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时间:2019-05-13 11: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第一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及对策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1·选取分析指标。城乡收入差距,包括城乡绝对收入差距和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是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额。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是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为了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们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我们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收入数据进行调整。需要指出的是,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大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因为二者的统计口径并不完全一致。从收入用途来看,农村居民纯收入除用于消费和储蓄外,还用于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收入则只用于消费和储蓄;从收入来源看,农民纯收入既包括实物性收入,也包括货币性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则只包括货币性收入,公费医疗、社会福利、单位内部的实物发放等隐形收入并未计算在内,这难免会人为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尽管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大指标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二者毕竟是较直观的分析指标,也是现时分析城乡差.

第二篇:城镇居民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

[201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城镇无养老保障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11年7月1日启动试点工作,实施范围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基本一致,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三)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地方人

民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及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

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

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及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

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距领

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

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城镇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引导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

遇领取人员的子女按规定参保缴费。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

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

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

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暂以试点县(区、市、旗,以下

简称试点县)为单位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

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

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

试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居委会每年在社区范围内对城镇居民的待遇领取

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城镇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

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信息

管理系统,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纳入社会保障信息

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统一的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积极创

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

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城镇

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

作,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

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国

务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

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地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

十四、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试

点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务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按要求选择试点地区,报国

务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县的试点实施方案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

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

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

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政策,是实现广大城镇

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大民生工程。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

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积

极参保。同时,要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引导子女依法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问

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

及时向国务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国务院

二O一一年六月七日

第三篇:2008 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xiexiebang推荐)

2008 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

2008 年国家经济遭受了重大自然灾害及全球危机的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就业形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基本保持了我国的城镇新增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的局势。城镇新增就业 1113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43 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 4.2%,同比上升 0.2 个百分点。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81 元,比上年增长 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 万亿元,上年末增加 45353 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 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实际增长 8.4%。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43.7%,城镇居民家庭为37.9%。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力度也在加大,截止 2008 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达到 21890 万人、31698 万人、12400 万人、13810 万人和9181 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 1753 万人、9387 万人、755 万人、1637 万人和 1406 万人。全年五项社会保障基金总收入 13808 亿元,比上年增加 2996 亿元,增长 27.7%。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水平、最低工资水平都在提高。2008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基本养老金达到 1080 元,比上年提高 110 元。全国有20 个地区推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调整幅度在 15%,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获得新的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升的背景下,经历了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缩小之势,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 3.31:1;与 2007年(3.12:1)相比呈现明显的反弹趋势,且超越了2005 年(3.23:1)的峰值水平,城乡居民水平差距水平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仍将是制约城乡消费结构梯度转移的障碍,城乡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有效排除,城乡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品市场均衡性的提高是消费品市场增长和国民经济内需扩大的重要依据。

消费结构不均衡带来的问题

(1)恩格尔系数的“过低化”。

我国恩格尔系数降低的根源并不是居民收入提升引起的食品比重自发下降,而是由于住

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引起的基本消费需求被动压缩。从这个角度

讲,我国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反而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品

质的降低。

2)消费热点的匮乏[3]。

2008 年上半年继续受到燃料为代表的互补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汽车的普及型消费

始终无法有效启动;在下半年全年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消费者预期愈发不确定,消费意

愿和消费信心持续下降,消费倾向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消费者的购车、购物意愿也一路跌

落。2008 年,消费热点的匮乏继续成为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目标良性转移的障碍。

(3)服务消费升温背后的总体水平落后。

伴随着餐饮消费的持续高速增长,各种社会服务性消费在连续多年的跌中趋势以及

2007 年的反弹之势之后,2008 年再次出现微降。与此同时,服务消费总体发展还存在诸多

问题,如服务品种少、质量不高、缺乏统一标准、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

制约了服务小幅额的有效拓展,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居民消费真正意义上由生存型转向发展

型、健康型和享受升级。

4解决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以及娱乐

教育方面,而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形成健康的消费机构:

(1)改革现行消费体制

我国消费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消费结构的转变,割裂了市场消费需求潜力与现有供给

能力之间的联系。在城镇住、行的消费方面,福利型、供给型和集团型的消费方式至今仍未

彻底打破,用于住、行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仍未完全纳入个人商品消费领

域,使这两个方

面的消费需求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从而围绕住、行的相关产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2)推行鼓励消费的政策

加快费改税步伐,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体制,降低住房、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价格。

彻底整顿土地转让价格和拆迁补偿费,清理各种摊派和收费,规范住房成本构成,切实降低

房价,放开住房二级市场。

(3)扩大就业渠道

制定再就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其再就

业,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标志和条件,也是提升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前提。积极地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让城镇居民对自己未来的利益保

障心中有数,从而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

第四篇: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湖南XX大学

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一.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现状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扭转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下降的局面,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

农村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1、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5年,为收入快速增长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397.6元,平均每年增长16.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仍高达15.2%;农 2

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38元增加到347元,7年增长1.51倍。第二阶段为1986~1991年,为收入增长缓慢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423.8元增加到708.6元,平均每年增长10.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率为2.7%;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376元增加到621元,5年增长65%。第三阶段是1992~1996年,为收入增长较快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784.0元增加到1926.1元,平均每年增长25.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5.6%;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718元增加到1768元,4年增长1.46倍。第四阶段是1997年以来,为收入增长缓慢、增幅下降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2090.1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4元,四年绝对增加值仅为163.3元,每年实际增长幅度分别为4.6%、4.3%、3.8%和2.1%,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呈下降态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97年的1876元增加到1999年的1927元,两年间实际每年增幅分别仅为1.01%和1.69%。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同时它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相差10.2个百分点,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较大,反映出收入水平3

也相差较大;1985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相差值减至4.5个百分点,相差幅度缩减126%,足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进而折射出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1986~1991年,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上涨了1.4和1.3个百分点,表明城乡收入增长均进入缓慢阶段;1992~1996年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上下1个百分点之间浮动,最终下降1.3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下降了4.3个百分点,其下降幅度是农村居民家庭的3.31倍;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差距的最小值为1997年的8.5个百分点,最大值为1999年的10.7个百分点,10.7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1978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值差。显而易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农民收入状况更加堪忧。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收入是财富积累的源泉,长期的收入差异必然要积累成为个人财富差距。1978年,城镇居民储蓄占储蓄总额的比重为73.55%,农村居民储蓄占26.45%。1985年,城镇居民储蓄占的比重下降为65.19%,农村居民储蓄比重上升为34.81%,上升了8.36个百分点;同期,城镇居民存款余额比上年增加281 .2亿元,增 4

幅为36.2%,农村居民存款余额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增幅为28 .92%,这一切恰好是完成在1978~1985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时期的最后一年。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年中,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积累水平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事实。1999年,城镇居民储蓄占储蓄总额的比重上升为81.19%,农村居民储蓄下降为18.81%,比1978年的26.45还低7.64个百分点;同期,城镇居民存款余额比上年增加5438.2亿元,增幅为12.66%,农村居民存款余额比上年增加776.3亿元,增幅为6.76%,增幅相差近一倍。2000年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重为80.79%,农民储蓄存款比重为19.21%,城镇居民储蓄增量减少的原因与储蓄存款利息征税,其他投资市场分流了一部分存款有直接关系,在此显示出的农民储蓄存款比重相对上升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及增长幅度的变动情况,进一步说明近年来农民收入水平确实呈现下降的趋势,扭转这一局面迫在眉睫。

二.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现状分析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我们这,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大家纷纷出去打工,比如广州,深圳等地,使得青壮劳动力六十,更加阻碍了农业发展。

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崔家山旁边的文川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1.其一是天灾,主要是干旱。

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文川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 6

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

2.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

在人文因素中,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陕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文川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三.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问题解决

1.实行轻徭薄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而广之,扩大受益面积,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同时要注意维护改革成果,控制反弹。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要依法征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随意增加农民负担;要严格控制对农民的收费项目,制止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摊派,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将农民负担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2.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由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需求有限且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单纯追求增加农产品总量来支持农民增收已不是上策。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稳定总产量,提高内在质量,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品,使农业从数量型增长向以质量为前提、以 9

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农业转变: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科技是农民增收的法宝,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要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力量,围绕科学种田,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点,发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关键性农业科技攻关,并尽快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使用。特别是要加强重大农业实用技术的转化推广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入户率,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明确本地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重点,使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在更为稳妥的基础之上。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农技培训和文化教育,增强农民掌握和运用农业技术的本领,为不断推出和实施新的农业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4.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障碍,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脱节,致使乡镇企业效率提高受阻,竞争能力不强。现阶段应该以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为重点,推进乡镇企业改革,提升乡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用城市化理念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把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5.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并辅之以其他财政手段,切实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首先,政府应继续增加投入,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重点用于水利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农业技术创新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力争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降低自然风险,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其次,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调 11

节地区差异、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开发等工作中,实现公共财政职能。再次,改进财政补贴方式,将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农村基础教育补贴等作为补贴重点,并发挥其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非财政资金投资到农业领域,将好处直接落实到农民身上,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四.参考文献

1.耿明斋,邓淑斌;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变动趋势分析[J];2002年05期

2.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

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年05期

3.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第五篇:我市农民收入水平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为了解湘乡市农民收入情况,找准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日前湘乡市统计局及农业局一起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采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一、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包括月山镇三湾村、洪阳村及东郊乡王塘村3个行政村共9个村民组、100户农户。

1、100户农户基本情况。合计人口362人

,其中有劳动力174人,占总人数的48%。外出务工80人,务农94人,务农人数占总人口的24.4%。农村实际务农劳动力,年龄在48-60岁以上的,占71%,大多为年龄较大的男性和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多为小学、初中。耕地307.7亩,人平0.85亩。

2、农民收入基本情况:①100农户粮食种植主要以双季水稻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共609.3亩,粮食产量共计45.23万斤,提供商品粮24.88万斤。粮食总产按商品收购价(平均1.15元∕斤)折算实现总收入49.76万元,粮食生产性成本总支出30.56万元,实际每亩人均纯收入450.7元。种植水田大户规模上10-20亩的有9户,种植大户的粮食生产因实行机械化、集约化作业和订单收购使亩收益高出100元左右。②冬季种植油菜面积共计55亩,占总耕地面积17%,油菜人均纯收入120.1元。③种植经济作物大户月山镇山湾村村民程落成,自建花卉和苗木基地达12亩,实现土地流转5亩,家庭经营性年总收入达20万元。基地按纯收益率30%折算,其他种植业人均纯收入165.7元。④养殖业方面来讲,生猪仅出栏61头,年家禽共出笼1002羽,人均养殖业纯收入828.6元,所占比重大幅缩水。水产养殖年产量4.15吨,人均纯收入64.9元。⑤全年农民打工人均收入5129元;政策性人均收入71.5元;其他收入789元。农民人均总纯收入达6883元。

二、湘乡市农民收入变化情况

(省略)

(二)收入构成情况

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构成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较大。

1、工资性收入: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稳定增长。农民工资性人均收入4078.9元,人均工资性收入4527元,比上年增加448.1元,增幅11.4%,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5%。

2、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1106.9元,比上年增加114.3元,增长11.5%。从调查情况看: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粮食收入绝对值逐年增加,在调查表中可看出它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因为粮食生产效益一直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粮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较少。据统计,我市粮食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49.7%,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仍然较大。

数据省略

从种粮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粮食作物每亩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的纯收入相对减少,农民增收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压力。

3、其他收入:服务收入、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政策性收入稳中有增,加工收入稍有减少,以篾货、茶叶为主要农产品的加工收入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有小幅下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三)总支出情况

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8151元,比上年增加187.1元,增长6.5%。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8666元,与上年增加515元,增长13.3%。在家庭总支出中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增长比较快。

1、受农资、饲料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的生产性支出逐年增加。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407.5元,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480.3元,同比增加72.8元,增长达17.9%;养殖业生产性支出人均347.6元,养殖业生产性支出448.1元,同比增加100.4元,增长28.9%。同时,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也在增加,由于部分农机具享有政策性补贴,一家一户重复购置农用机械,增大了人均生产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构成中,生产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达到29.6%。

2、农民人均生活支出明显增加。通过对100户农户采访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99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幅1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4元,比去年增加545元,增长11%。农民生活消费总支出随物价变化急剧上升,使农民家庭总支出明显增加。

三、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农民收入虽取得较快的增长,但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增收空间受限。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增长。全市农产品收入增长10.2%,而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则增长15%-30%不等,说明纯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投入产出率低,致使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以肥料为例,实际市场价连续几年涨幅都在15%以上(最新市场价格见下表)。

另外,杂交种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其中一季稻种子价格上涨幅度最大,2011年c两优87、c两优396,v两优1、7、8号价格均为35元/斤,比每斤又涨了至少10元,上涨40%。二是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一些中低产田基础设施脆弱,排水引灌、保旱

保肥的能力不高,抵抗风险灾害的能力较差,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瓶颈。特别是近年来冰灾、水灾、病虫灾害等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稳定性。比如年初的冰雪灾害就给油菜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害,人均产量下降了2.8%,其他冬种农作物生产也受不同程度影响。三是养殖业收入因多种原因相对减少。近几年来,因劳动力外出、饲料涨价、疫病及牲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饲养牲猪的农户明显减少,导致农民的养殖业收入减少。从调查的100户农户看,有62户,只有43户。

(二)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变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适用技术应用差。绝大多数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强;出外打工经商的农民,多数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的工作,享受待遇不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就业难度将不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也将受到挤压。

(三)惠农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近年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政策保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投入,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加大补贴力度,但这部分资金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扶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

(四)农民生产负担较重,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近年来,农民承担的费用支出一直呈上涨趋势,有些不必要的开支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农民服务收入减少,财产性收入减少,仅有的资金不能满足规模生产的投入需要。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调控,继续提高尤其是粮食收购价格,进一步稳定生猪、农产品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正常收益。

(二)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成本和市场定价,防止农资价格过度上涨。充分发挥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作用,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查处举报案件,遏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同时,工商、质检部门要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三)加强科技培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致富的能力。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让农民掌握新的生产技术,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使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民能从物资、文化上“双双脱贫”,增强整体就业致富的能力。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积极推广农作物种植新技术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国家要在农业保险上加大投入,减轻农民的因灾损失。

(五)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化组织。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生猪养殖业和品牌农副产品加工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返乡农民创业,正确引导,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

(六)促进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要逐步改变千家万户种田的作坊式经营模式,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者的经营规模,推进规模化经营。

下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镇居民低保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我和我的丈夫都是仁寿县**区**乡**厂的职工,现寄宿在侄女的**社区**公寓,98年双双下岗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家有一个女儿,女儿现在......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分10档 中国政府网13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7月1日启动城镇居民保险试点工作。 指导意见指出,城镇居民养......

    城镇居民入党申请书

    城镇居民入党申请书优秀范例城镇居民入党申请书一敬爱的党支部:您好!我是西南街道办思凤社区的一名计生协理员,我志愿加入中国中产党!在这时刻向敬爱的党组织递交这份庄严的入......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一、参保范围凡在东胜区居住的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不分户籍,无年龄限制均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非东胜......

    2014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汇报

    九龙社区2014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汇报 2014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在街道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我社区共办理居民医保2374人。其中18岁以下低保户38人,18......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认真做好XXXX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论文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分析 ---以重庆大学为例 所属院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 所属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小组组长:小组成员: 内容摘要: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掌握着先进......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说明

    大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根据《大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同政发〔2008〕82号)(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