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时间:2019-05-13 11: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第一篇: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城市建设管理监察的执法历史不长,从其诞生之日起至今也不过有20余年的历史。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市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违章违规的查处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诞生之初着烙下了先天不足的印记,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长期处于分散、多样、无序的状态,且大多数城市建设管理监察仍处于委托执法的地位,给许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弊端。笔者根据执法局的要求就德化县城市管理监察工作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结合自身工作岗位的实际和工作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一、如何看待“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城市管理,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立足现代城市的客观实际,并借鉴国际上城市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应是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互动合作,整合各种资源,实现高效协调运行和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活动。

所以,城市管理的目的是维持城市高效、协调运行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城市管理的水平最终要体现在管理的效益上,即是否以最低的社会和经济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整合城市资源,实现城市高效、协调运转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对象敏感。城市管理的执法对象极大多数是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以及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从事着最简单的商品买卖活动,维系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艰难处境易博得市民的同情和谅解;加之部分违章者自身存在的陋习,使其对城市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抗法。执法中稍有不慎,执法人员便会成为众矢之敌,引来路人围观、起哄。令执法人员进退两难。

2.司法保障不力。在具体执法中,大案要案很少,多数案件处罚数额较少,难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使违章者抗法有了可乘之机。由于城市管理执法不具有人身强制权,又缺乏有效的司法保障,在遇到现场纠纷时,极易发生围观、拥堵,执法人员往往势单力薄,孤掌难鸣,有口难辩。如遇到暴力抗法时,求助于公安,公安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视事态为一般的打架斗殴处理,从而降低了城管执法的严肃性,造成了极不好的负面影响;严重则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3.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一是城市管理的有关条文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二是现有的法规不够完备,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城市管理法规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没有详细的处罚规定,执法工作难于落实。如流动摊贩的管理,就缺乏具体的条文;三是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如摩托车出租扰乱客运市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既影响市容,又阻碍交通。但对其进行处罚时,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令执法工作无所适从。

4.市政公用设施的不配套和城市功能的残缺,孕育着城市管理的好与坏。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使得城市人口逐年增多。而这些人,一无雄厚的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受聘于单位从事固定的职业,他们为了生活只能凭自己微薄的经济从事最小的商品买卖生意,从而流落于街头巷尾,占道经营,用获取的薄利养家糊口,跟我们的执法队员开展“游击战”,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我们的执法人员去管,他们首先的回答便是,“不准在街头巷尾卖,叫我们到哪里卖”,这一简单的回答,反映出一个城市功能完善与否。如果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有配套的各种公用设施,健全的专类市场,齐备的环卫基础设施,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那么,城市管理的矛盾就会少得多,从而城市的文明程度将很快得到提升。

5.执法力量薄弱,目前我们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力量和后勤保障状况与工作任务要求还不适应:一是执法人员不足与执法任务繁重不相适应;二是经费短缺,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三是必须的执法装备不足和办公设备较缺。

6.队伍素质不高。由于城建监察执法队伍是地方性组建的,其编制受到限制,而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仅靠在偏人员管理发展的城市,人力严重不足,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1、改革现行执法体制。抓住目前国务院清查统一各执法队伍服装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时机。首先,从改革体制入手,改变自下而上成立执法队伍的现状,把各地的执法队伍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现有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纳入公务员系列,统一实行省或市(自治区)“垂直管理”,便于异地轮流执法,打破长期在本地执法有人情关系,束缚执法队员想干不敢干的格局,有利于加大执法力度,从而树立执法队伍新形象。其次,借鉴部分城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成功经验,在规定时限内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体系。第三,着装的统一应纳入规范化管理,建议先由建设部统一标准(款式、颜色、标志等),报国务院批准,列入执法着装行列,以避免同一支执法队伍着装混乱的现象。

2、建立司法保障体系。在具体的执法工作中,暴力抗法事件频繁出现,仅依据现有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规章,城市管理部门难以独立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借鉴部分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建立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与公安协同执法的执法机制,既可对违章者形成震慑,又可随时调处城市管理执法中的各种纠纷,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与法院联合成立“城市管理事件执行机制”,专门对拒不服从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的实施强制执行,快速稳妥地解决执法中的执行难题,切实维护执法的严肃性。

3、完善法律支撑体系。首先要把“城市管理”这个新生事物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下来;第二是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有法律依据和相应的执法主体地位;第三是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应有确切的法律支撑。解决上述问题应该看到,现在使用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规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与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各地出台的一些规章、规定又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具备强大的民意基础和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条件加快城市管理立法,对原有的法规、规章进行修订。修定时需根据综合执法试点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大中小各类城市管理执法的各种因素,尽早出台专门的城市管理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统一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法律体系,同时,要重视城市管理中的执法和监督,要加强各种制度建设,避免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行,保证依法行政,防止徇私枉法,以言代法的行为。

4、明确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职能权限。“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人皆知晓的,但是在全国极大多数的市、县仍然沿袭着原先的建制,城市管理执法机构隶属于建设局,重建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局既是城市建设的实施主体,又是城市管理的执法主体。一方面履行着监督建设活动的各种违章、违规行为职能;另一方面自身又承担着加速城市建设的任务。这样,既当裁判,又是运动员的建制,难于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理顺关系,明确职能权限,将有利于城市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5、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这正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者应该探讨和追行的目标。

首先,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老百姓的合理需求,消出一些影响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产生的根源。

其次,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通过审批、核准、许可、支持等行政管理手段,让一些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

6、全面提升依法加强城市管理水平。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工作效率。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特别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实践中,要坚持以民为本、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范围,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完善监督制度,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与专业管理关系,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执法权威,而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仰执法权威。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经常开展换位思考,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窗口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要正确认识城市管理工作在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作用,实现发展思路再创新、体制机制再创新、工作方式再创新,全面提升依法加强城市管理水平。

7、营造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城市管理单靠城建监察执法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各单位、市民主动参与城管工作,协助城管工作。因此,必须在深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一是加大对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单位、市民广泛宣传,使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进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要主动贴近群众,做好自身的服务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管理部门既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经常到各单位、门店、居民当中征求意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要加强同横向、纵向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二篇: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市以创省级卫生城市、创一流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成果斐然,为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不洁、违法建筑等“顽症”仍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城市管理一线调研,我们感到,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只有进一步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具体到个人利益。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

(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被管理人员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有些管理相对人的素质相当低,任你“动之与情,晓之与理”,就是我行我素,唆使家人或社会上不明真相的好事者,对城管执法人员撒泼耍赖,故意将违章物品捣坏或躺倒在地上(有的甚至躺在执法车辆下),或者说,一边喊着“城管打人”,一边主动袭击执法管理人员,致使执法工作无法开展,事后还到效能、人大等监督部门“莫须有”投诉城管。据调查,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地多在市区繁华区域的五一桥、五四路、铁路供应站附近等路段,发生时间多在夜间执勤,发生的对象多发生在工作认真的执法人员身上。

(五)交通秩序混乱。我市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将市区道路施划大量占道停车泊位,但部分驾驶人员随意停车现象还大量存在,随意上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摩托车停放无序,横七竖八停在商店门前或是占用盲人通道;载客摩的蜂拥在斑马线两端;摩托车修理行业占道修理等影响市民出行现象普遍存在。

(六)环境卫生状况差。2011年,芒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响亮省内外,创建过程中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形象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好景不长”,现在环卫设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市民随地乱扔垃圾、商店随意将垃圾堆放到人行道上、违章饲养家禽家畜的现象严重,成了社会评论焦点。

(七)违法建设现象难绝。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八)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

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既得利益驱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不正当竞争力。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四)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城建监察部门是城市管理专业队伍之一,在城市管理方面充当重要角色。目前,我市城管大队人员由于受到编制、经费等因素限制,人员很难流动及培训、教育,因此造成个别队员素质较低、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单一,不讲究执法技巧,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影响执法效果。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管理面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行政执法所用的车辆、通讯装备较为落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现有的城管队伍已经滞后于目前快速发展的城市管理的需要,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执法环境不佳。许多群众甚至部门单位的个别领导同情违法者,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偏向管理相对人等弱势群众;市民群众在自身利益未与城管执法冲突时又对执法工作要求高,评头论足。

三、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树立大城管理念。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城管办,在发挥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基础上,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二)严把行政许可关。严格控制门店审批,从源头上杜绝店外堆放、经营、作业现象,转变过去占道收费管理为占道处罚管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市区城市长效管理的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把行业准入标准和我市市区路段行业设置控制要求,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公厕、垃圾中转站、公交车站、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其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开工前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

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仍停滞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紧盯几个蔬菜水果摊,偏重于大的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等。应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化,一要根据路段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划分为示范街(步行街、燕江东路、燕江中路、新西路、新府路)、严管街(燕江南路、五四路、江滨路、中山路、南坑路、国民路、大同路)、监管街(大小街、解放路、东坡路、新安路、巴溪大道),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规定;二要统筹兼顾,全方面、全时间段监管;三要有数字观念,用数字来衡量管理是否达到标准;四要精细管理手段,采取“盯、守、防”的方式,执法人员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将违法、违章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五要杜绝城市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的现象。

(五)强化集中整治。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随着我市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市城管办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拎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六)改革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照“统一管理、权责一致,条包块管、以块为主,强化城区、立足社区”的原则,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城市管理任务落实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为基础,各有关部门的职能管理为支柱,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协调作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可以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模式,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让政府部门从具体管理转为日常监督。

(七)打造特色城市管理品牌。作为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广大市民的城市管理,应抓住有利时机,深度挖掘,高度提炼,形成符合城市精神的特色城市管理品牌。我市的商业步行街就是一条典型的特色管理品牌街,用品牌服务吸引市民,用品牌服务吸引商家,用品牌效益促进发展,用品牌形象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城市管理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境界。

(八)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队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明确路段、明确人员、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三是推行未位淘汰待岗制,增强队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改进执法队伍的工作作风;四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管好、用好城管干部,要逐步建立起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弘扬队伍正气,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职业精神;五是政策倾斜,充实执法力量,城管人员参照公安民警提高福利待遇和完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九)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要依靠社区、学校和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引导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浓厚的城管氛围,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宣传部门要开辟专题栏目,进行全方位报道,对破坏环境和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曝光,提高广大市民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市民关心、支持、理解、配合、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三篇: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物资采购

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物资采购

[摘要] 针对物资采购监管提出新的方法和路径,从采购流程再造、权力制衡、阳光采购、制度监管、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规范物资采购,增加物资采购的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廉政建设,赢得了群众口碑,实现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关键词] 医院管理;物资采购;做法

引言

随着医院在2011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成功,从而也促使物资采购的管理不断规范。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总务物资、设备配件以及医疗卫生耗材试剂的品种、年消耗量、采购渠道、供应方式与价格等数据信息,发现各类物资供应或多或少存在着信息透明度不高、招标采购品种不全、招标周期长、政府物价监管缺失、市场垄断、进入门槛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和医院的监管难度,并且易滋生腐败。如果在采购和使用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机制,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监管好医院物资的采购工作,促进单位的廉政建设,赢得群众的口碑,让患者得到实惠,是摆在每一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制度+科技”二元维度出发,着重讨论医院如何建长效机制,管住、管好医院的物资采购。主要做法

我院物资采购工作的具体做法是:权力制衡、纪检监督、资源整合、信息化

监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我院建立了科学的评价办法,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性价比适宜”的原则,并考虑质量标准、科技水平、应用范围等因素,对质量、价格、服务和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价。医院党总支高度重视物资的采购工作,通过再造采购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了权力监管制约机制;通过整合供应商和实行新耗材引进由器械委员会集体研究,做到了从源头上监管。医院还按照规定,对采购中心主任和采购员岗位实行定期轮岗。通过运用对物资采购监管新方法和路子的实践,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群众的欢迎,医院决定将这些新方法和路径作为长效机制执行并不断完善,以更加规范我院的物资采购管理。

1.1 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约束力规范物资采购

(1)工作流程再造,实现权力制衡。在2013年上半年,医院对所属人员和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重新再造了工作流程,工作上按照相互监督制约设计分权管理,做到了计划、采购、付款“三权分离”。物资采购实行计划审批,严控计划外采购,一年累计采购金额大于一万元的计划外物资采购须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批后方能实施。除药品采购由药剂科承担外,医院其余采购项目均实行集中统管、计划采购和阳光采购。采购中心主任由总务科主任兼职,采购项目包括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总务物资、基建零星维修与改造、设备维护保养、物业管理、食堂以及能源合同管理等。

(2)发挥设备委员会的作用,把住设备、耗材和供应商引进关。我院引进新设备和耗材,按照科室申请、资质审核、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的程序办理,把决策权交给设备委员会,由专家对设备和耗材该不该引进、引进什么样的设备和耗材、定价是否合理、招标采购是否落实、供应商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把

关,避免了过去权力集中在采购部门,不透明、不易监督的做法,受到使用科室好评。

(3)落实招标目录,非招标大宗物资院内招标采购。物资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标目录,未招标物资,如办公用品等大宗物资实行院内招标采购,避免物资采购价格高和采购工作中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

(4)定期向党总支汇报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我们坚持每月向党总支汇报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新材料和供应商的引进,不良事件事项,欠款和付款等情况,自觉接受党总支监督,避免舞弊和跑偏。

1.2 加快供应商资源整合,通过便捷高效的途径规范物资采购

目前医院耗材供应商

医院采购的所有供应商目录都已上报给区人民检察院,在行贿犯罪系统中查询确认无行贿犯罪记录的继续列入名单。每次耗材集中采购遴选会议和设备管理委员会议,都由财务科、监察室、院领导、物质采购中心和其他设备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

1.3 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规范物资采购

(1)引进《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物资采、供、管及核算于一体的监管信息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为实现对物资管理的计算机化,我院于2011年购买《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把先进的管理观念融入到信息化管理,为科学管理和快速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此软件全面集成综合门户和协同办公平台(简称OA系统)是针对目前医院运行中存在的沟通效率、公文流转、事务审批、知识共享等各类问题而开发的综合办公平台。

系统实现医院各类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并对医疗设备从科室预算申报、招标、合同、安装验收、入出库、维修保养到报废处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全面满足医院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更多要求。较好地解决了医院物资采购信息不准、流程复杂、手段落后等问题,堵塞了买甲开乙、买贱报贵等虚假报销的管理漏洞,做到了“钱变物后不失管、失控”。

(2)利用《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值耗材,较好解决了高值耗材管理中采、供、管的难题。随着医疗技术服务的不断完善,高值耗材品种的不断增加,高值耗材管理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使得医院的高值耗材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改进。医院物流软件解决了高值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实现了对全院高值耗材的统一管控,采购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材料购进、保管和使用情况,达到了对高值耗材全程动态管理的效果,从而实现高值耗材统一管理、安全使用的目标。以手术室作为基准点,全流程管理高值耗材,解决了过去物资管理部门只能管到一级库,物资消耗不能追踪用到哪个患者身上的问题,为医院建立了不良反应事件快速追溯机制,规避了医院的医疗风险,并实现“零库存”管理,节约采购成本。2 成效存在的问题:

3.1 物资采购岗位廉政风险宣传与汇总分析能力不足

医院每年收集的物资采购岗位廉政风险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收集资料前对职工进行的宣传教育针对性仍不足,经过这两年的廉政风险点排摸发现物资采购各个岗位都有着不同类型的廉政风险点。因此,打通医院与科室,科室与下属岗位的廉政风险宣传通道势在必行。其次是没有对收集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利用。

3.2、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需持续改进

目前医院面临着药品零差价改革、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以及后二甲时代的来临,我们需要及时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物资采购制度体系进行相应调整。

3.3信息公开与问题反馈需继续深化

现在医院已经按照“阳光工程”实施了规范化的公示制度。但是患者、群众、职工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院内网、微博、网络论坛等新形式媒介的产生,使廉政问题具有快速放大效应,让医院的信息公开与问题反馈需多方面改进。4 下一步的目标:

4.1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的院科二级教育体系

针对采购中心各个岗位廉政风险的特点,对症下药,进行个性化的廉政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将廉政教育任务落实到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对每个岗位职工(特别是廉政风险等级高的岗位)进行岗位廉政风险宣传和教育。通过警示、示范教育等方式,增强职工对自身风险防范重要性的认识。

4.2改进廉政风险关键流程,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对廉政风险点和采购流程,增加科技含量;及时维护网络上的廉政公示、公开信息和问题反馈。在体系建设中,强调重要领导带头研究推进,切实提高自身风险防范,通过制度和流程的完善,及时有效的提高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例如采购合同在律师参与下修订完成标准格式合同、采购技术参数与合同签订采取重要部门会签制度。

4.3 推进“阳光工程”

以物资采购信息公开为出发点,通过院内网、公告栏、会议多渠道多方位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

4.4 完善现有预警体系

根据医院实际和先进医院的经验,通过参观学习和消化吸收,细化红黄蓝三级预警内容,根据具体的预警内容制定相应的、更有针对性的预警措施,加大纠风力度,对预警方案需进行演练和完善。

4.5 医院廉政文化建设

近几年,医院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加大了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对于岗位廉政风险,除了用制度规范进行约束,医院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宣传教育。包括收集一些岗位廉政建设口号,在院报等内部宣传通道中设立岗位廉政板块等。结语

物资采购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和效益性都很强的工作。一方面要求医院选准人员,让那些法纪观念强、忠诚老实、工作认真负责、德才兼备的同志承担采购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医院强化长效机制,通过制度监管和权力制衡来制约,从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问题的土壤。从医院采购管理的特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供应商、医院还是患者,最关心的都是物资价格、质量成本以及物品的流通效率,这与医院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行医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将逐步形成一条质量高、成本低、反应快、服务好的医院采购供应服务链,对控制医疗总成本、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加强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篇: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

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

发布时间: 2007-05-28 15:04:57

2006年,常州市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常州市2006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确定的改革任务,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在建立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章立制,进一步明确城市长效管理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善城管长效管理机制,创造全市人民受益并长效保持的环境,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有效途径。

1、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我市针对城市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道路保洁纠纷、商店文明卫生、马路随意设摊、车辆违章停放、建设工地扰民等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的意见》、《市政府关于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的意见(试行)》等规定,对城市管理中的日常保洁管理、“五小”行业管理、市场管理、城市交通管理、道路容貌管理、市区河道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建设工地管理等十三方面工作,进行具体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主体。

2、细化标准,强化考核。为了确保城管长效管理落到实处,专门成立了由市14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委员会,负责对五个城区城管长效管理工作进行考评。为提高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市考评委结合市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考评内容和要求,在反复征求各区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各辖区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

考评办法》、《各辖区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计分细则》,为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启动城管长效管理考评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机制,切实把城市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城市建设管理,关键在建,根本在管。其核心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确保城管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必须进行创新机制。

1、实施重心下移,落实属地管理。以前我市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严重。城市管理权限和管理资源的配置分散在市、区和建设、城管、文物、园林、公安等管理部门,使城市管理和执法部门职能交叉,出现了多头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努力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管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乡镇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了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市级有关部门负责研究拟定市容管理法规、规章和行业政策;编制市容管理专业规划,依据规划指导和监管等。将道路绿化、养护作业权下放到城区,实行属地化管理。城区负责辖区内市容管理和综合执法。将过去由三支队伍管一条道路,改为由一支队伍“捆绑式”管理。

2、强化高位监管。对各区、各部门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天天检查、月月点评、考核,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区、街道(镇)也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形成三级考评体系。

3、建立城市管理指挥平台。组建常州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各区和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建立二级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

协调,保证城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4、完善城市管理保障。重点落实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经费投入保障。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落实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所需要的经费,每年从市、区土地收益中划出专项资金,弥补目前城市维护费的不足,保证各项长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保障。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和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需要,适度调整、设置或明确相关机构,适度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凡需增加或配置人员的工作,市相关部门和各区进行统筹兼顾,一并做好安排。

5、建立及时整改机制。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关键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各城区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完善管理机制,逐条进行整改,问题整改率达90%以上。市各职能部门下放职权,分解责任,层层考核,高位监管。市城管局在扩大日常保洁一体化范围的基础上,延长了市区主要道路的保洁时间;市卫生局全面出动整治“五小”行业,新发放卫生许可证2113家,持证率达到76.44%;市工商局制定市场基础标准,配合市经贸委做好菜市场改造工作,逐步推行标准化管理;市园林局合理界定市、区两级绿化管养范围,强化以区为主,属地管理。

三、深化改革,探索多元化城管设施投入管养方式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除了要建立制度、创新机制、严格考核外,还必须探索多元化城市管理投入和管养方式改革,基础

设施、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必须政府投资,可以市场化营运的管养服务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确保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1、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力度。结合新一轮城市建设三年纲要的实施,有序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完善中心城市路网,进一步打通小支路、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加强背街里弄等的维修及改造,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加快交通管理科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水平,进一步扩大摩托车禁行区域,增加公交车辆道路资源供给;加快推进江边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一批污水、环卫设施工程建设,增强城市环境服务能力;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开放市区所有公园,实施八路八口绿化改造,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整治步伐,专门出台了老小区改造政策,制订了分的改造计划,从2003年初至今,全市共投资3亿元,整治中心城区52个较大规模的老小区,面积达570万平方米、共2320幢房屋,直接受益人口达到40万人。该项工程在受到老百姓普遍拥护的同时,受到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嘉奖。

2、探索基础设施管养运作方式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市政设施维护、城市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垃圾清运保洁、公厕管理等工作的市场化营运进程。首先,对新增道路清扫作业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招标。其次,对原有道路开展市场化发包试点。将我市天宁区作业范围内的总计32.4万平方米的17条市区道路清扫权进行市场招标采购,通过市政府采购中心,经严格的评标和定标,苏州市虎丘环境卫生管理站获得了该标段为期一年的清扫保洁权。试

点工作成效显著,为大面积推开市场化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对中心城区的24条主干道实行一体化保洁作业试点,统一作业主体,将快慢车道、人行道几绿化带清扫保洁实行“一把笤帚扫到底”;第四,选择了局前街街道进行了街巷里弄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试点,采取划片方式面向社会发包。

3、六管齐下推进“公交革命”。一是降低票价,实惠市民,快速公交车、空调车要和普通车实行同一票价;二是增加车辆,提高档次,今年新增215辆空调车,市区范围内要逐步全部改为空调车;三是科学规划,优化线网,做好远期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以及近期的快速公交规划;四是专道提速,确保准点,辟出公交的专用车道,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保证公交车的按时准点;五是常武地区,公交一体,提高乡镇和村的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六是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公交车的软硬件环境要让群众满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同时,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市民候车环境,推进红梅公园公交中心站、常柴桥公交回车场、丽华南路公交回车场、一公司停车保养场及凌家塘修理厂等公交场站及一批老旧站房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同时,对延陵路、常澄路等27条城市主要道路上的255座候车亭及附属站牌设施全面进行了更新,极大的改善了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差的状况。市财政对公交的补贴和建设投入将由2006年的1亿元增加到7.5亿元。

4、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为了促进停车场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我市出台了《常州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办法》,市政府成立由公安、规划、建设、城管部门组成的综合整治办公室,被挪作他用的停车场恢复了停车功能;首批向社会开放了41家单位停车场,市区公共停车泊位增加了3300多个,比原来翻了一番还多;还规划在市区新建12座停车场,其中包括6座停车楼,新增3000多个停车位。新建停车场将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公开招标,谁投资,谁得益。

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机制启动以来,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建设常州城、造福常州人”的目标全面展开,城市面貌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已显示出实在的效果和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春节期间,“新体制”威力突显,道路日常保洁、城市交通秩序、菜市场管理等方面明显提高,全市人民有目共睹。2007年全市上下将“巩固提高,再攻难点”,即攻克“五小”行业、城郊结合部、市区河道水环境、住宅小区管理“四大堡垒”。一是“五小”行业管理。“五小”行业面广量大、情况复杂,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实际问题。通过降低门槛,帮助规范;逐家过堂,完善设施;全员培训,全面达标;监督检查,严管重罚等方式管理。二是城郊结合部管理。做到拉网式查,地毯式清,包干式管,重点地区严。三是河道水环境治理。做好河道分类、制定标准、包干负责、组织会战。四是住宅小区管理,主要是物业管理落实到位。确保2007年5月1日前大见成效,9月28日前全面达标。

第五篇: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管理

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管理

井研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北至成都140公里,西至乐山35公里,东南至自贡118公里,幅员面积840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井研古城“蒲亭”,历史文化悠久,被誉为“天府灵秀”。县城研城镇依山傍水,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辖6个街道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生活设施基本完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

近年来,随着大陆新希望集团、香港大中华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的落户,以及一批本土企业的崛起,井研盐卤、食品、轻纺、机械等产业优势日益凸现,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但同周边区县相比,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方面,井研还存在较大差距。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应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西部盐城,靓丽井研”。

一、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是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的重要保障。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的在于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提升井研的对外开放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一)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可以促进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它涉及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布局,具体说,它涉及到城市的生产、生活、商贸、文化娱乐、教育科技、环境保护、市容市貌、市政建设、交通运输、治安秩序等等,可以说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卫生建设同步进行的战略思路。立足创卫,把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放到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之中,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把建设、治安、秩序、服务、交通、绿化、亮化、美化结合起来,以最大的努力和决心实施高规格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使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和提高。

(二)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市容卫生水平的重要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城研城镇也加快了发展步伐,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人口增加、城市扩大、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和卫生设施不完善……加上城市居民的卫生观念、卫生习惯、城市的市容市貌、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都同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不相适应。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就是用目标、检查、评比、竞赛的方法,推动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水平。

(三)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造福民众的一项重要工作

市容卫生水平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更重要的是,市容卫生水平的好坏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正是为城乡人民创造一个整齐、清洁、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实际工作,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实事、好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党和政府造福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市民传统卫生意识落后

县城研城镇是由一个西部内陆小镇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目前县城聚集人口7.2万人。在7.2万聚集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由于农村固有的环境和条件限制,造成部分市民小农意识比较浓厚;旧城市民则受传统的小商品经济的熏陶和影响,小市民意识比较浓厚,而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意识、现代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比较淡漠。近年来虽然进行了市民文明守则、文明卫生知识教育,但教育不够全面、深入,没能从深层次上触及每个市民的心灵。人们的文明卫生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市民形象的树立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滞后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近年来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太多,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给实施长效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客观上成为市民陋习难除的隐形保护伞。二是城市管理水平滞后。井研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流动人口多,暂住户多,管理难度较大,加之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管理办法和措施。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也是城市管理水平滞后的重要原因。目前城市管理条块之间、条条之间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是职责不清、责权利不统一。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行政许可随意放宽条件,只批不管。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的开展已经为城市管理的加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摸清底子、找准路子、理顺体制、强化管理需要一个过程。

(三)经济相对落后

近年来井研的经济发展较快,成绩显著,但同周边发达的区县相比,井研经济还比较落后,人均收入还比较低,人们的文明素质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成为居民文明素质难以提高的基础性原因。经济相对落后对我县对外形象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三、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一)领导重视

各级各部门领导要把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作为实现井研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领导力度、组织措施、工作步骤、经费投入等方面作精心安排和部署,这是我们实现创卫目标的根本保证。第一做好组织领导。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关键,要把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既贯穿于创卫工作的全过程,又覆盖创卫工作的每一项内容,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第二做好组织协调。在实现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都会遇到困难和矛盾,这需要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去解决。第三做好经费落实。多方筹资,加大资金投入,是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也是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治本措施,基础设施搞不好,市容环境卫生难以巩固。因此,应根据井研的实际情况,对照《四川省卫生县城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案,确定各方责任,多渠道筹措经费,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大为改观。

按照县委、县政府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争创省级卫生县城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要积极转变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治城为民”的宗旨,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实现由单一管理向多元管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式管理、由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变,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第一加快城市综合管理的立法进程,形成一整套层次有序、相互衔接、较为系统的城市市容卫生管理规范。第二积极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狠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建设,整合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第三对违反城市管理和卫生法规、规章的行为,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罚,用法治的手段促进市民卫生意识、卫生行为、城市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和提高。第四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治城为民”的城市管理理念。

(三)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市民的卫生意识和城市意识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同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但由于长期形成的诸多历史原因,许多市民的卫生意识、城市意识还很淡漠,还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乱停乱放的行为还相当普遍。因此加强文明卫生知识的宣传,既是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也是一个基本的工作方法,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认识到卫生与自己利益和城市利益的关系,树立社会大卫生观念,强化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积极投入到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去,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才有扎实的社会基础,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宣传动员是一种大宣传,宣传部门要和工、青、妇等组织配合,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工具,造成一种舆论声势,形成有利于创卫的社会环境。报纸、广播、电视尤其要发挥新闻媒介传播快、影响大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用组织讨论、表扬与批评、现场曝光等形式,起到舆论动员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上下齐心,共同参与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改善居住条件、交通秩序、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既是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要求,也是全县人民的意愿。县委、县政府作出争创省级卫生县城的决定顺应了全县人民的愿望,一定会深得群众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有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全力支持,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第一,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既是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发挥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投入到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去。

第二,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能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是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关系到我们创卫工作的成败。一定要把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与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动员,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更要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要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实际行动,团结和带动全县人民,加快推动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取得最后胜利。

总之,能否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工作目标,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指挥等综合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同时,也是对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一次重要检阅。只要广大干部群众动员起来,团结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从而顺利实现争创省级卫生县城的奋斗目标。

井研县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下载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建立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油田政研会2014年政研成果申报 浅谈建立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

    建立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

    畜牧公司建立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推进公司健康和谐发展,更好的实现畜牧公司年度目标任务......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长效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确保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

    建立长效机制汇报材料(定稿)

    张果屯乡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工作 汇 报 材 料张果屯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是连续19年被市委命名的“五好乡镇党委”,全乡辖30个行政村,49500亩耕地,37500口人,39个基层党支......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在城市管理上,除葛洲坝、夜明珠、西坝3个街办部分由葛洲坝工程局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外,其余均由市、区两级政府按其划分的职责管理。区管道路共160条......

    浅谈章丘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重要)

    张烈江局长:浅谈章丘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山东省章丘市综合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烈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 (2007年12月24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发〔2007〕46号)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

    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念,作为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于我们城市管理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