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江苏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一、规划目的贯彻全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出发,引导城乡及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贯彻城市化和城镇现代化发展战略,确定与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发展途径和城镇体系网络。
2、明确市域及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限制的措施。
3、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互利共享和有效利用。
4、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治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3、《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
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5、《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1998~2020)》;
6、《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
7、各设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
三、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观,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城乡互补、区域协调的整体观和适应竞争、合理分工的市场观。
1、把握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把握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2、以现代化标准、市场化运作为出发点,在政府调控、市场运作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动力和组织形式方面突出制度创新,增强现代城市发展动力,提升城镇功能,强化城市化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力。
3、从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妥善协调市域内部以及市域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分工和流动,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城镇有序发展。
4、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分缓急,注重实施,保证城乡协调发展和各项建设在时序和空间上的有序结合。
四、规划的技术要求
1、规划期限
以1999年为现状年度,2005年为近期、2010年为中期、2020年为远期。
2、基本内容
(1)城镇发展的区域基础、时代背景和政策条件分析。
(2)城市化进程回顾与评价。
(3)城镇体系现状与特征及原因分析。
(4)城市化战略、发展目标和途径。
(5)城镇功能定位、城镇特色,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的发展方向、发展策略等。
(6)城镇空间组织,远景城镇空间的演化趋势。
(7)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8)市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协调。
(9)开发建设管治要求。
(10)市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11)市域生态环境建设。
(12)城镇体系与周边区域的协调规划。
(13)城镇体系的管理模式、实施策略构想。
3、规划重点
突出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功能协调、产业协调、人口分布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时序和空间利用协调。
(1)以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城市化发展方针为指导,提出本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途径。
(2)按照把中心城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要求,强调各级城镇的集聚发展,强化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的功能和特色,按城市化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撤并乡镇的对策措施。
(3)对应全省“三圈五轴”的范围、城镇空间及功能发展内容,在市域内充分深化、细化。
(4)划定市域的农业发展空间、城镇发展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等,确定市域城镇集聚发展的主要空间及重点发展地区、鼓励发展地区、控制发展地区等。
(5)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集约、高效利用资源。
(6)在市域发展的产业选择、城镇规模分布、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时序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
(7)市域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协调。
五、规划成果
(一)文件
1、规划文本
2、附件,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项规划报告、专题研究报告。
综合规划报告,是对文本的具体说明。
专项规划报告,是对规划涉及的市域内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等规划的专项说明。
各市可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有重点地编制下列专项规划:
(1)市域基础设施协调规划
(2)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3)市域沿江、沿海岸线开发利用规划
(4)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供水规划
(5)市域区域污水处理规划
(6)市域空间开发综合规划
(7)市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8)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9)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是根据规划编制需要,对影响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下列题目可供各市参考、选择:
(1)市域城镇发展的区域定位和协调发展研究
(2)市域城市化与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研究
(3)市域核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4)市域城镇发展空间网络研究
(5)市域的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选择研究
(6)市域城乡人口迁移与分布的机制与趋势研究
(7)市域基础设施的协调研究
(8)市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9)市域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10)市域城镇发展的管理模式、实施对策研究
(11)市域旅游发展研究
(12)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二)图纸
1、市域区位分析图
2、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3、市域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图
4、市域空间开发建设管治图(市域空间开发综合规划图)
5、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
6、市域交通电力信息设施规划协调图
7、市域水资源利用设施规划协调图
8、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协调图
9、市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
10、市域旅游发展规划图
第二篇:江苏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城市化发展战略
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筑和完善常州市市域四级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常州主城和主城外围片中心的城市建设,加快发展金坛、溧阳两个中等城市,择优培育6个重点中心镇,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撤并调整,着力引导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布局有序、功能互补、众星拱月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新格局。
二、市域主要城镇职能结构
常州市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现代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城。二级中心城市:
1、金坛城区:金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服装制造名城和盐化工城市。
2、溧阳城区:溧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浙皖三省边界中心城市,以湖光山色为品牌的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
重点中心镇:
1、薛埠镇:茅山风景旅游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
2、南渡镇:溧阳市西部地区农工商综合发展的中心城镇。
3、湟里镇:以机械制造和园艺花木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工商综合发展城镇。
4、漕桥镇:常宜边界交通枢纽城镇和环太湖旅游度假区。
5、卜弋镇:市区西部交通枢纽和综合发展城镇。
6、横山桥镇:以铁合金、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和旅游观光为主的综合城镇。
三、城镇空间发展轴
全市形成“二横一纵”城镇聚合发展轴。
二横:
1、沪宁交通走廊城镇聚合发展轴
是全省城镇体系“三圈五轴”中沪宁城镇聚合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南产业密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沿江高速公路城镇聚合发展轴
以沿江高速公路为依托,东联江阴,经横山桥、戚墅堰东、鸣凰南、滆湖北,至金坛,西接溧水,是横贯市域东西的一条城镇聚合发展轴。
一纵:镇广线城镇聚合发展轴
以镇广公路和扬溧高速公路为依托,是江苏省城镇体系“三圈五轴”中新宜城镇聚合轴的一部分,是市域西部南北向的主要城镇聚合发展轴。
第三篇:江苏省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点2009
江苏省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点2009
江苏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编制技术要点
(征求意见稿)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二OO九年二月
为规范江苏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保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技术要点。
各市县(区)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部门沟通和协调,在完成规划成果之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规划大纲应当符合本要点的规定。各市县(区)应在本要点基础上,根据各地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规划质量。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根本指导方针,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和“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目标,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切实转变用地观念、创新完善用地机制,统筹安排土地利用。
(二)规划原则
l、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坚持从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出发,把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放在首位,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必须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以供给引导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城乡扩展边界,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4、必须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土地利用。充分体现规划大纲的长远性、综合性和战略性,按照建设和皆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协调各业种类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土地开发新格局的形成。
5、必须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总结规划实施管理的经验和创新,强化土地规划制度建设,落实规划实施共同责,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三)编制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政策文件。
2,江苏省有关土地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
3、经批准的《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江苏省各部门与行业发规划、相关区域规划;
4、国家、江苏省颁布的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策、规定。
5、经依法批准的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 能区规划、其他有关部门与行业的发展规划。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市县级规划大纲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范围为覆盖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近期规划目标年2010年,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1、明确规划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和结构特点,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明确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确定规划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
2、制定框架性方案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多方案比较,初步拟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控制范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以及布局、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的排序,充分体现规划大纲对规划成果编制的指导作用。
3、提出重点任务
围绕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的实现,提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城乡用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耕地补充、节约集约用地以及分区管制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4、研究保障措施
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管理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实施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不断完善计划管理、预审管理、农转用规划审查管理制度,规范规划修编调整制度,强化规划公告和监督制度,落实规划责任考核和评估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编制内容
(一)规划背景
分析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趋势等分析的内容。
(二)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及政策导向
根据土地利用基本战略,立足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的土地利用问题,确定大纲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三)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方案
围绕主要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基本趋势、土地利用政策导向和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提出各项、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方案。市级规划应划定城镇工矿的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县城镇、大型独立工矿等,县级规划应落实城、镇、村、工矿建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县级规划还需要确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制定管制规则。
(四)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根据自然、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空间差异,提出把辖区内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按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要求,制定有针对性地用地管理与调控政策。
(五)分解落实土地利用调控任务
按照分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立足辖区内未来人口、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及其变化趋势,把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确保规划目标的落实市级规划还需提出对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目标和任务。
(六)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围绕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制定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确定生态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重点区域,及专项环境整治计划,提出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
(七)制定围绕规划目标实现的重点工程安排计划 认真落实对辖区内土地利用有重大影响的能源、交通、水利 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制定专项用地保障计划与措施。
(八)制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计划
围绕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落实上级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制定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措施。
(九)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市级规划大纲应针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围绕各项规划措施,提出规划实施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或办法。
三、有具体要求
(一)规划基数
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需在 “四查清、四对对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合法认定,原则上以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基础数据和图件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2、人口数据、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均用地指标等,应使用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为约束性控制指标和预期性控制指标。约束性控制指标是必须实现的规划指标,不能随意增减。有6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预期性控制指标是期望达到的土地利用指标,本次规划中也不能随意增减,但在后期滚动修编时可根据当地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有10项:林地面积、园地面积、牧草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盐田置换指标。
大纲中确定的各项指标都应符合上级规划调控的要求。
(三)耕地保有量
耕地保有量指标分为耕地保护义务量与任务量指标。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根据上级规划确定的目标,同步确定耕地保护义务量与任务量指标。耕地保护义务量是各地必须承担的耕地保护的法定义务,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基础指标。耕地保护任务量是根据规划安排经耕地易地占补后各地必须保有的耕地最量,是各地耕地保护的规划目标,也是考核各地耕地保护规划执行情况的依据,在规划中必须在空间布局上予以落实。在考核各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时,以耕地保护义务量作为考核指标,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如各地自愿达成协议调剂耕地易地占补指标的,相应调整双方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
(四)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调整应当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遵循“依法合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原则来进行。新划的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应当为耕地。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开发整理新增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耕作、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应结合土地功能区确定,划 定基本农田集中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内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应在50%以上。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应结合土地用途区确定,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应在75%以上。部分地区还需按照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整备区。
为应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适应规划期内国家、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土地利用提出的新要求,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整备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由一般农地区中相对优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区中集中连片的新增的优质耕地两部分组成,是规划实施期间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在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整备区的划定和管理模式可参照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但不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五)建设用地布局
按照规划调控指标,统筹存量与增量建设用地利用,在建设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基础上,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应当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边界划定后,规划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管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等四个区域,并制定这四个区域的管制规则。
在落实好区域内基本农田任务的前提下,科学划定城乡用地扩展边界。城乡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内原则上均不安排基本农田。城乡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不做具体规模限制,但原则上需依据有关经批准过的城镇规划、村庄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控制区、村庄建设规划区来划定,确需超出城镇规划控制区、村庄建设规划区来划定的,需有城镇规划、村庄规划的总体思路及有关调依据。
(六)独立选址建设项目
独立选址建设项目在市县级规划中按照“列清单、留通道”的方式进行布局和考虑。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可根据规划期间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布局落位或选线走向,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和布局范围,主要用于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布局的调整;对于规划期内确实不宜在城镇村架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选址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污染企业搬迁等),应列入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安排建设的项目清单,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规划期内己安排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独立建设项目,以及在布局走廊范围内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占用耕地面积不突破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规模的,符合规划,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拓宽耕地占补平衡的途 径,提出补充耕地的对策,加大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力度,积极开展优质园地整治,提出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项目。
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辖市,在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以在省内实行耕地异地占补。在实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时,必须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八)特殊区域
为保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覆盖,农场、盐场、林场、渔场、监狱等特殊区域应列入当地规划中统筹考虑,需作为乡镇级规划单独编制。
相对独立的城市远郊区需单独编制规划大纲和规划成果、市中心城区可纳入市级规划主城区范围,可不单独编制区级规划,中心城区内乡镇、街道不需单独编制规划,但个别跨中心城区和郊区的乡镇,以及未纳入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的偏远乡镇,需单独编制乡镇级规划,规划控制指标在市中安排。
开发区原则上不单独编制规划,但单独建立行政建制列入政 府序列的开发区应单独编制规划。市开发区在一县(区)范围内的,以及县开发区在一乡镇范围内的,纳入该县区)、乡镇统筹考虑用地布局,跨县(区)、乡镇的开发区,可依据市县级规划独立编制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作为市县级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
四,主要成果
(一)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是规划决策结果的表达,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分、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
规划大纲的主要内容有:
1、规划总则
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依据、原则、期限、范围。
2、规划背景
3、指导思想和原则
4、规划目标与主要控制指标
5、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方案
6、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与区域调控政策(市级)
7、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县级)
8、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9、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安排
10、重大计划与工程安排
11、规划实施保障
12、附表
包括规划目标指标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面积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新增建设用地及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规模控制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任务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表(分解到下级行政单元),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重点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表等。
(二)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决策的理由依据和技术过程。规划说明应翔实充分,一般应该涵盖以下方面内容:
1、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2、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主要问题(含规划基础数据的说明)3,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预测
4、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与政策导向
5、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与调控政策
6、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分析与规模结构调整
7、农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8、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9、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安排 10,土地利用分区调控
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市级)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大纲编制的过程;各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情况说明;前期工作成果的修改完善情况说明等。
(三)规划图件 市级规划图件应有:
1、土地利用现状图(1:2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应反映规划基数。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 20万)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表达各类用地的分布,以及土地利用重点管制区域(如基本农田集中区、允许建设用地区、限制建设用地区、禁止建设用地区等)的分布,市级及市级以上规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等。
3、土地利用区域调控图(1: 20万)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表达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分解到县(区)的流量控制指标。
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1: 20万)
5、市级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图
主要反映出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等。
6、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1万—1: 5万)
县级规划图件应有:
1、土地利用现状图(1:5万)
土地利用现状图应反映规划基数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 5万)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主要表达各类用地的分布,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分布,规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分布,落实城、镇、村、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拓展边界等。
3、县级中心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1:1万—1: 5万)
主要反映出用地规模边界和拓展边界等。
4、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1万)
(四)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指规划专题研究,以及反映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技术路线、规划论证、协调方面的报告或图件。
(五)成果格式规范
电子文档统一为Word格式文件;以地图表现的图件成果应以原始电子制图矢量格式存储,并确保能转换成ARCGIS系统可用的格式
第四篇:201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6月30日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55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五日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是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引导本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下层次规划编制的公共政策。
第四条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五条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并与有关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 经依法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第二章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修改
第八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十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分为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以下简称规划成果)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编制规划纲要的目的是综合评价省、自治区城镇化发展条件及对城乡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分析研究省域相关规划和重大项目布局对城乡空间的影响,明确规划编制的原则和重点,研究提出城镇化目标和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为编制规划成果提供基础。
编制规划纲要时,应当对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进行充分论证,并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意见。
第十三条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在规划纲要编制和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分别组织对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审查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时,应当附专题研究报告、规划协调论证的说明和对各方面意见的采纳情况。
第十五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第十六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送审批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并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第十七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前,应当将规划成果提请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十八条 上报国务院的规划成果应当附具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规划编制工作的说明、征求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等。
第十九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
规划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城乡规划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十条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向国务院报告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提出规划修改的必要性、修改规划的基本思路和重点,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
第二十二条 根据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需要,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经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省域范围内的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的规划,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省域范围内的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的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三章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第二十四条 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分析评价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明确规划编制原则、重点和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提出本省、自治区在国家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综合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城镇发展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重要资源、能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要求。
(四)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趋势、城乡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趋势、省域内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等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要求。
(五)按照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的规划要求,包括省域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居民点体系和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要求;提出省域综合交通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建议;提出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的地区,以及需要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协调解决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相关问题。
(六)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综合要求,研究提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划定原则和划定依据,明确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基本类型。
第二十五条 规划成果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城镇化目标和战略,城镇化发展质量目标及相关指标,城镇化途径和相应的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和策略;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划策略;根据省、自治区内的区域差异提出分类指导的城镇化政策。
(二)明确资源利用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和措施。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体现,生态环境保护。
(三)明确省域城乡空间和规模控制要求。包括中心城市等级体系和空间布局;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地区的定位及协调、引导措施;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目标、原则和规划要求。
(四)明确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包括省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及综合交通设施与城乡空间布局协调的原则,省域综合交通网络和重要交通设施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其规划要求。
(五)明确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统筹城乡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原则和规划要求,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农村居民点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综合防灾与重大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要求等。
(六)明确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包括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区位和范围,提出管制要求和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为省域内各市(县)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线”等规划控制线提供依据。
(七)明确对下层次城乡规划编制的要求。结合本省、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综合提出对各地区在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空间布局、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和基础设施布局、空间开发管制等方面的规划要求。
(八)明确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城乡统筹和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的规划内容;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规划实施的方法。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本省、自治区实际,可以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协调事项,近期行动计划等规划内容。必要时可以将本省、自治区分成若干区,深化和细化规划要求。
第二十六条 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管制要求,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省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应当作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十七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还可以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作出更长远的预测性安排。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省域范围内的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规划内容和编制审批的具体要求,由各地参照本办法确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4年8月15日建设部发布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令第36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关于印发《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的通知
建村[2000]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年四月六日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县域(包括县级市、城市远郊区,下同)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承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具体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格。
第三条 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包括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下同)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乡镇域村镇规划的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三个重点:
⒈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⒉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⒊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至20年,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第六条 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具备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七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⒈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⒉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⒊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⒋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⒌协调用地及其他空间资源的利用;
⒍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⒎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⒏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⒐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八条 县情分析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社会与科技发展分析;生态环境分析;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第九条 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根据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空间布局方案;有条件的可划分经济区。
第十条 县域人口预测与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县域总人口及其构成情况,制定城镇化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道路,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
第十一条 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预测城乡、城镇之间人口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结构,选取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有条件的提出中心村和其他村庄布局的指导原则。
第十二条 用地及空间协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划分用地功能类型,标示各类用地的空间范
围。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防灾减灾等要求,提出不同类型土地及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性和引导性措施。
第十三条 区域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统筹安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根据设施特点,分析能够县域共享或局部共享的设施类型,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 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⒈交通网络规划。在区域大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运输需求,提出交通运输网布局方案以及重大效能工程项目的布局,协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与城乡居民点的关系,重点是公路网和水运网。
⒉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根据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预测,确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合理分配用水的方案,统筹安排水厂,选择供水方式和管网排放口及处理设施。以大区域供电系统为基础,结合县域电源和电网现状、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结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量需求,统筹安排电网、变电站等电力供应设施。在全国或区域电信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县域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结合电信现状,预测业务量,统筹安排局所设置和电信网络。
⒊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对不同层次上学人口数量的预测,统筹安排和调整各类学校的规模和布点;根据卫生保健的发展需求,预测所需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统筹布局医疗网点;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筹布局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安排休疗养等福利设施。⒋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综合评价环境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制定县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根据需要,划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控制标准。结合当地特点,深入分析各类灾害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对防洪、防震、消防、人防等设施的现状情况进行评价,选择主要灾害类型提出防治措施。
⒌其他专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编制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第十五条近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5年内具体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并进行投资估算、建设用地预测,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主要应包括与城乡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户籍、行政区划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第十七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件两部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必须内容简明、文字精炼、用词准确。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应附有关专题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件至少应当包括(除重点地区规划图外,图纸比例一般为1:5-1:10万):
⒈县域综合现状图;
⒉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⒊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⒋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图;
⒌县域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
⒍近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
⒎重点地区规划图。
第十八条 本要点在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试行,其他县(市)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