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备课考核办法
闫辛学校教师备课考核办法
一、目的意义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二、备课和使用
1、教研组长每期放假前作好下期备课任务分解,并通知到教师人头,由教导处备案待查。
2、教师在假期按分派任务备课并注意备课质量,下期开校第一周交教导处查验。
3、下期开校第二周,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讨教案,三周内定稿,然后交教导打印成册分发到每位教师。
4、教师在使用备课教案时,注意随时修订教案,作好眉批,写好教学反思。
5、一学期满,教师要将自己使用的教案交还教导处,下个学年度第一期由教导处、教研组组织骨干教师对教案作再修订。
6、一学年满后,在教材内容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不再要求教师备课,只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订。
三、考核
1、从下期起,两期内参与备课且完成分派任务的教师每期奖200元,领导组织奖100元(组织研讨、修订、打印),打印教案文稿的教师的考核奖金,由学校行政研究决定。
4、备课质量考核:从下期起,两期内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蹲点教研组领导参与,在每期第二学月评出15个“备课教案质量先进个人”,奖100元/人;教案简直无实用价值的,扣该教师绩效工资150元;学校行政牵头评出“备课活动优秀教研组长”3人,奖100元/人。
5、备课过程考核:主要检查修订和反思,无则计0分,有则按优、良、中、差,分别计15、12、8、5分。
6、一学期满,未将自己使用的备课教案交还教导处的,扣该教师绩效20元。
第二篇:教师考核办法
教师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我校所有在职的教师。
二、考核时间:每期末进行一次考核,学上学期占40%,下学期占60%,求和计入总分。
三、考核结果的使用:作为评优、选先、确定职称、晋级、评聘量化的主要依据。
四、考核的主要内容:德、能、勤、绩等方面。
1、对教师德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师德表现等方面,重点考核教师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
2、对教师“能”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3、对教师“勤”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常规、出勤和学校兼职等方面的情况。
4、对教师“绩”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效果、教学效果、教研业绩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五、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1、实行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时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教师自评与学科组评议、年级组评议、学校考核组评议相结合。
2、考核结果的呈现方式为分数制,按考核优秀级名额分职称级别从高到低排序以确认优秀级。
3、考核结果自公布之日起受理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教师的书面复核申请,经复核后学校将考核结果报县教育局报案。
六、考核的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教师考核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教导主任、工会主席,成员:6名教师代表(其中一级教师2名,二级教师4名,由教师推荐产生,其中男4名,女2名)。
2、考核领导小组职责:按考核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本校考核工作,确定考核成绩,对有异议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
七、考核内容的分值分配:
德:20分,能:20分,勤:20分,绩:40分。
八、考核的具体办法:
(一)德(20分)。
1、内容:依法执教2分,爱岗敬业4分,热爱学生2分,严谨治学2分,团结协作2分,尊重家长2分,廉洁从教2分,为人师表4分。
2、具体要求:评见眉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表。
3、考核办法: ① 在学生中民主测评占20%。②、教研组测评占20% ③、年级组测评占30% ④、教导处测评占30%
4、扣分项目:①、体罚、变相体罚扣10分,②、乱收费扣10分,③、有偿家教、补课扣5分,④、向家长索要钱物扣5分,⑤、未尽事项视情节轻重扣1——10分。
5、非一线教师由教师代表民主测评。
(二)能(20分)
1、具体内容:
①、教育能力5分,②、教学能力5分,③、教育科研能力5分,④、教师专业发展5分。
2、具体要求:教育能力主要考核教师组织管理学生、学生思想工作和结合所教学科内容在课
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能力;教学能力主要考核老师钻研课程和教材,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老师教学研究与改革、撰写教育科研能力,总结提练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能力;老师专业发展主要考核老师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3、考核办法:
第①、②条考核每位教师每期上一节汇报课,由考核小组集体评议打分。(另拟考核评议打分表),上学期占40%,下学期占60%计入总分。
第③条由教科室根据教师上交的研究论文,经验总结材料评等打分。(教科室牵头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后展览公示接受监督)。并制定出具体的评审细则。
第④条由教导处从教师定阅资料,上交的读书笔记、会议记录上评等打分,结合继续教育的内容拟出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评等打分。
4、非一线教师仅考核③④项,每项10分。
(三)勤(20分)
1、具体内容: ①、教学工作量,6分,②、教学常规,8分,③、出勤,6分。
2、具体要求:
教学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师任课和担任班主任工作情况;教学常规主要考核教师“六认真”情况;出勤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作息制度情况。兼职人员算课时量一并纳入教学工作量,非教学人员的常规主要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以及部门工作的检查及获奖情况。
3、考核办法: ①、工作量:a达校平均工作量得6分,b超工作量按每超一节课加分计算(语、数、英超一节加0.5分,理化超一节加0.4分,政史超一节加0.3分,其余超一节加0.2分,如有混合求平均)。C不足校平工作量的每少一节扣0.2分,少两节扣0.5分,少3节扣0.9分„„,其中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又服从工作安排的得6分,d班主任工作每周按2课时纳入工作量计算。②、教学常规考核按教导处每月检查记录评等记分,按A、B、C、D(优秀、合格、不合格、未交),全是B等记8分,出现A等1次加1分,C等一次扣1分,D等一次扣2分。未上课人员工作未出现秕漏记8分。部门工作被上级表彰加2——5分,(县特5分,一等3分,二等2分)。若被学区、局批评1次扣1分,通报一次扣5分,通报两次扣10分。(被学校检查批评,通报折半计扣)。③、出勤考核由学校行政值周、校长、教导、年级组共同巡视登记签字考核。其中全勤(无病事假、优惠假除外)得8分。事假一天扣0.2分,病假一天扣0.2分。迟到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2分。(扣分不保底,此项可计负分)。
(四)绩(40分)
1、具体内容: ① 教育效果,10分。②教学效果,30分。
2、具体要求:
教育效果主要考核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教学效果主要考核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教学生的学科素质、创新能力发展,学科班级合格率、巩固率,以及帮助学团生等方面的情况。
3、考核办法: ①、教育效果:对班级常规要求由值周教师组共同考核,每日巡视记载,每周共同评分记载,评出通名次,第1——3名的班级每节课加1分,第4——9名班级每节课加0.8分,第10——12名的班级每节课加0.6分,第13——15名班级每节课加0.5分;凡是被值周、团委、教导处、年级组、学校通报的学生及班级一次扣所在班级班主任1分,另外每节课扣0.1分。②、班级巩固率达标得10分。具体要求:一年级巩固率98%,二年级巩固率97%,三年巩固率95%。每超一个百分点每节课加0.1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每节课扣0.1分。
学科班级合格率20分,其中A、B、C、D等率各5分,A、B、C、D等率得分:学科完成数/任务数x 5(或30/n)。
4、非一线教师的管理人员,若被校级(不含学校)以上的主管部门评为先进个人的此项得50分,工作无失误,民主测评满意度达80%得40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每高一个百分点加0.5分,若被学校点名批评一次扣5分,若被校级以上主管部门通报一次扣10分。(点名批评的原则:因工作失误影响学校教学秩序一次就可以点名批评;若工作有失误并未造成后果,还没有影响教学秩序,两次以上就可以点名批评)
九、另外加减分:
1、优秀教育、教学、教研论文以及教师参加的各类比赛,获县一、二、三等(名)分别加3分、2分、1分,逐级对应加1分,同级刊物发表视为三等奖加分。(此项加分不超过10分,超过10分以10分计)。
2、学生活动比赛的辅导教师。获县一、二、三等(名)分别加3分、2分、1分。逐级相应加1分。(同一项目不累加,均以证书为准)。
3、承担市、县、区、校级公开课,一节次分别加10分、6分、4分、1分。
4、承担市、县、校级课题研究,结题后主研组长加15分,10分、8分,主研人员分别加6分、5分、4分,协研人员分别加3分、2分、1分。
5、受县级(区)部门表彰的学校各部门、个人、部门负责人加15分,教师个人加10分。
6、上考核为优秀而本又评为优秀的加3分排名,如果以后仍然连续评为优秀的逐年递加1分后排名。
7、县级学科第一名(毕业班)当年考核直接定为优秀并按分数排名;本校学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中,全县集体第一名,学校主教练考核为优秀,并按分数排名,全市集体第一名,当年主教练定为优秀并排校第一名。
8、不服工作安排者当年不予以评优。
9、年累计假期15天者不予以评优。
十、否决项目。学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不称职。
1、考核分不足60分。
2、触犯刑律者。
3、连续旷工5天或累计十天以上者。
4、违犯计划生育者。
5、对学校制度或领导有意见要有组织、有纪律地提出,对无理取闹不按组织程序提出意见而越级上访者。
6、因工作失误,影响恶劣或影响教学秩序,被学校行政人员单独谈话两次及以上,或被学校行政集体谈话一次及以上者。
备注:此办法为意见征求稿,希全体教师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提出意见。对不合理的部分提出理由修改方案,对于只提不合理而无理由和修改方案的意见不予答复和修改。
杨柳初中 2009年12月
第三篇:教师考核办法
郑山街道中心校
2013年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各级师德建设文件精神,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激励广大教师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力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弘扬高尚师德,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强化和落实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师德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
1、民主性原则。师德考核工作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客观、公正的评价。
2、导向性原则。师德考核工作坚持考核、建设、整改相结合,重在建设,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3、实效性原则。师德考核工作坚持激励先进、推动整体、讲求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解决突出问题。
三、考核对象
1、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对象:各小学
2、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对象:各小学在职教师。
四、考核内容
1、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落实、工作实效、师德行为等方面。
2、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
五、考核方法和程序
1、师德建设工作考核
(1)学校自评。各学校认真总结本师德建设工作,按照县教体局关于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照《郑山街道中心校“师德提升年”活动考核细则》,自查、自评,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中心校考核各学校。
2、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分为考核组量化考核(占60%)与民主测评(占40%)两部分。每半年考核一次,分别于暑假、寒假前进行,最终两次取平均作为师德考核成绩。
(1)组织实施考核。
①学校考核组按照《郑山街道中心校2013年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计分表》对教师作出量化考核评价(结合平时检查);
②组织家长、教师、考核组等评价主体实施考核评议(家长、教师、考核组评议分别占10%、40%、50%)。
家长评议: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问卷调查或电话的方式进行。考核组随机抽取任教班级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长对任课教师进行评议。
教师评议:采取全体教师评议的方式进行。
对非教学人员量化考核部分,各学校可参照《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计分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民主测评部分,由教师评议和考核组评议两部分组成,分别占40%、60%。
⑵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组汇总书记面考核与民主评议结果,全年两次取平均值,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综合分析,逐一确定考核等次。
⑶反馈考核评议意见。考核组向每一位教师反馈考核结果,使之明确差距,反思问题,改正缺点。
⑷公示考核结果。教师考核等次要在本校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教师,考核结果存入教师师德档案,报表和统计表报街道中心校。
六、考核等级
1、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80分以上为优秀,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师德建设工作考核确定为不合格: ⑴学校当年发生多人多次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时间,影响较大的:
⑵学校当年因师德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经调查属实,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⑶对社会、家长举报的师德问题不核查,或查实后不处理、不纠正的。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职业道德考核等级为不合格:(1)宣扬封建迷信、歪理邪说,散布反动言论,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信息,造成重大影响的;
(2)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出现其他歧视、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3)从事有偿家教或有偿校外教学、培训、辅导等活动,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4)对工作敷衍推责、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
(5)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资料、商品和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经查实的;
(6)组织、参与或怂恿学生考试舞弊,经查实的;(7)擅自停课、缺课或脱离工作岗位,经教育不改的;(8)工作日饮酒,上班时间打牌、炒股、玩游戏(包括利用电脑)或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经教育不改的;
(9)参与赌博、酗酒等违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因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10)拉帮结伙、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影响团结的。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师德建设工作考核
师德建设工作将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师德建设工作考核结果,将作为学校和学校主要领导参评各类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对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在参评先进集体及学校主要领导参评先进个人时一票否决。
(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1、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2、师德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岗位聘任、职务评聘、评选各类型骨干教师或其他表彰奖励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3、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职务评聘、评选各类型骨干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或其他表彰奖励时一票否决,在岗位聘任中予以低聘、缓聘或解聘。
八、加强领导
1、中心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负责郑山街道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各学校要相应地成立考核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学校要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以及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程度。考核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和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公正。对带有普遍性的师德问题,要分类梳理,制订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或有师德问题的教师,要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及时诫勉谈话,限期改正。
九、本考核办法由郑山街道中心校负责解释。附:
1、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领导小组
2、郑山街道中心校“师德提升年”活动考核细则
3、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计分表
4、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表
5、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登记表
6、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报表
7、郑山街道中心校职业道德考核统计表
郑山街道中心校
2013.3.29
附1:
郑山街道中心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领 导 小 组
组长:张俊峰
成员:陈贯永
陈计华
杨进生
高
晓
王庆东
陈洪松
王连仕
许宝堂
陈仕杰
陈延彬
李凤群
谢瑞利 胡顺伟
葛玉山
吴书效
隋玉聪
监督电话:***
第四篇:教师考核办法
教师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我校所有在职的教师。
二、考核时间:每期末进行一次考核,学上学期占40%,下学期占60%,求和计入总分。
三、考核结果的使用:作为评优、选先、确定职称、晋级、评聘量化的主要依据。
四、考核的主要内容:德、能、勤、绩等方面。
1、对教师德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师德表现等方面,重点考核教师履行《中小学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
2、对教师“能”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3、对教师“勤”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常规、出勤和学校兼职等方面的情况。
4、对教师“绩”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效果、教学效果、教研业绩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五、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1、实行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时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教师自评与学科组评议、年级组评议、学校考核组评议相结合。
2、考核结果的呈现方式为分数制,按考核优秀级名额分职称级别从高到低排序以确认优
秀级。
3、考核结果自公布之日起受理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教师的书面复核申请,经复核后学校将考核
结果报县教育局报案。
六、考核的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教师考核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教导主任、工会主席,成员:6
名教师代表(其中一级教师2名,二级教师4名,由教师推荐产生,其中男4名,女2名)。
2、考核领导小组职责:按考核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本校考核工作,确定考核成绩,对
有异议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
七、考核内容的分值分配:
德:20分,能:20分,勤:20分,绩:40分。
八、考核的具体办法:
(一)德(20分)。
1、内容:依法执教2分,爱岗敬业4分,热爱学生2分,严谨治学2分,团结协作2分,尊
重家长2分,廉洁从教2分,为人师表4分。
2、具体要求:评见眉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表。
3、考核办法:
① 在学生中民主测评占20%。
②、教研组测评占20%
③、年级组测评占30%
④、教导处测评占30%
4、扣分项目:①、体罚、变相体罚扣10分,②、乱收费扣10分,③、有偿家教、补课扣5分,④、向家长索要钱物扣5分,⑤、未尽事项视情节轻重扣1——10分。
5、非一线教师由教师代表民主测评。
(二)能(20分)
1、具体内容:
①、教育能力5分,②、教学能力5分,③、教育科研能力5分,④、教师专业发展5分。
2、具体要求:教育能力主要考核教师组织管理学生、学生思想工作和结合所教学科内容在课
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能力;教学能力主要考核老师钻研课程和教材,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老师教学研究与改革、撰写教育科研能力,总结提练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能力;老师专业发展主要考核老师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3、考核办法:
第①、②条考核每位教师每期上一节汇报课,由考核小组集体评议打分。(另拟考核评议打分表),上学期占40%,下学期占60%计入总分。
第③条由教科室根据教师上交的研究论文,经验总结材料评等打分。(教科室牵头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后展览公示接受监督)。并制定出具体的评审细则。
第④条由教导处从教师定阅资料,上交的读书笔记、会议记录上评等打分,结合继续教育的内容拟出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评等打分。
4、非一线教师仅考核③④项,每项10分。
(三)勤(20分)
1、具体内容:
①、教学工作量,6分,②、教学常规,8分,③、出勤,6分。
2、具体要求:
教学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师任课和担任班主任工作情况;教学常规主要考核教师“六认真”情况;出勤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作息制度情况。兼职人员算课时量一并纳入教学工作量,非教学人员的常规主要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以及部门工作的检查及获奖情况。
3、考核办法:
①、工作量:a达校平均工作量得6分,b超工作量按每超一节课加分计算(语、数、英超一
节加0.5分,理化超一节加0.4分,政史超一节加0.3分,其余超一节加0.2分,如有混合求平均)。C不足校平工作量的每少一节扣0.2分,少两节扣0.5分,少3节扣0.9分„„,其中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又服从工作安排的得6分,d班主任工作每周按2课时纳入工作量计算。
②、教学常规考核按教导处每月检查记录评等记分,按A、B、C、D(优秀、合格、不合格、未交),全是B等记8分,出现A等1次加1分,C等一次扣1分,D等一次扣2分。未上课人员工作未出现秕漏记8分。部门工作被上级表彰加2——5分,(县特5分,一等3分,二等2分)。若被学区、局批评1次扣1分,通报一次扣5分,通报两次扣10分。(被学校检查批评,通报折半计扣)。
③、出勤考核由学校行政值周、校长、教导、年级组共同巡视登记签字考核。其中全勤(无
病事假、优惠假除外)得8分。事假一天扣0.2分,病假一天扣0.2分。迟到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2分。(扣分不保底,此项可计负分)。
(四)绩(40分)
1、具体内容:
① 教育效果,10分。②教学效果,30分。
2、具体要求:
教育效果主要考核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教学效果主要考核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教学生的学科素质、创新能力发展,学科班级合格率、巩固率,以及帮助学团生等方面的情况。
3、考核办法:
①、教育效果:对班级常规要求由值周教师组共同考核,每日巡视记载,每周共同评分记载,评出通名次,第1——3名的班级每节课加1分,第4——9名班级每节课加0.8分,第10——12名的班级每节课加0.6分,第13——15名班级每节课加0.5分;凡是被值周、团委、教导处、年级组、学校通报的学生及班级一次扣所在班级班主任1分,另外每节课扣0.1分。
②、班级巩固率达标得10分。具体要求:一年级巩固率98%,二年级巩固率97%,三年巩固
率95%。每超一个百分点每节课加0.1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每节课扣0.1分。
学科班级合格率20分,其中A、B、C、D等率各5分,A、B、C、D等率得分:学科完成数/任务数x 5(或30/n)。
4、非一线教师的管理人员,若被校级(不含学校)以上的主管部门评为先进个人的此项得50
分,工作无失误,民主测评满意度达80%得40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每高一个百分点加0.5分,若被学校点名批评一次扣5分,若被校级以上主管部门通报一次扣10分。(点名批评的原则:因工作失误影响学校教学秩序一次就可以点名批评;若工作有失误并未造成后果,还没有影响教学秩序,两次以上就可以点名批评)
九、另外加减分:
1、优秀教育、教学、教研论文以及教师参加的各类比赛,获县一、二、三等(名)分别加
3分、2分、1分,逐级对应加1分,同级刊物发表视为三等奖加分。(此项加分不超过10分,超过10分以10分计)。
2、学生活动比赛的辅导教师。获县一、二、三等(名)分别加3分、2分、1分。逐级相应
加1分。(同一项目不累加,均以证书为准)。
3、承担市、县、区、校级公开课,一节次分别加10分、6分、4分、1分。
4、承担市、县、校级课题研究,结题后主研组长加15分,10分、8分,主研人员分别加6
分、5分、4分,协研人员分别加3分、2分、1分。
5、受县级(区)部门表彰的学校各部门、个人、部门负责人加15分,教师个人加10分。
6、上考核为优秀而本又评为优秀的加3分排名,如果以后仍然连续评为优秀的逐年
递加1分后排名。
7、县级学科第一名(毕业班)当年考核直接定为优秀并按分数排名;本校学生参加的体育比
赛活动中,全县集体第一名,学校主教练考核为优秀,并按分数排名,全市集体第一名,当年主教练定为优秀并排校第一名。
8、不服工作安排者当年不予以评优。
9、年累计假期15天者不予以评优。
十、否决项目。学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不称职。
1、考核分不足60分。
2、触犯刑律者。
3、连续旷工5天或累计十天以上者。
4、违犯计划生育者。
5、对学校制度或领导有意见要有组织、有纪律地提出,对无理取闹不按组织程序提出意见而
越级上访者。
6、因工作失误,影响恶劣或影响教学秩序,被学校行政人员单独谈话两次及以上,或被学校
行政集体谈话一次及以上者。
备注:此办法为意见征求稿,希全体教师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提出意见。对不合理的部分提出理由修改方案,对于只提不合理而无理由和修改方案的意见不予答复和修改。
杨柳初中
2009年12月
第五篇:教师如何备课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如何备课,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最终弄懂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即教案。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 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二、教师备课备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一)备教材——吃透潜在点
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亦称课本)、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我们所指的“教材”都是狭义而言的。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材地位、作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练习和作业(包括随堂和课后)。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把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要点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加以系统的阐述,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插图。实验、注释等部分,课文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教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对教材中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吃透,上起课来必然穷于应付,教学效果不可能好。所以说,钻研教材是备课的主体部分。2.研究教材的步骤(1)浏览全套教材
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进行粗读,浏览一遍教材的主要内容,了解全套教材共有几册、几单元,分布在哪些年级学习,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从整体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概貌,把握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序性和整体意识,备课与上课时就能瞻前顾后,不至于重复讲解,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教材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读某一册教材
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就要通读所要教的某一册教材。通过通读全册教材,全面了解全册教材有哪些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各个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从而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深广度,领会编排或修改的意图。这样就可以为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钻研某一单元教材、某一章节教材作好准备。
(3)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
一个单元的教材是相对独立的一块知识,教师在单元备课时,不仅要对本单元教材细细读懂,清除障碍,而且要分析其内部结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个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以至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求明确,重点突出,而且可以前后联系,上下连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4)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教材
对即将施教的教材要认真阅读,细心分析,深钻细研,逐字逐句推敲、研究,做到“字字落实”,从而明确以下问题: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要使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熟练哪些基本技能?培养什么能力?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②本节课教材有什么内在联系?教材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最难理解与掌握的问题是什么?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各个例题、习题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搭配使用?(5)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
教材内容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来编排的,教学时教师不能把教材结构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要着重考虑以下问题:①怎样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组织好旧知识的复习,创设好学生接受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课题如何引入,新旧知识怎样衔接,新知识怎样展开,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②怎样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程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什么,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突破,关键如何抓住,也要做到心中有数。③怎样根据反馈原理选择和安排好层次练习,使听、说、读、写、算等技能训练落实到实处。④怎样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得到渗透。(6)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并注意经常积累资料,以帮助更好地吃透教材和补充教材。参阅有关教学资料和积累资料贵在经常、持之以恒。教师平时要像蜜蜂采集百花花蜜一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点滴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汲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经验。教师钻研教材、积累资料,决不是限于某一时期备课的要求,而是要精益求精地不断进行。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每节课的备课笔记后面留有空页,以便上课以后及时记录课堂中所发现的、而在备课时未曾料到的情况,包括教材阐释的精当、学生思想上的火花,或者思路上的障碍等等。注意积累资料,有助于改进教学,使教学更为丰富、精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可说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以上钻研教材的六个步骤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备课时也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不同教龄、不同水平的教师应重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二)备学生——摸清已知点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所谓备学生,即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有些问题,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是应该懂的,备课和讲课时不大重视,但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恰好在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有些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因而引起混乱,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估计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了解学生实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批改作业,与学生交谈辅导,测验考试,课堂提问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同一年级不同的班相同的教法,学习相同的内容,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会有不同。因此,应了解和根据所教的班的学生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三)备目标——落实结合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在叙述上最好有不同的层次。1.知识:迁移应用—掌握——能够应用:理解水平——理解——懂得为什么,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认知水平——了解——知道是什么,对信息的回忆,再认识或回忆2.能力:熟练操作,独立操作——学会,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模仿水平—初步学会,不具备独立自主性;3.领悟内化,反应认同,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练习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内容的主次,确定重点,不可太多1-2个就行
难点: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难接受的内容,正确地判断教材难点取决与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找准疑点,难点,关键。
(四)备教法学法——切中契合点
何谓“教法”,它是指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采用的工作方法。学法则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教法是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学法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
教法和学法统称为教学法。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老师的教法通过学生的学法来发挥作用,而学生的学法是在老师教法的指导下,通过教学过程来形成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它们有机统一,并生并存。它们的区别因为它们的紧密联系而并不明显,并且同一种方法,有时既可以做为教法,又可以做为学法,比如:发现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因此,不少教师常常无法明确区分教法和学法。笔者认为:主要体现老师思想行为的方法即为教法,而侧重于表现学生思想行为的方法则为学法。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虽然也有“教法”和“学法”之分,但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教法”方面,所以在通常的认识中,我们大多将“教学方法”理解为“教法”单纯的关于学法的理论探索或经验总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还有一些特级教师所创造的独特的教法,如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等。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学思结合法、读写结合法、学练结合法、合作探究法、发现法、质疑法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的学习。”学会学习不仅是当前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可以从学习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检查、总结、课外学习等方面进行指导。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又如何备好教法、学法呢?
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教法及学法体系,做到运用时心中有数。教师应该明确各种教法和学法的特点和最佳运用范围,在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时采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一节课中,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情况是少有的,往往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有备教法和学法时,则可以只写主要的,而不必面面俱到。
其次,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均要以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这前提。不深入挖掘教材,便找不到文本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情愿培养点,教学的目的任务便不明确,教学法的选择也是盲目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要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了解他们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只有根据多方面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教法和学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要具有艺术性和可操作性。教法和学法的结合要自然巧妙,恰到好处,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完美效果。教师要善于架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将学法融于教法之中,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所谓可操作性,是指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切实可用的,便于完成教学任务,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
第四,努力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法。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探索,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追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必须学会通过学习,转变自己的观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认识;通过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通过总结,创造自己的特色。唯如此,方能使自己的教育人生熠熠生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无疑会促进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时采取了什么方法,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怎样想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体会不同解题策略的平台,引领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促进思维发展。(五)备教具——选准穿插点
教具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使用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具使用不当(实为穿插点没选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备课中往往重视了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而忽视了使用教具的最佳时机。从教具的作用来说,备课时一旦遇到语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况,或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印象,就要考虑使用教具的问题。相反,如果三言两语可说清道明的问题,使用教具反而就成了多此一举。(六)备情境——把握和谐点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要故弄玄虚,牵强附会。(七)备程序——巧设过渡点
教学的一般程序(即步骤),对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大都是轻车熟路。但就如何使一个教学段过渡过到另一个教学段,却为不少教师所忽视,这就势必影响到一堂课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而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过渡,致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出现思维和认识上的“掉队”。因此,在备教学程序时要舍得花精力巧设过渡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随着教学程序的推进而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学程序的过渡要力求自然、紧凑、简洁而巧妙。无论温故知新的铺垫,还是由分到总的聚合等,都应该如此。(八)备问题——选准切人点
新课程倡导要增强问题意识,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但是,我们一些教师误解了问题教学的真实内涵,问题设计缺乏质量,缺乏效度。主要表现为以下“误区”:其一,问题过多,课堂从过去的“满堂灌”走向“满堂问”,一堂课下来几十个问题,把学生问得晕头转向;其二,问题过浅,学生有口无心,随声应和,激发不了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其三,问题过难,远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生活世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其四,问题过死,没有充分展开和发散的余地,缺乏灵活度和开放性。有效的问题设计应该选准切入点,并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参与和回应。它应该具备以下特性:第一,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尽可能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具有启发性;第二,问题要揭示矛盾,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跃跃欲试,具有挑战性;第三,问题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第四,问题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要尽可能形成科学的、有梯度的问题链,问题的展开以及问题的难易度都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发展路向,具有层次性;第五,问题要能调动学生的情味,引起学生的兴味,具有趣味性。(九)备教学过程的构建——目标达成点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构建,其次要遵循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不同。例如:“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优越性。无论采取何种程序,都要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它常常需要调整和变化。
(十)备学习方式的选择——找准契合点 现代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潜能。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能将其理解成教学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式,因为在备课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预测到,但不能了解到学生活动实质和展现的方式,这还要靠在实际教学中临场的监测和调控,及时调整策略。(十一)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激发思维点
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的问要问到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性、层次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要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出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学生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十二)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找准落脚点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的对话过程,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学习活动分为内隐的和外显的两种:内隐的如: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外显的如: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算、问、画、演、唱。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呢?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巧妙地安排。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资料等。(十三)备资源——抓住相关点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正确的教材观正在逐步建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也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在教学实践中。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剑走偏锋”的现象,有些教师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完全不顾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考虑与教学内容的关联,随意拓展,无目的利用,甚至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结果导致课堂上“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囿于教材之中,确实需要适当拓展延伸,需要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但这里也有一个“适度的空间”,理性的做法是围绕教学目标,潜心挖掘教材富含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性的原则,合理利用与之相关的各种有效资源。(十四)备语言——凸显精要点
教师的语言要充分发挥引导、点拨、启发作用。在设计时要抓住“精要”这一关键,做到简明、精当、扼要。第一,引入语要精粹。或激情引趣,或联“旧”唤“新”,或设疑启思。第二,过渡语要精炼。三言两语,巧妙衔接,穿针引线,上下勾联。第三,提示语要精要。提示语一般出现在问题过大、过难,过于抽象而学生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它或是提示思路或是提示方法,教师要通过精彩的设计,使之让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第四,插入语要精妙。教学中的插人语一般有两种:一是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充满激励和鼓舞的话语。二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这样的插人语有助于学生深透理解知识。第五,总结语要精辟。总结语或画龙点睛,或激励、或号召、或希望,要注意与引人语照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十五)备作业——强化重难点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反馈环节,备作业应做到“三个清楚”、“两个注重”、“两个指导”、“两个注意”、“一个知道”。三个清楚:一弄清楚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二弄清楚作业在内容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答题,需要回答出几个方面内容,回答到什么程度。三弄清楚作业的格式要求。两个注重:注重留“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业。两个指导:备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一个知道: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多长时间,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当然,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作业的载体看,有纸笔作业、口头作业、电声作业、音像作业、网络作业;从作业的内容看,有积累巩固性作业、实验操作性作业、演说交际性作业、品味鉴赏性作业、采集编创性作业、调研探究性作业、考察体验性作业、问题争辩性作业;从作业完成的方式来看,有独立作业、合作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作业的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
三、教师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一)个人教案与成品教案的关系
所谓成品教案主要是指现成的书本教案或网上可查阅的电子教案。毋庸置疑,它是作者领会和理解教材的智慧之果,但其毕竟是作者从自身研究的实际出发的。因此,要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们就必须首先闭门独立思考,以排除成品教案对自己思维的干扰,并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待个人教案初稿完成后,再去借鉴、学习他人的教案及其相关信息,以检测自己的定位是否科学、精当,为此再进行二次、三次的备课,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
优秀的、高效率的课堂来自于集体的智慧,因此备课中应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备课,但必须先进行个人备课,找出疑点,再进行集体备课,寻求突破点,最后再回到个人备课,整理知识点,突出能力点。
(三)整体备课和要素备课的关系
个人备课时,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把握教材体系。教师首先既要看到本堂课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看到它在本章节、乃至在全书中的地位;其次在要素备课时,目标上应始终围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方法上尽管教无定法,但心中应始终想着学生这个主体,更多地思考学生是否参与了,最难点的突破上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俗话说得好:“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教师备好课的四步骤是:
第一步:知书明理 即吃透教材、武装自己。教师首先自己要深刻而准确地理解所讲教材内容,分析所讲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承上启下的关系,从而确定或详或略,宜简还是宜繁,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知书”,明确教学中需要搜集的各种资料,以作为对所讲内容的有益辅佐或补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容易消化和理解。合理安排所讲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延伸拓展的目的。
第二步:知人定法
即对教学对象文化层次、性格特点等方面的素质,做到知根知底、心中有数,并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来源面广,家庭背景、知识层次、知识结构各不相同,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梳理排队,从而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目的。比如:采用对话讨论、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的方法等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可能制定出适应学生的正确教学方法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
第三步:编制教案
即将所要讲述的内容,所要援引的资料,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所要安排的活动等加以组织安排并编写出来的过程,它是对教学内容及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逻辑归纳,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教案一般要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环节。但是要编写出一个好的教案,首先要求教案要紧扣所讲主题,要围绕主题去展开、阐述、说明,教案扣题是教案的核心,一个只有形式上规范但内容不扣主题的教案,自然达不到教学目的。其次,教案要围绕“三个作用”的发挥去编写,教案的“三个作用”即:其一,使教授过程条理化、规范化,避免内容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其二,编写教案还要起到对计划中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审查作用,有利于发现新问题,做到及时的补充或修正;其三,教案也要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在教授过程中提示教授人。只有扣题而规范的教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步:试讲梳理
这是备课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授课人授课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将试讲中成功的正确的东西加以肯定和保留,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修正和补充,也就是在正式教学之前的一次复查。试讲可以发现教案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讲授内容的整体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贴切地适合内容的需要;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或对某一具体概念的解释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如何用词方显恰当、用何语气才能完善地表达讲授人的意图、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听者的理解等问题,并将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对成功或不足加以肯定或补充。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善模仿的特点,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推敲自己教学语言的生动,举止行为的得体,从而使每次备课和授课,都能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得备好课,而备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教师要学习新的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合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的实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