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农保处五项措施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五项措施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为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区农保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新农保基金监管,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一是建立基金账户金,防止基金截留挪用。建立农保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存储,单独核划,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防止基金被截留、挪用。二是规定归集时间,保障基金及时入账。严格要求村级农保协办员当日收缴结束后及时到镇街道金融机构存入农保专户,镇街道人社所与镇街道金融代办机构核对资金到帐情况,及时向区农保处上报。三是严格票据管理,确保基金收支准确。配备专职会计和出纳,核对、核销镇街道上月的新农保基金收支和票据,确保基金收支金额准确无误。四是实行定期通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新农保基金收支情况,接受审计、监察、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五是列入考核内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基金管理列入新农保试点工作考核内容,基金有截留、挪用、违规等现象的取消年度评先资格,严肃工作纪律,切实提高经办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二篇:县农保局采取五项措施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县农保局采取五项措施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为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县农保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新农保基金监管,确保新农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一是建立基金账户,防止基金截留挪用。建立农保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存储,单独核划,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防止基金被截留、挪用。二是规定归集时间,保障基金及时入账。严格要求村级农保协办员及时将保费存入乡镇劳保所指定账户,乡镇劳保所在每月指定日期将保费存入或转入新农保收入账户,县局每月及时将保费转入财政专户。三是严格票据管理,确保基金收支准确。配备专职会计和出纳,每月定期核对、核销乡镇上月的新农保基金收支和票据,确保基金收支金额准确无误。四是实行定期通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每月通过龙南电视台、《新农保工作简报》等媒介及时反映新农保基金收支情况,接受审计、监察、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五是列入考核内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基金管理列入新农保试点工作考核内容,基金有截留、挪用、违规等现象的取消评先资格,严肃工作纪律,切实提高经办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三篇: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加强监管 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新农合基金监管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县合监委、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及县财政局等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县合管中心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制定措施,监督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确保了基金的运行安全,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利益。总结多年来的做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新农合基金的监管:
一、健全机构,建立和完善制度。我们始终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农合管理中心,设置稽查科室,先后建立完善了新农合筹资、财务管理、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方案调整、住院结报、大额公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使统筹层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二、规范基金收支的监管。坚持遵守新农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按照银行管钱不管帐,经办机构管帐不管钱,专户储存,收支分离,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模式,在商业银行设立财政专户,从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等每一个细节入手,规范基金监管,健全运行机制,及时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三、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一是信息化监管。县内实行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对接、信息实时传递,实现报账审核与在线监控一体化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参合病人的住院治疗情况、费用明细、及补助情况实行网上实时传送,实时监控。二是制度化常态化监管。新农合随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在院病人住院及治疗情况进行巡查,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初审补助进一步结合病历进行复审;县合管中心稽查科定期、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和指导;县合管中心每月对新农合资金运行及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实行次均住院医药费用通报和警示告诫制度,同时向监委会成员单位及县主要领导报送每月基金运行情况报告;每季度或半年县卫计局组织人员开展新农合专项督查;县合监委每年亦组织督查组对全县的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及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督查2次以上,保证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全面、到位。同时为了提高和促进监管工作,我县先后亦推行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抽查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专家评审制度》,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和不合理增长,逐步降低不合理费用比率,促进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切实做好参合农民的监管工作
一是坚持身份核对制度。对住院农合病人进行参合发票、医疗证、户口本(或身份证)三核对,发现不符则拒付。
二是坚持外伤及10000元以上费用调查核实公示制度。对外伤及县外非直报材料总医疗费用超过10000元以上的,由经办人员通过电话、信函、传真文件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并将调查结果做好记录作为报销材料附件,有效防止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的发生。
三是坚持推行三级公示制度。注重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约束作用,坚持推行县、乡、村三级公示补助情况制度,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五、多举措遏制新农合费用不合理增长。一是全县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让参合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品。二是制定专门规定规范医疗机构行为。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医医疗技术和临床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规范中医、民族医特色治疗服务行为。三是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执行新农合基金总额预算控制实施方案,与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实行协议化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六、搞好新农合就医和结报便民服务。一是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报制度。参合群众持合作医疗证能在全县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出院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窗口即可直接领取到初审补助。在省、市及外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后到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直接办理补助程序,手续齐全、单次费用10000元以下者当时即可以办理报销手续;单次费用10000元以上者,15个工作日内入村调查、核实、公示,情况属实、符合规定的及时补助。二是实行便条式告知方式。参合农民报销时,经办人员对缺交材料进行书面勾选告知,便于参合农民一目了然,减少往返时间,提高结报效率。
七、抓好新农合人员能力建设培训,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利用上级补助的新农合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资金及县级财政配套的培训经费,每年组织举办多期新农合能力建设培训班,对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经办服务人员从新农合政策、业务操作、财务法规、职业道德、行风建议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使新农合管理、经办、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做好全县新农合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我县新农合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2014年全县共有1008025人参合,参合率99.18%,与上年相比增加32801人参合,增长3.13%,共筹集到基金42400万元。全年基金支出38009万元,共有1598009人次享受,受益率158.53%,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0%,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继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切实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第四篇:关于新农保运行情况的汇报(模版)
关于新农保情况的汇报
截止2010年2月24日,康平新农保参保人数50102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3130人,实际缴费人数16972人)。
1、基础养老金补贴情况
中央补贴173万元,省级补贴275万元,市级补贴200万元。合计648万元。
2、个人账户补贴情况 市级补贴100万元。
3、保费收入情况
16个乡镇中已有13个乡镇缴费,合计缴费2085988元
4、发放养老金情况
2009年12元发放养老金人数32858人,发放养老金1807190元。
2010年1月发放养老金人数33119人,发放养老金1821545元。
合计发放养老金3628735元。
康平分中心 2010-2-24
第五篇:新农保试点(范文模版)
新农保试点:农民60岁后可月领基础养老金55元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国务院办公厅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地区也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
十四、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按要求选择试点地区,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县(市、区、旗)的试点实施方案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