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阳光工程全年工作总结
荣昌县农广校双河成校教学点
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全年工作总结
阳光工程是一项体现党和政府惠民、惠农的暖心工程,它为提高农民的就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根据渝农发[2013]149号《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2013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及县农委科教科对阳光工程培训的具体工作要求,我校承担了本年度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200人和专项技术培训400人的光荣任务。在各级领导和县农委科教科的关心、指导下,我校今年阳光工程的培训工作于6月24日正式在金佛社区开展培训,截止10月24日止已全部结束培训工作,历时四个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培训学员的肯定和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就2013年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县农委科教科对阳光工程培训计划要求,围绕一村一品优势主导产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形式,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我校先后组织培训了阳光工程学员共600人,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0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400人。参培的绝大部分学员实现了就地就业或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00人:培训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骨干社员100人,其中“水产养殖及营销”1个班50人,培训地点设在双河街道梅石坝社区,培训时间为2013年9月9日至12日;“麻竹栽培及营销” 1个班50人,培训地点设在双河成人学
校,培训时间为2013年10月21日至24日;“水产养殖”1个班50人,设在双河成人学校,培训时间为2013年9月25日至28日;“沼气工”1个班50人,培训地点设在双河街道排山坳社区,培训时间为2013年10月14日至17日。
2、农业专项技术培训400人。开展的专业骨干农民专项技术培训共有7个班、四个专业(大棚蔬菜、麻竹种植、茶叶种植、果树栽培)。其中在金佛社区开设麻竹种植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6月24日培训,人数为50人;在梅石坝社区开设大棚蔬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9月13日,人数为50人;在岚峰社区开设麻竹种植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9月16日,人数为50人;在许家沟社区开设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9月18日,人数为57人;在大石堡社区开设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9月23日,人数为70人;在高丰村开设大棚蔬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10月9日,人数为65人;在排山坳社区开设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013年10月18日,人数为58人。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面落实。
1.成立了由龙小军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唐富亮为副组长、成校教师为成员的阳光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目标,落实培训措施,及时启动了阳光培训工作,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障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2.建立健全教师讲师团服务体系。根据今年培训专业,我校有针对性地组建了由农技推广高级工程师、种植养殖专家及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员组成的讲师团队伍,满足培训教学需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及时联系各村(社区)召开招生工作会,落实了生源和培训场地。
4.建立班级及学员培训档案。建立健全班级教学和学员管理制度,按要求建立学员档案,做到信息准确。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学员培训热情。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介绍阳光工程的意义、内容、国家对农民的扶持政策,尽可能做到让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民创业致富的关心、支持,激发学员培训热情,保证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创新思路,保证培训质量。
1.思想认识到位。一是认识到培训要满足农民的新需求。高效农业产业需要新型的实用人才,新型农民培训必须与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相衔接,提高培训实效;二是认识到技术培训要讲实用。农村技术培训虽着眼于实用技术,但不仅要培养生产者,还要培养市场营销者。2.力抓培训质量。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期培训班开班之前,我们根据村(社区)不同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然后再组织选聘教师、选购教材,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了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准备充分,搞好教学和学员学习保障,确保培训有序开展;解决学员实际困难,采取“流动办班,下乡培训”的新模式,把培训班办到村(社区),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方便农民学习生活;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严格教学和学习管理制度,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培训项目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准确录入学员信息,搞好信息反馈和技术跟踪调查。
3.培育特色农业。近年来,双河街道依托两个“国家级示范园区”和“一村一特色”,把种植、养殖业作为双河街道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形成了“猪、竹、鱼、茶”四大特色产业。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培养了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新型人才,推动了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4.注重培训实效。培训学员通过培训后感触颇深,非常希望得到更多培训机会,夏世伟、罗晓平等向我们谈了他培训的感受:第一,我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找到了可以求教的人。我们在参加培训中把问题反映给老师,让他们带着问题来教农民,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实打实的让科技在我们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培训的专家和老师们能把行业动态告诉我们,让我们了解到行业发展信息和最新的科技进展。第三,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市场。我们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市场营销者,本身素质又不高,所以很需要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培训过程中,老师、专家帮助我们分析市场,提高分析能力,增强了我们致富的本领。
(四)、检查验收。我校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资料目录规范整理培训台账和支出台账,及时上报阶段资料;认真搞好验收自查,申请检查验收。
三、主要成效
(一)培训基地进一步优化
精心选择培训场地(以专业定场地),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训转移质效进一步提高
我校坚持“以需求定培训”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的“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整合资源、联合培训”等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保证了农民学员的有效转移,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勤奋、依靠科技改变人生的学员。
(三)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使农民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大多数学员认识到在农村有了专业技能同样也能创业发展,能致富,就近就业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如罗晓平通过培训后,带动了周边农民,扩大了鱼苗养殖规模,村民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四)农民素质进一步提升
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中央和地方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和农村法律法规知识,熟练掌握了1-2门种植、养殖技术和营销管理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转变了就业观念,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夏世伟同志参加了麻竹栽培及营销管理培训,学习期间认真听课,虚心请教,学到了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营销知识,经营的麻竹笋和竹叶收购店,生意红红火火。夏世伟说:通过这次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我们的自身素质,坚定了扎根农村发家致富的信念。感谢政府、感谢阳光办、感谢农广校双河教学点。
(五)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速
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了涉农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梅石坝村农民在“渔业生产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在鱼苗的养殖、运输及销售等环节安置就业劳动力100余人,目前我镇水产养殖产业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经验还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2、计划下达偏迟,集中在下半年培训,时间太紧,组织压力大,且有些涉农工种培训有季节性,在上半年开展培训效果最佳。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县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文件精神,加强阳光工程品牌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培训,加大阳光工程宣传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求真务实,从真正意义上做好培训工作,实现农民增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O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荣昌县农广校双河成校教学点
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
工作总结
二○一三年十一月
第二篇: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2006年是我县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下简称阳光工程)的第二年。一年来,我县围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全县6个培训基地共开设了驾驶维修、计算机应用、服装加工、餐饮旅游服务、建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美发保健、财务会计、SYB创业培训等10类专业21个工种,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51期272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9.1%,其中实现转移就业2525人,转移就业率达92.6%,超额完成省阳光办下达的全年培训任务。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1、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今年我县调整了县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各培训基地也从工作需要出发,调整充实力量,建立起校长任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阳光工程实施领导小组,抽调思想好、能力强的同志到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为阳光工程实施提供组织保证。一年来,县阳光办召开工作会议3次,开展对培训基地督查2次,县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1次,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进一步推动我县阳光工程工作再上新台阶。
2、规范资金管理机制。2006年我县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措”的原则,共筹集阳光工程经费177.4万元。其中中央、省下拨项目经费62.5万元,县财政配套项目经费20万元,工作经费8万元;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培训机构让利26万元,用人单位补助20余万元,个人贴补40.9万元。严格执行《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浙财农字[2005]194号),在县财政局设立阳光工程专项资金账户。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开支范围、费用标准、审批制度、报销程序,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集中管理。
3、创新信息服务机制。县阳光办组织各培训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撰写了《骨干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建立劳动力资源和用工需求数据库,为搞好我县阳光工程实施提供依据。
为使阳光工程进一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县阳光办组织各培训基地根据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桐庐高级职业学校出动宣传车,到全县各乡镇巡回宣传,印发宣传册、张贴招生简章、悬挂横幅,并在桐庐电视台、广播电台进行为期15天的培训通告播放。县农机学校利用乡镇农机推广网络向全县近千名农用车驾驶员发放阳光工程政策宣传资料2300余份。今年县阳光办组织编印《桐庐县阳光工程简报》5期310余份,在今日桐庐刊登3期,通过桐庐农业信息网发布阳光工程信息5期,在浙江农业信息网发布8篇,及时传递了我县阳光工程工作动态。(二)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1、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要求。为使我县阳光工程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实施,根据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和企业用工需求摸底调查情况,县农业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通知》、《桐庐县阳光工程培训单位检查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各培训基地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进一步落实了全年工作目标和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项目的监督管理。
2、确认培训基地,落实培训任务。为切实抓好全县阳光工程,县阳光办实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公开申报制度。根据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的原则,开展对培训机构资质、师资、培训实绩等综合评审,在原认定的桐庐县农业机械技术学校、桐江职业技术学校、桐庐县高级职业学校、横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分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个培训基地的基础上,新认定富春江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各培训基地增加专用教室,配备课桌椅、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组建了由97名骨干教师组成的阳光工程培训讲师团,其中中级职称以上37人。年初,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阳光工程合同书》,把全县2500名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培训基地,并实行责任考核。
3、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各培训基地都按照阳光工程要求,从当地经济发展和自身优势出发,选择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应用计算机应用、驾驶与维修、电子电器、建筑等10余种国家统编规范理论教材,并执行阳光工程教学“第一节课”制度,把阳光工程手册发放到每个学员手中,进行讲解。同时按照实际需要,组织有关单位、企业编印针织、服装、电子、农家乐、按摩保健、餐馆旅游服务等教学讲义作补充,受到学员的欢迎。
为确保培训质量,建立阳光工程项目申报、审批、考试考核、档案管理、信息上报制度;并根据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严格实行“阳光工程”公示制度、第一节课制度、规范台账制度、培训工作月报制度及检查验收制度。今年县阳光办印制《开班申请表》,规范阳光工程培训开班申请制度。制定教师(实习指导、教练员)职责和具体教案,签订教学责任状,开展因材施教,实行形象教学和互动教学,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规范教学管理。
(三)落实培训订单,加强技能培训
我县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县阳光办统一印制阳光工程培训用工协议样式。各培训基地深入农村、工厂企业以及大中城市,开展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状况调查,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用工缺口情况,协助有关企业到外地建立劳动力基地,签订培训订单,提高培训针对性。6个培训基地分别与县内外37家企业、职业中介机构签订了培训及用工协议,开展订单和委托培训27期1383人,取得明显效果。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农村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用工缺口调查,与富春江建筑集团公司等九家建筑企业、桐庐永隆饭店等签订了500名培训转移用工协议。横村镇成校对当地十家具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进行调查,摸清了针织、缝纫、套口、挡车工等缺口3200名技术工人的情况,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掌握第一手资料。桐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到农村劳动力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专门开设计算机专业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县阳光办还鼓励各培训基地在理论授课和技能操作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学员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推行资格证书制度。全年共颁发培训合格证2064本,其中有1452名学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县职业技术学校阳光工程学员孙燕群、朱美凤,在6月26日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举行的餐饮服务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中,分别以13’33’’、13’34’’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13分38秒的县记录。
(四)开展转移服务,推进稳定就业
今年县阳光办把推进稳定就业作为阳光工程考核验收重要标准。各培训基地加强了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利用劳动力推介会、洽谈会等,千方百计帮助培训学员找到岗,就好业。针对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关系到学员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深入企业调查,促使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横村镇成校成立了我县首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县劳动力市场设立职业介绍窗口;8月份学校专门派教师前往上海、杭州有关速递公司,详细了解就业学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情况,与企业协商解决学员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落实工资待遇。分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通过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萧山滨江经济开发区等大中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事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确定自己的培训项目,于4月份组建自己的网站,向外发布培训专业及招工信息,并详细了解企业信用程度,提供给受训学员,实现用工单位和培训学员的“双向”选择。(五)及时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为确保阳光工程项目实施质量,县阳光办先后组织2次督查。10月16日组织了县农业、财政、教育、劳动等阳光工程成员单位负责人11人分两组,对六个培训基地的工作进行了督查。11月,根据浙农培[2006]2号“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检查的通知”,县阳光办于11月20-30日,用10天左右时间,对全县6个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实施工作又进行了一次检查。对照培训任务、阳光工程合同书和检查验收标准,听取培训基地工作汇报,察看培训转移台帐,按照不少于5%的要求,电话随机抽查受训学员136人,核查身份证、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学费收取、转移就业及执行第一节课制度等情况。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整改的措施如实及时地向省阳光办汇报。
二、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学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技能,很多学员达到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水平,有的达到了中级水平。全年共颁发培训合格证2064本,其中有1452名学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横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会计班的孙金木有了会计证,马上承担起友棠石材有限公司的主办会计。桐庐高级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班100多位学员,结业后分别被杭州泛亚金属有限公司、桐庐景文百货、杭州亚丽服饰有限公司、富春江织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录用,不少还被安排在电脑操作岗位。学员王赛琴、姚丹在学习还没结束,就在网上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2、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各培训基地按照阳光工程要求,驾驶与维修、机械制造、建筑等专业培训相应降低收费标准,计算机、针织服装加工类、美发保健、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实行免费培训,直接减轻了农民负担,有的还根据学员需要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内容等,尽力为培训学员解决困难,提供方便,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学员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拓宽了就业门路,增加了收入。如桐庐县百江镇小京村刘忠根通过农机驾驶维修培训,从事拖拉机运输,年收入达3万元。横村镇双溪村民程梅莲经校企结合的缝纫培训,在针织厂平均每月能挣1000多元。11月在分水成校餐饮服务专业结业的学员李荣华、刘雪云在分水宾馆等工作每月收入1000多元。
3、发挥了培训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民竞争意识。阳光工程严格实行公示制度、第一节课制度、规范台账制度、培训工作月报制度及检查验收制度,规范教学管理,为我县农民培训发挥了示范样板作用。同时,阳光培训工程实施免费和减免学费,减轻了农民负担;培训提高了农民技能,拓宽了就业门路,推荐服务为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增添了农民就业信心,使广大农民有了参加培训并实现就业的愿望,调动了农民提高素质、学习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
三、今年的工作亮点
1、部门协作,保障阳光工程顺利实施。建立由县农业、财政、教育、劳动等部门组成的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县财政局为阳光工程筹集配套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县劳动局配合做好考核发证工作,教育局动员下属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职技校积极参与培训工作,主动承担培训任务,形成部门统筹作战的运行机制,为我县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领导保障。
2、签订合同书,落实责任制。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合同书,落实了培训任务,明确双方各自的工作职责。县阳光办做好培训指导管理,各培训基地严格执行阳光工程五项制度,开展订单培训,切实降低收费标准。合同书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验收挂钩,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实施。
3、编印阳光工程简报,及时传递工作信息。今年县阳光办组织编印《桐庐县阳光工程简报》5期310余份,在今日桐庐刊登3期,通过桐庐农业信息网发布桐庐县阳光工程信息5期,在浙江农业信息网发布8篇,交流经验,及时传递了我县阳光工程工作动态。
4、开展监督检查,严格项目管理。今年先后组织2次督查,及时发现了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要求,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培训质量。
四、2007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1、加强领导,着力宣传。加强对阳光工程领导,提高认识,把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继续组织编印《桐庐县阳光工程简报》的同时,组织2-3次阳光工程大型专题宣传活动,配备宣传车到全县各地进行宣讲,动员使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培训,实现农民转岗就业,增收致富。
2、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现有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并完善、调整师资库,不断充实师资力量。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一定规模、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专门教育培训基。三是加按照阳光工程有关要求,结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教学管理制度。
3、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习时间,提高培训质量。
4、明确目标,拓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新渠道。2007年我县计划实施阳光工程3000名。为切实完成培训任务,计划新认定设施条件较好、师资力量强的培训机构1-2个,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达到7-8个。根据农民和市场两个需求,围绕培训质量,重点开设驾驶维修、计算机应用、服装加工、餐饮旅游服务、家政保健等专业。建立合作培训机制,采取联合办班、代管代办、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拓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新渠道,加快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进程。
第三篇: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xx平原东南部,与xx市xx区接壤,距xx市核心区xx公里,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万亩,xx个农村乡镇,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屯,人口xx万。陆路交通发达,xx国道、xx路、xx路纵贯全境,是“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
全县现有农业人口xx万人,农村劳动力xx万人,剩余劳动力xx万人。今年截止目前,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xx万人,其中内转xx万人,外输xx万人,收入xx亿元。
二、阳光工程实施情况
1、在实施“阳光工程”实践中,我们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围绕“二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总体目标,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及合作社人员开展短期培训,提高务农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充分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潜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了农村合作社人员的技能水平的提高和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观念的更新,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13年,省下达我县培训指标xx人,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xx人,实际完成xx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xx人,实际完成xx人,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
2、在培训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认真落实各个教学环节。根据阳光工程培训要求,各专业有各专业的阳光工程教材,每位培训学员一本所学的专业教材,培训时间达到要求培训天数。严格实行第一节课制度,每次开班第一节课,农委阳光办和财政部门负责人到班讲解阳光工程的目的意义,核实学员身份,严格执行开班申请制度、公示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考试考核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制定教师职责,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教案,完成规定任务的培训内容并做好学员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
3、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使用,实行统一报账制度,培训结束后,经阳光办检查验收,培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培训,操作规范,各种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表册,台帐建立规范。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使有限的培训资金全部用于培训工作。4、2013年我县重点对“农机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人员进行了阳光工程培训,参加培训学员掌握了新型农机的操作和保养,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我县的农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达到xx个比2012年xx个多xx个,增长xx%。其中种植合作社xx个,养殖合作社xx个,林业合作社xx个,农机专业合作社xx个。全县共有星级示范合作社xx个。全县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xx亿元;入社农户xx万户,今年增加xx户,增长xx%、辐射带动农户xx万户,增长xx户,增长xx%。xx年合作社预计实现纯收入xx亿元,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
三、存在问题
客观地讲,我们在实施“阳光工程”项目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
一是资金缺乏,培训能力不足。我们xx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财力不足,靠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由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阳光工程”年培训人数只有xx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xx人、专项技术培训xx人)再加上农民自身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投入,乡村培训每年在xx多人,总计不过5000多人。以现有的培训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二是有一部分农民存在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主要还是农民观念保守,认为自已文化水平低,学也不会,行成了不愿学的现象。
四、工作建议
一是创新政策机制。建议省里应出台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鼓励支持农民走出土地,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培训。
二是扩大培训规模。近几年,省劳转办对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产业集群县,在培训指标上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但从现实情况看,广大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仍然很大。希望国家还要继续扩大“阳光工程”培训规模。三是加强培训基础建设。建议省里应加大基础建设投入。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四篇: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2005年,x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按照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的指导帮助下,从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入手,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进一步创新“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工作机制,使我市“阳光工程”工作逐步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5年阳光工程实施情况
2005年,我市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狠抓工程监管。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8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0.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6万人;转移就业15124人,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的95;完成培训补贴性投资450万元;认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45所,较好地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农民务工总收入50亿元,占全市农民纯收入的47%,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
为落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强化领导入手,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抓规范管理。2005年是阳光工程的规范管理年,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了规范管理。一是及时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在全省开展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商阳光办[2005]2号);二是签定目标责任书。为确保任务完成,市政政府与各县(市)区签定了项目管理责任书,将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列入考核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二是举办了项目管理培训班。6月23日,市农业、财政、劳动、教育、建设等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联合举办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尔后各县(市)区都相继举办了项目管理培训班和信息监管培训班,对各培训机构负责人和网管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各县(市)区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100人次;三是召开专题会议。7月14日我市召开由全市农业、财政、劳动、教育、科技、农办,建设等局委负责人参加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省阳光工程座谈会议精神,副市长xxx和市委副书记xxx分别作了重要指示。为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抓规划布局。根据国家六部委《2003至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政府下发了《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2004—2010年商丘市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全市转移培训工作做了全面规划。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工作标准和要求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并将各个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进行严格的考核。
3、抓宣传引导。为了使“阳光工程”深入民心,家喻户晓,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春节前后务工农民返乡高峰期,市、县、乡三级积极组织人员利用快板、河南坠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了集中宣传。此外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制作专题片,开辟专栏),出动宣传车、刷写墙标和制挂过街横幅等形式,进行了有深度的和广度的持续宣传。部分县(市)区组织取得突出成绩的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长现身说法,开展巡回演讲。05年7月10日,市阳光办对各县(市)区下发了《x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商阳光办[2005]3号),规定活动时间为2005年7月1日至8月1日,把我市的阳光工程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据统计,2005年,全市共出动宣传车160余辆次,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3000多张(条),制挂过街横幅3600多条,举办各类讲座34期,接待咨询人数2.6万人次,编发简报92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4、抓扶持政策落实。一是各县(市)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出台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政策,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采取发放培训券的形式进行直接补贴,让受训农民直接受益。二是充分利用商丘农业信息网,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资源库,设置农民工培训、就业专栏,建立农民工培训档案,供用人单位从中选择。同时,做好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定期调查并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逐步建立上下贯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信息体系。
(二)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
为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源,促进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多层次、多渠道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并在商丘日报上公布了培训基地认定的条件。在2004年的基础上对全市132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
第五篇: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运城市农机局
2010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
阳光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它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委关于做好阳光工程实施的通知精神,我局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结合国家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围绕提高农机手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力开展农机手专业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全市共完成各类农机人员培训1256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816人、农机修理工440人。培训工作取得了四个方面的实效:一是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和购机补贴,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二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34689台件。四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090名。
二、主要措施与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县(市、区)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我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县(市、区)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经费等问题,各县(市、区)普遍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严把“三堂课”,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宣传力度,落实培训到位。首先,我局下发了“关于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的通知”,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为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农机管理人员进村入户散发宣传单、村镇张贴招生简章,积极动员符合培训条件的农民报名参加,确保了培训对象到位。
3、加强制度管理,强化培训服务。一是健全制度,促进了阳光工程培训规范化。农机培训校建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学员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办事。确保学员的在校秩序。二是严格按照课程安排,一方面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员的理论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确保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跟课辅导,保证学员学习实践安全。三是成立班委,落实班委会和班主任制度。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委、班主任全部到场参加培训,班委每天亲自带队,负责本辖区内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四是从五方面着手做好培训服务。培训前,认真为每个学员准备学习袋,内装笔记本、辅导教材、课程表供学员使用;报到时当场免费为学员照相;培训中,生活方面,准备矿泉水供学员使用安排好学员用餐,并为深切了员发放交通补助,确保学员免费培训;学习方面,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微机管理。
4、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市农机校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各县(市、区)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地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三是培训机构与劳动部门、用工单位普遍建立了培训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各级农机化质量监督机构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农机作业质量、维修质量调查,及时掌握培训质量,从机制上保证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三、问题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机培训经费不足;二是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三是高学历、高技能师资缺乏,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强化壮大。
2、几点建议:
建议一:省阳光办及省局每年应增加我市的农机手培训资金,确保人人都有培训机会、学习机会。
建议二:省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机校购置一批先进适用的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以满足多门类多级别农机化技术培训的需要。
建议三:省局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选送一些专职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短期培训,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