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
2014-3-13 9:39:00中国发展门户网闫敏
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社会各界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
一、宏观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增长态势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有望好于2013年,增长格局逐步由新兴经济体主导转变为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总产出2013年增长2.9%,2014年增长 3.6%,提高0.7个百分点。一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延续复苏态势。美国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出口倍增计划、页岩气革命、绿色发展等众多刺激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的战略措施,宏观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房地产市场明显好转、私人消费增长回升,社会消费与投资信心增强,2014年经济增长有望延续复苏势头,总体形势好于2013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所缓解,德国经济增长强劲带动整个欧元区向好,国际资本回流欧洲市场,出口竞争力回升,2014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微弱增长。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二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疲弱。当前金砖四国经济增长出现分化,资源型国家增长迟缓,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结构性矛盾突出。2014年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三者叠加下,部分新兴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影响全球经济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新的增长动力尚不明朗,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存在退出可能,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不确定,全球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性。国际环境整体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运行,但新兴经济体减速将对外需造成一定冲击。
(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综述
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要素禀赋情况发生变化,经济领域呈现出若干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央经济会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长期与短期特征、问题,提出中长期改革方向与2014年宏观调控思路。政策取向将显著影响今年宏观经济走势与结构调整取向。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价同权;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等。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将深刻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中央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了新时期改革的精神,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减少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干预,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中,没有将“宏观调控”放置首位,显示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决心。二是更加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与汇率机制改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力将进一步增强,只要经济处于合理运行区间,政府将主要通过改革的思路来完善宏观调控。三是更加注重释放有效需求,强调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四是更加注重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六大任务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保证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体现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理念,并提出了重点领域具体推进措施。五是更加注重化解和防范经济领域的问题与风险,针对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风险等问题,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通过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制度建设解决债务风险等措施。
二、2014年基本经济走势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和2014年中国经济政策导向,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从经济增长速度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会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释放改革红利、基础设施投资和库存回补因素将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系统显示,至2013年11月,包括广义货币、财政支出、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汽车产量、粗钢产量、产成品库存、美国先行指数在内中国综合先行指数已连续22个月处于平稳态势,先行指数一般领先工业等指标约6个月,表明经济2014年上半年仍会延续2013年下半年走势,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5%,继续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内需结构有所改善。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略低于2013年。投资内部结构呈现一定变化,制造业产能过剩降低工业企业投资意愿;开工面积连续两年增速较慢和部分地区销量迟滞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和领域扩大有利于服务业投资提速。政策导向继续支持基建投资稳步增长,一方面国家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延长还款期限,确保不出现“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政府鼓励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这将有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稳增长。预计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所放缓,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而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会显示较大潜力,严格公务消费对抑制餐饮等消费的滞后影响基本消失,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左右。
外需拉动作用增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强,欧元区经济出现改善迹象,日本经济在强力政策刺激下步入复苏轨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将有所好转。由于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重,大国货币政策和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出口难有大的改变,国内需求减弱使进口增速难以加快,2014年进出口将增长9%左右,预计贸易顺差略有扩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所增强。
物价温和回升。从工业消费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平稳运行,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中国工业产能较大,供大于求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工业品价格基本稳定。从服务价格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上升。从食品价格看,今年粮食再次增产,粮价稳定,但肉类、蔬菜价格面临一定上涨压力。从资源产品价格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2014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调整资源产品价格将推高物价。此外,上年翘尾因素影响为1.4个百分点,高于2013年0.3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0.5%左右,房价同比小幅上涨。
就业形势较为平稳。中国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目前每1个百分点GDP增长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约160万人,比2005年前后约80万人和2010年前后约100万人的水平提高幅度较大。预计2014年新增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登记失业率在4.1%左右,总体就业压力不大,但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过剩行业企业职工下岗等结构性失业问题。
第二篇: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根据2011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美国2012年将结束疲软开始复苏,全球经济也将开始常态发展。中国在这样的经济大局之中,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存在。目前,中国政策调整的依据仍是经济增速、通胀水平和失业率,但这些均是滞后指标。2012中国经济将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首先,货币政策继续以稳定物价为主要任务,预计2012将达到约17%的常态水平,但通胀的潜在威胁仍将存在;同时,货币政策将向中小企业倾向,实行偏向紧缩的稳健、弹性的货币政策。
(二)国家将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积极应对进出口增速回落中的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问题、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对外投资空间,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的转变。尽管进出口增速持续下降,但贸易顺差还将持续,外汇储备仍将继续增加。
(三)由于外部经济复苏缓慢,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向常态回归后,GDP的增长将转入高位稳中趋降的态势,价格水平也将缓慢下降。2011年预计GDP增长9.28%,但CPI高达5.34%;而2012年GDP增速可能缓慢至8.91%,CPI也将缓慢回落至4.93%。
第三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提出,未来几个月我国仍具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深入认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处理好速度、结构、价格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分析
□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出现剧烈波动属小概率事件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拉动和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夏粮生产和农业农村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这些表明中央关于今年加强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效的。展望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我国仍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但也有不少来自国际国内的不利因素需要认真加以应对。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与节奏,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有利条件方面看:
一是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今年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增长0.4%,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企业效益指标表现良好,这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上行仍有现实基础。欧元区经济复苏整体强于市场预期,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创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经济增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8%和2.2%。日本受强震影响一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9%,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下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剧烈波动仍属于小概率事件。这将在总体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温和放缓,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企业发展经济的能动性较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三是信贷质量总体风险可控。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这些风险是否会集中显现,导致经济“硬着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是可控的。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额和地方政府财力的比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从不利因素方面看:
一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虽然有望保持温和复苏势头,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虽然在最后时刻达成了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协议,避免了债务直接违约,但经历此波折后,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下降,美国国债被评级机构历史性地降低信用等级,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美国债务问题将更加复杂。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日本全年的经济增长则仍受地震困扰,如果应对不好仍会影响日本的复苏进程。
二是影响通胀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下半年,我国通胀形势仍面临着国际局势和国际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宏观政策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是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四是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很重。从统计数据看,下半年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二、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及建议
□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积极从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等方面着手,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仍然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即经济增长继续温和回落但仍能保持9%以上的较快增长,而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控制,通胀出现冲高回落的趋势。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9.5%,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在5%左右。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装备工业发展还有较大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支撑工业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随着“十二五”新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逐步落实,政府投资可望有一定程度的加速;同时,社会投资增长有望保持较高增长的态势。
消费增长放缓但程度有限。虽然前期消费热点降温,但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较好、工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对保持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我国还对个人所得税等做出调整,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长16.4%。
物价将呈回落趋势。下半年,我国存在着不少有利价格回稳的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这一基本面因素不支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扬。二是今年我国有望实现粮食连续增产,这为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提供了基础。三是我国已经和将要出台一系列降低生产流通成本的扶持性政策措施,其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四是国内货币信贷条件已出现明显变化,对价格上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五是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明显减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的准备,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政策的滞后效应及全球复苏进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要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二要综合治理物价过快上涨。物价上涨较快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之一,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胀的货币条件。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补贴、结构性减税等措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障供给、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并把通胀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三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要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实现我国全年粮食生产丰收。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以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挖掘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增长潜力。
四要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建立产业退出机制,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与此同时,还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篇: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与政策建议
(一)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制约着经济增长回升
2013年,在面对换届、政策宽松、上年四季度经济回升态势明显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社会普遍预期的明显回升趋势,原因值得反思。就像我们长期坚持认为的那样,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导致经济由高增长阶段转向次高增长阶段,不再具有9%以上的增长能力,连实现8%以上的增长也较为困难。宏观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在7%~8%的区间运行。
2013年以来,受周期性、趋势性调整和历史积累矛盾凸显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一是需求支撑条件减弱。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试图建立国际贸易新规则,应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过分依赖政府高强度投资的负面效果日益明显,投资效率下降,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产能过剩严重,长期下去不可能持续。二是要素供给条件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出现转折性变化,劳动成本上涨较快,主要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投入、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发展模式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我国在高速增长中资源消耗大大增加,很多污染物人均排放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三是经济发展面对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大量出口产品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少数高端产品出口也受到打压,与发达国家竞争处于明显劣势。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汇率上升,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成本和价格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在一些传统领域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这种“前堵后追”的局面使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缩小。
2014年,这一总体趋势并没有变,而且短期经济运行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2013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出现的“稳中向好”并不会转化为“企稳回升”。一是全球经济尽管处于明显的复苏态势之中,但复苏的基础不牢,主要是仅为美国经济的好转,其失业率高企于7%也显示这种复苏是局部的,力度有限,而且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洲的复苏相对较弱,新兴经济体则相反出现了加快调整的态势。更主要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前堵后追”的局面,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巨大的制约。二是我国经济调整是在房地产仍然十分繁荣的基础上实现的,金融危机以来,所有的方面都在调整(出口、投资、消费、工业等),只有房地产未调整,我们的看法是房地产不调整,中国经济就看不到底,只有调整后出现的底部才是真正的底部,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经济调整的主要压力将是房地产景气反转。房市是过去高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房地产增长不可能长期繁荣不变,调整迟早会来。从相关数据看,我们认为2014年房地产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三是消费相对不足的形势将会继续。2013年居民收入增长的放慢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会对未来一两年的消费增长产生一定的压力。
因此,我们预计2014年经济增幅是走平,上下波动不大,不会出现明显上升,下调的空间有限,在7%~8%区间内运行。可能的变化在结构变化上,行业分化较为明显。
(二)对重要经济指标增长的预测
1.出口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在2013年都不同程度出现企稳复苏态势,预计2014年美欧日都将进入缓慢复苏通道,但复苏进程都存在一定风险。全球经济整体向上带动中国出口趋势回升,但受复苏进程缓慢、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出口回升幅度有限。2009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15%,即使考虑到这一时期海外需求的萎缩,人民币高币值对出口的抑制仍然比较明显。预计2014年出口增长8%左右。
2.投资增长将与上年持平
未来5~10年,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西部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薄弱。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方面,2013年房地产投资基数较高,二、三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偏紧货币政策以及表外融资清理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赋予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给予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的权利。这对土地财政是一大挑战,但却给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大量投资机会只能依靠民间与社会资本。三中全会以后,预期随着投资领域的放开和投资项目审批权的下放,2014年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活动会逐步活跃,从而带动整个社会投资的较快增长。2014年,预计社会投资增长与2013年持平。
3.消费增长将小幅回落
2014年推动国内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居民收入的增加,不利因素是“八项规定”以及以后的一系列规章对政府消费的抑制。由于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政府消费
支出减小,因此2013年的消费是比较低迷的,消费对GDP的贡献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我国消费增长一直较为平稳,2013年初严控“三公消费”的举措对消费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预计今后几年抑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不会有明显松动,对消费的影响将会持续。在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民众“无钱可花”,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民众“有钱也不敢花”的背景下,转向消费引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仍需时日。受上年收入增长偏慢的影响和企业效益增长不均衡的影响,2014年消费增长有可能小幅回落。但服务消费将会保持较快增长。
4.CPI温和上升,PPI有望转正
预计2014年国内农产品生产稳定,受惠于农村改革以及投资的持续增长,我国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保障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和价格稳定。预计2014年肉禽食品类价格基本与2013年持平,涨幅在6.0%以内,而水果蔬菜供应充足、粮食价格小幅上行,预计全年CPI增长3.2%。
PPI与经济景气高度相关,从运行周期看,PPI似乎正在触底反弹。但如果2014年国际资源价格表现不佳,那么PPI也缺乏上行动力。但由于基数问题,2014年PPI仍然有可能跌幅收窄。
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见表1。
(三)政策建议
1.对宏观调控目标和货币政策的建议
宏观要稳,微观要活,社会政策保底,这是新一届政府对三大政策的基础定位,2014年仍将坚持这一定位。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中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部分,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在六大任务中不提年年必提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类似的内容,我们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工作重点的变化,由短转向长,避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宏观经济的小幅波动上,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内,不必频繁地调控经济,即宏观经济政策要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上来。就2014年的宏观调控目标和货币政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由7.5%下调到7%以上。从2013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经验和长远目标的综合考量,建议从2014年起将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以上,且到2020年前基本不变化。主要理由是:(1)将下限和底限目标统一起来,以免形成对下限、底线目标不统一所带来的增长预期不稳定性。(2)7%的经济增长目标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世界上都是属于高增长,主动性适当降低点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调结构,从2012年和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由8%调到7.5%的情况看,社会已开始适应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负面影响不大,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却在增强。同时,适当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也有利于国家把更多的宏观资源用于调结构、促转型上。(3)经济目标适当下调和下限、底限目标的合一,能兼顾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要完成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未来7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8%就可以了,而从潜在增长率角度看,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大概率是7%~8%,高于和低于这个区间都可能引发更多的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4)经济增长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对就业的影响不大。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和服务业加快发展趋势的逐步形成,我国GDP每1个百分点的增加能创造出更多的新增就业量。
二是将CPI增长的调控目标确定为4%以内。主要理由是:(1)经济增长在7%~8%之间运行,通胀压力不大,但考虑到为近两年资源品价格改革留下空间,可适当调高物价增长的目标。为了减弱一定程度、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压力,可从稳农业、增加低收入家庭补贴的办法予以化解。(2)2013年上限、天花板不统一的矛盾不突出,为了避免对通胀目标的误读,增加政策的操作性,有必要将上限、天花板合一,将合理区间的上限更加明朗化。(3)这一目标的确定既考虑通胀压力也考虑通缩的影响。总结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我国CPI增长超过5%的仅出现过两年(2008年和2011年),原因都是由于食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内在性的通胀压力不大。从未来趋势看,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需求相对不足反而可能导致轻度或中度的通货紧缩。因此,取过去10年CPI增长2%~6%的中间值作为未来物价调控的目标值可能比较合适。
三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不变,重在促改革激活力。我们认为,市场预期和央行调控之所以屡屡错位,是因为央行关注的流动性层次更高,考虑问题的视角也更宏观。尽管货币市场动辄“寒意逼人”,央行关注的总量流动性仍是较为充裕的。
2013年6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不断抬升,但金融机构超储率并未下滑。由于表外融资的快速膨胀,广义货币增长也显著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在增长数据稳健、通胀中枢抬升之际,实在看不到央行有“放水”的理由。且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前,资金流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央行政策不会有较大调整。因此,预计M2增速将自2013年的14%降至13%,社会融资总量在2013年18万亿元的基础上提升至19.5万亿元。应把重点放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上。《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颁布,银行间大额可转让定存市场有望逐渐发展壮大,如果再辅以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地,那么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可能超出市场之前预期。当然,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前提之一,即商业银行“硬预算约束”的真正构建,仍是形式上已完成而本质上尚未竟的。因此,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重塑的“倒逼”可以期待。
2.对深化改革的建议
2014年中国经济的最大看点是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实施,将会显著地提振社会发展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这是发展思路的重大改变,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替换过去的“刺激政策稳增长”思路。淡化短期稳增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2014年经济领域改革将显著提速。我们建议应加快推进以下改革:
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好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向市场放权、向基层放权、向社会放权,把该管的管到位,该放的放到位。
二是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释放巨大的潜力需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加快金融“两率”市场化。即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资源的配臵效率,优化金融结构,主要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四是适时出台资源品全面市场化改革方案。分步放开水、电、气价格,加快运价(铁路运价)市场化,完全取消煤电价格管理,实行类似于油价联动和煤电联运机制。同时,放开除网络型垄断环节外的所有相关产业的上下游准入和定价管制。
五是重视地方政策性债务风险防控,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重点任务中,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策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
工作的重要任务,这是有深义的。一方面,地方债务风险确实已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尽快予以化解。另一方面,甚至更重要的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将会为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创造条件。具体来讲,就是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以有其潜力的风险化解,有利于推进地方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地方税收体制的重组,还有就是从根本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会整体上提振社会发展预期,有利于产业升级和长期投资增长,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深水区”的改革在刺激经济活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行业和企业将会由此步入深度的调整。
第五篇:2012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与政策解读100
1、陈东琪教授认为,物价变化对政策影响很大。
正确 错误
2、陈东琪教授认为,在2011年,美国总体经济状况要好于欧盟。
正确 错误
3、陈东琪教授预计,2012年美国政府的国债开支和发行政策将会偏紧。
正确 错误
4、陈东琪教授认为,2012年,发达国家总体上会进入到新一轮的减息周期。
正确 错误
5、陈东琪教授认为,自2011年10月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已不在公共投资上。
正确 错误
6、陈东琪教授认为,解决欧债危机的最根本办法是发放货币,而不是约束财政纪律和财政秩序。
正确 错误
7、陈东琪教授认为,转型升级最根本依赖于体制改革,但确实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
正确 错误
8、陈东琪教授判断,2012年,全球的货币政策都将趋紧。
正确 错误
9、陈东琪教授认为,全球需求增长引起的输入性通胀下降,有利于稳定物价、控制通胀。
正确 错误
10、陈东琪教授认为,中国政策的主动性比欧美要差,反应较慢。
正确 错误
11、陈东琪教授指出,欧洲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不完全同步的。
正确 错误
12、陈东琪教授指出,相比起与美国,我国与欧盟的贸易量更大。
正确 错误
13、陈东琪教授指出,日本政府所发行的国债主要为外债。
正确 错误
14、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全球资本市场处在一个痛苦期。
正确 错误
15、陈东琪教授认为,物价上涨是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
正确 错误
16、陈东琪教授认为,全球增长放慢的最根本原因是()
战争因素 替代因素 需求因素 经济因素17、2011年12月8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降至()1.15%1%0.8% 0.5%
18、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了()0.4% 1.3% 2.1% 2.5%
19、陈东琪教授指出,美国的基准利率为()
0至
0.15% 0至0.25% 0至0.35% 0至0.45%
20、目前欧元区共有多少个成员国?
17个 19个 25个 27个21、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了()0.4% 1.3% 2.1% 2.5%
22、2011年11月份,美国失业率由上个月的9%降至()8.8% 8.6% 8.3% 8.1%
23、2011年10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20.4% 30.4% 40.4% 50.4%
24、现在欧盟共有多少个成员国?
17个 19个 25个 27个25、2011年11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1.5%下调至()1.15%1.25%1.35%1.45%
26、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美国劳动就业市场开始好转。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短期的止跌迹象。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制造业活动较好,尤其是汽车和军工方面。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美国的月度财政赤字超预期的数额减少。
27、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美国的财政政策是稳中趋松。
紧。
美国目前的基准利率高于欧盟的基准利率。
28、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美国目前的基准利率低于欧盟的基准利率。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美国的财政政策是稳中趋
2011年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5.5%。
2011年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5%。
2011年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5.5%。
2011年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5%。
29、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总体进入了新一轮的减息周期。
陈东琪教授指出,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总体进入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
陈东琪教授指出,我国在税收方面做加法是增加资源税、环境税和其他的包括气侯变化等方面的税。
陈东琪教授指出,我国在税收方面做加法是增加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税。
30、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陈东琪教授指出,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延续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减速惯性。
陈东琪教授指出,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延续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增速惯性。
陈东琪教授预计,2012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触底后温和回升。
陈东琪教授预计,2012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急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