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问题研究》调研访谈要点
《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问题研究》调研访谈要点
1、对近几年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情况做一个总性评价(带有规律性的、趋势性的概括)
2、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有哪些优势?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方面面临哪些新挑战?
3、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基本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态度、服务程序、服务规范化、服务质量等有什么新期待和新要求?
4、你们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主要做法?有哪些典型经验?有哪些有益的启示?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5、按照十八大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要求,你们认为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方面应采取有哪些具体措施?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制度创新?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论
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学号:
姓名:包金花1班 090710016
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的直接体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充分发展基层党组织、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党建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领导以及执政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组织发展与制度完善直接关系到党的发展前途。而作为“党的生命”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完善则成为在新时期提高我国基层党组织适应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最终提升党组织整体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如何进一步发展基层党组织民主是当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结构的认识,是准确理解党的领导实现方式的前提。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政治体制设置是以执政党为领导核心而展开的,任何层面的改革都必然触及到这一问题。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才能促进党内民主的重大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斗堡垒,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近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一、关于思想认识问题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农村基层组织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大头,是重点,也是难点。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我们党从成为执政党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执掌政权,既为我们党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主导产业,才能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之路。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执政党的建设,就是在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等方方面面。只有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永葆先进性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巩固立党之本、夯实执政之基、开掘力量之源,才能审时度势,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也是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政权、让人民满意更不容易。能否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关系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不断改革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提高执政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在最基础、最直接的层面上,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二、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问题
要切实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形成制度,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党一切工作的最终落实者。作为党的最小细胞,细胞活跃,能力强,肌体就健康;细胞病变,肌体就会跨掉。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班子涣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搞不好,就会有崩溃的危险。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基层兴则全局兴,基础稳则全局稳,只有把目光放在基层,把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才能真正加强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基层班子成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执政为民意识,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心诚意地做好群众工作。要悉心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群众工作方法,推动农村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三、关于干部队伍问题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归结起来说,基层党员干部基本素质要求是必须公道、正派、无私、实在、有感召力、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实际是一个思想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干部就会想着干事,学着干事,团结的问题、廉政的问题就会很好解决。而没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并不意味着不会干事,而是不想干事,甚至把好事干砸。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在增强党员干部的事业心
和责任感上下功夫,真正使那些政治强、思想好、懂经济、善开拓、有闯劲的年轻干部发挥专长,有所作为。继续以党校为基地,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加大农村干部的系统培训力度,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办法,注重发展农村致富能人入党,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阶级基础。
四、关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问题
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要进一步落实“三级联创”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靠要”等思想观念的束缚,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勇于破除一切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改变一切束缚农村发展的做法和规定,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模范,切实承担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职责。
五、关于加快农村的发展问题
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最能体现的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就是要为民谋利、为社会造福;最应该体现出来的执政能力,就是把经济搞上去。因此,基层党组织应始终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努力发展县域经济、乡域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关键是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发挥优势、正确定位,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能不能研究制定出一条自身发展的特效良方,其实就是衡量其有没有良好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现代的观念谋求农业跨越式发展。要集中力量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农村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促进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围绕加强财源建设,支持和鼓励乡(镇)抓住营造环境这一关键,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加乡(镇)财政收入。三是要综合考虑本地资源配置,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农民增收的的难题,尤其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着力抓好县乡机构改革、撤乡并村、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六、关于工作机制创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一论述,指明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同样必须有制度建设作保证。没有一定的制度作保证,好的东西形不成规范,就难以长期坚持下去;没有一定的制度作保证,坏的东西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滋生蔓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首先是建立起富有活力的乡镇工作体制。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解决对乡(镇)“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乡(镇)的职能。其次是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机制。要高度重视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量减少和避免失误,同时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三是建立村“两委”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两委”分工负责制、“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两委”干部等制度,明确党支部对村委会实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坚持领导不包办、把握方向不旁观、保障自治不违法、支持工作不拆台,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工作到位不越位,形成“两委”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七、关于依法执政的问题
在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依法执政”,是江泽民党建理论的一个创新。这个理论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是我们依法执政的显著特点”,而“我们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成效;反过来,依法治国的效果又是对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检验。”依法执政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依法执政形象,确保《村民自治法》、《教育法》、《土地法》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切实地贯彻施行,努力改变“以人管人,以权管事”的不良现象。
八、关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精髓就是要求党必须永远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多深入实际,关心民间疾苦、了解群众呼声,要把群众的冷暖、群众的要求最充分地吸收到各项决策中来;要十分注重尊重民意和珍惜民力,在做决策时,要充分地考虑群众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承受程度,而绝不能搞强迫命令,绝不能完全依赖行政手段,更不能为了所谓的发展和政绩,而滥用民力,走向群众的对立面。总的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群众,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为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法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深入开展“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农村基层干部在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要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继续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促进农村工作规范化。
第三篇:2016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调研报告
2016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调研报告
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实践和思考
全面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坚强的战斗堡垒。只有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赢得未来。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普遍追求GDp增长的影响下,党组织在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县为例,在全县实施“旅游一业突破”的发展战略上,对于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县基层党组织现状
**县共有基层党组织313个,其中:基层党委12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293个,党员总数3635人,农村党员1969人。近年来,**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以干部队伍、能力、作风“三项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抓党组织队伍、党组织阵地建设,逐步完善服务设施,持续推进“有困难找干部、要办事找干部”的为民服务代理制、院坝说事会、党员干部带头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等工作机制,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队伍、夯责任,使服务群众工作有人抓。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队伍的素质影响着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为民办事的效果。近年来,**县加大村级干部队伍的培养力度。立足当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好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着眼长远,实施“百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对选拔出的239名村级后备干部,落实了培养人,设置了锻炼岗位,进行重点培养。并积极落实干部队伍的待遇,提高其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阵地、夯基础,保障服务机构健全。一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全面达标。先后投资910万元,利用两年时间新建22个、改建1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标。积极开展“红旗阵地”创建活动,按照“硬件设施星、场所管理星、档案资料星、作用发挥星、群众反映星”五个星级考核评定标准,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使阵地作用能够有效发挥。二是提高基层服务场所吸引力。在原已接通网络的村委会由县委组织部出资安装免费wifi,同时推行党建资讯“上手机”工程,努力实现“网络到村、信息进户”,目前11个村已实现无线信号全覆盖,下一部计划实现全县村级活动场所无线信号全覆盖。
(三)抓品牌、求实效,促服务群众全面落实。一是抓品牌示范。全县12个党工委根据“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要求,因事制宜推进了16个党建创新项目:马道镇针对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缺技术,开展了“党员组团式服务”,建立37个产业发展团队,积极服务农户增收;火烧店镇采取“支部引领农村专业合作社”方式,组织移民搬迁点30家农户创办连锁农家宾馆,实现了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的目标;留侯镇率先推行 “为民服务代理制”,县上将此项活动完善后进行推广,建立8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镇村干部坐班制,按照“集中办公、镇村联动、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代办、限时办结”的原则,改变了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二是“院坝说事会”延伸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搭建群众问事、评事,党员干部理事、办事的协商对话新平台。2016年以来,参与群众达1.6万余人次,共收集各类民情意见1329件,办结1155件,办结率达86.9%。群众上访明显下降,回访群众满意度达93%。帮助各村确定产业项目193个,培育产业示范园54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4条100余公里,新建人饮工程30处,群众健身工程29处,检车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2016年全县群众上访同比下降35%,取得了百姓的实惠、群众受教育、干群关系好的良好效果。由于作法新、效果实,该做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张毛万春同志和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级以上媒体给予高度关注,《中国组织人事报》两次跟进报道。三是社区“双报到”创新服务载体。全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报到社区、亮明身份、参与服务,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同时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六大工程”,组织开展 “精美**、党员舞台”、“党员做义工,服务当先锋” 等一系列服务群众的主题活动,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意识、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四是下基层、结对子,党建帮扶促发展。进一步深化干部下基层活动,部门党组织、贫困户结成对子,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帮助群众确定增收项目,积极引导272户“三无”家庭(无产业、无资金技术、无当家人)与企业、产业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想法设法带动他们发展产业、致富增收。五是党内关怀帮扶成效显著。推行“321”结对帮扶机制,县镇党员干部与1229户贫困党员群众结成对子,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方面难题890件,帮助联系村新发展增收项目633个,受益农户5326户。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目的是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使广大群众拥护党组织建设,支持党组织发展。然而,从我县党组织服务群众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服务群众意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对理论培训、思想教育不重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入脑入心,导致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组织一提到服务群众,总是先向上级提要求、讲条件、要经费,而没有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二是服务群众能力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对中、省、市、县各项方针政策、惠民政策了解不透,把握不全,无法解答群众的来访咨询。部分窗口服务单位业务能力不熟,不能高质、高效的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服务群众方式不当。部分党组织对群众的诉求不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发扬民主,而是将群众递上来的诉求停留在纸上答复、办结,使党组织失信于民。坐等安排和按部就班的现象严重,不主动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而是等群众上门来办事,与群众沟通交流少,往往把好事办不好,实事办不实。
四是服务工作落实不力。走过场应付差事现象依然存在,县上推行“院坝说事会”,要求每个村至少两月开展一次说事活动,部分村级党组织为了应付检查,开会走过场,档案资料不真实,以文件形式落实服务工作的现象未完全根除,导致实事办不实。部分党组织将服务群众的形式拘泥于走访查看或节庆慰问,对群众直接给与物质帮助的较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拟定产业发展、制定增收项目和身心健康方面关注度少,使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不明显,解决实际问题不理想。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服务群众的教育引导不够。部分党组织和党员思想层面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抓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对实用技能和服务手段的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在贯彻落实惠民政策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受各项考核指标的影响,部分党组织将工作重心放在日常具体事务上,对开展群众服务工作不重视,没有合理兼顾。
二是服务群众的制度不健全。服务群众项目缺乏有效的制度运转,部分党组织为了搞创新而抛弃原有的服务机制,在推行过程中又忽视了两项制度的衔接,导致很多好的服务项目成为“过眼云烟”,而新推出的服务创新项目往往又“换汤不换药”或矫枉过正,群众反而不知道“困难咋解决,问题找谁办”。未形成服务群众的经费保障机制,党组织在为群众提供服务时仅从单位经费中列支,服务经费短缺,在提供项目支持方面落实不力。
三是服务群众的问责未落实。对于出台的各项服务政策,检验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对事件的办结情况、群众的满意度调查,大部分还停留在查看档案、收集资料、汇报测评层面,对落实情况的督导工作也是选取几个点走一走、看一看,没有普遍调研,发现问题只是责令其整改,没有形成刚性约束,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有蒙混过关的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历史告诉我们:“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永葆党的生机。因此,新形势下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生命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为服务而生,为服务而建、为服务而存,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首先要匡正服务理念,将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在理论上内化于心,在实践中外化于行,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依托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专题讨论,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由“服务上级”向“服务基层”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彻底消除部分党组织认为开展服务是“负担”的思想,切实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服务全参与、成果大家享”的局面。
(二)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效能。在全县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社会组织中构建“条块合理、纵横联结” 的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解决党组织服务功能“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延伸组织触角,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各类组织全面覆盖的服务体系。在农村以村党支部为基础,建立党小组和党员示范户三级农村党组织体系。城市在以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上,依托网格化服务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社区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为主的社区党组织体系。在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园区非公企业党支部、非公企业党员先锋岗服务体系。同时探索以新媒体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媒体对流动党员进行科学化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全社会有效覆盖,努力做到凡有群众的地方,都有党组织,都有党的服务。
二是建强服务队伍。选优配强基层组织队伍,注重选拔农村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大户、高校毕业生夯实基层党组织班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筑牢战斗堡垒。加强经济、科学、法律等知识的培训,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宗旨意识的教育引导,提升党组织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
(三)灵活服务方式,推行便民化服务。针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分类别、分领域设计服务载体。农村党组织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开展下访寻问题、进村解难题、民事代办、结队帮扶、结对认亲等活动,继续推行“四议两公开”、“院坝说事会”、“民情报告制”等工作法;机关党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党代表到辖区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医患师生结对帮扶”等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窗口单位等党组织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一站式服务、为民服务窗口等平台。例如将 “院坝说事会”群众工作法,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真正做到群众“院坝里说事,板凳上交心”。
(四)完善服务机制,推行常态化服务。一是完善服务群众保障机制。建立稳定基层组织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建立党费返还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所缴党费全额返还,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按一定比例返还。二是完善服务群众评价考核机制。年初将各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过程督导制,各级党组织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结果向群众公开,以群众满意作为判断是非、评价好坏的标准。根据不同领域党组织的特点,分类制定可操作性的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服务保障经费挂钩,实行服务群众“一票否决”的评价机制,保障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篇: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
更新“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理念是搞好这一创新载体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讲:“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服务”,指出了:领导的权力是一种责任,尽责的标志是做好服务。树立正确的服务观,是“强化机关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这一创新载体的基础。
1、树立“全局性”的服务观念:
全局性服务观念就是以服务本部门的中心工作为核心,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统筹规划;思考问题上体现超前性,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超前思考,把工作做在前头;具体工作上体现求实性,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深入群众,关注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思为群众所思,行为群众所望。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尊重人的价值为前提,以培养人的能力为要求,以发挥人的智慧为目的,以完善人的性格为根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3、树立服务对象最大化的观念。
要把对多数服务与对个别服务相结合、对他人服务与对自己服务相结合、对内服务于对外服务相结合,使服务对象最大化。
(二)明确“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内容是做好这一创新载体的核心
1、提供指向性服务,增加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引导力。
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为党员和群众送思想、送作风、送形象,为群众把握方向、指导工作、整合资源、提供信息和物质支持,让党员群众感受到你的指引力。
2、提供用人性服务,扩大机关党组织让党员群众展示才能的舞台。青岛海尔集团管理策略:“你能翻多大的跟头,企业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
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为党员和群众搭建参与党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舞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使党组织成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体现党的温暖的大家庭;为群众提供公开公正平等的岗位成才的机会。
3、提供管理性服务,以优化党员群众的工作环境。
某著名企业家讲:“作为领导,能够给予人才满足的物质待遇是永远办不到的,但是完全可以为人才提供竞争、成才和施展才化的环境。”
机关党组织要善于运用法规和制度进行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监督的作用,具有依法执政和求真务实的能力。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在明确工作程序和规则的基础上,依法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维护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以党员大会、职工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让党员群众参与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务决策,营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环境。为此,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为党员群众送法律、送政策、送民主管理和监督环境,让党员群众能够积极参与监督和管理。
4、提供解难性服务,以搭建机关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情感桥梁。主要是为党员群众在思想理论上答疑解惑、在生产生活上排忧解难。特别是党员群众在思想上遇到困惑时,机关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应及时出面,排解疑惑,提供理解性服务。使组织与党员、群众产生共鸣,为党员群众送去组织的温暖。
5、提供谋利性服务,以突出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物质利益上的关心。
(三)创新“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实现途径是做好这一创新载体的路径保障
1、从群众最欢迎的地方作起
确立群众欢迎的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出台可操作性的服务政策、规定和意见,从机制、制度和作风上保证服务的可行性。
2、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
3、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4、完善服务措施: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树立组织文化理念,提升服务群众的理论素养。
(2)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增强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提升服务力。
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应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提高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容易形成群体性,进而引发群体性矛盾。要用经
济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利益得失的矛盾,用民主方法来解决思想认识的是非矛盾,形成服务制度,以保证党内的服务能力的提高。
(3)强化服务效能,增加服务群众绩效的透明度,避免文字成绩或者成绩总结化。
(4)建立党委成员责任追究制,确保集体决定,全员负责,增强党委的管理控制力,强化服务功能。
创建服务型机关、服务型组织、服务型党员队伍。
总之,领导权力、责任与服务是“三位一体”的。权力是用来尽责的,而尽责的标志是做好服务。
权力资源的变化,引起思想上的变化
1、服务基础被弱化的思想滋生
在基层党建研讨班上,几个单位的副书记都提到:现在不知道自己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机关党委的工作该如何开展、拿什么服务群众等疑惑。原因之一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书记没有人、才、物上的实际权力,服务基础弱化。
2、服务的责任意识减退
有的书记说:该管的不多管,不该管的坚决不管等,把单位的业务工作与党的组织工作分开看,分着干。为大局服务的责任意识减退。
(二)服务群众的意识狭隘
1、服务对象的界定存在狭隘性
党组织服务的对象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里当然包括党员干部利益。过去,在服务对象上,常常置党员干部的利益于群众之外。对他们要求奉献多、贡献大,服务少。
2、服务观上存在片面性
服务观上更多的是重对上服从轻对下服务,重工作任务轻人性化关怀,对党员要求尽义务多,保障权利少,服务少,关怀少。
第五篇:街道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 努力推进街道党建工作整体升位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明确要求基 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 作用。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 是关于新的历史 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新概括和新定位。其中 “服务群众” 是根本, 是党的性质和实践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能不能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 标尺。“服务群众”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中应有之义。
我街现有居民 **户, **人,社区 *个,共有党员 ***名。一直以来 街道党工委从实际出发,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树 立服务大局意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街道建设发挥基层党 组织和党员模范作用。几年来我们在市、区党委统一部署下,街道及 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的活动,如“一创两争”打造三支队伍活动,党 员积分卡活动,第三批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等等,以服务群众、教育 群众为理念,努力推进街道党建工作整体升位。
一、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 心, 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创新, 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宗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 件下党的根本宗旨的时代特征。我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 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 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 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 众的关系, 党政一把手经常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中去, 了解居民 关注的问题,解决居民的困难事情,其实为老百姓做实事,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二、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改进服务群众工作的方式和内容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行政体 制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不断推进和制度的进一 步完善,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方式、领导方式、工作
方式和工作内容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单纯地依靠行政组织资源进行垂直命令式的管 理或者仅靠思想引导式的工作方法,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 其效力越来 越弱,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强化服务职能,改进服务方式。在这一方面我街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是在服务对象上实现对社会成员的全覆盖。
二是在服务内容上实现全方位服务, 把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教 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都纳 入了服务的范围,充分做到服务群众工作内容上的广泛性。
三是在服务态度上实现了对群众的主动服务。摒弃了那些只愿对 上负责、不愿对群众负责、服务上级和领导主动、服务基层和群众消 极的错误做法;克服了那些认为工作对象已经是市场经济主体, 所有 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基层自治就是基层群众自己的事情, 因而消极坐等、无所作为错误倾向, 主动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做到服务到位而不包办,积极主动而不越位。
三、坚持以党员为主体, 不断拓宽和丰富服务群众工作的渠道和 载体 为了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 我街整合组织功能和优势, 不断拓宽 服务渠道,通过组织自愿者活动、开展党课活动、老党员带动新党员 学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党员的主体作用得 到充分发挥。另外,我街还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特点出发,不断丰富 服务群众的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载体。近几年,我街基层党组 织进行了大胆探索,创建了不同形式的工作平台,如:“党员与群众 结对帮扶活动”、“党员承诺制度”、“党员中心户建设”、“党员志愿 者活动”等。对群众实行全程服务代理,提供各类服务,有效地解决 了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也 充分调动了我街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再次, 我街还整合了社会资 源,加强对驻街的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的领导、指导和引导,充 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参与到其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帮 助我们共同规划开
发与群众互惠互利的各种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成 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构建了我街现有的一个在党领导下、多主体 参与、合作协商、充满活力的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四、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 不仅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载体, 而 且要有较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我街为了更好的做好这项工作, 定期
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相关理论知识, 采用做笔记、写心 得、到社区近距离体验居民服务工作的方式, 不断提高党员贯彻落实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民主决策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从而全面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也提高了服务群众 的能力和水平。全年共组织学习20余次,组织党员深入社区 11次。
五、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切实加强党的基 层基础工作
(一 切实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入党 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 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 任务,对于健全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 重要意义。
(二 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 从理论到实践都全面践行, 以提 高我街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巩固学习成果。组织街道、社区党员学习党的报告和有关文件, 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学习了市、区有关的要 求精神, 拓宽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思路, 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 推动下,在和谐、示范社区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要求。街道还 组织召开了党员动员大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另外, 我们还采取了慰问老党员活动, 及时将党的学习资料、学习手册等分 发到每位党员手中, 同时还对社区的老年以及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了 送书上门, 送学到家的活动, 保证了我街的每位党员都能够学习到党 的精神和政策。
(三作好行动不便、特困党员的安抚工作。对有重病和年迈、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 我们采取了不定期的家访, 给予他们精神 的慰藉,使他们感到街道、社区
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体现组织上,政 治上对他们的关怀。在春节期间街道组织人员对社区的困难党员进行 慰问。
(四落实党的会议精神,打造党员队伍,发挥优秀党员的引领 和示范作用,建立党员帮扶机制,提升党员素质,激发党员活力。一是打造“优秀党务工作者队伍”;壮大“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志 愿者队伍”。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强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竞争意 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打造队伍的具体措施有:学习、培训,创 新工作机制;做工作记录,深入居民群众,察民情、解民忧,有务实 高效的工作业绩;树典型并进行宣传,建立宣传激励机制。
二是运用“一创两争”的活动载体,在街道、社区党组织中开展 帮扶共建活动, 有效地发挥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百姓以及在社区建 设中的包扶帮带作用;在街道、社区党组织中开展“创群众满意党组 织、争做求真务实好领导、争做亲民爱民好党员”活动,从居民多层 次、多样化的需求出发,以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为根本, “创群众满 意党组织、党务工作者”活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为群众解难题、办 实事、办好事上,拓宽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 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增强社区群众的价值感、满意感、舒适 感、文明感和安全感。同时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一年来,在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以及、领导 干部的率先垂范下,通过一系列党建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基层党组 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又为街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居民群众 们的赞誉,街道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要 求下,街道党工委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去做,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求实、求新、求进的工作态度,继续围绕创建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推进街 道、社区党建工作更上一层楼。街道党建工作存在不足:
1、党员老龄化,有些党员虽然有热情,但是力不从心。
2、党政班子成员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思想上存 在着一些障碍,认为党建工作难度大,工作只做表面文章。
3、班子驾驭经济能力低,党员下岗再就业相对滞后。
4、流动党员管理滞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
5、社区共建动力不强,驻社区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支持、参与共建活动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存在着条块分割、资
源分散、不易整合的问题,造成了党建工作财力匮乏,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枯竭,很难开展正常的党建工作。
6、社区服务功能拓展慢,便民服务相对滞后。抓好街道、社区党建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实事 求是,积极探索,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要把抓好街道、社区党建工 作的着力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好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按 区、街党委制订下发的党建规划的要求,全面抓好班子建设。特别是 在配齐配强社区班子方面要绝不含糊,要坚决打破僵化的选贤任能用 人机制,用人条件绝不能只停留在年龄和学历这两方面。关键要抓住 班子成员懂不懂经济,能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弄潮”,能否把抓党 建和拓展服务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办经济实体,这是抓党政班子 建设的关键所在。其次,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扩大党在社区工作 的覆盖面,消灭“盲点”。形成党组织牵头,街道、社区各部门全面 配合的党建工作体系,共谋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二是多发展年轻党员充实党员队伍,我街社区主任平均年龄** 岁,大部分非党员,我们打算每年一个社区发展党员***人,壮大党 员队伍以便更好的抓好党建工作。三是抓好社区的结对共建,建立健全共建的长效机制。“结对共建”是搞好党建工作的突破点。首先建立健全“共建” 长效机制,社区要经常到辖区内的共建单位汇报社区工作情况,以求 各项工作得到共建单位的支持。共建单位要为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 供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帮助社区开展好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 动;其次,社区和共建单位要建立长期的联系渠道,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文明共建,活动共搞,共同发展; 再其次,建立健全社区共建单位党建共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建联 席会议制度,真正做到社区党建常抓常新。四是不断拓展街道、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首先,强调政府、社团、企事业单位、居民的共同参与;其次,不断扩大服 务对象,拓展服务项目;再其次,要逐步完善多样化的服务形式,要 记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采的 文艺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办好业余党校,再就业培训学校,组织好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的学习
教育。五是创新载体,开展好丰富多采的党员活动。在抓好党员学习教 育的同时,要开展好丰富多采的党员活动。活动要创新,要达到激浊 扬清的目的,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做到 有的放矢。总之,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只要我们从细微抓起,让居民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组织为社区建设所做的一切,让居民实实在在地 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党组织就能在居民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也就 能更好的开展我街的党建工作,取得一些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