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备课教案应简练而精当
1、备课教案应简练而精当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进行组织、引导、和指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没有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教师随着学生的“学路”来定“教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显得”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2、备课应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1)全面认识教材。
a、从字词句着手,把握思想内容,明确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有的文章要写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事情,都要反映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要通过读来确定,不能或干脆定两个中心。教师反复研读课文,抓准了中心思想,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b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把作者行文的线索搞得清清楚楚,既要分清段落层次,又要搞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搞清楚了,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对于教学的中介——教材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教师备课如不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那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出发点定位于“我应该怎样讲”,而不是考虑“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背下来即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不能随学生的“学情”而变化。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地处理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
c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抓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便于我们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要备读课文。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反复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时,老师备读课文也是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备读”,就很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议边读了,更不用说给学生作示范了。现在我们有的老师播放正确的朗读录音来教学,但是我认为这也不能代替老师自身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3)备课教案中应该设计教后反思这一环节
现行的备课教案,在教师上完
2、备课应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课之后就不再发挥其作用,甚至在上课之前就没有发挥作用。这样,对于培养未来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也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也好都是不利的。如果教案中要安排反思的环节,即在教学之后要对上课所用的教案进行反思和加以改正。课上完了,效果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怎样?所备的课和撰写的教案有哪些利弊?教学完这节课后,我们的想法或感悟是什么?得与失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个案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它对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揣摩教学方法,提高吃透教材能力都大有益处。因此,备课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后反思设计到教案上。把它作为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
(4)做好课后的练习答案。
有了正确的答案以后,教师才能够在学生解答时,及时肯定他们正确的方面,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索,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小结和归纳。
第二篇:1一面备课教案
达依乡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一面》
教 学 设 计
(初 稿)
教师:姚杰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日
《一面》教学设计(初稿)
主备人:姚杰 课题:《杨氏之子》
集体备课时间:2017年11月10日 地点:达依乡中心小学谈心室 教材分析:
《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
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56名,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纪律可以,学习一般。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并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生字、生词、理解部分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课文导读提示,合作交流讨论,理解重点句子含义,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感受青年作者对鲁迅革命忘我、关爱忘我崇高精神的敬仰和爱戴。
教学准备:
1.本文作者阿累简介。收集鲁迅的资料、照片 2.鲁迅逝世前日记、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一面就印象深刻,难以忘记的人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一面》就是作者阿累在见过主人公一面之后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而写的,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鲁迅。
2.对于阿累和鲁迅,大家了解多少?【交流资料,了解阿累、鲁迅以及当时社会背景】
3.同学们对于阿累和鲁迅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明白为什么阿累只见过鲁迅先生一面之后就难以忘怀呢?
[设计意图]
了解阿累、鲁迅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行为。以“为什么阿累只见过鲁迅先生一面之后就难以忘怀”为任务驱动,激起学生对这篇略读课文的阅读期待,自觉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初读课文,指名认读生字词,及时正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以时间为顺序,讲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的内山书店与鲁迅见了激动人心的一面。
[设计意图]
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设计了一个口头练习,即用青年工人的口吻用两三句话来讲述书店偶遇鲁迅的事情。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先生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短暂的一次会面,我对鲁迅的印象怎么样呢?【学生浏览全文】
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我”对鲁迅最深的印象,那就是——“瘦”。(板书)找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仔细品读。【小组同学一起找,品读,派代表在班上汇报。】【重点朗读这几个句子,个人挑战读、小组读、全班读】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衣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2.这六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出示六个句子,同桌互说,在班上说】
第一句从总体上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瘦。第二句主要描写了他的脸部。第三、六句描写了他的手非常瘦。第四、五句描写了他的脸。
这几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鲁迅的?
第一次是总体写他的瘦,有两次是写他的手,有三次是写他的脸非常的瘦。
3.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这么瘦?【小组同学一起找,在班上汇报】 同学们,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这么瘦呢?请同学们再继续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8自然段:“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同学们,我们从“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还有“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这里可以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是全心全意革命一生的,他身上有一种奉献精神。(板书:全心全意 革命一生 奉献精神)这就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瘦的原因了。(板书:鲁迅)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略读课文教学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因此,在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后,也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深入阅读。
作者对于鲁迅外貌上“瘦”这一特点的反复描写,是文本在人物描写上的凸显之笔,让学生重点品味这些语句,能准确地感受人物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文中有很多写得好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去品析一下吧。【小组内品读交流、选代表在班级汇报】。
1.文中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的意思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作者眼前为之一亮,表明了他对鲁迅的敬仰,以及见到“鲁迅译”这三个字的兴奋心情,是因为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看到了他,就好像看到了光明一样,所以,作者的眼前为之一亮。
2.文章的13自然段最后一句: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的意思是“反复地抚摸”。
我反复地抚摸,但是还舍不得买,这里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书,但又难以得到的心情。
3.文章的16自然段: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同学们,想一想,“父亲”是多么亲切的字眼,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车售票员,可是鲁迅先生却对我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和,让我的心里感觉到了温暖,有一种慈父般的爱涌在了我的心头。
4.文章的27自然段:“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一个是热爱文学的青年,一个是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他们是心有灵犀,一见如故,当我见到鲁迅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快乐,想叫出来却又不敢叫出来,所以就结结巴巴的。这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最崇敬、热爱的鲁迅就在身边,这种激动的神态,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出来。
“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同学们,为什么作者当时不直接喊出鲁迅先生的名字,而是向四周望了望呢?
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而且环境非常险恶,怕有密探之流秘密偷听。“可没有蹦出来”这是因为我要保护鲁迅先生,不让他被发现,这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比的敬爱之情。
让我们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5.文章的29自然段: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在这里,既写出了作者被鲁迅先生崇高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激之情。
带着这种感激之情,同学们,再把第29段读读吧。
6.文章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因为我和鲁迅先生之间的一面,就给我极大的鼓舞,而且还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使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能够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的力量,通过这句话,作者将一次小的见面和鲁迅大的精神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板书:“小’见面
“大”精神)
7.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又给予了我怎样的关怀呢?
首先,他是廉价卖书,而且还无私地赠书给我,另外,他还推荐别人的书给我,就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还有那点头,那微笑,都是对我们年轻人的信耐,给我们信心。
8.小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一面给了我什么样的印象呢?给了作者怎样的影响呢? 可以说这一面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力量是无穷的,时刻以“鲁迅先生是和我们是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是永远在一起的,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作者牢记了这一面。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促使着学生沉浸在一种积极的深入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五、课外拓展
1.补充材料
下面老师补充一点材料给大家,这是鲁迅逝世的前三天的日记,我们听听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做什么。【两名学生读日记,同时配以渲染气氛的背景音乐】
鲁迅逝世前后
1936年10月15日 发表《半夏小集》,无情地揭露了叛徒、汉奸之类的丑恶嘴脸。
16日 下午作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17日 上午续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系最后一篇文章,未完稿。午后复曹靖华信,表示要养好病继续战斗。下午,访鹿地君,往内山书店。晚,周建人来,谈至十一时。至一时上床就寝。
18日 二时即睡不好觉,三时半坐起来,气喘又发,后来继以咳呛,咳嗽困难,气喘更加厉害。六时半左右,支撑起来执笔,断续写成一信,通知内山完造:“出乎意料之外,从半夜起,哮喘又发作起来了。因此,已不能践十点钟的约,很对不起。”并托内山请医生。此信为鲁迅之绝笔。
19日 早晨5时25分,一贯言辞激烈、最富战斗性的作家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现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寓所。
同学们,听了这些,结合你在脑海中的印象,你想说些什么呢? 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革命家,他是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
2.总结文章写作方法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文笔,鲁迅先生的印象已经深深印在你们的脑海中了,你们能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这篇文章的吗?
这篇文章能够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人物的外貌,并且还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的思想性格。
同学们,你可以选择你周围的你熟悉的一个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抓住他的特征来描写他的外貌,最好能够通过外貌描写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个任务就留给大家课下去做。
[设计意图]
其一:学生在学习本文课的基础上,了解鲁迅逝世前的工作情况,能更深地感受到鲁迅是怎样忘我地工作的,达到延续情感的目的。其二:教材是蕴含丰富写作资源的宝藏,结合文本进行作文训练,把作文练笔融进课堂,让学生动笔成为一种常态,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19、一面 “瘦”
全心全意
革命一生 奉献精神
“小”见面“大”精神
第三篇:劳动关系复习资料(简练版)1
劳动关系的称谓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劳工关系、劳使关系、产业关系
劳动关系的主体 :员工、员工团体、管理方、雇主协会、政府
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合作、冲突、力量、权利
劳动关系的性质 :平等性、不平等性、经济利益和财产关系、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 2技术环境3政策环境4法律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 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1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2劳动关系的确立是通过契约的形式认定的3劳动者集体组织在劳动关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4劳动关系的实质仍然是对抗
经典作家笔下的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特点:
1、劳动关系是平等的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是合作的劳动关系;
3、劳动关系不体现任何的身份差别;
4、劳动关系的主体发生在劳动者之间。
公有制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上,利益主体不明确2劳动关系的运行上,很多还运用行政手段调节3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上,利益无明显分化
股份制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主体身份比较清晰;2劳动关系的运行及关系处理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
私有制经济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的性质上,本质上是劳资关系;2劳动关系的构成及力量对比上,明显不平衡状况;3劳资关系的处理没有制度化、契约化。
新制度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
1、开展工会运动;
2、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3、重视工会和集体谈判的重要作用;
4、注意研究雇主方与工人工会的制度;
5、注意研究工会、雇主和政府等各种组织的行为和特征。
人事管理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
1、不主张雇员参加工会,并进行集体谈判;
2、强调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人事管理来代替工会的作用;
3、在企业建立一种 “新型的劳资关系”;
4、重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桑德沃理论模型提出的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2、工作场所因素
3、个人因素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优势需要及相关需要:在人的多种需要当中,在某种条件下会有一种需要是排在第一位,在需要结构中占优势,其他需要排在它的后边,这排在第一位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
优势需要变化的规律: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优势需要;
2、心理成熟程度影响优势需要
3、文化状况影响优势需要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当事人不同
2、内容不同
3、作用不同
4、效力不同
5、产生时间不同
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认识:1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2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性质
以“国家本位”为基础的认识:
1、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有直接的联系,劳动者是这种关系的实质与内容;
2、劳动关系与劳动者一方在企业、机关集体组织中劳动,遵守内部劳动规则;
3、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有密切联系;
4、劳动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要按国家有关法律办理。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社会关系性质不同(2)支配权不同(3)风险责任不同(4)劳动报酬的性质不同
培育劳动力市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2、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
3、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保障体系
4、要把握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少走弯路。
建立劳动关系运行的有效机制:
1、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2、劳动关系实现的契约机制;
3、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
4、劳动关系的监察机制;
5、劳动关系宏观监测机制;
6、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冲突的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劳动合同的性质
冲突的背景根源:广泛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工作本身的属性
三方性原则总目标:以发展国家经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三方性原则的实施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是国际性的三方性组织法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印度---国家三方劳动大会 菲律宾---国家劳资生产委员会 新加坡---国家工资委员会
三方性原则的运作依赖下列因素:
一、雇主和工人相互合作的意愿;
二、双方代表各自团
体自由发表各自意见的权利;
三、政府与社会伙伴分享决策权的意愿;
四、各方对于三方
性原则的准确理解和共识。
劳动法包括:就业安全法、劳动标准法、劳动关系法、社会保险法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协商—调解—仲裁—审判
工业民主化的实现形式:
1234、通过雇主或雇主团体和工会代表或工会组织就雇员根本利益缔结书面契约---集体合同
工业民主化的意义:更新企业管理观念,实现雇员参与、人尽其才的经营方针,尊重和发展
人的价值,是科技发展和现代世界对企业乃至社会和国家管理的必然要求。
使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时需要注意:
1、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格局及其调整机制在逐步
规范、完善;
2、劳动关系的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
3、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确立与完善,政
府作用至关重要;
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雇主协会的作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
工会的结构分类:
1、职业工会
2、行业工会
3、总工会 工会的主要目的在于:经济的、安全的、雇员参与民主管理和决策的目的西方国家工会的组织结构及特征:
1、德国的产业工会
2、英国的多元结构工会
3、从行业
工会向产业工会转变的澳大利亚工会组织
4、行业和产业结构并存的美国工会
5、日本的企
业工会
6、高度集中的瑞典工会
西方工会的权利:
1、组织工会和代表职工的权利
2、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
3、罢工的权
利
4、工会参与管理的权利
工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工会组织率的下降。
2、对工会采取了强硬态度。
3、工会的政
治基础发生变化,影响工会的活动能力和范围。
4、工会自身的弊病也影响工会的吸引力和
凝聚力。
工会的对策:
1、制止工会会员数量继续滑坡;
2、不断扩大自身的工作领域;
3、工会走向
联合的趋势。
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维护----建设-----参与-----教育
政府的作用:
1、有权修改各项制度;
2、直接或间接控制许多公共部门;3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政府的角色:
1、劳动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2、集体谈判与劳工参与的促进者
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5、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政府劳动关系实践:
1、劳动力市场政策
2、社会正义
3、产业冲突
劳动法体系:劳动就业促进法、劳动关系协调法、劳动标准法、劳动监督法、劳动保障法
劳动法适用范围:空间、时间、对人的适用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等。基本义务:劳动义务、提高职业技能义务等
用人单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合理组织调配权、劳动报酬分配权等。基本义务:给付义务、保护义务、附随义务。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原则
2、参加民主管理的原则
3、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权利的原则
4、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和休息权利原则
5、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原则
6、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劳动法的作用: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违反劳动法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违法行为的实施、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行为人有过错
处罚形式: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标准法的法律责任(1)违反工作时间的法律责任(2)违反工资制度的法律责任(3)违反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法律责任(4)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的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的特定性;2.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3.劳动者在签定和履行劳动合同中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具有特殊性;4.劳动合同具有涉及第三人物质利益的特性。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合法原则
2、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内容:1必备条款:(1)双方当事人(2)劳动合同期限;(3)工作内容;(4)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5)劳动报酬;(6)社会保险;(7)劳动纪律和制度;(8)劳动合同终止条件2协商约定条款:(1)试用期限(2)保密事项(3)培训(4)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5)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的解除情况:(1)双方协商解除(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3)劳动者单方解除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①过失性解除②非过失性解除③经济性裁员④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单方解除:①提前30日书面②随时解除
集体谈判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1、集体谈判的积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2、集体谈判也是实现工会参与权的一个重要方法。
3、将集体谈判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集体谈判的内容:工资、工时、假期、请假、解雇、学徒、福利、职业培训、劳动安全与卫生、劳动保险、社会保险等。
集体谈判的基本程序:
1、谈判主体的确认
2、双方谈判立场的确定和谈判义务
3、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4、进入谈判
5、签订集体协议
政府介入集体谈判的途径:
1、制定劳动立法和一些基本国策,用以规范和影响集体谈判;
2、政府对集体谈判的内容干预表现为间接干预和直接干预;
3、对集体协议实施的干预;
4、通过对国家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对集体谈判进行客观指导;
5、建立三方性机构,协调劳资双方在集体谈判中所出现的问题。
实行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一般原则:
1、主体独立性原则
2、权利对待原则
3、工会代表原则
4、双方合作原则
劳动争议的原则:
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的特有原则:
1、自愿原则;
2、合法、合情、合理原则;
3、处理简便、及时、不收费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的特征:
1、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特定性和独立性;
2、劳动争议仲裁由劳动争议当事人提出申请;
3、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是当事人自愿提交的;
4、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有强制仲裁的特点;
5、劳动争议仲裁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1、独立办案原则;
2、一次裁决原则;
3、合议原则
4、回避原则 ;
5、合法、合理原则;
6、为当事人保密原则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特征:
1、劳动者争议诉讼要解决的是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诉讼制度中的当事人必须是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当事人;
3、必须是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当事人有不服仲裁裁决的。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沟通:所谓沟通,就是主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
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只能,率领其隶属人员王城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劳动者: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
劳动争议:一般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立法的范围内,因适用法律规范和履行、变更、解除及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直接相联系的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共同协商:是指资方为协商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是不需要征得员工或代表的决策程序。
劳动:特指生产性劳动,即是指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雇主协会: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力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
劳动争议调解:特指用人单位内部的调解机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三方性原则:政府与雇主组织和劳工组织(工会)三方就劳动关系领域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对话,消除误解,弱化有争议的问题,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取得共识,共同协商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它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的协议。
黑名单:又叫黑标。他是雇主在劳动冲突中对劳动者采取的一种秘密报复手段。
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劳动关系运作:管理者与劳动者双方主体及其代表在处理与劳动相关的经济利益时所持有的或是矛盾、斗争,或是尊重、协商的态度、立场等及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罢工:又称同盟罢工,指行业的全体劳动者或企业内的一群劳动者,以工资或劳动条件的改善等经济利益的获得为目的而采取的共同停止工作的行为。
怠工:懈怠工作的意思,指劳动者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或离职,而是在工作中故意懒散、怠惰、或浪费雇主或企业的原材料,以此来达到维持或改善劳动条件的目的。
联合抵制:指一群劳动者团结起来,对于不满足他们要求的雇主及与雇主有关的人,杜绝其社交上和经济上的一切联系,以迫其就范。
排工:雇主在使用劳动力时,对某些劳动者采取排斥态度。其中专门排斥那些加入工会的劳动者。
劳动监察:是劳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劳动监察职权,通过其监察活动,采取强制性措施保证各项劳动法律、法规实施的劳动法律制度。
工业民主化:指工人参与权的获得与发展。
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干某种原因导致当事人双方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集体谈判:指劳资双方举行的有关劳动条件及其他有关劳动问题的谈判过程或方式。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居中公断的行为,包括对劳动争议依法审理并进行调解、裁决的一系列活动。
第四篇:求职信应精而简要
第一点反覆校正
不论你的求职信写得如何突出,如果没有小心校对过,引致最终错漏百出亦是徒然。所以你要再三阅读你的求职信,确保没有错漏,才好将信寄出。对于一些不太明白的用词要特别小心,避免用错词语使你原有的意思被误解,贻笑大方。
注 要 事 项 :
-小心错别字。
-公司名称和负责人的职衔及姓名要多加留意有否出错,以免被扣印象分。
-反覆校正,确定信件无误才把求职信寄出。
-检查一下附加的资料是否齐全,如履历表、相片及学历证明等等。
-可以的话不妨将求职信给朋友看看,看看有没有错漏之处。
第五篇:小学集体备课教案1
一年级数学教案——《摆一摆想一想》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二、教学准备:
投影片、数位表、黑白棋若干颗、记录表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知识。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基于上述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这一实践活动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与游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100以内数的特点与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玩乐中感受数学的神奇奥妙,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摆棋子写数的活动中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点与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数的规律。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打算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尽情地摆弄、玩耍手中的棋子,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引导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后,让学生在情趣高昂时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老师给大家讲个《神奇的1》故事好吗?
从前,数学王国中有个小精灵名字叫“1”,一直以来他都闷闷不乐的,很不开心,认为自己总是最小的,让人瞧不起。国王看见了,也很伤心,于是,想了个办法,请来了一个魔术师,名叫“数位表”,让他来帮帮小精灵“1”,让她变得快乐,变得自信。
教学流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受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是教学的
设计意图
魔术师挥动着神奇的魔棒,让小精灵“1”在他的身上尽情地舞蹈,当她跳到十位上时,她变成了10,其他的数学王国中的小朋友为她鼓掌,她很开心,很开心,继续舞蹈着。当她跳到百位时,她变成了100,下面掌声、欢呼声更是激烈。当她跳到了万位时,她变成10000,人们就奋勇上来与 她舞蹈。
从此以后,小精灵“1”就不再苦恼,不再看不起自己了。而是,在数学王国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余热。
(注:本故事纯属自编。)
小朋友,我们要不要学着魔术师,来变变魔术?
今天我们就学魔术师,用数位表和棋子来变魔术,看看谁最聪明,变得又多又好。(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实践活动一:
(1)、学生拿出学具(数位表及棋子),我们用4颗棋子,和一张数位表,来变魔术,比一比,谁变得多,变得好。
出示友情提示:
1、只用4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数。
2、摆出一个数读出来,并写在本子上。
3、完成后,与同桌说说你变了多少个数?你是怎么变的?
(2)、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巡视,引导需要帮助的同学。
(3)、汇报交流
①、最多摆几种?
②、你是怎么摆的?上来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一人摆,大家读,老师帮着板书)
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比一比,谁摆的好?为什么好?评价他们的摆法。
⑤、小结。
教学流程
2、实践活动二:
(1)、下面,我们用自己手中的棋子,四人小组分工,自由选择1颗、2颗、3颗、5颗、6课棋子,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变魔术,一边变,一边读,并及时记录在本子上,然后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并由组长组织汇总在记录表上,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四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践操作
(3)、汇报交流
你选择几颗棋子?你是怎么摆的,分别摆出哪些数?
你发现了什么?
(4)、验证自己的猜想。用自己最好的方法,快速地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说出7颗、8颗、9颗棋子分别能摆出哪些数字,便把汇总表补充完整。
(5)、交流反馈
(三)、巩固升华
1、游戏:猜年龄
小红的奶奶今年的年龄,个位数字加上十位数字正好是10,小红的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小的奶奶今年已经是七十多岁了,她应该是多少岁?
2、拓展练习
用10颗棋子能摆几个两位数?
11、12颗呢?
回家自己试一试,并找一找,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规律?
(四)、全堂小结
谁能说一说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会认真观察,多动脑,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神奇的发现。
重要环节之一。
再者,“趣”是低段学生课堂的“调味品”,有了它,学生才愿学、乐学、爱学。
因此,我创设“讲故事”这样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奥妙的欲望。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一年级的小朋友中,让他们玩,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归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应用获取数学知识,让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做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在练习设计中,我让学生做个小游戏--猜谜语,正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让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流有余念,让学生自由探究,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断
(一):
师:我们也来当一当魔术师,来变变魔术吧!
请大家拿出四颗棋子和数位表,就用四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数,比一比,谁摆的最多,摆得方法最好。注意,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友情提示。
生:齐读后,开始动手摆棋子,并一边读数,一边写数。
师:摆好的同学,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摆的,都摆出了哪些数?并比一比,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变魔术,并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我是这样摆的:(上台演示)先把4颗棋都放在个位上,是4;再移一颗到十位,是13;再移一颗到十位,是22;再移一颗,是31,再移一颗到十位,就四颗都在十位上是40。
师:老师做你的小秘书,把你刚才摆的4个数写下来(板演:4、13、22、31、40)
生:老师,我不跟他一样。
师:好,你上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我是这样摆的,我全部都先放在十位上,就是40,然后全部都放在个位上是4,再放一颗到十位上,其他的放在个位上,就是13,然后,反过来,3颗放在十位上,一颗放在各位,就是31,还有两颗放在个位上,还有两颗放到十位上,是22,然后,再反过来放,还是一样是22,所以就只有一个22了。
师: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告诉老师,我们也把他写下来。
师:小朋友的想法都不错,我们一起为他们俩鼓掌!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
生:呵呵,老师,我是随便摆的。
师:哦?那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比较喜欢哪一种摆法?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这样一颗一颗移不会忘记,而且好玩点。
生:我喜欢第二种摆法,只要摆好一个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数,简单点。
生:我不喜欢第三种摆法,这种摆法有时候会忘记掉了哪些数都不知道。
师:每一个同学都有心目中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摆,摆出的都是5个数。但是,我们也应该要考虑一下,哪些方法会比较好,到时,我们也可以用那种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摆得多,而且摆得快了。
片断
(二):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1-6颗棋摆出了相应的数(演示)。而且发现了一些小秘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7、8、9颗棋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
生:分别能摆出8、9、10个数。
师:谁同意他的想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1-6颗棋摆出的是2、3、4、5、6、7个数,所以用7、8、9颗棋就能摆出8、9、10个数。
师:一定吗?
生:一定。
师:这毕竟是我们刚才发现的小秘密,到底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知道确切的答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不过这一次你可以选择摆一摆,也可以不摆,在脑子里想,然后直接写出这些数。
生:动手实践操作。
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生:我选7颗,写了8个数:7、16、25、34、43、52、61、70。
生:我用9颗棋写出了10个数:9、18、27、36、45、54、63、72、81、90。
生:我用8颗棋写出了9个数:8、17、26、35、44、53、62、71、80。
师:其他同学写的数都是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都是对,老师为你们骄傲,那我们也来祝贺自己吧!
生:棒!棒!棒!我真棒!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处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索能力的发展。《摆一摆,想一想》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我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充分玩耍棋子,摆弄棋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然而从开始设计,到之后的实践上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这堂课以下几个方面让我感触颇深:
1、理念更新,落实实际行动。
新课程观念新了,思维活了,而实实在在落实课堂实际中才是最重要的。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从情景创设,到实践操作,接着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最后应用规律。教师都只是提供了材料,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与操作,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最终在相互合作交流中掌握了知识。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中,同学们一反课改前的“静”,而是热闹闹的“动”了起来,这也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拓了,能力发展了,头脑也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浓了。在整堂课中,我就是让“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用棋子变魔术,创造出一系列数的,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我用猜想--验证--应用,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让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3、合作交流,发展学生能力。
实践操作,汇报交流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用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和运用数学。学生是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竞争欲,因此,我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娱乐中、探索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独立 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感。整堂课中,都是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完成,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4、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①、时间调空问题。这样相对开放的实践活动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时间度的把握相对要困难点。如这节课,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1-6个棋子摆数、发现其中的规律,比较拖,浪费了时间,使后面的一些活动无法完成。实践活动课中如何更好的把握时间的“度”,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
②学生差异问题。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实践活动课中,对中小学生来说,确实能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可是在“探究”与“发现”中,他们失去了阵脚,多了些“随从”。如在这堂课教学中,我发现那些优生思维活,能力强,方法好,速度快,而少部分学生,反应较慢,显得有点困难。如果经常这样做,对于他们又是如何发展与提高?这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