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综述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描述了从东汉末年盗晋初的历史事件,东汉末年宦官乱政,黄巾起义,群雄割据,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掌握北方,南方孙权不断巩固江东势力,刘备投宿于刘表寻找安身之所。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决定先完全统一北方,刘备借机夺下荆州并且伺机进入成都,孙权被摆了一道,只好边巩固江东边南下与少数民族联系。关羽被孙权曹操联合算计,刘备失去荆州,国恨家仇,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终失败,三国鼎立成为定局。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司马昭五道伐蜀,羊枯献计平孙吴,天下三分归一统。故事来源
故事主要选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三国失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元末明初,社会**,战乱频繁,生活在底层的知识份子罗贯中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了解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无奈的他,痛恨战争,渴望一统由此创作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主题探究
《三国演义》中,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里面,有三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三国演义中三次转折性战争,不仅代表了一场战斗,还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变化,社会阶层的斗争。
众所周知,三国中的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决定北方一统局面;赤壁之战,决定南北分立局面;夷陵之战,决定三足鼎立局面成为定局。这三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少胜多,最终都是以发动战役者失败告终的战役。官渡之战,根据易中天的品三国中所说,是世族大家对寒门一族的战斗,根据历史发展潮流本应该是占据时代风向,权利最多的袁绍获胜,可是历史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局势居然是代表寒族一族的曹操获胜。而赤壁之战,是北方世族和南方豪强及汉室遗民的战斗,这一次占据主流的北方世族再次被击败。夷陵之战,即是江西大族和江东大族的决战,这次本来占据主动的江西大族再次被击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识,在这些共同点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由呢?
第一次战役,官渡之战,发起者为袁绍。当时的袁绍坐拥河北,甲士过万,家族号称四世三公,出身世家大族的他,很早就有独立思想,痛恨宦官专政,谋诛宦官,讨伐董卓,攻灭公孙,武有颜良文丑,文有田丰许攸。手下文武官员不可胜数。当时很多士族都以为袁绍会成为统一乱世的豪杰,结果缺败给寒族出身的曹操,而且是十倍兵力少于己方的曹军。当时就连曹操本人都打算投降了,在听取郭嘉十胜十敗论后,决定苦战到底,结果在官渡之地火硝乌巢,奠定统一北方局面。根据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的评价,这是一次寒族打败士族的战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奇葩,因为他逆转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士族统一天下。司马家族就是众望所归的士族,所以最终完成一统三分。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奇妙地违反了历史潮流,让历史的进程不断改变,这很难从一次战役中可以看出皮毛。官渡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的第一步,而决定三国鼎立的雏形是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南北分立的局面,曹操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下,被拘留在长江以北。但是此时不仅孙权本人,就连曹操本人也以为天下最终二分。结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存在,让乱世的进程更加难让人猜测,他就是刘备。刘备汉室后裔,常自称汉室遗族,挂着名号去积福积德,在乱世获得不少人望,所以后来刘表收留刘备,刘璋请刘备入蜀。不是没有道理。刘备趁着孙权和曹操主力曹仁在荆州襄阳打的不可开交,然后将荆州绝大部分都攻打下来,事后孙权追求即是美其名曰借荆州,孙权恐惧曹操报复,为了维护脆弱的联盟点头答应,这留下了夷陵之战的祸根,三国鼎立雏形就此形成。赤壁之战,代表了曹魏阵营,其中大部分是北方士族,与孙刘联盟,其中大部分是江东豪强与汉室遗族的争斗。这次战斗,要是根据历史课本的熟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时代特征云云,这场战斗应该是曹魏获胜,因为这是一个士族天下的时代,而且必定由士族大家统一天下。作为三国经典的三大战役之一,以少胜多的经典例子,孙刘联盟击退了曹魏大军,这次曹操可惜的被当作袁绍那样,被说成十胜十败中败方。同时夷陵之战也是,刘备也被说成几胜几败中的败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夷陵之战,号称是刘备复仇之战,孙权撕裂盟约,和曹操联盟,偷袭关羽夺下荆州,刘备倾注全军实力攻打孙权。根据《三国志》记载,这次战役没有带上一流的武将,比如刘备马超,也没有带上诸葛亮本人,用《品三国》的话来说,完全是二线演员在上演话剧。原因没人知晓,只知道是在夷陵之地,刘备主动要求布下连营,因为没有一线的谋臣告诫,结果被陆逊火烧八百里,没有一线的将领带队,结果蜀军溃不成军,最终蜀国没落,刘备病死,从此三国鼎立形成,谁也无法单独消灭对方,因为无论曹操,还是孙权,刘备,他们都没法真正代表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代表时代潮流发展是什么意思?就是天下人都希望他统一全国,并且拥立和投靠他,谁是?袁绍,刘表,董卓都是,但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给代表寒族的曹操,汉室遗族的刘备,江东豪强的孙吴所打败。其中三个国家都意识到时代发展的潮流,毕竟他们手下能人武士那么多,早有人发觉了。
根据易中天的《品三国》分析,曹刘吴三国应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方案。曹魏最为强大,所以曹操决定逆流而上,希望建立一个唯才是举,不问出身门第的政权,这一超前意思直到唐代才真正实现,实现这一方案的是科举制度,真正选贤举能。然而他们生活在汉末,这一个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很难实现这一点,强如曹魏,才如曹操,最终也没有实现这一点。而他的儿子顺应民心,决定听从陈群等人意见,推行九品正中制,用建立士族政权来换取成为皇帝的资格。曹操逆流而上,刘蜀打算反而行之,用刘备话说,每事与曹反,必顺。所以刘备入蜀推行了一系列尊重士族的制度和规则,然而蜀国本身处于蜀地四川,蜀地因为历史问题拥有三股不同的势力,然而刘备入蜀了之后变成了四股,刘备尊重士族的政策,只是对本身和蜀地第二阶梯的人而言,第三阶梯和第四阶梯永远被挤压在最底层。所以刘备所作所为看起来顺流而上,其实未尝不是逆流而上,强如曹魏,逆流而上,最终不得不低头,蜀国本来就弱小了,还要逆流而上,最终率先被灭国。孙吴那边,推行本土策略,尊重和使用本地士族人才,江东四大家族也被很好的启用,但是江东士族毕竟是南方士族,在古代中国北方本身就强大过南方,这在宋朝以前一直是这个格局。因为孙吴很好的把自身转变成为士族,所以他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但由于北方士族强于南方士族,所以孙吴最终难逃灭亡。天下三分,分为奇怪的三大快。曹操是上市公司的集团,孙权是家族集团,刘备就像是黑社会集团。曹操讲究才能,孙权讲究感情,刘备讲究义气。三大集团都不是代表士族大家。但是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把其他有望成为士族的集团都消灭,最终三足鼎立。这简直就是违背历史,在历史课本上可谓是一个传奇的时代,正因为如此传奇,罗贯中才选定三国这一背景,书写处自己对所处的明初的愤恨。汉末的纷乱正如明初的纷乱,罗贯中身为底层知识份子,深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道理,所以他渴望乱世一统,这一愿望直到朱元璋掌
权,终于实现,而在三国演义中,则是直到司马家族的司马昭掌权,积极吸取全国士族,极力推行九品中正制度,真正的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士族大家出现,天下众望所归,司马炎建立晋国,北方士族实力远超南方士族,最后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号称七分写实三分写虚,依实演义,包罗万千,不仅写出了宏伟的战争局面,也写出了细节的谋略,人们的勾心斗角。正确处理了民间感情和良史精神。小说对后世创作影响巨大。当然《三国演义》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引用鲁迅的话,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小说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观点,写人方面可能要写的人数过多,无法一一突出特点,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遗漏。《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至于战斗之多更是贯穿整个小说。
《三国演义》首先,以史实为依据,剔除来自民间文化中过于荒诞、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小说主要参考《三国志平话》这一三国小说集大成者,《三国志平话》主要以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开头,以刘渊灭晋兴汉收尾,使全书带有明显的因果报应色彩。但是因为其中不符合事实的一头一尾,所以罗贯中决定剔除。其次,精心提炼情节,增强小说的文学性。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七擒七纵等,都有很强烈的文学色彩。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比如决定三国发展方向的三大战役中,不仅描写了战争的场面和准备,还写了战争双方参与人物的性格和较量。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加入各种谋略,人物的勾心斗角,并且难能可贵的因时而变。
注释
[1]易中天《品三国》
第一部:魏武挥鞭
易中天品三国(9)一决雌雄
易中天品三国(10)胜败有凭
易中天品三国(11)海纳百川
易中天品三国(12)天下归心
第二部:孙刘联盟
易中天品三国(24)赤壁疑云
第三部:三足鼎立
易中天品三国(35)夷陵之战
第四部:重归一统
易中天品三国(47)逆流而上
易中天品三国(48)殊途同归
第五部: 历史回眸(结束语)
易中天品三国(49)天下大势
易中天品三国(50)历史插曲
易中天品三国(51)百年孤独
易中天品三国(52)千古风流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罗贯中《三国演义》
[4]作者不详,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
[5]陈寿《三国志》
第二篇: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我国古典长篇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几百年来一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征服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广大读者。时至今日,已翻译成多种文字传布海外,成为世界公认的伟大作品。它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典型,所描绘的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它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明代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罗贯中为“有志图王者”。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他的政治 抱负落空,便全心致力于小说创作。罗贯中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残酷的统治和压榨,激起全国人民反抗。据说步入青年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罗贯中融合传说中宋江起义和自己所处的**年代,各方义军争霸,老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等生动形象的例子促使他写成多篇著作,除《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有 《隋唐自传》、《残唐五代史》和《三遂平妖传》。虽说他政治抱负破灭,但其不可动摇的思想和信念无一不流露在他的著作中。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至极的地位,号称"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上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下至西晋统一天下的近百年间,各统治集团之间再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尖锐对立和激烈的斗争的故事。它以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宏观历史画卷,艺术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结合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塑造在这一典型环境中的众多典型形象,歌颂圣君贤相豪杰志士,斥责乱臣贼子,期望统一和平。这是三国时期人民群众的爱憎与愿 望,也是整个封建社会里人民群众的向往和追求。《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长篇小说虽"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但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宗旨。文章所涉及的人物颇多,性情各不相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据我了解东汉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府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以武装争来反对地主阶级的统治。
刘备是作为理想的圣君来塑造的。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曾贩过履、织过席。但他的政治理想却是“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由于他的贫困生活经历,使他能较深的了解群众的疾苦,懂得“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人无信不立”。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之一。他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屯土三约三事,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直至最后英雄奋战,壮烈牺牲,都充分的写出了他的忠义思想和英勇气概,以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德。
张飞,也是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性格特点最鲜明。他长期追随刘备,在38年的战争中,历经艰辛,忠心不二。书中曰,“先主于乡里和征众,而关羽和张飞为之御辱。先主为平原相,以关羽张飞为别郭司马,分统部区。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思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传立终曰,随先主同旋,不避艰险。”张飞英勇善战。张却乃曹操手下一员大将,声名显赫。双方交战,张却被张飞击得狼狈不堪,落荒而逃。有书可证,陈寿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虎臣。张飞的脾气暴躁,常鞭杖部下,而且遇气冲动,不问原因,因此也造成不少笑话。刘备对他形容过“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之健儿,而今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
飞虽被赋予了鲁莽的性格,而在文中也有以智慧取得胜利的经典片断。例如文中赵云单骑救主的片段中,张飞便以智镇守长坂桥,阻挡了曹操十万大军前进的步伐,为刘备的转移争取时间,全文中张飞用智的片段不止此一处,如果你看这本书,会对张飞这一大智若愚的人物形象有更加透彻的认识。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巨著,不无道理。作者用笔简练,文字朴实,但却雕琢了这一长篇巨著,此文也是涉及人物众多的一部小说,而作者对任何两个人都不重 复,几乎收集了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以及人们在面对挑战、面对强敌、甚至在生死存亡边缘上,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描述得淋漓尽致,以不变应万变,所用方式 虽用于古代,但对现实社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彻底的从表面挖掘到内心世界,体会故事、体会人物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如何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上,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创作经验与启示。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进入了一个发展时 期,它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已成为广大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在《三国演义》中,使我领悟到战士并非要在战场上厮杀,要以德服人。刘备的仁慈厚道、曹操的胸怀大志、关羽的智勇双全、赵云的重情重义、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三篇:读书报告《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书中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
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当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乃至今后华容道“义”释曹操。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地扭曲了。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
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不是一部英雄史诗式的作品,因为其中人物距英雄都相去甚远,只是些政客,武夫,枭雄,庸才。罗贯中亲身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岁月,他绝不会对长期的战火不报反感。而三国的开场词作已经清楚地表现出他对世事幻灭的无限感慨,小说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历史循环论也充满了强烈的宿命悲观色彩。我们或许可以设想,作为一名下层知识分子,他目睹了残酷的**,体验到生命的种种苦痛,由揉和了自身的挫折感,因而写成了这部发愤之作。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们多数潦倒,郁郁平生,他们未能因作品流传而受到经济利益,也不能象诗文作家那样博得功名,所以他们的写作常常更趋私人化,充满了若隐若现的讽喻和对文化,历史的尖锐批判。
第四篇:三国演义 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它一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征服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广大读者。它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典型,所描绘的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它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当然,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问世之后,争先便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刻本,而且百年不衰,知道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的刻本还有二十多种以及清代的七十多种。《三国》的版本如此之多,可以说是古代小说中无与伦比的。而在这么多版本中,若以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毛宗岗父子评论改本《三国志演义》,其中以毛宗岗父子评论改本最为突出,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这个小说,应该说它是按照历史和传说这两个方面来写的。有的学者认为它有七分是符合历史的,其中有三分是虚构的,就是说在整个大体上来讲,这个《三国演义》是有历史根据的。它反映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那一年,到了这个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这个大约10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在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因为这段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所以出现大量的军事战争。因此《三国演义》很生动的反映了这百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从这一点来讲,它具有历史的价值。那么作者不是简单的像历史教科书一样去重复历史,而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以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来说明的。
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三国演义》不仅描绘了一幅恢宏的战争场景,同时也向我们塑造了三国时期的各国的正确的人才观。其实,三国中之所以会一直出现三足鼎立那么久,完全取决于这些雄主可以招贤纳士,有正确的人才观。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任用庞统,曹操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广纳人才,用人唯才,使之成为了一方之霸主。吴国可以将全国的军权交给大都督周瑜,后来的孙权也可以将兵权全部交给陆逊,让他完全统一领到,最后才使得吴国没有在蜀国举国侵犯的时候被灭掉。
《三国演义》还充分体现了领袖人物的决策艺术,具体地说就是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艺术化的决策水平与能力。首先表现在曹操“机心似海,当机立断”的决策,如“挟天子令诸侯”,争取政治上主动这件事上。而诸葛亮小心翼翼,广泛性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面临曹军紧紧追击之时,他用了一着险棋,故作镇静,演出了一出“空成计”,最后化险为夷。
作为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小说,它的军事价值也不容小觑。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退敌,关羽,水淹七军,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周瑜,火烧赤壁王允,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等体现了作者的军事智慧。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巨著,不无道理。作者几乎收集了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以及人们在面对挑战、面对强敌、甚至在生死存亡边缘上,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它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仅很好的展示了东方人的政治、军事、管理方面的智慧,还启迪人们的思想,教人忠,义和做人。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它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已成为广大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第五篇: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10110013229 王运(10计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当这首《临江仙》响起的时候,我总是会去想起那个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令人神往,令人神思。虽然三国已离我们远去,但三国时期那些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让我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路。
三国演义之飞哥,在我们的眼中张飞就是一个比较厉害的莽夫,但是张飞其实是十分的厉害的不止是功夫,智商也绝不会在刘备之下,在刚刚初出茅庐的时候,为什么他选择了刘备,那是因为,刘备是皇室后宅,有权利复兴汉朝,而且他见刘备有着过人的才华,有十分的有仁慈,同情天下 的百姓,所以认为这个人一定会出人头地。才与刘备结为金兰。所以说张飞其实不是一个莽夫,不然的话,他是做不出这么准确的判断。在后面的张飞一人在板桥上把曹操几十万大军只是一喝就把曹操吓的心惊胆颤,下令大军后退10余里。这也说明了张飞的聪明之处,更精彩的是在后面,张飞于张頜大战,张飞久围不下,于是就像了一个两全十美的办法,他成天不停的在帐前喝酒,张頜见了,心生出一计在晚上劫张飞的营寨,但是就是在晚上劫营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上当了,于是张飞借此机会大举反攻,把张頜军将打的丢盔卸甲,死伤无数张頜自己也身中数箭但是总算是逃出来了。这不也充分的表明的张飞的聪明之处吗?
三国演义之曹操,曹操的生活是非常大胆的,非常奸诈的人。他误杀吕伯豪华的家人知道错了,还要继续杀吕伯奢,其无情,在这一点上,到了晚上,他们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很有意思:“我宁愿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后来想想,如果他不是无情,吕伯的贵气如果我们正在与一些人来杀他,可曹操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奸诈带来的只是瞬间,李奸诈的性质将受到惩罚。后来,东城一群人将刺杀曹操,但不幸的是失败的。后来,陆续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失败了,由于一些意想不到的,否则,曹阿瞒不是全能的。曹操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不能太狡猾了。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下诸葛亮这个人,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人,故曰并有盛名。)。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古人说:“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又不及诸葛亮”,因此,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头号英雄。三气周瑜、刘备夺取汉中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情节单元里,罗贯中也安排了许多虚构的情节,从多种角度入手,把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表现得精妙绝伦。综上所述,诸葛亮有理想,有远见,有军事,内政才能,外交才能,也有足够的智慧。其实世界上有两个诸葛亮,一个叫做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他面前无谋不中。一个叫做诸葛亮,他也跟我们一样有烦恼,有脾气。记得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这首诗赞颂了诸葛亮的意志坚决,遇事镇定自容,但是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终于积劳成疾。诗的第一句是指诸葛亮的英名千古流芳,永远留在天地之间,表现了人们对他无限的崇敬。
葛亮出来了,那岂有司马懿不出的道理。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诡计多端、老谋深算,但从书中可以看到另一方面性格。在曹操时代马懿是韬光隐迹,其表现并不突出,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曹操欲率兵伐之,司马懿建议联吴击蜀,使吴夺荆襄并擒杀关羽,造成吴蜀之间矛盾,司马懿获得曹操信任。曹操病危时,召曹洪、陈群、贾诩和司马懿同至榻前,可见曹操已经把司马懿当重要大臣看待。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联营,大败而病逝于白帝城。曹丕欲乘蜀汉新败讨伐,司马懿献计,召集五路大军,共五十万,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不料诸葛亮技高一筹,各个击破,最终安居平五路。曹丕在位时的几次亲征,都命司马懿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皆听懿决断,可见其对司马懿的信任和重用。曹睿即位后,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诸葛亮施以反间计,传言司马懿据重兵意欲谋反,曹睿中计,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睿恢复司马懿官职,并加为平西都督,迅即平定了孟达谋反内乱,接着攻占街亭,但不慎中空城计,虽让诸葛亮全身而退,还是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二出祁山时,曹真连战连败,司马懿献策“待其粮尽,于后追击”,让蜀军败退。诸葛亮第六次北伐,诱使司马懿决战,在上方谷一把大火还差点把司马懿父子烧成灰烬。曹芳即位,曹爽削去司马懿兵权,授以太傅的闲职,司马懿先是装病,最终发动政变,统领魏国军政大权。司马懿一生权势起伏不定,履败履战,能忍人所不能忍,另外他的命也够长,历经四位主上,最终大权在握。
这里不得不说的一个人那就是阿斗了。岁月流逝,事过境迁,这么多个时代的洗礼还抹不掉刘阿斗懦弱无能,贪恋酒色之名。阿斗懦弱?这是个说不清的假命题。皇叔托孤,诸葛大神已为蜀国乃至三国第一人。即使阿斗身怀抱负,满腹经纶,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隐忍下来。因为他知道:亮在,则西川无忧矣。这足见阿斗的抱负。其次,阿斗是无论如何也斗不过大神的,这点无庸质疑。所以,不如享乐,图个平安,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爸爸是刘备。宠幸黄浩小儿,只是一面挡箭牌,所以众臣的迁怒,给了黄浩,这是阿斗的聪明。这就是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最后总结下,三国的年代不过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曹刘孙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手,都是封建地主豪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以前我看到曹操失败就伤心,看到刘备受挫就欢呼,现在看来也是演义中毒吧。学习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学习古代人的长处,借鉴他们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