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时间:2019-05-13 11:4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第二条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

第三条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教师培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尽的责任。

第四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应实行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应坚持和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通过竞争提供培训项目,依法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和开展。

第二章培训安排和选择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新任校长到岗一年内须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时数。

教师和校长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指定的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可累计计算。

第六条学校应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出发,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教师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年度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选择培训项目,并在学校作出新学期教学安排前,向学校提出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

第三章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

第七条实行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制。认定条件由省教育厅统一制订和公布。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开展,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成立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

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市、区)培训的,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备案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

第九条省教育厅依托门户网站,建立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相链接的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参与我省教师培训的机构均须在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公布经审核确认的资质条件、培训项目及具体内容,以方便教师和学校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须对公布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条教师培训经费,按办学体制和责任,由市、县(市、区)政府为主负责筹集,省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当补助奖励。在全省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与教师培训学时、培训质量相挂钩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要求,各地财政要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统一培训和补助奖励市、县(市、区)级教师培训。

第十一条市、县(市、区)应统筹使用本级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除留不高于30%比例经费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外,其余部分原则上按人均以学校为单位下拨经费,适当兼顾培训类别、人数,确定单位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

教师在县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

第十二条教师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教师监督。

鼓励社会和个人资助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筹划,分级管理,以市、县(市、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组织和检查考核,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加强教师培训条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建设、培训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等现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努力将教师培训机构建成“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服务中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统计管理制度。统计的内容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规划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要落实专人及时登记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长久保存。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区域内学校教师培训的综合统计和分析。

第十七条建立教师培训项目考核制度。省教育厅将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及社会反映,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培训机构设置和实施培训项目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培训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培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培训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培训承诺是否真正落实,培训目标是否如期实现等,并公布抽查结果。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及项目,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并实行再检查。若再检查仍无明显改进的,依程序取消该培训项目或取消该培训机构培训资格。

第十八条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分级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相关工作的考核指标。省教育厅将各地按规定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育强县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考核指标,列

入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指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学校要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教师参加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训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其学时折算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文件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

行)》的通知

浙教师〔2010〕175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省教育厅在认真总结以往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现将《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加快专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和迫切愿望。《若干规定》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突出强调教师培训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自主选择性,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培训机构的竞争性,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若干规定》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大改革。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细则。要广泛开展贯彻实施《若干规定》的学习宣传工作,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干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师培训机构人员,认真学习、全面理解《若干规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提高正确执行《若干规定》的能力和水平。

省教育厅将把各地实施《若干规定》的情况列入对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的指标。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于2011年4月底前将本地区贯彻《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报送省教育厅。各地在实施《若干规定》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

浙江省教育厅 二○一○年十二月七日

第八条

成立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市、区)培训的,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备案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

第九条

省教育厅依托门户网站,建立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相链接的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参与我省教师培训的机构均须在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公布经审核确认的资质条件、培训项目及具体内容,以方便教师和学校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须对公布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 经费保障

第十条

教师培训经费,按办学体制和责任,由市、县(市、区)政府为主负责筹集,省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当补助奖励。在全省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与教师培训学时、培训质量相挂钩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要求,各地财政要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统一培训和补助奖励市、县(市、区)级教师培训。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应统筹使用本级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除留不高于30%比例经费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外,其余部分原则上按人均以学校为单位下拨经费,适当兼顾培训类别、人数,确定单位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教师在县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

第十二条

教师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教师监督。鼓励社会和个人资助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筹划,分级管理,以市、县(市、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组织和检查考核,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

加强教师培训条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建设、培训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等现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努力将教师培

第三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第二条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

第三条 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教师培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尽的责任。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应实行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应坚持和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通过竞争提供培训项目,依法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和开展。

第二章 培训安排和选择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新任校长到岗一年内须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时数。第六条 学校应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出发,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培训计划,并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教师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选择培训项目,并在学校作出新学期教学安排前,向学校提出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

第三章 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

第七条 实行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制。认定条件由省教育厅统一制订和公布。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开展,并实行动态管理。第八条 成立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市、区)培训的,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备案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

第九条 省教育厅依托门户网站,建立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相链接的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参与我省教师培训的机构均须在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公布经审核确认的资质条件、培训项目及具体内容,以方便教师和学校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须对公布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 经费保障

第十条 教师培训经费,按办学体制和责任,由市、县(市、区)政府为主负责筹集,省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当补助奖励。在全省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与教师培训学时、培训质量相挂钩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要求,各地财政要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统一培训和补助奖励市、县(市、区)级教师培训。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应统筹使用本级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除留不高于30%比例经费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外,其余部分原则上按人均以学校为单位下拨经费,适当兼顾培训类别、人数,确定单位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教师在县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第十二条 教师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教师监督。

鼓励社会和个人资助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筹划,分级管理,以市、县(市、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组织和检查考核,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 加强教师培训条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建设、培训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等现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努力将教师培训机构建成“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服务中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统计管理制度。统计的内容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规划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要落实专人及时登记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长久保存。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区域内学校教师培训的综合统计和分析。第十七条 建立教师培训项目考核制度。省教育厅将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及社会反映,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培训机构设置和实施培训项目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培训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培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培训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培训承诺是否真正落实,培训目标是否如期实现等,并公布抽查结果。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及项目,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并实行再检查。若再检查仍无明显改进的,依程序取消该培训项目或取消该培训机构培训资格。第十八条 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分级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相关工作的考核指标。省教育厅将各地按规定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育强县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考核指标,列入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指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学校要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教师参加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训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其学时折算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浙教师〔2010〕175号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文件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浙教师〔2010〕175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省教育厅在认真总结以往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现将《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加快专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和迫切愿望。《若干规定》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突出强调教师培训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自主选择性,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培训机构的竞争性,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若干规定》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大改革。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细则。要广泛开展贯彻实施《若干规定》的学习宣传工作,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干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师培训机构人员,认真学习、全面理解《若干规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提高正确执行《若干规定》的能力和水平。

省教育厅将把各地实施《若干规定》的情况列入对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的指标。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于2011年4月底前将本地区贯彻《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报送省教育厅。各地在实施《若干规定》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厅。

浙江省教育厅

二○一○年十二月七日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不断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第二条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

第三条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教师培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尽的责任。

第四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应实行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应坚持和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通过竞争提供培训项目,依法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和开展。

第二章培训安排和选择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新任校长到岗一年内须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时数。

教师和校长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指定的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可累计计算。

第六条学校应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出发,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培训计划,并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教师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选择培训项目,并在学校作出新学期教学安排前,向学校提出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

第三章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

第七条实行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制。认定条件由省教育厅统一制订和公布。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开展,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成立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市、区)培训的,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备案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

第九条省教育厅依托门户网站,建立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相链接的全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参与我省教师培训的机构均须在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公布经审核确认的资质条件、培训项目及具体内容,以方便教师和学校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须对公布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条教师培训经费,按办学体制和责任,由市、县(市、区)政府为主负责筹集,省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当补助奖励。在全省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与教师培训学时、培训质量相挂钩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要求,各地财政要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

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统一培训和补助奖励市、县(市、区)级教师培训。

第十一条市、县(市、区)应统筹使用本级财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除留不高于30%比例经费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外,其余部分原则上按人均以学校为单位下拨经费,适当兼顾培训类别、人数,确定单位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

教师在县域内自主选择参加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培训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

第十二条教师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教师监督。

鼓励社会和个人资助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筹划,分级管理,以市、县(市、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指导组织和检查考核,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加强教师培训条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建设、培训和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县级教科研、电教等现有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努力将教师培训机构建成“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服务中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统计管理制度。统计的内容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规划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要落实专人及

时登记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长久保存。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区域内学校教师培训的综合统计和分析。

第十七条建立教师培训项目考核制度。省教育厅将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及社会反映,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培训机构设置和实施培训项目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培训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培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培训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培训承诺是否真正落实,培训目标是否如期实现等,并公布抽查结果。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及项目,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并实行再检查。若再检查仍无明显改进的,依程序取消该培训项目或取消该培训机构培训资格。

第十八条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分级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相关工作的考核指标。省教育厅将各地按规定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育强县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考核指标,列入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指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学校要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教师参加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训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其学时折算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绍兴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试行)

绍兴县教育体育局文件

绍县教体人〔2011〕57号

绍兴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

(试行)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不断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我县优质轻负的素质教育和特色学校的创建,确保“十二五”期间绍兴县教师培训的有序开展,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和《绍兴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的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绍兴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试行)》。

一、培训目标

以五年为周期,对全县中小学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进行全员培训;对新分配教师、骨干教师、骨干校长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多渠道的专业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领先、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重点培育一批引领我县优质轻负教育和特色教育的全国、省、市、县级名师、名校长。

二、培训学时与认定 1.学时安排 绍兴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五年为一个周期。五年周期内,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学区培训作为县级培训的补充,其培训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九分之一;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教师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低于48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包括45学时理论和45学时实践的集中培训。周期内,学校行政人员应参加管理培训,其中,校级行政人员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80学时,中层行政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90学时。

新教师试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学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新教师试用期内未完成180学时的培训,则延期至完成为止转正。

新任校长试用期内需参加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学时数,不列入校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学时数。新任校长在试用期内完成300学时并取得校长资格证的可以正式任命为校长,否则延期。

2.学时认定

培训学时的认定分Ⅰ类和Ⅱ类,实行网上管理。Ⅰ类包括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所取得的学时;Ⅱ类包括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历提高培训、个人自主研修培训等的学时。

Ⅰ类学时的认定范围包括:(1)教师参加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含以学区为平台的县级培训,即学区培训),由县教师发展中心考核后认定学时并录入网上学时管理系统。(2).教师参加省教育厅认可的县外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学校于每年的6月和12月统一汇总并附学时存档卡原件报教师发展中心录入网上学时管理系统。Ⅱ类学时的认定范围包括:(1)教师参加由县教师发展中心备案的校本培训。学校须在每年的年初将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报县教师发展中心备案。培训过程的学时管理由学校自主进行,但每位教师校本培训每年学时累计不超过24学时。未将校本培训计划交教师发展中心备案的学校,不予以学时认定。(2)教师参加由由县教师发展中心备案的校际间的培训。其学时包涵在校本培训的学时中。(3)教师自主参加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培训,每年每门课程合格后记4学时,全年累计登记不可超过16学时。(4)为鼓励教师个性发展,对教师自主选择参加和教育教学相关的非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每天计6学时,全年累计不超过12学时。

Ⅱ类学时的认定与管理办法:由各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领导小组负责认定,于每年6月将本校教师所取得的学时分类汇总并附上相关材料报县教师发展中心,经审核后录入网上学时管理系统。

三、培训管理与程序

1、县级及以上培训管理流程

县教体局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全县中小学校教师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培训质量监控与考核机制。

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是绍兴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主要培训机构,按照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要求,针对本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编制县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项目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和地点、经费预算等;项目须根据服务培训对象涵盖范围、以学年为周期报所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跨县(区)培训的,报市教育局备案;跨市培训的,报省教育厅备案。

县级及以上的培训包括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周期内90学时的集中培训,原则由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同时教师和校长也可参加由省教育厅认可的各类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两类培训实行统一管理。具体办法如下:

(1)浙江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分别于每年的4月和10月公布全省各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方案;县教师发展中心在县教科研网上每学期初公布县级教师培训项目方案;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选择适合本人专业发展的培训项目,并向学校递交参训申请。学校结合本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统筹安排,进行审批。

(2)学校审批通过的教师,在浙江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或县教科研网络平台进行正式报名与确认手续,等待培训通知。学校应在学期开学二周内将本学期已报名参加培训的教师和校级领导名单报县教师发展中心。凡校级领导外出培训,均须报县教体局人事科审批。

(3)教师接到培训机构的培训通知后,办好请假手续,在规定时间内凭培训通知书及其它相关证件到指定地点办理报到、交费手续,取得培训机构的学籍。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注册者,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无故逾期2天未报到者,取消参训资格。

(4)培训期间,教师应自觉遵守培训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和协助组班教师管理,加强自我教育,遵守培训纪律。教师应按照要求,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努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接受培训考核。

(5)教师集中培训期间原则上不能请假,确有特殊原因需请假者,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因事假须出具单位证明,因病假须出具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报组班教师批准。旷、缺课时间超过学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或未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不能结业,培训等费用不予以报销。严重违纪者,取消培训资格。

(6)教师在培训期间所受的奖惩,记入培训档案,通报其所在学校和教育局。

(7)培训结束后,教师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学时数,在培训学时报销经费标准内到所在学校报销培训经费。超出标准限额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

(8)培训结束后,教师应在本校或本学区内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开展培训汇报和优秀课展示等活动。同时还应接受培训机构组织的回访与跟踪活动。

学区作为教体局的派出机构,要承担本学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学年不少于8个学时的县级培训任务,为此学区要制订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师德为主)的学培训计划,每学年初将培训计划报教师发展中心备案;对本区域内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学时由学区组织认定,每学期将培训学时认定结果汇总上报县教师发展中心。

2、校本培训管理。

为方便培训管理,校际间的培训、学历提高培训、个人自主研修培训等也纳入校本培训的广义概念中。

学校校本培训应在教体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由县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过程管理、指导、考核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中小学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领导小组,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培训计划,校本培训计划包括下列要点:组织领导机构;目标任务;培训对象范围;培训项目(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及时间安排;培训的师资力量(指导教师);培训管理的措施;培训效果考核的方法;培训经费安排等。每年年初将校本培训计划书报县教师发展中心审核备案。并根据教学安排需要,以及培训经费情况、教师培训申请,统筹安排不同学科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各类培训。(2)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规章制度,保证培训的时间、集体活动场地、人员及内容落实。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3)认真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学校要抓好校本培训的考勤、考核、记录、书面总结、学时认定等过程管理工作。每次培训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有完整的记录。每年的校本培训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写出培训工作总结,适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意见。同时做好培训档案的积累与存档工作。

(4)建立校本培训的考核制度。学校要制定系统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考核包括学习过程考核和学习效果考核两个方面。可根据培训内容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考核的成绩要记入教师个人的培训档案,纳入年终考核,并与奖惩、职称评聘和职务聘任挂钩。

(5)在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学区的组织协调下,积极开展校际间互补性的校本培训。

四、培训内容与途径

1、培训内容

县教师发展中心、学区、各级学校要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要求,以及轻负优质的素质教育和特色学校创建两条主线,选择切合本县、本学区、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培训内容。

周期内,要把教师的师德、人文综合素养的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积极开展“多维度、众途径、全方位”的教师人文思想、精神价值、职业道德的培育和培训。积极通过教师读书活动、名师成长经历演讲、优秀教师事迹宣传、关爱学生的爱心体验、做学生的精神导师等新途径,全面影响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职业道德。建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感。

要突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教师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同时要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要强化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原理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心理健康与辅导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的培训,尽力使教师的隐性专业知识显性化。

教师的专业程度最后要凭借实践性知识保障,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情境的经验性知识,是一种鲜活的知识、功能灵活的知识;二是作为一种“案例知识”而积累并传承的;三是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四是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发挥作用的;五是一种拥有个性性格的“个体性知识”,是通过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才得以形成的。要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性知识的培训,作为周期内要创新的地方。

县教师发展中心、学区、学校要从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三个方面入手科学编制培训课程模块,建立专题化的一系列培训菜单供教师自主选择。

校长培训内容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校长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学校发展规划的管理、教育教学创新管理、学校文化的管理等。

2、培训途径

构建县级及以上培训、学区培训、校本培训和网络培训四位一体的培训途径,多渠道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县级及以上的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周期内90学时的集中培训分45学时的理论培训(原则在暑假进行)和45学时的实践学习培训(原则上分批组织教师赴全国各地名校培训)。同时县级层面的分散培训,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学科讲师团成员推出县级培训菜单,通过县教科研网络平台,由教师自主选课,达到开课人数的组织开班。

县教师发展中心要运用省市县三级远程教学网络,组织好网络教学资源、课程,开发本县特色的网络培训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教学培训活动,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教师选择性读书培训活动,积极开展网络培训,以拓展培训空间和时间,真正让教师的培训学习常态化、随时化、随地化。

学区培训,是鉴于我县学区这一特定管理模式设置的,重点放在教师的师德、人文素养、职业理想、职业价值等培训,原则上是通识性培训,学区内全员参加,每学期组织一次。

校本培训要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校本研究、培训理念,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能力,注重教师思想的引领;加大校本研训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为学校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支持,鼓励学校建立校本培训联盟,加强校际间的协作。

五、培训保障与考核 1.经费保障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的文件精神,县财政每年按不少于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县教体局将合理使用县财政安排的教师培训专项资金,预留不高于30%的比例用于本县指定的培训项目,由县教师发展中心统筹使用,其余经费以学校为单位,按人均标准拨付到各中小学,由中小学按规定使用。各中小学校要保证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的10%用于教师的培训,用于校本培训和“培训专项资金”未能结算的县内外集中培训活动经费支出。

学区教师培训经费按学区内各校教师人均承担,在各校教师培训经费中列支。教师培训经费应专项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不得挪用。教师发展中心和各中小学应建立旨在增加教师培训选择性,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与教师培训学时相挂钩的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格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培训经费,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顺利推进。

2、制度保障

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考核机制。县教体局将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内容,每年对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优秀的学校与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学校应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为规范经费管理,加大对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培训专项经费使用的管理力度,县教体局将教师培训工作经费收支统一列入局财务核算之中,并及时审计公告。

努力解决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为教师的培训学习预留固定时间,在教师的编制上给予3%左右的上浮编制,使教师既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脱产培训,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被打乱。

3、基地师资保障

一中心建设。根据未来五年的教师培训要求,教体局组建好县域教师培训中心,培训中心隶属于县教师发展中心,承担本县教师的一系列培训任务,同时接纳其他地区的教师培训交流。整合城区中小学的培训硬件,作为培训中心的共享设施,同时组建一支优秀的师训教师队伍,达到《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中的培训机构的设置要求。

两基地建设。县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联系全国各地的名校、培训机构,建立一批以全国各地名校和长三角地区的师范高校为主的教师培训基地。全国各地中小学名校主要承担教师的实践性培训,各师范高校基地主要承担教师的理论培训。建立以城区学校为主体的县级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的实训基地,基地的硬软件建设由县教体局投入相关经费予以保障。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本县培训师资由二部分组:一是由全国、省、市名师、专家、学者等组成外地讲师团,主要负责县级层面菜单式培训指导讲座和教师外出集中培训的导师;二是由本县特级教师和名师培养人选组成的县级学科培训讲师团,通过名师培养基地进行学科讲师团成员的培训和培养,学科培训讲师团成员参与县级培训的同时,主要负责学区和校级层面的培训讲座和实训指导。导师和讲师团成员具体由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县名师培养基地负责组建和培养。

六、附则

1、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与校长培训、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和主任培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校长、幼儿园教师与园长培训,参照本细则实施。

2、本细则由县教育体育局负责解释。

3、本细则自2011年5月1日起试行。

绍兴县教育体育局 2011年4月12日

主题词:教师 培训 细则

报: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委办、县人大办、县府办、县政协办,陈德洪同志

下载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这个暑期,我参加了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教师培训班,在8月8日——8月14......

    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个人总结

    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个人总结 这学期,我十分有幸的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学习,我认真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日期: 2012-08-31 ]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

    宁波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

    宁波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范文)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 于梅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的职责和含义。我的教学教学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教书育人的理念也变......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

    继续教育培训记录2 时间:12月12日地点:多媒体教室主讲人:王尚志 主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范文合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 在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听了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王尚志老师的列子举得恰到好处,让我觉得通俗易懂。让我了解了教师行业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心得

    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 今天有反复的听了王尚志老师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感受颇深,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