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天水市就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追求卓越培训班”培训计划
2010年天水市就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追求卓越培训班”培训计划
一、民生实事落实计划
严格按照省上安排,选拔6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选拔450名左右医疗卫生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50名左右兽医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兽医站工作。6月初发布公告,6月底组织报名,7月底组织选拔考试,9月份安置上岗。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畜牧局、市财政局。
培训时间:6月23号7点开始5000名教师第四期的培训(16天)
7月8号开始5000名教师预测班的培训(10天)
培训地点:天水师范学院院内(教室以课表为准)
二、赴基层就业计划
认真组织实施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选调优秀大学生”等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的各类就业计划,招考“三支一扶” 高校毕业生130名、“进村社区”190名、“特设教师岗位”587名,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50名左右。11月底前将招考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安置到位。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团市委。
培训时间:6月30号7点开始“三支及进村社”第三期的培训(15天)
7月10号开始“三支及进村社”预测班的培训(8天)
培训地点:天水市委党校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三、公务员考录计划
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重点是经过基层锻炼的高校毕业生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其他社会人员,为全市公检法系统和各乡镇党政机关招录282名公务员。12月底完成录用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培训时间:7月30号开始“甘肃省公务员”第二期的培训(15天)
8月15号开始“甘肃省公务员”第三期的培训(15天)
8月30号开始“甘肃省公务员”第四期的培训(15天)
9月15号开始“甘肃省公务员”第五期的培训(12天)
培训地点:天水师范学院院内(教室以课表为准)
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
从现有紧缺的市、县(区)编制资源中挤出980个左右事业岗位(含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选拔100名工作人员),面向择业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11月底前完成招聘工作。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培训时间:8月5号开始“事业单位”第一期的培训(15天)
8月20号开始“事业单位”第二期的培训(15天)
9月5号开始“事业单位”第三期的培训(15天)
9月20号开始“事业单位”第四期的培训(15天)
9月28号开始“事业单位”第五期的培训(15天)
10月12号开始“事业单位”第六期的培训(15天)
10月20号开始“事业单位”第七期的培训(15天)
10月28号开始“事业单位”预测班的培训(10天)
培训地点:天水师范学院院内(教室以课表为准)
咨询电话:
第二篇:2013年天水市追求卓越冲刺题
2013年天水市追求卓越冲刺题(一)
2013年天水市追求卓越冲刺题
5月5日强化冲刺试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共30分。)1.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写进了党章,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
A.与时俱进 B.重大转变
C.继承与发展 D.进一步升华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就是()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始终依靠人民、相信人民 C.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D.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作风建设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
A.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特别是反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败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C.建国29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和失误的总结与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原理的继承和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
D.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经验的总结 4.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是()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B.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学说
C.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革命理论 D.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真理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达的是()观点
A.庸俗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这两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意识的能动性是指()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
C.人类特有的思想 D.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8.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人格尊严权利
9.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A.原则领导
B.间接领导
C.政治领导 D.思想领导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议事和活动中遵循的原则是()A.议行合一原则 B.集体领导原则
C.个人负责原则
D.民主协商原则 11.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
12.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改造世界是第一性的,认识世界是第二性的 D.懂得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就能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13.我国刑罚与剥削阶级刑罚的区别之一是()A.对犯罪所产生的作用不同 B.适用的机关不同
C.严厉程度不同 D.适用的对象不同
14.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每一矛盾都有它特定的性质 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关于公文文种,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党的机关公文一般由17个部分组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一般由18个部分组成
B.党的机关公文种类有15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则有14种 C.“决议”不是党的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共有的文种 D.文种必须根据作者的权限来选择
16.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巨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成员的觉悟不同 C.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与剥削 D.社会主义不需要其他分配形式
17.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A.没有选举权 B.停止行使选举权 C.可以行使选举权 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18.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应由()A.代理人承担 B.第三人承担
C.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共同承担 D.被代理人承担
19.根据我国宪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全国行政编制总额的核定权和调整权属于()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 D.人事部
20.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说明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 D.描写
21.遗嘱继承人不包括()A.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 B.丧失继承权的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
C.因抢劫而被判刑的被继承人的子女 D.非婚生子女
2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大陆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存 B.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C.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D.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
23.我国的日食、月食记录是从下列哪朝开始的()
A.春秋 B.西周 C.夏 D.商
24.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是()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巴比伦
25.在我国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是()
A.版权是著作权的一项权利 B.著作权是作者的权利,版权是出版者的权利
C.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 D.二者之间不能分割
26.我国社会主义法,一般()
A.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无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部分有溯及力,部分无溯及力 D.有时有溯及力,有时无溯及力
27.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28.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
A.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B.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
C.工作中的表现 D.个人综合素质
29.下列哪个选项应当是直接选举的()
A.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B.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C.乡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D.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30.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中,“规定”是指()
A.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规定 B.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进行部分的规定
C.用于对某一项的行政工作进行部分的规定 D.用于针对特定事件而采取的处置办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胡锦涛同志指出,回顾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理论创新并指导实践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启示()
A.科学的理论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 B.科学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C.科学理论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D.科学理论必须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E.科学理论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并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2.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强调学习理论的任务的同时,再一次强调学风问题,提出了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正确结论,这“三个着眼于”是()
A.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B.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C.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D.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E.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3.“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C.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就是()
A.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E.要把马克思主义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公安机关决定并执行 B.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人民检察院决定并执行 C.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人民法院决定并执行
D.对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E.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6.关于公文文体,下列项目阐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建立后规定公文以语文体为原则 B.在1965年前,我国的公文文体是文白兼用
C.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 D.公文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表达方式
E.公文之所以被确定为应用文体,首先在于它的直接应用性
7.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B.立法必须遵循民主程序,最大限度反映民意
C.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D.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E.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事物发展规律,符合时代精神和基本国情
8.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
A.党的政策指导法的制定 B.法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定型化
C.党的政策不能代替法 D.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
E.法的制定能促进党的政策的完善
9.承办是公文办理中的重要环节,承办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A.报上级机关承办 B.领导同志承办 C.秘书人员承办 D.职能部门承办 E.转发别的相关部门承办
10.“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的这句话的含义是()A.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B.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E.法调整的主要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11.关于辩护制度,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A.只有在刑事诉讼的初审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其辩护人
C.对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
D.自诉案件的被告人随时有权委托辩护人
E.在法律上,犯罪嫌疑人不能自己作为自己的保护人
12.下列情形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是()
A.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B.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 C.法院对扰乱法庭秩序的诉讼参与人不能直接审理,而必须由检察院提出抗诉
D.检察机关在庭审过程中发现被告人还有其他未被指控的罪行,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13.“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普遍规律从哲学上看,是指()
A.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D.量变引起质变
14.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下列事物中属新生事物的是()A.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人类登上月球 C.知识经济时代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参与企业股份
15.关于公文标题和主题词,阐述错误的是()A.公文标题的三个组成部分可随着省略
B.一些规范性、公布性公文的标题可省略其中一或两个部分 C.公文的主题词没有限制 D.主题词的排列次序应科学合理 16.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C.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7.关于万隆会议,下列阐述正确的是()A.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B.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会议
C.中国、印度、日本、缅甸、巴基斯坦是发起国 D.会议通过了宣言,提出了10项国际关系准则
E.“万隆精神”的核心是亚非人民团结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与和平共处
18.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集会、游行、示威等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19.诉讼的构成必须有()方
A.原告(控)B.被告(被控)C.证(证明人)D.审判(法庭)
20.工作报告在党的机关可用于()
A.反映情况 B.提出建议 C.答复上级询问 D.请求批准
21.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是()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B.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C.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应带动和帮助未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共同走向富裕
D.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和平均富裕 E.先富和后富是互相排斥的
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A.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C.解决所有国家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D.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保证 E.适合中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制度
23.随着自然科学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说明()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B.哲学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4.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因为它()A.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B.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C.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是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的本质 E.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25.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我国共存,但从整体上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说明()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坚持实事求是,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则,就是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但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4.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公文,地方行政机关、党团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一般不能发布公告。()5.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乡(镇)长负责制。()
6.“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存在主义的观点。()7.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规范性文件。()8.我国对县(县级市)的领导有三种形式:省直接领导县、地区行政公署领导县和地级市领导(代管)县级市。()9.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0.法律所体现的只是统治阶级成员中意志一致的那部分人的意志,排斥任何个别集团、个别人的与共同意志相违背的意志。()
《公共基础知识》5日强化冲刺试卷
(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A 5.C 6.C 7.A 8.B 9.C 10.D 11.C 12.B 13.D 14.D 15.B 16.A 17.C 18.D 19.B 20.A 21.B 22.D 23.D 24.C 25.C 26.B 27.D 28.B 29.C 3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E 3.ABCD 4.BC 5.ABC 6.ACDE ABCDE 8.ABCDE 9.BCD 10.BC 11.BCD 12.BCD 13.ABC ABC 15.AC 16.ABC 17.ABDE 18.ABCD 19.ABD 20.ABC 21.ABCD 22.ABDE 23.ABCD 24.ABCDE 25.A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14.
第三篇:校长培训:卓越校长追求
陈玉琨是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他所领衔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为全国各地中学校长的专业素养、教育管理本能的提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动研修平台。最近几年,又在组织“人民教育家论坛·全国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本书就是他在这些研讨会上发言的汇编。书中涉及27位校长的教育演讲,大体回答了三大问题: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学校应当如何办。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校长的演讲,陈玉琨分别做出了呼应。
陈玉琨的回应非常深刻,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教师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怎样才能办出真正的教育”等一系列教育的根本问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今天的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发我思考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对教育的敬畏
对教育要有一种敬畏感,这反映了人对待教育的一种态度。我们理解当下的教育吗?
从历史长河的视野看,过去的每个家庭,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所形成的教育策略和途径,都是针对这群兄弟姐妹群体以及群体中的个人而实施的。但今天的教育,面对的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独生子女的教师和独生子女的学生,如何教育这样的群体,我们过去的教育从来也没有经验。将过去的经验照搬到今天的教育对象中,必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从技术的发展看,我们今天的社会,拥有令人晕眩的先进科技,电子白板、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云存储技术„„这些技术介入到教育领域,将对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过去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自然也不可能提供什么经验给我们。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过去的我们,基本上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和外界的接触和交往非常少。教师有稳定的、令人羡慕的收入,且掌握着较多的教育资源,学生没有多少杂念,跟着教师学好文化是主要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日趋多元化,信息传递和流通的手段日益丰富,教师不仅在收入上不再有优势的地位,在教育资源的掌握上也处于劣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搞好教育,我们没有经验。
„„
陈玉琨说:“作为校长要对教育有一份敬畏感,我们还不懂或者不完全懂教育,我们对教育的理解还非常肤浅;我们还不懂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孩子心灵的深处。”对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的把握、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或者说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前提。如果我们对这些规律尚且不能真正把握,我们更加需要有敬畏之心。
遗憾的是,在我们教育领域,总有这样的一些管理者、教育者,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来推动教育。他们对教育基本上不懂,但却敢于做出这样的或者那样的决策,根本就不想听听别人的意见,也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他们管理教育就像管理经济那样,每年都要下达指标,要求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短短的时间内来实现这些指标的要求,从来不去想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一项教育政策出台,需要多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
敬畏的本质是人对自己有限性的清醒的认知。面对未知领域,人们有时候就像是一个笑着扑向火塘的婴儿,既缺乏正确的认知,又缺少行为反省。只有懂得反省的人,才会有敬畏之情;只有心存敬畏,人类才能逐步实现对无限世界的追求。孔孟等儒家的创始者们的忧患意识即与此有关。这种敬畏促成了他们的敬德修业,不断提升自己,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需要这样的敬畏感。敬畏不仅是谦逊、谨慎,更是在心灵里给自身加设的保护,它会放慢你冲击未知的速度,走好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步。
第二,对成长的认同
办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奠基,是我们当下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问题是,当我们讲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真切的认同感?
每一个中学校长,每一位学生家长,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青春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矛盾冲突:一是学生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来的矛盾、紧张和冲突。
从生理的角度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生殖系统已经发育完成,随时都可以开始动物的本能行为——传宗接代,繁衍生命。但我们的社会不允许这种本能行为的发生,要让这些孩子继续学习,以便在将来的社会里站稳根基。这就导致了人的生理本能和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那些不断涌现的情绪冲动进行化解,将那些寻找异性伴侣的渴望转化为正常社交关系的建立,学习如何对自身日常生活行为的反省以及调整自己的身心发展,促使自己心智的成熟。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相应的课程、需要有导师陪伴、需要给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空间、需要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做出的阶段是“独特的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我的消解”,人被社会所同化,成为社会的一颗螺丝钉,成为社会大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还不是终点,紧随其后的是“我的再生”,成为这个社会中一个独特的人,而不是消融在社会之中。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就是要认同这些发展的特征和阶段,帮助学生顺利渡过人生中的一个个关键期。这其中,有几点很重要:
一是要顺应天性。有一位家长说得好,与其与小树去较劲,还不如去施肥、去灌溉。小树有自然的成长规律,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这种按照自然法则成长的规律,就是天性。对于学生来说,让其按照自身的生长法则去成长,就是顺应天性。我们常说要依法办学,依法办教育,这个“法”是什么?就是法则,就是教育的规律。
二是要涵养德行。作为一个自然人,他的成长是无拘无束的。但在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的约束,这对孩子来说是不适宜的,因此会带来一定的对立、紧张、矛盾,甚至反抗。怎样去理解孩子的需要、化解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策略。
三要有人文情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怀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没有对人的关怀、关心,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对人的关心只能靠心灵的碰撞,真诚的对话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引领,才能够培养出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生。此外,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是提升学生智慧才能的重要手段。
第三,对美育的追求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关于教育之美的追求,经常被人们所忽视。教育之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由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等活动所组成。从内涵上来说,美还可以分为现实美、艺术美两大部分。现实美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美是人所创造的,这就是它们的最大区别。其实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种美,叫社会美,它包含了现实美的一部分,又包括人们在社会中的语言、行为、心灵的美,这些美既是现实的,又是创生的。
现实美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之美,包括形如山川河流的自然美,以及具备简单、和谐、对称、黄金分割等等特征的科学美。很多科学家就是因为对美的欣赏而产生科学研究的冲动的。艺术美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它需要人通过眼睛的观察和大脑的思考,对美进行体悟,然后进行创作,再现出高于生活的佳作来。
陈玉琨先生认为:“对于自然美、科学美,我们更多的是去发现它,欣赏它,享受它。在发掘美的过程中创造我们的教育。如果有人不懂所谓的自然之美,不能把握科学之美,我以为他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真正体会到学科美的,美育在课堂中也很难真正地得到落实。”
美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和德育不一样,和体育不一样,和智育也不一样。人的精神追求分为三大类:真、善、美,对真的向往,对善的执着,对美的追求,这是人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懂得美,理解美与欣赏美,提高欣赏创造美的能力,无疑是我们重要的教育目标。
创造教育之美,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充分利用和发掘现实美;二是使教育过程本身充满着美。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
《卓越校长的追求:陈玉琨教育评论集》 陈玉琨/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
第四篇: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武威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全市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市组发„2011‟134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关于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培育壮大“五大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全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促进金武一体化进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的战略部署,结合广播影视新闻宣传和事业发展需求,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着力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广播影视干部队伍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和推进事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二、培训目标
2011-2012年,把全局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全员轮训一 遍,确保每名干部职工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0学时(或12天)。通过教育培训,使全局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观念更加解放,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做好广播影视新闻宣传和事业建设的本领进一步增强,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培训对象
“行动计划”的培训对象包括:全局市管副县级后备干部、80后优秀年轻干部、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四、培训内容
按照广播影视跨越式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职工能力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行动计划”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必须切合实际,与时俱进,重点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治理论培训。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重要工作安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基本理论。
二是业务理论培训。主要是关于新闻宣传、广播电视发展趋势、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前沿理论、各家学说,特别是新闻采访、编辑制作、设备更新换代、报纸编排设计、广告创意等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是业务技能培训。主要是采、编、播设备操作使用技能技巧的学习指导,播音、报纸编辑等具体工作的交流学习。四是偶发情况的商讨、处理、整改。主要是针对各科室、各岗位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事故或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查找原因,并推广开来,由表及里,举一反三,从错误和教训中汲取经验,“吃一堑长一智”。
五、培训方式
一是领导示范。局领导利用各种场合,以自身作为来示范、点化、引导职工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对行政行为、礼仪常识、调研方法、公文写作、处事态度等进行培训,如,如何主持会议、组织选举、沟通思想、追究问责等等。
二是开展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本系统及市上安排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精心部署,真抓实学,坚决整改,务求实效。
三是请进来教。邀请省广电局、省广电总台、科研院所和有一家之长的专家学者来局讲学授课或指导业务。请进来是定课题、有指向地请,是需要什么请什么人,决不搞虚应故事的你讲什么我听什么。
四是送出去学。除参加省、市安排的各种学习,每年都要硬性规定局属各部门外派学习的名额。外派人员必须是局内业务骨干,能听得懂、学得会,回来讲得出、用得上。
五是相互交流。同一培训组内各人员召开研讨会,就确定的命题或任务,如挖掘武威本土特色、人物特写取景、播音员化妆、机关节能等,阐发思想,交流启迪,求得教学相长。
六是传帮带。对新上岗或业务能力较弱人员,实行一对 3 一、一对多、多对一定向培养,言传身教,耳提面命。
七是集中点评。随机选取一条新闻、一个专题或者抓住一个偶发性案例,开展解剖麻雀式的分析点评,各抒己见,吹毛求疵。也可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例进行条分缕析的学习借鉴。
八是定题自学。按照年龄、专业、职称的不同,分别确定每个职工自学书目、笔记字数、心得体会或专业文章方向,一月一检查,半年一考评。
六、实施步骤
实施“行动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各科、室、频道、电台根据局(台)确定的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行动计划”进行全面安排,制定出各自的培训计划。
第二阶段:集中培训。各科、室、频道、电台自现在起至2012年11月,安排实施集中培训活动,活动要具体,要有责任人,要有部署有检查。
第三阶段:考核总结。局(台)成立考核组,对各科、室、频道、电台“行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总结经验教训,确定下一年培训思路、目标。
七、保障措施
为把培训计划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使培训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确定以下保障措施。
(一)实行职工培训领导责任制。培训工作由局长(台长)抓总,常务副局长总协调、总督查,分管领导组织实施,各培训组分别确定一名中层干部牵头。各责任领导按照培训计划规定的内容、方式、进度、目标独立协调和操作,局里每半年召开一次各科室评比会议,听取汇报,寻找差距,指正失误,检验效果,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教育培训过程监督。
长不出好叶就结不出好果。教育培训追求的是效果,但更为重视的应当是过程。培训过程中,各责任领导既要督查计划各项目、各环节的落实到位情况,还要检查培训中人员出勤、开会发言、学习笔记、受训态度等情况,更要以考核成绩、理论文章、节目收视效果、作品发表获奖等实际成果来衡量和评估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走过场、敷衍了事的要回头补课。
(三)建立正向倒逼激励机制。
良好的机制就是良好的环境、正向的压力、催生内在潜能的动力。激励机制要事先制定,人人皆知。我们实行教育培训“五挂钩”政策。一是与考勤挂钩。集中学习实行点名制,无特殊情况不予请假,无故不参加按缺勤对待。二是与工作考核挂钩。职工集中学习天数、考试成绩、笔记论文等经换算后在年终考核总评成绩中加减一定的分值。三是与物质奖励挂钩。制定了职工培训奖罚办法,将培训任务分解到科室和个人,对完成培训较为出色或未完成培训任务的,每半年奖罚一次,如数兑现。四是与晋职竞岗挂钩。中 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加入专业理论考试项目,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和职工双向选择必须完成培训任务,担任学术带头人、专业领军人物、栏目制片人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广播电视作品、理论文章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五是与荣誉挂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候选人必须完成培训任务,并在本专业做出突出成绩。职工比武、专业竞赛优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局机关设置光荣榜,张挂大幅个人彩照。
(四)加大反向约束惩戒力度。
对完不成教育培训任务,或者参加培训态度消极、效果不显的干部职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除以上惩戒办法外,采取点名通报、加大培训力度、选岗淘汰、岗位调整、内部退养等措施做出处理。反向惩戒措施打击面要窄,但力度要大、态度要坚决,尤其要注意对事不对人,切忌临事手软、因人而异。
第五篇:校长追求卓越——培训总结
校长追求卓越,师生自然精彩
—参加2017校长互联网+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总结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李晓峰
2017年以来,我同全区的中小学校长一起,参加滨州市教育局、滨城区教育局组织的“互联网+校长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我根据工作和学习需要,选择了以课程领导力为主的课程,涵盖“引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课程、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家校关系、学校德育与行政管理、教育信息化、教育政策法规”诸方面。3个月来,通过网络参加了众多的研修研讨活动,聆听了众多著名专家的报告,网上观摩了众多的省内外名校及活动,听取了多名专家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还结合培训阅读了几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记录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引领学校向好发展。
远程研修、专业培训、实地考察以及工作实践,使我接触了大量的新信息、新案例、新理论、新知识,获得了一些新感受、新认识、新体验,也产生了一些新想法,推出了一些新举措。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生成长环境得到优化,学校课程建设取得长足突破,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我们的晨诵午书暮省闲暇教育、我们的假期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体育艺术节、读书节、合唱节,还有那“挥沙成画”的师本课程,剪纸与纸塑、生活化的德育和少先队活动课程,正显现出第三小学的精彩。
一、将办学思想和目标规划作为学校顶层设计的首要因素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她是一校之魂,校长的决策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校长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富有创新精神,为学校的发展把好舵。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在吃透素质教育精神实质,了解本地本校师生和事业发展状况、运筹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前提下,把握机遇,从实际出发,确定学校发展的思路,制定学校发展的战略决策,集思广益,形成广大教职工的奋斗目标。方向定、目标明、措施强、督导硬、引领准,何愁学校不发展,不向着良性目标前进。
我们以“求真、向善、崇美、笃行”为核心理念;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为中心目标,以“教师至上、学 生第一”为服务理念,积极达成“科学求真、人文至善、艺术达美、和衷笃行”的长效体制机制氛围;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导向,以各项创建工作为抓手;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制度保障体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实行民主科学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2015年以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又推出了《实施四轮驱动策略 优化课程教学实施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三年提升计划(2015--2017)》,基于特色学校创建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在分析学校资源优势(包括办学条件、师资、社区、家长等的资源)基础上,提出“构建12347810目标体系”,以“科学求真、人文至善、艺术达美、和衷笃行”为重点,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真、善、美、行”四轮驱动的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实施这样的一个发展框架。
许多时候,校长的智慧、策略、点子、策划,就体现在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一个个活动之中。例如我策划的水立方教研联合体“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城乡少年手拉手假期体验活动;送课下乡与同课异构;2012年开始的校园体育艺术节、读书节活动;“红歌唱响校园”之“校园红歌节”;还有连续两年举办的教师教学素养大赛、少先队辅导员综合素质大赛等,既锻炼了老师,丰富了课堂,又繁荣了课程文化,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可谓一举多得。
二、工作着力点——提高班子执行力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固然有点绝对,但一个好班子绝对能够带出一个好学校这是事实。校长在工作实践中,除努力提高自己对于上级党委政府指示的理解力、执行力外,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执行力,推动工作开展,更重要的是,发挥团队优势,提高班子的执行力,发挥班子每一个成员的专业和工作优势,为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凝心聚力干事业、全心全力图发展服务。校长的影响和作用在于大局,在于决策,在于指引,在于发挥用人艺术,在于非权力性因素的影响,在于校本制度文化的推动。试想,当一个校长以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赢得下属的信任和推崇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工作局面——群情激奋、斗志昂扬、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指挥起来果断有力,运转起来畅通有序,沟通起来心灵畅达,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发挥起来游刃有余,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蕴含在愉快的工作和活动之中。这时,离成就、离特色、离品牌就不远了。所以,我主要是把握全局,注重协调,搞好配合,提升精神境界,研究工作规律,宣传推介特色。把分管同志的工作协调好、调度好,把中层同志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
我主张“赢在中层”,所以就搞“突破中层”。学校管理人员等中层干部大多出身教学一线,是专任教师里边的佼佼者。他们从教学一线脱颖而出,参加教育教学管理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发挥他们的优势,才能搞好课程管理、建设与开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他们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搞好课程资源整合,才能彰显办学活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而加大对他们的培训指导力度,做到“突破中层”,对于做好学校工作创新传承,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在制定服务规则时,提出了各个层级的目标要求。譬如支部班子:教师至上、学生第一、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工会工作:体察民情、体恤民意、校务公开、民主监督;中层团队:以校为家,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和谐发展。这样,建立起运转畅通、有序高效的运行体制机制,发展中层、突破中层、赢在中层,为期不远。
工作中在当好班长同时,积极与中层团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给他们提要求、压担子、出主意、做引导,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积极创新,努力实践,实现工作的新起色和个人专业快速成长双丰收。如德育处副主任孙岩梅、教务处副主任李彩蕾、音乐教师王莹、语文教师王海虹等,均因为工作锻炼、岗位磨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被提拔或调整为中层正副职领导岗位,她们的业务精进,开展的活动有声有色,个人也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三、教师至上建设教师成长学校,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因素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在学习一些学校时,每所学校在介绍办学成绩时,都要谈到本校的名教师与特级教师。在学校,橱窗的醒目处是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照片及其事迹介绍,既营造一种创先争优的氛围,更隐含着名教师成就名学生、名学校的道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程序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如何尽快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名师,这就要求校长工作中注意,一方面强化师德建设,倡导“严格律己、宽厚待人”的风尚;倡导“爱生如子、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倡导“我工作,我成长、我快乐”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成长。领导率先垂范,深入教学第一线,有时不妨亲自执掌课题实验,制定课题计划与实施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为老师做出表率。我们提出“教师至上”的服务理念,就是倡树教师师德至上、业务至上、发展至上,我们积极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与支撑。为加快教师成长步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现交流开放,博采众长;充分发挥各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教科研指导力度;鼓励教师进一步加强学历进修,提高业务素质;组织名师观摩课、优质课评选和公开课大比武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再就是丰富我们的教育资源,找到一个抓手,真正逐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快速地实现专业成长,我们提出了“阅读亦是一门课程”进而提出并强化“阅读是学校的第一课程”的教育理念,设立了“读书节”,开启了师生读书工程。让阅读改变停滞的思维,改变僵化的思想,改变短缺的知识素养,进而建构起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知识储备体系。还鼓励教师通过校园网、教师博客等网络媒体,撰写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学校每学期为每一位老师提供50元的阅读专项经费,提倡教师自主购书,自由阅读,丰富馆藏,提高学养。这项举措已坚持了5年。
每到期末,教师的笔记展览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诗歌、散文、教育叙事、教育杂谈一应俱全,似乎教师人人成了诗人、作家、草根教育家。“原来每位教师身上都隐藏着无限的可能,只是缺少一个展示的平台。你给予他们这个平台,你收获的是丰饶的教育资源、丰硕的专业成果。”我曾经感慨地说。
在建设教师成长学校过程中,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师们做好服务。教师外出讲课,我们提供包括信息技术手段、课程资源、交通、服务各方面的支持,只要时间允许,我必到场听课观摩;教师校内或外出培训,我和班子做好后勤保障,有时还亲自带队参加听课、讨论,并且还参加了一次市级课题推介会做了学校课题推进活动的报告;将外出学习培训当做教师最大的福利,根据业务专长和发展需要,派出教师到青岛、济南、南京、重庆,本市内的培训更是不计其数。“培养名师不遗余力”成为我的口头禅。每年教师节我们还大张旗鼓地表彰自己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设立单项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为教师的成绩叫好,为教师的发展鼓劲。这几年学校多名年轻教师骨干脱颖而出,多人次获得教学能手、优质课奖项,省市级课题不断立项或通过鉴定,多人次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这些都证明我们的教师发展策略是正确的、公正公平的、能够促进专业化成长的。
这几年我加紧学习,努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实现着专业化成长。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多次校长培训研修并顺利结业,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称号。我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小学生法制教育模式研究》通过鉴定结题,我的反映学校工作的5篇论文发表在《滨州教育》上。2016年9月被评为滨城区“首批名校长”,11月入选“滨州市第二批名校长工程”人选。
四、学生第一,构建具有校域特色的学校文化
文化是特色学校创建之魂。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但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特长,彰显个性,促发张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环境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让墙壁说话,草木言情,一切规划都以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目的,努力挖掘育人因素,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把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当具有普遍要求与学校及学生特点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自主的实际行动的时候,风清气正,个性张扬,特长彰显,创造展示,必将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教学有序、工作特色明显的“文明家园”。把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载体,结合校域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创设活动课程,实施校本开发,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改革创新,让所有的师生参与进来,将师生的头脑解放出来,让创造的火花迸发出来。当校园书声琅琅、活动丰富多彩、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以发挥、成果累累丰硕、家长社会满意的时候,学校的文化积淀、特色优势、教育质量、办学水平,自然得到彰显与肯定。一个和谐校园的美好蓝图实现了。
于是,我们有了“求真、向善、崇美、笃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课程整合,有了“教师至上、学生第一”的服务理念追求,有了教职工大会通过的《学校章程》及系列规章制度,有了生活化的德育校本课程(系列读本)、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社团和节庆文化(传统的节庆日、校园节等)课程。有了省级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青少年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市级“三项活动”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等称号。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才艺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各类活动获奖捷报频传。“年年有规划、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进步”成为现实。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我们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学习工作幸福愉快,每个人在学校都获得进步与成功。我们的老师脸上洋溢着职业的幸福与自豪,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浑身书卷气,拥有大智慧,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社会支持,人民满意。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热爱读书,勤于实践,身体健康,成长快乐,基础扎实,知识丰富,人人掌握才艺特长,个个小脸阳光灿烂!
通过学习培训,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校长这个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将继续学习,加强实践,团结带领我的团队和老师们,为这个教育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