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皋兰县医院处方点评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
皋兰县医院处方点评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
分析对比处方评价的改进情况对2012年7-12月份及2013年1-5月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比较,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对处方点评前后的处方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共抽查处方38 62张占处方量的约20%,其中2012年7月~2012年12月处方18 31张,不合格处方1 80张,不合格率为9.83%;2013年7~12月20 31张,不合格处方113张,不合格率为5.6%。结论通达处方点评,门诊处方合格率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制定合理用药的改进措施,以期达到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
2012年7-12月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
表2处方整改前后情况对比
2对不合理处方的产生原因分析及相应改进措施
本院不合理处方主要是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2012年7-12月不合格率分别为6.9%和1.91%,因此本院针对这两类不合理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查找原因并采取干预措施。
不合理处方中最常见的不合理现象是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重复给药等4项。以上是产生不合理处方的主要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处方医生责任心不强及对药物剂量不熟悉为此,医院采取以下干预措施。首先从医生人手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重要作用,药师在处方审核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处方医生联系,敦促医生改正不合理处方。
本院的不合理处方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出现上述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主要在于处方医生缺乏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及临床药理学等相关药学知识,对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其次,药师审核处方时把关不严,没有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请处方医生修改。为此医院采取以下措施以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出现。①加强临床药学服务:通过全院培训考试及发放制度及药讯以及通过药物咨询服务,为患者、临床医生、护士提供药学服务。②重视药师的处方审核工作:药师要加强自身的药学和医学知识的累积,能胜任处方审核工作,严格审核处方,发现不合理处方要及时和处方医师进行核实、协商和修正,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超常处方的比例占不合理处方的较少主要是一些活血化淤的中药注射剂的超适应证的使用,如骨折、软组织挫伤、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现象较多。临床上这种无适应证用药以及违反禁忌证用药的情况是医疗纠纷的潜在诱因.通过处方点评,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本院处方质量有很大的改善,不合格处方率从整改前的9.84%下降到整改后的6.20%。但从本次调查发现整改后不合理处方中的用药不适宜处方的不合格率占2.10%,由此可见要进一步减少不合理用药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用药的质量改进措施,并由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
改进措施,才能达到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2011-3-1 百度
已有0人收藏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
1、同一种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
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通过规格的区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中加以区分;
3、同一种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在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以示区别;
4、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新化合物的专利名称和复方制剂名称开具处方。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六)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二、评价方法
1、临床药学科每个月抽查一天门诊处方,根据本办法的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方评价,有问题的处方进行处方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在药学期刊和网站上公示(表1)。
2、如果临床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由药事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临床药学科上报药事会复议结果并公示。
3、每季度按卫生部的要求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通用名的开具情况(表2)。
4、每月7日以前,评价结果由临床药学科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医务处和医院质量办公室,由质量办公室进行处罚和奖励。
(责任编辑:曾
药物用量监测及处方超常预警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临床应用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预防过度使用,控制药品费用的异常增长,现制定我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与处方超常预警制度。
一、超常处方标准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二、评价办法
1、每月对微机数据库中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使用金额或使用数量的前十名的药品和科室),并将统计数据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
2、由药事管理委员会,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等为依据,并结合当期处方、住院病历对上报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对发现不合理使用药品的医师可结合专业特点、工作量进行综合评价。
3、统计和评价分析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对个别病例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的严重问题须及时反馈至有关科室主任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4、对使用金额与使用数量超常增长的前十名的药品及其它不合理用药情况,由临床合理用药小组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不合理应用的评价结果在院周会或其它适当途径通报,同时要求相关医师和科室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5、不合理用药的评价结果与医师和科室的绩效考核挂钩,并对相关医师进行警示谈话;对不合理用药比例(抽查病历中该医师用药不合理病历数与抽查病历数之比)排在前10名的,要进行医院内部通报;对用药明显不合理或不合理比例较高的医务人员,予以暂停1月处方权、限制处方权的处理,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予以缓评、低聘。有关医师对评价结果有异义时,可申请复议。进行复议时须抽取该医师近三个月的全部病历进行检查。
6、临床合理用药小组对前十名的药品中连续三个月出现超常增长的药品供应商予以警示。对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并经核实后立即停用该药品,库存药品一律退货。对违规行为由院纪检监察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立案查处。
7、制定《 医院临床科室药品使用考核管理办法》,规定门诊每张处方最高金额不超过200元;规定各科室住院药品收入比例,对超药品收入比例的科室由核算办按规定扣除当月相应的奖金。
8、院纪检监察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药品使用违规行为的,对涉及相关药品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予以警示,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以上问题严重者由院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
第三篇: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
20xx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20xx年,卫生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xx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
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②利用药讯和医院显示屏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③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上级医院临床和药学的相关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解决用药中的疑难问题。
④药师利用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3、制定相关制度,并注重落实
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我院还做了如下工作:
①制定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采取以教育为主,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并重的原则,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
②控制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个,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的规定。
③制定了控制药占比的相关制度,规定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成立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④统计使用金额前3位的.药品,暂停使用1月。⑤实施药占比公示制度和处方点评公示制度,对科室药占比、每月药占比排名前10位的医生在院内通报、对存在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者予以经济处罚、暂停处方资格等处理;对药占比超标的科室和个人予以经济处罚。根据处方点评结果,我院对用药中存在不合理的多位医师进行了诫勉谈话、暂停处方1月等处理。
通过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我院临床用药趋于合理,不规范用药和书写不规范处方明显减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已基本达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药占比由处方点评前的47%下降到40%以下。相信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不但提高,合理用药管理软件的应用,将为处方点评工作打来极大的便利,我院将更加重视和扎实的开展下去。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院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xx】28号)的要求,对我院的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每月进行评价。现就我院执行处方点评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1、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处方点评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药剂科科长担任。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规范及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2、组织全院医疗、药剂人员学习《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使每位医疗、药剂人员掌握什么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二、具体工作如下:
1、门诊药房每日严把处方质量关,对不合理处方及时打回,立即整改。
2、每月对各科室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将开具不规范及不适宜处方的汇总信息上报质控科进行干预控制,并下发科室。
3、不定期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公示。
4、对连续开具不合格处方超过5次的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存在的问题:
1、对于门诊处方,一般诊断书写都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有效获取患者详细的病情资料,因此在分析诊断与用药是否相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局限于点评分析用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重复用药等比较直观的方面,难以再进行深入准确的点评。
2、对于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医生往往会出现漏写、少写诊断的情况,由于临床检查结果都没有直接体现在处方上,因此在对选用药物是否合理方面进行点评时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点评。
3、由于药师在临床医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点评过程中出现药师观点与医师观点不一致的现象。
四、今后的`工作目标:
1、药师应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供相关信息,共同促进合理使用药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药师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制度,进行合理用药质量控制,对于不合理处方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纠正。
3、参与处方点评的药师继续加强医学和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药师自身的业务知识及技能水平,通过办好“药讯”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药学继续教育与合理用药,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发挥专业职能促进合理用药。
第四篇: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精选)
杞县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
1、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即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
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在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以示区别。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六)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三、评价方法
1、处方点评领导小组每天进行门诊处方检查,根据本办法的评价检查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方评价与检查。
2、每月按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的要求,检查每位医生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通用名的开具情况。
四、药剂科职责
1、对医师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发现不合格处方及时进行登记。
2、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月抽取50张处方,填写《处方评价表》。
五、医政科职责
1、每月组织专家对处方质量进行督导,发布医院信息简报,对不合格处方进行通报。
六、临床各科室职责
1、加强《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
2、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开具处方,提高处方质量。
七、罚则
1、医政科应要求通报3次以上的医师进行解释,如无正当理由,发出书面警告通知书,通报后连续2次以上出现不合格处方,再次要求解释,如无正当理由,取消其处方权。
2、如对处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有药物管理和药物治疗委员会组织复议,并对复议结果进行通报。
第五篇: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度本细则:
第一条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第二条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第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一)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八)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九)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十二)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十四)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十五)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第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一)适应证不适宜的;
(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七)重复给药的;
(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九)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第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第六条 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第七条 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
第八条 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第九条 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将依法给予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