见,太低则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可以根据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经群众讨论,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村与村之间不必整齐划一,可以有差别。对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乡镇政府一定要帮助落实村干部的报酬,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
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些思考
> 三门峡市交通局副局长 尚柏仁
>
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已写进了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民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包括一些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和关注,一致认为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探索。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特别是我国于1998年11月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更趋于法制化,村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最为关键、影响最大的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我国目前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的“村官”,能不能选好这支庞大的“基层干部”队伍,将直接关系着农村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的深入解决。但通过对我省前几届包括即将结束的第五届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调查分析,一方面村民委员会选举有法可依了,过去那种村民对村委换届工作漠不关心、信心不足,选谁都无所谓的问题得到了扭转,对选
举产生的干部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使他们产生危机感,制度和体制使他们在任期内想事、干事,自觉地接受村民的监督。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农村的民主政治还处于滞后状态,一部分群众的政治素质远未达到自治的要求,特别是村委换届选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甚至有一些地方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变了味、走了样。
> 贿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现行法规制度尚有不完善之处,贿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经济发达、有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村里最为突出,调查发现,在候选人中间95%的人去拉过选票,80%的人有贿选现象,尤其是“先富群体”将其运用娴熟的经济手段转嫁至村级竞选,频繁出现请客送礼、派发实物等非正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投票意向。最近我走访调查了近20个村委会和近百位村干部、数百名村民,了解到许多起当前农村中因选举而产生的不正常事件。其中有一个村的村委会主任“竞选”花了70万元。怎么花的?全村有资格的选民2800多人,每位一张超市代金券150元,40多万;请全村吃饭,摆五十桌吃到八九十桌,因为不吃白不吃,不吃反而被怀疑不投他的票,于是越吃越多,十多桌的摆了不知多少次,又是近30万。去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夜话》和《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报道的山西省河津市王玉峰“天价竞选村官事件”,花了200万。今年4月3日《现代金报》报道,浙江象山村民选举出现欺诈,一个村民应村干部要求竟填了46张选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村官”,竟有这样的价码。基层农村选举,竟已经发展成这个样子,群众意见很大。这些只是特殊情况,但最为普遍的是以送烟送酒、请客吃饭、口头许愿承诺为主的贿选。最为可怕的是德才兼备而无经济势力的人进不了村级班子,还有很多村里的群众对此已到了适应认可的程度。
> 村委会只是村民自治组织,算不上政府选举。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探索已经到了需要注意的时候。网上一篇题为《“先富群体”竞选“村官”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中说,2002年,浙江省有近4万个村完成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省新当选13万多名村委会成员中,“先富群体”约占30%。在富裕的义乌、永康、东阳、瑞安等地,当选比例更是高达60%。富人当选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但这种结果如果是金钱影响造成的,则是很值得忧虑的。著名党建专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在评价“富人治村”现象时就说,要区别对待这一现象中的多种情况,“既不要一棍子都打死”,也要警惕某些人通过贿选取得职位,从而发展成为当地的黑恶势力。
> 家族势力影响农村正常选举。宗族势力在村民的正常生活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在一些大的事件中间,其作用和危害十分突出,在事关利益的关键时刻,一
些农村的宗族成员抱成一团,同进共退,他们或依仗经济资源,或依靠有族人在某一级政府担任官职的优势,臵法律于不顾,恣意妄为,横行乡里,在打压其它宗族的过程中逐渐变得一族独大,大权独揽;更可怕的是,这些宗族势力很容易发展成当地的村霸、非法帮派等黑恶势力,滋生违法犯罪,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农村稳定,也对农村选举走势产生重大干扰。他们认为,通过赢得选举,控制政治资源,可以一举数得:一是可以树立权威,巩固势力;二是可以改变形象,提高社会地位;三是可以披上合法的外衣,拥有一顶保护伞;四是可以通过手中的政治资源,换取更多的经济资源,所以,他们在参选过程中是不遗余力,势在必得。
> 法律条款不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但如何处理农村的贿赂选举,我国法律还是空白。“破坏选举罪”只针对人大代表和政府选举,不适用于农村。因此,这种严重地破坏农村选举的现象,并没有特别有力的法律规范去制约。这就有必要在《村委会选举法》和《刑法》中制订相关的惩处条款,使中国的基层民主健康发展。
> 有人曾说,中国不具备民主选举的条件,原因是选民素质太差。但奇怪的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反而比文明的城市走在了前面,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直接选举。农村的这种探索如果失败,正好给人以口实:你看怎么样,中国就是不能搞民主政治。一搞就乱,一搞就变样。贿赂选举还会使村民自治变质。因为能够这样大把砸钱的人,其当选成本过大,而绝大多数人在他当选后是绝对要利用权力敛回来的。这只会导致欺压百姓、损公肥私的人大量掌握基层权力。不要小看村官不入流,不是国家干部,他们对农民的切身利益的影响,有时比县长市长要大得多。“乡绅政治”,历来是中国政治家高度关注的环节,直接影响社会基础的稳定。
> 外来因素干扰十分严重。村民们长年在一起生活,同吃、同住、同行,大事小事相互搅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十分清楚,对干部也最为了解,谁有能力,谁处事公道,谁人品好,大家心知肚明。同时村民们对自己的领头人也最为关心,因为他们选出的人将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幸福和生存。可是很多人不相信农民的眼光,对村委会选举横加干涉。一是上级组织“把关”,把乡镇党委、政府的意图强加于民;二是本村在外工作人员乱插手;三是“有钱人”乱指点;四是有特殊利益的群体左右村民;五是农村一些社会矛盾突出或激化影响选举。这
些干扰不仅影响了选举的公正,甚至强奸了民意,歪曲了程序,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给社会也带来危害。
>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 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通过三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动远远少于城镇,尤其是村级自行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极少,对农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较市民相比淡薄的多;二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三是村干部和村民遇事用传统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少,村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的更少。
> 特别是随着村委会组织法深入贯彻实施,农民强烈的民主参政意识与落后的文化素质之间的反差尤为突出,以至于参与村务管理时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影响个人利益就上访告状。有的群众研究法律,学习政策,不是为自觉地遵法守法,而是只愿享受政策法规给予的权利,不想履行应尽的义务。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或受到损失时,就对村干部不满意,心存怨恨,事事与村干部做对,影响了村务工作顺利开展。有的群众在建房、批二胎生育指标等项工作中稍不如愿,就把帐记在村干部的头上,设法挑村干部毛病,去上访告状。近年来,每年都出现一些农民的无理上访事件。二是行使民主权利随心所欲。随着村主任的直选,农民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应该说法律赋予每个农民的民主权利是非常神圣的,但一些群众对此却不珍惜,不会正确运用。加之一些村的党组织软弱无力,对选举工作的领导、指导不够,给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甚至把一些村霸、痞子选进了村委会班子,有的群众真假难辩,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使本来素质不高的候选人赚得了选票,当选为村干部,为新的干群矛盾埋下了隐患。另外,一些地方群众不注意学习,对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觉悟不高,很难同村干部保持一致,甚至处处与干部对立,也影响了干群关系。由于村民法律意识淡泊,直接影响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确实施,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因100元钱、一盒烟、一顿饭就是非不分。
> 一些村干部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也是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
求。但由于民主直选村委会在我国刚刚开始,选举不很规范,村干部中的一些人往往是在当地宗族中有较大影响,并通过承诺的方式当选的,他们当选后由于害怕在下一届选举中落选,因而往往代表本宗族成员的利益或部分选民的利益,而不能真正代表全体选民的利益,在工作中往往首先考虑部分选民的关系和利益。尤其是一部分选民的利益与大政方针和上级的总体部署、总体规划不相一致时,一些政治素质本来就不高的村干部就不能做到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有关决定,从而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规范。从调查走访中看到,有的是按季公开,一个季度公开一次;也有的是每半年公开一次,年中和年终各公开一次;更有少数行政村迫于制度不得已一年公开一次。二是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大多数村委会能够如实具体地将公开的内容按规定全部公开,但也有一些村委会将一些大的方面公开,而有关村财务一些关键性或比较敏感的内容不予以公开。三是各项规章制度不够规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个别村在制度整合、完善和落实上还不到位,甚至制订的“村规民约”还有罚款等违法条款的存在。由于村级制度不完善和各项管理不规范,对村委会主任的监督不够,约束力差,致使有利可图,他们上任后乱用职权,钻政策空子,大肆违纪违约,给自己捞好处,因此在选举时不择手段。
>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就全省范围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项制度完善。“四民主”、“两公开”搞得扎实完备,但有个别村则明显滞后,存在较多问题,如因村级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婚嫁等引发的村民集体上访事件等“热点、难点 ”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 经济落后。农村经济落后,严重束缚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往往影响到政治素质偏低。很多农民尚在温饱线上挣扎,他们整日为生计奔波,十分自卑,根本顾及不到其它。在这种状况下很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也就往往会受到有钱而别有用心的人的操纵和左右。因此,他们认为投谁票都行,谁拿钱多就投谁,谁对我好就投谁。
> 如何解决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执行村民自治这一政策,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要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法律政策赋予农民的民主权利一点都不截留,法律政策规定的民主程序一步都不疏漏。坚持按期直接选举,真正把那些能够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入村委会班子。
> 二是完善民主议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事项,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逐步规范农村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度和方法。保证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作用,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已的权利。
> 三是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改村民自治章程、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村民自治章程等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制度,要经全体村民讨论通过,并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村民自治章程要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提高实效性,防止形式主义。
> 四是加大对“村官”行政的监督力度。要进一步推进实施村务公开。要对全村的收支、农业税征缴、宅基地安排、生育指标、党员发展等情况定期张榜公布,使广大村民能及时提出意见,反馈信息,为下一次两委选举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村务公开,可以使村民产生平等感,培养参与意识,这对于在村里处于少数地位的家庭成员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五是要妥善解决村治中的宗族问题。在两委成员选拔问题上应积极拓宽思路,进行政治制度创新。既然宗族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它纳入到农村政治制度的框架内加以考虑,而不是漠视它的存在。目前,考虑到宗族问题在村两委选举中的表现,应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确保两委成员能得到多数村民的支持,而不只是成为大姓宗族的代言人。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村级选举中推行比例代表制,确保小姓宗族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在两委班子构成中,也应明确规定要有不同宗族的人员参与其中,情况复杂的应规定其所占比例,以兼顾不同宗族的政治利益,代表其政治意愿。
> 六是加大对选举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宣传力度。要正确地对待基层选举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时间短,此项工作没有什么经验可鉴,因此出现的一些无序现象和若干问题也是情理中之事,不必要大惊小怪,说三道四和责备求全。一是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帮助村
民把好选举委员会的推选关、选民登记和资格审查关,候选人的提名关,以及投票关。二是监督选举工作严格按程序进行,真正把村民公认为的“能人”、“好人”等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进村委会班子。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让选民们了解选举的意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基层选举当做培养人民群众增强民主意识的一大课堂,引导选民投出神圣的一票。
对农民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三门峡市交通局 尚柏仁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因而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已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把“三农”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三农”的核心是农民,“三农”的焦点是农民增收,但最为重要的还是由“三农”所引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三农”的成因历史悠久,十分复杂,但它所引起的现实问题却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我们要研究的“三农”问题不应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三农”,也不是城市近郊和富裕地区的“三农”,而是广大欠发达地区和贫困落后、偏远地区的“三农”问题。无论是政治学家从巩固基层政权的角度考虑,社会学家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法律学家从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权力、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考虑,还是经济学家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分析,都要彻底解决“三农”及“三农”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则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农村的问题必须靠农民来解决。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然而,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仍然是当前农村的一个严重问题。就目前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状况看,还存在着思想观念不够开放、文化水平较低、科技知识较少、市场意识较差、信息不够灵活……因此,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紧锻造一支适应新形势、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民队伍。
>
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时代意义
> 建国以来,由于政治体制的二元性,以及宏观经济的导向,我国始终没有很好地把“三农”问题放在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趋向上去把握,没有把“三农”问题放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中去把握。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农村经济相对滑坡,城乡差别相对加大,农民在政治上成为弱势群体。城市的迅猛扩张、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步履蹒跚、艰难爬行的“三农”之间的鲜明反差,使农民成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变时期的特殊群体。农民和市民权利的不平等,导致城乡各项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就教育而言,农村教育水平 的落后导致了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虽说建国以来几次全国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一系列社会教育援助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城市相比,仍是天壤之别。正是这些原因,农民即便进入城市,也只能从事累、苦、脏、差、危险等行业的艰苦劳动,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农民工虽然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奉献和牺牲群体,但仍常常处于被歧视和排挤的地位,甚至受到城市人的仇视和敌意。尽管农民工有着改善自身和家庭现状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但是由于素质问题,仍然过着压低消费支出、节衣缩食、单调乏味的生活。因此,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本质是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目前还有3400万农村人口没有脱贫。在一些地区的农村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仍占相当的比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由于农村的科学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观念亟待提高和改变。农村中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还很突出。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农民素质。只有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广大农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提高民族素质问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认真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文化素养增强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农村出现崭新的风貌,实现新型农村的跨越,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地、扎实地、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反之,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全面推进。
>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新时期亿万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整体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农民在关注切身物质利益的同时,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他们清楚只有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具有较强的致富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当知识经济的浪潮滚滚而来之际,许多农民已深深地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含义。实践证明,没有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
二、当前农民素质存在的一些问题
> 通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是,从当前的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农民在观念、文化、技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
> 一是观念上存在差距。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和小农意识的观念还普遍存在,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缺乏主动进入市场、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在广大的、偏远的、欠发达的纯农业地区,有计划地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和效益含量还谈不上,粗放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很多农民没有发展农业、修渠治水、架桥铺路的远见。在这样的群体里,要想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难度相当大。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他们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要、靠”思想,他们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展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有些农民有胆量,喜欢做风险大的事情,也在积极摸索着进行思路的调整,这部分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了信心,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在探索新领域、摸索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寻找新项目。而对种什么,怎么种无所适从。更有些农民“病急乱投医”,跟着别人转,“依葫芦画瓢”,其结果往往是种什么,什么不值钱。
> 二是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目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可谓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年轻、有知识的、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外单位上班或进城从事其他行业。剩下来的,教育基础相对较差,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已到来的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只求搞简单再生产,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手足无措。许多农民习惯于传统种植模式,难以走出“麦一种,手一拱”的老套路,他们往往是抱着老黄历种田,谨小慎微,不敢冒风险,不愿接受新技术,结果田没少种,汗没少流,收入却不多。这些人在智力和体力上相对属于弱势群体,不要说接受新东西,就是现有的一般性的土地耕种也难以完成。笔者曾经对一个中等乡进行过调查,发现农村所谓的精英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一部分人通过十年寒窗的读书升学跳出了“龙门”,一部分人靠自己多年来辛勤劳动取得一技之长而外出打工,一部分人靠自己身体好、有力气、肯吃苦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以养家糊口,一部分“金凤凰”依赖青春容貌而远嫁他乡。这种农村精英的流失,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更加困难,使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在这日新
月异、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根本承担不起科学种田、调节产业结构、推广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搞现代化农业的重任。
> 三是民主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客观上讲,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不学法、不懂法,因此他们也就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不合法的,更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官不大,权不小”,往往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甚至越权执法,权大于法。另一方面,一些农民片面理解法律,用实用主义来看待法律,对维护其利益的就“用”,对要其承担义务的就回避。农村中一些群众为满足个人利益而向基层政府提不合理的要求,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很深,封建迷信、陈规陋习还普遍存在,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农民法制素质的提高,势必要求广大农民多学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树立起公民意识,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公民。
>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措施
> 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调动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需要采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措施去实施运作,需要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认真探索内在规律,以便使广大农民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大农村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
(一)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基本素质和执行政策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的20多年,农村干部的素质有很大提高,同时也应看到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因此,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只有农村干部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带动、引导和推进广大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学习,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真正将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一个能打硬仗的坚强堡垒。同时通过党员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广大农民在言传身教中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一是要大力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教育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放在首位,并使教育活动延续下去。二是要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生动形象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活动,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三是要努力繁荣农村文化,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引导农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文化教育投资,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
(三)加强科学文化教育
> 在农村,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实用技术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因为不懂畜牧疾病防疫和治疗技术,而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养大的牛、猪、羊、鸡、兔死去;因为不懂更新农作物品种和基本的栽培技术,使农作物亩产下滑或卖不出去;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使自己的农副产品受到重大损失。因此,要在农民中积极开展带示范性质的农业科普知识宣传和推广活动。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民进行现场指导、科技咨询、田头会诊,以宣传农业实用技术。无偿发放农业技术操作规程等科普书籍,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农产品展览展示等,把科技知识普及推广到农村每个角落。尝试开办业余文化实习学校、夜校,举办短期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轮训班,还可以依托高校进行农村预备劳动力的学历教育,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积极开展农民转岗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步伐,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信息服务网,为农民转岗就业提供信息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
>
(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 愚昧和无知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进步。普法教育在农村常是“死角”或“强驽之末”。作者曾对十三个行政村的近千户农民进行过调查;56%的村民不知道婚姻法、森林法、合同法、土地法、妇女儿童保障法等基本的常用的法律内容;40%的人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有了事而是靠村干部或年(族)长者或村中德高望重之人去协调、说和、私了;50%左右的人不知道自觉去交纳各种规费,尤其在偏远的地方,法盲大有人在;30%左右的人在利益被侵害或受欺负后自认倒霉或将怨气发泄到各级政府身上,甚至去仇视报复社会。各级政府及职
能部门要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切实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使农民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宣传教育,重点宣传普及《民法通则》、《合同法》、《劳动法》以及计划生育、交通安全、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让农民了解更多的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制意识,使其能更好地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减少一些矛盾纠纷的产生。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很多农民遇到问题不愿告状上访原因,是他们不懂法律知识,不了解法律程序,盲目乱找门路,结果跑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钱,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有些问题虽然解决了;常常代价很大,得不偿失,空赢了官司。因此,他们往往放弃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或保护自己,若不得意时就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
>
(五)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以创建“文明户”、“文明村”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对广大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采取“以城带乡,以村带户,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群众参与,建管结合”的办法,使文明村镇建设由重视抓环境建设转到着重提高农民素质上来,在内容上不断深化;由单纯抓精神文明建设转到三个文明有机结合上来,在层次上不断延伸;由注意抓村镇创建转到抓好一家一户上来。同时选择好良好的载体,不断拓宽创建的领域,使人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娱乐中提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
>
(六)切实抓好农村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 切实抓好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基层党校、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法制学校等教育阵地,图书室、文化站、影剧院、群众曲艺团(社)等文化娱乐阵地这项工作。有目的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使农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活动中提高素质。农村的文化教育阵地建设是一项十分重大的问题,是需要全社会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的,仅靠乡、村两级政府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不仅要建设好阵地,还要赋予丰富的健康的内容,长期发挥其作用,并不断显示其生命力,让人们乐于在此受到教育。
>
(七)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 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进一步改变,户籍制度、婚姻制度、住房制度、用工制度、教育体制的趋于合理,以及“民工”这一称呼的淡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地进城务工经商,更多的农民将会去接触城市现代生活方式。过去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婚姻方式、小农意识以及许多不良习惯都会相应改变。他们在城市开阔了视野,并把新鲜、文明的意识带回农村,在农村广泛传播,极大地推动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市场化,而那些传统的、封建的、落后的交往方式(即非法律制度式以及血缘方式、口头承诺、个人威望信誉、民间契约等)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见识的增长就会使他们在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人民生活水平、农村产结构、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教育等深层次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
> 从长期发展看,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国力强弱与否,关键将取决于国民素质。有关材料表明:只要人口增加1%,经济速度会被抵消1%,而物质生活资料反而要增加4%,这样才能维持原有人口的生活水平不至下降。如果让城乡长期隔离,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现阶段如果我国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那么一旦经济进入低速期,就有可能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导致国民经济的低水平均衡;如果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因此会受到限制。通过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改变农民的身份和生活的成本??收益结构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在城市由于生育与培养小孩所需成本高、投资大,城市妇女的生育欲望受到抑制,农民进城后,考虑到生育与培养小孩所需成本与投资,会主动推迟婚龄即接受计划生育政策,从而能更好地抑制农村人口增长的势头。另外,农村人口进城后,一部分人其后代也会接受城市的良好教育。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抑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
(八)切实抓好农村的教育事业
> 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促进人口的全面发展等功能,对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让人民群众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早日进入小康社会起着奠基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有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我国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前提。目前,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当前农村的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平等地去竞争。由于投资不足,农村
学校的校舍、图书、设备等硬件条件不如城市;由于拖欠教师工资造成优秀教师流失,使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整体下降。好学生基本上进城了,这就使本来就雪上加霜的农村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农家子弟一旦考取高中以上学校,绝大多数就会跳出农门进城工作,留在农村的大多为初中毕业或没毕业的。干好农村的各项工作,绝非少数人所能为,而是需要一大批有才能、素质高的人员经过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的。因此,农村成人教育是整个农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加大扫盲工作力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总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文化素养增强了,农民才有分辨能力和识别能力,才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文明的,哪些是愚昧的,哪些是优质产品,哪些是劣质产品,哪些高投入才能带来高回报,才会了解市场经济;农民们才会有效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应有的合法权益或保护自己;农民们才会学会一技之长,才会依靠自已诚实的勤奋的合法劳动,帮老扶幼,自求生存;农民的收入才会增加,农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出现崭新的风貌,实现新型农村的跨越。
简历
尚柏仁,男,汉族,1963年8月生,河南陕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现任三门峡市交通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1984年8月参加工作,长期在基层工作,历任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组织科长、三门峡市湖滨区团委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三门峡河洛中密度板有限公司筹建处主任、总经理、董事长、三门峡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三门峡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三门峡市第三届、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多年来先后在《河南日报》、《新华社河南内参》、新华网、河南黄页网、《当代中国管理干部优秀论文选》、《当代中国领导参考文库丛书??理性的跨越》、《中国管理科学文献》、大型丛书《走进新世纪》、《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中华优秀论文作品集》、《2002年全国优秀社科成果汇编》、《中国优秀领导管理艺术宝典》、《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为政理论与实践》、《发展与创新》、《交通与社会》等刊物、杂志、网站上发表论文30余篇。
附:其代表作品
1、制约贫困农村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城郊农民上访现象浅析;
3、当前农村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4、对贫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5、对乡镇工作的几点思考;
6、行风评议应引起交通人的几点思考;
7、浅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小康社会的影响;
8、对当前农村党支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9、打基础、抓管理,发挥街道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0、优化环境,稳定队伍,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11、抓好财源建设,培育强区财政;
12、正确把握职务本职,切实强化责任意识;
13、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
14、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二篇:对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对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正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创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的工作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党建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党的组织路线、自身建设、活动方式,总是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展开,这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客观规律。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正是紧紧围绕新时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并开展的。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战斗堡垒,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环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看,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等.更有利于改进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谋划党的建设城乡“一盘棋”,部署党的建设城乡“两手抓”,推进党的建设城乡“共发展”,这也更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同时,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讲更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也更加有利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贴近更多基层党员,贴近广大人民群众,体现党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二、…………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成效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社区化已初步显现,城乡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同时,…………旅游业、工业产值已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压倒性绝大多数,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已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开展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已基本成熟。基于此,我们着眼于扩大党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坚持以城带乡,构建城乡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区域大党建新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构建以城乡联合、结对互动为主的共建共创模式,搭建城乡党组织互通平台。通过城乡联姻,横向建立党组织。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彻底突破行业界限和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村居联建、企居联建”等基层党组织联建新模式,在生产经营统一协调、统一服务,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村向社区、城镇逐步过渡。二是产业聚合,以实现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建立党组织。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行业、产业的特点,按照有利于党员活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建立党组织和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建立党组织,加大党组织在产业链条上的工作力度,建立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产业大户等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党组织建设模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构建以下派挂职,大学生村官为主的基层干部选任模式,促进城乡干部、人才交流。拓宽视野,树立开放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着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使开放的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成为一项“凝聚力工程”,为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创造出最大效益。并认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吸引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在宣传政策、引领文明、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构建以党员服务中心、党员驿站为主的服务体系,城乡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拓展。一是建立“关怀党员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在社区和农村依托党员活动室、文化室等现有的办公用房资源,挂牌设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周边党组织和党员,初步形成了党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文明共建、党建共创的工作新格局。
三、今后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设置,共建组织体系。积极适应城乡新兴党建领域的特点,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构筑新兴领域党组织体系。一是实施“联建”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继续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机关联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同创共建。二是实施“产业”模式。在农村,积极适应农牧业产业化生产的要求,根据农牧业产业布局和党员从业结构,依托畜禽、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在城镇,根据生产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环节的变化,依托临港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探索建立“产业党组织”,使党组织活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产业型党组织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实施“流动”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以“单建”、“联建”、“挂建”等形式设置流动党组织,探索异地商会与流动党组织一体组建的方式,建立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四是实施“社区”模式。强化社区党总支(支部)下属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在行业协会、交易市场、工程项目等载体上,将党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实现党的工作在城镇基层的全覆盖。
(二)优化资源配置,共享组织资源。积极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优化组织、人才、党建三大资源,实现城乡共用共享,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一是优化组织资源。以“城镇带农村、城乡共建”为核心,利用城镇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党建信息、制度管理等资源优势,建立定点联系帮扶农村 薄弱党组织制度。通过开展考察学习、组织教育培训、互派党员挂职、吸纳劳动用工等办法,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整体较薄弱的问题。二是优化人才资源。着眼于推动城乡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探索建立城乡人才互培互流机制,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消除城乡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整合劳务就业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农村 劳动力转移。科学制定农村 实用人才培养规划,大规模开展农业现代信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区人才到农村 创业,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锻炼,进一步吸引优秀外出务工人才回乡创业,促进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 合理流动。三是优化党建资源。按照城乡党建“一盘棋”的要求,充分挖掘城乡党组织的优势资源和潜力,围绕发展主线,加强交流合作。通过组织城镇党组织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新形势下抓党的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传递给农村 的党组织和党员,为新农村新 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以农村 党员吃苦耐劳精神和奋力拼搏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城镇党员,促进城乡之间党建工作资源互补。
(三)实施城乡联动,共管基层党员。按照创新党组织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构建城乡党员动态管理体系的要求,探索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城乡党员发展体制。赋予城镇党组织教育培养和发展进城务工经商党员的职责,积极探索城镇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结对培养、异地委托培养、与流入地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共同做好在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二是建立城乡党员教育体制。着眼于推进党员教育的城乡互动,积极整合党员教育资源,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要根据“联建”的需要和党员的需求,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来设计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并针对党员年龄、身份、文化程度作不同的安排。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定期组织学习,邀请不同类型的党员讲党课、作经验交流,加强相互学习交流与联系沟通。三是建立城乡党员管理体制。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共同负责”的原则,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建立党员管理数据库,简化党组织关系接转程序,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四是建立城乡党员服务体制。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对农民工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务工信息、子女上学、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建立流出地党组织帮助外出党员家庭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实际困难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四)健全保障机制,共促城乡互动。按照以城带乡、城乡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互动的党建工作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形成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强大合力。一是健全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全面整合党建部门力量,探索建立城乡党建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城乡党建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定期组织联建单位沟通情况,协商工作,总结交流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经验,研讨新形势下推进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二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考核机制。积极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逐级建立督查指导制度,定期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城镇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考核办法,把结对共建党组织的工作业绩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城乡联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健全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党建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分项目、按比例足额预算和划拨党建工作经费,把党组织的工作经费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经费专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多渠道筹集党建工作经费的机制,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确保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经费,努力使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加快推进、扎实有效。
第三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笔者认为,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纵观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地区,如江阴华西村等,大多是依靠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发家。一方面,当地工业发达使农民进了工厂成为了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是集中规模的高效农业,并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住房保证有整齐划一的联排别墅,出行有宽阔的大路,身份也逐渐向市民转换。因此,要大力实施以工促农战略,加快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建立产业对口转移机制,引进一批带动性强、规模大的项目,加快发展步伐,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较低。我国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85∶1,而发达国家为3∶1。为此,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前伸后延,做强农业产业链两端,发展相配套的加工、储藏、市场等配套体系,使农民不但在生产环节,而且在加工流通环节都能够取得收益,得到更多的收入。
二、着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维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的基础上,将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所必须实现的一个突破,也是一个重大难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了耕者有其田,解决了当时八亿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未来农村种田主要是三种人,一是种植能收、种植大户。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农业企业,带着资本和技术下乡。这三种人种田都需要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做支撑。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规模经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千家万户小农业的经营格局还难以改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面还不广,处在“小马拉大车”境地,不仅阻断了产业链的连接,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进行,而且阻碍了优质、标准、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因此,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形式,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同时,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规范经营、利益分配、监督约束等方面强化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对“三农”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一是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金融组织。现有的贷款渠道如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太高,利率接近高利贷,农民资金互助社有关政策很好,但运作不规范、存在不稳定因素,要出台相应细则规范其操作程序。要开发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担保机构,积极探索宅基地、农民林地、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切实解决农民担保难、贷款 1 难的问题。
二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目前各类政府支农资金不少,但效果不一,有必要拓宽和创新财政支农思路和工作机制。一是转变财政直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转为村集体参股龙头企业的股份,使村集体随着企业发展相应增加收入;二是转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由主要扶持农民转为扶持村集体与扶持村民相结合,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给村,通过在工业园区建标准厂房等措施,达到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目的。
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从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看,目前有两大困境:一是“非农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二“弱质化”,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当下的农村,有的村都变成了“空心村”,剩下妇女、儿童、老人所谓的“369部队”,新生代农民又外出打工,不愿种田,出现大规模的抛荒和“望天收”的现象,科学种田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更本无从谈起。所以,现在必须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一是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注重对农业龙头企业领办人、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技人员、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等进行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形成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二是加大农民创业增收扶持力度。积极完善农民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农民创业基地,打造创业基地,推动农民集群创业,切实增加农民创业投资收入。同时,鼓励农民走出去,在国内外转移就业。
五、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是创新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割裂,加剧了社会分化。中小城市在制度创新上可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一是放宽户籍限制,实行以具有稳定就业一定年限、固定住所(包括租房)和居住期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机制,引导常年在城镇就业、愿意和能够在城镇定居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二是进一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逐步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促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大幅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推进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衔接并轨。对于“土地换保障”的新模式,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支付能力、财政承受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等因素,实行征地经济补偿、社会保障、政府养老相结合。
三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在整体的教育状况一边是农村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学校“吃不饱”;一边是城市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校“撑死了”。因此,要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区同步。同时,要关心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救助体系。
六、着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努力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科学划分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形成工业、农业、商贸、居住、生态等若干片区,切实做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协调,并强化规划的强制约束力。
二是实现中心镇由“镇”到“城”的跨越。要强化中心镇建设的宣传和组织领导工作,加强对中心镇建设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推进项目和产业向中心镇倾斜和集聚。应适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对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口集聚、环境生态、建成区面积等达到相应标准的中心镇,率先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真正实现中心镇由“镇”到“城”的跨越。
七、加强基层组织保障和督查考核
一是完善基层管理的组织体系。要继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制度,优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要健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管理服务站和综治办为依托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可打破行政村建制束缚,探索建立“城乡联合党委”。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工资报酬制度,赋予农村基层干部相应的责权,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
二是健全城乡统筹发展考评体系。要根据各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分类考核体系,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特色发展等内容,最大限度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激励基层找准薄弱环节,创新思路举措,突破重点难点,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叶帆
2013.12
第四篇: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进一步推动淮安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昨日,市委举行“季季谈”活动,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姚晓东,市委副书记练月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副市长赵洪权等出席会议听取意见。
座谈会上,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淮安市委主委朱毅民,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淮安市委主委程刚,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淮安市委主委李玉峰,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范更生,民盟淮安市委主委周伟丁,民建淮安市委主委高岱明,市无党派知联会会长韦晓梅,九三学社淮安市委副主委陈伏涛等分别发言。大家围绕推进产业发展规划、镇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三规”融合,重点小城镇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以全民创业淮商崛起做强城乡一体化产业支撑等作了发言,为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献计献策。
“大家在深入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作了非常好的发言,对市委市政府下一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发、借鉴和推动作用。在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的部署安排决策和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中,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予以采纳吸收。”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姚晓东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工作提出了“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淮安跨越发展的基础战略,把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建设作为五个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重点实施“九大工程”,努力实现“六个一体化”,在顶层设计上,把中央和省委的新要求与淮安的实际作了对接,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淮安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怎么搞?姚晓东强调,要围绕小城镇产业、居住、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坚持“多规融合、四化同步”,即:做到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城乡统筹,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子。提高城乡统筹的水平、城乡规划同步推进的水平、小城镇建设的综合规划水平,因地制宜地发挥特色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不能千村一面。打造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度,进一步集聚人口,注重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低水平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建设。
姚晓东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注重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力量,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在制定决策、实施决策的过程中,主动邀请相关同志、专家一起研究,听取意见,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第五篇:对镇坪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对镇坪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吴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实现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随着镇坪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93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3.9%,人均生产总值1.4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6%和22.3%,分别是“十五”末的3.85倍和3.23倍;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量的2.8倍,人均投资1.1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4100元和3815元,年均分别增长15.9%和15.5%,全县经济社会基本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
(二)城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得到提升。按照“三个1/3”人居规划(即县城、集镇、新村各居住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围绕打造山水园林精美县城的目标,先后实施了县城主街道综合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及县城景观等一大批市政建设工程,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文彩新区被纳入全省重点镇建设之列,作为县城副中心予以开发,使县城规划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重点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曾家、牛头店、钟宝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增强。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35个、整村移民示范村4个;水泥路通村率达100%,农村人畜饮水、农村电网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三)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预计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生猪、药材、林业产值分别占28%、21.8%,占10%。尤其是从2007年来我县坚持把生猪产业作为“立县之业”,被确定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预计2010年底全县累计建设“镇坪模式”标准化圈舍15万平方米,年生猪饲养总量达32万头,净出栏生猪20万头,生猪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生猪产业龙头企业镇坪腊肉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将实现产值过亿元,带动全县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户1500户,生猪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20%以上。
(四)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加强,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安全工作加快推进,中小学生“营养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90%以上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5%,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0%;建成标准化乡镇文化站达90%、村文化活动室达80%。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达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03%。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城乡,城乡低保政策全面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2%。
二、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预计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增长18.7%,增幅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收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收入差距还在拉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横向比较,我县农村道路、交通、通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配套和共享程度还不够高;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61.5%,农民吃水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宽带入户率仅在10%以内;农村土坯房大量存在,住房条件需持续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较差,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职工享有的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廉租住房等权利,农民工还不能享受;失地农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致使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热情不高,阻碍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民发展生产贷款难现象比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县城,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大量农村学生“舍近求远”到县城上学,求学成本加大。农村医疗保健设施落后,乡镇卫生院执业医生相对较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农民的就医意愿有较大差距,导致县城医疗拥挤排队就医、乡镇卫生院冷冷清清的现象,形成一方面公共医疗资源浪费、一方面农民就医成本增加的尴尬局面。
三、对策及举措
统筹城乡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努力在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工作上取得突破。
(一)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实现城乡人口聚集。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三个1/3”人居规划,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推进农民向县城、集镇和新村集中。一是打造园林县城,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以县城为中心,以钟宝、牛头店、曾家为两翼,积极推进“一城两区建设”(一城即山水园林精美县城,两区即老城区和文彩新区),实现“县城就是一座公园、公园就是一座县城”的山水园林精美县城目标。以乡镇驻地为中心,拓展集镇发展空间,把集镇建设成为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小城镇。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规划区达2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性城镇化格局。二是彰显生态特色,强化村庄建设规划。按照新一轮扶贫十年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建设性、整治性或萎缩性管理,通过适当合并自然村,改造旧村庄,拆除空心村,强化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推进村庄集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农村示范村达70%以上。三是实施集约经营,搞好土地利用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理确定并优先保证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建设用地,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积极落实农民进城定居的“三换”政策,鼓励农民自愿退出空闲宅基地,着力解决“空心村”问题。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实现三次产业共融。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方针,走“集约、特色、循环”的发展道路,实施“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战略,把镇坪建设成“宜人居、宜置业、宜休闲”的“生态镇坪、小康镇坪、和谐镇坪”。一是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做特做精一产。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主攻生猪“一县一业”、地道药材、富硒食品、林特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加快实现绿色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低产低效向优质高产高效经营转变,繁荣农村经济,力争到“十二五”末,一产增加值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8%。二是培育“四大支柱”工业,做大做实二产。立足现实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顺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企业,着力壮大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清洁能源、现代医药“四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一轴、两区、三园”工业空间布局,力争到“十二五”末,二产增加值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14%。三是打造“自然国心”品牌,做强做优三产。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要求,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以“自然国心”品牌为统领,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保健养生、密境探险、亲水游乐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鸡心岭、化龙山、飞渡河等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支持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力争“十二五”末,三产增加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4%。
(三)推进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基础突破。结合“十二五”规划,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政策机遇,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配套衔接。一是破解交通瓶颈,打造快捷经济通道。按照“建成高速路、畅通出境路、硬化通乡路、提升村级路”的思路,修通安巫高速路,提升平镇路等级,打通三条省县际出境公路,积极争取安-张-衡铁路前挤进国家规划盘子,使镇坪成为沟通西南、西北与华南的交通枢纽,形成快速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让全县人民都用上优质安全的自来水。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网络建设,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实现管网化收集处理,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三是实现信息互通,构筑现代网络平台。坚持高技术、高起点、大容量和宽带化、智能化、数字网络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数字通信、数字电视,促进公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相互融通,打造数字镇坪。加强邮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邮政网点建设,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NGN的交换和3G移动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网络“村村通”,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为全面实现我县全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和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上学就医不再难、养老就业有保障、贫困家庭有住房、家家用上干净水、社区服务广覆盖的目标。一是立足生态保护,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大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力争“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降低15%,年均降低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建成国家级生态县,10个乡镇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成省级生态村20个以上。二是立足科教兴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加快一乡一校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妥善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切实加快城乡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人的思想;深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三是立足构建和谐,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改革户籍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实现城乡无差别就业;全面提高城乡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推进城镇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一体的执法管理体系;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