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平现实表现材料
杨平同志现实表现材料
杨平,男,汉族,1974年7月生(39岁),四川宜宾人,1993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入党,在职大专学历(2001年9月自治区党校维吾尔语言专业毕业)。现任墨玉县统计局副主任科员。
1993.12-1996.12解放军新疆军区司令部管理处战士;1998.01-2001.07墨玉县扎瓦乡武装部干部(其间:1998.03-1998.12和田地委党校行政管理班学习、1999.09至2001.07自治区党校维尔语言大专班脱产学习);
2001.08-2004.10墨玉县墨玉镇综治办干部;
2004.11-2005.05墨玉县委政法委干部;
2005.06-2007.09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2007.09-2012.09 墨玉县扎瓦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2012.10-至今墨玉县人民政府统计局副主任科员。
政治素质较高。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在重大政治事件和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能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县委保持一致。
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执行政策法规方面能把好关,坚持原则。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牢记党的宗旨,自觉抵制和反对 1
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工作中自觉接受大家的监督,工作中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以身作则,自觉维护单位的良好形象,勇于与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2012年9月,调入统计局工作以来,能够继续发扬在乡镇特别能吃苦的工作作风,不以老同志自居、虚心向同事们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工作,主动要求去统计局所负责的扶贫村工作,带领统计局机关干部深入扶贫村开展入户调查等维稳工作,每轮到单位值班,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对不按规定戴工作证的干部,不管对方职务高低,自己认不认识都要求对先登记后才能进入办工区。根据工作安排,由他负责统计局的执法检查工作。
首先,组织全县统计人员进行统计法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的依法统计意识。在墨玉县广场设立了宣传台,为过往群众咨询解答《统计法》有关问题;发放《统计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利用音响设备现场宣讲《统计法》相关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增强了普法的效果。与此同时,多次下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在检查的40个单位中,立案调查10家企业,结案10家,收缴罚款5000元。通过检查,查出了存在有问题并进行了整改,确保我县统计数据的质量。
其次,扎实开展普法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制定了“六五”普法计划。不定期下单位、社区进行执法宣传,今年统计局进行统计普法培训6次,参加人数300人,组织培训班5期;统计上街普法宣传4次,参加1500人次;共发放统
计普法宣传教材150本。
在平时,杨平同志还特别注重民族团结。工作和生活中尊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能够主动帮助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维语水平较高。在民族干部当中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范围的农民朋友,工作之余经常与维族群众在一起交流和互相沟通。调入统计局后,原单位(扎瓦镇)许多基层干部及部分群众还经常来找他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一名副科级虚职干部,杨平同志平时注重自身建设,作风检点,工作和生活中能做到以身作则,有事有病尽量克服,充分利用时间抓好业务工作,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及无故旷工。在统计执法检查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成绩不夸大,困难问题不隐瞒,不弄虚作假,在统计局工作期间廉洁自律方面没有不良反映。
主要不足:1.对机关工作还不完全适应,工作耐心不够;
2、对统计各专业知识掌握尚不全面。
考核情况:2011称职、2012称职、2013年称职。
家庭情况:
妻子:张梦,1978年2月出生(36岁),群众,墨玉县第二小学教师;
女儿:杨梦圆,2001年10月出生(13岁),墨玉县二小学生。
二子:杨泽宇2013年2月出生(1岁)。
第二篇:杨平求职信
您好!真诚地感谢您在白忙之中浏览这份求职材料。您,一路辛苦了。祝愿贵公司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赏识。
我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2012年应届毕业生杨平。从一开始就对这个专业报有强烈的兴趣。这与本人的性格,爱好,对事物的态度息息相关。完美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
在校期间,我努力学好基础文化课程,学精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使自己在社交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在专业方面,本人系统的学了或正在努力学习测量学基础知识,控制测量技术,测量平差等课程。可以熟练地使用水准仪,dj6经纬仪,全站仪等精密测量仪器。并全面了解测量理论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后续时间内,我会更努力学好学精专业知识,为以后能轻松胜任测量工作打好坚定的基础。
贵公司的规模,制度,生产模式和美好前景已经深深地吸引一个即将放飞梦想的我,本人忠心希望毕业后能为贵公司效力,为贵公司贡献自己的才智。
此致
敬礼!
求职人:杨平2011年12月15日
第三篇:蔡仲平现实表现材料
蔡仲平同志现实表现材料
蔡仲平同志自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于金昌铁路中学任教,期间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先后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2003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思想政治方面,该同志一如既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事物和问题,大事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
在工作态度与师德方面,该同志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大局着想。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帮助同志,关心热爱帮助学生,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学生,总之,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业务能力等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教育方面,该同志长期担任一个或两个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平时的班务工作中,能经常与各科任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各科在纪律、学习上的情况,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等都在班主任的掌握之中,发现学生有偏科、差科能及时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找出补救措施,明确抓保对象,通过以上工作使大部分较好的学生都在各种测试中取得了优
异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在教学方面,该同志在实际教学中自觉履行教学常规,主动改善教学方法,课堂驾驭能力强,善于了解学生,善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发掘自身潜力。
在教育教学业绩方面,该同志始终把德育放在工作首位,寓德育于各种教学之中,双差生转化工作明显,所带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各级各类考试和竞赛成绩优良,所任学科的教学成绩均在校均或县均以上,2005届毕业班的会考成绩名列全县第四,所教语文学科名列全县第二,2008届毕业班的会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二,所教语文学科在市、县都名列第一,其教学经验在全县进行了交流。本人被评为永昌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时,本人积极探索教育教研工作,发表论著,在各级各类评比和竞赛中成绩优秀。任职期间,有3篇论文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其中有2篇论文获奖;指导的学生作品《关闭身后的门》在“小天鹅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奖;教学案例《孔已己》在“金昌市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课堂教学在“永昌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中学组一等奖;教研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被甘肃省教育科学领导规划小组确立为“十一五”规划课题。
该同志在担任教导主任期间,从不贪图享受,反复探索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担当新课改新理念的先行者,一直奉行“教学质量”是立
校之本的法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想方设法提高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工作富有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公正化。
综上所述,蔡仲平同志在任中学一级教师期间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符合正常晋升中学高级教师的条件,同意该同志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特此报告
金昌铁路中学 二○一○年六月 3
第四篇:杨云平先进材料
无悔人生
——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杨云平事迹材料
在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其乃巴格村,有一位被当地群众称为“杨专家”的大棚技术员杨云平,他在短短5年多的时间里帮助当地60多户维吾尔族困难家庭建起温室大棚,教会1000多户维吾尔族群众大棚种植技术,使他们迅速走上致富路。
放弃优厚条件,选择无悔人生。杨云平出生在山东省寿光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当地种植大棚蔬菜而享誉中外,蔬菜大棚的兴起使当地农民迅速富裕起来,杨云平家也不例外地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2006年的一天当他得知新疆要选聘一批优秀技术员赴疆支农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当时家里人极力反对,村里人也非常不理解:“家里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那么好,为什么要到条件那么差的新疆去呢” ?可他憨厚地笑着说:之所以那里条件差,我才要去呢,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富了起来,我要在有生之年为新疆的老百姓做点好事。
十几年如一日,对群众倾情付出。初见杨云平时,脸色黝黑、身板结实的他正坐在被当地群众称为“大棚诊所”的房间里,为大棚农户艾尼瓦尔〃阿不拉配制灭虫药品。30多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摆满了各类科技书籍和大棚器材。“最近病虫害发生较重,又是果品和蔬菜的盛果期,所以要特别注意用药。这种烟熏药既环保效果又好,深受大棚农户的欢迎。”说话间,杨云平拿起刚配制好的药,要去艾尼瓦尔〃阿不拉的大棚看一看。艾尼瓦尔〃阿不拉的大棚位于其乃巴格村一组,大棚里,一排排油桃树错落有致,艾尼瓦尔〃阿不拉说,近年来,我种油桃多亏了杨技术员的指导,以前我什么都不懂,在他的指点下,我现在效益越来越好,近年来每公斤油桃的批发价是35元,再加上种植蟠桃的收入,他的大棚每年收入能达到8万多元。
他如同我们的家人,我们离不开他。杨云平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话,和农民交谈比较吃力,但当地农民见到他都非常地喜欢和他拉家常,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据了解杨云平和全国劳动模范王乐义同村,他退伍后,王乐义手把手地教会他大棚种植技术,使他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06年,杨云平选择到新疆推广大棚种植技术,成为一名大棚技术员。“5年前我到其乃巴格村时,库尔班〃买买提还是个贫困户。当年我替他担保,帮他凑够了建棚所需的资金,并借给他700多元买肥料。”“卡哈尔〃阿不拉3年前建好大棚种上了黄瓜,可黄瓜长势不好,我在他家住了整整七天,帮他解决了技术问题,还借给他1000元周转金……”谈起推广大棚种植技术过程中自己帮助过的当地群众,杨云平说也说不完。
刚到比西巴格乡工作的那一年,杨云平一口气帮助其乃巴格村32户维吾尔族群众建起了大棚。一些农户建大棚缺乏资金,他就做他们的担保人;农户没有时间购买药品和大棚器材,他就帮他们从县上买回来。而村民们待他也不薄,大棚里的蔬菜、瓜果长成了,都会送些到他家里,让他尝尝鲜。村民们逢年过节、遇到喜事也总喜欢叫杨云平到家里坐一坐。“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更多了,对建大棚的农户补助力度越来越大,找我帮忙建大棚的农民多了起来。”
自杨云平2006年被农技部门聘请到当地教授大棚种植技术以来,全乡已形成4个规模较大的大棚种植村,近千户农民靠大棚种植走上了致富路。
第五篇:杨云平先进材料
无悔人生
——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杨云平事迹材料
在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其乃巴格村,有一位被当地群众称为“杨专家”的大棚技术员杨云平,他在短短5年多的时间里帮助当地60多户维吾尔族困难家庭建起温室大棚,教会1000多户维吾尔族群众大棚种植技术,使他们迅速走上致富路。
放弃优厚条件,选择无悔人生。杨云平出生在山东省寿光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当地种植大棚蔬菜而享誉中外,蔬菜大棚的兴起使当地农民迅速富裕起来,杨云平家也不例外地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2006年的一天当他得知新疆要选聘一批优秀技术员赴疆支农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当时家里人极力反对,村里人也非常不理解:“家里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那么好,为什么要到条件那么差的新疆去呢” ?可他憨厚地笑着说:之所以那里条件差,我才要去呢,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富了起来,我要在有生之年为新疆的老百姓做点好事。
十几年如一日,对群众倾情付出。初见杨云平时,脸色黝黑、身板结实的他正坐在被当地群众称为“大棚诊所”的房间里,为大棚农户艾尼瓦尔〃阿不拉配制灭虫药品。30多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摆满了各
类科技书籍和大棚器材。“最近病虫害发生较重,又是果品
和蔬菜的盛果期,所以要特别注意用药。这种烟熏药既环保
效果又好,深受大棚农户的欢迎。”说话间,杨云平拿起刚
配制好的药,要去艾尼瓦尔〃阿不拉的大棚看一看。艾尼瓦
尔〃阿不拉的大棚位于其乃巴格村一组,大棚里,一排排油
桃树错落有致,艾尼瓦尔〃阿不拉说,近年来,我种油桃多
亏了杨技术员的指导,以前我什么都不懂,在他的指点下,我现在效益越来越好,近年来每公斤油桃的批发价是35元,再加上种植蟠桃的收入,他的大棚每年收入能达到8万多元。
他如同我们的家人,我们离不开他。杨云平操着一口浓
重的山东话,和农民交谈比较吃力,但当地农民见到他都非
常地喜欢和他拉家常,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据了
解杨云平和全国劳动模范王乐义同村,他退伍后,王乐义手
把手地教会他大棚种植技术,使他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06
年,杨云平选择到新疆推广大棚种植技术,成为一名大棚技
术员。“5年前我到其乃巴格村时,库尔班〃买买提还是个
贫困户。当年我替他担保,帮他凑够了建棚所需的资金,并
借给他700多元买肥料。”“卡哈尔〃阿不拉3年前建好大
棚种上了黄瓜,可黄瓜长势不好,我在他家住了整整七天,帮他解决了技术问题,还借给他1000元周转金……”谈起
推广大棚种植技术过程中自己帮助过的当地群众,杨云平说
也说不完。
刚到比西巴格乡工作的那一年,杨云平一口气帮助其乃巴格村32户维吾尔族群众建起了大棚。一些农户建大棚缺乏资金,他就做他们的担保人;农户没有时间购买药品和大棚器材,他就帮他们从县上买回来。而村民们待他也不薄,大棚里的蔬菜、瓜果长成了,都会送些到他家里,让他尝尝鲜。村民们逢年过节、遇到喜事也总喜欢叫杨云平到家里坐一坐。“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更多了,对建大棚的农户补助力度越来越大,找我帮忙建大棚的农民多了起来。”
自杨云平2006年被农技部门聘请到当地教授大棚种植技术以来,全乡已形成4个规模较大的大棚种植村,近千户农民靠大棚种植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