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能源转换效率讲义
1、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转换效率问题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准确与否,也是目前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分类别来看:
1)火力发电效率及其煤耗问题
火力发电转换效率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一组发电设备的投产运行,在没有大的技术改造和发生大的运行事故,导致机组停机和点火的次数、频率加大的情况下,其转换效率是相当稳定的。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火力发电效率为35%左右,中国电力联合会的统计口径为6000千瓦以上机组的发电企业,其发电效率数据略高于35%,而全部工业企业火力发电效率则会低一些。
火力发电转换效率的变化:要重点审核不同时期企业填报能源转换效率,及发生大幅波动的原因。在修订本期数据的同时,要注意统计口径,同时要对去年同期数据进行修订,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火力发电标准煤耗:火力发电标准煤耗是检验火力发电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火力发电效率越高,其发电煤耗就越低。一般情况单机20万千瓦以上机组正常运行,发电标准煤耗一般在340克/千瓦小时左右,而单机几千千瓦到几万千瓦的综合利用小电厂的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则达到500克/千瓦小时以上,有的高达近1000克/千瓦小时左右。同时,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对煤耗影响也很大,要关注停机和点火的次数和频率。
2)供热效率及相关问题
生产热力对工业企业来讲,是个普遍存在的生产活动,按照制度规定,如果企业产出的热力完全自产自用,可不填报加工转换表,也不反映其供热效率。但产出的热力部分或全部外供时,则需要填报
加工转换表,计算加工转换投入、产出和效率,目前企业服役期锅炉热效率有60%到90%不等。
热电联产。热电联产企业的投入量,需要将能源投入分劈,在供热和发电两方面分别填报投入量,热电联产企业能源投入量,无法事先划分,而又确需划分的,可参照下面两种事后划分方法划分。
方法一:产出分劈方法。将热力和电力产出折算为标准量,然后按这个比例再分摊投入量,如果投入的是多种能源,也要按比例分别分摊,例如:原煤需要按比例分摊,如果还有油或者其他的能源,每一个能源品种都要使用相同比例分摊。
方法二:能源转换效率推算。如果方法一计算获得的能源转换效率,与本地区电力和热力转换效率或相同机组填报差异比较大,可以依据本地区供热和发电企业平均的能源转换效率计算,推算出各自的投入比例。
在选择能源分劈方式的时候,还要关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衔接问题。
3)原煤入洗效率问题
能源统计反映的只是炼焦洗煤,不包括动力洗煤。原煤入洗效
率和煤质的好坏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全国原煤入洗效率在75%到95%不等。原煤入洗在核算产出量,计算洗煤加工转换效率时,不能把煤矸石计算在洗煤厂产品的产出量中,如果煤矸石计算产出,洗煤的加工转换就是100%,如果洗煤厂用煤矸石发电,应该在煤矸石对应的“回收利用”,填出它的回收利用量,用其发电的再填投入,之后填报发出电的产出量,电用于本企业消费则再填电的消费量。
4)炼焦效率问题
目前,随着炼焦企业深加工的开展,加大副产品回收,使炼焦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有的高达95%以上,而有些落后地方的改良焦和土焦转换效率还有低到50、60%的。焦炉煤气不能填报回收利用,而要填产出量,但不包括其放散量。
5)制气(煤气生产)效率问题
煤质的好坏对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效率大体在75%到95%以上,但不会超过100%。
炼焦制气问题。填报炼焦和制气能源加工转换投入时,以企业为划分对象,炼焦为主则只填报炼焦转换类别,制气为主则只填报制气转换类别,不要按照炼焦和制气的产出分劈能源投入量。
6)炼油效率问题
炼油的能源转化效率,大的炼油厂和小炼油厂的效率差别也是比较大的,大厂可高到90%以上,小的也有80%左右的。要多考察年度、月度、季度能源转化效率的变化情况,对于特大型企业,还需要考察分品种产出的能源转化效率。
2、原煤的系数问题
原煤的系数问题是目前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按照制度规定,原煤折标系数的采用,企业有热值测试能力的要求按实测系数计算。而现实中这一系数的变动比较大,有的在月度间,有的在季度间,有的在年度间,直接对能源消费量产生较大影响。折标系数的变动,也就是一个企业所使用的煤的热值一般来讲,是变动不大的,尤其是电力、化工、炼焦类企业煤质的变化关系到设备的稳定运行问题。对于企业一年间分批次多次购煤,要对其每个批次测试的发热量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发热量,从而获得其折标系数。
3、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控制问题
一般情况下,尤其是企业没有完成大的节能技改工程的情况下,其综合能源消费量是随着产值的增长而增长,其主要产品单耗变化也很小,对企业可以通过其能源消费量与产值的增速相对比,来判断其能源消费量的增长情况。还可以通过与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来对比分析把握。
二、其它问题
1、能源库存问题
由于核算库存的时点性原则,上年末库存就是今年的年初库存量,如无核算错误需调整,年初库存是一个不变的量。
2、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与非工业能源消费问题
一个企业能源消费量的划分要依据其消费的性质,按照制度规定,分别划分为工业生产消费与非工业消费,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基础及考核),非工业消费变动较大,如需调整要报告期和基期一起调整,保持口径的可比。
3、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问题
该指标是按消费能源的载体为车辆划分的一个能源消费指标。由于是用于车辆消费,所限消费品种主要是汽油、柴油,及个别企业特殊作用的燃煤和电力驱动的车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能源品种消费。
一、回收能的有关问题
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回收利用”指标的品种范围
“回收利用”指标主要是指“余热、余气等余能”的回收再利用,回收利用的能源品种主要涉及:热力、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其他能源(煤矸石、工业废料、垃圾做燃料用)等。
2、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回收利用”指标填报要求
填报该指标主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余热余能”不能重复。“余热余能”的产生是企业所投入的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产生的新形式的能量,如果再要计算到综合能源消费量中就等于重复计算;第二,企业回收的“余热余能”投入本企业加工转换活动,且产出的能源计算了产量,则必须填报“回收利用”指标。同时还必须再填报相应的能源加工转换投入,要反映能源转换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填报“回收利用”指标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企业实际存在“回收利用”,全部自用。情况一,回收后全部用于本企业终端消费,而不是用于加工转换消费,可以不填报“回收利用”项,同时也不填报“工业生产消费”;情况二,回收后全部用于本企业加工转换消费,则要填报“回收利用”项,同时在相应的“工业生产消费”栏填报相应的消费量。上述两种方法对于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都没有影响。
第二,企业实际存在“回收利用”,全部计算产量且作为能源产品销售。需要填报“回收利用”,但不填报“工业生产消费”;如果不是作为能源产品销售,则不填报“回收利用”。
洗煤企业产生的煤矸石用于销售,则不填报“回收利用”项目,不能扣减综合能源消费量。
第三,企业实际存在“回收利用”,部分用于销售,部分用于本企业消费。用于消费部分可参照上面第一种情况处理,用于销售可参照上面第二种情况处理。
第四,企业不存在“回收利用”,P201-1表却填报了“回收利用”。需从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销售等方面作出判断,按实际情况修改。
第五,企业外购的各种余热、余气等余能,作为能源产品消费,视同购入其他能源处理。要全部反映其购进、消费,包括用于加工转换消费的全过程。
现举例如下:
例1:比如企业利用自产的煤矸石(或工业废料、垃圾、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电。在填报P201表和P201-1表时,消费量合计、工业生产消费、发电投入量、回收利用等指标应填报消费的煤矸石(或工业废料、垃圾、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量,二次能源产出量应填报电的产量。如果所发的电,本企业又消费,则同时填报电的消费量。
例2:炼焦厂用焦炉煤气发电,炼焦厂投入洗精煤生产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焦化产品,焦炉煤气又用来发电。在填报P201表和P201-1表时,要填报洗精煤的消费和炼焦的投入量,同时填报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焦化产品的产出量,如焦炉煤气放散,则不算产出量。填报焦炉煤气的消费量和焦炉煤气用于发电的投入量,同时填报电力的产出量。如果所发的电,本企业又消费,则应同时填报电的消费量。焦炉煤气不能填报回收利用量,因为焦炉煤气是炼焦的一种副产品而不是余气,且焦炉煤气作为炼焦转换的产出已进行了统计。如果焦炉煤气不是用来发电,而是直接作为燃料消费,则填报消费量。
例3:企业利用排放的余热(高温蒸汽或高温废气)的热能发电,以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统计时如果企业能够有效的计量“余热发电”的热能投入,在填报P201表和P201-1表时,可以填报热力的消费量、用于发电的热力投入量,热力的回收利用量,所发电量填报二次能源产出量。如果企业不能够有效的计量“余热发电”的热能投入,在填报P201表和P201-1表时,不用填报热力的消费、用于发电的投入量和回收利用量,只填报电力的产出量(此时全社会能源回收总量略受影响),如电力用于消费,则还应填报电的消费量。
第二篇:关于能源转换的名词解释
关于能源转换的名词解释
综合能耗是指一家企业或一个区域在统计期内所消耗的所有能源的总和,在合计之前必须把所有能源都折算成标准煤,通常用吨标准煤表示。能源从其来源来讲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由自然界产生的,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二次能源在折算成标准煤时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等价值”,另一个是“当量值”。
“等价值”的含义:二次能源是由多少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当量值”的含义:二次能源自身含有多少热值。比方说二次能源—电力,它的“等价值”转换是每10000千瓦时等价于3.5吨标准煤,也就是说10000千瓦时的电力是由3.5吨标准煤转换来的;而“当量值”是每10000千瓦时相当于
1.229吨标准煤,也就是说10000千瓦时的电力自身含有的能量相当于1.229吨标准煤。随着能源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电力折算成标准煤的“等价值”系数会逐渐下降,而“当量值”系数是固定不变的。
在万元GDP综合能耗折算中,过去多数采用“等价值”转换,从“十一五”开始,已采用“当量值”转换。
第三篇:0Deonky能源效率和节能(下)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能源效率和节能(下)
二、政策建议
(一)把节约资源定为基本国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同等重要,而且密不可分。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早已定为基本国策,这对于动员全国人民实行计划生育、增强环境意识,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节约资源的地位远不如控制人口和环境保护,基层对此反应强烈.建议中央把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并列,明确提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加强政府节能管理体系。
中央多次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各级党政领导应像对待人口和环境工作那样,对资源节约工作亲自抓,负总责。要大力加强各级政府领导节能工作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建议国务院设立资源节约办公室,并恢复国务院节能办公会议制度。
设立节能管理专项基金,用于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奖励等活动。
政府对能源的管理,应由以能源供应为主转向终端消费,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三)制定《节能法》配套法规。
《节能法》颁布实施已经6年,除少数几个条款执行较好外,绝大部分规定执行差,甚至没有执行。配套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
当前迫切需要制定经济激励、建筑节能管理、用能设备能效标识管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府机构节能管理、能源消费统计等法规。同时,应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监督。
(四)改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节能是高度分散的二次投资活动。由于大多数企业的能源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很小,而较高的能源成本往往可通过产品价格回收;对消费者来说,能源效率通常不是选购用能设备的决定因素。因此,政府的经济激励政策对节能的成效是十分重要的。在日本,符合规定要求的企业节能投资的30%可以从应缴纳所得税中抵扣。美国政府2001年给予购买节能家用电器的用户的补贴达1.13亿美元,每台高效冰箱的补贴达75-125美元。
应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以及政府价格调控的科学化;节能投资项目实行税收减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生产节能新产品的企业,应视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开征燃油或提高汽、柴油消费税率,3-5年内汽油、柴油价格含税率提高到60%左右。
(五)加大节能研究开发投入。
2000年,我国能源研发资金投入占全国研发总经费的6.43%。在能源研发投人中,企业占53.6%。节能技术研发资金很少,所占比例极低,在企业能源研发投人中节能仅占2%。同时,技术选择与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脱节,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研发项目重复交叉,浪费有限资源。
应根据终端能源需求选择国家关键技术;大幅提高节能在能源研发投入中的比例,并增加投入;合理安排国家科技计划中节能研发项目和经费;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节能技术,促进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六)建立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体系。
制定、实施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对减少能源消费、促进市场竞争、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推行“能源之星”标识,2001年节电800亿千瓦时。我国制定、实施新的终端用能设备(包括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电动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工业锅炉)的能效标准,预计至2020年,节电潜力达2540亿千瓦时,节能潜力1.28亿吨标准煤(工业锅炉),总的净效益达5060亿元,可减排二氧化硫1940万吨,二氧化碳9760万吨碳。
应根据各种终端用能设备的节能潜力、预期效益、相关机构(测试、管理、监督、强制执行、评估)的能力、国际一致性等因素,制定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以及配套政策措施。
(七)把政府机构节能当作推进全国节能工作的突破口。
“政府机构”是指靠公共财政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带头节能,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省行政开支,还能主导节能产品市场,促进节能新机制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廉政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政府机构节能已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批示:“我国政府机构节能潜力巨大,急需把节能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政府机构节能是推动全国节能工作深入开展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应制定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提出指令性节能目标,建立管理体系(美国能源部管理联邦政府机构节能的专职人员有26人,经费2000万美元),制定筹资机制、经济激励、建筑节能、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
(八)依靠科学技术构建节能型社会。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源供应和能源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依靠现有的节能手段难以解决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动员和推进全社会在所有领域厉行节能,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能源效率,从而取得比常规节能大得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节能型社会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构建节能型社会,应把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作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改变浪费资源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构建节能型社会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
(九)推行节能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的关键,在于创造使节能与开发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节能在竞争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需求侧管理和综合资源规划(DSM/IRP)、能源服务公司、寿期成本分析、消费者教育,以及市场定价机制、外部成本内部化等,是实现节能优先的有效政策工具。以DSM/IRP为例,它通过节能和增加供应这两种资源的各种方案的综合比较,寻求最优方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电力部门2000年为实施DSM/IRP投入15.6亿美元,节电537亿千瓦时。我国胜利油田DSM/IRP工程示范,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0年与1996年相比,用电量由70.6亿千瓦时减到61.5亿千瓦时,峰谷差从162兆瓦减到60兆瓦。
这些节能新机制,应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法规,排除障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
第四篇:液压站、液压系统能源转换的过程
液压站|液压系统能源转换的过程
成都市西池液压机械厂为大家介绍液压站|液压系统能源转换过程:
LSBZ系列液压站动力单元,可实现各种液压回路的原理及性能要求,亦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开发设计、制造配装。
火电厂的能源转换过程是什么?
答:在锅炉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在发电机中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什么是能源?电能属于几次能源?
答:为人类提供能量和动力的物质资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它是利用其它能源间接获得的能源。
液压系统按工作原理换热器有哪几种类型?电厂中各有哪些?
答;有(1)表面式,如加热器.凝结器等;(2)混合式,如除氧器.喷水减温器等;(3)回热式,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泵与风机的能量损失有哪些?
答:有(1)机械损失;(2)容积损失;(3)流动损失。
为何大容量机组的汽缸大部分采用双层(多层)结构?
答:大容量机组由于采用的蒸汽参数高,导致汽缸壁增厚,使得热应力超过允许范围。故采用双层缸结构,使每层缸壁减薄,内外温差减小,热应力减小。并可合理利用金属材料。LSBZ系列液压站动力单元,是一种微小型集成式的液压站。它是由电机、齿轮油泵、集成阀块、外挂阀块、液压阀及各种液压附件(如:蓄能器)等集合而成。与实现同样原理要求的常规液压站相比,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性能可靠、外形美观、无泄漏、价格便宜等优点。该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汽保设备、机床机具、仓储物流、医疗器械、建筑机械及生产线控制等行业,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并设计选用。
更多成都液压控制站、液压站、稀油站、高低压油站、润滑系统等信息,请参见成都市西池液压机械厂官网。
第五篇: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教研组 郭兰天
课题级别:恒达中学校级 学科分类:初中数学 课题负责人:郭兰天
主要成员:郁美玲、耿振梅、李世娟、成秀琴、王清平、田丽萍、郭乃云、程丽云、张丽俊、王艳芬、杨润叶、付红梅。
摘要:我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七年时间,每位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一时难以应对,到不断改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中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认为认真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新形势下数学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受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一数学教学效率论科研课题的影响,我们初中数学组的每位教师从课堂教学出发,把研究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研课题,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8次交流和小结,写了相关的总结论文13篇,上了校课题研究课33人次,在教研组内每位老师都上了4-6节教学研讨课。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新教材的新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己经显得力不从心,题海式的训练己经成为阻碍素质教育的病疾,高耗低效的熟练度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背道而驰,因此,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放在重要地位。所以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脚踏实地研究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效率不取决于老师打算教给学生什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么,而取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我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学教学效率论的总课题负责人王光明教授认为:“数学教学效率应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多方面的学习效果一一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学校教育质量的任何意义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效率不高,设计再好的教材也只能束之高阁”。早在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序言中就写到:著作《大教学论》的目的就是改进学校教育;要让老师因此而少教;让学生因此而多学,让学校充满欢乐,而不是厌烦和高压.到了20世纪,教育家巴班斯基则系统研究了教学优化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特德斯科先生则认为:“提高教育质量仍是21世纪教育的目标"。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报告中“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无论怎样强调均不过分”,这一句话竟重复了3次,足可见这一国际性组织对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是多么的关注。“在节约教育方面再没有比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更有成效的了”。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 《中学数学创新教法》; 《数学教学效率论》; 教育学; 心理学。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方法
主要目标: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探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主要内容:
(一)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作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已经很明确,“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让学生能在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郁美玲老师重视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畅所欲言,发表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并经常会得到老师的赞扬,成秀琴老师说:课堂上出现冲突怎么办?批评不如表扬,表扬不如关爱,关爱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尊重,没有什么比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人感动了。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把握好方向。
在与学生合作时老师应该即是合作者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成为让学生能创新的引导者。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耿振梅老师在课题实验中注重把握教师角色转换中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耿振梅老师说:“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王清平老师在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时从教学策略上思考研究,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必要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指导学生课题学习时,教师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合作者,尤其在分组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感受了自身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实际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小组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同一个课题给出了各有特点的观点或设计,充分地体现了合作的效益,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发展。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与学生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出现偏差或有疑问时,教师应及时给出明确的方向并尽量提供知识的保证。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能有机的结合在学生身上,使得知识在学生身上得以扎根。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实现了学生的近期学习目标,也潜在的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培养了良好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的学习品质。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的法宝。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导入新课是教学的起始点,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会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开始就牢牢抓住,使学生在整堂课中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中。田丽萍老师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注重新课的导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的方向看》这一节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游戏,作为新课的导入,樊老师手中拿着几只被切开的只有半边重叠的乒乓球,学生从正面看,是一只乒乓球,然而,老师却从手中拿出了一个一个“乒乓球”(其实只有半只),学生们惊呆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老师此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课堂也显得生动活泼,学生学的兴趣昂然,为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留下了久久难以忘怀的印象。成功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防止挂一漏万,受骗上当,增强是非的辨别能力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达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统一。
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程丽云老师在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中,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她立足课堂,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她实验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步骤为(1)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通过导入新课的各种方式,出示显性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定向。(2)引导学生主动学:用5——8分钟,通过课前可印题签或制作课件等方法设“自学引路提纲”,并提出自主探究的范围、内容、时间、方式、要求以及届时如何检测等。(3)用20分钟左右,教师组织答疑自主探究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师生互教合作学习即是培优,又是补差,不同学生都有提高。人人是学习者,人人也是小先生,角色互为转换,起到了互补、互助、互利作用,学生课程资源得到挖掘。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精讲:讲疑点难点,讲易错易混点;精教:教规律、教思维方法,将百法归
一、万法归宗,实现教与学的科学有效性(4)用七7、8分钟,通过完成课堂作业(即检测题),检测每位学生在本节课学习效果,巩固运用知识。程丽云老师说:“我们教师最关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心的就是在40分钟内学生是否认真倾听了?究竟学会了多少?能沉淀下来什么?学习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我尝试进行了课堂检测,到目前已经初具成效。”
3、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新教材在编排上已经给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引领,比如每节课的“议一议”、“做一做”、“猜一猜”、“想一想”等。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教材的思维主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我们课题组的王艳芬和杨润叶老师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杨润叶老师的在课堂实践中主要分以下五个步骤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步骤方法
老师创设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际例子来引入数学知识
(2)以旧引新引发兴趣,(3)故事引入提高兴趣精心准备,恰当选用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做一个好的组织者
动手实验,验证结论。
(1)使用常规工具直尺、量角器进行测量
(2)通过折叠,利用重合来说明量相等或图形全等的关系
(3)通过折叠、计算、翻转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进行猜想验证,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相对简单。
(4)用多媒体试验探究,大胆猜想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的探索,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合理猜想,形成假设。(1)猜想问题的成因
(2)猜想研究的结果的可能性激励和指导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创新,做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分析论证,归纳概括。
(1)构建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验证猜想(2)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3)教师点拨,寻求最佳方案,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高屋建瓴,为学生终生学习提供思想方法的指导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1)反思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
(2)反思自己探究中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3)反思本课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4)反思自己本命题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相互提问使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认知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范畴与基础,数学认知过程优化的目标体现在构建数学认知结构上,而数学认知过程优化的过程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上。自我反思和互相交流是数学学习的良好品质。
付红梅老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从挖掘教材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图案设计》,《黄金分割》等章节的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出各种精美的作品,丰富了学生图形世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3、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教材虽然有很好的教学理念,但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适合每个班级教学,在整和开发教材的研究中,张丽俊老师有自己独到的做法,例如,在“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中,发话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把去括号法则与小学的乘法分配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减少了学生认知上的混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我们的课题老师还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家庭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成秀琴和王清平两位老师通过对研究得出,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采取一些针对措施:
(1)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2)营造合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3)尊重学生;使学生信任老师。(4)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受温暖。(5)激励学生,让学生精神饱满。
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也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关爱会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将来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有很好的帮助。
李世娟老师致力于研究家庭因素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她说: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学习效率。她发现的问题有:
(1)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2)家长的溺爱,使孩子产生“学习好坏无所谓”的错误心态;(3)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4)单亲家庭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解决问题的措施是:
(1)家长支持孩子学习,“支持”这两个字,是指父母能够相信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能鼓励孩子拥有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尊重孩子的选择等;
(2)能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心情,让孩子不必被其他琐碎的事情而困扰,(3)正向信息的传递,当学生遇到了学习上的瓶颈时,要坦然面对,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
研究方法:
1、教学实验法:
通过教学中的试验比较,得出短期内的相应结果。
2、理论分析法:
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有关课程改革后的一些教学研究法面的论著,以及一些大教育家的理论等,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用理论指导教学。
3、课例分析法:
通过研究课中大家从教师角色转变后的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探讨分析,为课题研究找出例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探索,它不仅仅是教师课堂教学上的事,也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等息息相关,各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化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使教学成绩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有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了很大的提高。在我校举办的两届数学活动周中,学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动手实践中,制作出一些有质量的数学小制做作品。在数学擂台赛,数学小故事等活动中学生都能一展自己的数学风采,展示他们数学方面良好的素养。在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中,我校学生数学素养受到一致好评。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2)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成效:
数学教学效率论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已经在几个省市开展了子课题的研究,并且有了一些经验,我们课题组只是为了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的水平而参与的,目前还没有充分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但我们相信,在研究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发上了根本的改变,也因此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气,更像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数学能力已有所提高。
(3)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创新之处和突破性进展:
我们的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是每位教师都是教学一线上的数学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边探索边实践,随时对研究的内容加以补充和调整,它们既是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也是研究结果的受益者。他们谨慎实践,不断总结,并能把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开来,使课题研究的效益立见成效。
(4)讨论部分:
在研究中我们每位老师都积极投入,但我们毕竟是一线的教师,缺少理论上的指导,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理论书籍,所以一些在研究中已近成熟且可行的方法我们仍然不知道,使得我们的教研成绩缓慢且成效不够显著。其实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如果有一些好的课题研究成果能帮助我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或者有一些好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去研究课题的话,我想课题研究效果会更加明显,会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是时代的呼唤,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最有效方法。夸美纽斯曾说:“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了。提高课堂效率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今后会扩大研究的范围,探索每个教学环节中提高效率的方法,使课题研究更有时效性。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郁美玲老师的论文:《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从角的教学想到的》;《有趣的七巧板》课堂实录及反思;《找准位置,定好角色——浅谈教师角色的
《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研究
转换和课堂效率》;
耿振梅老师的教改小故事:《充分挖掘教材,故事就在身边》;《充分挖掘教材,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李世娟老师的论文:《对新教材的认识与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与课堂效率》;
成秀琴老师的论文:《新课程推动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王清平老师的论文:《让数学与生活紧紧的拧在一起——新教材教学体会点滴》;
田丽萍老师的论文:《教师角色转换与课堂效率的探讨》; 郭乃云老师论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数学课堂教学》;
程丽云《初中生数学学习潜能——潜能开发的实证研究对课堂效率提高的促动》;
张丽俊老师的论文:《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 王艳芬老师的论文:《非智力因素与课堂效率》; 杨润叶老师的论文:《家庭环境因素与课堂学习效率》; 付红梅老师的论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角色的转变提高课堂效率》;
六、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创新教法》主编:毛永聪学苑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重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8月第14卷第3期;
4、《数学高效率教学简介》马宏云,华山中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