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1:1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

第一篇: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1.城市的产生:原始人过穴居、村居开始有了不予、狩猎集中种植植物出现可农业集中饲养动物出现了畜牧业人们聚居形成了居民地产品有剩余出现了交换形成的商业居民地的演化成为城市现代城市 十一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3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有防御要求,最初是泛指野兽的侵袭,后来由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进而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圈层式扩张成为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出现城市仓储用的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地区道路系统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类型增加城镇化含义 农业和农业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妆花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a 人口职业的转变b产业结构的转变c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的变现特征: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b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c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水平测度 a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a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b:“太阳城”方案c资本主义制度形成d城市矛盾突出 2 城市发展的四大块 a田园城市:霍华德提出,写了《明天——一条引向真正的和平道路》b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城市规划大纲》 后改名《雅典宪章》c《马丘比丘宪章》d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

3.《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马丘比丘宪章》还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4.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本质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指在城市中添加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田园城市是指城市周围的农田和原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5.有机疏散原理:是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的《城市---他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的。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1.P57表3-4-1 重点看法定规划类型 2.上位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的规划为依据。

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 1.热导效应:市区温度高于效区,导致热力效应差异,形成回流,大城市由于大厦林立,水面和绿化面相对较少,加上汽车大量排放的尾气,对太阳的反射率较低而引起的城市高温效应。

2.低碳:就是指较低的或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3.城市环境容量: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认得活动提出的限度。

4.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 1.主导产业的选择:(1)比较优势原则,(2)产业的关联效应(3)产业周期与发展波动(参照课本99-101页理解下三个原则的内涵)

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

2.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1)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2)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关联性(3)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 3.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超过总人口的7%

4.城市人口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Pt=Po(1+5)n

(2)时间序列法Pt=a+bYt(3)增长曲线法(4)劳动平衡法(5)职工带眷系数法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P174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P175 4.详细性控制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P177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城市用地的价值:(1)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 2.城市用地的区划:(1)行政区别(2)用途区别(3)房地产权属区别(4)地价区别 3.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 4.城乡用地分类

5.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6.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徒弟的总称

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

1.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经。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3.战略重点表现在:(1)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2)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3)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4)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 4.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5.城市性质: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6.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1)在交大的范围内分析(2)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不要随意提出国际、国际化、大都市等(3)城市性质的表述应语言精练、定位准确(4)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7.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①网络状②环形放射状(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①带状②星状③组团状④环状⑤卫星状⑥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8.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①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②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③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1集中紧凑,节约用地,节约用地2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3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3远近结合,弹性生长1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2旧区与新区发展的兼顾3注重弹性发展<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1以生态与环境资源座位城市发展的前提2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3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9.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0.城市用地的审批

11.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年限为5年.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2与管理结合,与发展衔接,座位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4城市政策的载体.2.用地辩解的概念:规划用地与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范围边界 3.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棉结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和/用地面积 建筑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基底面积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4.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种绿化用地总和建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绿地用地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5.建筑限高: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6.建筑后退:在城市建筑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辩解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

7.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第十五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城市干道结构类型:方格网道路、环形放射式、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

3.公交有限:1设立专门车道2单行道允许公交车逆行3上下班高峰期增大发车频率,同时限制私家车通行。

4.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p372-373)第十八章 城市住区规划 1.住区:是城市居民定区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2.城市住区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个层次。

<1>居住区:繁殖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感到活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并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居住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与居住人楼规模(1万~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聚居地。<3>居住组团:指一般北校区东路分割,与居住人口规模(1千~3千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规则:

<1>邻里单位周围有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i啊噢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

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和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商店、教堂、图书馆、公共活动中心。

4.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5.住宅的组合:<1>行列式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艰巨成布置的形式。

<2>周边式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3>混合式布置:为行列式布置和周边式布置的结合形式。

<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的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的布置。6.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公共服务设施)1.便于居民使用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3.保持住区内部的安静4.靠近能较好的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7.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2小时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8.居住规划的主要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2.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3.确定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的大小。4.拟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5.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6.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辆和泊车方式。7.拟定绿地活动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8.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9.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10.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要求。

第二篇: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3.4.5.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

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

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

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0.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

第二章

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 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16.17.18.19.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0.29页

21.31也

2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23.邻里单位是美国人佩里提出的。

24.全球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有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

2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

第三章

26.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27.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28.“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

29.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

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30.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

31.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2.三个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33.永续城市和和谐城市的关系: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人类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愉悦。

34.当个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的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

35.城市发展及其空间规划受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共同影响。

36.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其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缺生产者和分解者)

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37.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

第六章

38.规模经济、范围经济(103页)

39.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第七章

40.社会要素对城市规划的本质影响,在于城市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

活品质的提高。

41.城市人口的动态统计:一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无时不在增减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者

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119页)

第八章

42.城市文化:广泛的文化指普遍的物质生产、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生产力(经济活动)

-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的道德规范(思维活动)-趣味与倾向(大众化价值观)-个人修养(理想和素质)等,几乎囊括了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文化值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时空特点:时代的产物,地区性表现,国家/民族文化,社会制度

43.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4.文化的类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

第十章

45.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方面。

46.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

47.城市规划的内容(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第十一章

48.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的附着与不可更变得特性)、社会属性(在自然属性以

外,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而赋予的土地特性)。

49.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自然条件是多方面的,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组成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地质、水文、气候、地形、植被以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等。

50.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下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用地。二类用地,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5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

类。

第十三章

52.城市发展战略,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包括战略目标、战略

重点和战略措施等内容。

53.新时期对总体规划的要求: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3,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总体规划工

作的要求。(259页)

54.城市职能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

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城市是外部作用于内部功能相统一的整体。

55.城市性质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56.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57.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和分散两类。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分散式

布局的城市可划分为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

第十四章

58.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FAR。

59.容积率的计算:(单一性质的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混合用地的容积率的计算)A=

60.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61.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

行控制。主要包括退线距离和腿界距离两种。

62.行为活动的控制作用:(1)在具体地块内进行交通活动控制,可以形成合理的交通组织方式,并减少对外界的干

扰。扩大到整个城市,通过对各个地块的交通活动控制,可以正确引导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影响城市的整体出行结构。(2)通过对城市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控制,可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容量,为人们的优质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3)在控制中通过对行为活动的控制,可以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城市整体运营成本,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

第十五章

63.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

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作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要满足各种敷设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64.大部分城市道路的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2)次干道<区干道>(3)支路<街坊道路>。

65.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两种含义。

66.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道路宽度指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道路的功能来决定。

67.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一块板、两块板好三块板。

68.城市客运交通由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几部分组成。

69.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是我国城市客运的只要交通方式。

70.货物流通中心: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集货物存储、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点,是为

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产业。可分为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生活型货物流通中心。

第十六章

7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可以从宏观战略。中观战略和围观战略控制三个层次制定城市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宏观战略首先是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从改变观念、革新技术以及建立相关机构等方面着手,加强清洁生产意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2,中观管理主要是对本地经济格局、工业布局、景观格局等方面的调整优化,最终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3,围观控制主要是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特别是重点污染工业、企业的末端治理。

72.循环经济理论及思想要求改变传统的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组成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转向“资源-产品-废

弃物-再生资源”组成的循环反馈型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环境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73.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

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74.2002年《城市绿地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

他绿地G5。

75.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76.城市绿化率=(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77.城市绿地系统:根据生态学理论,城市各类绿地组成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和大型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

第十七章

78.城市基础设施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9.城市交通工程系统承担着保障城市日常生活的内外客运交通、货物运输、居民出行等活动的职能;城市给水排水

系统承担共给城市各类供水、排涝除渍、治污环保的职能;城市能源工程系统承担共给城市高能、高效、卫生可靠、的电力、燃气、集中供热等清洁能源的职能;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担负着处理污废物、洁净城市环境的职能;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

80.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有:散点布局、线性布局、环状布局、放射性布局和网状布局等形式

81.城市给水水源可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两大类。

82.选择城市给水水源的原则: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的发展需要。2,水源具有良好的水质。3,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的布局。5,选择水源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6,保证安全供水。

83.净水工程设施选址要点:1,水厂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

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周围应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方便。4,水厂应尽量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水厂选址应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6,当取水地点与用水地点较近时,水厂一般设在取水设施附近。通常与取水设施在一起。

84.管网的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树枝状和环状。

85.树枝状管网的管道总长度较短,一旦管道某一处发生故障,供水区容易断水。环状管网恰恰相反,配水管网一般

敷设成环状,在允许间断用水的地方,可敷设树枝状管网。

86.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完全分流

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87.排水体制的优缺点:447页

88.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要点448页

89.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要点449页

第三篇: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10*4'=40' 简答题 6*10'=60'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及城市性质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城市性质则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代表城市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特性一般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自然的概括,当然也可由城市的典型特征来确定。

2、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P22)

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划属城市统一管理;性”所致,3、有机疏散思想(P28)

城市由于聚集导致人口膨胀,该理论认为应变这种无序扩张为有序扩张,彼此间用绿化带隔离。过去城市无序扩张,4、城市系统构成包括社会

559)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还可包括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

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

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

7P128)

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这儿群集有多种主要公共设施。为了发挥城市中心的职能和市民公共活动的需要,在中心往往还配置有广场、绿地以及交通设施等,形成一个过年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8、逆中心化(P13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本凭籍地缘性关系而紧凑集结的一些城市中心设施与功能,将可跨越地理空间的约束,分散到环境更为适宜的地点择址,这就是所谓“逆中心”的倾向,它将会给城市公共中心的功能成分及其地域组构形态带来影响。

9、城市绿地(P142)

城市绿地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基本的物质要素。

10、国土规划(P167)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它的内容: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决等。

11、一化二系三结构(P169)

即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即研究各城镇的人口规模(规模等级结构)、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职能结构)以及城镇的布局空间结构(如空间发展轴,发展过程中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确定其时序关系和动态空间结构。

12、扩大小区(P371)

(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余地。

13、居住综合区(P371)

1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P38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就是要适应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15、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公共

16、比例和尺度(P398)在建筑构图范畴内,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

17、容积率(容积率=/

包括建筑、名胜古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2112

(1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3、工业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有如下几种布置方式 116

1)工业区包围城市

2)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

3)组团式布置

4)群体组合式布置

4、正确处理风景与工业的关系270

首先,从工业性质方面加以严格控制,合理选择工业项目。在风景旅游城市中,可以发展少量为风景旅游服务的工业,如食品厂、印刷厂、传统工艺美术工厂等。

其次,在工业布局方面,合理选择工厂建设的地点,使工业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妨碍风景区内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

对于已经布置在风景区或风景城市内的工业,应根据对城市环境与风景的影响程度,分别采取强制治理、改革工艺、迁移等不同的处理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总之,在对待风景与工业两者的关系上,业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在风景城市中不能发展任何工业;

5、居住区规划及其内容(P364)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简单讲,(1(2(3(4布置方式;

(5

(6

(7

(861

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5000~10000人,用地为10~20平

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住宅组团300~800户,1000~3000人。

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住宅组团组成。

7、住宅层数(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比较密切相关的一个因素)385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低,而高层的造价更高,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5层楼房相比,要大3倍左右。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设的造价。

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如住宅层数在3~5层时,每提高1层,每公顷可相应曾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而6层以上,效果将显著下降。

很多国家由于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住宅普遍向高高空发展,毫无疑问,高层住宅的造价与5层相比肯定要高得多,且层数越高一般造价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结构形式的改变、电梯的增加、以及供水加压设备、防火设施、建筑费用和施工成本高等原因。

8、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390~395

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这种方式具体指,住宅群体的组合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

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

成街的组合方式就是以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沿街成组或成段的组合方式,而成坊的组合方式就是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以街坊作为整体的一种布置方式。3)整体式的组合方式

整体式组合方式就是将住在(或结合公共建筑)用连廊、式。

9、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407~409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2)空间的借用

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310

城市规划的任务确定城市

城市规划的根据区域规划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工程技术和

第四篇:城市规划原理 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

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是西方古代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雅典宪章》: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解决办法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

《马丘比宪章》:提出城市在急剧发展中如何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城乡规划体制组成系统: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规划运作系统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国家、省域层面是战略性规划,城市农村是战略性和实施性规划)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收集资料方法:现场调查法(针对性、明确目的)访谈法(人力物力花费大)问卷法(节省人力物力)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包括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好,适合各种用地二类用地:需改造,对工程项目有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修建 付出代价高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于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式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带状、星状)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究整体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

3.近远结合,弹性生长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1.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3.城市布局的合理性4.经济上的可信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 用地性质: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 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绿地率:规划用地内各类绿化用地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 / 总用地面积

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2.次干道(区干道).支路(街坊道路)

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

一块板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二块板是中间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中间机动车道,两旁非机动车道 城市客运由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组成 城市货运有道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 城市排水体制合流制(直排式、截流式)、分流制(完全、不完全)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水体污染严重,投资省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卫生条件好,初期雨水有污染,投资大 排水系统选择要点1.环境保护方面2.工程投资方面3.近、远期关系方面4.施工管理方面 邻里单位模式: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理论。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邻里单位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千人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居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居住区服务设施的分类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医疗卫生:医院、诊所、卫生站;商业服务:食品、菜场、服装 文化、体育: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金融邮电:银行、储蓄所、邮电局 行政管理: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 市政用地:公共厕所、变电站消防站居住区道路功能:1.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这是主要而大量的2.通行清楚垃圾、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 3.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的通行4.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 5.道路的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内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6.特殊用途,救护、消防和搬运家具等 居住区道路分级: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 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区次要道路,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第三级 住宅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 第四级 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单元前小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人车分行 人车混行 人车共存不同性质的广场:1.市民广场(多设在市中心)2.建筑广场和纪念广场(为衬托重要建筑或作为建筑物组成部分的广场)3.商业广场(文化娱乐设施集中的商业街区)4.生活广场(设置在居住区)5.交通广场(解决人流与车流的集散)

第五篇:城市规划原理期末重点选择题

1.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c).A农村的推力;城市的推力B.农村的引力;城市的推力

C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D农村的引力;城市的引力

2.建立在(b)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A农业化B工业化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3.以下关于城市化现象表现,()是错误的。

A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B 城市的数目越来越多

C城市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D 城市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

4、解释城镇化概念,并分析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5、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1、《周礼。考工记》作为一部记载城市形制的重要著作,它所体现的思想是()。

A.礼制思想B.法治思想

c.皇权思想D.仁义思想

2、《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是(b)。

A.提出了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B.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

c.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D.提出了当时世界城市化趋势和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新内容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a)

A.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c.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

D.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4、请描述田园城市的规划方案及其理论意义。

1、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一般分为()。

A.总体规划B.详细规划

C.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D.两者都不是

2、城市规划编制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d)。

A.分区规划属于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属于初级规划

C.分区规划不属于总体规划

D.分区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作进进一步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3、城市规划的期限一般为(d)

A.5年B.10年C.15年D.20年

1、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不包括(b)

A.规划分区图B.细部结构图

c.分区现状图D.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2、城市分区规划图纸比例为(b)

A.1:3000B.1:5000C.1:4000D.1:60003、城市详细规划分为(c)

A.理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B.阶段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D.理论性详细规划和阶段性详细规划

4、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A.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

B.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c.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效益投资

D.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地块划分图、地块指标控制图

1、城市供电工程系统中直接为用户供电的是(d)

A.城市电厂B.区域变电所(站)

高压配电网D低压配电网

2、以下管线属于压力管线的是()

A给水、污水、雨水、煤气B给水、污水、灰渣管道

C污水、雨水、煤气D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3、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将城市工程管线分为()两类。

A.大管线和小管线B.架空线和地埋管线

C.压力管线和重力自流管线D.可弯曲管线和不可弯曲管线

4、浅埋管线包括()

A给水、排水、热力管道B排水、煤气、电力电缆

C热水管道、电信管道、电力电缆D给水、排水、电信管道

5、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以下避让原则处理,()不正确。

A压力管让自流管B.管径大的让管径小的C.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D.新建的让现有的6、以下的设施()属于城市取水工程设施。

(1)城市水源(2)取水构筑物(3)自来水厂(4)—级泵站

(5)二级泵站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2.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B)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

D.15%;10%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5.城市道路应分为(B)。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6.城市机场的选址应(C)为宜。

A.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市区,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C.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D.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垂直,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7.下面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城市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 的最大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B.城市设计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多学科的综 合、C.城市设计方法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详细规划层次,并随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的不断深化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

D.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使之成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中间环节,成为单体建筑设计的先导,并充实城市管理的依据

8.下面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是(A)。

A.城市设计的对象范围很广,从宏观的整个城市到局部的城市地段乃至单幢建筑和城 市细部

B.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用地组织规划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设计

C.城市设计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D.城市设计自从城市形成就存在,但作为一个学科的确立,却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9.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递增,而在()逐渐减弱。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

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

10.有关地震的表述下列(B)正确。

A.按照国家规定的该地区地震烈度的要求,地震烈度在6度和6度以上要考虑防震工程措施

B.按照国家规定的该地区地震烈度的要求,地震烈度在7度和7度以上要考虑防震工程措施

C.按所在地区受影响和受破坏的程度进行分级,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分为9个等级

D.地震烈度8度以上的地区建筑层数必须控制在3层以下

1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是一个较穷的农业大国,将首都从里约热

内卢迁往内陆城市巴西利亚,是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这是运用了(A)理论。

A.城市增长极核理论B.经济部类理论

C.城市“对流”作用和“辐射”作用D.城市全球化理论

12.古希腊的城市格局为(D)。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保护(C)为重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城市传统风貌

B.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

C.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以及历史环境

D.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

14.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历史街区是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

B.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

C.历史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D.历史街区的建筑应至少有200年的历史,具有现实意义

15.确定城市性质的常用方法是(B)。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平衡、线性回归

B.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C.定性分析、区域分配、综合平衡、线性回归

D.定性分析、线性回归、综合平衡、定量分析

16.城市对外交通包括(B)。

A.城市道路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

B.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

C.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公路交通

D.公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17.城市进化理论中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形成了四个阶段为(C)。①“绝对集中”时期 ②“相对集中”时期

③“相对分散”时期 ④“绝对分散”时期

⑤工业化成熟期 ⑥工业化初始期

⑦后工业化初始期 ⑧后工业化成熟期

A.①一⑤;③一⑥;④一⑧;②一⑦

B.①一⑦;④一⑤;③一⑥;②一⑧

C.①一⑥;②一⑤;③一⑦;④一⑧

D.②一⑥;④一⑧;③一⑦;①一⑤

18.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C)。

A.城市用土规模 B.工业用地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居住用地

19.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纲要内容的是(B)。

A.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和发展条件

B.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布局 .

C.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D.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的城镇布局

20.“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出自于我国古代(B)文献的记载。

A.《春秋》 B.《周礼·考工记》C.《商君事》 D.《墨子》

下载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规划原理

    一、居住区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

    《城市规划原理》(范文大全)

    44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 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欢喜、尊重地方文脉及生活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生态效应、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地效用保证环......

    城市规划原理

    1、城市的产生及代表性典型城市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后出现了城市。巴比伦城、卡洪城、庞贝城、吕贝克城。 2、城市化的概......

    城市规划原理

    浅谈昆明市交通若干问题 及解决方法学院: 班级: 老师: 学号: 姓名:时间:概述: 昆明市,由于早期城市规划存在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现在尤为紧张的是城市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如......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范文

    08城市规划 考纲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 城市性质 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一方面,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

    1. 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2. 城镇化水平计算: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 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