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规划原理》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 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欢喜、尊重地方文脉及生活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生态效应、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地效用保证环境质量、提供好的社区环境与设施支持。
居住用地规划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居住用地规划组织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用地的规划,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居住用地规划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地由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列举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关键词:沿街线状、独立地段成片集中、综合。
(1 1)
沿街现状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综合考虑。
在交通过于繁忙的城市交通干线上一般不宜布置。在沿城市主要道路或居住区主要道路布 置时,如交通髢不大,可沿道路两侧布置;当交通量较多时,则宜布置在道路一侧,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道路的走向也影响建筑的布置,如当道路为南北走向时.往往产生建筑朝向与沿街面貌要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采用住宅底层商店的形式时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在保证住宅有良好朝向的前提下考虑沿街建筑群体的艺术要求。当公共建筑布置在道路交叉口时,应注意人流和车流的合理组织,一般不宜把有大骨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可布置一些吸引人流较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将建筑适当后退,留出小广场,以作人流集散的缓冲。
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相对成组集中布置。对一些吸引人流较多且时间集中的项目,如饭店、影剧院等,必须保证有足够供人流集散用的 人行道宽度和车辆存放的场地。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车行道与人行道圾好用绿 带分隔,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并减少灰尘和汽车噪声的干扰。
为了充分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创造一个富于生活气息的居住区中心,宜采用步行街的形式。
(2 2)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也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在建筑群体 的艺术处理上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又要注意内部空间的组合以及合理地组织人流和 货流的线路。
(3 3)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
以上三种布置方式各有特点,沿街带状布置是我国传统的布置方式,对改变城市面貌容易取得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采用沿街住宅底层商店的方式比较节约用地,但在使用和经营管理方面不如成片集中的布置方式 有利。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的形式对改变城市面貌方面可能不如沿街带形布置效果大,且用地也可能多一些,但由于在独立地段建造,因此有可能充分满足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的功能要求,且居民使用和经营管理方便,在大城市交通比较繁忙的情况下,易于组成完整的步行文化商业区。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则
有可能吸取前二种方式的优点。在具体进行规划设计时究竟采用何种布置形式,应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气候条 件、建设规模,特别是用地的紧张程度及现状条件等综合考虑 4
居住区中心除了考虑平面的规划布置外,还应考虑空间的规划布局。为了充分利用地形、提高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益以及更紧凑合理地组织交通,居住区中心可分层立体布置 63 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及兼容控制的意义
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分类: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
城市土地兼容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不同的使用性质在同一地块上共处的可能性,反映了不同使用性质的土地之间亲和与矛盾的程度;其二是指在同一地块中多种用地性质选择的多样性和置换的可能性,反映了该地块的周围环境对其的约束关系。
意义:城市用地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在不同城市,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以进行类比,以及便于规划之后表的定量与统计。土地兼容性控制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活力和可操作性。
邻里单元 组成原则 1.规模:以一所小学所服务人口提供住房,用地面积由人口密度来定。目的使小孩上学安全。
2.边界:周边以城市干道为界,避免过境交通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提供一系列小公园及娱乐空间构成的开放空间系统,以满足特殊人群和小孩身心发展。
4.机构位置:学校、教堂和社区中心集中设置,服务范围与邻里单位界限吻合。
5.当地商店:为邻里单位人口服务,自给自足。
6.内部道路系统:利于邻里内部交通的道路系统。出入口不能与干道对面邻里单位出入口相接。
应用 邻里单位有宽阔的边界和内部街道形式,有助于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与尊重感。
二战后,苏联和欧洲把邻里单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小区规划理论,规模不限于小学的服务能力,用地边界发展为以城市干道及自然地形为界,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也相应扩大。
我国的小区规划模式是在邻里单位概念和苏联小区规划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图解
第二篇:城市规划原理
浅谈昆明市交通若干问题
及解决方法
学院:
班级:
老师:
学号:
姓名:时间:
概述:
昆明市,由于早期城市规划存在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现在尤为紧张的是城市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如何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是政府和相关专业的人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认真研究,提出有效方法协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交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为市民营造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
正文:
昆明市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东川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万多人。从公元13世纪起,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内地连接东南亚“古南方丝绸之路”以及四川-云南-越南的枢纽和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约40条航线国际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以滇池为中心,实施“环湖交通”,实行以往的龟城交通路线。昆明市内现有 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昆玉铁路、昆河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昆明市内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京昆高速、沪昆高速、汕昆高速、广昆高速、渝昆高速、杭瑞高速、昆明绕城高速。昆明市现有公交线路290多条,日运量250万人次,共有6951辆出租车。云南80%的运量依靠公路运输,昆明因而拥有多达17个汽车客运站,在2010年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六大汽车客运站,原来17个汽车客运站调整并优化至这六大汽车客运站内。
昆明市交通存在的若干问题
昆明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圈层扩展”模式,这一模式导致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对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关系这一论题的长期探讨,而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作用关系是城市生长、变化的重要内因,这一点已经成为规划界的共识。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不相同, 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形态。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 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使城市布局紧凑。公共交通线路站式布局及与步行交通的大量联系, 决定了城市高密度带状、簇状的布局形态。昆明现在的交通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堵塞现象严重。近几年随着经济和居民生活的水平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昆明市因交通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加上城市空间的限制,主要是道路需求与土地供给间的矛盾。这种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城市交通的堵塞拥挤。尤其城市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堵塞尤为明显。在大都市存在的问题还有:因主城区规划不合理,建筑物密度过大,加上自身的地形因素影响,导致城市道路狭窄,致使人流车流拥挤、交通拥堵;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缺乏,超车挤道导致交通混乱等。
第二、故屡屡发生。着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而交通发展的相对落后,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这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十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都呈上升趋势。
第三、共交通存在的问题。(1)因为城市的道路规划大多滞后,甚至存在公共交通用地被侵占或改为其他用途等情况,造成了多种交通方式运转之间不能充分衔接协调。(2)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不足。城市中,公交车数量的增长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导致公交车系统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另外,因为对公共交通的调度不够,在高峰期,公交车不能满足市民需求;而非高峰期时又无法有效使用,就造成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第四、昆明处在云南高原山区地带,轨道交通较少,进出物资多数是靠公路运输,这也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运输的压力,增加了公路拥堵、事故的频发率。
解决城市发展与交通矛盾的对策
第一、展公交系统。公交车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乘行工具,发展好公交系统可大大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如根据城市地形合理规划交通路线,避免交通路线的重复建设、过度聚集;城市交通实施立体覆盖,增开公交线路和车辆缓解上下班高峰期对公交的需求,以分解人流和缓解拥堵;根据城市情况,开辟公交专用路线,路线内只可行驶公交车辆其他车辆不得驶入,以保证公交车行驶速度,提高运输效率,这样可吸引更多乘客,也减轻了交通压力。
第二、制私家车的数量。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即是私家车数量过多。在城市里,私家车往往与公交车互相占道。因此可通过限制车牌单双号来控制私家车出行数量,还可通过提高停车位收费标准控制小汽车数量;另外提高汽车购买的税收、调控油价、严格控制排污指标都可抑制消费者的买车欲望。这样对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理规划停车。理规划停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汽车数量却在日益增加。所以停车规划要因地制宜考虑多方因素。无论在城市商业区、居民区或是其他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库要结合当地的交通线路和规划来合理设置。如果有条件则可采用立体停车库以减少土地空间的占用。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有时也可适当划定路边停车区。总之,做好车辆停放工作,也是对缓解交通压力的有力支持。
第四、展节能交通。城市要发展就会消耗资源,而交通则是消耗资源的领域之一,所以发展节能交通是对城市发展的巨大贡献。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对汽油的消耗问题。汽油是非再生资源,如果要可持续发展,则节能环保就必须提倡。另外,加强研究找到节能高效环保的新燃料,如压缩的天然气、乙醇汽油等,以及已经出现的电动汽车。这些都是对节能环保有利的。
在日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地铁电气铁道新干线新交通系统组成了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整体化网络与便捷的换乘交通枢绍,变通换乘方便使得人们不
必出站即可到达全国任何太中城市.由于交通发达城市间的联系变得轻而易举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不断形。在昆明,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应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在昆明,以南北向发展主轴,北翼以昆曲高速公路为主,南翼由昆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等组成,是昆明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轴。昆明主城区将形成“核心—网络、两轴、两带”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两轴是中心城——海口,昆明——晋宁。两带是向东北、东南。推进国内其他城市与昆明的高铁连接,并逐渐向东南亚扩展,完善各个城市之间的各种交通联系。
城市要发展则必然考虑城市的交通。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辅助的关系。只有认真研究,提出有效方法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发展,从而为市民营造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
文献检索:
《城市发展与交通关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科教导刊
《日本城市交通现代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URBAN PLANNING OVERSEAS 《昆明市未来12年总体规划修编》昆明日报
《昆明市现状》
第三篇:城市规划原理
1、城市的产生及代表性典型城市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后出现了城市。巴比伦城、卡洪城、庞贝城、吕贝克城。
2、城市化的概念与四个方面。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区分的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④文明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田园城市”理论: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现代城市设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
4、我国城市规划的分级审批制度: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5、唐长安与以往都城比较具有的三个特点:①打破“前朝后市”,朝市易位。②“官民不相参”③规模尺度超前
6、欧斯曼巴黎改建:欧斯曼对巴黎施行了一次大规模改建:再次拆除城墙,建造新的环城路,在旧城区里开出许多宽阔笔直的大道,建造了新的林荫道、公园、广场、住宅区,督造了巴黎歌剧院。改建后的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美丽的城市。
7、我国城市用地按十大类的名称与代码。居住用地(R):分一二三四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M):分一二三类工业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C)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化用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
8、居住用地指标为人均18-28㎡,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大中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25%。
9、城市用地的四个属性:
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经济属性④法律属性
10、城市用地评定三类用地的区分:①一类用地: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②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③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11、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重点安排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
①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②城市边缘的工业③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1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从数量上去分析,说明其潜在优势。
13、性别比的理解与计算: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15、居住区用地分四类: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④绿地。
16、第一批示范小区:天津川府新城村、17、居住区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①成组成团②成街成坊③整体式的组合方式
18、居住区绿地系统组成的四部分:①公共绿地②公共建筑或公共设施附属绿地③宅旁和庭院绿地④街道绿化
19、居住区公共绿地组成:
①居住区公园②居住小区游园③小块公共绿地 20、建设新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25%
21、组团路两侧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铺设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8m。
22、沿街建筑物长度、消防车通道的规范要求: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
23、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24、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400-500米;居住组团级:150-250米。
25、人口净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
26、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②城市道路交通方法的影响。③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④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
27、广场按功能分:
市民、市场、建筑、纪念性、生活、交通广场。28、60年代到70年代步行街三种类型:①全步行林荫商业街②限制车行的步行林荫商业街③准步行林荫商业街。
29、城市中心位置的选择:①利用原有基础②中心位置地段的选择③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④考虑城市设计的要求。
30、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提出①城市规划主要解决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功能的正常进行。②城市规划要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③城市规划解决的对象是三维空间。
31、马丘比丘宪章的思想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其中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①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②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③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④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控制点坐标和标高⑤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⑥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32、广场的空间组织:应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及观赏的要求。要考虑动态空间的组织要求。静观时,空间层次稳定;动观时,空间层次交替变化。有时要使单一空间变为多样空间,使静观视线转为动观视线,把一览无余的广场景色转变为层层引导,开合多变的广场景色。
33、居住区中中小学布置的考虑因素:①中小学的服务半径:一般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米左右,中学为1000米左右。②学生上学路线: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矿生产区、城市交通干道、市中心等车多人杂的地段。③布置位置: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以免噪声干扰;但同时也应注意学校本身对居民的干扰,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④学校建筑的层数
34、美国郊区化的特点: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以1920年为界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发展为主。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发展进程突飞猛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
41、居住区交通组织:“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人车混行”、“人车共存”
42、二战以来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二战以后,在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城市商业街区的步行化有很大发展,不仅改建城市原有商业街,而且在城市外围新建了购物中心。布局形态上,从人车混行的传统商业大街发展到将汽车交通分开的步行商业街和林荫步行商业区。从单一的地面层商店发展到地
上、地下空间综合的商业建筑群体,发展了步行天桥连通商业大楼和地下商业系统。解决了宽阔商业大道上行人穿街和繁忙汽车交通互相干扰的矛盾。
35、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要认真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②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③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④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36、居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及范围
(2)确定规模,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住宅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
(6)拟定绿地、活动、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40、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狭义概念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
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通常指城市的人口数量,有时以城市用地面积为辅助界定。
人口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区: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所划定的地域范围。
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用地,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
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
居住区容积率:指建筑总面积与总建筑用地面积的比。
居住小区: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绘制居住区规划结构 从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及布置手法、道路交通组织两个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绘制居住区规划结构
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④从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及布置手法、道路交通组织两个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自由式布置行列式布置周边式布置混合布置
第四篇:城市规划原理
一、居住区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2.街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3.胡同
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1.大街---里弄
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2.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扩大街坊
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 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
4.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设计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5.居住小区
指以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穿越的完整地段,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基本特征:
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5.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6.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实际基本具备了小型城市的功能。
7.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1)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2)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3)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如:
生产综合居住区——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
办公综合居住区——居住与行政办公结合商业综合居住区——居住与商业服务结合等 8.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价值取向不同
9.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基本理念: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NU)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主要原则有:
社区的紧凑;
清晰的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
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 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
(1)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2)TND体系(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
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
TND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设计原则:
1.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集约化 人口增长,资源紧张——节地、节能、节材 社区化 识别性与归属感、文化与活力
生态化 合理绿化;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的利用 颐养化 人口老龄化——增设老人公寓及设施 智能化 科技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四新”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功能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1.使用要求
2.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3.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4.经济要求
5.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4.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6.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七、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主要因素: 住宅——主体 道路——骨架 公建——核心
绿化——空间、生态、视觉 基本要求:
1.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管理 2.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 3.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4.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一)道路系统 1.布置要求(1)使用要求
·交通运输:上班、上学、购物、清运垃圾、消防救护等 ·利于整体规划布局:用地的划分、建筑及设施的布置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2)安全与防护要求
·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功能明确、线路便捷,妥善处理不同功能道路的交点、减少交通穿越等 ·与抗震防灾结合:设置疏散通道、消防通道(3)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合理的道路线路、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平行或斜交于等高线、平行河流 ·利用现有线路 2.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1)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2)人流、车流的组织 ·人车混流 ·人车分流 常用方式: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各设独立系统 人车立交
(3)道路分级布置(4)静态交通布置
停车设施、回车场、交通岛、地下停车设施 3.有关技术要求(1)出入口
·居住区、小区主要车行道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150m ·人行出入口间距≯80m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60m时,设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建筑物长度>80m时,在底层加设人行道
·居住区、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夹角≮75°(2)尽端式道路
长度≯120m,应设面积≮12×12m的回车场(3)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近郊居住区设专用公交线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1)方便使用:居民行为、服务半径(2)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3)自身建设要求
(4)利于经营管理(增加创收)(5)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老龄化 2.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社区活动中心 :集中形成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2)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安静、安全地段,室外活动场地(3)医疗卫生设施:安全、卫生、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独立地段(4)基层商业服务设施:日常必需品,分散设置(5)市政公用设施
变电所、煤气调压站——位于负荷中心 锅炉房——下风位,设有运输通道 垃圾收集站注意遮蔽
(三)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非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 生态、防护绿地(1)集中、分散相结合
(2)绿化余活动场地、建筑空间相结合(3)植物品种选择
考虑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应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透光、遮阳、无毒、防火等。4.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2)整体中突出中心(3)连续中沟通交往(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日照、通风、防灾要求;防止污染;提高绿化率;增强自循环能力
一、住宅类型选择
(一)住宅类型
(三)住宅类型的选择
1.住宅标准
面积标准、质量标准
2.套型和套型比
参照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3.确定住宅建筑的层数和比例
综合考虑用地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居民生活水平等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6.城市整体建筑面貌要求
二、住宅合理间距
1.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住宅不同方位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3.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不小于6m 高层与其他:不小于13m *侧面有窗应适当加大间距。
三、住宅的规划布置(一)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
优点:通风、日照好
缺点:单调、呆板 2.周边式
优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
缺点:部分住宅朝向差 3.混合布置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半开敞的院落。4.自由布置 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如:散立、曲线形、曲尺形、点群式等(二)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成组成团
由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成规模:1000~3000人 住宅组团的的分隔方式: 1.用绿化分隔 2.用公共建筑分隔 3.用道路分隔 4.用河流分隔 5.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2.成街成坊
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型地段
旧居住地段改建
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成组成团、成街成坊往往组合使用
3.整体式
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二)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
空间构图手法:
对比
节奏和韵律
比例和尺度
建筑本身、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1:3 色彩 整体考虑,重点处理
使用建筑材料固有色泽,减少维护
绿化 联系 分割 衬托 补充
道路 直线、曲线
建筑小品 围墙、花架、座椅、挡土墙、台阶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1.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2.住宅错落布置,提高日照水平
3.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比南向要小
4.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二)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三)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
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等
(四)注意节约用地
从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筑单体方面: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2.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用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建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②空间的借用
利用北侧道路、河流、绿地等空间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五、宅旁绿地组织 一)近宅空间
(二)庭院空间
1.场地布设
动与静
向阳与背阳
显露与隐蔽
2.植物
空间组织手法:围合、覆盖、凹凸、架空、机理变化、孤植观赏
3.建筑小品
园路铺装(宅旁小路、绿地园路)、水、置石、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
建筑部件:单元入口、室外楼梯、平台、连过街楼、雨篷等
工程小品:天桥、室外台阶、挡土墙、护坡、围墙等
公用设施:垃圾箱、灯柱、路障、绿标等
活动设施:游戏器具等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按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
影响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原有公建可利用程度、公建本身规模效益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1.千人指标(主):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4.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5.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排在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7.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同时考虑方便就近地区、农村的使用和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8.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方式
三级布置: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两级布置:
小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需,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可不分。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
主要指文化商业服务中心 1.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
交通量不大:两侧布置
交通量大:一侧布置
过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不宜布置文化商业中心
交通量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应设置广场等缓冲人流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
沿街:改变街道面貌、住宅底层商店节约用地
成片:形成完整区域,利于使用和经营管理
3.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不宜布置噪声、气味、烟尘大的项目(饭店、浴室)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商业服务设施 集中布置,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或主要出入口。
(2)儿童教育设施——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服务半径:小学≤500m,中学≤1000m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建筑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组团内或小区中心
一、用地平衡表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3.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5.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6.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用地的定额指标
2.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10×50%×30%×6=9万㎡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三、规划布局 1.总平面规划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2.空间轴线分析 3.道路规划 4.公建分析 5.绿化及景观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因素(一)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 3.道路纵坡i(%)、最大纵坡坡长L(m)机动车道 0.2≤i≤8.0 L≤200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步行道 0.2≤i≤8.0 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利于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2.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⑷加大科技含量:太阳能、风能、利用再生能源等
第五篇: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
开设院系:风景园林学院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使用专业:城乡规划专业 主讲教师:韩玲
1、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2、授课对象: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专业
3、学时学分:共68个学时,4个学分
4、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第四版。参考书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三版。
2.《城市和区域规划》,[英]P·霍尔主编,邹德慈、金经元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现代城市建设》,冯文炯 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8月。
5、考核方式:考试
6、授课的类型:采用讲授、分组讨论、课堂练习,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7、教学目的:
本课程包括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等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并掌握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专业的学习提供更好的辅导。
8、教学重点:(1)城市与城市化
(2)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3)城市总体规划(4)城市道路设计(5)城市居住区规划
9、教学重点:
(1)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2)城市居住区规划
10、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讲授+课堂示范绘图
11、教学手段:
传统讲授+多媒体讲授+手绘示范
12、教学内容:
见各章节具体内容
13、思考题或作业练习:
每章节课后布置
14、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1)教学理念更新:实施模块的、弹性的、多层次教育、突破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传统内容和方法。
(2)教材内容合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把控,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精选理论内容,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教学形式新颖:采用深入浅出,亲自示范并指导个人的教学形式,并相互参与讨论与学习,交流经验。
(4)安排课外写生:一学期中安排几次室外写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然并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15、课后反思:
详见每个章节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一、教学目的
了解城市产生的根源及原因,了解城镇化的定义及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1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2城市化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难点:城市化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学手段
板书+课堂示范绘图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及定义
一、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聚落)的形成
(1)出于生存安全与交流目的,人类以群体为单位的活动方式在某地永久性停留下来,产生最初的定居形式——村落。
(2)周期性祭祀活动可能形成定居,反映了聚落形成过程中精神和文化因素的作用。(3)人类早期的原始聚落主要分布在农业文明发达地区。大多靠近河流,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
例:我国的西安半坡遗址(约公元前4000年)。——群居·文化·宜居
2、城市的形成
A,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聚居地)
B,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C,早期城市的职能:
非农人员聚居地;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D,城市的选址 1)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淮南子•原道训》
2)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3)环境容量(用地、人口)——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礼记•王制》
4)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1)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
2)工业革命使生产与城市的发展不再受动力、原料等的限制,人口也出现了短期内由农村地区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现象。1850年左右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总人口2750万,其中,城镇人口2062万,农业人口688万。
3)自18世纪中期开始至19世纪下半叶,先从英国开始,继而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接着是美国与加拿大,西欧和北美相继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在这100多年间,也是西方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P9)· 城市呈圈层式向外扩张;
· 由于大量工业原料与产品的储运出现了仓储用地; · 城市中商务贸易活动中心的形成; · 大量的对外交通运输改变了城市结构布局;
· 城市类型增加,如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的畸形发展,市区地价 昂贵,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化。
2.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3.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商业金融机构在市中心集聚,城市中阶级对立,两极分化极端严重。
4.城市盲目扩展,布局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5.城市各种公用设施提供了远比封建社会高得多的城市物质生活条件。但同时,随着工业的盲目发展,大量污水、废气、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6.城市中建筑紊乱,城市设计缺乏整体环境的考虑,建筑艺术衰退。城市环境景观质量下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 战后重建对建筑技术与城市规划理论的挑战; · 人口增长与快速城市化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 · 交通技术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影响; · 发达国家完成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兴起; ·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密集地区的形成; · 城市永续发展与城市文化复兴。
1、城镇化的含义(P12)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镇化的本质(表现特征)P12 第一,城镇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人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第三,城镇化是居民收人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
第四,城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五,城镇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将建立起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附: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推拉因模式——推拉因模式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马卜贡杰(Mabogunje)模式(1970)——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课后反思
在城市与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和解决的问题较为复杂,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类,综合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定城市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解决城市化进程的各种矛盾,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让同学彻底掌握此部分,下去还有搜集相关方面的资料进行了解和学习。作业练习
绘制并比较古代周王朝以来城市规划的模型图。
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教学目的
掌握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典型城市的规划形态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掌握国外古典及近现代城市的主要规划布局模式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
2.1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2.2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古代及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 难点:古代及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学手段 板书+课堂示范绘图
第一节古代及近现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3、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巨大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日益尖锐的矛盾。
(1)传统城市问题——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疾病蔓延;景观破坏等。(2)解决传统城市问题的途径
一是对社会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是改良主义,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通过立法、政府行政为代表的公共干预,改善劳动阶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
三是理想主义的解决方案。或与现实妥协,或被现实排斥。近代城市规划的诞生
(1)近代城市规划起源:政府出面代表公权,可以强征土地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可以限制私权自由来维持城市健康环境。
(2)近代城市规划开端: 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的制定。
(3)近代城市规划诞生: 1909年英国《住宅城市法》颁布,1932年改称《城乡规划法》。近代城市规划,作为源于对恶劣城市环境的改造和对劳动者居住条件的改良运动,逐步演变成了政府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
1,空想社会主义城市 ——十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P27)主张废弃私有财产观念。欧文在十九世纪初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于1817年提出“新协和村”方案。建议居民人数500-1500人,耕地每人6亩。新协和村呈正方形围合院落,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学校、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产品集中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有。
法兰斯泰尔(Phalanstere)——1829年,傅立叶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他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代替。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他的空想比欧文更极端,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中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构成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1871年,法国钢铁企业家戈定(Godin)力图把傅立叶的思想变成现实,在法国盖斯为其工人建设了“家庭斯泰尔”。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表现为:
首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范畴,提出了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并期望通过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实现,体现人与环境互动的质朴思想;
其次,社会改造的首要目标是大众阶层,其日常生活模式是未来大同社会的基本物质基础; 第三,对集体生活与协作的强调,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四,明确了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田园城市理论
19世纪末英国政府以“城市改革”和“解决居住问题”为名,授权霍华德进行城市调查和提出整治方案。1898年著述《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城乡磁体”概念,认为建设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乡二者的优点,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同时主张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
霍华德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带动城市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疯狂扩张时期。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①有永久性农业用地包围城市; ②限制单一城市人口规模;
③实行土地公有,由城市经营者掌管土地,社区享有发展红利; ④设置生产用地,保障城市中大部分人就近就业。
20世纪初,霍华德组建“田园城市有限公司”。他的田园城市思想被英国的一些忠实的追随者所发展。英国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契沃尔思始建于 1902年,由翁温(Raymond Unwin)和帕克(B-erry Parker)设计。政府采纳了霍华德建议的集资方法,即从农村获得地价较廉的土地,然后通过土地增值使新城公司按期偿还借款,再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投资于建设。莱契沃尔思位于伦敦东北64公里,征得城市和农业用地共1890公顷,规划人口3.5万,但到1917年,人口才达1.8万,与设想相距甚远。
韦林田园城市 ——1920年建造了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距伦敦36公里,城市和农业用地共970公顷,规划人口 50000人,也未能解决大伦敦工业与人口的疏散问题。城郊居住区——翁温和帕克1905-09在伦敦西北的Golders Green所建。这不是一个田园城市,而是城郊居住区。被指背离了田园城市思想。居住区内兼有各类住宅,从公寓大楼到小住宅,都经过精心设计,富于变化又十分和谐,是20世纪初英国在规划设计方面的重要成就。
3、卫星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
翁温于1922年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The Building of Satellite Towns),正式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1927年翁温主持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的技术工作,建议用一圈绿带把现有的地方圈住,不让再往外发展,把多余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散到一连串“卫星”城镇中去。英国田园城市协会过去曾提出过这种解决伦敦发展的办法,现在被翁温的“卫星城市”理论所肯定。
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勒·柯布西埃,新建筑运动倡导者之一,被称为“狂飙式的英雄”,把现代建筑运动乃至城市规划运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1922年发表《明日的城市》。现代主义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上的主要设计思想是:重视使用功能;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能特点;把建设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主张新时代的新风格,反对套用历史上的陈旧形式;“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观点主要有:
第一、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加剧,已出现功能性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第二、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换取大面积开敞空间来解决。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以减轻中心商业区压力。
第四、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铁路、人车分流、高架等)。城市规划五要点:
a、功能分区明确。b、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c、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d、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e、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
采用高容积率、低建筑密度来疏散中心;改善交通;提供大量绿地、阳光和空间是方案追求的目标。
1925年巴黎中心区Voison改建设计--伏埃森规划
18幢摩天大楼取代巴黎市中心拥挤的住宅,下层提供快速的交通、公园、商店和居民的户外开敞空间。规划在城市的建筑形态上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街廓形式,而是城市空间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广亩城市 ——赖特在1935年发表于《建筑实录》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acre City: A New Community Plan)》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赖特在1920,30年代成为一名社会革命者,但他并未参加社会主义的左翼阵营。相反的,他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而他的社会思想的物质载体就是“广亩城市”。他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
昌迪加尔(Chandigarh,1951年)——采用格状系统模式形成清晰的交通网络,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构成整个城市的总图特征。大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顶端的山麓下,地势居高临下处于控制和俯视全程特殊地位;商业区位于全城的中央,象征城市的心脏,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与之相临,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贯穿城市上下、留成绿化的空隙象是城市呼吸的“肺”。文化区位于西边、工业区独立于城市东部,居住区基本上与以上各区不相混杂而分布于全城。
这种明确的功能分区思想,反映了1933年《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
规整有序的布局在50年代受到广泛的称赞,但明确的功能分区加深了社会的分化,西方的城市文化显然还不能适应东方古国的生活模式。城市中心虽规模宏大,但布局过于生硬机械,城市空间空旷单调,未能形成亲切宜人的城市环境 《雅典宪章》(P32)
1933年在雅典召开第四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会议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集中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观点。
《雅典宪章》思想基础是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最突出的内容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认为城市活动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功能分区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主要针对当时大多数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和居住混杂导致的严重的卫生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环境问题等,而功能分区的方法确实起到了缓解和改善这些问题的作用。另一方面,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5、《马丘比丘宪章》(P33)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利马,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 在马丘比丘山的古文化遗址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宪章正文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工业技术、设计与实施、城市与建筑设计等部分。主要改进观点包括:城市环境的综合性不应机械分区而割裂;居住功能应注重各社会阶层融合;公交优先政策;应重视环境与文化保护;技术是规划手段不是目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等。附:《北京宪章》
1999年北京召开第20届CIAM大会,通过了由吴良镛院士起草的《北京宪章》。回顾了20世纪的“大发展”和“大破坏”,对21世纪“大转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予了客观的估计和中肯的警告。
问题:环境祸患;混乱的城市化;技术“双刃剑” ;建筑失魂。
对策:循环体系:着眼于人居环境建造的建筑学;多层次的技术建构以及技术与人文相结合;文化多元:建立“全球——地区建筑学” ;整体的环境艺术;全社会的建筑学。6 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
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Clarence Perry)创建了“邻里单位”(Neighbourhood Unit)理论:一种以完备生活环境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的居住用地组织方式。该理论包括6个要点:
(1)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2)过境交通大道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3)邻里公共游憩空间;(4)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5)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6)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7 有机疏散思想
1918年芬兰建筑师伊里尔一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出了有机疏散(OrganicDecentralization)理论。他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地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他认为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个人 “日常的活动”可作集中的布置,“偶然的活动”则作分散的布置。有机疏散理论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性规划方案,而是对城市发展的哲理性思考,对其后欧美各国发展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工作均起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虽然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色彩,但是,他对城市的区域关系、空间结构、景观面貌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与“田园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可实践性,尤其是“城市存在向积极、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分析充满了辩证的哲理,通过重新建立“日常生活的功能性集中点”,调整城市结构关系,以“外科手术”剔除城市的衰败成分,使其恢复最适宜的用途,保护城市老的、新的使用价值的构想是一种极为冷静和理智的发展策略。课后反思
60-70年代,以Lewis·Keeble的
为代表,认为,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推导的必然结果。规划程序从现状调查、数据收集统计、方案提出与比较评价、方案选定、各工程系统的规划编制,步步相扣,同时辅以大量的数理模型描述预测城市发展模型,强调城市规划的理性。批判。这些都是我们城乡规划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同学们可以下去多多自学这方面的方法和思维,以便打好专业基础。练习作业:学习和分析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观点
第三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教学目的 掌握城市用地的等级评定,掌握城市用地的十大类构成,掌握城市规划的三个经济指标。
二、教学内容
3.1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 3.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3.3 各类用地的布局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用地的分类与标准 难点:城市规划的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学手段
板书+课堂示范绘图
第一节 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概述
1、城市用地的概念(P183)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通常包括已建设利用的土地和已列入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的土地。
2、城市用地的属性(P183)
①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的附着与不可移动的特性,即有着明确的空间定位和不可再生性。
②社会属性:城市土地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是政治和社会权力在空间上不同程度的延伸和表达。
③经济属性:通过人类社会活动而体现出的经济价值。城市用地在城市中特定的环境与地点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形成经济潜力的差别,并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法律属性:土地的以上性质经过法定程序得到法律的认可、支持和保障,使城市土地具有明确的法律性质。
3、城市用地的价值(P184)(1)使用价值
城市土地上可以施加各种城市建设工程,用作城市活动的场所。城市用地的形状、地质、区位、高程,及土地所附有的建筑设施等状况,将影响到土地使用价值的高低。(2)交换价值
城市土地可以作为商品或其某方面权力的有偿转移而进入市场,这种价值转换通常以地价、租金或费用为其表现形式。
自1987年底我国城市开始将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使土地经济的产出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4、城市用地的区划(P184)
城市地域因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1)行政区划: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2)用途(功能)区划:对城市用地各地块进行的功能和性质的划分。是城市规划成果的基本表达。
(3)房地产权属区划:由地产或房产所有权所作的权属土地区划,是城市规划需要参照和慎重对待的依据。
(4)地价区划:按城市用地的条件进行价值鉴定并由此作出城市土地的价格或租金的区划。城市基准地价区划既是城市规划过程需要兼顾的因素,也是城市规划成果的价值外现的形式之一。
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
(1)城市用地的归属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管理法》
(2)城市用地的管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1、城市与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4、城市用地的选择 附:
1、城市与自然环境(P188)
(1)自然环境条件关系到城市职能的发挥;
(2)自然环境条件的变迁关系到城市的兴起,也可造成城市的衰落;(3)自然环境条件关系到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形象特征;(4)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工程的建设经济有直接影响。
城市环境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包括地理、气象、生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房屋、工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娱乐生活设施在内的社会环境。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P189-203)(1)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等。城市用地要尽可能避开地质断裂带、溶洞、采空区等地质构造。(2)水文条件:江河水文条件;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等。①保持江河湖泊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护其原始水文特征; ②根据不同城市建设条件及设施的重要性,确定适当的防洪标准; ③采用渗透性铺装、增加绿化、水面,提高下垫面透水性; ④结合绿化合理利用自然水体,成为城市景观与休闲场所;
⑤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地下水源,建设用地布局应与地下水流向协调;
⑥选择地基承载力适于城市建设,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良好且不影响建筑基础等地下构筑物安全的地区。
(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温度;降水与湿度等。
风玫瑰图:在极坐标底图上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
(4)地形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P202)①地形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与平面结构;
②地面高程与高差是对制高点利用、竖向规划、排水与防洪等的设计依据;地面坡度会影响排水、道路设计、工程强度等;
③地面坡度的大小对道路选线、纵坡的确定及土石方工程量的影响明显;
④地形与城市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有利于更合理布局建筑、绿地等设施。⑤地貌对通信、电波有一定影响。
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P204)
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1)城市用地评定的要求
①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内容与深度要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相应地拟定;
②用地评定既要有建设视野,也要有人居视野;
③用地评定要有环境整体观,关注环境要素间作用与后果; ④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
⑤因地制宜,抓住主导环境条件,并对次生、后发、联动影响作出评价。(2)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P20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31条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 : 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在评价城市用地的建筑适宜性时,将用地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 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城市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程序:
①明确评价目的;②确定评价对象;③划分评价单元;④选择评价模型; 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⑥确定指标分级标准及得分准则,进行标准化处理; ⑦确定指标权重系数;⑧计算各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或分类。
4、城市用地的选择(P206)(1)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①建设现状和使用:已有建筑物及其状态等;
②重大基础设施:限制或促进城市发展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 ③区域关系: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或者地区的关联程度。④市政配套设施:用地周边区域水电气热供应网络及路桥等; 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用地用途规定及调整可能性; ⑥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背景基础和环境质量及其影响; ⑦文化遗存:遗址、文物等的存在状况及保护规划与规定;
⑧社会问题:产权归属、动迁原住民涉及的社会、民族、经济等方面问题。(2)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P211)
① 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法规与规划要求;② 选择有利的地质地貌条件; ③ 保护自然生态结构及人文历史资源;
④ 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经济发展及区域协作; ⑤ 有利于协调未来的发展与旧城关系。附:降低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 有意识地避开生态敏感地带;
② 结合自然地形、水系特征,适当保留山体、绿地及自然状态下的水面(图底关系); ③ 在地形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利用山体、河流等作为天然界限,采用组团式城市布局形态。
第二节、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1、城市用地的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标GBJ137-90)
采用大、中、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
采用大、中、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R 居住用地(Residential)
C 公共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public facilities)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M工业用地(Industrial, Manufacturing)W(物流)仓储用地(logistics and Warehouse)T 对外交通用地(Transportation)
(S 交通设施用地 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S 道路广场用地(Road, Street and Square)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G 绿地(Green space)
D 特殊用地(Specially Designated)E 水域和其他用地(Water area and others)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 R 居住用地(Residential)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M 工业用地(Industrial, Manufacturing)W 物流仓储用地(Logistics and Warehouse)S 交通设施用地(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U 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G 绿地(Green space)
第四节城市用地的构成
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出的用地形态。(P215)
课后反思: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的集中区域。本着安全、健康、便捷、舒适、宜居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对城市规划用地的选择必须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背景条件评价,充分考虑城市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法律诸属性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选,确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作业练习:掌握城市十大类用地的分类及代号和所包含的小类。
第四章 总体规划
一、教学目的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层次及深度,了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优选。
二、教学内容
4.1 城市结构形式 4.2 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及结构形式
难点: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及结构形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学手段 板书+课堂示范绘图
第一节 城市结构形式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城市总体规划 :(GB)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是依法对城市规划区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的公共政策。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同时,城市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城市规划参与城市综合型战略部署的工作平台。
1、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战略,源于军事的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整体性策划与指导。后引申至经济领域。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发展战略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质并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高层次的“筹划”或“导向”,其研究对象是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城市布局、规模、建设规划、经济与工业发展、社会发展、公共设施与环保、管理、安全、人才、资本、品牌等。
二、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形式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表现为(GB)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
城市总体布局的任务: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后,在对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参照有关城市结构的理论与规律,将城市构成要素具体落实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中,以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城市安全和整体运行效率,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意义
(1)有利于从全局把握城市结构和发展方向;(2)有效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3)相对不可变更性使城市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4)长期预测的局限性彰显其具有远见卓识与承上启下的功能。
1、城市功能、结构、形态(1)城市功能与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区是指一定规模的相同或相近类型的用地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地区。
城市功能分区是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GB)(2)城市形态
(GB)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
城市形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或为规划的建设结果。这两者往往是交替着起作用的。(3)城市结构
(GB)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城市结构所反映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分布及其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是城市布局要素的概念化表示和抽象表达。
城市结构还将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内容,特别是空间发展战略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抽象→具象。
(4)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
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城市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的空间形式特征。
“城市形态的探求不仅是模式的追求,而是一种发展战略研究,它来自更高的目标的追求”。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成败、兴衰的标志,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功能的变化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先导,结构的变化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相适应。总体目标是力求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完善空间结构,以创造完美的空间形态。
(5)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协调发展
① 不同空间层次的协调,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协调。
不同空间系统的协调,不同空间系统的协调;空间系统与非空间系统的协调。
③ 不同发展阶段的协调,“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要把城市看作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2、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
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在某一特定阶段中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赵炳时提出的采用总平面图解式形态分类:①集中型;②带型;③放射型;④星座型;⑤组团型;⑥散点型。
按照城市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一般将城市布局形态归纳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1)集中型城市布局: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基本类型:网格状;环形放射状。
优点: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用地紧凑,节约用地;
有利于生产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问题:近期和远期关系;
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近期虽然紧凑,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中小城市应鼓励集中发展。1)网格状 ①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②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③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④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2)环形放射状
这是最常见的城市形态,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①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
②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③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最大的问题在于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整性差,不利于建筑的布置。不适于小城市。(2)分散型城市布局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主要类型:组团;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1)组团状
城市被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城市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规划,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
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组团之间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带状(线状)
多是受地形限制的影响,沿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发展。这类城市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发展必须平行于主交通轴的交通线。3)星状(指状)
多个线形城市的叠加。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4)环状
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环状分布。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中心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除非有特定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5)卫星状
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
6)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果。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焦点和中心以及小的轴线。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则呈现明显的组群化发展特征。
3、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①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②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发展的因素;③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
(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①集中紧凑,节约用地;②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矛盾;③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3)远近结合,弹性发展:①近远期发展相结合;②旧区与新区发展兼顾;③注重发展弹性。
(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①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②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③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
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不同阶段,都应进行方案比较。考虑的范围与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分系统、分步骤的解决。方案比较的内容
① 自然条件与环境的适宜性;② 工程条件的可行性; ③ 城市布局的合理性;④ 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
方案比较所能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有所取舍,区别对待,经充分讨论,提出综合意见。最后确定以某一方案为基础,吸取其他方案们的优点再做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提高。
课后反思:理论中,总体布局要做比选才能确定最终方案,而实际中往往是一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是操作过程中矛盾,如何解决此矛盾带来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城规工作者注意的事项。
作业练习:掌握总体布局比选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
一、教学目的 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级,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了解城市道路布置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5.1 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 5.2 城市道路布置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学手段
板书+课堂示范绘图
第一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与分类(1)城市道路的功能
基本功能:为行人及车辆的移动提供安全、便捷、有序的交通系统。
其他主要功能:用地集合的界限与联系通道;构成城市骨架;提供城市建设的地下空间与开敞空间;是城市开发的必要条件和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居民户外活动的场所。(2)城市道路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①道路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城市各组成部分(土地利用、功能布局)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
●道路系统规划应该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为前提;土地利用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对城市交通的需求。
●通过合理组织道路系统,配置各项道路交通设施,形成良好城市风貌;对各项用地布局,特别是人流、车流集散点的用地提出具体布置意见,互相协调。②形成完善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城市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形成分区内安全便利的生活交通系统和全市性交通系统。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系统。“分工明确、层次清晰、间距合理、交通流畅”。城市总体布局中尽量使交通设施能在全市范围内均衡分布,避免交通复杂化和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干道应占一定比例。注意道路网间隔与密度。③道路线形结合地形;
城市道路线形宜采用平直的形状,以满足工程经济性与快速交通需求。
自然地形对规划道路系统有很大影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或山区的城市,过分追求平直线形会破坏环境、增加土方、提高造价,因此要善于结合地形,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基建费用,丰富城市景观,利于地面水排除。④考虑城市环境与城市景观风貌;
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南方海滨、江滨的道路要临水敞开,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垂直于岸线的道路;北方城市冬季严寒,多风沙、大雪,道路布置应与大风主导风向成直角或斜角;山地城市道路走向要有利于山谷风通畅。
尽量避免交通废气、噪声影响:过境车辆不穿市区;货车不穿居住区;考虑防护绿地宽度立体林相结构;建筑物后退红线;房屋山墙对道路;临街布置公共建筑等。
沿街建筑与道路宽度比例要协调,配置适当的树丛和绿带,并注意把自然景色、历史文物、重要现代建筑贯通起来,形成整体。⑤满足工程管线的敷设要求。
道路规划的线形、宽度、纵坡坡度、断面形式等。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注意事项
一、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道路网的形式
方格网状;方格网+对角线;放射环状;方格网+放射环状。2道路网间隔与密度
道路网(线)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主干路:700-1200m;次干路:300-500m。
道路面积密度:道路交通设施用地总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比。人均道路面积: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总人口之比。
指标:7-15m2;道路: 6-13.5m2,广场0.2-0.5m2,停车场0.8-1.0m2。3城市道路系统的组织
城市道路系统可以分为主要道路系统和辅助道路系统。前者由城市干道和交通性的道路组成,主要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后者主要是生活性道路系统,解决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两种类型不应重叠。交通性道路应外围通过,尽量少交叉口(>1km),并预留立交用地。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 ①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②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③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④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4道路交叉口
按交叉口的平面形式可分为: “十”字形、“T”字形、“Y”字形、四条以上的复杂路口。
按交通管理方式可分为:无交通管制、渠化交通(环岛)、交通指挥、立体交叉等。5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①改善用地布局,减少部分城市道路交通量;
②对原有道路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减少干扰;③利用平行、较窄街道组织单向交通; ④修建环形干道和开辟绕行干道;⑤封闭次要交叉口,加大主要交叉口距离; ⑥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⑦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6道路系统规划分步要点
①用地发展方向及规模的确定;②对原有干道路网的整理;
③构建干道路网形式,大城市可分区处理;④确定轴线或重要交通节点; ⑤依地形或道路间隔加密、分级;⑥道路横断面设计;⑦图例与图幅整饰。
二、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1)停车场的分类(按服务对象):公共停车场(路外与路边)、配建停车场。(2)停车场规模:规范中给出人均0.8~1.0m2停车场用地面积指标。特殊地段可采用经验数据。
(3)停车场布局(公共停车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场;结合交通枢纽布置的停车场;大型公共建筑的附设停车场。停车场服务半经:市中心区<200m,一般地区<300m.第六章 城乡住区规划设计
一、教学目的
掌握城市居住区的分类及构成,掌握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要点。
二、教学内容
6.1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6.2 住区的规划设计 6.3 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住区的规划设计及经济指标
难点:住区的经济技术指标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学手段
板书+课堂示范绘图
第一节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1、住区的组织与规划结构(1)居住用地的组织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是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 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居住用地的组成与类型
城市居住用地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按照我国现行分类标准,居住用地被进一步分为: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3)居住用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a)或以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4)居住用地的选址与布局 居住用地的选址要求 ①自然地理条件: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面;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②周围环境:
自然环境:近水面、森林,将自然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城市主导上风向。功能用地环境:与工业区的关系;与对外交通的关系;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③与旧城区的关系: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节约投资; 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④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相协调。
第二节 住区的规划设计
1、城市居住区的布局形式:集中、分散、轴向
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障碍,可以节约市政投资,便利交通,密切空间联系。但城市过大,居住用地过于大片布置,则可能增加通勤距离,疏远居住与自然的联系。
分散布置:城市用地受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或因城市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走向与网络影响,或出于对居住用地与自然的关系的考虑。组团式布局时应使组团内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城市交通。
轴向布置:依托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等),在适宜的出行范围内,居住用地以一定的组合形态逐步延展。
环境安全,通风向阳;功能协调,出行便捷;隔离工业,选择上风; 规模合理,配置经济;依托旧区,延续文脉;协调发展,留有余地。
2、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布局
城市公共设施是以公共利益和设施的可公共使用为基本特性。一般包含有建筑、场地、绿地及附属设备等。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和规模与城市的职能、规模相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布置与组合形态是城市布局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形态表现。由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多姿多彩,往往赖以丰富城市的景观,展示城市的形象特征。(1)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
一般按照用地的性质和分级配置的需要进行分类。①按用地使用性质分(参见《城市用地分类标准》)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物古迹、社会福利设施、外事、宗教(其他)②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分三级 市级:市政府、商务中心、博物馆、大剧院、电视台等; 居住区级:街道办、派出所、街道医院等; 小区级:中小学、菜市场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商业、商务、娱乐康体、公用设施营业网点、其他(业余学校、民营培训机构、私人诊所、宠物医院等)。(2)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① 城市性质② 城市规模:规模越大越趋门类齐全、专业化③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④ 居民生活习惯等⑤ 城市布局结构:紧凑型中心数量少但规模大、门类全、等级高;分散型用地规模较大。
(3)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确定的方法 ① 根据人口规模比较、推算,千人指标
② 采用各专业系统的需求和有关部门规定:一些自成系统的商业或公共服务部门如银行、邮电、公安、消防等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有效确定设施规模与布点的经验。
③ 根据实际需要,调研确定:部分城市公共设施并非每个城市都需要设置,或者城市间差异较大,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非地方性行政管理机构、会展设施、综合体育设施、音乐厅、博物馆等。
(4)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特征
① 商务金融办公用地:集中,几何中心或交通枢纽
② 商业(零售业)服务用地:交通便利、人流集中,沿街布置
③ 城市(社区)设施用地:公益性设施通常布置在服务对象人口重心;占地规模较大的,在周边交通便捷地段。
(5)主要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特征
①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等以中心地方式布局
中央商务区(CBD); 分区中心; 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其他形式:商业一条街; 购物中心
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
大学占地多,一般布置在城区边缘;科研机构和专科学校,与生产性机构相结合,形成一定的专业化地区。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应与综合性大学相毗邻,相互促进发展。③体育设施
大型设施布置在城市外围或边缘,交通良好;
其他设施与居住用地、公建中心相结合,构成公共活动中心。④医疗卫生设施 以不同的级别和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在城区。
有些小城市担负着为较大地区服务的职能(如县城),则应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附近增设一些医疗设施。
(6)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
① 合理配置,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完整体系 ② 根据与居民生活密切程度采用合理的服务半径 ③ 与城市交通系统相适应 ④ 考虑对形成城市景观的影响
⑤ 与城市布局结构形态存在对应的组构关系,与城市发展保持动态同步
(7)仓储用地布局:城市中专门用于储存物资的用地,主要包括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不包括企业内部的专用仓库。1)仓储用地的分类: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储备仓库;转运仓库;供应仓库;收购仓库。
储备仓库:保管储存国家或地区的储备物资,如粮食、工业品、设备等。对外服务,流动性小,规模较大。
转运仓库:专为物资中转作短期存放的仓库,不需加工包装,但对外交通方便。供应仓库:储存物资为供应本市生产、生活服务的生产资料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有时需加工包装。
收购仓库:主要把零碎物资收购暂时存储,再集中批发转运。2)仓储用地布局
小城市宜设置独立的地区来布置各种性质的仓库。可以较集中布置在城市边缘,便于城乡集散运输。
大、中城市仓储区分布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可按专业组织成各类仓库区,配置相应的专用线、工程设施和公用设备。①储备仓库:郊区,独立地段,水路交通方便; ②转运仓库:边缘或郊区,与对外交通结合;
③收购仓库:货源来向的入城干道口或水运必经的入口处; ④供应仓库:使用地区内或附近地段,市内运输方便; ⑤特种仓库:危险品、冷藏、蔬菜、木材、建材、燃料等。一般原则:
①地势较高且平坦,有利于排水的坡度,地下水位低(蔬菜仓库≥2.5m,储藏在地下的食品、材料库≥4m等)。
②有利交通运输。接近供/需量大区域,大型库考虑铁路或水运。③有利建设,有利经营使用,同类集中,异类分离。④节约用地,留有发展余地。
⑤沿河布置仓库时,必须留出岸线,照顾市民活动需要。
⑥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染,保证城市安全,满足卫生与安全要求。
3、经济技术指标
具体见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一章中相关表格。课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中,同学们做方案时往往意识不到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性,因此方案常常脱离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思维的表达,这也就是所创作的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上课时教师一再强调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我们也需要通过实际的作业练习将这几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作业练习:根据已有背景做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