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惠永红定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社 会 调 查
题目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行 政 管 理
层次:年级:
学校:
工作单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培训情况现状。
调查时间:2012年3月1日—4月8日
调查对象:部分企业职工
调查地点:清涧东乔实验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方法:个人走访座谈以及到相关部门收集资料相结合。
日程安排:
3月1日—3月8日:走访、交流,并作相关的记录。
8月9日—3月21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3月22日—4月8日:综合整理所有资料,调查内容逐渐成稿。
当今社会随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的蓬勃发展,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的迎接挑战,摆在了我们每个企业的面前;也根据国家的经济战略,企业要不断的壮大,企业就要走出去,科技兴国,让人才兴企是我们每个企业首要的战略目的;我们要抓住有利的机遇;去敢于挑战和创新;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这有这样一个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利益,首要的事离不开所有员工的支持,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一个企业要经营、要营利,必然少不了一群优秀的职工,职工是一个企业最普通、最基础、也最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让职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呢?这就需要企业为职工做出一定的安排学习、了解。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本人于2012年3月在在榆林清涧东乔实验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一、企业培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紧急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够,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企业没有做到及时的条件来对职工的素
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没有跟随企业的实际情况
企业的培训工作依然停留在原始的基础上,没有就是的跟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培训,培训效果级差,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规划布局,同时对企业培训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对于员工的培训都是一些被动式的参与,根据企业当前的需求而作出的培训,实用性不强,没有引起员工的积极性,有时对培训的目的也不是很强;在根本上没有解决员工的需求和个人的发展。
4、培训的方式不够健全
企业培训的方式,比较落后,没有就是的跟进现代的发展需求。
5、培训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这主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培训人员的基本功不扎实,没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都是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
6、培训交流方式不够灵活
很少领导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二、人才的引进一再培训
根据问卷调查,多数职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
三、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一是在团队精神状况的调查中,有四十三人参与调查,其中有11人认为整个团队的精神状况为强,23人回答了中等,整个站的比例最大;一般只占9人,差的没有;从而跟好的了解企业的团队精神状况。
二是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5%职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0%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
四、对企业今后发展的建议
对于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树立员工的积极性
在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来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树立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培训的方式要健全
企业培训的方式一定要跟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多渠道的培训。
3、培训人员的专业性强
在企业又跳进的情况喜爱,企业一定要聘请有专业性强的专家和教授对企业的培训,进行整体的规划;是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企业才能更好的留住人才。
4、培训交流方式不够灵活
企业的培训方式多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是培训员工更容易的接受;企业的领导要多到员工中间去,与员工近距离的接触。
总之,员工培训是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真正重视员工培训,对企业、对员工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一个完整、科学的培训过程可以将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第二篇: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于 2010-04-20
一、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的目的一个企业要经营、要营利,必然少不了一群优秀的职工,职工是一个企业最普通、最基础、也最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让职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呢?这就需要企业为职工做出一定的安排学习、了解。
职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职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本人于2010年4月在上海市南汇区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职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5、培训方法落后,多数情况下培训工作采用讲授和技术问答的形式,没有采用互动练习的设施,缺少基础设施的配置。
(二)人才管理与技能
1、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中坚
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职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职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职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职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职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三)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除少数职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职工认为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职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职工反映某些职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职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职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职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职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三、对今后企业职工培训情况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企业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使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职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职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职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职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职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力,而且要使职工对各种培训
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企业还要向职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职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职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企业对职工培训的重视和专注,才能让职工培训这一行为真正的发挥它的用处。让更多的职工来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让职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赢得竞争优势,为企业这个集体而更加努力。
第三篇:浅谈企业职工培训
浅谈企业职工培训
当今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个人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培训工作是企业或社会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目的是通过一定方式的学习,使员工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知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培训工作也是企业建立优秀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环节。
一.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进职工培训教育工作是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规范管理,追求卓越,和谐服务”的经营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夯实企业系统安全生产基础,减少生产事故发生和人身伤亡的技术保障;是推动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二、目前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宁夏启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机构和组织管理机制,设立了三级培训网络、两个培训中心,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启元药业公司系统的发展、安全文明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但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一)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企业领导都持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这种工作态度不利于工人技术的改进,影响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的发展不利。所以公司应注重职工岗前培训,严把进人关,杜绝靠关系、文化素质低的人员调入,力争拥有了一支年轻且文化程度高的队伍。
(二)培训的组织管理在质量评估、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上还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启元药业技术人才短缺。大多数工人只有高中文化水平,有的只有初中文
1化,而且大多数没有进行岗前培训,操作水平跟不上,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近年来启元药业员工整体素质滑坡,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工厂领导认识到只有致力於建设好学习型企业,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厂领导明确提出必须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以“构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使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新观念,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仅把培训工作列入工厂重要工作督促检查内容,而且加大了职工培训的投入力度,确保了培训学习场地及培训设施的完善。
(三)员工培训经费不足。启元药业应在新员工培训中加大投入培训经费,培养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以适应启元药业大发展的需要,是这个厂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厂管理层应把员工培训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开发一个高科技、现代化企业、建设一支好队伍”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以适应启元药业日后发展的员工星级管理培训思路,并制定 “形式多样、学以致用、强调技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指导思想的星级培训管理机制。
(四)员工培训内容达不到实践需要,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厂里组织技术人员编写培训教材、刻制教学光盘,按照400分的总分,分5个分数段,对应5种星级,执行5种奖金系数,实行一年一考,动态管理。通过现场培训、答疑,统一组织理论和实践考核。强化员工星级管理化,在员工学技术、争上游、比贡献的方面应给予奖励和支持。组建“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在全厂员工大力推广。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学习安全措施
(五)采用合适的培训方式,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方式必须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成年人的特点是记忆力相对较差,但理解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多用实例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受训者将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以供其他受训者参考。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可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多表扬少批评能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此外,在培训材料的编排上,尽可能考虑到趣味性,深入浅出,易记易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工具,采用视听材料,以增加感性认识。书面材料力求形式多样化,多用图表,简明扼要。
三、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对策
为了充分显示启元药业星级职工培训的激励效应,启元药业把员工的实际技能提高状况和星级评定与实际待遇结合起来,让勤奋好学、岗位成才的员工既得名又得利,在效益分配上,对员工的部分效益工资同星级考核挂钩,对取得“五星级”的员工其考试成绩及星级连续3年有效,其优惠政策和待遇不变。对取得“四星级”的员工其考试成绩及星级两年有效。对取得“三星级”及以下的员工,继续实行一年一考的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获得“五星级”的员工在外出旅游、疗养、进修深造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
(一)与培养相结合。启元药业把工作重点放在挖掘培育忠诚奉献的优秀员工典型,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的创新典型,以人为本狠抓落实的实干典型上。在对建厂以来荣获公司劳模、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进行大力宣传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单位、基层车间、班组搜集素材,挖掘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通过对各个层面的挖掘,培养各类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动和引导每位员工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使全厂形成积极向上、争当先进的学习氛围。
(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在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启元药业注重方式和内容的创新,重点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通过选树一批不同
层次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并结合生产建设实际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利用“三送”活动把先进事迹教育材料送到车间、班组、岗位,从而使这些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人人皆知、典型精神人人认同、典型经验得以推广,进一步推动“标准站、示范岗”创建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三)要把抓培训工作同抓安全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培训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培训评估、质量监督、激励等机制,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培训基地和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培训的硬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和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制订各岗位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重视和加强对一线生产人员的培训,确保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
(四)大力开展培训创新,开发和使用现代化培训手段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公司努力培养人才, 加强职工的教育训练。公司根据长期人才培养计划, 开设各种综合性的系统的研修、教育讲座。并且树立了“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 “没有人就没有企业”,的信念。人才可遇不可求, 人才的鉴别, 不能单凭外表, 人才效应不能急功近利, 领导者不能操之过急。如何去获得人才, 或许有些人认为要靠运气或缘分。但事实证明, 人才是要去寻求的。天下万物都是必须常常有求才若渴的心, 人才才会源源而至。吸引人们来求职的手段, 不自私而能为团体着想的人, 有自主经营能力的人, 随时随地都有热忱的人, 能得体支使上司的人, 能忠于职守的人, 有气概担当公司重任的人。职工教育是从加入公司开始抓起的。凡新招收的职工, 都要进入八个月的实习培训, 才能分配到工作岗位上。
四、建议
(一)注重人格的培养,名刀是由名匠不断锻炼而成的;同样地, 人格培养, 也要经过千锤百炼。造成社会混乱的原因, 可能在于忽略了身为社会人所应有的人格锻炼。缺乏应有的人格锻炼, 就会在商业道义上, 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注重员工的精神教育和人才培养,对员工精神和常识上的教导, 是身为经营者的责任。培养员工的向心力, 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
(三)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 但如果员工没有正确的判断事物的价值, 也等于乌合之众, 无法促进公司以至社会的繁荣。不过, 培养员工正确地判断能力, 不是件简单的事。全知全能的神, 能具备先知先觉的见解。但凡人, 却无法以无误的见解, 来判断事物真正的价值。但是只要随时养成判断价值的意识, 就会有准确地判断。这样, 做事时就能尽量减少失败。所以, 在平常应该多参考别人的意见, 和自己的想法作比较, 而想出更好的方式, 做最妥善的决定。所以, 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地努力, 相互学习, 研究如何才是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训练员工的细心,细心体贴, 看起来似乎是不足以挂齿的小节, 其实是非常紧要的关键, 往往足以影响大局。因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世界上, 如果人们犯一点差错, 就可能招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这种体贴而用心的表现, 看起来不足挂齿, 其实是至关重要的。
(五)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无论政治或商业, 都因比较而产生督促自己的力量, 一定要有竞争意识, 才能彻底地发挥潜力。公司不仅要为当前贸易造就竞争强人, 而且要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
(六)重视知识与人才相结合,知识是一种兵器, 这种兵器要碰到人才, 才能发挥它的威力。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的一句话: “超好的技术员, 越不敢活用知识”。说明知识分子往往是弱者, 容易陷于自己知识的格局内, 划地自限,缺乏迎战困难, 打破陈规的精神, 以至于无法成大功立大业。今日的年轻人, 多受过高中、大学的教育, 所以有相当的学问和知识。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 分工很细, 公司的工作项目也愈来愈复杂, 所以年轻人具备程度的学问知识, 在一方面来说, 是必要而且是很好的事。但重要的是不要被知识所限制。不要只用头脑考虑, 而要决心去做实际的工作, 在处理工作的当中, 充分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这样, 学问和知识会成为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制药企业如何开展培训 》 作者:李钧刘理许吉海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企业领导学》作者:吴培良郑明身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中国论文中心 》作者: 陈明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网
4、《人力资源管理授课提纲》作者:朱祖平福州大学
第四篇:企业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的思想状态,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利益的动态调整而波动,具有非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结合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客观环境,为深入了解广大职工的思想状况,因势利导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公司工会为此组成调查组,于今年三季度,在全司范围内,采取问卷调查、重点访谈、座谈了解、专题分析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一、一线职工最关注、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此次调查,我们感到全司职工思想状况的主流是正面的、积极的。多数职工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各级组织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经营管理、改善职工福利等方面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但有一部分职工对公司在深化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堪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企业发展担忧,信心不饱满。当外部经营环境恶劣,企业处于困难时期,少数职工不能较好认识企业具备的有利条件,不能正确看待企业面临的发展前景,怨天尤人。
2、人才流失严重,管理力量匮乏。企业历年形成的经营性亏损,使职工收入与劳动付出不相匹配,导致近几年公司大量人才流失,现场技术和管理力量不足。
3、薪资调整不完备、发放不及时。经营亏损和生产规模扩大导致资金紧张,形成调薪增资力度不够。加之调资结构矛盾处理不完善,工资发放有时滞后,影响职工情绪。
4、工作压力大、休息休假难保证。建筑施工突击性强、环境恶劣,职工常年奔波工点、驻守现场,肩负责任,甚至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得不到休息休假,身心处于疲惫状态。
5、青年职工生活压力大,购房难。青年职工承受着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由于工作时间较短且无积蓄,加之商品房价格大幅上涨,凭借自己力量难以实现购房梦和偿还房贷。
6、部分青年职工婚恋难、结婚难。施工现场男多女少,工作的不稳定性和长期加班连轴转,难以休息休假,导致部分青工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面临“恋爱难”、“结婚难”的囧境。
二、原因分析
其一,经营环境恶劣与职工心理期许的矛盾。建筑企业的兴衰成败,一是靠外部经营环境,二是靠内部有效管控。由于近几年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建筑市场任务紧缩,加之历年形成的效益亏损和管理粗放局面,曾一度时期少数职工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丧失信心,看不到希望。甚至有的职工产生悲观和埋怨心里,人心思散思走,致使企业凝聚力受到严峻挑战。
其二,生产规模扩张与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企业靠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内部管理从中获利。但由于近几年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人才尤其是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失,给现场施工管理造成被动局面。加之企业资金紧张,职工劳动付出与收入不对等,因而影响了部分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致使少数职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受挫。
其三,薪酬待遇偏低与工资兑现滞后的矛盾。调整优化薪酬体系,增加职工收入,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由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面临的资金困难,近几年调薪增资虽有举动,但远不能满足职工心里期求和减轻社会生活成本压力。调查发现,有近三成职工认为,企业调资力度不够,调资结构性矛盾还需优化,使之更趋合理。另有近一成职工认为,企业应努力确保工资按时发放,减轻职工生活压力。
其四,工作压力巨大与身心无法休养的矛盾。施工企业特点,往往是没有任务急着找任务,一有任务就要迅速组织人财物等资源,第一时间投入现场。由于施工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工期要求紧、对外协调难、工作压力大,干部职工常常要加班加点,往往是透支身体,超负荷运行。一旦生产突击抢工期,或接续新的工程任务,更是长时间无法休息和休假,不仅身心得不到调适,有的甚至于还影响家庭和谐。
其五,青工正常需求与客观环境制约的矛盾。近几年入职的青年员工,绝大部分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除干好工作外,男婚女嫁、结婚生子,建家已属他(她)们的正常需求。但小到谈恋爱,大到成家立业,需要的是经济做基础,时间作保证。而施工企业的青工们,虽有满腔热情,却无充裕的时间找对象谈恋爱,也无充足的资金选楼盘购住房,更无充盈的实力馈父母养育恩。客观环境的制约,致使这部分青工有心力无能力实现自己的正常需求。
三、对策措施
企业职工思想状态的好坏,存在于职工所处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取决于企业对职工的关爱程度,归属于职工对企业认同感的多少。为了深入贯彻全总关于开展“面心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调查掌握的一线职工最关注、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当坚持“七个加强,七个坚定不动摇”,努力理顺职工情绪,深切维护职工利益,着力和谐劳动关系,切实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首先,加强形势教育,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形势教育,是职工教育的重要手段。形势任务教育能使职工明晰企业面临的环境和工作努力的方向。我们应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深入了解和洞悉国际国内经营形势,深刻分析和研判建筑市
场竞争趋势,深切关注和把握企业发展目标任务,采取召开形势报告会、任务宣讲会、教育促进会、群众座谈会和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客观分析企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和良好机遇,不失时机地向职工群众广泛宣传,以此增加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其次,加强心理疏导,坚定理顺职工的情绪不动摇。职工报着心理怨气干工作,毕竟有害健康不利工作,甚至构成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的宣传思想工作,采取教育引导、思想疏导、心理辅导、正面开导等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职工解惑释疑,消除思想顾虑,帮助职工化解矛盾,解决好牵肠挂肚的事情,使职工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第三,加强工会工作,坚定服务职工的方向不动摇。企业工会的双维护,体现在维护企业利益与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机统一。工会工作的重心是通过集体协商,通过组织活动,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有效发挥职工的智慧力量推进生产。因此,在深化“面心实”活动中,工会既要真心倾听和向上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又要真实关怀和帮助解决职工群众的疾苦。工会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定位在服务基层、尤其是服务一线职工队伍上。第四,加强集体协商,坚定增加职工的收入不动摇。增加职工收入,从一定程度上虽然降低企业利润,但增加职工收入,从更大程度上会强力激发职工的活力和首创精神。企业领导班子应具有“推进企业发展与带动职工致富”的强烈意识,基层工会组织应立足“引导职工诚实劳动获取正常收入”的责任感。在企业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工会组织应本着“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的理念,以通过集体协商等方式,努力为职工争取调薪增资的更大利益。第五,加强组织协调,坚定落实休假的制度不动摇。落实职工正常的休息休假制度,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方面。鉴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企业存在加班加点、超时劳动和集中工作,难以休假的现象。但作为工会组织,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主动协调,依法维护职工的休息权、休假权。我认为基层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工程接转间隙、等待施工图纸、物料供应断档、恶劣气候天气、施工收尾时段,有计划地安排职工休息休假。工会组织应加强协调、督促和指导,确保职工切实得到调休。第六,加强内引外联,坚定提供婚恋的平台不动摇。施工现场青年职工的婚恋问题、住房问题,是企业各级组织和领导最为焦心劳思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稳定青工队伍,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至关重要。工会应紧密配合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与地方院校、医疗机构、青工妇联、服务行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为现场青工提供交友婚恋的平台。同时,工会应主动与行政协商,利用企业待开发土地,为青工筹建住房,或工会牵头与房开商联系,为青工团购住房,使他们住有所居,梦有所圆。第七,加强人文关怀,坚定促进企业的和谐不动摇。企业促和谐,职工得安稳,组织的职能才能充分体现。为了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为了维护职工的体面劳动与崇高尊严,工会组织不仅要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助力加劲,而且要在维护职工权益中当好先行。具体来讲,应在开展劳动竞赛中鼓劲加油,在“面心实”服务中周到热情,在关心基层职工中嘘寒问暖,在维护职工利益中协调到位。工会干部不仅要充分了解和体察民情,为职工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而且要切实关注和珍重民生,替职工说话办事、相待以诚。总之,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形态,虽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够不成严重影响,但它必将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洞悉职工思想状况,因势利导做好工作,消解职工心理疑惑,真心诚意帮助职工扶危解困,是企业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是基层工会干部的本质要求。)
第五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知识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知识调查报告
引言: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十周年,十年来,X中市工伤保险覆盖率已达到98.9%,95%的工伤职工都能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工伤保险不仅保障了企业职工的利益,同时分散了企业的工伤风险。但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工伤保险是工伤预防、工伤赔付、工伤康复 “三位一体”的模式,仅仅做到救治、补偿不是工伤保险的最终目的,避免工伤的发生、让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重新回到生活才是目的,基于此,我们在全市职工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调查结论报告如下: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7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问卷主要采取单选题和多选题的方式,共编制题目10道,内容涉及工伤保险认识、工伤处理过程、伤残鉴定、对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的关注程度等几大方面。
参与调查并填写有效问卷的职工当中,年龄上的跨度较大,其中最大的为59岁,最小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6.58岁。人群集中分布在30岁到60岁之间,以中老年劳动力为主(见下图),这与大多职工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10080人数604020016-2020-3030-40年龄段40-5050-60
在性别比例上,男性为78.3%,女性为21.7%。现实生活中,男性仍然承担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到企业就业的仍以男性占大多数。
在文化程度上,受访者为大学本科的占14.6%,大中专科的占15.2%,高中的占19.2%,初中的占36.9%,小学的占9.9%,文盲的占4.2%(见下图)。
80706050人数403020100大学本科大中专科高中学历初中小学文盲
从调查得出的数据来看,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在专科以下,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这也导致了他们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不高,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观念薄弱,发生工伤后维权能力有限,更加没有工伤康复的意识。因此,加强企业职工的普法教育。
从受访企业职工从事的行业分布来看,所属行业为服务业的占7.9%,建筑业的占14.0%,制造业的占67.7%,其它行业的占10.4%(见下图)。上述情况说明大多数职工都来自那些劳动密集型的第二、第三产业,这主要还是因为X中市的产业特色多为电气制造、工程电器、新能源、装备制造。14012010080人数6040200服务业建筑业行业制造业其他行业 从受访者的基本情况来看,企业职工大多文化程度有限,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种。无论是本地的劳动力资源,还是外来打工者,依然以男性居多,而他们往往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于这些职工来说,一旦发生工伤,由于他们很少懂得如何处理工伤进而落实自己的工伤待遇,所以身体上的伤害和收入上的锐减往往是他们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此时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那么对于这些受工伤的农民工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推动工伤领域的立法,包括加大对不履行法定责任的用人单位的惩罚、为职工垫付医药费用等等。另一方面加强工伤保险法律的普及和宣传,让更多的农民工知道发生工伤后应该怎么办、应当去找谁、应该落实多少法定的待遇等等。
二、对工伤和工伤保险的认识数据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59.4%的受访者回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受伤是工伤。相比而言,有77.5%的受访者回答知道工伤保险,有91.7%的受访者的用人单位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可以得知,作为社会概念的“工伤”是被劳动者知晓和关注的,而通过法律下定义的“工伤”对于劳动者而言并未广泛普及。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收到伤害,就认为自己是受了工伤。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讲还要从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首先,劳动者受伤的情况是否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能够认定工伤的情形。例如直接受雇于个人而遭受安全生产事故就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工伤。其次,“工伤”是需要通过法定的行政程序进行确认。例如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被砸伤,如果不能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不能认定为工伤的。因此,要向劳动者宣传和普及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从另一个角度讲,劳动者对于工伤和工伤保险的概念还停留在最基本的认识上。
三、对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认识数据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只有15.7%的受访者知道工伤预防、工伤赔付、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模式,仅有5.4%的企业职工知道可以通过工伤康复可以对工伤受伤害部位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恢复身体机能。对工伤职工个人而言,工伤致使劳动者肢体和生命受到伤害,给劳动者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削弱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给家庭与社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每一个工伤事故的背后,都对一个几个家庭形成伤害,甚至是灾难,工伤职工及其家庭因工伤而致残,因伤残而致贫,造成了一个特殊的贫困人群。通过实践表明,90%以上的工伤职工通过工伤康复是可以重返工作岗位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注重的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后的保障,或者是使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说工伤补偿是保障工伤职工基本权益,实现生存权的需要,那么工伤康复则是工伤职工重新融入社会,保障生活的需要。
四、工伤保险现状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预防为先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预防可以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安全,还可以减少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减少社会的经济损失。随着工伤预防的进一步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定能在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伤害、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X中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工伤保险的普及更加广泛的前提下,应当开始着手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一方面从源头抓起,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另一方面让工伤职工得到更好的医疗救助及康复训练,包括身体创伤的康复以及受到的心理创伤,让工伤职工能够重新回到生活、工作中去,尤其是那些家庭支柱的劳动者,他们的康复将是保障一个家庭是否能够生存的保证,如果企业职工的工伤问题能够得以妥善解决,我国的工伤保险事业才真正能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工伤预防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举措
近年来,X中市坚持贯彻落实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工伤预防宣传。2016年以来,X中市印发《工伤保险条例》上千份,各类宣传手册、办事指南等宣传资料上万份,确保用人单位了解工伤保险政策,对工伤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定期进行工伤保险费率调整。根据参保企业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每年都要对工伤保险参保企业进行费率调整,对工伤事故发生率高的单位提高工伤保险费率,反之则降低费率。通过费率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企业重视工伤预防,主动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三是及时做好工伤(亡)事故调查。对X中市内发生的较大的工伤(亡)事故,X中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都会第一时间积极参与,调查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通过这种现场参与,X中市工伤保险机构也能更清晰地掌握事故起因,从而督促企业排除隐患,从源头上制止了此类工伤事故再发。2013年全市共认定工伤640件,2014年认定638件,2015年认定561件,2016年上半年认定254件,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工伤预防已初具成效。虽然工伤事故是现代社会无法根除的问题,但如果能做好工伤预防,控制事故源头,绝大多数工伤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已成为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初具成效的大好形势下,应当实行相应的举措,进一步做好工伤预防工作,降低工伤发生率:
一是制定工伤预防实施方案。工伤保险机构应加强与安全监察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定期对各企业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工伤预防监督,督促企业搞好工伤预防。
二是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工伤保险费率制度。除了行业特性外,还应将企业工伤发生率、生产条件、工伤预防开展情况等多种因素与费率挂钩,充分发挥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的作用,以提高企业业主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是加强工伤预防相关的宣传培训。X中市90%以上的工伤都发生在生产一线,究其原因,除了生产技术差、安全设施不到位外,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意识差也是导致工伤事故高发的原因。如果加强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培训,经常性的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对职工进行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工伤预防知识,这些工伤事故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除了浮动费率这个手段外,工伤保险机构还可设立一系列新的奖惩措施,让企业有更多动力做好工伤预防。对于工伤事故发生率高和使用工伤保险基金较多的企业,还可专门为其建立工伤事故档案,加强对其的监控和管理。
五是加强对职业病的预防。职业病的预防和康复也是工伤预防的重要内容。工伤保险机构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企业和职工的管理,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对发现有职业病的企业或岗位,除了做好职业病职工的治疗外,还应对该企业或岗位进行调查,及时了解情况,尽力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六、工伤康复现状及举措
工伤康复是利用现代康复的手段和技术,整合各种资源,为工伤致残人员提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等服务,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提高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或提高伤残职工的职业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工伤人员全面回归社会和重返工作岗位。然而,在全市范围内,用人单位及企业职工对于工伤康复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2016年以来,全市仅有11人递交工伤康复申请,工伤康复工作几乎是空白。从康复机构方面看,到目前为止,全省也仅仅只有南京市有工伤保险定点的康复医院。工伤康复是民生大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应当开始注重加快推动我国工伤康复的建设与发展。一是要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要发挥政府在工伤康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对工伤康复需求大的地区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工伤康复资源匮乏的地区也要有倾斜的支持措施。其次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要建立咨询转诊、社区服务、职业培训、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支持网络。另外,可以根据工伤康复的需求考虑在地级市或者县级市建立工伤康复机构,在工伤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实行“先康复、后鉴定”理念,逐步建设工伤康复设施、扩大工伤康复范围。
二是要加强宣传,树立正确的康复意识。只有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充分认识到工伤康复的重要性和意义,工伤康复工作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进行引导,积极迸行工伤康复教育,将强制性的措施转变为社会的主动需要,提高人们的法律和道德意识,提高各界的主现能动性。
三是要扩大工伤康复资金的贮备。以我市现有工伤保险基金作为工伤康复的资金来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考虑建立工伤康复基金,采用工伤保险基金提取、政府专项拨款和民间筹集三种来源相结合的方式,稳定资金来源。
四是要加强管理与规划。为了促进工伤康复的健康发展,应该在已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拟定工伤康复发展规划、指导开展工伤康复工作。应对各地工伤职工的总量、伤残程度、分布及康复需求作出统计,保证工伤康复工作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经济的发展而遂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