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城市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城市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城市建设摆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以打造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中等城市为总体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品位和质量,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城市形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日渐增强,一个崭新的泗阳正在形成。准确定位超
前规划
构筑泗阳发展蓝图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两河风光为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城市定位。并按照城市定位,高起点、大手笔地进行了城市规划。规划坚持高品位,确保50年不落后。99年我们聘请了常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结束了我县没有经过法律程序编制县城总体规划的历史。为进一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建设县城,2002年4月聘请了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主要是调整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性质,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突破”的发展战略。修编后的县城总体规划于今年4月份报批成功,目前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7%。
目前,县城规划区包括“三镇(众兴镇、城厢镇、李口镇)、两场(原种场、农场)、一乡(来安乡)”,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布局特点为“一城两园三河”。建成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人口近14万;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18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2平方公里,人口为26万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以向东、向北为主,适度向西并严禁跨越西宁路,合理引导南部。城区道路布局为方格网式,在城区构建“七横九纵”的主干道体系。绿地系统规划主要特点为“一环、两轴、三带、多园”,一环为外环路两侧绿化;两轴为北京路及运河大道绿色景观轴;三带为运河风光带、古黄河风光带及两渠风光带;多园为城区街头绿地、公园和广场。到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将达到16m2,绿地率达35以上,县城将成为独具特色的“绿野、碧水”花园式园林城市。
今年6月份,县委、县政府又适时提出了“北扩东延、重心转移、详规控制、布局完善”的城市发展战略,我县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规划工作围绕这一目标正积极开展前期基础性工作。
为确保规划设计的全面落实,我们始终严格一书两证的审批和发放,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区建设项目办证率达98以上。
打破常规加快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为构筑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平台,我们打破常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设步伐,使城市规划区由原来的70平方公里扩展到300平方公里。
(一)城区道路建设。去年以来,为完善城区道路网络,拓宽城市空间,膨胀城市规模,我县对城区的断头路全面实施打通拓建工程,共计拓宽改造、新建城区道路10条,总长度12公里,总投资7000万元,今年城区道路维修总长6.5公里,总投资约1000万元。完成排水管网铺设10公里,总投资4000万元。新增路灯1034盏,总投资300万元。
(二)旧城改造。近年来,我县的城市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建成区内由于缺乏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土地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许多城区黄金地段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没有发挥最佳效能。我们坚持以盘活城市土地资源为突破口,整合利用城市各种资源,大规模地实施旧城拆迁改造,推进城市品位升级。今年以来,对旧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先后完成众兴东路副食品市场、繁荣公寓一期、桃洲名都一期、中央商城一期的拆迁工作,康庭名苑、阳光巴黎城一期等正在进行中。累计拆迁470户,房屋拆迁面积达6.5万平方米,补偿金额5200万元。
(三)小区开发。今年以来,我县通过加大投入,城市建设已由零星改造进入了成方连片开发建设的新阶段。住宅小区建设做到了规划设计一片,开发建设一片,完善提高一片。今年城区新增房屋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6亿元。全县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价格稳定,总体呈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四)小城镇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小城镇住宅楼、公共建筑等各类基础设施投入9704万元。其中,新增住宅楼房建筑面积20.48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网2.45万米。完成小城镇绿化面积16.59万平方米。
(五)城区绿化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大树进城工程。今年春季绿化中,先后将近5千棵国槐、法桐、垂柳等大树移至外环路、工业园区等地段,成活率达90%以上,快速增强了城区绿化效果。二是全力实施城区道路绿化。今年以来,先后对人民中路、众兴西路、淮海东路等6条道路绿化进行了改造,并按照“一街一树,一路一景”的原则,注重品种和色彩搭配,城区主要街道形成了绿树成屏、灌木相间、百花点缀、绿草镶边的绿化带。三是全面实施广场、公园等街头绿化。完
成14个广场绿化建设工作。今年共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绿化覆盖率达29.1%。
深化改革规范管理
提高城市文明形象
为打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新形象,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我县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城管考核、环卫保洁机制上大胆改革,同时规范管理,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一)市容市貌管理上了新台阶。
一是对占道经营、污染严重的餐饮店铺进行治理。二是对各类户外广告、门头字牌进行规范管理。对新设置的广告牌,严格把关,杜绝影响市容市貌的广告牌出现。三是对洗车场(点)进行了规范管理。对城区所有洗车经营点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具有上下水道、过滤地、沉淀池的经营单位,全部限期责令停业整改。四是规范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在严堵的同时,加强疏导,取缔后即时做好秩序管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六是扎实抓好乡镇容貌管理。为保证工作同步进行,对于小城镇管理采取县乡联动的做法,切实加强领导。
(二)环境卫生管理实现新提高。
主次干道环境卫生基本实现长效化。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环卫基础设施。2003年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总投资30万元;购置摆臂式清运车一辆,投资13万元。2004年新建简易垃圾中转站4座,总投资6万元;购置扫路车一辆,投资24万元。二是专业环卫队伍对城区主要干道进行夜间普扫,白天巡回保洁,做到24小时不间断保洁。三是严格垃圾清运管理,生产生活垃圾定点、定时倾倒,清运及时。
目前,一个文明洁净、充满活力的泗阳县城正在形成。
主要做法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县的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县级城市的发展路子,基本上实现了规划工作科学化、建设工作规范化、城管工作法制化。在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城市工作。
首先,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的关系,因此必须从规划、建设、管理上充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其次,城市建设可以出形象、出生产力,增加对外竞争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第三,城市从整体上看是一座大型的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国有资产,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功能的完善可以提升城市商务活动的品位和档次,直接导致房地产升值,拉动其他产业增长,使城市这座国有资产不断增值。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大投入、大发展的思路,大魄力筹划,大手笔运作,作出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文章,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变化。确定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建设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城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坚持科学决策,确保规划设计到位。
搞好规划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精品的前提。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努力使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成为精品工程、一流工程,成为城市的标志工程。我们先后聘请了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等设计单位进行规划方案设计,经过比较,择优和反复修改后拿出方案。规划方案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意见后,公开展出,向广大市民广泛征询意见。并组织领导和专家评审、修改和完善,力争使工程不出败笔,不留遗憾。
(三)实施精品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到位。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一切服从质量要求,努力做到用一流的方案、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施工,建一流的工程。一是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二是落实招投标制度,三是落实质量监理制度,严格作业规范。要求所有建设队伍都要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进度服从质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对不合标准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
(四)引导群众参与,确保城市管理到位。
城市环境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它离不开市民的参与。广大市民是城市环境的受益者和消费者,也是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城市建设管理中,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广大市民产生了对自己城市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在改造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各种宣传形式,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改造城市环境的重要意义、奋斗目标和任务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了改善环境的大合唱。
存在问题
我县的城市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规划方面。一是规划编制与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城市规划投入不足,详细规划的覆盖率还有差距。其次,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特别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还不够。二是规划管理、建设与城市规划相脱节。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的随意性,城市规划未得到严格实施。三是城市风貌特色不突出。没有充分体现我县自然与文化的地方特色,千篇一律,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城市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建设方面。一是建设资金与建设任务的矛盾日趋突出。投入和产出、滚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资金筹措难度高,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目前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短缺,拖欠工程款较多,“包袱”沉重,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这几年,我们先后上了不少大城建项目,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方面,我们还有不少历史欠帐。比如地下自来水管网和排水管网,年久失修的问题就特别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先导性,需要超前发展。比如供水的问题,以现有生产能力看,满足未来五年的发展需要没有问题。但今后十年、二十年就不够。三是城建管理队伍的力量和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城市管理。主要是城镇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机构还不健全。
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都有待于下一步工作中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领导,研究对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予以解决。
下步工作打算
(一)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上实现新突破。
抓紧实施城东片区的规划编制,尽快完成两河风光带以及一环两轴的控详规编制工作,进一步提高详规覆盖率,同时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保证规划实施的规范性。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的超前性,做到规划、规模、规范并重,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二是坚持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论证求广泛,评审严把关,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对大体量楼房、十字路口、临街建设项目严格实行街景规划设计方案和立面效果评审制。三是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确保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四是坚持规划的可行性,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发展留有余地,建设分期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五是坚持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红线”、“绿线”制度,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对突破规划、乱占滥建行为,发现一处纠正一处,尽量避免留下“败笔”和遗憾之作,全力地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规划指导、基础先行、市场运作、区域鲜明”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彻底改变以往单一靠政府投资搞建设的方式,建立起政府投入、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城市建设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对城市的各类资本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激活存量,吸引增量,扩大总量,不断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尽快完成北京路东延工程、洋河北路建设、桃源北路建设工程任务;加快城东装饰市场、城东副食品商城、中央商城、中华广场建设进度;加快繁荣公寓、锦绣家园等房产开发项目进度。
(三)在城市建设特色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发挥地域和人文优势,打“金”字招牌,做特色文章,严格把好审批关,杜绝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千孔一面的现象,把城市建设做精、做巧、做靓。从建设高档次、高水平的建筑物、街路、小区、绿化广场等方面打造精品,不断提高我市城市建设的品味。
(四)在城市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建管并举的原则,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依法治市,有效行使城市管理执法权,逐步建立相互衔接,分工合理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大力开展以强化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取缔私接乱建为重点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在管理上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对环卫、道桥、公园、园林等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在老城改造、拆迁安置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合理布局,规模适度,在开发新区的同时,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规范拆迁行为,坚持做到依法拆迁、文明拆迁、稳妥拆迁。同时加大京西、城东两个安置小区的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安置工作。
(六)在村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不断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城镇的幅射和重点示范镇村的典型引路作用,充分发挥各乡镇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构筑城镇体系框架,不断壮大小城镇经济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载体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对周围农村具有较强带动辐射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中心、流通中心、发展中心。
第二篇:城市建设工作
县领导现场调度城市建设工作
记者孔祥刚刘雪皎
10月12日上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立中,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书江带领政府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定镇、街道办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就全县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现场调度。
杨立中一行深入到我县各主要街道和背街小巷,就道路建设等方面工作认真听取了住建局有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研究路面整治、街面拓宽、改善交通拥堵等措施。杨立中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城建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准确把握正定城市文化的内涵,立足于建设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新正定,从提升正定整体形象的高度,统一思想,加强协作,形成城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杨立中指出,城建工作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建设中要先了解群众意愿,真正倾听群众呼声,以美化城市、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拆迁户的疏导工作。
杨立中强调,城建工作要突出重点,亮出特点,分清轻重缓急,要真正把握城市未来发展脉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进取。相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节奏,攻克难点,要分工配合,科学把握,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扑下身子,深入百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勤勤恳恳做工作,扎扎实实搞建设,真正打造人民群众放心的精品工程,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更具魅力、更富朝气。
第三篇: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首先对王市长一行到**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将我县2005年城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工作安排和打算
按照市委构建发展战略新高地的目标要求和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力搞好城市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不建企业抓企业,建设环境搞服务,创造条件搭平台,齐心协力谋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开创**加快发展新局面。按照这一要求,我们把城市建设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发展硬环境,打造**新形象,力争使县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今年,县城建设总体上要实施“南移北连、西开东扩、中区改造”战略,即:整合城市资源,推进行政办公区南移;依托天然气开发,以兴城镇为中心,推进城市开发向北延伸;加强道路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打通南北大通道;借助明沈路搞开发,打造明沈经济带;依托园区建设,拓宽发展空间,建设东部工业区;改造老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向现代化县城目标迈进。重点推进六项工作。
1、整合资产,建设行政综合大楼。整合县委、人大、政府、行政2号办公楼四个地段,做成招商项目,以资产置换形式进行盘活。通过招商引资,在县城南环西路北侧建设占地面积4.32万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区、会议区、广场停车区和服务区四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的行政综合办公楼,将县委、人大、政府等20个机关单位迁入办公大楼。整合后地段进行商业开发。这样,既开发了县城黄金地段,又实现了在政府不投入的情况下改善
办公条件的目的。近期完成项目包装,并通过项目发布会、到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大厅公告等形式广泛招商。
2、改建道路,打造良好交通环境。重点改建五项道路工程。①完成县城十字大街拓建改造工程。投资1519.1万元,将十字大街路面由14米拓宽到20米,工程量为标准砼路面2.5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0盏,铺装8米宽人行道4.82万平方米,铺装过道板4226.97平方米,栽风景树800株。②完成县城5条次干路改造工程。投资1125.8万元,铺装10米宽沥青砼路7.287公里,安装路灯150盏,栽行道树(棠杞)2000株。③完成县城168条居民巷道铺装工程。投资186.9万元,用红砖铺装县城环路内6.23万平方米居民巷道。④完成21条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投资1674.6万元,修建126.86公里四级标准红砖路,打通18个行政村,使16.7万人受益。⑤完成肇肇路大修工程。总投资1159.6万元(市里投入1006万元,县里匹配153.6万元),修建明沈公路**至肇源段我县境内10.3公里路面。
3、完善管网,构建新给排水体系。改造县城自来水管网。投资87.5万元,改造延伸东街供水主管线1190延长米,完成拟铺装改造次干路路段给水主管线2040延长米;投资49.5万元,铺装十字大街给水管线1829延长米。建设地下排水设施。投资1989.9万元,铺设次干路排水管线1.99万延长米,砌筑雨排井371座,检查井371座,建排污泵站1座。投资370.4万元,完成十字大街7700延长米地下排水管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环城路排水工程。投资422.8万元,铺装环城路外侧地下排水管线7800延长米,完成配套设施建设。
4、强化设施,建设广场和客运站。①投资119万元,在原县医院位置建设繁荣广场,安装庭院灯50盏,健身器材20套,硬化面积9800平方米。②投资931万元,对县客运站进行原址翻建,建筑面积2645平方米,道路广场11684平方米。
5、精心包装,推出城建招商项目。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吸
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一是建设两处商贸城。①建设新世纪商城。投资1400万元,对原二商店进行翻建改造,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②开发商贸服务区。投资5490万元,将市场步行街北侧住宅区全部改造成为商贸服务区,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同时完成道路、给排水、供热、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开发一处住宅小区。在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出台政策,采取捆绑式开发的办法,做到改造一处,彻底一处。投资4720万元,在县第一中学东侧环城路内建设西苑住宅小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三是实施集中供热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县城楼房全部集中供热。今年实施一期工程,需资金1520万元。主要完成集中供热项目的论证、立项、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对今年新建的西苑住宅小区实行集中供热,对新建楼房实施就近入网并网。
6、超前运作,做好城镇发展规划。坚持“长远规划,科学发展”的原则,采取“整合村屯,向城镇集聚”的方式,借助明沈路打造经济带,依托徐家围子大气田开发兴城镇(徐家围子气田在兴城境内),把兴城镇规划建设成为第二个县城。抓住气田开发机遇,利用兴城镇基础好的优势(明沈、同昌、宋朝三条公路过境)。从现在开始,着手做好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化工区、商业区、服务区、住宅区、办公区、休闲区,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集中供热,绿化、亮化,达到水网、电网、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按照现代化小城镇标准进行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县城大部分基础设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不配套,功能不齐全,老化破损严重。目前,除了十字大街外,其它次干路、大部分巷道破损严重,雨天泥泞不堪;自来水管网改造不到位,已入网的楼区仍需二次提水;县城内基本没有地下排水和排污设施,只能依靠沉井排污,冬天像冰山,夏天臭气熏天;次干路、外环路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不全。
城镇开发改造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从目前县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看,根本不能满足自身建设需求。加之城市房屋改造中,拆迁补偿费用过高,招商引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开发商开发改造老城区的积极性。另外,县里财政开支单位没有启动住房公积金,不能对住房消费产生拉动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城市建设,影响了投资环境,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落实办法与建议
虽然我县在城镇基础建设上困难较多,压力较大,但为了能尽快改变面貌,让百姓受益,我们坚持“政府少拿钱、多办事,不拿钱、也能办事”的原则,千方百计想办法、多种渠道筹资金,务必完成今年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
今年我县城市建设项目多,道路、给排水改造、客运站建设、广场建设等公益性投入总需资金达5000多万元。在资金筹措上,我们主要通过“四个渠道”来解决。一是财政投一块。县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在可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将拿出1145.2万元用于城市基础建设。二是社会融一块。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城市建设。融资可达到3000万元。三是经营挣一块。采取经营城市的办法,通过对城内闲置土地的盘活经营,赢得建设资金。四是政策引一块。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调动开发商积极性,让利于百姓,使政策成为启动资金。
尽管我们积极努力,但在资金、规划等方面靠自身力量仍难以解决,恳请王市长及市里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协调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建议市里给予资金支持。尽管我们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但是由于建设项目较多,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因此,恳请市里及有关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建议市里给予政策倾斜。今年许多城镇开发建设项目都是靠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实施建设的,恳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放宽政策,在有关收费、用地、人防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三是建议市里帮助搞好规划。目前,我们县没有专业设计人员,希望市里建设部门在我县兴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上,给予支持。同时,把我县兴城镇作为全市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给予重点扶持。
第四篇:对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考
以人为本,高起点可持续地加强城市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行为需求,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以人为本是城市的本质要求。
聚人为市,化市为城,城市是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集约人口、经济、科学化的空间地域系统。作为人们聚居之地的城市,无论是从城市的起源、形成、发展的演化过程看,还是从现代城市的构成要素看,其主体是人,本质都是人在城市的活动。因而城市不仅是建筑、交通、生态、产业等系统在空间上的分布,更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城市的任何功能要素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需求随社会财富增加变化并不断满足的过程,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因此,城市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着城市客观上必须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二)以人为本是城市内在规律的集中体现。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而以人为本则始终贯穿在各要素之间,并集中体现城市运行的内在规律。
1、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要求。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综合部署,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目标,合理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最为基础的方法和手段。回顾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轨迹,可以说,城市规划的最大功能在于通过对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城市的合理布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宜居宜游宜业环境。可见,城市规划最终涉及到的是人,人民群众在城市的生活品质、幸福感受、舒适程度以及各种需求目标的落实等,必然反映到城市空间环境中,需要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并最终实现。这方面沿海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比如在高起点规划指导下,深圳畅通的道路、优美的公园绿化、配套的公用设施、开敞的广场空间及公众游憩设施等,使城市居民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成果;上海浓墨重抹精心规划打造的外滩,已成为世界驰名的游览胜地和城市名片;大连、青岛、珠海等城市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优越,展现出了独特魅力神韵,为群众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生活条件。这些城市的共同点在于,只有编制高起点的以人为本规划,科学配置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休闲等活动空间,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规划,也才能真正体现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引领性、实用性,并指导建设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魅力城市。因此,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要求,城市规划是实现以人为本目标的载体,并通过规划实施,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满足群众的行为需求,尊重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客观反映。城市建设是通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广场、市场、公园绿化、体育文化、市政、环卫等多项内容,而每一项公共设施的服务对象归根结底都是人,比如城市道路、广场、市场、停车场、公园绿化等为群众提供了出行、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城市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体育、文化、旧城改造、居住区开发等公用设施直接服务于群众,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空气净化等改善了城市人居化境。因此,城市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客观反映,是为群众提供完善周到细致的综合服务,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搞好城市建设,才能使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城市与时代的发展和谐统一。同时,城市建设搞好了,经济发展了,也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3、以人为本是城市管理的根本宗旨。城市管理既是一种行政行为,更是对群众的一种服务方式。现代城市管理已由过去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维护城市秩序,规范群众行为,保障城市建设成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人性化服务,宣传城市建设政策,增强群众城市意识,争取群众更多地了解城市发展状况,从而更加理解、支持城市建设,使每位群众最终都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因此,城市管理不管是行政行为或是服务行为,都是针对人开展的管理活动,人才是城市管理的根本对象。城市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符合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三)以人为本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前城市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并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以人为本讲求立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科学布局各类资源,创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环境,其内涵不仅是提高城市吸引力、承载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和前提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的保证。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脱离以人为本的经验教训
安康北靠秦岭,南依巴山,位于陕西省南部,毗邻川、渝、鄂,境内生物、矿产、水电、旅游四大资源丰富。全市辖1区9县200个乡镇(办事处),国土面积2.4万
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2008年gdp233.8亿元。全市城镇人口92万,城镇化水平31%。安康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2万。
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抢抓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城市建设进入到突破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安康城市化建设由于受经济、用地、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在脱离以人为本方面存在着一些教训和缺憾。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规划意识不到位
上海、深圳、东莞等沿海城市的规划起步早、起点高,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较强,特别是在编制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民本思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挖掘城市特色资源,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注重广泛吸纳公众参与,使规划具有了生命力。安康的城市规划编制,96年才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起步晚,起点低,缺乏融山亲水的有机思考,缺乏统揽山水林城的大手笔规划和空间布局。同时,城市详规、控规编制和城市道路、广场、产业布局、市政、绿化、防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居住区开发、片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中,也没有很好地研究人在城市的全面发展,未能充分体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民本规划理念,编制的规划也欠缺公众广泛参与,从而导致规划在引领城市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山水园林城市方面,离既定规划目标差距越来越大,达不到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城市基本功能缺失
沿海发达城市建设资金充裕,城市载体功能较为完善配套,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市民提供了宜居宜游宜商和健身、游憩、娱乐、消费的公共空间。安康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于城建资金短缺、建设用地少等因素制约,在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考虑功能,突出亲近百姓,体现人文关怀,切实从方便市民、让市民受惠的角度出发,把解决市民生活细节问题作为大事来抓方面,仍旧十分欠缺,城市公共空间不足,设施不配套,基本功能缺失,导致城市承载力不强。重点表现在城市广场、市场、公共停车场短缺,布局不尽合理,引发交通拥堵,市民娱乐、健身、游憩等公共空间不足,购物、停车极为不便;城市公园、观景、绿化设施总量偏少,品味不高,分布不均衡,城市生态环境不理想,城市吸引力不足;由于建设用地短缺,导致住宅小区建筑密度、容积率偏高,各项服务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不理想,降低了市民居住生活的舒适度。
(三)城市缺乏独特个性和魅力
上海、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十分注重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培育和塑造,城市有着十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反观我们的城市建设,长期以来对城市文化的挖掘、培育和弘扬不够,形成不了独特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不强,缺憾比较大。其实我们安康地处南北交融地带,城市文化底蕴积淀十分深厚,不仅有23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在城市的形成、发展、兴盛过程中,各地移民文化与秦楚文化经过长期碰撞、借鉴、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多元文化并深刻的体现在安康的民居、语言、饮食、民俗习惯中,加之安康境内异彩纷呈的汉代蜀将盂达墓、汉王城、中渡台遗址、文庙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以及中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之
一、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汉调二黄,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紫阳民歌,有“中国节庆会展50强”的龙舟文化节,无不彰显着安康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同时,展现安康独特个性魅力神韵的还有安康的建筑,安康的民居建筑以大量的徽派建筑为根本,融合江南水乡建筑的轻灵飘逸,辅佐本土建筑的厚重庄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使人与建筑、自然与建筑、城市与建筑交相辉映,增强了城市的感染力。
(四)城市资源未能合理有效利用
沿海发达城市由于规划统揽全局,经济基础较好,所以对城市各类资源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安康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之部分行业和部门仍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形象工程,导致城市资源浪费较大,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且对市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便,甚至损害了城市的公共利益,侵害了市民的切身利益。比如城市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燃气等地下管网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造成反复开挖,影响道路通行和市民出行、污染城市环境,市民反响意见较大;部分机关楼堂馆所建设,超越实际使用功能和标准,造成城市用地资源的浪费;蚕桑丝绸、魔芋食企、黄姜加工等产业项目过剩,加剧了城市资源的紧张状况。
(五)城郊结合部滞后于城市发展
沿海发达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不明显。安康传统农业持续时间较长,广大农村较为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转移,并形成了城郊结合部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局面。目前,安康城市规划区内有行政村58个,居住村民7.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由于新村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村民建房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导致城郊结合部大部分村民无序建房,且建设分散,式样杂乱,品位不高,不仅形成了新的城郊村,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更导致城市功能布局的欠缺、风格特色的杂乱,影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格局。
(六)城市管理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
目前,安康城市管理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未建立健全责任分明、运转高效、科学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城市脏乱差现象有所好转但经常反弹,随意污损城市公用设施行为时有发生,市民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识仍然缺乏等。
三、今后城市建设如何贯彻以人为本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风格是城市内在气质的反映,包含了城市对外形象、特色、精神、文化、品质等。城市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对文明境界和文明素养执着追求的感知空间,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品位的集中体现。如何利用自然山水,延续历史发展脉络,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如何使现代的城市风格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构建和谐宜居城市;如何使产业布局合理,城市发展有活力、有后劲;如何使空间资源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路子,这些都是我们规划建设的重大课题。
注重特色,彰显魅力、打造亮点,建设精品、完善功能,便民利民是安康中心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生态旅游观光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宜居城市是建设的目标,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借鉴沿海发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城市特色,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拉大城市骨架,体现人本理念
城市道路网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灵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能否可持续、有序、合理地发展。城市道路网络一旦形成,其城市轮廓将基本定型,对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将十分深远,甚至是几十年,几百年的延续。
未来安康中心城市道路系统建设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道路布局及城市路网系统建设应体现与自然山体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和通达度,强调新区道路网延续老城原有方格网道路格局的布局方式,并顺应城市骨架道路、铁路、高速公路走线、高压走廊以及汉江、月河、吉河、黄洋河等河流形态,呼应自然地形起伏变化,形成与自然环境协调的“自由式方格网”路网格局。
充分发挥安康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作用,在完善“三横五纵加外环”骨架路网的同时,未来将在城区以北建设一条快速干线,将西康高速与十天高速由北侧联系,形成围绕城市外围贯通的快速环线,缓解城区内部过境交通压力,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和影响。
对城市用地布局起关键作用的骨架路网,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量力而行,不搞政绩工程;远近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关系到发展全局的城东大桥、环城干道(江南、江北)等城市骨架性路网,应当反复论证其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着重考虑全体市民以及外来宾客的整体利益,考虑群众需要,方便群众生活,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二)以人为本,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形态
科学发展自然观的实质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问题,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又不破坏自然,并使其能够持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所需。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发展与限制的矛盾。安康中心城市有着独特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周围文武山、龙王山、鲤鱼山、天柱山和吉河、月河、黄洋河共同形成天然的城市绿色衬景。安康中心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稟赋,用得山取水建城思路,使山、水、城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把自然山水和项目建设和谐地统一起来,采取一江两岸,一心多点;两轴并进,组团发展;群山环抱,廊道贯穿的城市结构。
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结构,必须突出各单项重要元素的建设。要切实加强“一江两岸”的建设,几年以后,汉江城区段上至瀛湖,下至石堤两岸绵延十余公里,通过对汉江水体的保护和两岸景观有序开发,使“一江两岸”成为城区最重要的景观轴带;要大力利用瀛湖和月河、吉河、黄洋河,特别是要加快城区至瀛湖的快速干道的建设,届时城中心至瀛湖15分钟可达,通过瀛湖的开发和利用,使瀛湖变为城市内的主景区;要通过道路建设和绿化保护,使香溪、龙王、天柱、鲤鱼景区的价值在城市中得到体现。特别是香溪景区,北拥城区,东接县河,西连吉河,植被茂密,景点富有特色,要进一步扩大景区范围,深化管理体制,有序进行开发,使之成为城市绿色客厅。要通过江北滨江游乐园、江南城堤公园、奠安塔汉水文化园、江北望江公园、月河口城市生态观光园的深化建设,使人工景观与天然山水相映成趣,有机地构成山水园林的骨架。
构建“一江两岸,一心多点;两轴并进,组团发展;群山环抱,廊道贯穿”的城市空间,必须加强城市骨干道路建设,要切实加快南环快速干道和瀛湖大道建设的步伐,加强安康大道空间景观控制。通过瀛湖大道使城市向瀛湖景区延伸,通过香溪大道使香溪洞景区和城区紧密融合,通过南环快速干道和其它主要城市道路将自然的山水引入城区,真正实现独具特色的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护好原生态山水自然景观,发挥山水城市景观优势,利用城市周边山体形成城市的自然屏障和绿色背景,作为城市外围生态支持。以穿越城区的众多河流为生态廊道,将山、水自然元素纳入城市总体构架之中,打造安康山、水、林、城相互交融,体现自然、宁静、优美的独特魅力,形成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形态。
(三)加强城市空间控制,建设宜居城市
未来安康城市发展方向为“拓展东西、规整南北、提升核心”。空间布局结构可归纳为:一江两岸,一心多点;两轴并进,组团发展;山水环绕,廊道贯穿。努力打造集山水风光、人文特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紧扣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人文宜居和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以人为本,强调和谐共生,加强城市空间景观的控制尤为重要。江北新区要展现现代城市风貌,江南改造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汉江两岸要凸显独特魅力神韵。
安康大道是江北新区的重要门户,既是进入主城区的交通性干道,又是城市新区的景观性道路。通过安康大道沿线景观的规划控制,使安康大道街区景观成为:沿线景观丰富,城市天际轮廓线优美,建筑色彩协调的未来城市新区。
汉江是安康城市的母亲河。城市由江发源,依江而建,沿汉江两岸向纵深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了“一江两岸”空间格局,安康城市的精华、核心应该是与汉江融为一体的。因此,保护汉江,控制汉江两岸的空间景观要素,形成具有极强整体性的安康城市滨水空间绿化景观系统,随着城市的扩展,将形成各个片区的核心。
安康中心城市周边山体构成了城市的绿色背景。一江两岸滨江公园和黄洋河城市绿心,是安康的城市公共生活与旅游休闲生活区域,是打造城市良好的生活品质,创建人文宜居城市的重要空间,是城市的核心区,必须加以控制保护。
加强城市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以及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严禁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按照城市规模,建设规范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公共设施的建造、日常管理中给予公众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及其关照,体现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安康,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所有城市人民。
(四)强化人本思想,树立经营理念,加快生态旅游观光建设
旅游是一项凝聚人气,推动经济、关联度高的综合产业。它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备许多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消耗能源少,关联带动功能强,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多,是第三产业里的龙头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休闲趋于大众化,休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成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随着安康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逐步形成,西康高速通车将安康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使得安康旅游产业迎来了难得的突破发展大好历史机遇。
安康在西安的旅游结构里面有一定优势。关中地区以文物古迹为主,在陕北以黄土高原风情和文物古迹为主,只有陕南生态良好、山青水绿,大城市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生态、就是青山绿水,安康是西安的氧吧,这个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和突出。所以,应围绕秦巴风情、汉水神韵、金州美食、绿色安康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观光加特色服务做好大旅游规划,加大“一城一湖一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魅力,完善生态观光旅游体系构架。
作为旅游城市,首先,我们安康应该着力打造一个精彩的市中心,要有精彩的一平方公里的市中心。上海外滩开始发展时核心部分也就一公里,就是依托淮海中路(霞飞路)建设一公里中心城市,像意大利的弗洛伦撒、威尼斯最精华的部分也就一平方公里,这一平方公里是真高档,以外的地方也是脏乱差,但人家就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人凡事求全责备缺乏经营概念,好像一个城市非要怎么样才能成为旅游城市。安康的地理条件很好,江南是古城,江北是新城,中间是汉江,把高档的旅游服务设施放在新城,把传统的、有特色的放在南边,汉江大桥的两端进行精心的规划改造,这就是精彩一平方,就能发展一些有特色的旅游活动。
其次是依托安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多元文化特点,在未来城市核心布置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文化娱乐设施及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设施;结合新城(相对于老城,建于公元1583年)、东关、西坝三个片区旧城改造,形成各具特色风貌街区,展现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人本思想,结合城市各层级公共中心布置不同规模的城市广场及公共绿地,各个广场及绿地表现不同的历史文化主题,形成安康融合南北文化特色的旅游名城。
第三是利用安康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沿汉江两岸、香溪洞生态旅游区北缘、瀛湖风景区周边以及安康城区至瀛湖沿线、月河、吉河、黄洋河等河流景观带两侧以及张滩片区,突出人本理念,杜绝急功近利,坚持可持续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旅游休闲及休闲疗养设施。
(五)优化产业布局增强造血功能
如果城市没有造血功能,这个城市速度就会落后其他的城市,这个造血功能就是发展城市二产业。安康目前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城市,但是一个充满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我们产业聚集度底,工业过余薄弱,工业不强是制约我们安康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我们还处在欠发达阶段,但我们安康城市发展充满巨大潜力。我们拥有良好的资源,特别是我们的生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区位交通条件等发展基础,为今后安康城市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毗邻三大经济区的发展环境,统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以突破发展为主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产业布局,配制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打造以绿色能源、秦巴医药、富硒食品、安康丝绸等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以环保型采矿、材料制造、生态型生物质加工为主的清洁型加工制造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生产行业;逐步形成医疗保健相关产品、丝绸和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以月河经济带为主体,旬阳、平利为两翼,外围工业区、农业生产基地等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强化循环经济,走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群体。
(六)突出城市文化建设彰显城市特色
安康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和包容性,叠加、交融了本地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以及齐鲁文化,形成南北交融、秦楚交汇、东西荟萃的多元文化特点。深入发掘安康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恢复具有代表性的遗迹,通过节点、轴线和古渡街区的规划建设,将安康“秦风楚韵、南北交融”的多元文化特点融入安康城市。
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充分研究安康宗教文化和秦风楚韵的汉水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表现形式,挖掘安康城市文化底韵和城市灵魂,塑造城市个性特征,提高城市品位。
结合山水特征,充分挖掘建筑文化传承,研究安康城市建筑特质,形成彰显城市个性的建筑风格和城市整体风貌。
马丘比丘宪章中有一句话,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是其形态结构和社会发展特点的结果。我们经常说科技、经济可以全球一体化,但文化、文物绝不可能全球一体化。所以,我们安康在深入挖掘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些文化方面的内涵和因素以后,相信我们城市一定会从一个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体现安康的高品位、高品质。
自然环境是城市创作的素材,文化根脉是城市创作的灵感激素。我们安康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又有“秦风楚韵、南北交融”的文化底蕴,我们将按照尊重自然,突出自然之美;保护历史遗产,延续历史风貌;精心创作,关照整体关系;科学规划管理,长期坚持不懈的建设原则去规划建设管理。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城市、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一个宜居的城市——安康将会呈现给世人。安康——中国最吉祥的地方。
第五篇:城市建设工作表态发言
城市建设工作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4年太和县城市建设年,是开发区大建设、高起点、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围绕县委“四大两先”总体发展思路,我们将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良好的工作作风来推动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以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为重心,重点推进六横八纵14条道路工程;给排水,供热、供气、供电工程,教育、医疗设施、公交站点、环卫设施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工程,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以月度施工计划为节点,进一步健全工程例会和会办制度,坚持进度与质量并举,考核与监督并重,全力以赴抓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全面推进保障房、工业社区、工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以安置区建设为先导、全面启动友谊、袁洼、唐路、高小、新安五大安置区及回民社区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房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工业综合体、发艺文化工业社区、站前广场等公共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将以多元的建设方式,开创城市建设新篇章。
三、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塑造全新工业新城
继续开展城市绿化建设,通过规模造绿、依景配绿、依法补绿,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格局。重点实施红丝沟水系的改造、颖阳公园的建设、道路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将构建出开放的城市空间体系。城置于园林中,实现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开展城市亮化工程建设,在城市主干道两边,根据“建一房、亮一点,修一路、亮一线,建一区、亮一片”的原则,逐步配套完善路灯亮化设施建设,增强市区夜景灯光效果,提高城市亮化程度。
四、强化措施,阳光操作,积极配合做好拆迁工作
所有城市建设、项目建设都离不开征地拆迁,我们深刻理解各指挥分部拆迁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拆迁工作的协调支持,做到服务到位、保障到位,从法规的角度、从技术的层面协调推进阳光拆迁、和谐拆迁,积极破解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第一难”问题,努力开创拆迁工作的新局面,确保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2014年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已拉开序幕,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争先进位,推动开发区建设再创新辉煌。
表态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