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局教研会发言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芦溪县2009年暑期教师培训班上的发言稿刘丙凉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下午好!
我是来自芦溪二中的刘丙凉。根据安排今天我将和大家共处一个小时,在此谈不上经验介绍,只是作为芦溪二中发展的见证人给各位交流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芦溪二中创办于1990年,当时仅有2个教学班,师生一百余人,校长是游长青。寄住在原温埠小学内,招收的全部是“落榜生”——例似于现在被芦溪中学录取后的学生。一年后,现任教育局邱维高局长接任校长,期间二中新建于现在座落的位置,在“用明天的资金发展今天的教育”的新理念下,学校初具规模,办学条件也有所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部提高,“落榜生”变成了“重高生”。当时任教班级在镇里排名第一的话就可获得700元的奖励,可谓奖金丰厚,吸引了一批老师来任教,我就是93年从源南中学调过来的,一干就是十几年。而后在原夏国强、刘军文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2000年刘光明任校长后,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创办实验部使生源应接不暇,最多时达到了35个教学班,师生1800于人。招商引资建校舍使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日臻完善,学校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的前列。加上李波莹,吴维斌校长,我在二中发展史上校长排名老八,去年八月上任算起来还未满周岁,小字辈一个,也就只能占点之前各位校长和老师们的光来传承改革带给二中的发展成果。下面就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说明….)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和阵痛,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要害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备课组工作,深化课堂改革理念。
(1)我校下发了新的课程标准,做到各备课组人手一册,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仔细研读,深入学习,真正把握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提出的具体要求,写出有
自己独特见解的体会文章在备课组活动时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杜绝凭经验教学现象,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教师,也必须严格遵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教学,变“经验型”教师为“研究性”教师(彭忠裕„„)。
(2)大部分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学测试内容都在教案中具体得到体现,已经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一体化;各学科选派骨干教师轮流外出培训和听课,把专家学者的经验带回学校,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时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学校推行推门听课制,听课热情很高„„),与全组教师研讨学习;加强各备课组与名校的交流,本学期,我校组织备课组和模范教师赴一些示范学校听课、评课(阳钦等七位老师去山东杜朗口„„„),深刻地了解了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进程、思路与实践情况。
(3)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教研活动时间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了对调,重点抓好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每周花2节课(星期三下午第三、四节课为理科„„.)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蹲点行政,深化备课组活动,即各备课组每周固定时间在各会议室开展备课组活动,各组提前确定主备课人,在备课活动时进行汇报和交流,同时,行政领导蹲点各备课组,听取备课组活动情况,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同时,各备课组还确立了1---2名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人员,不定期向全校开设公开课,吸引全校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写好评课稿。
学校为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在采用等级备课组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加强了过程性治理。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都要利用一周的时间备课组进行专项研讨分析(抓中考就全县摸底„„„),对备课组如何围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的活动进行过程性探讨。探讨后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把各备课组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各备课组活动的特色等调研情况进行通报,使各个备课组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借鉴其他备课组的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提高备课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探讨,各备课组能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差距,从而明确后阶段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把“三主一目的”作为一堂好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质疑为主轴、以效果为目的。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表现是我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看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是否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情感体念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爱好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如下好处:一.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二.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真正理解知识,提高质量。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及好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七.能确保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负担。我校开展听课和评课时,注重观察参与课堂的学生是否是大多数,提问是否涉及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够主动质疑的姿态参与。
(3)我们看教师,主要是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课前预备是否充分,在教学中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启发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环境,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注重
适时赞赏各类学生,提供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思考、质疑和发问。课堂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创造,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去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创造,和学生一起去合作,变“辛劳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可以长出灵动的翅膀!教师的专业+特长(彭萍会打乒乓球………,学生的成绩+兴趣(人人有门特长………)。
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关注每一堂课的同时,还时刻注重到一堂课的外延,即一堂课结束结束之后,学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热情、爱好,提高自信心;从学习中得到快乐,逐渐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逐步形成各种质疑的习惯和科学价值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到洋思中学的体会„„„)
三:强调教师个人发展,促进教师群体建设。
(1)以培养名师带学科组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我校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人(上次报市级骨干教师有„„„)。他们在各自的学科组内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群体,起了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无形地使同学科的教师受益,促进了整体队伍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在此基础上对备课组、教研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争在近期内多推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名师”。使教研组内形成人人争做“名师”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求各备课组的市级教学骨干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每学期开设示范课,在课堂教学“民主化、科学化、活动化、素质化”上做文章,提出示范课必须体现课堂教学改革,体现“明、精、活、实”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名教师的个人展示,备课组的的专题讨论,教师的积极钻研,相互间的听课和评课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堂,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学校发展后备力量。青年教师在我校师资结构中占了50%以上,如何让他们迅速成长是关系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学校推荐有一定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要求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考核,原则上三年出师,对一些进步快的青年教师可以提前出师,并进行奖励。其次,对青年教师明确任务,学校要求每个青年教师制订三年发展目标,而对青年教师的三年发展目标要经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讨论和审核,教研组长负责对目标达成进行定期检查,并向教务处汇报。再次,注意发挥备课集体的作用,集体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是否实践了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多提衷肯的意见,使青年教师不断弥补自身不足,博采众长。最后,大胆推出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办小学部粱彩玲,肖燕玲等年轻老师主动请命„„„)为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努力在许多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在此诚挚邀请你们来芦溪二中传经送宝,芦溪二中欢迎你。谢谢!
第二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近几年,随着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众多,随着科学技术及工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迅速提升,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又导致了对劳动力素质的严格要求,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水平,从而把我国的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和竞争中占据优势。
那么,如何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呢?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先导。尽管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十分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本位”的职业教育观难以真正
确立,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也偏离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面对迅速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急需大量人力资源支撑的事实,我们更需凝心聚力,坚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努力探究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律,使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使技能培养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2.明确办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近几年,我校积极与其他院校企业如鹤立幼师、峰峰卫校、天明电子、翔天数控等建立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比如,我校职高开设的计算机、农林、畜牧、学前教育、财经等专业,中专开设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这些专业针对性强,职业特色鲜明。
3.创新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它是培养具有能实际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 2
际问题的初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和中级技能实用性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体现岗位技能本位的原则,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特别要围绕核心技能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其中包括基本理论与基本素质、专业技术与技能、实践环节间的整合。课程的内容要关注专业的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的改进,主动纳入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弊端,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交互状态之中。另外,课程设置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以便达到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
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校的教学师资是依靠本校的师资资源优势,聘请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承担我院的教学任务。对首次承担我校教学任务的教师,我校实行试讲制,由校领导及教学督导来考察是否聘用承担我院的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制度,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育思想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
5.完善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督导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它能及时了解 3
所听课程教师履行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学生对教师工作反映等方面情况。
(1)成立督导小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对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教学秩序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座谈等方法,掌握日常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于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以促使常规教学工作处于良好状态。
(2)建立学校各级领导听课制,促进课堂授课质量的提高。听课制度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倾听师生意见,及时处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院领导亲自下课堂听课,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深切地感到学校很关心他们的学习,他们还会不由自主的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整个学院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6.抓好班级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班级,学生的绝大部分活动是以这一单位来进行的,而学习动机、兴趣、方法,良好学风的形成,中职一年级极为关键,因此,班级学风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它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体现一个班级风气好坏、群体素质好坏的重要特征。在一个学风 4
好的班级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沉下心来,将学习技能文化知识放在自己心中的主要位置,自觉、主动地去学,就会形成一个以学习带动其他各方面发展,而各方面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样,以一个班级带动另一个班级,这种良性循环就会影响整个学院的学习气氛,但是,在一个学风差的班级里,情况就恰恰相反,多数学生平常最关心的是与学习无关的其他各种事情。在这样的班级里,即使是一些想好好学习的同学,也常会由于周围环境的干扰,想学却又静不下心来学,长期下去,其结果就可想而知。因此,抓好班级管理,促进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总之,社会既需要研究型大学、教育型大学,还需要技能型职业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基本定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跳出“技术型”套路,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律和基本特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第三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枯躁无味的学科,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初中数学费时多,不少老师课后用“题海战术”来弥补课堂的不足,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使学生失去活泼、可爱的身影。学生长时间学习,还易导致脑力疲劳发生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质量,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技术要求人们要有较高的灵活应变能力。我是从以下几点去改革教学的。
1、加快节奏、减轻负担、提高思维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狠抓课堂45分钟,把时间用在刀口上,提高“双密度”。所谓“双密度”,一是学生开口次数的密度,二是知识面复现的密度。学生开口回答问题是体现学生思维的表达方式,是提高思维的有效途径。所以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由老师通过“铺路”与“搭桥”,由浅入深地诱导学生,让学生总结出解题方法到达目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在上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时,我是这样诱导学生的。
23362出旧知:计算:(1)+(2)+-
15151553师:(1)小题属于什么类型题?计算法则是什么?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法则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师:(2)小题属于什么类型题?计算法则是什么?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是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师:化成同分母分数,要先怎样? 生:通分。
师:通分的方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生:先找最简公分母,然后依据分数基本性质通分。
523出新知:计算:-+
6ab3ac4abc师:这是属于什么类型题? 生: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师:分母不同,能否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生:不能。
师:同理,应先怎样? 生:通分。
师:通分的方法以及依据是什么?
生:求最简公分母,然后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师: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什么?
生:取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师:大家动手试计算。
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知识。增加知识面的算现密度,可巩固新知,升华思维,同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须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利用投影、多煤体等手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或设计适当的图片,突破难点,制作适量的不同层次的习题投影,使学生得以强化-巩固-升华。
2、改革课堂教学,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培养多种能力。
一位现代著名学指出:未来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缺乏思维方法的人。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相提并论的,懂得分析问题,多半会解决问题,数学题千变万化,常常使人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思维能力。如,我在上十字相乘法时,因为十字相乘法是一种试验方法,为了减少试验次数,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注意符合法则外,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如下方法:形如x2+px+q的方程,如果p、q有公因数,则q所分解的两个因数也应该有公因数,反之,如果p、q没有公因数,则q所分解的两个因数也没有公因数。如x2+6x+8,因为6和8有公因数,所以8分解成的两个因数间也有公因数,故8只能分解成8=2×4,又如x2-9x-36,因为9和36有公因数,它是3的倍数,所以-36应分解成3×(-12),即这两个因数有公因数。这样既把课本知识传达授给学生,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解题能力。
二、改革备课,认真备学生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同进也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要上好一节课,学生的配合是缺一不可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我们除备大纲,备教材,备板书的同时,还要备学生。
1、了解学生现有知识
只有了解学生知识现状,才能充分设计好课堂结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课堂里有有所得,才能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2、备学生可能回答的问题
依据教学目标,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在学生的思路受阻的地方设置疑难,向学生提出思考性问题,但要考虑学生回答的方向性,不然就难与老师产生“共呜”达不到教学要求。
3、准备介绍学所需的学习方法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能力还很幼稚,尤其缺乏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知识的海洋面前,往往不知所措,有的茫然抓不到要点,有的顾此失彼,有的一揽子死记硬背,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注重不同类型的课,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如,我在上新课时,让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上算习课时,介绍记忆法。如我在上《四边形》这间章复习课时,向学生介绍通过“边”、“角”、“对角线”这三个方面记“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这几种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大部分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便是这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上练习课时,介绍解题时,作辅助线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上梯形这节练习课时,向学生介绍梯形中常见的7种辅助线作法。
1、作一腰的平行线。
2、分别过上底两个顶点作高。
3、过梯形一顶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平行线与所对底边的延长线相交。连接上底一顶点和一腰中点且与下底边的延长线相交。延长两腰使之相交。
过上底的中点作两腰的平行线,把梯形转达化为两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7、过一腰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构成与梯形等积的平行四边形。基础知识是航行知识海洋的一叶小舟,所以我还注意引导学生把主要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基础知识上。
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课堂上要把干巴巴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记得住,融会贯通,须设法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提质减负的目的。
1、从学习动机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我常向学生讲明,学好数学是学习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我每接一个班,第一堂课都先结合学生实际,讲讲学习数学对提高思想认识,培养高尚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讲讲学好数学对其他各科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强调指出,即使离开学校以后,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学习数学终身受用。
2、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是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的一种动力。而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所以我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注意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学生。也只有热爱和关心学生,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无关心,无热爱,小舟就会搁浅,任何努力也无法使之移动;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道德和智慧得到良好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更“倾心”于教师,更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各种教育影响就会如涓涓溪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各种教育因此就会发生作用。4、5、6、
第四篇: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追求有效、高效,是课堂教学的主题,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才能使它成为现实。近年来,郧县教育局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打造教师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学生评价方式,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在全县大力推广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新途径。我校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参与、大胆尝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把握契机,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但实事求是地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我校在2003年建校之初,正值新课改启动之时,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致力于新课改工作中,积极采用多种方式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但我们发现,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动不起来的现象,学生的成绩一直不见好转或提升速度较慢。怎样才能彻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2006年秋,县教育局组织部分校长到洋思中学参观学习以后,我们才豁然开朗,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洋思中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课堂是主阵地,高度重视培尖转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等教学理念,给我们的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教改的冲动。和他们的课堂相比,我们的课堂开放程度还不够,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还不够宽,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还太少。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斯伯乐所言:“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探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洋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可以探明学生知道了什么,会了什么,什么还不会,怎样让他会。这也要求教师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运用适用的教学策略,因为适用的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策略是有效课堂的关键。鉴于此,经过校委会反复论证,我们决定以洋思中学的课堂模式为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洋思中学的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交给学生,把主演的角色交给学生,把研究考试的任务交给学生,积极探索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新模式。
二、加强管理,狠抓落实,全面推行洋思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不能一蹴而就,而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为此,我们采用领导理论专题讲座引导,校级领导包组指导,教研组、备课组集中研讨,骨干教师示范引路,教师学习尝试等方法措施逐步推进洋思课堂教学在我校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学习,搞好培训,深入领会洋思教学模式的实质。
2006年10月,县教育局组织部分校长到洋思中学参观学习之后,李习亮校长与阮祥忠书记就分别撰写了《洋思中学成功的六大法宝――赴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体会》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洋思中学课改成功经验考察报告》,并先后召开多次全校教师会进行学习宣传动员,举行了考察学习汇报会和专题讲座,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洋思教改研究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如何结合实际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认真分析、冷静思考我校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确定了我们学习洋思的策略,即三步走的实施方案:“学习借鉴、拿来主义,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实践创新、形成特色”。并制定了《郧县实验中学学习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确定了校级领导在开展学习洋思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安排了学校开展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活动的“时间表”,2006年11月为宣传动员阶段,12月为学习研讨阶段,2007年1月为全面实施阶段,值此,在全校内拉开了“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活动的大幕。
在学习研讨阶段,首先,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洋思课堂教学录像,参阅该校教案,感受洋思课堂教学的魅力,深入领会洋思教学模式的实质。洋思中学活力四射、扎实高效的课堂使教师的心灵受到震撼。全体教师形成共识:要想让学生会学、乐学,实现我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进步的承诺,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其次是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校领导根据自己试验的心得体会在各个环节上进行详细布署,让每位老师都能把握住基本上课模式。第三,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年级领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共22人,带着尝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再次来到洋思中学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听汇报、进课堂、看展览、翻教案、查作业、与教师学生交流沟通等方式,让他们亲临现场感受洋思课堂的魅力,认真学习,取长补短。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各种先进教改经验昭示着一个共同的道理:科学严格的管理体制是工作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的制胜法宝。综观“洋思”治学,我们不难发现:蔡林森校长总能把他的办学思想贯彻到每一个师生的头脑中,且变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机制充满活力。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为使有效备课实验开展的有条不紊,卓有成效,我校坚持责任到人、层层追踪落实,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谁分管,谁组织,谁负责”的管理体制。
(1)领导示范:领导班子成员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承包教研组。
(2)培训骨干: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展开,要先搞好骨干培训、典型引路。各学科备课组长从备课、预习题及课堂检测题的设制、课堂教学的思路与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后,再由年级领导及教研组长负责听课、评课,及时解决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3)全面展开:在领导示范、骨干带动、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达标课,学科内所有教师参与听评并评出等次,写出自己的整改意见。通过听评课活动,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在全面展开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逐步推进的要求,2007年上半年,重点是加强备课环节,改革集体备课和教案书写,集体备课要求分工合作,人人有责,一备一周。简化教案书写,但要体现“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检查答疑和当堂训练”五大环节。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重点是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导演者,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2008年9月新学期开始,学校又要求全体教师将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的活动拓展到如何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上来,让课堂的有效性在课外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按照统一部署,教师的责任是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备课组长的责任是落实“周周清”,年级领导要落实好“月月清”的检查督导工作。
(4)加大课后辅导力度。建立辅导制度,包括“培尖”和“补差”。实施“天天辅导、周周测试、月月过关”,达到以测促学。对学困生进行每周一次的学
情测试,并于每月进行一次过关测试(月考),不过关者,再由教师辅导、再补考,直至过关,以达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5)严格督查考核。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我们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老师讲得精彩与否,而是看学生主动参与程度,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看一节课结束后目标的达成度。我校硬性规定:只要不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上课,讲得再好,也不能算是优质课。另外还实行校级领导包组制,每个校级领导负责承包一个教研组,督导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定期检查教师上课情况。
(三)以系列活动为载体,给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为了让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的这种思想理念坚持不懈的贯彻下去,我校从2007年开展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活动以来,一方面让22名到洋思中学实地学习的骨干教师每人撰写一篇学习体会,讲一节公开汇报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观摩研讨课、起始课、公开课、复习课、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教学技艺的切磋。目前,我校已组织观摩研讨课、公开课达80余人次,每学期组织的起始课、复习课、优质课共有360余人次。再一方面,在组织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树立典型,对优秀教师组织经验交流,加强优秀案例的分析研讨,并通过奖励机制来激发教师们学洋思的热情和智慧。对潜质优良的教师,对他们长期跟踪指导,努力培养他们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使他们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两年来,我们共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60余人次,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学洋思让课堂更加有效的平台,教师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科特色也初步显现。语文学科把读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英语学科把听说还给课堂,把听说读写贯穿于课堂;数学、物理、化学三学科把思、向、练、动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的情景中发展思维;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四学科把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列入课堂,从而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学科课堂都有效,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洋思构建有效课堂积累了方法和经验。
三、有效课堂挂新果,质量花开正当时
叶圣陶说:“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洋思课堂教学“15+30”时间模式已成功地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这就会多一些收获!正如美国科技馆的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一定要坚持让学生动起来,身和心都动起来!
我校在开展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活动近两年来,在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指导与支持下,通过学校搭舞台,教师唱大戏,领导做后盾,骨干演主角等方式。30%的教师已经掌握了洋思课堂教学的结构及操作程序,50%的教师能够从学洋思的“形”步入到学洋思的“神”,并且能够做到因时、因生、因材而制宜,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等学习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课堂上不再是往日“轰轰烈烈”,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将学生课堂上情感的“小河泛起了道道微波,产生了一种对学习期盼的欲望和关注的心理。这样一来必然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了,教学效果更明显了。
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参与市县组织的关于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多位教师的关于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的经验体会文章在省市发表或获奖,在参加市县优质课竞赛、送教下乡、老区支教行、协作体学校交流讲课等活动中都受到了领导专家的赞誉和好评。由我校输入到高级中学的学生,从学校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普遍较好,学习的潜力普遍较大,进入高一级学校后劲很足,成绩提高很快,这也印证了洋思教学对培养
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回顾历程,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构建有效课堂绝不是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一定要求务实,特别要下真功夫,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追求。我校尝到了“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的甜头,但是,构建有效课堂是永恒的课题,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虚心的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大开发中求大发展,争取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长经验介绍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自1990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至今,担任历史教研组长已经十几年了,这其间有欢乐也有泪水,有执着也有茫然,有激情四溢也有平淡如水,回忆起来,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上课不关注学生,教师和学生各干其事,教师讲得很认真,学生玩得很开心,课堂效率低下。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让课堂活起来,师生动起来,怎样才能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先人一步,换来百步争先”。和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几乎没有优势,只有从课堂抓起,从师生的讲练抓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自身才能发展。
(一)狠抓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经过深入学习、研究、比较,发现无论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朗口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必须少讲、精讲,学生必须多练。我们历史教研组老师在看了杜朗口各学科的课堂实录后,深受启发,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对现在的课堂有了重新认识。鞠胜民老师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反思中写道:“洋思也好,杜朗口也罢,教学改革的关键都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老师们对课堂有了重新认识,增强了理性认识,为实施课改打下了思想基础。
(二)注重集体备课。教研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它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非常注重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坚持‘个人主备、集体讨论、个性修改’的原则。做到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内容;四明确: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生长点;明确思维障碍点;明确现实连接点;做好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个单元授课的共同内容,统一重难点和统一考查。提倡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做到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突出个性化的教学。保证教学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
集体备课要做好四个步骤:一是要确定总课时。备课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周,教师们必须先把一周的学科总课时确定下来,即一周要讲几节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在为教师划分教材打基础。二是要明确每课时的知识点。知识点即学习目标,是需要学生完成的教学任务。按照大纲要求,通过参与备课的教师商量,统一把每课时的知识点明确下来,使大家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围绕知识点,必须统一3—5道检测题,作为课堂的巩固练习。检测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不随意拔高,能当堂完成练习即可。四是教师要进行解惑总结或进行“回头看”的过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后,教师集中对学生的错误(经学生反复更正不正确或大部分学生学不会的)进行解惑,从而对整节课进行反馈总结。
这四个步骤仅仅是基础,关键的一步是继续做好二次复背。二次复背是由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的课时、知识点、检测题、方法等内容进行整体“移植”,但在“移植”的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王信法老师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写道:“集体备课使我们上课的思路更明确了,上课的节奏加快了,目的性更强了,去掉了许多不必要和繁琐的东西,效率提高了,集体备课真好!”
(三)认真组织赛课。每学期都组织本组成员举行三轮赛课,本组教师凡是没有课的,一律参加听课。星期六上午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对课的得失进行认真研讨,查漏补缺,要求各位教师多提意见,少吹捧。在研讨中,大家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常争得面红耳赤。通过这种碰撞,教育的智慧不断闪现。出现的问题不再是授课者个人的事,而是组内成员的共同责任。这种活动方式成为了历史教研的抓手、也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
(四)优化课堂结构
对课堂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对课堂各个环节所占有时间的合理分配,其核心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我们严格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对课堂进行优化——即教师板书课题,然后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1分钟左右),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在限定时间里自学,(10分钟左右)。自学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讲述对问题的理解,一般为2—3名同学,重点对象为中等生。然后师生一起通答案,之后重点强化巩固。检查的方式,可以采用同桌检查、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等多种方式。我们在组织听评课时,对这个环节反复强调,因为这个
环节是暴露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学习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结果进行反复更正,直至正确。
我们在评价一节课好坏时,主要看是否做到抓住课堂优化的三个关键点。一是教师整节课讲授时间的长短;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出示的知识点是否准确;三是最关键的,就是学生的参与面有多大和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度有多少。我们反复要求教师宁可慢(慢速度),也不可使学生吃夹生饭(勤反复),不要求课堂大容量,依据教材和基础训练,力争做到教一会一,学一会一。
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教师不再声嘶力竭地讲了,变成了大幅度地让学生练;上课走下讲台的多了;随堂检测的形式多了。有许多教师体会到了课改的好处,在自己的反思中表达了自己的惊喜和对课改的新认识。
(五)强化跟踪巩固
非常认真、非常扎实地做好 “四清”工作。我们把“堂堂清”的重点放在对当堂的学习任务的掌握上,把“天天清”的重点放在对本天学习任务的巩固上,把“周周清”的重点放在部分学生身上,把“月月清”的重点放在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训练上,我们的“四清”形式,多种多样,有小组过关式,有骨干带动式,有啃骨头式的,但必须分层次,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是“清不了”的。
课堂改革的效果最终要通过提高成绩来体现。我校历史教研组连续三年被评为诸城市优秀教研组,这些都是通过狠抓课堂改革来实现的,我们已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我们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我们坚信,课堂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