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会”精神和2004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郊区工委召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我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会议全面总结了200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2004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同时,好范文对在200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我同意郊区工委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所作的总结和部署,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正视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认识200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以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突出的表现是: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业结构更趋优化,特色产品产销两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家乐”田园旅游观光服务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全年预计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4.79亿元,较上年增长16.6,完成农业增加值8555万元,较上年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净增386元,较上年增长11。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农口各级干部职工和三镇农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对你们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农民增收的途径还不够宽广,城乡差距还相对较大,农村经济总量小,农业产业链条短,城市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乡镇企业与农业关联度不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就业还不够充分。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村集体积累相对薄弱,建设资金比较缺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要求,到2007年农村人均GDP要达到1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000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要达到15:45:40,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人均GDP增速要从10提高到13.5,人均纯收入每年要净增500元以上,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4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要从9提高到22,农村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些问题和不足,并努力加以解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今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和七届人代会精神,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和抓项目、抓改革、促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市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民增收,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00元,今年要达到4400元,2007年要达到6000元,每年要净增500元以上,平均增速要从11提高到22,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一定要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解决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二是要解决好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要靠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仅靠第一产业是不行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加快农村旅游、加工、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形成多种经营、多业创收的发展格局。三是要解决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问题。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此,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开展“四进五化”教育活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和增收创收的能力。四是要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城镇的聚集,没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为城乡一体化提供硬件保障。五是要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城乡一体化的亮点之一,因此要全面推动生态小康村镇建设,以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治理、旅游观光农业等项目为契机,加强对土壤、大气、水质的综合治理和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持生态平衡,努力实现“乡镇村庄园林化、农田建设林网化、沟渠道路林带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共同开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新局面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刚刚结束的市八次党代会和七届人代会对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
第二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会”精神和2004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郊区工委召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我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会议全面总结了200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2004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同时,对在200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同意郊区工委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所作的总结和部署,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正视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2003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以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突出的表现是: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业结构更趋优化,特色产品产销两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家乐”田园旅游观光服务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全年预计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4.79亿元,较上年增长16.6%,完成农业增加值8555万元,较上年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净增386元,较上年增长11%。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农口各级干部职工和三镇农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对你们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农民增收的途径还不够宽广,城乡差距还相对较大,农村经济总量小,农业产业链条短,城市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乡镇企业与农业关联度不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就业还不够充分。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村集体积累相对薄弱,建设资金比较缺乏。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要求,到2007年农村人均GDp要达到1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000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要达到15:45:40,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人均GDp增速要从10%提高到13.5%,人均纯收入每年要净增500元以上,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4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要从9%提高到22%,农村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些问题和不足,并努力加以解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今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和七届人代会精神,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和抓项目、抓改革、促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市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民增收,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00元,今年要达到4400元,2007年要达到6000元,每年要净增500元以上,平均增速要从11%提高到22%,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一定要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解决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
二是要解决好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要靠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仅靠第一产业是不行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加快农村旅游、加工、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形成多种经营、多业创收的发展格局。
三是要解决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问题。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此,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开展“四进五化”教育活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和增收创收的能力。
四是要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城镇的聚集,没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为城乡一体化提供硬件保障。
五是要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城乡一体化的亮点之一,因此要全面推动生态小康村镇建设,以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治理、旅游观光农业等项目为契机,加强对土壤、大气、水质的综合治理和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持生态平衡,努力实现“乡镇村庄园林化、农田建设林网化、沟渠道路林带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共同开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刚刚结束的市八次党代会和七届人代会对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2004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任务,必须努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抓好项目这个加快发展的载体,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项目建设是争取资金的根本,有了项目,就可以聚集农村生产要素,整合农村优势资源,从而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今年,我们一是要抓紧落实去年已经立项的各类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加快建设进程,确保建设质量。二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的各种投资机遇,积极争取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项目、好项目。三是要在项目投资总量上有新的突破,使建设项目投资额比去年有大的增长。
(二)继续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是要以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跳出种植
结构调整的圈子,把重点放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按照“压旧扩新、压种扩畜、压农扩商”的思路,既要做好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更要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布局的调整。二是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培育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要按照“精品、珍品、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积极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管理法制化、农业服务信息化。
(三)尽快建立城乡工业一体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一是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优化配置城乡工业生产要素,培育一批“农”字牌工业企业。二是要扩大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成分中的比重,逐步使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三是要加紧实施乡镇企业“3161”工程,在5年内培育3个亿元企业、10个千万元企业、6个企业集团、1个上市公司。四是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重点引导和扶持公司加农户形式、专业生产协会形式、科技园区带动形式,提高私营经济对农业的拉动能力。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提高三镇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既可以迅速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又能促进农业人口的有序转移,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主要措施。一是要在实施好三镇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商业街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居民住房、发展农业企业和商贸流通门点,吸引农业人口向开发区集中,在镇政府所在地形成物流、人流、商流优势,活跃农村经济。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部分镇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使镇域交通网络更加畅通便捷。农村给排水(污)、通信、防洪、电力等基础设施要根据各镇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
(五)切实抓好造林绿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生态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生态化建设。一是要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进一步加强镇区和居民点的绿化美化工作,继续抓好绿色通道林、农田防护林和沿风沙线治理林的建设。二是要提升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把环境整治、村镇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和资源,抓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六)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管理和服务体制市场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管理和服务体系。一要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改革对农业的管理方式,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尝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二要引导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通过入股或出租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土地向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农业投资者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三要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多方筹措发展资金。将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起市场化运作、良性循环、城乡统筹的投融资机制。
(七)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生活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一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在农村造就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和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农民。二要全面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丰富内容,提升品位,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我保障为主、国家集体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解除农民脱离土地的后顾之忧。
(八)切实加强领导,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认真落实好市属单位包村组,市局领导包农户,农口处科级干部挂点包项和后备干部、技术人员“双下乡”工作,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四进五化”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切实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继续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农村形成上下联动、组织推动、党群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局面。
同志们,再过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就要来临了,借此机会,我给农口各级干部职工和三镇农民朋友拜个早年,祝你们春节愉快、合家欢乐!并祝你们在2004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总结表彰动员
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阿克苏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动员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地、市三干会和自治区、地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总结XX年阿克苏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表彰奖励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安排部署XX年的各项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我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步伐。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XX年,市委、政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给予了高度重视,自XX年2月24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市迅速掀起了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高潮,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地区给我市下达的计划任务,实现了良好的开局。XX年,全市城乡建成抗震安居住房2616户,其中城镇2028户,农村588户(其中贫困户434户),约有9156人搬迁新居。目前,抗震安居工程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展开。
XX年是我们全面启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第一年,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扎实做好这项“得民心”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对于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抗震安居工程的实施不仅使群众住上了抗震的房屋,增强了抗震防灾能力,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变了乡村面貌,使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为进一步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我市在今后四年内要完成这7408户房屋的重建和加固任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好1206个特困户和贫困户的住房改造问题。今年要完成2744户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任务,重点解决好487户特困户和贫困户的住房问题。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阿克苏地区地处地震多发区、强震高发区域,其中阿克苏市为地震8度区。从XX年2月15日凌晨乌什县发生的里氏6.2级地震活动分析情况看,这次地震的烈度在历次地震中是比较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比前几次都大,但没有人员伤亡,这说明XX年实施的抗震安居工程对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减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活生生的事实应该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建设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各乡(镇)场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一定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把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为民谋利的“民心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工程”,促进我市长治久安的“稳定工程”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固本工程”,充分认识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畏难情绪,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定不移地把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抓实抓好。
二、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全面推进,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范围广、任务重。各乡(镇)场、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一定要统筹兼顾,坚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全面推进”的原则,以新建为主,新建与加固并重,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一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要把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推进小城镇建设、改善农牧民的居住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抓好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在工作的思路上,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先从富裕户、一般户开始宣传、动员,做好工作,积极落实建房户,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依靠群众的自身力量,确保用五年时间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主体力量是各族群众,群众发动的如何,是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能否保证抗震安居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牧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很多人都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尤其是一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农牧民,不仅有建新房的愿望,也有建新房的力量。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鼓励和支持他们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为他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和便利的条件。我们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因势利导,认真组织,广泛动员,不断增强群众抗震防灾意识,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建设抗震安居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获得群众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参与抗震安居工程的浓厚氛围。
三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各乡(镇)场要坚决克服等待、依赖、观望的思想,要坚持“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根据我市财政情况,对特困户和贫困户,市财政继续实行每户补助3000元的政策,为了鼓励和调动一般户的建房积极性,市财政可适当补助1000元-XX元。并且可以通过社会捐款,对口扶贫帮助等形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不足部分还要靠农民自筹解决。要认真研究农民自筹资金的办法,农民建房可以通过劳务输出,互助建房、以劳抵资、信用社贷款等方式来解决。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引导,抓好落实,农民自筹资金的难题是可以突破的。要积极发挥对口支援、对口扶贫单位的作用,各对口扶贫单位要积极动员起来,把抗震安居工程作为扶贫帮困的重点予以支持,各乡(镇)场要主动与对口扶贫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对口单位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解决工程建设上资金不足的问题。对口扶贫单位要明确包村、包户的办法,努力加快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进度。对大单位大额资金捐款要实行集中使用重建的方法,并通过捐款单位命名,邀请捐款单位参加命名剪彩仪式等方式,提高捐款单位的积极性,使群众从中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增强党的凝聚力。
四要加强技术指导,为农民新建和加固住房及时提供技术服务。今年要完成农房新建2594户和10906户抗震加固任务,任务繁重。各乡(镇)场要加大重建和抗震加固工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建房和抗震加固进行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鼓励农民多建房、建好房,改善居住条件。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实际,确定新建住房结构。要提倡以砖木结构为主、木板夹芯、毛石混凝土为辅助的房屋结构,努力降低房屋造价,减轻农民自筹资金的压力。
五要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是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要建立严格的抗震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乡村质量管理机构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自治区村镇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要点》的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该推倒的坚决推倒重建,决不姑息迁就。要转变农民的建房观念,决不能只是追求建设的数量或者片面强调群众的住房习惯要求,而忽视抗震安居房的质量。我们所建的抗震安居房不管是什么结构,不管是新建的还是加固的,都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对工程质量要实行终身负责制,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要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是谁出了问题,不管到哪儿都要一追到底。必须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对抗震安居房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做到职责到位、检查到位。技术人员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使整个建设过程都在监控检查范围之内。同时要认真开展乡村领导、助理员、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村工匠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力量,保证有足够的施工和管理力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
三、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指导抗震安居工程有序进行
要高度重视抗震防灾专项规划修编、编制工作,为城乡抗震防灾提供科学依据。要把抗震设防内容作为城乡各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执行。严把规划审批关,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规划不得批准实施,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审批。同时,要认真组织城乡规划实施和管理。我市大部分乡镇都完成了村镇规划,各乡(镇)场要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村民小组规划。要把抗震安居工程同村镇规划、同建设小康社会、庭院改造、道路村村通工程、防病改水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及村庄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集中建设”的原则,把小的村庄相对集中,分散的居民集中到村庄。坚持“三区”分离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在新建住房时把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明确分开,以方便生活、改善环境,力争用5-8年时间,使我市的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加强村镇规划管理,落实“一书两证”管理制度,教育农民按村镇规划进行建设,按程序办理有关规划手续,凡未办理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都要严格禁止。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抗震安居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各乡(镇)场、各有关单位一定要把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事关全局、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部门综合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责任到位、投入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把农村抗震安居工程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同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对工作措施不得力、不能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要认真组织好施工,充分发挥农村建筑工匠的作用。在抗震安居工程中推行建房施工合同、规范合同文本,引导建房户签订建房施工合同。要进一步加强抗震安居工程施工管理,防止发生施工纠纷和拖欠工程款、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凡是发生纠纷的,要认真调查,及时协调解决。在组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中,坚持反对强迫命令,生、冷、硬、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凡是群众思想还不通的,要让群众再认识、再提高。绝不允许在群众思想还不通的情况下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而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特别是群访事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为基层为群众解决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切忌形象工程,切实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抗震安居工程上来,把这件民心工程办好、办实、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我市今年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四篇: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阿克苏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动员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地、市三干会和自治区、地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阿克苏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表彰奖励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安排部署2005年的各项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我市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步伐。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2004年,市委、政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给予
了高度重视,自2004年2月24日
2004年是我们全面启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第一年,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扎实做好这项“得民心”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对于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抗震安居工程的实施不仅使群众住上了抗震的房屋,增强了抗震防灾能力,而且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变了乡村面貌,使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为进一步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我市在今后四年内要完成这7408户房屋的重建和加固任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好1206个特困户和贫困户的住房改造问题。今年要完成2744户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任务,重点解决好487户特困户和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
强做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阿克苏地区地处地震多发区、强震高发区域,其中阿克苏市为地震8度区。从2005年2月15日凌晨乌什县发生的里氏级地震活动分析情况看,这次地震的烈度在历次地震中是比较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比前几次都大,但没有人员伤亡,这说明2004年实施的抗震安居工程对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减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活生生的事实应该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建设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各乡(镇)场(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一定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把实施城乡
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为民谋利的“民心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工程”,促进我市长治久安的“稳定工程”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固本工程”,充分认识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畏难情绪,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定不移地把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抓实抓好。
二、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全面推进,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范围广、任务重。各乡(镇)场、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一定要统筹兼顾,坚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全面推进”的原则,以新建为主,新建与加固并重,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一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要把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推进小城镇建设、改善农
牧民的居住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抓好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在工作的思路上,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先从富裕户、一般户开始宣传、动员,做好工作,积极落实建房户,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依靠群众的自身力量,确保用五年时间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主体力量是各族群众,群众发动的如何,是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能否保证抗震安居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牧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很多人都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尤其是一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农牧民,不仅有建新房的愿望,也有建新房的力量。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鼓励和支持他们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为他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和便利的条件。我们要通过
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因势利导,认真组织,广泛动员,不断增强群众抗震防灾意识,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建设抗震安居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获得群众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参与抗震安居工程的浓厚氛围。
四要加强技术指导,为农民新建和加固住房及时提供技术服务。今年要完成农房新建2594户和10906户抗震加固任务,任务繁重。各乡(镇)场要加大重建和抗震加固工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建房和抗震加固进行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鼓励农民多建房、建好房,改善居住条件。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实际,确定新建住房结构。要提倡以砖木结构为主、木板夹芯、毛石混凝土为辅助的房屋结构,努力降低房屋造价,减轻农民自筹资金的压力。
五要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是抗震安居工
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要建立严格的抗震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乡村质量管理机构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自治区村镇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要点》的要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该推倒的坚决推倒重建,决不姑息迁就。要转变农民的建房观念,决不能只是追求建(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设的数量或者片面强调群众的住房习惯要求,而忽视抗震安居房的质量。我们所建的抗震安居房不管是什么结构,不管是新建的还是加固的,都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对工程质量要实行终身负责制,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要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是谁出了问题,不管到哪儿都要一追到底。必须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对抗震安居房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做到职责到位、检查到位。技术人
员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使整个建设过程都在监控检查范围之内。同时要认真开展乡村领导、助理员、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村工匠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力量,保证有足够的施工和管理力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
三、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指导抗震安居工程有序进行
要高度重视抗震防灾专项规划修编、编制工作,为城乡抗震防灾提供科学依据。要把抗震设防内容作为城乡各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执行。严把规划审批关,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规划不得批准实施,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审批。同时,要认真组织城乡规划实施和管理。我市大部分乡镇都完成了村镇规划,各乡(镇)场要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村民小组规划。要把抗震安居工程同村镇规划、同建设小康社会、庭院改造、道路村村通工程、防病改水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及村
庄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集中建设”的原则,把小的村庄相对集中,分散的居民集中到村庄。坚持“三区”分离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在新建住房时把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明确分开,以方便生活、改善环境,力争用5-8年时间,使我市的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加强村镇规划管理,落实“一书两证”管理制度,教育农民按村镇规划进行建设,按程序办理有关规划手续,凡未办理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都要严格禁止。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抗震安居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各乡(镇)场、各有关单位一定要把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事关全局、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部门综合协调、密切配合” 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责任到位、投入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把农村抗震安居工程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同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对工作措施不得力、不能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要认真组织好施工,充分发挥农村建筑工匠的作用。在抗震安居工程中推行建房施工合同、规范合同文本,引导建房户签订建房施工合同。要进一步加强抗震安居工程施工管理,防止发生施工纠纷和拖欠工程款、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凡是发生纠纷的,要认真调查,及时协调解决。在组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中,坚持反对强迫命(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令,生、冷、硬、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凡是群众思
想还不通的,要让群众再认识、再提高。绝不允许在群众思想还不通的情况下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而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特别是群访事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为基层为群众解决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切忌形象工程,切实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抗震安居工程上来,把这件民心工程办好、办实、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我市今年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建设
我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地区,经过近几年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步得到推进。从调研情况看,我区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成效体现为:一是初步规划了多个农民安置小区;二是制定和完善了农村社保政策;三是实施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四是推进了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两个涉农街道的9个行政村全部增挂了社区居委会牌子,219个村民小组中,有48个村民小组已完成撤组转居工作。通过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做法,收到较好效果,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对照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步子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对农村社区的定位,即如何结合实际划分社区,尚未有明确的布局规划;二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多,组织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工作机构还不健全,尚未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三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仍然较差,目前主要靠村级经济解决农村社区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等等。笔者认为,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农村社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而要使农村的社区建设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顺应农民群众的客观需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编制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城市建设有规划,新农村建设有规划,农村社区建设也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它既关系到社区范围的划定,也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切合实际的社区设置规划。制定规划的过程,既是对本区域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调查论证的过程,同时又可以了解实情,掌握民意,为农村社区工作的扎实开展打下基础。当前,民政部门应当负责做好本地区社区建设的工作规划,协调和解决好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涉农街道要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撤村转居工作,认真研究处理好撤村转居涉及农民利益的相关配套政策问题,使撤村转居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推进村民自治。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是村民自治深化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产物。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农村社区的生命就在于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要使自治精神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村民自治与推进社区服务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关系,既巩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好农村社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农民居民具体的民主权利和实际利益都得到尊重。当前,对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加快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为社区自治提供平台。
第三,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与保障功能。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保障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当前,要以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选择试点,加快形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教育、技术、信息服务网络、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等,基本满足村民发展经济、办事议事、健康娱乐、求医求助等需求,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周到的服务。对已建成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要发挥好龙头作用,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努力提升农村社区服务的水平。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当代农村居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一是要成立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区上下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知度,使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社区群众和社区单位的自觉行动。三是加快建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挖掘社区潜力,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和资金保障。四是民政部门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作用,主动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形成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农村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第五,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围绕“小区做强区”、“小区变靓区”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形成地区特色。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