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之三种境界
人生之三种境界
作者:gx 添加时间:2009-7-23 10:15:26
最近的闲暇时间都在看于丹的《庄子》心得,书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何谓“境界”,清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首分别来自晏殊、柳永、辛稼轩的三句话中,巧妙的将人生境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之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略显哀伤,有点凄凉和迷茫。“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人生阶段是一种变化的意象,环境中存在着太多的牵绊和阻碍,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会让人难以确定方向,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人的心态也在变。眼前的天涯路无限延伸,望不尽边,无限哀愁无尽的迷惘弥漫心间。陷于迷惘之塔的人生阶段,浮现眼前的尽是模糊不清和模棱两可所带来的焦虑,让你尝尽人间世事的辛酸与疾苦,备受煎熬着,这时间,若在太难太累难以权衡的时候,我们会默默地祝福自己,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窘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事实证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你须要经得起磨砺和历练,度过人生最初的起伏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追求、坚定不移地追求心中所愿,这是一段清苦而又很充实的阶段,目标既定,即使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衣带渐宽亦有何妨,即使是“憔悴”亦有何碍,躯体之苦乏、心志之锤炼,相较于虚空的灵魂,个人认为不足为患。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话,“如果你有理想,你就要去保护它。”剧中主人翁为理想,甘愿付出代价,在生活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形中,毅然坚守着开始时的选择,即使是“炼狱”也“终不悔”的选择。这样的坚持,何忧患得不到上帝的眷顾。
结果表明,上帝永远悉心眷顾奋勇前行中的人们,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结局既定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众里寻他全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找寻方向的迷惘到执着追寻目标时的疾苦,再到历练千百劳作后业有所成的幸福,这是一种怎样的欣慰、何等欢欣鼓舞。但倘若没有之
一、之二境界的铺垫,又何来有尔后的欣慰与幸福。
我初中时的一位同桌,学习倍儿棒,印象中他就无彷徨的时候,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坚持。一直以为,他就是一个学习天才,昨日偶然的一次网上聊天,猛然会晤,命运的天平之所以倾向于他,是源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世俗的眼光关注着别人表面的光鲜,却很少去探寻众多成功人士背后的付出。由于丹之境界说、王国维之分析,到对《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悟,让我浅显的明白,诗仙李白在书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
脱与自信,太多人奉这句话为座右铭,是自信,是加勉,是自慰,还是故作洒脱,我难以判别,就个人而言,我从中学会坚守自己的坚持,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二篇:人生感悟系列 003半称心是种人生境界
半称心是种人生境界 “半”字之道,寓意深邃,耐人寻味。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万事如意,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福,须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器满易倾,弦满易崩。如果事事都求完美、都求称心如意,那只能使自己陷入痛苦与无奈之中。而凡事只求“半称心”的人往往容易满足,容易得到幸福和快乐。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语言朴素直白,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写有一首《半半歌》:“看破浮尘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全诗出现了40多个“半”字,句句在理,如同“半称心”一般,奉劝世人活得从容、大度、豁达。
林语堂十分欣赏李密庵用生花妙笔在其《半半歌》里所描绘出的那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自然舒适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曾国藩可谓深谙此道。他常诵的格言是“盛世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并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斋”,意在持满戒溢,知足自省。
他在平定太平天国、位及人臣、功勋显赫时,毅然自裁湘军,功成身退。既保全了自己,又消除了朝廷的顾虑,最终为自己谋得了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一职。在55岁时,他上疏请求解除一切职务,注销爵位,提前退休,在宦海沉浮、毁誉参半中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这段话恰恰是对“半称心”的概括和总结,富含人生哲理。
凡事只求“半称心”,尤其是已到迟暮之年的老年人,更应该把琐事看淡,眼界放远,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因为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凡事只求半称心,因为上苍不会让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第三篇:人生的境界
最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呢? 是成为别人期望的那个样子,还是自己自在地生活?好多人选择了前者,这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委屈自己,甚至选择了用健康去换取金钱,人生的境界。有时候我自己也在想,我到底是出去大城市奋斗呢,还是回自己的家乡谋一份相对安定的工作,再做一份副业。我想我更倾向于后者吧。
本来一直觉得自己是属于那种出去奋斗的人,不适合安定下来,适合不断地奔波,不断的变换生活,生活不会重样的。可是慢慢地我也开始想静静的安定下来,没有那么多的累,没有那么多的无奈,想做到苏轼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望天际云卷云舒的境界。
最近两天一直泡在省图的杂志区,翻阅各种感兴趣的东西,关于未来,关于留学,关于就业,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人生,太多太多。忽然觉得,自己大一大二为何没有来这里提升自己自己,而是把时间浪费在了逛街这种无聊的活动上面。读越多的书,越觉得自己没文化。最近的笔译课,每一篇翻译,都让我有一种想屎的感觉,觉得我腹中无墨水,潜词造句真是件难事。我只想把自己泡在各种书海里,也想尝尝在书海中遨游的感觉。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真有道理,书里面的东西总是能带给你各种惊奇的东西。
前天去了我一直想去的省博,惊叹于古人的鬼斧神工。看着这一件件动辄成百上千年的文物,脑中幻想着古人用这些东西时的场景,或是古装剧中的某个画面,读后感《人生的境界》。也想着自己要是个考古学家该多好啊,我就可以亲眼目睹这些文物的现场发掘及参与后续研究。
由于清古装剧的盛行,我对清朝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知道康熙到底传位与谁,雍正的亲生母亲又是谁等等问题。看完了步步惊心小说,觉得比电视剧要好看数倍。也从中学到好多,最深的莫过于,看淡生活中的你所看不惯的东西,人生何其短暂,何必要跟自己过不去。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叫《不生气的智慧》,文中说道,如果一个人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或是生了很大的气,他的寿命要减少一年左右。我看了顿时觉得,自己平时生那么多的气何必呢,我还想多活两年呢,干嘛跟自己的寿命过不去。
坐在车上,看着身边逝去的路灯,脑海中浮现的竟是澳门的场景。一个弹丸之地,却让我这呆了一个月的过客念念不忘,魂牵梦绕。所以,决定暑假再重游一次,再重温一次那种美好吧。
太久太久没有写过这种东西或者是读后感。真的太懒了,今天我感受到了西安的春天,该脱下保暖裤换上毛裤了,答应了情人,等我穿上毛裤的时候就晚上去操场上走走或者跑跑步。
告诉自己,不要那么慵懒,适时的出去走走,不管去哪儿,只要是出去,哪儿都好。不要说自己没钱,没时间,迈出第一步,就知道旅行或者出去走走真的是件美好的事情。
以后生气的时候,告诉自己,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学会自己一个人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一杯咖啡,洒进的阳光,一本书,不断重复的歌曲,足以让自己静下心来。
第四篇: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人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涉世渐深,发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历人生而后开悟、生慧,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第五篇:人生六个境界
人生最难的六种心境
一.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
二.缓
有时候,做事,太快了,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抢市场。关键是太能干的人,会成为嫉妒和防备的对象。
三.忍
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 事,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 会让旁人看戏。
四.让
大是大非,不能退让,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别人的意见办的,错误也就有所分担。
五.淡
一切都看淡些。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活了的东西。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 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越是看得 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 福。
六.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尽管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时间 最长。人要活得精彩,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我们需要有亲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间。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显示我们的不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