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驻藏部队政委拥政爱民先进事迹材料
驻藏部队政委拥政爱民先进事迹材料
“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竟是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它的时候,它就变成 你可爱的家乡……”
伴着这首西藏民歌,空军驻藏某场站政委在雪域高原已奋斗了25个春 秋。他把西藏当成家,把西藏人民当亲人。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帮助 藏族同胞摆脱贫困落后……
25年
来,他多次被西藏自治区、空军和成都军区空军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
场站驻地背依堆穷山,前临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与5个藏族村相邻。在王 永合陪同下,我们来到第一个采访地点甲竹林镇。车窗外,到处飘着绘有经文和 佛像、吉祥八宝图案的各色丝绸。说:“那是经幡,是藏民心灵的寄托。”随后,他从藏刀、哈达、风马旗的来历,讲到藏语、服饰、歌舞渊源;从热贡 艺术、藏医藏药,讲到金川、天葬。惟妙惟肖的讲解,令人折服,饱含着他对藏 族文化的热爱。
感到,要带领官兵们在这充满异域风情的高原扎下根来,就必须模范 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的宿舍里,堆放着2米多 高的各种大本藏民族的民俗宗教资料,撰写的教材就有数十万字。他编写了《群 众纪律守则》,发给官兵人手一册,让官兵了解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和藏 民族的风土人情,认识藏族同胞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传统美德,形成人人知风 俗、懂政策、讲团结的浓厚氛围,打牢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思想基础。
站在营区里向东望去,一座呈红、黄、白三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矗立在通往 机场公路的山腰峭壁上。寺庙不大,却是附近藏民常年烧香朝拜、进行节日庆典 的地方。
前年4月的一天,途经这里,遇到一位上山进香的老阿妈沿山坡滑落下 来,腿上鲜血直流。他叫住司机,迅速将老阿妈送到场站卫生队治疗。事后,王 永合琢磨:通往寺庙的路又陡又险,如果遇上节日庆典,朝拜的人一多,非得出 大事不可!他跑到甲竹林镇和十三村,与村委会商量,建议修一条通往寺庙的大 路。从第二天起,带着官兵开山凿石,挑土铺路,加宽寺庙环线500米长的 山坡路,并在沿路两旁栽下了100棵杨柳树,还为寺庙拉上了电线,安上了自来水。
一次藏历新年,在吉雄村慰问时了解到:全村人畜一直是同饮山脚下 一个布满红色沙虫的池塘里的水。饮水问题,不但影响藏族群众的身体健康,也 影响到畜牧业生产和藏民的经济发展。为此,在场站党委会上提议,建议 投资改造场站的水塔,将自来水管接到吉雄村。当汩汩的清水带着子弟兵的深情 流入藏胞家时,这个村庄欢腾了,村民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感谢解放军 为他们送来甘甜的“幸福水”。
脱贫先脱愚,脱愚先扫盲。在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行 动在场站官兵中兴起。场站与驻地附近的3所小学、2所中学结成帮扶对子。驻地 的甲日小学坐落在大山深处,办学条件简陋,缺少文体器材,一些住校的贫困孩 子连被子、毛巾等必需的生活用品都没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场站决定每年为 甲日小学捐助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如今,学校已经用场站捐助购买了发电机、电视机、v c d、组合音响等电教设备,盖起了新教室和图书室。学校教务主任 米玛感慨地说:“从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篮球、第一个足球到这些先进的 教学设备,都是场站一件件资助我们的。”
场站是西藏最大的航空港。充分利用场站每天巨大的人流、物流中所 蕴含着的无限商机,为藏族群众致富创造条件。场站距拉萨100公里,交通不便。他建议十几户有壮劳力的家庭买了汽车,搞个体运输。他还利用休假探亲的时机,自己掏钱买来新训驾驶教材,组织场站汽车连和运输股开设了驾驶培训班和汽 车修理短训班,义务为藏族同胞培训汽车驾驶和维修。目前,仅驻地甲竹林镇十 三村就有桑塔纳轿车、东风汽车等27台,年人均收入从300元增加到3000元。
为让藏族群众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驻地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带领官兵在贡嘎县建双拥林400亩,在机场附近、雅鲁藏布江沙滩荒丘又建 林40亩,为“一江两河”防护林工程植树近万株,还帮助藏胞们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木材加工厂、毛毯厂和羊毛加工厂,使藏族群众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 百元增加到上千元。
第二篇:藏区部队政委拥政爱民先进事迹材料
藏区部队政委拥政爱民先进事迹材料
“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竟是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你可爱的家乡……”
伴着这首西藏民歌,空军驻藏某场站政委在雪域高原已奋斗了25个春秋。他把西藏当成家,把西藏人民当亲人。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帮助藏族同胞摆脱贫困落后……25年来,他多次被西藏自治区、空军和成都军区空军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场站驻地背依堆穷山,前临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与5个藏族村相邻。在王永合陪同下,我们来到第一个采访地点甲竹林镇。车窗外,到处飘着绘有经文和佛像、吉祥八宝图案的各色丝绸。说:“那是经幡,是藏民心灵的寄托。”随后,他从藏刀、哈达、风马旗的来历,讲到藏语、服饰、歌舞渊源;从热贡艺术、藏医藏药,讲到金川、天葬。惟妙惟肖的讲解,令人折服,饱含着他对藏族文化的热爱。
他感到,要带领官兵们在这充满异域风情的高原扎下根来,就必须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的宿舍里,堆放着2米多高的各种大本藏民族的民俗宗教资料,撰写的教材就有数十万字。他编写了《群众纪律守则》,发给官兵人手一册,让官兵了解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和藏民族的风土人情,认识藏族同胞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传统美德,形成人人知风俗、懂政策、讲团结的浓厚氛围,打牢自觉执行党的民族
宗教政策的思想基础。
站在营区里向东望去,一座呈红、黄、白三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矗立在通往机场公路的山腰峭壁上。寺庙不大,却是附近藏民常年烧香朝拜、进行节日庆典的地方。
前年4月的一天,途经这里,遇到一位上山进香的老阿妈沿山坡滑落下来,腿上鲜血直流。他叫住司机,迅速将老阿妈送到场站卫生队治疗。事后,王永合琢磨:通往寺庙的路又陡又险,如果遇上节日庆典,朝拜的人一多,非得出大事不可!他跑到甲竹林镇和十三村,与村委会商量,建议修一条通往寺庙的大路。从第二天起,带着官兵开山凿石,挑土铺路,加宽寺庙环线500米长的山坡路,并在沿路两旁栽下了100棵杨柳树,还为寺庙拉上了电线,安上了自来水。
一次藏历新年,在吉雄村慰问时了解到:全村人畜一直是同饮山脚下一个布满红色沙虫的池塘里的水。饮水问题,不但影响藏族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畜牧业生产和藏民的经济发展。为此,在场站党委会上提议,建议投资改造场站的水塔,将自来水管接到吉雄村。当汩汩的清水带着子弟兵的深情流入藏胞家时,这个村庄欢腾了,村民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感谢解放军为他们送来甘甜的“幸福水”。
脱贫先脱愚,脱愚先扫盲。在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行动在场站官兵中兴起。场站与驻地附近的3所小学、2所中学结成帮扶对子。驻地的甲日小学坐落在大山深处,办学条
件简陋,缺少文体器材,一些住校的贫困孩子连被子、毛巾等必需的生活用品都没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场站决定每年为甲日小学捐助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如今,学校已经用场站捐助购买了发电机、电视机、vcd、组合音响等电教设备,盖起了新教室和图书室。学校教务主任米玛感慨地说:“从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篮球、第一个足球到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是场站一件件资助我们的。”
场站是西藏最大的航空港。充分利用场站每天巨大的人流、物流中所蕴含着的无限商机,为藏族群众致富创造条件。场站距拉萨100公里,交通不便。他建议十几户有壮劳力的家庭买了汽车,搞个体运输。他还利用休假探亲的时机,自己掏钱买来新训驾驶教材,组织场站汽车连和运输股开设了驾驶培训班和汽车修理短训班,义务为藏族同胞培训汽车驾驶和维修。目前,仅驻地甲竹林镇十三村就有桑塔纳轿车、东风汽车等27台,年人均收入从300元增加到3000元。
为让藏族群众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驻地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带领官兵在贡嘎县建双拥林400亩,在机场附近、雅鲁藏布江沙滩荒丘又建林40亩,为“一江两河”防护林工程植树近万株,还帮助藏胞们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木材加工厂、毛毯厂和羊毛加工厂,使藏族群众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百元增加到上千元。
第三篇:驻嘉部队拥政爱民工作暂行规定
驻嘉部队拥政爱民工作暂行规定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11/2/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组织协调驻嘉部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充分发挥部队参加驻地“三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不断把拥政爱民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军委、总部有关规定,结合驻嘉部队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拥政爱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立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关系为出发点,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以实现我市国家级“双拥模范城”的连续命名为动力,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努力为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和部队的全面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驻嘉辖区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
第二章 搞好拥政爱民宣传教育
第四条 各级要把拥政爱民宣传教育作为部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部队政治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基层经常性教育之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拥政爱民专题教育一般不少于4次,在元旦、春节、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外出执行任务等时机,认真搞好随机教育。
第五条 拥政爱民教育要以总政编发的《拥政爱民教材》为依据,同胡主席提出的“四个教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主要内容有: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学习军队各级有关拥政爱民工作的指示要求;深入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政策法规和群众纪律等教育;大力宣传地方政府、酒钢公司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生动事迹。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官兵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打牢拥政爱民的思想基础,真正把雄关当故乡,爱人民如父母。
第六条 拥政爱民教育要以连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抓手,灵活采取报告会、演讲会、联欢会以及板报、橱窗、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好经常性的拥政爱民宣传教育。要及时总结、表彰部队涌现出的拥政爱民先进事迹和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路作用。同时,要踊跃参加市委、市政府、市双拥办和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的双拥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双拥共建良好氛围。
第三章 拥护地方党委和政府
第七条 坚持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原则,尊重地方党委、政府,主动密切同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系,主动通报有关工作情况,积极配合和支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全民性活动。对地方党委政府邀请部队领导参加的有关活动,要尽可能安排参加。确实难以参加的,要提前做好解释工作。地方如有困难要主动支援,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协调解决。
第八条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执行甘肃省和嘉峪关市的地方性政策规定,不当“特殊公民”。积极配合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普法活动,教育部队自觉遵纪守法,争当守法公民。
第九条 军分区系统是同级地方党委军事部和政府兵役机关,要充分利用与地方党政机关联系密切的优势,在拥护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始终同地方党委、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向地方领导汇报有关工作,及时了解沟通军地双方的反映和要求。在双拥工作方面,积极给地方党委、政府当参谋、提建议。对军地双方共同组织的重大活动,要协调驻军各单位积极参与;对地方政府要求部队支援的事项,要协调各部队积极配合;对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要协调各单位主动给予支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第四章 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三个文明”建设
第十条 各部队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完成教育训练、战备执勤等任务的同时,围绕重点工程、抢险救灾、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等,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每年年初,要制订支援地方经济建设计划,认真落实每人每年平均完成8个义务劳动日的规定。完成的义务劳动日以市双拥办公室和军分区政治部统计的为准。既要相对集中力量援建市上和酒钢重点工程建设,也要注意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大办实事。
第十一条 参加共建共育。军民共建要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主、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的原则,在培养“四有”新人、促进军民团结上下功夫。共建点的选择要就地就近重点放在“家门口”,并由团级政治机关审批并报市双拥办公室和军分区政治部审批,基层单位不能自行选择。一般一个基层单位可建立一至两个共建点。共建对象主要是学校、街道、乡村、企事等基层单位。要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严禁借共建之名向地方伸手要钱要物,严禁官兵参与地方之间的利益纠纷,严禁领导干部参加地方非政府性剪彩、庆典活动等。
第十二条 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各驻嘉部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甘肃省和嘉峪关市“双十项工程”中关于部队援建地方重点工程为主要内容,结合部队任务实际,积极参加驻地重点工程建设。各部队每年要集中力量完成一至二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的项目。第十三条 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团以上单位要确定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按照“农村所需、部队所能”的原则,制定联系帮扶计划,开展帮扶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第十四条 参加希望工程建设。团以上单位原则上都要与驻地一所“希望小学”建立共建关系,通过进行国防教育、军训学生、派校外辅导员、赠送教学用具等方法,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五条 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遇有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驻军、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应按规定主动配合,搞好巡逻、值勤、警卫,确保驻地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六条 参加抢险救灾。依据当地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做好抢险救灾的各种应急预案和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一有灾情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按照部队上级和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调动,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七条 各部队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经常性的捐助活动,为贫困群众献爱心、送温暖。医疗卫生单位应根据驻地实际,每年组织医疗队为群众进行两至三次防病治病。
第十八条 认真贯彻落实《军人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要积极开展军民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按照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关于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的六条标准和八项要求,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制定创建规划,组织创建活动和检查评比工作,促进双拥共建工作由点到片、由片到面发展,推动部队和驻地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九条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一般采取无偿的方式。尤其是对抢险救灾、为民办事、扶贫帮困等方面的支援,不得收取地方任何形式的报酬。如对国家或地方投资较大、工期较长的建设项目需要有偿支援的,应根据部队装备、油料消耗和生活补助标准,坚持尊重地方、军民互利、优质优价的原则,按合同和协议收取适当报酬。如地方确有困难的,应予理解并尽力搞好支援。
第五章 严格遵守群众纪律
第二十条 严格执行部队条令条例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引导官兵不断增强法纪观念和群众纪律观念。认真落实封闭式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部队官兵与群众不正常、不必要的接触。对军委、总部明令禁止的问题,如官兵不准进地方发廊、酒吧、按摩室、足浴室、录像厅和电子游戏室等消费娱乐场所。一经违纪,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
第二十一条 在训练、演习、执勤、施工中,处处注意爱护道路、桥梁、水渠、房屋、树木、花草和庄稼。确难避免损坏的,应事先与地方协商,事后妥善处理。租用房屋、水、电、暖等,要给予补偿。训练、演习中构筑的临时工事,应下达群众工作指示,对执行群众纪律做出明确规定。
第二十二条 驻城市部队搞营区建设,要遵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服从城市统一规划。向地方开放的卫生医疗等服务性单位和担负勤务任务的部队,要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讲求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十三条 认真落实检查、走访等制度。坚持连每月、营每季度、团每半年进行一次群众纪律检查,元旦、春节、五一、八
一、老兵退伍等时机,要主动走访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集中进行群众纪律检查,广泛征求意见。对发现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对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对问题较多的单位,要集中进行教育整顿,限期改正、决不拖延。
第二十四条 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要严格执行军区制定的《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守则》,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爱国宗教职业人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自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
第二十五条 妥善预防和处理现实军地军民纠纷。军地之间一旦发生矛盾纠纷,部队要高姿态,严要求,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军地共同组织调查,主动化解矛盾,消除影响,增进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处理一般性军民纠纷,应本着不扩大事态原则,向当事者单位领导反映,协商处理。处理重大军民纠纷,主要领导应亲自出面,控制事态,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事发之初。
第六章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十六条 驻嘉部队各级党委、政治机关,要把拥政爱民工作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团级单位要分工一名领导负责,并配齐配强群工干部。各营、连要健全群众工作小组。团政治机关要发挥一线指挥部的作用,认真组织拥政爱民工作,并注意抓好群众工作骨干的培训。各级军事、政治、后勤、技术部门,要把搞好拥政爱民工作作为一项共同职责,密切协同,以身作则,注重效果。
第二十七条 要自觉接受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积极支持市双拥办公室的工作。团级单位应有一名主要领导参加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并按要求参加会议和活动。政治部门领导和群工干部要定期向以上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征求看法和意见,以取得联系和支持。
第二十八条 军分区负有协调驻嘉部队开展拥政爱民工作的职责,应充分发挥沟通军地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例会、联系、协调、检查等制度,及时和部队协商,开展拥政爱民工作,定期总结讲评,并向上级机关反映工作实绩。
第二十九条 搞好拥政爱民工作是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重要内容,要纳入部队基层“双争”活动范围。各驻嘉部队要结合半年和年终总结,检查考评拥政爱民情况,执行训练、演习施工和完成重大任务后,要对拥政爱民工作进行总结检查。要及时发现和宣扬学人民、爱人民、爱雄关、守纪律的好人好事。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以推动驻嘉部队双拥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嘉峪关军分区政治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九日
第四篇:驻地部队拥政爱民总结
2004年以来,驻宜部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加强部队自身建设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军委、总部和上级机关关于认真做好拥政爱民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美好新宜宾”要求,积极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为宜宾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切实打牢官兵拥政爱民思想基础
近年来,驻宜部队坚持把拥政爱民教育作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抓经常,确保了拥政爱民工作落到实处。
(一)坚持抓好教育,强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驻宜各部队坚持把打牢官兵拥政爱民的思想基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坚持把拥政爱民教育纳入部队经常性教育。结合部队先进性教育、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项重大”教育活动,使广大官兵深刻理解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对弘扬我军优良传统,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二是纳入我军性质、宗旨教育。积极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官兵进一步明确拥政爱民是我军性质所在,是实践我军宗旨的具体体现。通过教育,不断增强了广大官兵尊重地方政府,热爱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自觉性。三是结合宜宾特点和部队的实际开展形势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广大官兵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业,感受驻地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强化了广大官兵对做好拥政爱民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打牢了“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思想根基,营造了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
(二)不断完善制度,保经常。近年来,驻宜部队结合形势任务变化,进一步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部队的拥政爱民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坚持定期走访制度。每年八
一、元旦、春节前,驻宜各部队领导都要到驻地党政机关、友邻单位走访,主动征求意见,了解和解决军政军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邀请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军民共建单位到部队召开座谈会,开展“军事日”活动和军民联欢、联谊活动,较好地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二是坚持驻军联席会议制度。拥政爱民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建立鱼水相依的军政军民关系是驻宜部队官兵的共识。始终坚持把拥政爱民作为部队政治工作的大事来抓,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坚持由军分区主办,各部队轮流承办的方式,定期召开驻宜部队联席会,分析拥政爱民工作形势,交流工作经验和做法,制定拥政爱民工作计划,部署拥政爱民工作任务。去年,为做好争创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驻宜部队进一步完善了拥政爱民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从团至营、连的各级拥政爱民服务小组,并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
(三)严守群众纪律,护形象。驻宜部队坚持把遵守群众纪律,保持和发展融洽的军政军民关系,维护军队军人形象,作为搞好拥政爱民工作的首要前提,狠抓部队管理。驻宜各部队在认真执行军队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拥政爱民规定》,从严规范军人言行。为预防和处理军政军民纠纷,驻宜各部队领导坚持定期走访驻地相关单位和群众,了解部队官兵执行群众纪律的情况,有效地预防了军民纠纷的发生。坚持军人、军车纠查,开展联合打击假“三假”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军队、军人、军车的形象,赢得了驻地群众的好评。近年来,全市没发生重大军民纠纷。
二、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努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三年来,驻宜部队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树立国防观念,取得很好地实效。
(一)狠抓领导干部国防教育。领导干部是搞好国防建设的关键,坚持抓领导,领导抓。在工作中,军分区、人武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承担军地之间“牵头”、“协调”的重任。每年,驻宜各部队都要组织地方各级领导到部队过1—2次“军事日”活动。协调地方党委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校的教学内容,统一考试,综合测评,有效地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先进人物。2006年原宜宾市委书记解洪被成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宜宾县委书记赖青被评为全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杰人物”。
(二)狠抓学生国防教育。军分区政治部积极与市教育局协调,将双拥和国防教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每周均安排了国防教育课。为帮助学校搞好国防教育,驻宜各部队每年都要抽出80余名干部、骨干担任各大、中、小学的国防教育课校外辅导员,完成近12000多名学生的军训任务。近年来,陆航团、卫星观站、武警支队和区县人武部、武警中队分别承担全市大中学校的军训任务,共计军训学生16万余人次。2005年8月,江安县人武部派出宣讲团,深入全县各乡镇和部分学校,宣讲江安籍战士(四级士官)雷勇入伍13年取得23项技术革新成果,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被表彰为全军第六届学习成才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军地反响较好,全市连续保持了适龄青年“参军热”。2006年,在军分区政治部、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在全市成立了少年军校7所,今年一季度还将建立3所,拟于5月组织开展少年军校检阅式。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师生的国防观念,培育了爱国热情。
(三)狠抓群众国防教育。军分区高度重视抓好以刊授教育为主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2004年以来,军分区政治部每年都要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开展2-3次国防知识竞赛活动,累计参加人员超过21万余人次。军分区和部分区县人武部分别被总政群工部、成都军区政治部、省军区政治部评为刊授教育先进单位。为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在第四、五、六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期间,各区县人武部印制宣传资料50000份,组织50000人参加《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和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在每个宣传日当天,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主要领导与机关干部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国防教育活动的高潮。特别是在去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全市共设立国防教育宣传点300多个,办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专栏600多个,出动宣传车30余台次,设立空飘、横幅、标语5760余幅,印发宣传资料近29万份,协调电信、移动和联通公司,向手机、小灵通用户群发国防短信40余万条,在群众中普及了国防知识,强化了干部群众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意识。
三、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军地关系
驻宜各部队始终把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部队中广泛开展“文明在宜宾、文明在军营”活动,成效明显。
共建形式多样化、具体化。驻宜各部队注重把军民共建活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区域,并融于日常工作之中,积极与驻地机关、厂矿、学校、医院等单位结成军民共建对子,开展“一对一”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军分区、区县人武部还与公安、政法部门开展“共建平安”活动,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同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每年“五一”、“八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驻宜各部队都要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组织官兵上街义务为群众修理家电、打扫卫生等。近年,陆航团组织卫生队坚持免费为驻地老年公寓体检、义诊,为驻地群众开展便民就诊活动,抢救驻地危急病人12例。该团警卫班战士坚持到敬老院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理发补衣等,并用自己的津贴给老人购买营养品。武警支队组织206个学雷锋小组、24个“便民服务队”,坚持开展为民便民服务活动,共计帮助群众抢种抢收粮食1500余亩、修理农机400多台、家电80余部、车辆100余台,义务理发500余人次。特别是屏山县中队20年如一日照顾现年87岁的孤寡老人余可珍的事迹,先后被省、市、县媒体报道,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消防支队开展了取钥匙、捅马蜂窝、冲洗街道、打扫卫生死角等为民服务活动,仅2004年就完成648起,出动车辆820台次,人员3920人次,解了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军分区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坚持到机关、学校作革命传统报告。各区县人武部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共建活动。翠屏区人武部与蔬菜发展局开展“军民共建百亩蔬菜示范园区”活动,并在宗场乡、思坡乡农村小学援建2个班,赠书40套,捐100个书包,为结对救助的14名贫困学生每年资助280元学费,现14名学生全部初中毕业,4名考上重点中学。
共建活动制度化。为巩固和发展共建成果,驻宜各部队与共建单位注重把共建活动制度化,制定了共建目标规划,签订了共建公约,普遍完善了共建“三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办事机构、一套工作方法。目前,全市204个共建对子100%签订了共建公约,90%成立了共建领导小组,85%明确了办事机构和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和制度的落实,使共建活动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推动了全市军民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积极“参建、参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贡献
近年来,驻宜各部队组织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贡献,成效明显。
(一)积极完成急难险重任务。驻宜各部队牢固树立“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思想,在危难关头,誓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帮助群众渡难关。军分区在民兵军事训练中,积极组织民兵应
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进行抢险救灾演练,有效地提高了民兵预备役抗洪抢险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2004年5月10日,军分区叶司令员亲率长宁、江安、兴文、珙县民兵700多人,成功扑灭国家4A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火灾。去年,宜宾全市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军分区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深入乡镇帮助群众抢收抢种农作物,帮助群众抢修各类水利设施,组织抽水机对受灾农作物进行灌溉,协调车辆为群众送水,深受群众好评。军分区共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1.9万人参加抢险救灾,抢救群众1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364万余元,筹集救灾捐款32.5万余元。2006年,地方某酒厂和机场发生火灾5起,陆航团组织官兵奋力扑救,将大火扑灭。2006年,宜宾血站3次告急,该团立即组织官兵900余人,义务献血18万毫升,三年组织义务献血5万多毫升。武警支队先后出动人员2826人次,车辆67台次,参加抢险救灾81起,抢救群众81人,搬运物资100多吨,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消防支队接警出动1879起,其中火灾1376起,抢险救援503起,出动车辆2350台次,出动人员11700人次,确保了全市无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驻宜部队组织官兵、民兵43000多人次,出动车辆机械1500多台次参加了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树立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良好形象。
(二)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驻宜各部队坚持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参加扶贫帮困中,军分区坚持支持扶贫联系点新农村建设,三年捐资10多万元,帮助长宁县开佛乡羊五村修建连户水泥路5公里、屯水田边20口、危房改造18户,安装有线电视40户,新建蔬菜大棚20个、120亩,培训农业技术人员600余人次,救助特困户10户。与此同时,注重发挥各区县民兵组织的优势和作用,组织民兵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典型。长宁县基干民兵代华江贷款10万元,建起了150亩的台湾大青枣和桃树基地,年收入4万余元,在当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宜宾县人武部为联系乡镇双谊乡引进川兴酒业有限公司投资建厂,目前已投资1100万元,年产值800万元,解决50多人就业。各部队也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武警支队向所结对扶贫的19个联系点、124个贫困捐款捐物38000元,修建公路运2公里。近年来,驻宜部队共建立扶贫联系点15个,培训各类人才8.4万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2.5万元,扶持贫困户762户,脱贫人口达3800余人。
在支持基础建设中,驻宜部队官兵积极参加了宜宾市中心城区建设和环境整治,组织官兵1万余人上街打扫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派出车辆3000多台次清运垃圾,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扬。陆航团在维护机场设施、整治机场周边环境中,投入资金50余万元清淤种花、养草。在机场改建扩建、航行管理、导航服务和场道警戒中,3年出动车辆5456台次、出动人员1200余人次,保障民航航班安全飞行2689个,较好地维护了宜宾文明航空港的良好形象。卫观站为配合优秀旅游城市建设,对营区周边围墙进行了透绿改造350米、拆迁门面1500平方米,并对部分电缆、供水管道进行改造,在支持城市建设中出动车辆1320台次,出动人员1110人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各区县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参加植树造林,共完成造林工程3万亩,坡改梯9千亩,建沉沙凼300个,筑拦山堰14公里,修蓄水池2500口,引水渠17公里,种植经济林木20余万株,种茶3500余亩,退耕还林3万余亩。
在重点工程建设中,驻宜各部队积极组织官兵、民兵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军分区、武警支队先后组织官兵700多人、民兵850多人参加了中央领导到向家坝水电站视察、开工的警卫值勤。陆航团多次保障中央首长和省市领导视察航行。驻向家坝水电站的武警水电、交通支队官兵,除认真完成自身担负的施工、执勤任务外、积极深入移民区宣传党的移民政策和水电站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主动为移民修建便民路等。2005年10月,江安县组织全县民兵1250余人,历时7天,将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的1800余亩水葫芦全部清理打捞,受到省市验收组的高度赞扬。
(三)积极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驻宜各部队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拥政爱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配合地方开展严打和打黄扫非等活动。军分区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普遍成立了民兵巡逻小分队,加强对社区、森林、仓库等重要目标的安全巡查。2006年7月,军分区组织宜宾县300余名民兵参加了大塔电站维稳行动。驻宜各部队在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严打”和扫除“黄、赌、毒”等专项斗争中,先后出动官兵和民兵14000余人次,出动车辆239台,协
助公安部门抓捕犯罪嫌疑人167人,缴获大量凶器和赃物、赃款,有力地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驻宜部队官兵决心,以争创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军分区领导下,不断探索和总结拥政爱民的新特点、新规律,努力在深化层次、丰富内容、增强实效、促进发展上下功夫,同全市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一道,努力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第五篇:2011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总结
2011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总结
2011年11月29日
浙江消防总队作为杭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11年以来全力抓好拥政爱民工作,指导杭州消防支队进一步密切和谐警民关系,增进警民鱼水深情。一年来,杭州消防部队充分发扬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团结带领官兵奋发进取,打造品质铁军,构筑品质消防,全面提升灭火救援能力和消防监督执法效能,积极投身创建和谐社会建设,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杭州市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牢记“三句话”,强化意识培养,切实打牢“人民消防爱人民”的思想根基
(一)党委重视,率先垂范。始终坚持把做好拥政爱民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的具体行动来抓,始终把拥政爱民工作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一同规划部署、检查分析、总结讲评。在春节、八一节等节日期间,专门部署重大节日期间拥政爱民和走访慰问活动,确保基层部队拥政爱民工作有方向、有目标。紧密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主动走访地方党委政府、有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和谐社会警政警民关系的新路子。春节前,杭州消防支队邀请来自社会各界的43名民众代表做考官,对部分 1
基层单位消防工作情况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打分”。2月以来,杭州市消防部队积极开展警民恳谈活动就达22次,发放意见征求表230余份,1500余名群众与消防官兵深入探讨了社会维稳、警民联防、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达230条。
(二)加强教育,强化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始终坚持把培育官兵拥政爱民的自觉意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贯穿于部队全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结合部队“三句话”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使广大官兵深刻理解做好拥政爱民工作对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二是融入部队经常性教育形成惯性,使广大官兵进一步明确拥政爱民是我军性质所在,是实践我军宗旨的具体体现。通过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官兵尊重地方政府,热爱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自觉性,做到了“尊重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像尊重部队上级机关一样认真”、“对待驻地人民群众的态度,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和蔼”。三是立足当前形势教育产生共鸣,使广大官兵在“三治理二规范”、集中警示教育中对做好拥政爱民工作的重要性产生紧迫感,逐步打牢了“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思想根基。
(三)形成机制,注重长效。保证拥政爱民工作持久深入,积极运用警民共建载体,形成机制,注重长效管理。一是基层政治主官挂帅,负责单位外联。在做好组织基层部队开展经常性拥政爱民工作的同时,担好联络员,与地方双拥办保持密切联系。二是警民共建注重德育,发挥资源优势。明确规定基层单位与辖
区单位共建时,突出与学校、社区共建,积极发挥消防站的资源优势,为打造平安学校、平安社区编织消防安全网。三是面向社会塑造品牌,开窗口建阵地。全市消防部队积极参与“党员先锋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青少年维权岗”、“老年维权岗”建设,并以此为阵地,提升拥政爱民工作品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今年,杭州建德大队、湖滨中队创建省公安厅“党员先锋岗”,景芳、蒋村中队创建杭州市“青年文明号”,战保大队、湖滨中队被上城区政府授予“教育资源共享先进集体”。
二、当好“守护神”,打造消防铁军,认真履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一)以高效出警为着力点,创新勤务机制。针对当前灭火救援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和优化力量调派和灭火救援作战指挥体系。在出警过程中与交警、广播电台等单位实现联动,完善了“多点调派、齐头并进”的作战模式,大大提升了灭火救援效率。杭州市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10549次,执勤车辆18918台次,官兵117271人次,抢救遇险群众1389人,疏散被困人员 648 人,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8260多万元。成功扑救了德胜路395号仓库、蚕桑三区农居房、石桥路花卉市场、良渚博恩有限公司、文晖路金丰汽配、余杭宏欣包装有限公司等较大火灾,成功处置了淳安山体滑坡,建德洪涝,富阳铁矿坍塌等事故灾害,灭火救援成功率100%,并圆满完成八残会、动漫节、西博会等重大活动消防保卫。
(二)以平安杭州为立足点,全力清剿火患。结合自身实际,做好“政府发动、部门联动、公安齐动、社会全动、宣传推动”五个动作,积极推进“清剿火患”战役,着力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努力提升源头防控水平,深入锤炼队伍执法素质,科学创新社会消防管理,全力打造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和建党90周年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今年,杭州市消防部队共检查单位27626家,发现火灾隐患18835处,整治火灾隐患14521处,办理行政处罚2326起,责令“三停”307家,办理临时查封案件524起,强制执行197起,拘留521人。同时,严把消防行政许可关,从火灾隐患源头上遏制消防违法行为。正是有了强力措施,有效确保了杭州市的火灾形势稳定,拉升了杭城人民的安全和幸福指数。
(三)以民生消防为归宿点,提升服务品质。作为社会消防安全的职能部门,一如既往地运用消防站开放制度和窗口行风评比制度,立足本职特点大力开展民生服务。一年来,主动上门执法服务上百余次,“96119”行风热线共为群众提供救助服务300余次,指导服务了中山路、小河路历史街区旧城改造等政府重点项目。一年来,杭州消防部队消防站共开放1200余次,受益群众达15万余人。每月5日各中队以岗亭为窗口开展“学雷锋”活动;春运期间坚持为返乡旅客送姜汤几年如一日;今年6月初,钱塘江因建德境内一化学槽罐车泄漏污染江水,居民用水告急,消防部队迅速行动,为沿江、市区群众送水解难。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消防官兵主动参与,冲洗街道,搬运垃圾,积极整治道路脏乱差现象。据统计,杭州消防官兵为群众提供抽水、取钥匙、摘马蜂窝等救助服务200余次,献血160余人次、4万余毫升。为民做好事4400余件,收到社会各界表扬信700余封,锦旗600多面。
三、用好“助推器”,促进部队建设,积极营造“人民消防人民建”的良好氛围
(一)地方支持,部队跨步发展。今年春节、“八一”期间,赵洪祝、夏宝龙、葛慧君、黄坤明、蔡奇、邵占维、叶明、杨戌标、俞志宏等省市领导亲率有关部门到消防部队各级慰问,看望官兵,询问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为部队办实事。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消防部队建设,积极投入经费帮助部队提升营房条件,补助伙食经费。目前,杭州主城区9个中队营房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人均每天伙食费从17元上升到20元,大大改善消防官兵执勤、训练、学习、生活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栓心留人氛围,从而激发了官兵服务第二故乡的工作热情。
(二)地方监督,部队健康发展。消防部队拥有消防监督执法权,为了确保阳光执法,打造阳光警营。今年,部队结合“三治理两规范”活动验收,广泛组织各大队召开群众测评会,基层15个大队共组织了500余名社会单位代表参加测评,杭州支队机关业务部门认真对代表们20个消防有关的建议和提案进行了妥善办理和答复。另外,以开展执法回访为突破口,在每月开展实地回访、每日96119举报投诉反馈的基础上,顺利建成了短信执法回访系统,截止目前,共发送短信2800余人次,收到群众反馈短信950余条,满意的评价占到了98%以上。通过地方监督,拓宽了
对官兵实施有效管理的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官兵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自觉性。
(三)地方共建,部队和谐发展。由于消防部队驻地分散,不利于警营文化优势集中,制约了和谐警营建设。得知部队难题后,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积极牵线搭建,使得驻地文化优势走进了警营,丰富官兵文化生活。杭州市图书馆、萧山区图书馆等图书馆开展送书进警营活动,在驻地中队设立流动图书站,定期更换图书;各地群艺馆、艺术学校为消防官兵开办培训班,为基层单位建立了一支支小乐队、舞蹈队、合唱队;西冷印社书画家在春节、中秋节也走进警营为官兵们挥毫泼墨,与官兵共度美好佳节;有的街道、乡镇还为中队铺设篮球场、购买文体器材、文化书籍,在社区学校开设电脑讲座。正是地方单位的相助,使部队文化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紧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拥政爱民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