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

时间:2019-05-13 12: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

第一篇: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

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

我为“动真格的”叫好

(总体设计:本篇演讲属于议论综合类。全文“中部第9自然段末句“动真格的了!”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显现了从“发牢骚”至“叫好”的较为完整的思想转变过程,后一部分,以夹叙夹议夹抒情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现实、未来等多个角度挖掘,展现了“动真格的”伟大意义。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偏重叙事,后一部分偏重抒情,而且议论贯串始末。总体上,前一部分声区偏低,后一部分声区偏高,呈上扬趋势。)

(自然声区中速起,略带庄严感地)1989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停顿,下面转换成叙事性语句,声调略偏低)就在那天,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一个朋友时,没想到(小停顿)他回了我这么一句:“(不耐烦地)有什么用,你没听过一句顺口溜吗?官倒官倒,小倒戴手铐。中倒作检讨,大倒(小停顿,难压心中大气般地说出)作报告!到时候(小停顿)还不是抓几个小鱼小虾就完事了!”(辅之以动作)

(段落语调设计:本段以叙事入题,自日期起至第一句末,全句要说得庄重、沉稳,随之而起的牢骚话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既要有真情实感,不能说得阴阳怪气,情感分量又不宜过重。以致压抑了气氛。点题句与牢骚话之间有色彩和基调的差异,之间以一个停顿完成转换,以略使听众产生诧异感——叫好怎幺先发牢骚?”为佳,有助于赢得“响开头”。)

(大停顿,以给听众留下回昧余地,并作好情绪转换的准备)这位朋友走了,可是他的一番话却使我久久难以平静。

(反思地,中声区略偏低)近几年来,为了惩治腐败,中央曾采取了不少措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是空走T过场,就是不了了之。而犯罪分子(略扬起后,小停顿)却反而越来越嚣张。(冷峻地、宣判般地)他们无视党纪国法,大肆挥霍浪费之余,还要来上一句“俏皮话”:“反正(小停顿)是老共的!”他们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还搬出了“理论依据”,说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停顿)这一切,人民无不看(“看”字略加重)在眼里骂(此字略加重)在嘴里,恨(此字加重)在心里。大家早就在盼着。(深情地)敬爱的党啊,(有力地)从严惩治这些新(此字加重)的祸、国、殃、民之徒吧(此四字一字一顿,辅之以动作,大停顿)。

(段落语调设计:此段为全篇演讲中第一次议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与牢骚话相呼应,融为一体,以这段议论强化牢骚话的正面意义,弱化其消极意义;启下,为下文动真格的事实铺陈张目,使之呼而欲出。因此,该段的语调呈现从低声区起,中偏慢节奏起,逐步上扬至段末偏高声区,情绪出现第一次小高潮止)

(回顾,向往地)终于,(停顿)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了;终于(停顿),一场“惩贪倡廉”的大战役开始了(此段以两个“终于”将交待过程的语言转换成了排比句式,增强了抒情性,诵讲时要有“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的畅快感)

(此处以下三个案例,均以自然声区略偏上的语调,以急促的语言频率快速一气说完只在每个案例之后略作小停顿,力求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其势不可阻挡的感觉)9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托乎提·沙比尔因利用职权支持非法倒卖活动,收受贿赂1.6万元而被撤职,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9月11日,原山西省进出口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重型汽车企业业联营公司董事李瑞,一个1936年的老党员因招摇撞骗,非法成立公司而被开除党籍;

9月14日,原海南省省长梁湘同志以权谋私错误严重,中央决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陡然刹住,大停顿转入偏低声区)

(节奏明显缓慢,与前面的急促形成鲜明对比)在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政策感召下,数以万计(此四字略加重)的犯罪分子,携带着脏款脏物,走上了向人民坦白(此五宇发音饱满,时值

略长)争取从宽处理的道路(转入低声区,慢速)而那些负隅顽抗、拒不炎待罪行者(小停顿)陆续受到严厉制裁,有的(小停顿)还被送上了断头台。

(段落语调设计:第5、6、7三个自然段连续铺陈三个案例,与第8自然段之间,节奏上要有快慢对比,音区要有偏高偏低的对比力求显出一神政策宽严对比的气氛。)

(停顿后,转八中声区,声调如正常叙事速度)前几天,我又(略加重)碰到_广这位朋友(下略轻)一见面,他就高—高兴兴一(略加重)地说道:“(轻声,充满激情地)中央终于动真格的了!(自然声区偏上,明朗欢快地)动真格的了!”

(段落语调设计:此段为全文第二次发议论,是对4—8段事实展现的总结,也是全文两大部分的承上启下。由于全文后半部分。开始转入抒情,这段也宜在诵讲时逐步出现抒情基调的转换每件,这里,末句中两个“动真格的了”,前一为叙述事实,后一为抒情欢呼,突出后一个以为下文大抒情作好铺垫,故而在诵讲时,有意识地造成一低一高,一抑一扬的对比,以前轻(回荡在心中)后响(抑制不住地冲出)作好情绪转换。)

(自然声区、真诚地)是啊,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动真格的,不行了!看看眼前吧:(压抑地,音区偏低)因为未动真格的,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渐升起)因为未动真格的,不法分子日趋嚣张;(再升起)因为未动真格的,(进入高音区,一字一顿地)党的形象日一渐一受损;(转入偏低声区,痛心地)因为未动真格的,(压抑地)人民对中央的政策正在一天天(此三句略加重)地变得冷漠、麻木(要有沉痛感)!党(小停顿)将不——党,国——将不——国的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四字强调)地向我们逼近!(转入中声区,明朗、果决地)现在 中国共产党(小停顿)终于开始(小停顿)“动真格的”了!(此段作用在以排比句式发议论,再次反思,为下文转入抒情铺垫)。-

(中声区偏上,音色较明亮,如朗诵般地)我为“动真格的”叫好,好就好在它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使党的形象重放光辉!(辅以动作,以下转入中声区、中速)中国共产党对于清除自身的‘腐败现象,有史以来都是认真的。(回顾,下面节奏比上一句略快,因为上为论点,下为论据)早在延安时期,中央就公开处决过曾为革命立下显赫战功,但却因求爱未成而杀人的红军团长黄克功;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又曾处决过大名鼎鼎的高级干部刘青山、张于善;现在又把托乎提·沙比尔、李瑞、粱湘送上了审判台。(停顿,转入中声区偏低、回忆地)今年7月4日的《人民政协报》上曾有一篇文章写道:“(停顿,音量转小)有一台湾来客,目睹大陆上的腐败现象,说了这么一句话:‘共产党(小停顿)不是以前的共产党了!”(停顿,转入中声区,音色转明亮)现在,我真希望这位台湾客人(音调略下降)能再来大陆看看,(谈心式的设问)他还会坚持这个说法吗?

(如朗诵般地)我为“动真格的”叫好!好在它大大振奋了党心民心,并将重新恢复“鱼一水一情一深”的党群关系。(辅以动作,停顿,低声区、沉思般地)回顾今年五六月间,至今令人痛、犹、在、心(一字一顿。下面语言节奏略加快,声音也呈上扬趋势),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度过她的40岁生日时,(停顿、声音扬起)会有那么多人,(停顿、声音压抑地)卷、进、这、场、(停顿、深沉、痛心地)政一治一大**呢?(大停顿,转入中声区,音色明亮)正如《人民政协报》8月1日社论(略带庄重感地报出篇名)《振奋党心民心的明智之举》中指出的:(停顿、庄重地)“深刻教训之一,就是我们党的一些干部以权谋私,知法犯法等腐败现象,引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深一恶一痛一绝。”(中速略偏快)现在,党中央严惩官倒腐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衷心拥护,(音色明亮,充满自信地)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一定会好转,一个新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必将到来!

(如朗诵般地)我为“动真格的”叫好!好在它为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中声区偏低、反思地)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渠道不通畅,法律制度不健全,结果被少数人钻了空子,严重地干扰了中央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部署。(转目自然声区,赞颂地)现在,惩治腐败从共产党内部开始,从党的高级干部开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打折扣,不徇私情,(充满自信)廉政建设何愁无望,中国的前途何——愁无望!

(段落语调设计:后半部分共5个自然段,也可分前后两个小部分。前一部分由三个以“叫好”为起句的自然段组成,分别从历史、现实、未来角度立论,构成三维交叉,以充分揭示“动真格的”伟大意义,三段文字风格相近似,都是在抒情的语言上发议论。演讲时在语调上要把握好抒情的形式与说理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力求情理交融。后一部分以“当然”转而从反面立论,其作用仍在于更进一步揭示“动真格的”意义,语调上要把握好正面立论的主色调。因此,“但是”之后的内容,诵讲时语感上要重于“但是”之前的内容。)

(转回自然声区,中速略偏慢)当然,也应当看到,中国之大,人口之多,情况之复杂,远非从严惩处一两个人,限定某一个最后期限就可万事大吉的。(小停顿、强调地)但是,(以下节奏略加快),一个执政党,敢于从自身开刀,敢于打大仗(动作),打硬仗(动作),毕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停顿,偏高声区,庄重地)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朗声地)“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转回自然声区)现在,“动真格的”已经初显成效,只要我们把它坚持下去(小动作)坚持到底(小动作),举国上下,万一~众——~心(大动作)(充 满自信心)我们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达到,远大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中声区偏上,号召地)朋友们,让我们为党中央“动真格的”(停顿,转而深沉地,在中声区)欢呼吧!(辅以动作结束)。

第二篇:语调——演讲中

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高兴、喜悦、难过、悲哀、愁苦、犹豫、轻松、坚定、豪迈等复杂情感,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同时,这种变化还可以造成声音的多样化,从而使听众乐于接受,并赋予听觉上的美感。一般地说,语调有以下几种运用技巧:

1.轻重变化

对演讲者来说,利用轻重音起伏跌宕的变化来有效地传情达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当然,这是指逻辑重音的运用。它既能突出演讲中某些关键的词、句和段,从而突出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又能加强语言的色彩,美化语言。

演讲者的成功经验表明,一般的演讲,尤其是那种议论型的演讲,其结尾段往往重音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突出结尾所概括的演讲的主要内容、中心议旨,把整个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变化

演讲的声音应当有快慢缓急变化。怎样变化呢?主要是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表达一般内容时,语速可以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当表达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思想情感时,出言吐语就要快些,要滔滔汩汩、势如破竹;讲到庄重、怀念、悲伤、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时,语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来。

演讲语音的变化,应当是自然、顺畅的。只有音速适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传情达意,又能令听众感到优美入耳。如果语速不当,缺乏快慢变化,始终保持一个速度,那就很难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演讲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也使听众感到厌烦,难于接受。

3.高低变化

语调有高低变化,或者说是抑扬变化。一般说来,高音为升调,即句子调值由低到高,句尾发音往往最高,一般用于疑问句。低音为降调,即句子调值由高到低,句尾发音往往最低,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演讲中,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对语言做高低抑扬的变化处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气无力。只有使音调的高低随意而变、随情而变,才能造成最佳的演讲效果。

4.停顿变化

停顿,就是说话时的间歇。演讲不仅要有停顿,而且还应该利用停顿,使停顿变为一种表达艺术,以求更有效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究竟怎样停顿呢?一般说来,停顿有三种:一是自然停顿,即词语或句子间的自然间隔。二是文法停顿,即段、句之后的较长一点的停顿。三是修辞停顿,即由于某种修辞效果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对演讲来说,无疑地应综合运用这三种停顿,使它们变为一种技巧性的停顿、艺术性的停顿。

具体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可做一般性停顿。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做较长一些的停顿了。比如,在向听众提出某个问题之后,在提出自己的某个观点之后,在道出某个妙语警句之后,在讲清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之后,都要做较长一点的停顿。

总之,停顿是演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演讲运用了停顿艺术,不但不会使演讲散乱,反而能使整个演讲抑扬顿挫、起伏跌宕、连贯畅通,让听众享受到一种语言的节奏美。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最佳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

(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读错、讲错字音,一方面直接影响听众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声誉和威信,降低了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腔圆,即声音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美。要发音响亮。演讲时齐齿呼音节(i和i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由于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音发出来不亮。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a或以a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o或以o开头的韵母)。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

2、分清词界

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例如:“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伫立在空荡荡的山谷里。”这句话中的“一米九个头”本意是“一米九的个头”念时应为“一米九--个头”,如果词界划分不当,很容易弄成为“一米--九个头”,把“个头”(身材)一词割裂为“个”(量词)和“头”(名词)两个词,因而产生歧义。演讲者如出现这种错误,便会令人忍俊不禁。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1)双音节化。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表达意义复杂、深刻,如果能改成双音节就明白、通俗些。且双音节响亮明朗,有顿挫变化,易于表现语言的音乐美。

(2)注意押韵。如果在适当的地方,有意押韵,更能产生一种声音的回环美与和谐美,讲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似有散文诗的风韵。

(3)平仄相间。汉字一字一调,高低升降,起伏变化。做为平声字的阴平、阳平变化不大,比较稳,易听清楚;仄声字的上声、去声变化大,声音短促,音感强烈。二者要相间配合,使音节起伏变化。此外,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和叠声词,进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声情并茂的功效。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二、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

(一)语音训练

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必须加强语音训练。“声乃气之源”,发音的基础之一是呼吸。响亮、动听的声音与科学的呼吸训练是分不开的。演讲者要善于掌握自己的发音器官,自觉地控制气息。一般来讲,采用胸膛式呼吸较好,这种呼吸是通过横隔膜的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气量大,能为发音提供充足的动力。平日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为正确地吐字发声打好基础。

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戏曲艺术所谓的“吐字归音”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美化音色,使字音纯正、清晰、响亮、圆润,富有表现力。它要求发音时咬准字头(即读准声母),吐清字腹(即读清韵头、韵腹)和收准字尾(即读准韵尾)。“吐字”时,发音力量集中于“字头”上,“归音”时要读准每个音节的韵尾,即要求“到位”。总之,发音时要正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演讲者平日要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为了做到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可根据自己的发音难点,选择一些绕口令和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片断,进行快口训练,力求做到吐字准确、快速、流畅,快而不乱,语气连贯,不增减词句。

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准确地控制和把握音量大小的变化。在情感激荡的地方,意思重复之处,音量要大些,反之则要不些。音量大不变化要自然、流畅,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音量大小变化也要恰当、适度,不能大到声嘶力竟,也不能小得无法听清。此外,演讲者平时还要学会准确把握高音、中音、低音的运用规律,以便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音具有高亢、明亮的特点,多用来表示惊疑、欢乐、赞叹等情感;中音比较丰富多采,多用业表示舒缓的感情;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多用来表示沉郁、压抑悲哀之情。这些训练最好是通过朗诵进行。附:发音优美的生理控制(摘自《演讲艺术全书》P378)

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点就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此时,只得把气量集中到喉头,使声带受压,变成喉音。

“气乃音之帅。”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又目平视,全身放松,喉松鼻通,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

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

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匀、缓、稳。

(二)语调训练 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升降、快慢等要素。语调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演讲者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1.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语法停顿既能满足演讲者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演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份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

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感情停顿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有时,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演讲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演讲者常常采用特殊停顿。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前面所提到的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顿七十二秒的事例。这种根据表意需要面是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仿效这种作法的还有一例:有次演讲比赛,一位女士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一道醒目的标题__论坚守岗位,便走下讲台,扬长而去。这时,全场听众哗然,焦急、气恼、猜测、议论,大家莫名究竟。大约过了三分光景,演讲者再次登台,诚挚而郑重地说:“同志们,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这时,听众恍然大悟。评比结果,她以超常的演讲表演和精巧的构思赢得了一等奖。

一般来讲,在列举事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起听众独立思考;在作出妙语惊人的回答之后,稍作停顿,可使人咀嚼回味;在讲出奇闻轶事和精彩见解之后,在听众赞叹之余,特意停顿,可加深听众印象,引起联想;在话题转移之际或会场气氛热烈之时,稍稍停顿,可加深听众记忆,给听众以领会抒情之机。同时,恰当的特殊停顿,也可以使演讲者本身赢得调整情绪的时机。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2、轻重

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若按声音强弱划分,重音可分为轻读型重音和重读型重音。

若按表现思想感情、内容重点或句子语法结构来划分,重音可分为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3、抑扬

语调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4、缓急--弛缓结合

语速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谈话,每分钟讲大约120-150个字。演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则听众难听懂,二则也使人产生怀疑,认为演讲者怯场。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初次上场的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式的噼里啪啦”,一个调子,一个速度。他们提醒自己“慢慢”后,又趋于慢得平坦,没有变化。演讲的速率不能总是“一崭齐”,要做到急缓有致。

演讲的速率一般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语速 适合的内容 适合的环境 适合和心理情绪 适合的句段 适合的修辞手法 快速 叙述事情的急剧变化;质问斥责,雄辩表态;刻画人物机智、活泼、热情的性格。欢快,紧急命令,行动迅速,热烈争执。急促,紧张,激动,惊惧,愤恨,欢畅,兴奋。不太重要的句段。排比,反问,反语,叠声。

中速 一般性说明和叙述感情变化不大 感情平静。平静,客观。一般句段。一般陈述。

慢速 抒情,议论,叙述平静、庄重的事。幽静,庄重。安闲,宁静,沉重,沮丧,悲痛,哀悼。重要句段。比喻,引语,双关,对偶,拈连。

如:是啊,雕塑家奉献美,有了大卫,维纳斯;音乐家奉献美,有了《英雄交响曲》、《国际歌》;科学家奉献美,有了卫星,导弹,宇宙飞船;工人奉献美,有美的产品;农民奉献美,有美的食粮;教师奉献美,有造福于人类的满园桃李……而军人,军人也在奉献美,奉献美的生活,美的社会,更奉献个人的利益、生命和家庭。于是,军人的美便在牺牲中崇高无上,便在奉献中灿烂夺目!

军人与大山为伍、与蓝天做伴、与碧海相随;军人整齐、和谐;刚毅、威严;军人勇于牺牲和奉献。作为军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吴忠祥,美在军营,美是军人!

演讲语速要做到快慢得体,缓急适度,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张弛自然,错落有致。这样,便能显示出语言的清晰度和节奏感,使演讲具有音乐美。长时间的快会“供过于求”,引起烦躁,听众不易全面了解内容,理解感情;太慢则“则过于求”,听众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提不起来。5.节奏--起伏结合

对艺术来说,节奏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的变化。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感情)的传达媒介。据此分析,演讲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结构的疏密松散,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演讲者的举止等要素的秩序、有规律、的节拍的组合,便形成了演讲的节奏。常见的演讲节奏有轻快型、持重型、平缓型、急促型、低抑型等。节奏类型 主要特点 适应范围

轻快型 轻松,欢快,活泼,语速较快 欢迎词,祝酒词,贺词

持重型 庄重,镇定,沉稳,凝重,语速较慢。理论报告,工作报告,开幕词,闭幕词

平缓型平稳自如,有张有弛,语速 一般 学术演讲,座谈讨论

急促型 语势急骤,激昂慷慨,语速快 紧急动员,反诘辩论

低抑型 声音低沉,感情压抑,语速迟缓。悼词,纪念性演讲

三、演讲语言的设计

(一)承上启下

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一般来说,选手都对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设计。不可能也不太好做过多的临场更改。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巧妙地承接上一位或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话题,或是他们演讲中的观点、动作等进行引发,效果将非同凡响。这种临场性的引发会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下面举几则实例:

“刚才第八号选手已讲到国家税务工作人员的辛劳不被社会理解,我与他有同样的感觉。在这里,我愿与八号及全体参赛选手一起为我们神圣的税务工作,为税务工作者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人们的理解而欢呼!”

“时代在呼唤,社会在呼唤,历史在呼唤,人民在呼唤!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势在必行,非常重要性!这是前面几位朋友发出的共同心声。对啊!……”

“刚才有位先生在演讲中表演了一个双手合十,顶礼膜拜的动作,这让我想起了风行世界的佛教,想起了佛教的源远流长。……”

(二)少说客套话

有此演讲者演讲时喜欢说客套话。如“本来不想讲,可刘主任偏要我讲,讲不好,请大家原谅!”有些人和尚念经,套话迭出:“在……领导下,在……号召下,在……帮助下,在……关怀下,红旗如海歌如潮。”这些话语没有文有采,没有情感。还有些人由于习惯,或由于紧张,或忘记讲稿,总是“这个,那个;那个,那个;嗯,啊,吧……”这些赘语听来令人心烦。

良好的开头语言要新鲜,忌套话、空话、老话、大话、假话、官话。

有位演讲者这样结尾:“我的演讲就要结束了,此时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耽误了了每个人五分钟,加起来就耽误了大家五百分钟。很对不起!” 演讲的结尾应该感情充沛,语气铿锵,像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的:“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穷的思味与不尽的遐思。

(三)从缓、平、稳开始

高乐基地论述写作时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与的。”演讲也是这样,演讲者应利用好语言的变化把基调定好,以引起听众良好的思维定向

一般来说,开始处要做到缓、平、稳,如果开始太高,到后来感情的强烈处就会声嘶力竭;过低,以后再突出高音就显得不和谐。基调确定好之后,切忌保持平坦进行,应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前后照应,变化无穷。例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却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开始,闻一多先生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把语调表达得很深沉、平静,似乎把一切愤慨都埋藏在心灵的深处,以一种“忍”的感觉,为后面的爆发“蓄力”。接下去感情奔泻而出,慷慨陈词,气吞山河。

(四)起伏结合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亦如此。据心理学家认为:人听讲话时的有意注意每间隔五至七分钟就会有所松弛。因此,演讲者要适度地注意演讲的起伏张弛,变化有度。这主要是从语言、内容、情感几方面去体现,语调要高低升降,速度要急促徐缓,声音要宏大精细,音色要刚柔多变,情感要跌宕起伏。

产生这种效果的方法是:事实与道理相交,议论与抒情互见,严肃与轻松共存,快捷与徐缓交叉。如罗斯福的一次演讲。(《演讲艺术全书》P237)

(五)事例亲切可信

“事实胜于雄辩”,演讲中如果没有典型、生动、感人的事例做依据,再动听的语言也是苍白、空乏的。

有些演讲者总是喜欢列举一些人人皆知的名人趣事。似乎觉得只有名人的言行才有说服力。当然,名人事迹有一定力度,能收到“权威效应”。但是如果千篇一律,听起来就会叫人索然无味。另外这些名人一般不在我们身边,时间久远,地域遥远。听众容易产生“身外之物”“可望而不可及”之感,并以此产生逆反心态。因此,演讲中也可以举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让人感到亲切可信的事例,它们具体、生动、实在、说服力强。可以说“下里巴人”,更易走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篇:无忧演讲语音语调技巧

无忧演讲语音语调技巧

无忧演讲语音语调技巧

一般在公众前讲话有两种人:一种人讲话生动、活泼,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听众喜欢听,听的明白,也容易产生联想、便于记忆;而另一种,犹如催眠曲,易于让听众打瞌睡,甚至悍然入睡。而这其中的症结何在,最关键的就是语音语调的运用,同样的一篇演讲稿,两个人演讲,善于运用语音语调者讲的抑扬顿挫,激情澎湃,或感情充沛,发人深思。而不善于运用语音语调者,则会让人倍感枯燥无味!

演讲效果中只有7%来自于文字内容,却有38%来源于语音语调,演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语音语调提升效果?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法国一个著名的悲剧大师应邀到中国访问,在欢迎宴会上,大家纷纷要求他来段即席表演,为了不负从望,他就用法文非常悲痛地讲述起来,虽然大家听不懂法文,但只觉得声音凄婉动人,撕心裂肺,全场一片肃静,许多老太太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讲完后,全场一片悲声,唯独法国来的随行人员却哈哈大笑。旁人就问他们,这么凄惨,怎么笑得出来?随行人员回答说,“你们都被他骗了,他没说什么什么凄惨的故事,只是用非常悲痛的声音念着:刀子、盘子、叉子、碟子„„”

听众虽然听不懂演讲的内容,但是被演讲者的声音感染了,因此,在一场演讲中,声音的运用和处理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要学好公众演讲就必须把握好声音的速度,音调和音色,我们无忧演讲系统总结出了“话谱七音符”,能个七个“因素”来让自己掌握演讲中的语音语调技巧,这“七个音符”分别是“高、低、快、慢、轻、重、平”。

下面我们来逐个讲解“话谱这七音符”

第四篇:口吃之言语、节律、语调、表情、动作训练

言语、节律、语调、表情、动作训练 口吃患者在说话的时候,大多第一个字音难发;往往第一个字音发出来后,向后的话语就能比较顺利的说出来了。第一个字音能不能顺利的说出来,对口吃患者的说话很重要。对后面说话时心理状态的好坏有直接影响。诱导训练,正是针对第一语音的难发提出来的。

诱导,就是第一个字音不要过急过重地猛冲着发出来,而是从轻到重、由低到高、轻柔缓慢地、逐渐加重地发出来,第一个字音发到应有的高度后,再从容不迫地向第二个字音轻松地滑动。

根据汉语语音学的构造特点,汉语每个单字的发音分为声母和韵母,声母是一个字开头的部分,例如我;WO,W是声母,O是韵母,在汉语普通话话里,声母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韵母拼合,才能组成音节.形象一点说,诱导就是在发第一个字音的时候,声母和韵母分开来发音。例如大字:汉语拼音为DA,先发D,后发A,中间以圆滑孤线轨迹过渡(或称为连接).音节开头部分声母的发音一定要缓慢轻柔地发出,气流通过口腔受到一定的阻碍声带振动形成声音后,再轻松、柔和地过渡到韵母.这一发音的动作过程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这是通过声音由轻到重地振动的过渡而轻松有机地连接的声母发音时要轻、柔,韵母发音时一定要响、响亮.诱导要多练习,通过勤学苦练,熟练运用,建立新的言语习惯模式.先练习单音节发音的特点,再逐渐过渡到多音节的练习

一1一

上。

多音节的练习和单音节的诱导发音一样,也是以轻松自然的滑动孤线性的方式来实现的.也要突出缓慢的从容不迫.不过多音节词句的发音和单音节发音的着力有所不同,有所变化.但是这种不同和变化还是仍然遵循着单音节的发音原则,只是一个量的增加而已(多音节词句发音的着力点是跃动式的).第一个字的发音轻柔地诱导着发出来,但也不要诱导的过长,只是轻松地一带就可以了。第一个字音从嗫语音渐渐提到应有的高度后,然后再向第二个字轻松地滑过去,第二个字和原来说话一样,可以比第一个字重,可以一样平,也可以比第一个字轻。遵循能轻松地发音的原则。

诱导是发音的关键。有了诱导,说话的速度就快不起来,它是说话的减速器。有了诱导,说话就会变的柔和,会自然地形成一起一伏的节律。

诱导不是拖音。拖音是一个字音发出来以后,在尾音上再拉长一下,这样说话像小学生背诵课本一样了。每个词,第一个字诱导出来后,第二,第三个字只用平常说话的语调就可以了

练习中,句子中每个字之间不可保持均匀的距离。如果距离均匀了,说话就象和尚念经了。一个词,不管是两个字或三个字一定要保持连贯。应该在整体的从容缓慢里掌握适宜的快慢缓急,这样的言语才可能不会失去生活的气息

节律训练 人的言语活动是以一定的节律进行的。在一定的节律下进行 一 一

2着有规律的动作的交替。而口吃患者的言语节律却存在着一定的紊乱,借助于有节奏性的发音,可以促进已经丧失的言语节律性的恢复。并可以把言语动力模式定型到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唱歌之所以不口吃,除了心理状态安定外,节律是关健所在。唱戏,道白,朗诵,说快板等凡有节奏的东西都不容易发生口吃。不仅说话是这样,干任何事情只要有了节律就有了轻松感。例如行军的时候疲惫了,唱一首歌,士兵随着歌声的旋律走起路来,迈出的步伐会觉得轻松,愉快。

有了节律,才会有意识的真正解放;在轻松的状态下,才有不口吃的安全感。

口吃患者应该培养自己有节律地说话的习惯。这个节律,并不是像唱歌那样打着拍子说话,而是要掌握符合言语活动规律的出于自然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抑扬顿挫。节律意识包括感觉的自由,这样就能达到说话的流利。全部注意力应该贯注在发音的节律上,这样你就能从发音旋律的音响中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行为的自由

说话时的言语节律总是以感情为依据的,是随着我们的内心节律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内心节奏强,话就说得快;内心节奏缓、弱,话就说得慢。所以,控制我们内心的节奏,在口吃矫治的言语训练阶段显得非常重要。内心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我的言语活动的快慢。怎么样控制内心的节奏;这需要我们用全身的行为动作来配合,降低全身行为动作的节奏,进行全人格的改造。.一3一

语言的节律是由音色、音量、音高、音长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就可形成节律。由音色造成的节律主要表现在押韵上;由音量造成的节律,主要表现在重音上;由音高造成的节律,主要表现在平仄和语调上;由音长造成的节律,主要表现在速度和停顿上。节律的训练,要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语调训练 语调是人们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快慢虚实的变化形式。是言语表达中的第二要素。语调能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增加感情色彩。它还起着修饰语言的作用。

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语调一般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1,升调: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是由低向高,语尾音强而向上扬起。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2,降调: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语尾音弱而下降。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等。

3,平调: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语尾语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一般用于庄重严肃,踌躇迟疑,思索回忆等语句中。

4,曲调: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多用于语意关联、言外有意、幽默讽刺、意外情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言语的变化,是在一种基本语调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情况 一 一

4下,基本语调在中音区进行;表现激越的语调,在高音区进行;表现低沉、怆谅情绪的语调,在低音区进行。

表情训练 说话时表情很重要,这种态势语能充分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如果和口语的表达结合起来,就更具有感染力。

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他的表达不仅仅是用口语,他在说话过程中还会充分地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积极因素,他的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都能体现出一种表情,这种表情都能吸引听众的注意,使之产生倾听的愿望。

表情训练分为两种;

1,微笑训练;在现实生活中,微笑可使自己精神放松,使别人产生好感和亲近感。微笑是风度,涵养,文明的体现。做微笑训练时,应注意总结微笑的特点;看口腔开到什么程度为宜,咀唇呈什么形状。练习两个人一组结对进行最好。

微笑训练的动作要领;口腔打开到不要露或刚露齿缝的程度。要真诚地微笑。切忌“皮笑肉不笑”。你在和他人的交谈中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对方,尊重对方的感情,人格和自尊,诚恳自然,那么你的微笑就是自然的。真诚的微笑具有凝聚力。

克服“皮笑肉不笑”的问题,关健是端正态度。真心微笑时,眼球周围的环状眼肌就会将面额和额头的皮肤牵向眼球。这种笑是装不出来的

2,眼神训练: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最生动,最复杂,最微妙,最富于表现

一5一

力的就是眼神了。

眼神可以瞬息万变,它是人蕴藏于内心深处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的不自觉的流露。借助于眼神,可来追踪和揭示人的内心的秘密。感情是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运用眼神的方法;点视法,对视法,虎视法,凝视法,环视法等,在生活实际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谈话内容而有所区别,有所变化。在与人交谈时,要善于用眼神表达感情。眼神要灵活,要灵动。不可呆板,僵滞。要丰富多彩。还要学会听其言,观其神,从眼神中窥视他人的内心,掌握其思想脉络,这样才能把握主动。训练眼神表情达意,具体要求是:眼神的变化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把握眼神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占全部谈话时间的40%左右)和注视方式。要把握眼神的运用(表现为兴奋,悲哀,敬慕和专注等);眼神的运用还要和语言及手势,体态语协调配合,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动作训练 动作训练也叫体态语、态势语训练。在产生和形成语言文字之前,人类一直在使用非语言的形式传递和交流信息。这种非语言的形式主要是体态语。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交际信息传递过程中,45%通过有声语言传递,而55%则是由体态语言传递的。作为口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言应成为一个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在开口之前,必须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向听众传递他开口说话前的信号和信息。这是成功地讲话 一 一6

所必备的前奏。

几乎每一种体态,每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都在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1、头部动作训练;

头部端正;表现的是自信,严肃,自豪,有勇气,有魄力的精神面貌。

头部向前;表示倾听期望,有时也表示同情或关心。头部向后:表示惊奇,恐惧,有时也表示退让或迟疑 频频点头:表示答应,同意,理解或赞许。不住摇头:表示否定,反对和不满意。(面部表情和眼睛动作训练见表情训练)

2、手的动作训练

手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手势也和人的面部表情一样,种类繁多,变化微妙。在体态语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日常交往中,手势大体分为四类:形象手势,象征手势,情意手势和暗示手势,这些完全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手掌向上:表示诚实、肯定、希望、谦虚等积极意向,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威胁性。

手掌向下:一般表示否定、批判、轻蔑等消极意向,也有强制和命令的意味,会使对方产生低触情绪。

当手掌紧握,伸出食指,直接指向某人某物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威胁性。伸出大母指是赞赏,伸出小母指是轻蔑。

双手紧绞在一起,表示精神紧张;摊开双手,表示坦率真诚。

一7一

3、身体姿态训练:

身体姿态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能表达出说话着的情感思想,又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良好的身体姿态能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增强交谈双方言语沟通的效果。

社交场合中身体一定要直立,双脚重心平衡,不要偏倚一侧站立!讲话时要挺胸收腹。不可收胸挺肚,那样是没教养的表现。站要站正,坐要坐稳。一 一8

第五篇:准确把握演讲中的情感语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准确把握演讲中的情感语调

作者:齐 跃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4期

[摘要]演讲就是一个人以众多听者为对象,就某一事物、事情或主题发表谈话,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立场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美既体现在文体上,又体现在非语言因素上。演讲文体上的美通过语音语调、词汇、修辞、句式等来表达,而非语言那样通过仪容、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神态、风度等态势语来传递。

[关键词]演讲 情感情调 口才表达

[中图分类号]H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38-01

演讲到底该怎样去讲呢?这是摆在我们初学者面前的一道题。其实演讲无定式,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讲法。只要符合自身身份、性格和年龄特点,用真情实感去讲就行了。演讲讲的是你的心声,你的情感,要用“心”去讲、去叙述,应该是声情并茂,声随情走而得到一种升华。所以说演讲最难的是:语言情感的准确释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演讲中如果缺少了情,你就没有办法去把握演讲的基调,就没有办法使用一切技巧,也就无法准确传达演讲稿的内涵。情感的正确使用是把握技巧中的关键,也是演讲的成败因素。在这我想提示的是:在演讲中用“情”就是“你”要融入演讲稿、融入故事,有机的结合,使“你”和你的作品浑然成为一体,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演讲者要到生活中和艺术中去寻找和体验语言的暖色调和冷色调,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兴和悲伤的语气语调,在演讲中常常会使用到。这些语调的正确使用,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在使用时的语感,语感要随“情”而动。为了加强语感,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亲朋好友在聚会中,相互问候或对某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的情景,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有人高谈阔论,欢声笑语汇聚一堂,那种亲情、那种友情,时快时慢的语速,绘声绘色的声调,恰到好处的手势,朗朗的欢笑声,其乐融融。大家在这种环境中身心放松,语调自然柔和、温馨,此时的语调就是暖色调。为了对比起见,再谈一下痛苦悲伤的语调(冷色调)的处理方式。在我们的演讲中有很多表达伤心痛苦的事例。当你讲到亲朋好友中有人离故之时,悲腔的运用是不可少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其实最考验诸葛亮口才的是他为周瑜吊孝哭诉。孙、刘两家这对昔日的盟友为荆州之地翻脸。周瑜兴兵誓要夺回荆州,结果兵败殒命。诸葛亮为大局,毅然前往东吴大营给周瑜吊孝。面对杀气腾腾,凶险莫测的虎穴禁地,诸葛亮依靠智慧,运用朴实的睿智语言、哭诉衷肠,用真情感动了东吴人,得到谅解,从而化险为夷。再次为孙、刘两家继续联合抗曹立下伟绩。这个哭诉就是一个精彩的演说过程,诸葛亮把演讲的语感发挥到了极致,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虎口脱险。

说以上例子的目的就是想强调一下,在演讲中,任何高兴的口吻和悲伤的腔调的使用,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作和过分。喜悦代表着朝阳,悲伤表示着夜暮。一切都要自然,要不然在演讲中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就会适得其反。试想一下,诸葛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要有半点失真的话,他有多少个脑袋也不够别人砍啊!

在演讲中,口语表达和演讲稿一样也要有层次感、要有大局观和感染力。当你在准备演讲素材时,围绕着演讲的有关语气语调问题也就随之展开,直至演讲结束,它涵盖了整个过程。一个演讲的完成它包含着写作技巧、口语技巧、表演技巧等,它是一个综合体,演讲技巧不是孤零零的,它蕴含着真情和丰富的生活。但每一项都与演讲情感语调的运用密不可分,我们要把写作、口语、表演等巧妙地综合起来润色。比如,当我们在演讲中叙述某一件事,你必然会娓娓道来,语调随其内容变化而变化。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有时需要声断气不断,有时需要一字一顿;还有就是演讲的语速明显快于朗诵,咬字要实,铿锵有力。目的就是围绕主题把“情”用“调”准确恰当地演绎出来。在练习时,要克服语音平淡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上要求去做。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不是忽大忽小。忽大忽小的声音刺激听觉器官,使人感觉不舒服。而是音色、音量的均衡平滑的逐渐增大或减小,要注意过渡。一般以暖色调为主,声调略高于平常说话,语音亲切。

在语言表达上,男性要体现果敢刚毅的阳刚之气,女性要体现温柔细腻的阴柔之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各自的特点和长处。

在刚开始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有点难,或找不着感觉或不适应,这都是正常现象。要多多揣摩文字内涵,吃透要表达的意思,要动脑,依靠智慧,苦干加巧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勤学苦练之后的又一要素。

在这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玩弄技巧,朴实无华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技巧。所有的技巧都是为辅助演讲的情感语调而展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感染打动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参考文献】

[1]唐树芝.演讲语言技巧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01.[2]琼•戴兹,冯丁妮,马军.成功演讲技巧.海南出版社,2008.06.

下载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演讲的语调与动作设计一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的“语言动作”

    也许大家还记得电影《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的对话:“我是个右派。”“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了,他们说你是个好人。” 许的话表现出直言相告的坦诚、不愿连累善良的秀芝、以......

    演讲的“语言动作”

    也许大家还记得电影《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的对话:“我是个右派。”“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了,他们说你是个好人。”许的话表现出直言相告的坦诚、不愿连累善良的秀芝、以及因......

    演讲中常用手掌手势动作

    演讲中常用手掌手势动作-演讲技巧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交流沟通中,手掌的运用是最普及、最常见、最频繁的,它是手势语的主角和态势语的重头戏。所以,我们必须......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绥滨县绥滨农场学校 闫晓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让你笔下的人物“动”起来——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描写的种类和方法有很多,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描写人物时,您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的内心状态的动作”,“有时,......

    如何设计演讲与组织语言

    如何设计演讲与组织语言 一、如何设计演讲与组织语言 开场白应解决的三个心理问题 1、你主要讲什么 2、我为什么要听你讲 3、你讲的对我有什么好处开场白应达到三个目的: 1、......

    演讲中常用手掌手势动作介绍

    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交流沟通中,手掌的运用是最普及、最常见、最频繁的,它是手势语的主角和态势语的重头戏。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掌握与熟练运用。 手掌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