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形势与政策论文: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城镇化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标志。中国大陆2011年城镇人口首超农村,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取得辉煌成绩,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 经济建设 影响
正文
2009年12月5号至7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 城镇化解读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城镇化的提法比城市化的提法更有意蕴,无论从城市良性化发展的需要、战争防范的需要、以及资源最优利用的需要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超大型城市并不是最好的城市化之路,也不符合中国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因此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以中小城镇吸纳消化该城镇辐射的农村从而形成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蛛网型城市化格局,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的最优选择。
城镇化的提法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2.合理发展中小城市。3.积极建设新型乡镇。教材回归: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时因地而异,辨证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准确把握城市化的含义。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化之路。
二 城镇化提出的背景
有数据显示,西方所有发达国家总的劳动力不到4亿,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超过4亿,并且还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加。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阶段里,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80%以上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就是说总量超过西方劳动力总和的劳动力大军,要从低生产力水平转向高生产力水平,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在我国,城乡二元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己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随着城市发展,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差距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而这仅依靠大城市是不行的,现在大城市也面临一些发展的问题。源源不断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口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生力军,而中小城市将是这些农村人口转移人口的主要落脚点。从中国的国情和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一是符合中国国情,二是成本低、效益也较好。教材回归: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亦有区别。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现处在中期
加速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既要防止畸形发展,又要避免滞后城市化,以保持合理和良性的发展。
城镇化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镇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镇化为依托,并对城镇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最终体现为城镇化的变动。从数据表面上来看,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带有本质性的变化。因为中国一直被看作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从此,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城市中国将正式取代农村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从数据的实际意义来看,目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按照国际惯例来执行:
即居民在一个地方居住6个月以上即按照居住地的办法统计出来。但实质上,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在享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都很明显,就业也非常不稳定。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流动人口目前还处于半城镇化状态。所以目前统计出的城镇化率的质量不高,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我国城镇人口的聚集程度。
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城镇化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和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我国城镇化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一方面,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析,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稳定下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刚刚迈过50%的大关,城镇化率今后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近20年才能达到70%。因此,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城镇化仍然能够较长久地有效支撑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城镇化不断提高意味着城市社会服务和保障、能源消费和供给的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及价值观念都会伴随城市化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有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以京沪广等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口远远超过容纳限度,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及时跟上,将加剧就医难、上学等系列问题,由此大幅拉高生活成本,降低幸福指数。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未来,农村剩余人口的安置、转化、吸收也将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国城乡统筹应该站在更高起点,以更新思维、更大力度探索出一套完整、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可以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向,要双轮驱动,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加强新农村,让留在农村的人口也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相信未来几年,城镇化将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实现和谐发展,在法制保障下确保这一过程公正、高效和可持续。
三 中央政策对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一)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并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
(三)提高带来的消费扩大,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扩大内需才是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根本之路,而加速城镇化的最大作用是扩大内需,将有助于带动房地产、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公用事业等行业面临更大发展空间,从而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教材回归: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渐渐趋同,缩小了城乡差别。近几年来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变化,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城镇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它所蕴涵的是,中国经济规模扩张、工业化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迅速提高的辉煌历程。
四 主要参考书目:
《人民日报》
《中公教育》
《人口研究》
第二篇: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出口萎缩,投资需求不振的严峻形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中,只能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上,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城镇化建设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或许会走错路,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城镇化建设的道路,坚持城镇化建设的四大坚持,城镇化建设会成功的。
关键词:城镇化内需农村消费市场城镇化建设影响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在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出口形势较去年更加严峻,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滑坡, 商业银行贷款约束机制的加强和民间投资预期回报的下降, 致使国有、民间投资需求不振。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特别是广阔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对策。而加快小城镇建设则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开发村消费市场, 提高农村消费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二、城镇消费市场与农村消费市场的比较。
前面讲到在投资,出口都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才能达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消费市场已接近饱和,因此只有将目光投向我们还未成熟的农村消费市场。然而农村消费市场与城镇消费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村消费市场消费规模小,消费收入偏低。近几年来,虽然农村消费不断增长,但相对来说还是偏小了,据中国经济数据库调查显示,占全国50%的农村的人口其社会消费零售额却只占全国的32%。
2、供给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消费市场整处于投资主体不足的尴尬的境地。据调查,生产和销售企业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农民买不到需要的商品限制了农村消费的增长。
3、消费价格过高。导致这种原因一是因为是农村消费市场,商品供给不足,因此商家将商品的价格提高,令农民望尘莫及;二是农村市场处于销售渠道的最低端,导致商品的额外附加值增多,因此价格高。
4、农民消费观念落后。我国自古就有存钱的习俗,特别是在如今看病难,上学贵的背景下,农民宁愿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愿进行消费。
5、信用消费制度的制约。在农村信用消费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二)、城镇消费市场的优势
比较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消费市场易于吸收资金,商品供应充足,消费结构完善,居民消费欲望强烈。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牢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
三、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一)、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不仅如此,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入,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因此,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二)、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三)、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
(三)、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尽管城镇化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容
乐观。
四、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自2010-2012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和乡村的住房条件、绿化水平、环境质量、饮水条件等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的城镇化的质量还不高,所走的路径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某些区域、某些人群重新归于贫困(返贫)。特别是有可能导致部分区域与人群被锁于脱贫状态之中。我国的城镇化目前面临着土地利用、社会平衡、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四大问题。在中国如此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人主张以小城镇为主,并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县城的城交镇增加几十万的农村劳动力,全国就有二亿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小城镇,中国城镇化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城镇化道路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五、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因地制宜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我国区域差异大,不同地区城镇化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
(二)、坚持城乡统筹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总体集约节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强乡村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同时,还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要加强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使“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改造,降低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绿地。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改善路网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的建设者切记急功近利,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城镇化建设,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形势与政策读本》
百度百科
期刊论文《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论文《论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影响》
四川三农新闻网《释放农村消费市场的信贷缺陷和优势再造选择》
第三篇: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分析[推荐]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分析
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从而引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便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据危机的爆发已经过去了6年,我们可以很明显的从各种经济现象中看到它的荼毒。像沿海经营出口贸易企业纷纷破产;中小企业融资难;各种关税壁垒层出不穷;华为在美国市场进军受阻,接受美国国家安全调查;我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倒闭,近期欧盟对中国光伏的产业拟课重税;国内物价快涨,CPI指数居高不下;各地政府债台高筑,政府信誉每况日下;国内房价高,买房难,挫伤人民信心等。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中国经济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受其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国际的经济的细微波动也会让中国打个喷嚏,如近期国际金价下跌,引起中国大妈的疯抢,现在可看来,大妈们的冲动。现在看来,大妈们的做法在近期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它可以反映出中国全球化的程度。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出口、投资、消费,这三架马车来带动。这也是经济学概念中,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满打满算也已经有近20年,对于此以是轻车熟路、深谙此道了。所以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政府一直是引导、鼓励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吸收的大部分外资也是从事出口加工行业。随着欧美市场在危机影响下自身难保,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影响便理所当然。于是政府便面临难题了,它得想办法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然经济的突然停止,所带了的社会阵痛,当今的中国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
为了应对外贸受阻,增长放缓的现实。要想刺激经济,惯用的做法就是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了。于是便有了“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仔细的理解这两大政策,我们就会发现:“四万亿元刺激计划”颁布的目的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一个是由政府主导的对内大量投资,如近年来全国各地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其他一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其次是由政府投资带动政府消费,产生“晕轮效应”,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从而拉动经济的稳增长。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作用也同此,只是所着眼点领域不一样,它主要是扶持一些关系国家命脉的支柱产业。具体有: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轻工业、石化产、电子信息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无疑这一举措可以加快这些产业更新
换代的速度和追踪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并提升起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给不景气的出口,带来些活力。从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国外主流国家相比,证实这些举措是及时、有效地。
政府的大力干预经济,采用政府刺激计划也并不是完美无缺、毫无副作用的。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很明显的向国有企业倾斜。尤其 “4万亿投资大计”,大部分是投向了政府和国有企业大项目,投向了基础设施,如前“铁公机”(国家轨道交通建设,像高铁)项目,但是这些领域本来也是民间资本少有涉足和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这就引起另一个目前在经济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国进民退”。
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观念和论题中,他们对“国进民退”是矢口否认、极力辩驳。但事实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看看“国进民退”标准之争。
目前衡量国进民退有了两个标准:一个是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一个是十五届四中全会的控制标杆。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近年来我国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的确得不出“国进民退”的结论。但是,依据十五届四中全会的控制标杆,我们就会产生困惑。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是党中央对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方针,将国有经济控制的范围缩小到“三个行业和两类重要骨干企业”之内,腾出空间发展民营经济,这就是“国退民进”。全会对国有经济这一定位回答了要国有经济干什么,其职能是为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不是为了获得盈利,一般民营经济不进入,因无利可图,只能有国有经济来承担。.最近国发[2010]13号文件,即“新36条”,又明确指出:“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即投入三个行业两类骨干企业,这是国有经济“有进”的方向,除此之外国有经济应当“有退”,中央的这一“有进有退”的精神是非常坚定和明确的。以此为标杆,来分析我国近期国民经济发展走势,会得出另一结论:“国进民退”,不支持国家统计局的“国退民进”。
从《决定》和”新36条“中,已经可以看了“有进有退”,这一坚定而明
确的中央精神。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景像却与之相反。究其原因,我们来看看国资委的手段:1.公开的国进民退:国资委将中央决定控制的“自然垄断的行业”,改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大大扩大了国有经济控制的领域,使一些地方在强行收回小煤矿和小油田有了政策依据。一个政府部门修改中央全会的《决定》,这是少见的。这是公开的“国进民退”,与民争利。于是,就有了山西的煤矿的重组兼并和日照钢铁被兼并。2.隐形的国进民退: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国有经济锁定在“三个行业和两类重要骨干企业”,其以外的国有经济应退出,而实际上有许多国有企业固守阵地,但效益低下,并没有退出,这是隐形的“国进民退”。3.明退实进:中央决定国有经济应当在“三个行业两类重要骨干企业”以外的行业和领域“有退”。但在“做大做强”、“保值值增”方针指导下,迫使国企去追逐利润最大化,不仅不“有退”,反而大大“有进”,央企进入房地产业就是一例。据统计:高达70%的央企——127家中94家经营房地产,占到该行业的60%,60%以上“地王”出自央企之手。国资委为了应付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的质问,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从数字上看,可谓退出力度之大,约82%的央企退出房地产。这是虚晃一枪,掩人耳目,剩下的16户,拥有央企投入房地的资产总额的85%,销售收入的86%,利润的94%,实际上并没有退出。这是“明退实进”。4.国不让民进:据有关方调研,当前全社会80个行业中,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占77.5%,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个,占51.25%。
由上面国资委和央企的所为,我们可以很显然看出国企并没有按中央决定退出一些行业和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开拓空间,反而在“做大做强”思想指导下,以“保值增值”驱使国企扩大占有行业和领域。尽管国家统计局掩盖了“国进民退”的真相,并误导了社会舆论,还为继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提供理论依据。但国进民退已然是事实,它已经深入经济领域,并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有时候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央的政策问题,而是政策的执行者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对政策进行变相的曲解。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势头良好,但疾病缠身,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然,我们有信心去克服,问题吓不倒人,它只会增加我们克服和防治它的能力,中国人民是一定会实现民族的伟大振兴和属于每个人的中国梦。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 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
一、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
大战略、大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创 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将抑制国民 经济的良性循环,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城
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相互 依托,相互促进。所以说推进城镇化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 抓手,也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之策。
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 21 世 纪后的十多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同时,过去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过往的城镇化不少地方走的是“规模扩张式”的道路。
城镇化过程,往往伴随的是投资扩张的热潮,借城镇化之名,以土地为重要抓手,大肆建房、人为造城,城镇化沦为部分 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的手段。
这种不以人为本,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城镇化,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许多尖锐的矛盾。
基于过去多年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推进城
镇化,我们必须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采取的战略
(一)以人为本发展战略
加快促进“空间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城
镇化的主体是农民,城镇化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要素,而 不能只片面关注“物”的要素。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农民:一是农村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不搞强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周转指 标使用所获得的收益应全部返还“三农”,这也是产权在法 理上的要求。二是对已进城的农民,要让他们在就业择业、劳动报酬、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租购和公 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总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城镇化的成果
是否惠及农民、农民是否安居乐业作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的评判
标准。城镇化进程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这个“城镇化” 就是一个伪命题。
(二)多元化发展战略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两个并行不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行不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 轮驱动并行不悖的多元化战略。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区 域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禀赋各异,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也不 能采取整齐化一的城镇化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多元化发展 道路。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放松对农村的建设和发
展。尽管我们的城市化不断地推进,但是农民的数量仍然是 巨大的。2030 年前后,中国总人口将达到 15 亿左右的高峰,届时即便城镇化率达到了 70%,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有 5.亿
之巨。保障生活在农村的这部分人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现代化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由此可见,城镇化 可以解决部分“三农”问题,但真正的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仍不能放松。因此,一定要坚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三)产业支撑战略
推进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要有
产业支撑,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防止城镇“空心化”; 同时产业发展也需要城镇化提供平台,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 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化“两 化”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推进城镇化,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必经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正确战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在外部因素中,台海问题,南海争端,中印边界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一直都是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其中,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的周边地区形势进行简要分析。
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类型多元化存在,民族宗教问题异常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区。在我国周边地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既有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贫穷落后的老挝、蒙古、孟加拉国、阿富汗等,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冲突激烈,因民族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地区性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宗教神权国家,佛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文明体系都能在这个‘地区找到很多的支持者和信奉人群。
(一)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三)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四)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主要针对对象由苏联转变为朝鲜和中国。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
(五)南亚半岛和中国安全
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此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奋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
(六)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七)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对手。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加强中国安全的国际举措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2、积极开展首脑外交
3、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
4、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5、积极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经济一体化和多边安全协商机制。
从以上对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中国最能发挥影响力的地区。运筹和团结周边国家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
(一)坚定不移专注自身发展。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阶段性负面变化有其必然性,这是每个崛起大国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互动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阶段。这种阶段性负面变化因崛起大国的实力上升至特定阶段而出现,也必然会因为崛起大国实力上升超过一定阶段而化解。中国与周边国家实力对比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未来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期将更多依靠中国自身实力去争取和维护。因此,处理周边国际事务的首要源头来自于中国自身而非运筹国际力量。中国应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推动实现好“十二五”规划,不断提升中国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加强中国与周边的经济合作。
地缘经济影响力是中国外交在周边最为突出的实力,要从发挥整个地区经济潜力,促进亚洲共同发展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简单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设计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切实增强中国影响力。要做一篇“大文章”,在实现亚洲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大发展架构,扩大中国对周边发展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首先要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这是实现亚洲地区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国便于输出的优势产业,其连带经济、政治乃至战略效益要远远大于承建互联互通项目本身的效益。因此,要放眼长远,以政府援助、优惠贷款、民间融资、资源抵押等各种方式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推动相关国家采用符合中方要求的标准规则,为便利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精心设计大项目,打造龙头产业、核心企业。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必须发挥整体潜力,形成国际竞争力,实现整体效益,而不能简单地叠加。因此,要加大科技含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聚拢亚洲地区能源、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打造能够体现亚洲优势和竞争力的、以核心企业带动的龙头产业,实现亚洲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周边的援助力度。对周边中小国家,要从战略高度进行扶持,尤其是要授人以渔,把经济援助与对象国的发展意愿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有限的经济援助调动对象国发展积极性,撬动周边共同发展。
(三)处理好中国与大国在周边的互动,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欧洲等所谓的域外大国实际上也深度参与中国周边事务,与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一样是中国周边关系中的重要大国。处理好与大国在中国周边的关系,是运筹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要依托中俄全面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各大国在周边与中国形成良性互动,尤其是推动中美在亚太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与各大国构建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的新型大国关系。
(四)构建周边立体式外交格局。
各国内政外交界限模糊化使得传统政府外交已经不足以实现日益复杂多样的外交目标。深化国家、政党、社会、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加深各国人民相互理解,拉紧彼此心理距离,化解相互误解疑虑,营造友好合作气氛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外交不但需要政府外交的引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构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优势互补、有效配合的多层次对外工作格局。尤其是要发挥政党外交面向周边各国政党及其党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交往的特点,密切中国共产党与周边国家政党在战略政策制定、政党优势发挥、进行党的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等治国理政经验方面的交流互鉴,服务于国家政策战略制定和国家总体外交。
(五)推进周边机制建设。
周边地区机制性“安全阀”缺失是中国周边形势阶段性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亚洲各国关系日益密切,各种矛盾和摩擦将同步上升,并将长期存在下去。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周边各国对中国期望也在上升,期待中国提供更多地区性公共产品。中国应该下大气力推进周边经济合作机制建设。与此同时,推动完善现有的次区域联合巡逻等机制,探索周边安全机制建设新途径,补齐地区机制安全短板,减少战略误判,管控并适时解决矛盾和争端,敢于、乐于并善于提供安全类公共产品,树立中国在周边安全领域内负责任大国形象,影响地区安全合作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