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

时间:2019-05-13 12:5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1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1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

第一篇:3.1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

“复仇者哈姆雷特内心是反对复仇的,内心反对复仇的哈姆雷特是复仇者。”

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表现的很犹豫不决,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对于他在复仇过程中所表现的延宕的原因,文学批评家向来众说纷纭。先前众人的研究,不外乎以下五个基本论点:

一、二、剧情发展的需要 社会政治原因

当时社会都已认可新王克劳迪斯,挪威王子又蠢蠢欲动妄图侵略丹麦,如果王子此时复仇杀叔,则有亡国的危险。

三、从哲学方面考虑

哈姆雷特一直在思考人生、人性的问题,这些考虑使他觉得存在本身是不是有意义,进而否定了复仇的意义。

四、宗教方面考虑

因为西方的宗教有一种赎罪的心理,这样导致哈姆雷特不敢轻易行动,因为复仇本身也是一种罪恶。

五、精神分析方面

哈姆雷特有些恋母情结,从一开始不满父亲分享母亲的爱,后来叔父夺走母亲的爱,哈姆雷特想独占母亲的爱,所以想杀死叔父。但如果他杀死叔父,他就是杀死另一个哈姆雷特,一个想独占乔特鲁德的人,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都是想单独占有乔特鲁德,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哈姆雷特行动延宕。

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是由其敏感而细腻的思索引起的,再加上外部环境的错综复杂,终究使这个“快乐的王子”变成了“忧郁的王子”,一个从没有面临过困顿的人,肯定没有办法一下子接受眼前的事实,更何况是身负重托的王子。

其他:

1.哈姆雷特复仇动机的强弱变化造成了复仇行动的延宕;

2.激烈的内心活动造成复仇行动的延宕;

3.潜意识的认识观念所带来的复仇行动的延宕。

第二篇:浅议哈姆雷特延宕的复仇

浅议哈姆雷特延宕的复仇 国演 编导班 刘旻钰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哈姆雷特以他特有的延宕最终为父复仇,其中曲折的心理斗争和他疯狂的行为等都成了观众议论争议的对象,众说纷纭。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哈姆雷特人文主义思想的真实体现。也许,在哈姆雷特遇见鬼魂之前,在王后未嫁给克劳迪斯之前,他的叔父克劳迪斯在他心目中正符合这一形象,他父母的爱情也正如他所想的那么忠贞不渝。可是,母亲的匆匆改嫁令哈姆雷特蒙受了继父亲去世后第一个难以接受并且不愿面对的打击。“短短的一个月前,她哭得像一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拉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然而,后来在露台,鬼魂的一番话,着实激怒了哈姆雷特,“赶快告诉我,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在面对父亲的亡魂,哈姆雷特已经下定了杀死叔父为父亲报仇的决心。面对残酷的现实,“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个责任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家庭或者皇室,而是这一系列事实所代表的整个社会。

面对重重残酷降临的真相,哈姆雷特这个人文主义者遭受了瞬间无法承受的打击。因此,他只能通过装疯来让自己的思维得以缓冲。我认为,他的审慎的性格和人文主义思想是他延宕的最主要原因。在他装疯的过程中,很无奈地面对了好朋友灵魂的背叛,无法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情感,更加深了他对伪善现实的痛恨。但他并没有立刻替父报仇,一方面是他的过于审慎的性格决定,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是不能轻举妄动的;另外一方面是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加上势单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行为延宕,迟迟没有为父报仇,这也是此戏剧的吸引争论的一个方面。于是他决定借戏班子来审视叔父克劳迪斯的内心,再定报仇大计。果然,克劳迪斯的一系列反应印证了鬼魂的话。满腔的愤怒让哈姆雷特一瞬间想要立刻杀死叔父报仇,在对母亲以讽报仇的过程中,勇敢地刺杀了他误以为是克劳迪斯的前来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这也反应出他对克劳迪斯的恨之入骨。

然而,哈姆雷特的智慧和思想在这时得以充分体现,克劳迪斯的愿望并没有顺利实现。哈姆雷特又回到了丹麦,报仇行动将会继续,对克劳迪斯的仇恨促使哈姆雷特一步步走近复仇。也许在很多观众眼里,哈姆雷特的延宕是造成悲剧结尾的主要原因。但是,我认为正是他的延宕使得复仇计划成功完成。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哈姆雷特,应当具有的正是严密的思维和谨慎的处事态度,如果对复仇如此重大的事情不加思考,立刻行动,那么他的形象和一个没有理智的粗俗之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正是这种延宕的处事方式使得他的智慧得以体现,这也正是有别于普通人的吸引观众之处。

首先,他的延宕体现了他内心人文主义善良仁慈的一面。从而反应出现实对他造成的创伤的程度之大,体现了他所处环境的黑暗,伪善的亲人、朋友和爱侣塑造了一个身处水深火热中勇敢为父报仇的坚强的哈姆雷特。这是他的英雄特质。如果最终他活了下来,也许他也会被现实折腾到自杀,因为人文主义思想占据了他的头脑,无法改变世界就只有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其次,他的延宕也是他审慎性格的体现。哈姆雷特的审慎从前文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正是这种性格让他一次次推迟复仇计划。这是他英雄特质的体现。是他作为王位继承人应有的性格。面对如此残酷复杂的社会现实,他只有通过智慧的反复思考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因为复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死去的父亲,而是为了挽救整个丹麦社会,也是他维护自己人文主义思想的行动。这给他那英雄形象增添了一道光环,使得他高贵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哈姆雷特本身是戏剧中的悲剧英雄,他的勇敢坚强,严密思维,人文主义思想,善良的本质,热情却不乏理智等都使得他在孤独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高尚而具有吸引力,善良而不对邪恶望而却步,深刻反应了人生价值。虽然没有实现改变残酷现实的宏伟理想,但他的英雄形象已经深深留在观众心中。

第三篇:哈姆雷特复仇诗歌

你,贵为公子

本应享受着国民的爱戴

享受着家庭的温馨

享受着生活的荣华富贵

享受着自己的甜蜜爱情

可是,因为你是王子

上天赋予你的使命是复仇

你必须去面对

哪怕面对的是最亲近的亲人

哪怕面对的是最绝情的结果

哪怕面对的是最无奈的选择

哪怕面对的是最残酷的现实

你,很爱自己的母亲

可是,你还肩负着为父血仇的使命

你要用复仇的方式去保护母亲

你要用最残忍的手段

来惩罚母亲的背叛

你,很爱自己的情人

可是,你却把复仇看的比她重要

你要用仇恨的力量放开她

你要用最无情的面孔

去漠视女友的存在你,很爱自己的生活

可是,你不能违背自己的宿命

你要用最听话的样子抛弃它

遵从父亲的遗愿

坚定的去执行这个复仇的任务

你,很爱自己的亲人

可是,你却要把屠刀指向你的叔父

你要用最不忍心的结局来否定他

你要他受到凄惨的报应

去赎自己的罪过

聪明的你,想到了演戏

用剧情再现了父亲被害的过程

以此来观察叔父的反应

残酷的事实就摆在你的面前

你确定了,终究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犹豫了,到底是做呢还是不做

愚蠢的你,选择了决斗

用勇敢的斗争勇气去复仇

你没有喝的毒酒却要了你母亲的命

别人下的毒却害了你的对手

真相揭秘的时候也是你生命垂危的关头

你鼓足力气,终于刺死了凶手

凶手下的毒,害了他自己

也使得这个英雄轰然倒下

虚构的故事,简单的剧情

留给世人的是

真实的残酷,复杂的心情

当那个年少的王子初回家园时

他承受着相信和怀疑的纠结

当那个年少的王子弄清真相时

他承受着无奈和痛苦的抉择

当那个年少的王子得到母爱时

他承受着陶醉和温情的体味

当那个年少的王子痛失母亲时

他承受着伤心和追悔的折磨

当那个年少的王子手刃仇敌时

他承受着悲痛和绝望的回归

他也曾直面过自己的处境

他也曾拷问过自己的良心

他也曾追求过自己的爱情

他也曾伤害过自己的亲人

可,就因为他是王子

复仇是他必须去完成的任务

也,就因为它是王子

复仇成功才彰显了他的壮举

故事用残酷的事实警示着后人

仇恨的种子不能埋在亲人心里

否则,既过不好自己

也会因此而终究两败俱伤

第四篇:哈姆雷特之死原因

浅析哈姆雷特之死的原因

摘要:戏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它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哈姆雷特致死的原因。

关键词:优柔寡断怀疑猜忌忧郁社会原因

引言: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之父。《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悲剧,他所塑造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代表了莎士比亚喜剧的最高成就。哈姆雷特代表了莎士比亚自己的社会观,反映作者的愿望。剧本以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为线索,展开了悲剧。

古往今来,众多学者都认为哈姆雷特性格上的软弱反映在行为上的延缓性是导致他悲剧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导致哈姆雷特之死的原因不仅仅只有其性格上的缺陷,还有社会环境方面,也是导致哈姆雷特之死的原因。

一、哈姆雷特性格弱点与缺陷

正所谓是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死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个性造成的。

1、优柔寡断.

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有着强烈的复仇愿望:“我的运命在高声呼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细的血管都变得像怒狮的筋骨一样坚硬。”“安息吧,安息吧,受难的灵魂!好,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信赖着你们两位;要是在哈姆莱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处,上帝在上,我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让我们一同进去;请你们记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守口如瓶。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来,我们一块儿去吧。”怒吼,宣誓,哈姆雷特用这种毅然绝然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复仇的坚定信念。然而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他本来有好几次杀死仇人的绝佳机会,但在这种情结的作祟下,复仇计划一次次功亏一篑。当他偶遇到仇人在为自己的罪孽祈祷时,复仇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他就转入了时机价值的思考:“现在我正好动手,他正在祷告。我现在就干,他就一命归天,我也就报了仇了。这需要算一算。一个恶汉杀死了我的父亲,我这个独生子把这个恶汉却送上天堂”于是,哈姆雷特复仇首先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一面是杀父之仇的切齿之痛,父亲亡灵的声声追讨,另一面是对生命价值严肃思考,与生俱来的忧郁秉性.哈姆雷特在这二者之间苦苦的徘徊。“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有人回来的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因此便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这样子,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失去了行动的名分。

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雷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容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但是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在这种针锋

相对的思想冲突中,哈姆雷特进行着艰难的蜕变和抉择。“我心情如此沉重,直觉得大地这一幅大好的框架是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天空这一顶极好的帐幕,你们看,这一片罩在头顶上的豪华的苍穹,这一层镶嵌了金黄色火点子的房顶,啊,我觉得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瘅气。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可是,对于我,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儿算得了什么呢?”注意,这里“哈姆雷特是以一种讥讽的口气讲的这段话,”这既是哈姆雷特对人的地位的怀疑,同时更是哈姆雷特的一种时代秩序观念的反映。于是,他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人性的虚伪,世态的炎凉,天道的不公......最后,终于到达了这种怀疑状态的顶点:生存还是毁灭?”而他的当务之急是复仇,有重振国家.这种对于生命意义的超负荷的思考,无疑对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在这种性格之下,他被复仇的意念苦苦煎熬。复仇成了他的全部。而这一切,导致他对懦弱的母亲冷语相向,对心爱女子的视而不见,导致他亲手杀死爱人的父亲,导致他最终落入仇人的布下的圈套。最后,复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是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都破碎了:哈姆雷特的雄心壮志,爱人如花的生命,母亲脆弱的生存。

美好的东西由一个本来近乎完美的人亲手撕碎了,这就是悲剧。而这种悲剧的根源就在与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这是性格的悲剧。

2、怀疑猜忌

要知道哈姆雷特自幼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身份尊贵,家庭和睦美满,国家强盛,感情上有了情投意合的女朋友,思想亦接受了新一代的人文主义教育。他所经历过处境无一不是平顺的。可是忽然间,甚至可以说是一夕之间,哈姆雷特原本所拥有的一切都遭到了全盘颠覆。父王猝死,母后改嫁,王权旁落,国外大军压境。对于一个尚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理想与愿望的年轻人,一个从来不曾遭遇过什么重大挫折与坎坷境遇的年轻王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更打击的事了。也正因为如此,哈姆雷特的忧郁本性愈发得明显了,而他性格中多疑的一面也被激发了出来,甚至愈演愈烈。如他甫一登场时,便以连讽带刺的口吻来面对新国王与王后的问候: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儿,我的儿——

哈: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笼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后:好哈姆雷特,摆脱你黑夜的阴沉气,和颜悦色,来面对丹麦王上吧。

你不要老是这样子垂下了眼睑,想在黄土中寻找你高贵的父亲。

你知道这是很普通的;有生必有死,谁都得通过人世,跨进永恒的。

哈:唔,母亲,很普通。

后:既然是很普通,为什么你又这样子好像很在乎?

哈:好像?不。我不懂得什么叫‘好像’。

好母亲,尽管我披一件墨黑的外套,按礼从俗,满身都穿起丧服,好容易从肺腑吐出来长吁短叹,眼泪像江流滚滚,一泻千里,再加上垂头丧气,形容憔悴,再加上千种表情,万种姿态,都不能真正表现我。这真是‘好像’,像如此,像这般,是人人会耍的把戏;

我的心事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这一套都只是哀痛的衣服和装饰。”

又因为王后的火速改嫁新国王,使得哈姆雷特对女人产生了莫大的厌恶与反感,连带的对自己曾一度倾心的奥菲丽娅说话时也夹枪带棒的:

“奥: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跟贞洁以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交往吗? 哈:嗯,真的;因为美丽的力量倒容易把贞洁点化成淫荡,贞洁的力量可难于把美丽改成像它自己的样子。这本来是一种怪论,可是现在时势却让它得到了证明。我从前的确爱过你。

奥:真的,殿下曾经使我相信是这样的。

哈:你不应该相信我;因为贞洁不可能在我们的老干上接新枝而使我们不发出陈旧的气味。我从前不曾爱过你。

奥:那么我就更加是受骗了。”

由于环境的剧变,哈姆雷特变得十分多疑,特别是对女人的猜忌之心更为严重。这样的情形不仅伤害了哈姆雷特身边的人,也伤害了他自己。即使是一心帮助他的霍拉旭等人,他也无法全心信任。这使得他的复仇之路愈加崎岖,也让他在悲剧命运的路途上愈走愈远。

他的猜疑与毫不留情、极尽挖苦之能事的讽刺,不仅深深伤害了奥菲丽娅的心,也间接促使了奥菲丽娅的落水而亡。可以这么说。奥菲丽娅的死不仅是她个人的爱情悲剧,也同样是哈姆雷特复仇悲剧中的一环。他在造成奥菲丽娅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在加速着自己的悲剧命运。

3、忧郁气质

正所谓是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死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个性造成的。哈姆雷特虽然是接受了人文思想教育的新一代,但他毕竟身为丹麦王子,无可避免地熏染上了宫廷贵族固有的一种悲观忧郁的气质。而他的这种忧郁气质又屡屡于他的内心独白中显现出来。

哈姆雷特哀叹“丹麦是一所监狱。”全世界也是“了不起的一大所,里面有许多禁闭室、监狱、暗牢;丹麦是里面最坏的一间。”这句台词,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整个中世纪欧洲封建神学对人的可怕禁锢。当时的欧洲,罗马教廷和封建统治者剥削、奴役和镇压人民,这中间,宗教裁判所一再囚禁和烧死科学的殉道者,当时的那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巨人,和哈姆雷特一样,受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渴望和陶醉于正义和自由,就像曾经不经世事的哈姆雷特一样,眼见的却是遍地的专制、压迫、腐化和欺诈。于是,哈姆雷特有了他自己独特的忧郁。他沉痛地说:“我的心情如此的沉重,直觉得大地这一幅好大的框架是延伸到茫茫大海的一座荒凉的山狎;天空,这一顶极好的帐幕„„啊,我觉得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对于我,这点泥土里提

炼出来的玩意儿又算得了什么呢?”莎翁借哈姆雷特的忧郁,倾吐了人文主义者的失望和压抑。

哈姆雷特在得知了自己叔父的卑劣行径之后,在独白中这样对自己强调:“记着你!是的,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版上,拭去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词套语、一切过去的现象、我的少年的阅历所留下的痕迹!”这段独白,不仅反映了他的愤懑情绪和性格特征,而且而初步展现了他一心关注的,或者感触最深的问题。哈姆雷特本来是一个爱好书本的书生和理想主义者,他对于人和人世幻想得过于美好,此时,他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对于周遭世界的不满,对于不义行为(特别是践踏爱情和不贞)的愤慨和憎恶,其实就是人文主义者对于过去、也就是对于封建的否定和批判。“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的重整乾坤不仅仅是丹麦,而且一个充满黑暗和阴霾的整个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在决定用演戏来证实鬼魂之后,哈姆雷特在第二段长长的独白里谴责自己拖延复仇的行为,“一天到晚像是在做梦似的,忘记了杀父的大仇,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掠夺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谁骂我是恶人?谁掉破我的脑袋?谁拔去我的胡子,把他吹在我的脸上?谁扭我的鼻子?谁当面指斥我胡说?谁对我做这种事?嘿!我应该忍受这样的污辱,因为我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没有心肝的怯汉!”可以看出,他的愤懑近乎歇斯底里。这是一种尖锐的矛盾:既不能迅速报仇,又不能解释自己为何拖延。哈姆雷特并不怀疑为父王报仇的正义性,但它对于父王的爱更激起了怜悯。他答应鬼魂要迅速取报仇的时候,它的态度是完全诚挚的,然而这并没有消除他的不自觉的、本能上或是思想意识上的对于流血复仇这种封建传统任务的抵触。而这种心态,是整个人文主义者矛盾和新兴资产阶级软弱性的反映。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过:“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型的,一类是行动型的。”前者是哈姆雷特式的忧郁,后者是堂吉诃德式的癫狂。

正因为哈姆雷特的忧郁气质与优柔寡断、怀疑猜忌的性格,使他于对自身命运的痛苦与挣扎中,而没有时间精力与能力去应付克劳狄斯的迫害。不得不说,性格决定了命运,哈姆雷特悲剧的最大成因便是他的性格缺陷,如果他能够果断些,心狠些,也许他的命运便可以重新书写了。

二、社会原因

作者莎士比亚生活时期的伊丽莎白统治虽然盛及一时,但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中,社会不可避免的向两极分化。“圈地运动”使广大农民沦为赤贫,再加上工商业主对劳工的残酷压榨和剥削,使得绝大多数人民陷入绝境。连女王本人也哀叹“到处都是穷人”。这一时期与莎士比亚青年时代的社会相比,有着巨大的现实差距。与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爱”的精神也是相违背的。

这一历史的变异使莎士比亚的思想产生了激变,对一切事物的认识产生了根本变化,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已经沦为毫无斗志的“悲哀者”。这些社会变动带来的思想变化,也清清楚楚地反映在他的同期戏剧创作中。他在剧本中描述的“国家安定、朝野和谐、家庭和睦、夫唱妇随”的充满“爱”的世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肃杀的饿严冬”,一个惨淡愁苦的世界。欢乐成了哀泣,朋友成了敌人,相亲相爱成了尔虞我诈,喜剧创作也就转向悲剧创作。《哈姆雷特》正是这一时期的现实反映,也是莎氏思想变化的深刻体现。

哈姆雷特生活在皇室,过着优异的王子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念,完全是一个高贵的王子。正像莎士比亚的早期生活,舒适自由而又充满理想。然而,父亲的意外死亡,母亲的匆忙改嫁,一次次打击了哈姆雷特,使这个原本充满人文主义美好理想的王子在面对现实的黑暗时,无力承受精神上的打击,一个欢乐的王子换上了悲哀的外衣。不仅哈姆雷特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如此艰难,哈姆雷特的个人生活环境也是如此艰难。我们可以把他和剧中的另一个复仇人物雷欧提斯做一些比较。

哈姆雷特在第三幕第四场,刺杀了雷欧提斯的父亲波洛涅斯。于是雷欧提斯也就面临着与哈姆雷特相同的命运——复仇。雷欧提斯得知父亲的死讯,立即从国外回来,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出凶手,为父亲复仇。而相对的雷欧提斯的复仇环境就和平简单的多。他只是一个大臣的儿子,可以不必为国家的命运着想,他的复仇目的单纯到只是为家族夺回荣誉,因此雷欧提斯接受哈姆雷特的决斗时,就显的更加果断与无所顾忌。而且他的复仇也得到了国王克牢迪斯的暗中支持。哈姆雷特则不同,他不能单纯的为荣誉而战,他必须在克劳迪斯的监视下,在国家危难的责任感中,小心翼翼的复仇。

可以说,哈姆雷特生活在一个无可选择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无可选择的艰难环境中。但他又必须复仇,他的结局只能是悲剧性的毁灭。他的复仇必须耐心的等待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家族荣誉,个人荣誉得到恢复之时。

因此,总的来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是由他个人的性格缺陷以及不可抗拒的客观环境因素所共同形成的。哈姆雷特本身忧郁、多疑、优柔寡断的性格是其酿成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哈姆雷特所身处的环境的剧变亦是不可忽略的客观因素。而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在客观上所拥有的斗争力量的悬殊,亦是形成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可以这么说,如果说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那么环境原因则将他的悲剧命运推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参考资料:

1、《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商务印书版,2003年版

3、《莎士比亚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4、《新编外国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五篇:《复仇》读后感

对麻木者的复仇——读鲁迅《复仇》

(二)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鲁迅写完第一篇《复仇》之后,继续写了同名的另一篇散文诗《复仇》

(二)。作品借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表现了对社会上麻木者的反抗,其意比前一篇《复仇》更深了一层。

耶稣,是救世的先觉者,他的努力就是为了解除为奴的同胞的苦难。为救同胞苦难而被拘捕,而被送上十字架,而被钉杀。在耶稣被钉杀的时候,耶稣一直为之奋斗的同胞们不但不给予丝毫的理解和同情,相反,却对耶稣百般的戏弄、辱骂、讥诮,鉴赏耶稣的痛苦。作者借此材料,表现了对麻木者的复仇。

让我们先看看人们对耶稣的态度:

“兵丁投给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

“四面都是敌意„„”

“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耶稣,在为同胞们努力奋斗,而同胞们就是这样待他,百般地戏弄、辱骂、讥诮,恶钉,希望看看耶稣如何痛苦,如何挣扎,想看看耶稣有着一副怎样的可怜相,他们想从耶稣的大痛中获得一种大乐。同胞们如此对待耶稣,耶稣是怎样面对他的同胞们的呢?

请看作品: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丁丁地响,„„使他痛得柔和„„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面临着被侮辱和死亡,耶稣并不感到痛苦和恐惧,不喝那有镇静麻醉作用的没药所调和的酒,要分明地即精神清醒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悲悯那些麻木不觉悟的人民的前途,仇恨他们现在的麻木不觉悟。他悲悯咒诅四面的敌意。在被钉杀中,他觉得痛得柔和痛得舒服。他对待自己的被钉杀的悲哀,是“玩味”,是“咀嚼,欣赏”;不仅不是难受,而且对于自己的被钉杀是感到欢喜的,他玩味欣赏这欢喜。越是“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越是“沉酣于大欢喜大悲悯中”。

麻木的人拿“残酷”作娱乐,拿“他人的苦”作赏玩,作慰安。但是耶稣在人们的“残酷”和“痛苦”面前并没有示弱,他不怕痛苦,不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来麻醉自己,以减少痛苦。这样,人们不但不能拿他作娱乐,作赏玩,作慰安,他反而分明(清醒地)玩味他们了。他向他的“可悲悯”而又“可咒诅”的同胞“复”了“仇”。

麻木者想从先觉者身上得到一点乐,先觉者偏偏不给,保持清醒,忍受巨大的伤痛,不露可怜相,反过赏玩可鄙麻木者的可怜,这样,先觉者真正做到了复仇。

下载3.1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3.1 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复仇读书笔记

    对麻木者的复仇——读鲁迅《复仇》(二)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鲁迅写完第一篇《复仇》之后,继续写了同名的另一篇散文诗《复仇》(二)。作品借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表现了对......

    浅谈《哈姆雷特.

    浅谈《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比较熟悉的一本剧作品了,以前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一遍了,也看过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像是那个电影《哈姆雷特》以及中国的那个类似于《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范文

    《哈姆雷特》阅读练习题(教案) 一.填空题 1.落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

    义犬复仇读后感

    义犬复仇读后感这天,我们学到了一篇课文,名字叫《义犬复仇》,它使我想了很多很多„„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在边防哨所有一位优秀的军犬引导员——斯达罗。他引导了......

    鲁迅《复仇》读后感(范文大全)

    鲁迅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终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他论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

    微电影剧本《复仇》

    微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一种重要方式, 编剧:好奇心、经历、感悟、表达力 1、把握剧本: 顺序、结构、线索 2、团队: 设备、演员、灯光(车灯、手电、路灯)......

    《原野》复仇母题浅析

    《原野》复仇母题浅析 几乎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史上,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个常见的主题——复仇主题。这些作品或以民间通俗故事的样式出现,或是渗透着丰厚思想内蕴的鸿篇巨制。......

    哈姆雷特读后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选择和告别。 呱呱落地时,告别的是母亲温暖的子宫;异地求学时,告别的是无比熟悉的家乡;坚守正义时,告别的是人性的丑陋与邪恶。当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