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5号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柯校字[2011]45号
关于印发《柯坦镇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有效
评价”(命好题)专题学习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
根据县教育局庐教人[2011]30号文件精神,现将《柯坦镇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学习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校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柯坦镇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有效评价”
(命好题)专题学习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安徽省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学习指导方案》和《庐江县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学习指导方案》及庐教人[2011]30号文件要求,为切实提高“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学习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习时间
启动时间:2011年5月
实施时间:2011年5月——2011年10月
二、学习阶段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认真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安徽省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及本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结合各样实际,制订校训计划。镇中心学校组织推荐骨干培训者参加省级培训,同时开展各校校本培训指导者培训。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0月)
1、学习目标
(1)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
(2)熟悉教学评价理论,掌握教学评价知识;
(3)联系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实际需要,提高教学评价理论素养;
(4)掌握作业与命题技术,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和命题能力;
(5)初步具备教学评价反思与研究能力。
2、学习内容
专题一: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
专题二:教学评价论与学生发展性评价;
专题三: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
专题四: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
3、学习形成(1)集中辅导与问题指导(2011年7月—8月)
实施要点:
问题收集:以教师学习问题单的形式,收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师德表现、学生评价行为、作业与命题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学校汇总,一式两份,一份留存用作校本研讨;一份提交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心学校统计公布各校上交情况,建立教师培训需求问题库。
专题备课。中心学校协作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人梳理问题,针对共性和突出问题进行分工和集体备课。聘请教研专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和高校专家根据问题需求,按需备课,突出问题解决。集中辅导计划,要认真吸纳相关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意见。
集中辅导。从从实际出发,采取“送教上门”形式。实行任务驱动,指导校本,对集中辅导后校本学习计划、内容形式及考核等作出指导性要求和安排。
(2)远程学习与问题答疑(2011年7月——10月)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由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负责管理和业务指导,县教师进修学校安排落实,中心学校和学校具体实施。
实施要点:
问题征集。以网络问题单的形式征集参训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师德表现、学生评价行为、作业与命题实践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由培训机构组织辅导教师梳理各学科问题单,并通过平台专区进行发布,为远程培训中的学科答疑及参训教师的校本研讨提供依据。
远程学习。培训机构根据年度学习专题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开发整合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突出学科性和地域性特点。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自主选择时间登录网络平台观看视频课程、研读文本材料、浏览课程相关案例;在学科辅导教师的示范引领下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互动;参加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集中答疑。根据收集的问题单及参训教师在远程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培训机构组织各学科辅导团队运用视频会议室、QQ群、BBS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集中答疑活动;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对参训教师的校本研修环节做出具体指导。
(3)校本研修与问题研讨(2011年9月一10月)
实施要求:
岗位自学。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切实安排好前三个专题学习内容的自学进度。自学要有目标、有重点、有要求。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解决问题。考查重点是自学情况、教学评价中的整改情况以及提交真实问题的情况。
校本训练:针对后两个专题,以作业与命题实务及新技能、教学评价反思与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校为单位,采取微格训练的形式,重点开展作业与命题技能和教学评价反思方法的全员训练活动。
问题研讨。以学校为单位,针对教师在自学和校本训练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分学科分层次进行研讨。充分发挥校本指导团队的作用,促进经验共享,实施行动研究,提出解决校本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专业引领。对在校本研讨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教学评价论及作业与命题中的重难点等,采取外请专家和“送教上门”的形式指导解决。
单元考查。对五个专题的集中辅导、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的效果,在县教师进修学和中心学校的指导下,由学校进行必要的考查。
技能竞赛:以学校为单位,以赛代考,人人达标,全员提高。
三、学习考核
注重能力考核。考核采取校本考查方式,将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
核相结合。校本考查以学习过程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中心学校进行督查。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将组织抽查和抽考,其结果予以通报。考查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成绩不合格的,当年度不能参加职称评定,考核不得为优。
四、主要措施
1、提供学习资源服务,加强文本、网络、音像等各类资源建设。文本资源选用需经专家评审推荐,少而精,便于校本学习。围绕专题学习需要,引进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远程网络资源及音像资源。
2、加强培训者能力建设,提高培训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省组织骨干培训者省级培训和镇中心校校本培训骨干指导者省级培训;市组织培训者全员培训,抓好集体备课;县实施校本指导者全员培训;建立一支善培训、精指导的县级培训者和镇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充分发挥教研专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和高校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启动培训者资格认定工作,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库。
3、加强质量监控,保证培训质量。实行培训备案制度,各学校校本培训年度计划和方案应报中心校备案,省、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将对备案情况进行抽检。实行集中培训效果测评公示制度。省县适时启动专题培训质量专项督查,内容包括校本学习、集中培训(或远程培训)、培训者培训、考查考核、组织管理和学习服务等。督查结果予以通报。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全员教师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全员教师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不断提高我园教育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化发展程度再上新台阶,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园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训目标
建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初建以园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积极开展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包括园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有特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训任务
1、本学年在职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平均达到72学时。保证每位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48学时,最高不超过144学时。
2为完成班主任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任务,积极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
3按要求组织园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完成相应时数。
四、培训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调活动。
2、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着自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教育水平。
3、学科实践培训。着眼深化素质教育,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专题教研等有效形式,帮助教师更好把握理念、驾驭课程,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
4、教育科研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
5、心理健康培训。推进心理健康培训,培育德育工作特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认定上报工作,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水平和自我调节保健能力,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心理学原理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所收获,取得成就,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培训层面
1、全员园级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课程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班主任培训。按照《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内容,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青年教师培训。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计划,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
4、骨干教师培训。既要着眼培育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又要探索校级骨干教师培育选拔。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5、其他分组培训。要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各小组的教育培训功能,促使教师在组内互帮互学、内化成长。
六、培训形式
从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出发,立足园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读书交流乐群讲坛、教师沙龙、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七、主要策略
1、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幼儿园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形成专题研究园本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早开展科学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出发,建立以园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规范管理,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制订教师成长规划。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教师个人实际,指导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面向全体教师,狠抓青年教师培训,关注骨干教师成长,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有效开展园本培训。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幼儿园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园本培训,要求教师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节功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总之,教师培训是我园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每个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xx省教育厅关于落实xx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9—2013)》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13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13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制定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
第四篇:2018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2018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沾化区第二实验小学2018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针对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好山西省2018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定位 1.教师研修目标
【师德修养重践行】通过学习师德系列研修内容,强化“师德为先,育人为本”的专业理念,感悟身边同伴的师德案例,引导学员说一个身边的师德故事;关爱学生身心健康,通过学习学生心理辅导类课程,掌握一种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策略。完成一篇“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教育案例”。
【学科教学有规范】聚焦教学关键技能,通过案例式课程学习,掌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规范,树立“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的教学观。新任教师围绕教学基本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基本技能提升;成熟教师聚焦教学关键技能,通过课堂实践,反思自身优势与不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骨干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重难点教学有策略】聚焦学科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难点,激发教师兴趣,提升参训教师教学基本功,通过案例式课程学习、工作坊研讨、校本实践,使教师掌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各环节的技能,或能够解决困扰其教学的至少一个学科重难点问题,能够用研修所学至少设计一份学科重难点问题解决的短文。能够体验到课堂中解决学科难点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新任教师聚焦重难点教学,尝试判断教学难点问题并初步解决;成熟教师聚焦重难点教学,掌握学科重难点教学技能,运用重难点学习指导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骨干教师聚焦重难点教学,理解以学定教内涵,掌握学科重难点教学技能,运用重难点学习指导策略,挖掘个人教学优势。
2.团队建设目标
管理团队:建立“省—市—县—示范校”四级管理体系,发挥其对全省全员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支持和服务作用,同时做好监督管理,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指导团队:立足区县长远发展,建立一支“三结合”的教师培训研修指导团队。由各县教师教修部门统筹本县教师各层各类的培训者,研修网对其骨干进行专门研修指导,提高各县教师研修的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由区县教研员、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研修指导团队,为全员培训提供业务支持,为教师的持续研修培训提供本地的专家队伍。
指导团队的培训,采用集中与远程相结合,重点进行指导他人和进行团队培训的专项内容。通过理论研习、经验分享、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指导团队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4.资源建设目标
提供选择性资源。面向全员,提供可供选择的分层课程资源,同时提供分学科分教材版本的教学资源。
汇聚生成性资源。通过培训过程性成果和学员结业成果的征集、遴选和再加工,建设校本研修生成性资源库,形成一批重难点问题解决的案例,同时提供资源上传、下载、分享工具,为全省教师的常态化应用提供资源支撑。
二、研修内容
结合三年总体设计,依据2017年研修情况及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2018年学员继续完成72学时研修内容,包括线上网络研修50学时,校本研修22学时。培训设计不同层次的递进式研修内容,配备相应的任务,供教师根据个人特点及需求进行选学。
校本研修:
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组建本校校本研修团队,结合教师日常教研活动,定期结合线上研修内容开展线下研讨活动,实施“课中问 问中学 学中做 做中变的混合培训,将递进式混合研修贯穿始终。
五、研修方式
1.管理模式
结合项目实际,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行政、业务双线管理支持模式。区域管理团队(各级行政部门)、区域专家指导团队(各级坊主等)在双线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项目管理者负责制定政策、建立机制、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沉淀成果;各级项目专家指导团队作为教师工作坊坊主,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有效结合,切实做好项目全过程的专业指导、成果提炼和典型挖掘等工作。2.组班模式
按地市区县组班建坊,原则上200人组建一个教师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配备1名工作坊坊主。坊主为区域教研员或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本坊学员的学习管理,相关学科研修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向区域管理员汇报。
3.各角色职责
(1)区县管理员工作职责
A.建章立制。制订本区县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本区县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组织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和办法。
B.组建团队。确定分学科指导团队负责人,分学科建立教师工作坊。支持并推动工作坊组织跨校主题研修或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现场活动。
C.督促学情。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了解项目进展,督促学情,及时回答并解决相关问题。
D.培育典型。提炼区县、学校培训工作经验,推出样板学校、样板教师工作坊,遴选并提炼优质生成性资源成果;编写研修简报,包括研修计划、总结、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
(2)网络班级辅导教师工作职责
A.制订计划。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教研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研修指导方案与实施计划。
B.专业引领。根据项目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研修工作实际,每年组织线上主题研修活动,促进学研用相结合,帮助学员把所学知识、技能与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之中;有效激发参训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研修学习氛围,建立研修学习共同体,真正使参训学员在研修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归属感和影响力;
C.答疑解惑。参与答疑活动,汇总学科问题;跟踪项目,及时给予解答学员问题;批改本学科学员的作品集并将优秀作品集推荐至项目组资源库。
D.汇聚成果。注重培训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组织本学科的评课、竞赛、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做好成果提炼、推优与积淀工作;定期编写研修简报,包括一期工作坊研修计划、一期活动成果简报、一期研修总结。
4.服务保障
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考核评价
(一)基本原则
考核旨在以评价促研修,促进研修目标的落实;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三个维度记录并考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二)考核维度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拓展学习两项。
任务学习满分100分,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包括主题课程研修、常规研修和生成性成果等规定学习行为; 拓展学习,旨在帮助参训教师借本次项目之机,逐步实现常态化网络研修。分数来自学员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获得的积分。
(三)成绩认定 学员合格成绩:60分。
学员需要在规定阶段依次完成相关学习获得分数。拓展学习不设上线,欢迎学员积极参与获得积分。
第五篇:2006年柳河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2006年柳河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柳河教育信息网
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局局长姚忠俊同志在全县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
会议通知
柳河县中小学9月份“控辍”活动方案
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基础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实施意见
新华书店8月13日发送教材
2006年柳河县教育系统教职工排球赛规程
提前退休、提前离休申请表
柳河县教育局关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选拔办法
转发柳河县纪委《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之机大操大办收礼敛财的通知》的通知
劳动用工情况普查表
关于教师资格三科培训的通知
教育局党委关于做好后备干部调整工作的通知
柳河县教育局2006年七月份工作计划要点
关于举办教育系统教职工(人寿杯)排球比赛的通知关于全县中小学2006年暑假工作安排的通知柳河县劳动用工和民企进社保专项执法督查活动工作方案关于《科学开发儿童大脑,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课题结题暨研讨会通知
关于当前重点抓好六项安全等工作的通知
2006年柳河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作者(来源):[暂无]发布时间:2006-08-2
2为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全面
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2006年通化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柳河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依托“网联”组织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及目标
2006年柳河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A、B、C三类课程设置“师德、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四个模块的内容,其中“新技术”由国家统一安排,以下是“师德、新理念和新课程”的具体安排。
1、师德:体现与时俱进原则,将“八荣八耻”内容贯穿师德教育培训的全部过程,对“八荣八耻”的内容做到熟练在口中,铭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通过师德培训,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要求等,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学习并掌握教育政策法规,提高依法治教能力。
2、新理念:通过以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学习,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深切体会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明确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要求。
3、新课程: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三、具体课程内容
A类课程(全员教师)
模块课程形态课程内容A类课程
学时学分
师 德必修教师与法40.4选修新时期师德简明读本
新理念必修当代教育新理念10
1选修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
新课程必修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小学各年级)202选修新课程理念与学科课堂实施
(中学:语文、数学、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英语小学:语文、数学)
新技术 具体内容要求,根据国家要求另行安排
B类课程(中学教师)
模块课程形态课程内容B类课程
学时学分
师德必修教师职业道德40.4新理念必修新课程下的学生观40.4
新课程必修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
(中学:数、语、英、物、化
小学:语、数、英)40.4四、具体实施办法
(一)课程选择
1、A类课程“必修”内容为全县全员培训的必修课程,需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B类课程为中学教师必修内容,需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
2、小学教师师德、新理念和新课程三个模块的B类课程由各县进修学校师训部在A类课程“选修”内容中选择,也可不以固定教材为主,C类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定,可不以固定教材为主,同B类课程一样,围绕学习主题灵活确定内容,开展以主题培训和教学实践系列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
(二)学习方式
1、A类课程、中学教师B类课程的学习以教师自学和集中培训两种方式进行。根据《200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课程安排意见》精神,在市教育学院的指导安排下进行自学。
2、小学教师B类课程由县进修学校师训部根据确定的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论坛研讨、岗位研修。
3、C类课程的学习结合校本培训开展以主题讲座、教学观摩、论坛研讨、岗位研修为主的培训。
(三)组织形式
1、A类课程和中学教师B类课程由市教育学院统一组织参加学习。
2、小学教师B类课程的学习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3、C类课程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的指导下,由所在学校组织实施。
(四)培训时间
1、从2006年7月20日起,到2007年1月末止。
2、B类课程(小学教师部分)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安排具体时间培训,并组织实施。
3、C类课程由学校按要求安排具体时间培训,并组织实施,但所有课程必须在2007年2月末之前完成。
五、学分计算
(一)学分分配
A类课程(全员教师)
模块师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学时4102010
学分0.41
21B类课程(中学教师)
模块师德新理念新课程
学时44
4学分0.40.40.41、A类必修课程“师德”4学时,记0.4学分,“新理念”10学时,记1学分,“新课程”20学时,记2学分。
2、中学教师B类课程“师德”4学时,记0.4学分,“新理念”4学时,记0.4学分,“新课程”4学时,记0.4学分。
3、小学教师B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由各县(市、区)培训部门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安排。
4、C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由学校按计划确定。
(二)学分折算方法
1、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或其他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按实际课时数折算学分。多次参加培训者,可累计记分,但不得超过3.4学分,并可免修相应内容及学分的A类课程。
2、中小学教师参加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或其他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按实际课时数折算学分。多次参训者,可累计记分,但不得超过3.4学分,并可免修相应内容及学分的B类课程。
3、中小学教师具备相应的合格学历后,继续参加全民教育系列师范类学历(学位)教育,取得毕业证(学位证书)者,记14分,可免修相应内容及学分的A类课程。
4、中小学教师参加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报告会、专家讲座及教研机构按规定举办的教科研活动,每小时折合B类课程0.1学分,最高累计2学分。
六、考核方法
考核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根据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省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要求统一安排,按《通化市中小学教师新一轮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根据培训内容及要求,分别采取书面或实际考核方式。
1、师德培训考核内容和要求:坚持自学和集中面授相结合,学习结束后,每位学员完成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针对自身存在的差距,提出规范职业道德行为的措施并身体力行。教师所在学校在培训结束时,对教师的表现写出鉴定(与当年考核工作同时进行)。参培教师的出勤情况、心得体会及师德表现鉴定一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2、新理念、新课程培训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坚持教师网络联盟注册学习、集中面授学习和岗位自学,学习笔记齐全,合理分类,参加统一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应用两部分。
3、新技术学习和考核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
4、A类课程,B类课程(中学教师)的统一考试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组织落实。B类课程(小学教师)由各县(市、区)统一组织考试,C类课程由教师所在学校在师资培训部门的指导下进行。
5、考试的成绩按课程类别,由各培训部门负责提供成绩单(一式三份,教师所在学校,师资培训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各一份)并由学校按要求将成绩记入教师继续教
育证书。
七、学分登记
各项培训成绩,按《通化市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登记,并加盖印章视为有效。市教育局将定期审核《证书》登记情况,发现学分登记不符合规定者,对持证书本人及所在学校进行通报,并取消注册学分。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学时的学习,并参加考核。
八、几点要求
1、校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确保今年的培训任务按时、保质顺利完成,实现全员培训目标。
定。
2、为便于自学和辅导考核,各校要与师训部联系征订必要教材。
3、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组织,在适当时间组织2006年学分登记认柳河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 2006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