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的精神,我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调研工作,深入基层,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和优势。
(一)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各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区党工委、办事处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重点,在全区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工作目标,坚持利益向下、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抓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95.74万元,同比增长3.5%;农业增加值8400万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所得11297元,同比增长12%。
(三)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我区坚持以工哺农、利益向下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市、区两级共投资842.8万元对我区隆昌悦生路一期、隆昌三队村路一期、沙朗三队、隆平六冲河岸路一期、隆平六冲河岸路二期、沙朗五队村路6条农路共6.5公里按6-7米的宽度进行硬底化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主干农路“硬底化”,大大改善我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投入455万元对辖区沙朗片的一河两岸进行改造建设以及河堤砌石清淤以及清拆河边违章房屋,同时为河涌加建两岸护栏,补种新树种,在畅通河道的同时,美化社区,还群众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投入105万元用于对辖区内电排站改造,彻底解决沙朗片区的排涝问题;投入资金398万元进行绿化建设,主要用于对金港路、金昌路、港隆路、金华路以及隆平乡道5条道路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新种、改造和补种路旁绿化10.31公里,新增西区中心小学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和广丰安居工程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到底,我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1.81%,绿化覆盖率达3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同时,我区已经全面推进水、电、气、电视、电话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各社区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公交系统六通,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四)农村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
五、村改居顺利完成。我区现有经济实体社区6个,至,6个有经济实体的社区由原来的“村委会”顺利过渡为“居委会”,“村民”成为了“居民”,村改居工作全面完成。
(五)沙朗片现存土地资源丰沛。全区6个社区现存土地总面积7395亩(其中:耕地面积6935亩、已办证的商住地面积460亩)。今年,我区将完成社区一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届时,社区将对生产队一级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统一规划土地的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与设想
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我区计划到2012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显著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1.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79岁以上,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盘棋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机会,城镇化率达到88%以上。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以上,城乡差别基本消除,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化,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城乡社会管理同系化,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构
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如期实现以上的工作目标,我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一)以社区一级统一核算为契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科学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
(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目前,我区农村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依然存在,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三)继续加大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现有的6个社区发展各自的不同,我区拟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一阶段是长洲、后山社区。该两个社区与城区相邻,城镇化程度较快,服务业比重大,在今后的改革工作中,区将侧重对两个社区的旧区域改造,社区经济主要以房地产业、服务业为主。
第二阶段是沙朗、广丰社区。主要由区统一规划、统一选址,在沙朗社区打造一个新的商业区,集汽车、名酒为重点,广丰社区则规划为以仓储服务业为主,打造一个专业的仓储市场,与沙朗社区相互呼应,做大做强,营造商业氛围。
第三阶段是隆平、隆昌社区。两个社区主要以新歧江路、汰澳公路为契机,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物流配送中心,创立起自己的品牌。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三农”工作有优势、有亮点、有特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碰到各种的困难与阻力。我区定将紧紧围绕《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精神,把握机遇,勇于面对困难与阻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区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赤壁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调查报告
赤壁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调查报告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赤壁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日前,赤壁市组织联合调查组,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展开专题调研,结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践,在认真总结发展状况、做法经验、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对策措施,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为契机,围绕建设“科学发展新赤壁”总体目标,继续实施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和新农村发展战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而坚实的步伐。城镇化率从十年前的23.7%,跃升至48.8%。城镇绿化率从31.7%上升为43.3%,增长近12个百分点。
1、在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上有新成效
我市围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能源、建材、造纸、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重点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83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8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6家,过百万元的企业28家。以农业板块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成了优质水稻、油菜、茶园、水产等一批特色基地示范区,打造了余家桥万亩绿态果业、神山万亩猕猴桃等现代农业新亮点。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家,新增2家。投资3.58亿元,建设了9个高产农田基地。我市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1万人次,门票收入2074万元,旅游总收入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5.1%和15.8%。
近年来,我市还重点实施“三位一体”战略,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一起抓,城镇化产业特色日益鲜明,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建制镇。初步形成了107国道、蒲洪路沿线“两路”产业带,建成各种农业基地967个,总面积144万亩,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2家;建成了车埠纺织工业园、中伙铺建材工业园、赵李桥和官塘驿资源效益型工业园等一批乡镇产业园区。据统计,到2009年末,全市14个乡镇办(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是2000年的4 倍。
2、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举措
我市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一是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将城乡规划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镇10万元、中心村1万元、自然村3000元。目前,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共经历了5次修编,规划区面积从5平方公里扩大至495平方公里。共编制各类详细规划112项和11个乡镇116个村庄规划。到2020年,赤壁市城区人口规模35万人,城区建设用地面积36.7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不含城区办事处)建成区规模已达到20.9平方公里。二是加快城区建设。以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辐射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倾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旅游 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累计投资8.6亿元,加强了“一河两岸”改造、垃圾处理场等20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了对违法违规建设查处力度,陆水湖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取得明显效果,重点推进了赤壁旅游快速通道、陆水河节堤航电枢纽等工程建设。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刷黑改造城市道路18条约14.2万平方米,新建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房6座,城市公交线路增至9条,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近三年,累计新建通村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解决农村饮水18.78万人,完成农村沼气建设13720户。突出“三清三改”、“美丽乡村”示范家庭、示范村庄活动,在广大农村开展清垃圾、清污沟、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栏,打造出官塘驿镇双丘村、沧湖开发区普安村、柳山湖易家堤村等一批规划有序、环境整洁、景观生态、村风文明的示范村,去年30个新农村试点和50个清洁家园示范点焕然一新。对陆水湖风景区总体规划红线范围、107国道赤壁段和蒲洪公路为轴心两侧各1公里进行集中整治,优化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打造“一湖两路”生态长廊,涉及12个乡镇办事处和开发区、42个村、266个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柳山湖镇在中央、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投入1.5亿元开展新农村建设,改造改建危房户近2000户。
3、在推进城乡融资开发上有新突破
我市在统筹城乡建设上,把钱从哪里来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资金瓶颈制约。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对各乡镇发生的土地收益,实行一类乡镇返还100万元、二类乡镇返还50 万元;对镇域内城市建设管理费实行全额返还,用乡镇于基础建设。同时,每年落实“以钱养事”经费达到700万元以上,对乡镇“七站八所”转变体制,对服务人员转换身份,由政府出钱买服务,并对各服务中心实行合同管理;由群众、村组、乡镇和主管部门对服务实行考核打分,服务报酬与服务业绩挂钩。二是整合项目支持。初步统计,近两年,市财政整合“一建三改”、“双低改造”等各类支农资金达3亿元,对乡镇生产生活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三是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农民开发建设。市政府制定了相关文件,明确“非赤壁城区户籍人员在规模区内购房,凭《房屋所有权证》可办理1户市区户籍”。官塘驿、车埠、赵李桥等镇通过在镇区周边集中规划建房,吸引民间投资开发,鼓励农民进镇买房。初步统计,近五年,11个乡镇(不含城区三个办事处)镇直人口净增18000人,其中进城镇创业打工或进镇购房农民达3000多户。鼓励棚户区改造来加大了城镇化市场开发力度。中伙铺镇根据实际,在改造旧城区上引导发展城镇房地产业,鼓励城镇居民向现代化住宅消费模式转变,提升城镇的品位。采取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居民联建或与开发商共建方式,激发居民的投资热情。去年,中伙铺镇改造镇区棚户区居民住房41户,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完成投资750万元,吸纳周边村组农民400多户入驻。
4、在推进城乡公共管理上有新进展
在卫生管理上,建设“宜居家园”。实施以亮化、绿化、美化和村民小区为主的“三化一区”工程。全市60%以上村都建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商业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小区。在城镇化卫生环境管理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赤壁市国省道沿线环境治理村庄整治“一奖三补”实施办法》,对旅 游快速通道和107国道沿线街道、集镇和新农村示范村补贴4000元,专门用于清扫和垃圾清运;各乡镇基本上都配备了专职卫生人员。
在文明管理上,建设“和谐家园”。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村庄改造、基础建设、生产发展等同步实施。全市各村都制定出台了《村民文明道德公约》、《村级公共设施管理公约》、《公共卫生管理公约》、《村民小区文明管理公约》及《村级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岗位职责》等“四公约一职责”;并开展了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农民道德为主题的“三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典型评比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
在村务管理上,建设“民主家园”。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切实加强村务管理。重点建好“三会”,推进“三化”。充分发挥“理事会、调委会、治保会”“三会”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市镇联动、部门联动、政府与群众联动,提升综治水平。完善村党组织、村委会议事规则,坚持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等制度,推进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二、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不够配套
我市城镇基本上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乡镇,城镇化程度对农业依赖性强,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有一定发展,但多是粗加工和初加工,规模不大、效益不高。除三个城区办事处外,城镇产业发展基本上还是呈现出以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为主体、二、三产业比重很小的结构特征,总体产出功 能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缺乏产业支撑。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11亿元,仅占规模工业增加值24%,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于全省45%的水平。
2、城乡一体的建设规划不够统一
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有待健全。老城区及城区周边分散的居住用地中多为私人住房,建筑密度较大,建筑质量较差,公共设施不配套,居住条件相对较差,全市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吸引力与辐射性的大型商贸、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中心,公共设施功能不齐全。工业布局存在污染较严重的水泥建材工业及造纸工业,对周围居住生活环境影响较大。乡、镇、村总体规划,没有真正实现规划设计全覆盖。有的镇区及村庄建设还比较凌乱,处于自然生成状态,还没有达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效果。中心城区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缺失,导致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乡镇政府编制和执行规划的意识不强,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几近空白,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低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镇总体规划不相衔接,造成调整规划的随意性过大,影响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城乡土地利用有待规范。一是建设用地利用粗放。目前,我市农村居民点中存在着大量的空心村和村内空闲地,初步统计,如果通过加强中心村建设,增强城镇集聚功能,吸引群众向中心村、镇区集中,全市可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达5000亩以上。独立工矿用地中有大量废弃工矿和砖瓦窑。有20多家砖瓦窑即将关停,约有264.18公顷可以再利用或复垦。二是发展布局不均衡。我市城乡发展布局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局面,主城区规模迅速扩张,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从不足14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近70%的 城镇人口集中在主城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1997年以来,我市城区以外的所有城镇规模仅新增规模200余公顷,除车埠、赤壁、官塘、中伙铺等少数城镇规模有较大增幅外,大部分乡镇的城镇规模没有太大变化;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发展不合理。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自1997年以来,新增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616.31公顷。三是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受上级规划控制指标的限制,《赤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安排落实的全市各类建设用地总量只有1547公顷,仅为预测需求量的60%,预计只能保证今后3至5年中心城区和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城镇发展建设所需用地难以保障。
3、城乡一体的投入机制不够畅通
一是城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吸引社会资金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来。市政府在土地出让金、城镇建设配套费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发挥相应作用。我市城区土地一级、二级市场发展较为健全和活跃,每年能通过土地交易筹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滚动发展。如去年我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达1.5亿元。但是乡镇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土地市场,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乡镇住房建设中,还没有全面地进行统一收储、统一采用招拍挂方式供地,难以有效筹措建设资金。二是不合理的投融资体制导致大量资金滞留城市,并不断牵引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即使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也产生了严重的非农化、城市化的信贷取向,能够支持城镇化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中长期信贷资金很少。三是乡镇贷款缺乏平台。今年,省建设厅争取国家开发银行200亿,面向全省城乡基础建设,各乡镇因为缺乏有效资产抵押,出现贷款瓶颈。
4、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不够规范
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城区办事处城镇规划建设属地管理职责不够明晰,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管理缺失,“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民建房有规划不依、无规划可依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城镇拆迁还建安臵政策和农村居民点建设亟待规范。
村镇生态建设亟待加强。全市没有一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或者垃圾中转站,镇、村生活污染物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大量废弃的商品包装、塑料袋、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几乎全部直排,使村庄周围的环境质量堪忧。镇村环境卫生管护不到位。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调查显示,在建制镇中(不包括城区3个办事处),工业废水基本没有经过处理,居民生活垃圾及时清运的镇村不足30%,加上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废物总量增加,造成城镇化周围的大部分水体质量在三类水以下。
5、城乡一体的公共事业不够完善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一部分农村居民包括被征地农民不愿参加新农保,对新农保抱着低缴费、享受高待遇的希望值过高的问题。城镇年龄偏大无业居民、无就业能力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变市民等一些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比较明显,企业用工需要与劳动力技能不对称造成了“用工荒”和“求职难”。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仍然薄弱,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较城区还有较大差距。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事业发展不均衡。农村乡镇卫生院、村级医疗室设施较差,质量不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面临机遇,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狠下功夫。
1、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保障土地综合利用
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在系统性、科学性、严肃性上下功夫。一是要舍得投入,形成科学完备、统筹城乡的规划体系。要有对人民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组织编制《赤壁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赤壁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统筹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构架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以赤壁城区为中心,以官塘、赵李桥、赤壁、神山、新店为口子镇,车埠、中伙、茶庵为卫星镇,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小城镇网络。突出重点把赤壁镇建成全省旅游名镇,把好全省口子镇关口将赵李桥镇建成全省的名星口子镇。二是尽快组织编制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心村庄规划,指导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编制中心镇镇域、镇区和中心村三个层次的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水利、土地、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体现精细化、预见性。三是结合“百镇千村”和“清洁家园”建设,加快编制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合理布局居民点,规范宅基地臵换和跨村、组之间土地调整,引导农民到居民点内 建自用住宅,集约节约用地,实现城乡规划编制一体化。四是规划实施要有严肃性、连续性。制定规划要经过严格论证,发动社会各届广泛讨论,一旦制定出来以后,首先要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实施过程中更不能随意更改。
坚持节约、集约、规范用地。一是用活、用足、用好现行土地政策。我市是“全国农村用地减少与城镇化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第三批试点县市,建议利用试点机遇,先行先试,将城镇化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由市政府出资将农村的现有闲臵土地进行收购,然后在城镇周边进行土地臵换。据统计,我市目前可腾地臵换的土地面积约有5千亩,腾地臵换工作可以先易后难,先试点后铺开,逐步解决用地难。二是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建设用地节约利用机制。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合理、节约集约用地,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要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国土部门要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帐管理、检查、到期归还、强化监督的原则,进行精心操作;对城镇范围内个人住宅建设实行严格控制,要通过统一征收储备后,以招、拍、挂的方式统一供地,获取的土地出让金返回当地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坚持先规划后用地的法定程序,确保建设用地管理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2、进一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协调发展水平
促进城乡一体化,根本还是要靠产业化带动。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产业支撑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继续实施大工业战略,进一步突 出工业在赤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培育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突出重点扶植纺织服装、机电制造两大产业集群,使两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家以上,产值200亿元以上。在用地、融资、用工、服务等方面实现“四个优先”,努力把赤壁市打造成为“中国起重机械谷都”和“中国纺织服装工装城”;改造提升能源电力、建材、造纸、食品等传统产业,使四个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到50亿元以上;着力培育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潜力型产业; 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炭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整合乡镇工业园区。合理布局乡镇产业规划,鼓励镇、村办企业逐步向中心镇工业园区集中,实现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形成规模优势,发挥集聚效应。二是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把工业作为农业延伸的产业链条,做到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粮油、林纸、茶麻果和畜牧水产四大特色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按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的要求,抓好八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35万亩优质稻、30万亩优质油菜、10万亩优质苎麻、20万亩优质水产品、6万亩优质茶叶和30万亩林浆纸一体化造林、绿态果业1万亩水果、1万亩优质猕猴桃八大特色板块基地。立足品牌办农业。做强做优晨鸣纸业、赤壁米业、天绿公司等十大“农字号”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培植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20家;做大做响松峰茶叶、小乔大米、沧湖香莲等十大“农字号”精品名牌。重点推广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机作业效益。三是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大旅游战略,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着力打造赤壁古 战场、温泉度假、陆水湖休闲三大旅游品牌,重点推进赤壁古战场二期、龙佑温泉度假区二期、五龙山温泉休闲度假区、五洪山温泉度假区、风情赤壁度假区、沧湖体育休闲主题公园等六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农家餐饮为主的赤壁古战场快速通道旅游休闲观光带。建立城乡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3、进一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互动,以城带乡,相互促进。一方面,要加快整合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供水、供电、排污、垃圾清理、互联网、通讯、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进行整合,通过区域互联、区域共建、资源共享等综合性措施,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全国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市。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合理划分城镇财政的收支范围。逐步提高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各乡镇收取的城市建设配套费100%返还给乡镇,专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管理。允许城镇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在收入中除按规定提取的专项费用外,其余全部留给城镇,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补助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工作业绩突出、成效明显的乡镇的工作经费。二是要构建融资平台。建议借鉴城投公司融资模式,探索城镇建设企业化的工作体 制和机制,组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在争取国家开发性金融贷款上为城镇建设提供统一担保。同时,各级金融部门要安排部分专项贷款扶持城镇建设。三是要吸纳民间投资。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民间资金经营基础设施,参与住宅开发,或者采取股份合作等融资方式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家和个体老板参与城镇建设,对率先进入城镇创业者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4、进一步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构筑牢固的生态安生屏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耕地水土流失,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治理,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和生态农业,突出抓好生态示范村镇建设项目,抓好和争取上级政策及项目支持力度。要积极推行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把村级环境整治纳入乡镇政绩考核范围。乡镇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环境改善纳入和任期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以乡镇、村为单位制定环境保护村规民约,从源头开始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资金搞好重点污染治理。在村镇集中区、企业发达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设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专门用于解决乡镇农村环境治理。要将环保工作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强化村镇环境卫生管护。市政府可以通过“以钱养事”机制,安排专职公益岗位用于乡镇卫生保洁。同时,将城市建设配套费的10%以上作为环卫专项经费;推行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有偿服务制度,环卫费的收取可以参照城区垃圾处臵费的收取办法,由城镇供水企业负责收取,然后拨付给城镇环卫机构;逐步建立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有偿使用机制,开征城镇污水处理费 和垃圾处理费,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资金支持。
5、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增强发展能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建,重点是管。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解城乡户籍隔离障碍。加快落实放宽市区及中心镇落户条件,非赤壁城区户籍人员在规模区内购房,凭《房屋所有权证》可办理1户市区户籍;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落户,在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城镇化居民同等待遇;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二是强化乡镇城管职能。目前,乡镇政府城镇建筑只有监管职能,无执法职能,建议把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城建、环保、土地管理等双重管理部门,突出以镇管为主,增加乡镇城管站的设臵数量,真正解决乡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三是强化村镇管理责任。将城镇管理工作纳入经济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对乡镇及各单位领导干部实行目标考核。市直部门派驻机构要与城镇经济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逐步融为一体,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采取产业化等形式为城镇化服务。四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发展和规范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培育壮大生猪、茶叶、水产、果业、运输、劳务等协会,推广绿态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同时,进一步规范现有合作组织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五是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
6、进一步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加快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一元化制度突破扩大覆盖面障碍。调整和完善现有政策,统一基数、统一保费名称(统称社会保险费),实行一单核定,扩大社 会保障覆盖面。认真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多渠道地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财政补助力度,逐步使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确保低保对象都能享受医疗救助。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加强农村福利院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受灾群众援助制度,规范灾害救助管理。积极推进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扶持农村特困户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二是加快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学校,优化调整教学点。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学生生活设施不配套、办学条件简陋等问题,努力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现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基本均衡。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加强全市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规划,整合资金,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血防综合治理工作。落实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抓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和疾病防治。
四是加快提高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村 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把赤壁建设成为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湖北省文化体育强市。
第三篇: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区委: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如何将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区政协经济委于今年3—6月,组织部分市、区政协委员和区级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了区级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还组织部分调研组成员赴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有的基础和条件
我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直辖10余年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48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人均达到2.5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市第6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比2001年增长3.2倍,居全市第3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7.07亿元,人均1.12万元。经济实力增强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调整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008年公共财政投入我区的“三农”资金达到12.2亿元。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处长、乌江的地理优势,利用三峡移民、西部大开发、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等优惠政策,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三产繁荣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一城四片”架构的基本形成,城乡产业分布越来越明晰,特别是李渡、龙桥、白涛三大工业园区的集聚力显著增强,珍溪、龙潭、新妙三个市级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与农村产业分割运行局面逐步被打破,三次产业比重由直辖初的17.7:47.3:39.4调整为2008年的9.8:58.6:31.6。沿江乡镇和街道产业优势逐步显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依托更加坚实。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区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70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到2008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8.1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55.28万人,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3.91%,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龙潭、珍溪、新妙3个市级中心镇,马武、清溪、蔺市、青羊、南沱、石沱、义和等区级重点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使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重点镇、街为骨干,以交通干道为纽带的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格局。
──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一是城乡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渝涪高速路、渝怀铁路、长江一桥、二桥建成通车,使涪陵对外通行条件得到改善。涪武路、涪丰南北路、涪垫路、涪南路、涪水路等改造升级,提升了区内骨干道路通行能力。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3648公里,其中:国道41公里,省道469公里,县道456公里,乡道811公里,村道路1871公里。公路密度为每100平方公里124公里。二是通讯实现全覆盖。目前,农村每100户拥有固定电话20台,每100人移动电话45部,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三是水电基本能够满足农村需要。200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水利工程9994处,提灌站60处,蓄引提灌水能力3.23亿立方米,有效灌面47.75万亩。全区有人饮工程5999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率为60.9%,其中自来水覆盖率为38.5%。全区有水电装机容量34.13万千瓦,已完成农网改造251个村,占应改的67.29%,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全面实施了富民生态家园工程,2008年末,全区有沼气池4万多口,受益农户4万多户。
──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推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服务的均等化,着力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区级财政的普惠性,努力使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有较大改善,幼儿学前三年入学率达到78%,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4%,高中入学率达到88%。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乡镇卫生院和50%的村级卫生室已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有乡村医疗卫生人员1025人,占全区总数的31%。医疗保障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85.26%,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3.96%,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有所好转。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启动实施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养老保险、三峡移民养老保险、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村四职干部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等,初步构建了城乡养老、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线。
──有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实践和政策支持。一是我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坚持以产业进入为先驱取得初步成效,美心、金科、南方、桂楼、天木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项目效果开始显现,为促进城乡资源有机结合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央近几年出台的1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此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政策深入实施,以及近期出台的国务院3号文件,都为我区加快城乡产业互动提供了诸多先行先试权和优惠政策,为引导和促进我区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三是我区加快扩大开放步伐,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升级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引导更多东部产业向我区转移,促进了我区产业加快发展。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相比全国其它地方,我区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功能作用发挥尚不充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1、城市规模及辐射带动作用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我区虽是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地处长、乌江汇合处,地域优势十分明显,但从目前城市发展现状、城市规模、功能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城市规划起点较低,致使城市发展空间过于狭小,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在项目引进、产业布局、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建设用地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二是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教、医疗卫生、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等,还难以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扩大的需求。
2、农村居民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区加大了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等原因,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与此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农民增收支撑作用不大。因此,不仅农民收入增加难,而且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扩大。2008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5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6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1年3.19:1扩大到2008年3.26:1。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一是城乡统筹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在道路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社会保障的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使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公路等级低,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尚未形成,工业挤占农业、城市挤占农村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专业银行支工歧农,商业银行重工轻农,农村商业银行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四是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五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农村保障水平太低,覆盖面不广。六是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较高。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诚信意识。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差。技能素养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不多,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只能靠卖苦力,严重制约农民增收。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比较突出。
5、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部分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沿袭传统工作思路和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干部作风飘浮,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80%的行政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村级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较弱。
6、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作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全区涉农的24个乡镇、街道,2008年财政收入有7个乡镇、街道过1000万元,有7个乡镇过500万元,其余12个乡镇均在250万元以下,需靠区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无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7、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农村养殖和农药、化肥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部分地方农民饮水不安全。二是农舍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垃圾随意堆放和人畜共厕普遍存在。三是自然灾害频发,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最高阶段,但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农村城市化,其形态是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方式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机制,最终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此,结合我区实际,对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不断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力争到2020年,把涪陵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文明新区。
2、发展目标
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推进一体化发展任务的长期性和工作的艰巨性,计划从2009年到2020年,利用12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具体实施分三步走:
第一步:至2010年,为规划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的各项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明确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任务,修订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继续加快城乡交通、水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形成城乡联动发展、互促共进的发展框架。
第二步:至2015年,为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各项规划和措施的实施。加快珍溪、龙潭、新妙三个市级中心镇,蔺市、马武、清溪、青羊、石沱、义和、焦石、南沱等区级重点集镇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步:到2020年,为完善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发展成果,提升工作水平,对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攻坚,最终实现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
3、总体要求
(1)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立足现状,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充分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2)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开发资源,筹集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3)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发挥城市和中心集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以“四位一体”为框架,着力推进城乡空间规划布局一体化
按照城区、市级中心镇、重点集镇、中心村“四位一体”的总框架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统领全区总体发展规划,努力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产业互补、布局合理、设施共享的城乡空间发展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体系和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体系。
1、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以城区为中心,沿长江发展主轴,沿乌江、涪南公路、涪杉公路沿线三条发展次轴的总体框架。至2020年,街道办事处约90%人口向城区集中,乡镇约33%人口向城区集中,16%的人口向镇区集中,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0%,形成三级城镇体系:
一级:涪陵城区,包括崇义、敦仁、荔枝、江东、江北、李渡、龙桥、白涛8个街道,要积极引导居民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依托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郊观光农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级:包括珍溪、新妙、龙潭3个中心镇。应注重产业立镇,强化特色,加强与中心城区联系,增强对周边城镇及农村的集聚和辐射力。强调工业项目的集中布置,节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防治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努力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城市,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三级:包括南沱、焦石、马武、蔺市、清溪、义和、青羊和石沱等8个一般集镇,其中沿江镇要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发挥产业优势、交通优势、统筹示范区优势,积极依托镇区的发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坪上乡镇,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新型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城乡联动。后山乡镇要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村落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以城市为中心,镇乡为节点,各个中心村、行政村有机结合的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村镇体系。调整村落布局,积极搞好村镇布局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积极发展经济状况、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自然资源等条件相对优越的行政村,其村民集中居住度沿江地区力争达到30—40%,坪上地区力争达到15—25%。适度发展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条件一般,离主要交通干线较远的行政村,村民集中居住度沿江地区力争达到20—30%,坪上地区力争达到10—20%。控制发展后山地区或现有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交通条件较差的行政村,村民集中居住度控制在5—10%左右。对位于风景区核心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的行政村,保留目前现状,原则上不设新的集中居民点。对现有规模太小、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行政村,以及位于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核心区,或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等特殊控制区内的行政村大力实施高山移民或并入区位、经济条件较好且联系紧密的行政村。
3、空间规划布局的工作思路。一是搞好《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从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综合、整合涪陵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环保、防灾、社会等专项规划,搭建起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平台。二是搞好各乡镇、街道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通过对镇村空间布局的规划,将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产业发展和城乡空间布局结合起来,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高效配置空间资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使镇村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三是加强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对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实现二、三产业的相互牵引,带动一产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形成强势工业、城郊农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1、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按照三级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布局。引导8个街道着力发展为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配套的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建筑房地产业、城郊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等,建成现代城市风貌、新型工业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核心区。支持沿江8个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及制造业、运输及商贸流通业,建成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密集带、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加快10个坪上、后山乡镇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努力建成优质稻及山区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资源有机结合。一是着眼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市场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建成重庆市特色农业基地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优的榨菜食品生产基地,重庆市最大的优质丝麻生产加工基地,三峡库区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庆无公害蔬菜基地。着力培育果品、水产、中药材、烤烟等骨干产品,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利益联系机制,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促进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有机结合。加快美心、金科、南方、桂楼、天木等统筹城乡示范片建设,促进尽早建成,发挥示范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工商资本参与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开发,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路,加大工业投入,加快企业培育,加速产业发展,形成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协调并进的工业体系,使涪陵成为重庆市的新兴工业基地。立足现有优势产业,依托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重点培育食品、医药、机电装备、材料、化纤纺织、化工和电子信息七大产业集群。同时,增强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辐射,积极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大力推动为特色工业园区配套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在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园或发展带,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培植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镇工业支柱企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4、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产业承接转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涪陵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主动投身于对外开放的热潮中,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在开放中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依托涪陵建设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完善配套条件,推进产业集群式转移和承接,优化现有产业布局。
5、切实抓好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我区是一个集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的市级贫困区,有不少乡镇经济发展十分落后,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为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因地制宜地抓好欠发达乡镇产业规划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确立主攻方向。突出“特而精”和一村一品,长期坚持,形成特色,扩大规模。二是着力培育产业体系。对当地能够形成规模的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开发,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体系,闯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路子。三是积极开发旅游产业。整合辖区各种资源,探索性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四是加快欠发达村土地承包制度创新改革,推行土地承包权有效流转,让土地使用权逐步向种植能手集中,建立规模化农业生产企业,让农民有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在城区,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今后基础设施建设应向农村延伸,投资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1、加快城乡道路网络建设,努力打造“畅通涪陵”。一是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着力打造“三大路网”。即在建成涪陵对外大通道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骨干公路路网,加快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建成中心城与二圈层、三圈层的直达快速通道,建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便捷通畅、运行安全的新农村路网。二是打通陆上主通道,全面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打通涪陵陆上交通进出大通道,至2012年实现在建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达到140公里,逐步形成与全国、全市的交通大循环。加快沿江高速涪陵至丰都段、重庆三环高速涪陵李渡至南川双河口段、沿江高速涪陵至南岸段建设,全力推进涪陵北环线、涪陵至武隆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实现区域交通快速直达。三是建成区内循环网,加快区内骨干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到2012年基本实现“20分钟城区、40分钟毗邻乡镇、60分钟涪陵”目标,至2020年,实现100%村通达、通畅。四是抓好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和养护。对那些修建公路困难的村社,采取修人行便道的办法,把村与村、社与社的通道连接起来,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方便城乡物资流动和生产要素配置。农村客运发展坚持车头向下,面向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培育李渡、珍溪、南沱、焦石、龙潭、新妙为中心场镇的农村二级客运网络,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公交的服务标准和发展成果,促进城乡之间、乡乡之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至2020年,使符合农村客运通行条件的乡镇村社通车率达到100%。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全力推进龙潭水利工程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龙潭水利工程渠系调整及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天宝寺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2012年前全面完成左干渠三期及万亩以上支渠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水库灌溉效益,促进新农村建设。启动红星水库工程,保障李渡新城用水。努力推进游江河流域大灌区建设,加快项目论证、申报,力争在2010年挤入国家计划盘子。二是推进农村人饮安全建设,构筑农村供水城市化格局。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采取“整村(乡)推进”的方式,以城市拓展区、重点集镇、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示范村)为重点,切实搞好规划及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水质管理,确保农民群众饮水安全。到2012年,解决全区25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20年,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3、加强城乡能源保障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目前全区还有近40%的行政村未实施农网改造,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及企业的生产生活。为此,电力部门要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力争在近两年内全部改造完成,确保农村用电安全和农民、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二是通过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推进天然气管网向城镇周边农村延伸,扩大天然气的服务面。三是继续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五)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按照共享要求,基本做到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农村居民也同样享受,确保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惠及农村。
1、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思路,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城乡教育对口支援,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完善助学体系,确保困难学生不失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办学和城区集团办学以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管理体制、资源融合、救助标准、网络联通、评价体系、师资建设、经费投入七个一体化。到2020年,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全区实现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基本相同,利用信息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让农村学生享受城市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城乡社区教育普遍开展,基本构建起城乡终身教育体系,城乡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推进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加快综合性、专业性医院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探索城乡卫生资源融合的有效方式。抓好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城市居民享受的社区卫生服务向广大农村延伸,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推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涪陵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建设,继续扶持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逐步实现村村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到2015年,争取所有乡镇、6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一定规模的健身场所,到2020年,所有乡镇村社区都有健身场所。
4、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2010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政策体系,特别是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转续政策,根据参保人员身份的变化和缴费能力的大小,实现各养老保险之间的自由转移,真正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全民“老有所养”的目标。
5、推进城乡就业保障均等化。一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在不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切实帮助引导农村居民就业。二是要把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把农村居民的培训纳入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和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三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工业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居民就业问题。四是乡镇、街道和社区要发挥区位优势,依靠集体力量,发展集体经济,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享受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六)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
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动摇,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行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农舍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优美环境镇、村建设,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全面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利用以及大气污染的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宜居涪陵”和森林工程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力争到2020年全区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60%以上。
(七)加强领导,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区委或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级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有序推进。同时确定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围绕提高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村级班子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核心。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体共建、互帮互助活动,推进城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调配的方式方法,注重培养选拔能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基层任职,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带动农村发展,引领农民致富。
2、制定配套政策。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力。力争在5年内根除户籍制度上附着的有关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对农村居民的政策限制。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着眼于集约化经营、最大化收益,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制定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用地政策。在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培育二级市场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土地一级市场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机制。在坚决执行国家土地法规、审批程序和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集体的土地,以入股、出租等形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对小城镇在镇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形成的富余地,允许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对小城镇的企业用地,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置换、分期缴纳出让金等方式合理解决,也可以采取农户入股或企业租赁的方式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全部返还镇级财政,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把城镇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纳入统一的就业规划和管理,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按照大统筹、全覆盖、上水平的思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保障制度,使各项保障规范化、全员化、趋同化,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特别是增加对经济薄弱乡镇的投入,促进其协调均衡发展。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用好、用活、用足上级政策,精心规划和科学编制一批上级支持的项目,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应有份额全部到位。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投放金融产品,扭转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的“非农化”倾向,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村镇银行、贷款担保公司、社区性金融合作组织等,不断提高各类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比重。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建立持续有效的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合作利用当地资源,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投入资金、投入劳动,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是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机制。把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制定、工作安排、财力投放、人员配置等方面更多地定格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切底改变现行的城市管城市、乡村管乡村的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全新的城乡管理和经济运行体制,打破城乡界限,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合力,确保按期实现一体化目标。二是健全完善帮扶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帮扶农村,并确定具体帮扶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和项目,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应有贡献,确保以工促农出成果、见成效。三是建立示范引导机制。坚持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注重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小城镇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面培育典型,以点、线上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把群众的愿望、发展要求引导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上来,凝聚全区上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建立考核制度。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体系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涪陵实际,充分调动各级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要针对乡镇、街道发展类型的差异,实行分类分层考核,客观真实地反映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工作实绩。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平时监督和过程的管理,尤其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
——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有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的构成已经是15.2:52.9:31.9,工业居绝对主导地位,城市化率达到41.76%。同时,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2936.4元和9421.6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超过农村居民的3倍,而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差距更大。在这种趋势下,如果继续侧重抓工业化、城市化,即使如理想的那样,到2020年实现城市化率55%,农村人口仍会有近7亿人。7亿农村人口也不是小数。所以,既基于解决城乡差距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也基于中国已经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提了出来。也就在这个月,成都就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提出“六句话”的总要求。这“六句话”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思路清晰、政策配套、措施得力、工作到位,虽然仅两年的实践,成都农村面貌和城乡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创造了“三个集中”的经验和“幸福梅林”等模式,使农民“发展有路子、就业有岗位、增收有来源、居住有环境、生活有保障”。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在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做跟踪调查后,结论是城乡差距已经缩小到1:2的水平,为全国城乡差距的平均值的一半。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受益最直接、最大。
如今,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成都先行一步的实践,可谓为“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所谓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就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为着力点,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2005年11月19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高度评价成都的实践:抓得早、思路新、力度大、效果好,将为全省提供很好的示范和借鉴。
成都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一体”上。这个“一体”,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面上的层次,二是核心层次。面上的层次,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感受到,属于“硬指标”,集中体现为“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指标”。关于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长期以来,人多地少、零星经营,是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道坎。无数事实表明,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后才具备了搞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如新津打造的“川西坝农业博览园”,发展观光农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常年吸纳1000多农民进园务各,使周边1000多户3000余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用地的比较效益;关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社会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风貌三个方面。成都农村的交通、通讯、校舍,农民的社保、医保、就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农村发展与建设规划等,都纳入市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彻底拆除城乡隔离的藩篱;关于居住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为农民新村和农民新居建设。各区(市)县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了“新村模式”,如新津的纯阳花园农民安置小区。创造了“新居模式”,如锦江的“红砂村”、“幸福梅林”。人们戏说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那么,促进农民三大方式的转变,或者说,抓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将中国农村也建设得像欧洲。这个面上层次的“一体”,如同发达国家那样,虽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有不同的指标,但都具有现代性。因而这个面上的“一体”,“体”
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现代性”上。
二是核心层次。这个核心层次是支撑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直接体现为“六句话”中的“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跨入进一步完善的阶段。虽然经济创新从农村起步,但自农村经济改革向城市经济改革转移之后,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培育和10多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经济大潮已经把农村经济这一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农村经济处于弱势,弱就弱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包含了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建立和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我认为,这个核心层次的“一体”,就是“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提升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一样共享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对相对“贫血”的农业来说,就是“输血”,这非常必要。但仅靠“输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正如城市经济的发展那样,最终还是靠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如今我们不仅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而且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时期,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显得特别紧迫。市场经济中有两个基本要素:市场主体和产权。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和产权特别薄弱。在市场主体方面,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根本不具备市场博弈的能力。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六字句”的总要求中,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包含了“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也包含扶持和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这些都有助于培育和壮大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在产权方面,成都的实践已经初步涉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改革了。产权改革历来是风险最大的改革。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了这一点。但没有实现产权明晰并具备市场化品质,仍然难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博弈的能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与经营中不仅产权明晰,而且产权的市场化程度也相当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负债经营”的经济。农业经济为什么缺乏生机和活力?就是融资难。为什么融资难?就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没有具备市场化品质的产权。五中全会《建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现代农业经济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产权是不成熟的,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我相信,随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完成,随着随着国家转向农业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农业生产与经营中产权改革问题也将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议题之一。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在农业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着力,而且,形成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城乡一体化”是一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整合城乡经济社会的综合改革。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对“建设新农村”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成都在2003年就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把发展的重点从城市化扩展到农村的现代化,加大农村建设的力度,表明成都的发展部署具有超前性。这超前性既基于成都的发展实际,也基于决策层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真心实意为农民的胆识。所谓成都的发展实际,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三最”奋斗目标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程度,具备了“以城带乡”的条件;所谓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就是看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将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升级的瓶颈,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会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提供新的平台;所谓真心实意为农民的胆识,就是投资农村建设比较效益低,并非每一个发展起来的城市都愿意真心实意“带”农村。“城乡一体化”在学术界喊了十多年,为什么雷声不断,不见下雨?就是因为注重农村这一块,容易引起GDP下滑,有政绩不佳的风险。既要保证GDP持续增长,又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就得有敢冒风险的胆和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识。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GDP继续创历史新高,表明只要思路正确、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向比较效益低的农村经济倾斜也可以做到不拉GDP增长的后腿。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当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刷新农村的面貌,就是政府要将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而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题中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从根本上破解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难题。所以,成都的实践,可以看成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特别是建设新农村为目的的一场系统的综合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的以增强城市集聚效益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城乡经济社会互动、互为增长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探索。成都先行一步的实践,不仅可以为各地起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经验,而且可以为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破解农村经济社会瓶颈创造新的经验。
第五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上下联动强力推进
XX街道掀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热潮
自X月X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XX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街道XX个村已全部开工清理,XX个村的清理工作已完成,31个村的卫生费收缴工作已完成,共配套资金15万元,清理路域、河道45公里,各村出动人工2000人次,清理三大堆3100处,清理垃圾90吨,出动机械80余辆。清理墙面、电线杆乱贴乱画和小广告400余处,解决占道经营30起,道路两侧、边沟内、绿化区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街道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紧跟县委步伐,于X月X日召开了党工委扩大会议和由各村支部书记、主任、机关干部参加的工作动员会议,对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建办;制定了《XX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整治任务和清理难度,将XX个村划分成三类,分类指导,分别于16日、20日、28日前进行验收;与各管区签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要求,确定了完成时限,加强了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XX街道协同各村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与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积极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利用村内广播每天早、中、晚把政策讲明,说清城乡环卫一体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让群众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并接受环卫一体化工作,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街道开展了干部进社区、进农家宣讲活动,受教育面达到98%以上。组织了10余次学生、干部、低保人员、零就业人员等开展义务劳动,共1000余人参加,为环卫一体化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素质,又提高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街道对XX个村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联合督导,确立了XXX等8个典型示范村,随后组织其他村支部书记对示范村进行学习观摩,在全街道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强化措施,明确责任。
街道将城乡环卫一化工作列为现阶段重中之重的工作,进一步落实了包管区领导干部和包村干部的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包村干部全部盯靠在村,每天下午包村干部向主任汇报本村工作进度。在具体的管理中引入了竞赛机制,在街道大厅设置擂台榜;督导组每天对各村至少巡查一次,对任务完成情况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一天一通报,并将
结果进行汇总、存档,将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从而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街道以“三化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片区协调作战”为总体工作布局,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开展好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延伸和巩固,二者互为一体,相互联系,协调推进。我街道划分XX管区、XX管区等六大片区,上下联动,左右互补,协调推进。同时,也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与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相衔接,让文明新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农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