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毁灭的种子》读后感--什么压垮了清王朝
压垮清王朝的稻草
摘要:
到底是什么成为了压垮自诩为“天朝”的满清帝国这只骆驼的稻草呢?首先,清朝统治者、士绅阶层乃至民众都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最后逐渐发展成了妄自尊大。其次,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回自己片刻的安逸。再来,就是士绅阶层的整体背离彻底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
正文:
1912年2月12日清晨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了268年的大清帝国终于轰然倒塌。然而,蒋廷黻在书中写道:“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既然如此,那么,到底是什么成为了压垮自诩为“天朝”的满清帝国这只骆驼的稻草呢?
首先,清朝统治者、士绅阶层乃至民众都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最后逐渐发展成了妄自尊大。中国有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天下”观念,这个“天下”就是华夏中心,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我们周边的民族和国家都不如华夏文化悠久、灿烂、发达。在历史上,他们都是学习中国文化,不论是日本、朝鲜、还是越南,甚至他们的文字都采用中国的汉字,在这些国家里,有文化的人要学汉字、做汉诗,以能够使用汉语为荣。那个时候,中国处在文化中心。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不仅是意识形态文化上的优越,还有对外关系的优越,中国是宗主国,其他国家都是藩属国。因此,当西洋派使者来时,清朝统治者始终带着那种优越感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若是要邦交,则必须要承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他们只沉浸于往日的辉煌中固步自封,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外界的世界正在骤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而思想上的闭关锁国更是可怕。在1860年10月7日,当英法联军的士兵冲进圆明园进行劫掠时,在一处皇家库房里,他们发现了当年英王乔治三世精心挑选、委托马尔嘎尼送给乾隆的礼物:两门先进的榴弹炮、牵引车以及炮弹。乔治三世希望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乾隆,英国所具备的军事技术和工业潜力。可惜,乾隆不为所动。
其次,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回自己片刻的安逸。从根本上来看,清政府的失败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决定的。这种矛盾决定了它害怕人民力量的兴起,而为了防止这一点,他们宁愿对侵略者作出妥协。正如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伊里布、牛鑑向皇帝的报告中所说:“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利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地主阶级所说的“异谋”,就是指改朝换代而言。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外国侵略者并不是要推翻他们的统治。而如果他们和侵略者长期作战,由于他们早已失去民心,他们就害怕人民趁机造反。这样,他们的统治就会极其危险。因此,他们宁可出卖国家利益,苟且偷生,这就是慈禧所说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也正因为此,他们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虽然暂时维持住了他们的统治,但广大人民的负担却大大增加了,受到的剥削更加严重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更快速、直接地导致了人民无法生活,于是只能奋起反抗,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再来,就是士绅阶层的整体背离彻底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1905年,清王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无疑是清末新政的一件大事,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废科举实则是体制上的自我摧毁,其不但丧失了数量庞大的支持者,而且连机制本身也一并丧失。隋唐以来,各朝政权的背后均有大量的读书人在支撑,而将朝廷与读书人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科举制度。通过科举,朝廷授予读书人功名、地位及其官职,读书人则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实现自己的抱负、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旦这个纽带断裂,朝廷便失去依托,成为无本之源。朝廷不再被读书人尊崇,失去了士绅阶层的支持,政权基础半被掏空。从短期来说,废科举意味着丧失了一个向上流动的合理机制,同时也割断了士绅阶层与清王朝的联系,使清廷陡然失去原有的中坚支持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废武功的自残行为。在这些社会精英分子从原有机制中疏离出来后,现存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对这些新型知识分子毫无吸引力,其离心倾向和反叛意识也随局势的恶化而增强,新军队因为这些人的加入,更是走到朝廷的对立面。釜底抽薪,从此时起,清政府便成为一个空壳,摇摇欲坠。
然而,大清王朝这只庞大的骆驼又岂是这简单的几根稻草就能压垮的。无数涓流汇成了一条奔腾的大河,推搡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驶去。于是,伴着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伴着一群有识青年日益高涨的革命呼声,一声清脆的枪声,一段沉痛的历史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蓄势待发地缓步走来„„
第二篇:毁灭的种子读后感
《毁灭的种子》读后感
-------浅谈国民党败北原因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当年国民党败北的原因,也清楚地感受到了一个党派的胜利是受多种复杂因素综合造成的,而其中,自身的因素是主要矛盾。所以,我们可以说,国民党谁都不应该怨,不应该怨美国,不应该怨共产党,而是自身的弊病给自己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1945年的中国刚刚度过了八年的水深火热,人民还沉浸在重返家园的喜悦之中,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本应立即着手民族与国家的重建,争取人民的幸福与富足,但不幸的是,外战刚完内战又起,国共两党迅速燃起了内战的烽火。抗日战争的胜利使蒋介石的威望如日中天,他就是正统的化身。他手下的军队也得到了很多美援,但内战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强大的国民政府军队在 内战中迅速失败,而其支撑的国民政府也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一败涂地,不得不退败台湾。是因为抗日战争的巨大负担,耗完了国民党的精锐实力?还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援助不利,在内战时期中止了对国民党的支持和物质援助?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外部因素,这个矛盾体的次要矛盾。所以,接下来,我想分别从政治,经济,人民群众三个方面阐述我对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一)政治
政治结构不坚固。1927年取得政权时,所继承的是一个已经分崩离
析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在军阀时期几乎寿终正寝。它的存在几乎完全依赖于军队,缺乏社会基础,国民党政府的权力受到各省军阀的限制,受到乡村豪绅的抵制。从1927年到1937年,国民党并没有解决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并没有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时实质性的改变,在人民中,除了依靠军队,很少表现出任何的统治能力。事实上,它只有政治和军事的组织机构,而缺乏社会基础。所以说,它与生俱来就是所有政治体制中最为动荡的体制之一。所以这这座只有结构的建筑物,在风暴中很快的分崩离析了。
行政机构不合理。1)首先是中央与地方,1928 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统一。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实际上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军阀之间缺乏共同信仰,没有同舟共济的思想动力。虽然各地的反抗均告失败,但国民党政权内深刻统治危机并未消除,大大小小拥兵自重的地方割据势力依然存在, 地方割据势力在其辖区内推行自己的一套,政治上自委官吏,各自为政,在县以下的乡村建立服务于自己的豪绅政权;经济上把持财政,截留税收,自行征税,;军事上建立庞大的私家军, 作为对抗中央的有力工具。记得美国四星上将魏德迈曾说过:“委员长远不能算是一个独裁者,事实上他仅仅是一帮乌合之众的首领而已。他常常难以保证推行自己的命令。” 因此严重削弱了南京政权的统治力量和统治基础。
2)其次是行政机关内部,其中,最不合理的当属蒋介石个人本身,至抗战时期,党、政、军、学、农、工、商,他都要坐上第一把交椅。他的秘书说他至少身兼32 职, 国民党中宣部做过一个统计,也没有搞清楚
蒋介石到底身兼多少个职位。说来真是荒谬啊!这种个人独裁专制导致整个党内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合理化程度极低。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蒋介石毫不例外,他只能靠手令调动官僚机器的运转。其结果是国民党政权内部一切不是按政策法令、各职能部门的指令,而是看蒋介石的手令办事。各个官员为了获得蒋的好感,为了自己得以升迁,就看风使舵,投蒋介石所好,报喜不报忧,甚至编造假情报、假数字,蒙骗蒋介石。例如,当时国民党内部的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互相污蔑,互相使绊,生怕另一个比自己先获得情报,所以经常发生两家闹出矛盾,最后闹到蒋委员长面前,却从不想他们到底是在为什么而这样。,在这种情况下,蒋得到的情报经常是假的,所以其指令错误性也是必然的。
派系政治的危害。南京政权建立后在组织结构方面,就党政运行的规范及其相互关系曾作过明确的制度化规定。但其权力运行实际遵循的却是派系政治规则。因为蒋介石看到派系政治对他独裁专制有利,他可以从中仲裁,搞平衡, 使哪一派也离不开他。基于此,他有意在自己集团制造一些相互制约的小派系, 让其互斗, 以防止某派力量过分发展,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如黄埔系、政学系、中统、军统、三青团等派系在党政军特青中各霸一方,又相互争权夺利,蒋介石是各派的总头子,坐收渔利。但这种派系政治在40 年代后期则运转不灵了,并造成严重的危害。它使国民党除了个人和派系利益之外,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且各个派系在内斗中力量消耗,使整个国民党政权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严重削弱了其统治力量。结果是蒋介石的下台和南京政权的灭亡。
党内贪污腐败成风。1945年后的国民党已不是革命党,它已丧失
了革命精神,组织涣散,纪律松懈, 使各级官员的廉洁作风失去了内在保障;而长期处于缺乏社会监督的一党统治局面, 又使它同时失却了廉洁的外在保障。在此情况下,即使有一些惩治贪官污吏的法律制度、行政措施,也难以真正实施,自然起不到肃贪作用。贪污大大损害了官员们的公益精神,他们都围绕着自己升官发财下功夫,已不想在群众中从事任何实际工作,所关心的已不是职责而是特权和享受了。更为严重的是它引起人民对国民党政权及官吏的普遍不满和强烈愤慨,继而走上反抗国民党政权的道路。
总之,他没有建立一个能够感受民众需求、能够实现它所宣称的政治经济改革的高效率的行政机构,把军事凌驾于党政之上,实行军事独裁,缺乏党内民主。官僚主义、腐败、派别活动和权力斗争严重,军心涣散。失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南京国民党政权的短命而亡, 正是其平时各种腐败行为交错汇集总体爆发所致。
(二)经济
经济改革的失败。抗日战争极大的消耗了中国的国力,而随后的 内战则摧毁了国民政府的经济,使其走向崩溃。战争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国民政府推行金圆劵改革,蒋经国也开始在上海地区实行市场管制,但结果仍无法扭经济的崩溃,几千万平民百姓的财产转眼化为子虚乌有,严重影响了民众信心和政府的命运。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节节失利。
(三)人民群众
其实人民群众这一点原本是可以列进政治那点的,但是最后还是单列出来,是觉得国民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脱离了群众。
1)首先,对农民阶层的忽视和农村状况的恶化。这是具有讽刺意义的——而且,是悲哀的甚至是悲剧性的——只是迟至1948年,在最后崩溃的前夜,国统区的领导人才突然明白了农村境况的严重性和后果。就像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突然觉察到他虚度的人生中的错误一样,他们现在意识到了轻视农民问题的错误。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农民阶层应该是统治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阶层。然而国民政府却忽略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民的存在,没有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土地改革。所谓“得民心 者得天下”。八年的抗战几乎摧毁了本就贫困无比的农村经济和农民民生。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繁重的劳役和苛捐杂税,战争对军粮的巨大消耗,都将农民压得难以喘息。农民在经济上的不满必然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发泄出来。蒋介石本人就一直将农民和农村问题置于次要位置以至于最终他失去的他认为二战之后一定会是他的那个中国。
2)缺乏与社会低层人民沟通的途径。众所周知,国民党内部的将领多来自上层社会,他们不能体会人民身处的困境,他们没有深入平民百姓内部,就连蒋介石本人也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下层官员则多是由当时的地主和官僚甚至地痞无赖转化而来,他们是国民党与人民沟通的桥梁,但正是这些人彻底将这条桥断掉,让人民彻底对这个党失望。
由此可见,蒋家王朝的倒台不是偶然的,也不能简单将其归咎于美国,而是他们早已埋下了毁灭的种子,日积月累的结果罢了。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以史为鉴,今天的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总结历史和经
验,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光明未来。
第三篇:关于《毁灭的种子》读后感小集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而是由于其他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作者易劳逸也是剑桥民国史民国黄金十年和这段历史这两部分的撰写者,只是那里面浓缩至50页。本书对云南军阀与国民党在抗日大节上异乎寻常的风格,以及势力冲突而发生的倾轧写的还算详尽,最为详尽的是国民党在抗日伊始就损失了精锐部队的60%,以及黄埔军官的三分之二,所以面临对地方军阀的威慑性减少了,其实在国民党入川之前,与四川的刘湘也有冲突,刘湘甚至与山东韩复渠一起密谋反对中央军入川,所以,老蒋能在那么混乱的局势下,制住这些军阀,也不容易。
本书最好的部分是对国民党军力的分析、战斗力的分析,以及抓壮丁和各军阀队伍军纪涣散的分析,以及蒋介石嫡系的偏重丧失山东和云南的一部分地区。我一直很疑惑,为何抗战时期我国总兵力比日本高出那么多,为何出了800万之众的伪军,为何在河北当地农民使战败的5万国国民党缴械,还杀了其中的一部分,在抗日的关键时刻,国民党混乱的军纪和对百姓的滋扰,使得居然民心项背。
该书的英文原名是《毁灭的种子》,正如书序中所说,本书所要回答的首先是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极为重要、但又极为含糊、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937年至1949年的政治剧变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巨大负担,把国民党政权推向了失败的边缘?是像国民党人长期以来争辩的那样,因为美国政府在内战的关键时刻背叛了国民政府,中止了对国民党的绝对支持和物质援助?还是因为1937年以前就业已暴露的种种弊病,使这个政权在四十年代同共产党斗争时,变得更加脆弱?作者在其研究中,主要材料来自1937——1949这段历史中国民党政权的许多典型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具体分析揭示出许多隐藏在政治现象之下的力量,从而,对历史的动力——它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必然趋向及国民党最终败于共产党——做出了恰当的评价。作者主要从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国民党与农民在抗战时期、战后的关系、国民党内部的三青团、革新派的分析、国民党军队的状况、蒋经国进行金圆券改革这样一个个个案来逐步剖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虽然不能覆盖全部,但却可以以点看面。
作者通过分析云南地方派龙云与蒋介石的关系来考察中央与地方之争及其影响。云南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就暴露了国民党政权结构中这样一条很深的裂缝。自说自划的地方实力派成为权力的中心,他们的首领不仅不分担负责中央政府的政策纲领,还时不时要对它的存在敲打一棒。事实上,中央已经积弱不堪,因为他掌握的资本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只好把他的办法称之是软弱平等战略。意思是说他是在保持其他各派政治势力一样软弱的基础上,来支撑他和他的政府的权威。因此,蒋介石对地方杂牌军视而不见;他压制知识分子,因为他们脑子里藏着对他不利的念头;他甚至利用平衡的办法让的部下互斗,从而保持他们谁也不比谁强的局面。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战略是成功的,它维护了蒋介石的权力地位。但是,实质上,它是失败的。因为当各方力量都萎靡不振的时候,蒋介石也就阻碍了整个国家的强盛。因此中国被丢失了,同样从长远来看,蒋介石也被抛弃了。蒋介石与地方势力派之间的争斗也就成为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书中讲到也许蒋介石组织一个由各方代表参加,包括共产党在内的联合政府,是不是对他更有利呢?在短时期这可能是个聪明的办法,但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毕竟比水火不容好不了
多少。我想在这一点上蒋介石是看准的,共产党组织完整,纪律严密,不谋私利,只要任何一个联合政府由他们参加,就难免会由他们决定一切了。因此,如果人们相信这一点,就像蒋介石一样,共产党的统治也就合乎逻辑,顺乎自然了。
那么在和地方实力派的周旋中,国民党有没有出错?中国共产党后来的经验说明国民党人并没有过错。因为1945年后,中国共产党很快发展成为一股坚强的军事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这种方法,即对原先并不属于共产党的杂牌军达成默契或改编。这种把国民党投诚过来的部队加以改造的是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而鲜为人知,可对东北战役起了关键作用的是30万被国民党丢弃的伪军,也加入了共产党的军队。对共产党改造这些杂牌军的方法目前还缺乏研究,但是有些做法是很明白的譬如政治教育、对战士关心爱护以及在整个社会中的社会和经济成果。共产党是以此来激励官兵英勇奋战和忠心耿耿的。不言而喻,国民党的问题不在于把许多地方实力派拉到了队伍中来,而是因为他没有采取相应得政治、社会和经济政策,所以也就难以把杂牌军对军阀的忠诚吸引到中央政府这边来。
上述几段话实际上回应了几个问题,中央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斗争对于国民政府政权的影响?组织联合政府到底有没有实际操作性?国民党收编杂牌军到底失误在哪里?
国民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国民党在农村的失败——当局无能力保证农民的土地、安全和食物——极大的削弱了农民对政府所持有的尊敬。这就意味着政府正失去合法性。沉重的经常的苛捐杂税、腐败、绝大部分官员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地主阶级反对佃农的偏见,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和主张合法行动的传统的社会价值。结果,农民们不是非难,就是躲避征税和征兵官员,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成为土匪,由此而加剧农村的不安,妨碍生产,给已经腐败的国民党的治理又加上了进一步的负担。因此,内战期间,国统区的农民并没有像1789年的法国那样,起来对旧秩序进行广泛的攻击。然而,他们以重要的间接的方式拒绝给予支持。与之相比,在共产党地区,尽管大多数农民可能仍然是完全不关心政治的,但他们倾向于与这个造反政权合作,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则积极支持共产党人。结果这实际上就产生了不同的压强:对国民党方面极小的压强或支持,对共产党方面的相当的压强或支持。一个不均衡的有利于共产党的政治真空由此而形成。
对于国民党中央内部的派系斗争,作者以革新派和三青团的个案进行考察,极有典型性。革新运动和三青团明白无误地证实:国民党的国家机器是由内部瓦解的,不论是革新运动还是三青团成员,他们都觉察到了充斥于党和政府核心的腐朽与积弱,并且认识到除非迅速进行严厉的改革,否则国民党政权就难以长存。然而,这些运动都未能拯救国民党政权,因为它们每一个本身都象它们所攻击的个人和派系一样,同样染有各种弊病的基因。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当三青团员谋取到一官半职之后,他们也表现得于国民党员一模一样,官僚主义、自私自利和无视平民百姓的利益。同样,一些革新运动的领导人在被提升到党和国家的较高的位置后,也不再积极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属于体制性的。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可以促使国民党政权的官员在处理政府事务时必须对选民或政府以外的力量负责,所以绝大多数的官吏很容易就把政府的主要目标丢弃了。为了自己,为了随之而来的荣誉和财富去谋取权力,成了他们的第一出发点,而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就必须参加各种派系。因此,在国民党内部,派系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工具。
对于作者与其它学者观点比较的部分,我想下次专门进行一个介绍。先到此为此,大家权且一看60年前,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退守台湾一隅,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保持着这种格局。而在此之前4年,国民政府作为战胜国甚至出国接受日本投降,何以一个政权会如此迅速地崩坏?对此最为困惑的应该是美国人,在二战中他们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物资,给予了巨大的经济援助,但是国民政府却以更快的速度垮台了。当时美国国内就提出过一个问题:谁
丢失了中国?这一问题后来甚至影响到了美国国内,麦卡锡议员认定是国内有人同情和帮助中共,“赤色分子”们应该对此负责,因此一度让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牵连了美国国内的许多知识分子。
美国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中国现代问题专家易劳逸先生在1984年给出了他的研究成果:《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中国青年出版社---: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2009年的新版采取了直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再次翻译出版。两个译名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译者在心态上的微妙改变。易劳逸先生在《毁灭的种子》一书中说,他采取了“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来分析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这一说法让人觉得困惑,因为在这本书里抽取了各种典型历史事例分析,但是并没有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用一种统摄其上的说法予以贯穿和解释。只能靠读者在阅读中仔细体会,自行领悟易先生心中的那个“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全书第一章是《地方和中央:云南对重庆》。讲述了云南军阀卢汉、龙云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对抗与合作,用云南这个典型揭开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中国的基本构架:蒋介石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全国领袖,他实际控制着中国部分发达地区。而当时中国的地方和中央是割裂甚至对抗的关系,地方拥有独立的税赋体系和军队建制,并没有实质性的统一。而蒋介石的全部统治基础完全系于他的武力---精锐的中央军。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因为军力而起,他的全部努力就不得不都在维持他的部队实力上,最后也因为军事失败而宣告政权倒台,这就是毁灭的第一颗种子。
二、三两章专门谈抗日战中和战后的农民和赋税问题。当时的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考察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就一定要讨论农民和税赋问题。易劳逸通过历史数据的调研,发现中国农民在战争中忍受着残酷的盘剥,在战后情况甚至变得更糟。国民政府的低能和低效浪费了大量劳力和赋税,最后把农民逼向消极抵抗,并且拒不承认中央政府的地步。在这背后是蒋介石的一道两难选择题:在饿死军队和饿死农民之间,选择谁?通过第一章的讨论,答案不言自明,他只能选择牺牲农民,因为他的军队就是他的权柄。因此,他不可能采取土地改革,如同后来撤退台湾后做的那样,给予农民以喘息生息的机会。
四、五两章探讨了拯救这个政权的另外一种可能:党内改革。蒋介石也清醒地认识到他的独裁政权腐败横生,效率低下,因此做过改革的尝试。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革新运动。三青团的建立,是想通过培育党内年轻廉洁的新生力量,以促成整个国民党的变革。但是,不久他就发现这一做法徒然产生了分裂和内耗,而且那些年轻人一旦权力在手,也迅速变得和他们的前辈别无二致。而针对国民党本身的革新运动最终也无疾而终,易劳逸总结说,无论是哪一个运动,它们和它们攻击的对象本身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国民党的问题是体制性的,因而这些政治运动的发动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但是最终却依旧难逃利用政治运动换取权力和地位的老路,也就永远无法成功。
第六、七章的主题是军队,对比了对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国民政府看似强大的军队其实战力很低,士兵得不到必要的给养和训练,又是强征入伍,壮丁在路途中的损耗是惊人。在整个战争期间,军队数量的增加和装备更新的同时,军队的战斗力却一直在下降,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因而最后迅速被击溃。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军官阶层的极度腐败,他们贪污了士兵的粮饷,使得整个军团维持在生存线上一点。与其说他们是军官,不如说他们是一群奸商。在随后的内战中,基于相同的原因,军团之间并不能彼此支援配合,而是彼此倾轧猜忌。虽然获得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士兵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国民党军队采取了错误的战略,占领了太多城市,把战线拉得太长,因此逐步陷入被动。与此同时,军队的倒戈成为常态,指挥官的意志力不坚定使得胜负的平衡进一步被打破。
最后的一击来自金融改革,战争诱发空前的通货膨胀,金元券变为废纸,人民陷入了空前的苦难之中。金融改革的失败把原本忠于国民政府的国统区普通市民乃至大商人变成了反对者,当他们对国民政府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国民党治下的中国也就走到了末路。《毁灭的种子》一书在最后得出了国民党政府溃败的根由:国民党政权缺乏对中国的有效治理。在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之后,国民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固强大的政权结构。地方和中央之间,乡村士绅和政府之间,始终存在着对抗,并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国民政府也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套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系统,孙中山和国民党左翼一度试图尝试走国民运动的路线,以加强和民众之间的联系,监督经济上的腐败和政治上的独裁。而蒋介石发动4.12事变,做出了他的选择。在一个完全独裁而低效的政府和一个民主而高效的政府之间,为了他个人的权力,他选择了前者,因此祸根早藏。多年后,当他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却无法发动任何有效的变革。他曾经严厉地批判他的党员们:
1、做官不做事;
2、有私利而无公利,有小我而无大我;
3、重权位而不重责任、享权利而不尽义务;
4、有上层而无基础,有党员而无民众,骄奢淫逸、自高自大而不知民众疾苦,与民众相隔离;
5、有组织而无训练,有党章而无纪律,有议案而无行动
事实上,这说的难道不是他自己么?他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独裁头子,其下的官僚体系中的任何一员,难道不是他的微型克隆版么?
日军的入侵,给予国民党政权的脆弱统治以极大的压力。在八年的时间内,日本人的持续打击让蒋介石失去了相当数量的嫡系军事力量,造成了他统治力的下降。内迁重庆之后,从富庶的东南来到华西,无法按照以前的税赋模式获得必要经济支持,蒋介石也不愿意改变土地所有制,给予农民权益,而是更加残酷地压榨他们。同时,放弃了国内民族资本家的实业,而是直接大量使用外援,试图恢复工业。直接的结果就是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并且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等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这种现象如同瘟疫一般随着国民政府接收失地传染到全国。在这个时候,国民党政权的败亡就已经只是个时间了。
易劳逸全景式地分析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的最后12年,探讨了这个政权的各种痼疾和可能的解决尝试。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此路不通。国民党从内部已经体制性地完全腐朽,丧失了对中国的有效治理,因此覆亡就是它最终的命运。
第四篇:康熙王朝读后感
《康熙王朝》读后感
文学,总会给人幻想,让人飘忽现实之外;而历史,却会粉碎那些幻想,让人重新落回现实。
《康熙王朝》全书分为夺宫、惊风密雨、玉宇呈祥、乱起萧墙四卷。
第一卷主要写了当时正值清朝初年,百废待兴,顺治皇帝要美人不爱江山,宁愿出家,与青灯常伴左右,将江山交给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而康熙在登基之后,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辅助下,通过制约、均衡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和遏必隆,孤立鳌拜势力,聘用良师伍次友,任用魏东亭、索额图、吴六一等贤臣,最终铲除鳌拜,稳定朝纲,巩固皇权。
第二卷讲述的是康熙八年,北有罗刹掠地烧杀,西有葛尔丹擅自称王,南有三藩离心离德,东有台湾骚扰海疆。康熙帝沿用伍次友的治国方略,先收西南,再平西北,任用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宝岛台湾。图海与周培公带领八旗劲旅扫平西北隐患,魏东亭与武丹抓获假的朱三太子杨起隆,挥师西南,三藩势力最终得以解除。
第三卷玉宇呈祥。大清帝国一番血雨腥风之后,终于天下太平,如果说前面讲述的是宫廷争斗、国家大事,那这儿讲的便是民间疾苦。康熙十六年,连年阴雨,黄河决口,百姓苦不堪言。康熙命治河总督靳辅治水,靳辅手下陈潢陈天一乃治水奇才,解决与于成龙一次次的矛盾纠纷,终得解决水患。如周培公一言:不能安民,不可言撤藩;不能聚财,不可言兵事。水患一解,连年丰收,国库充裕,扫平西北葛尔丹乃剑拔弩张。皇上御驾亲征,三平葛尔丹,最终迎来康熙盛世的局面。
第四卷祸起萧墙,主要讲述的是乾坤定,众皇子争夺皇位之事,并且大兴文字狱,伤害了不少仁人志士。
读完这本书,喜欢康熙帝的睿智与胆识,他用人不拘一格,对于姚启圣,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前朝皇帝已经下过圣旨:姚启圣之人,孤傲自诩…….永不录用。然而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个小老头,康熙悖逆祖宗,烧掉顺治圣旨,启用姚启圣为福建总督。但是如果没有姚启圣,就不会有签海禁界,又怎么会海霹雳施琅这样难求的大将军位大
清王朝效力呢?取天下就是在与用人才,而用人才最重要的又是要去夺得士子之心,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给大清国效力。
康熙帝是一位名垂千古的明君,然而,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似乎并没有那么合格,女儿两次摔砸父亲的礼物,我看到了一位父亲那种伤心痛苦却又碍于皇帝尊威无法动容的无奈和悲凉。同是碍于九五至尊的金口玉言,直到容妃死,都没能得到康熙的召回。向自己的妻子认错,这在常人眼中无比正常的事情,在一个帝王身上却难之又难。正如最后老年康熙所说:“她扎得太深了,不想拔出来了。”除了给死后的容妃还原全部的荣耀和加封皇后,这位丈夫再也无法补偿给自己这位贤惠的好妻子任何东西。
当然了,这本书中不仅仅有气度慷慨、敢作敢为、雄才大略的血性男人,也有令我钦佩和感动的女人们:孝庄皇后——一个沉着镇定、明智稳重的女人,霸气中充满着强悍。身为女人,但她心系大清王朝,纵观全局,会驾驭人心,有身藏不露的帝王心术,在大灾难来临时波澜不惊,从而化险为夷。她的一生是令人敬佩的一生,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大清王朝,献给了自己的皇族,献给了自己的亲人。她为了爱放弃了一个女子的柔软,但是却收获了挚爱的整个世界。
苏麻拉姑——她是爱康熙的,但却多了几分思考,她明白后宫生活的险恶,也惧怕康熙有一天会丢弃这份爱,于是她明智的选择在受伤之前全身而退她对感情的认识早已超脱世外,成为至高无上的信仰。她的不与世争,她的一心一意,还有她拿得起放得下的爱无一不令我感叹,在世俗面前、在爱情面前,她是伟大的。
皇后赫舍里,一位高高在上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的寂寞又有谁知?她有着精致的容颜,性格随和,通情达理,可皇帝的爱偏偏是不属于她的。她的一生,如昙花一现,短暂,却华美、传奇。
还有好多令人感动的女人,如容妃,她理解皇帝,深爱皇帝,却最终在刷马桶的悲惨中惨淡离世;蓝齐儿葛尔丹死后,蓝齐儿留在了准格尔。有一次她回京探望父母,见到容妃已经成了女奴后与康熙决裂,伤心离去,永远留在了草原……
历史从来不会因为那一个个灿烂或悲痛留下他匆匆前行的步伐,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看历史,我们或
许会感叹,或许会无奈,或许会为某一个人的命运而悲叹,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它不会为任何人做任何改变。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这些都已成为过眼烟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有这些功过是非自有它当时的历史背景因素,也自有后人来评价。天下一统乃一人之天下,生死荣辱只是一句话而已,乾纲独断。即使有“大清律”,那里边的绝大部分也是那一个人认定的,也是因为那一个人在特定时候而可以临时改变的。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法制社会,不可能某一人说了算,我们学习康熙,就是吸收他利于我们发展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求在我们工作中得以应用,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更辉煌的业绩!
2011级市场营销一班
郑可婷
第五篇:康熙王朝读后感
《康熙王朝》读后感 康熙帝简介: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顺治皇帝的第三子,清兵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王朝》是二月河老师的作品,后来被翻拍成电视连续剧,电视剧曾陆陆续续看过一些,不过看的不系统。大二时候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不过总感觉没有书上写的精彩,于是就去图书馆借了全套阅览。
看完之后对康熙的为人不是很欣赏,尤其是与汉武帝刘彻相比成长环境同是别人执掌大权。康熙为人阴险,城府极深:即使是光着屁股一块长大的魏东亭也心存怀疑;还有文武双全忠心耿耿的周培公因为是汉臣最终安排在关外,一个汉臣最终客死他乡。
不过康熙帝御人之术的确十分高明:一代怪才姚启圣,由最初的桀骜不驯到后来忠心不二的“平台”大臣;敌军将领施琅硬是被拉到自己的队伍里。
说道康熙权力生涯的开始,不得不提母仪天下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一生辅佐两位皇帝----顺治和康熙。顺治即位时候辅政大臣多尔衮权倾朝野,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下嫁多尔衮的孝庄着实让人十分钦佩;在顺治皇帝荒废朝政的情况下又辅佐小皇帝玄烨,此时的清王朝党羽之争已经十分严峻,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孝庄为小皇帝亲征一步步打基础。
康熙帝朝政治理的井井有条,党羽之争权势的稳稳当当,然而康熙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储君王位争夺的十分血腥,康熙对此自始至终也没理出个头绪。
康熙的一生可以用孟子的话来总结非常恰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岁登基,登基之时鳌拜专权,一步步隐忍积累实力,最终一举铲除鳌拜;铲除鳌拜之后不经喘息,前朝残党**,削藩王,灭吴三桂;灭藩之后,铲除郑氏余后收复台湾;统一台湾之后御驾亲征剿灭葛尔丹。此时的大清王朝已是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一系列的坎坷政治生涯磨练了康熙坚韧隐忍的性格,同时也体现出康熙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