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
《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由检察日报社主办、齐河县检察院承办的“我是检察新闻官”主题研讨会。作为一名刚从电视媒体调入检察系统的新人,在检察系统各位老新闻工作者面前发言,我觉得自己有些班门弄斧。所以这次来的目的,主要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谈一点体会吧!
作为检察系统的一名基层通讯员,我们总是期望自己或者说本院的文章能多见报,尤其是检察日报。要想多上稿,首先要把报纸作为教材来研究,只有把报纸研究透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般来说,对于某一报纸的研究,我们一是要研究该报的版面和栏目;二是要研究各版面和栏目的用稿文风和特点。三是要研究各版面的编务信息(编辑的姓名、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等投稿渠道)。
今天我要谈的主要是对检察日报《基层采风》栏目的特点的一些认识。也许是长期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缘故,本人对于镜头感特别留意,而恰恰通过近一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基层采风》栏目区别于其他栏目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镜头感。
镜头感是电视媒体的天然特点,这种镜头实际上就是画面、声响、文字(字幕)有机统一体,它给人们带来的的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全息世界。而报纸媒体除了图片这一具有视觉感受的载体外,纯文字必然会带来一种阅读的疲劳与枯燥感。如果报社记者不能做到将稿件写出镜头感,那么必然也就会导致稿件成为过眼云烟。正如美国著名记者威尔柯里姆曾经说过的,“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的有形物体。”
首先我们来看《基层采风》子版面的名称,《现场》《特写》这本身都是具有现场感和镜头感的词汇,光看名称,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画面和声音的气息。而这些子版面名称的运用,正是《基层采风》栏目区别于其他栏目差异性的体现。
其次,从稿件的语言来说,《基层采风》善于运用镜头语言,包括场景描写,细节刻画等等。
1.标题富有镜头感。题好文一半,这是大家的共识。当然,好的标题,是形式多样的。我认为《基层采风》稿件标题的特点就是富有镜头感。其实,标题富有镜头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用实题,实题着眼于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等。
例如,《这次我算是明白了》《又是一个忙碌的周末》《大伙叫她“袁捕头”》《她是一朵“向日葵”》《特殊一课:父母陪“小候鸟”看“微电影”》等等,这些标题,都是很直白的,但是直白不是苍白,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活鲜鲜的画面,这里有话语,有描述,还有比喻。说到比喻,很多人会认为比喻怎么会有镜头感呢?其实,比喻的内容,如“捕头”“向日葵”,就是一个特写的实体画面,诚然这也是给人一个联想的镜头画面。
2.场景化的开头。翻开《基层采风》的版面,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稿件都会从一个 对话场景或者是事件场景写起(这是电视新闻非常常见的报道方式)。这样写的好处就是现场感强,有画面感,引人入胜。
语言对话式场景开头。例如,《工地上敲响预防警钟》
“这些钢筋水泥是按照程序采购的吗?”“是啊,按照检察院指导制定的《建设工程廉政准入制度》,我们与参建单位、参标单位均签订了廉洁协议,所有材料都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采购,实行廉政责任终身制。”
9月13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地铁3号线兴业路站工地上,该市江岸区检察院检察长黄定海边看边与项目部负责人交流着。工棚门框上方刚刚揭开的“重点项目检企共建”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棚外一个红色的职务犯罪举报箱格外醒目,工地过道处几名管理人员在仔细观看廉政教育警示案例和漫画。
轨道交通是武汉市重点工程项目,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该院对辖区两个项目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11年6月,中铁十一局建设地铁3号线市民中心站项目时,该院便与项目部签署了《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了一系列的预防警示教育活动,预防效果明显,工程建设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干部违法现象。2012年初,中铁十一局筹备地铁3号线兴业路站建设项目,该院同步介入,开展预防共建。今年4月,双方达成共识,将该项目列为检企共建重点项目。如今工程开工,黄定海立即带队到工地走访调研。
在机器轰鸣的工地上,黄定海带领预防科干警与建设单位人员边走边聊,实地查看工程建设易发风险点。针对招标投标、材料采购、分包管理、质量控制等重点环节,干警们提出了具体防控建议。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三方廉政合同,实行廉政保证金制度,考核结果与信用档案挂钩。这招不错!”座谈中,项目部工程师翻开检察院赠送的《工程建设领域风险防控手册》,边看边说。
“是啊,整个建设项目的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一览无余,很方便。真是一册在手,防控全有。”旁边的刘经理说。
“建设工地上要有机器轰鸣声,还要有检察机关的廉政警钟声,警钟声大于轰鸣声才是企业的健康发展之道。”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雷佳民由衷地说。据介绍,建设工程领域预防职务犯罪是江岸区检察院预防工作的一大亮点,并逐步发展为专项预防工作品牌。该院从重点民生建设工程入手,做到重点工程进驻到哪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延伸到哪里,先后与辖区10家大型企业搭建起预防职务犯罪共建平台,参与了14个民生重点工程专项预防,打造出了一个个民心工程,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语言+事件式场景开头。例如:《特殊一课:父母陪“小候鸟”看“微电影”》
“爸爸,你怎么还没有收拾好啊,检察官叔叔已经在市场管理办等我们了!”8月26日一大早,在陕西省西安市朱雀批发市场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张卫国,硬是被10岁的儿子乐乐从摊位上拽了起来,去参加该市雁塔区检察院为朱雀批发市场25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组织的“中国梦·少年志”主题法制课。
朱雀批发市场是西安市较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之一,常年在此的外来务工人员有近千人。每年暑假都有大量留守儿童从老家赶来与父母团聚,新学期开学前再返回家乡,这些孩子被称为“小候鸟”。
“为了增强„小候鸟‟的法律意识,每年我院都给他们上法制课。”雁塔区检察院检察长同振魁说。
上午9点,“小候鸟”们拉着爸爸、妈妈准时赶到了市场管理办,雁塔区检察院干警小周先为他们播放了院里根据真实案例自编自演的“微电影”《穿越不过的火线》。该剧讲述了一名优秀中学生因缺乏家庭关爱,被社会闲散人员引诱沉迷网络游戏,最终抢劫犯罪身陷囹圄的故事。
“大家远离家乡到西安打工,就是为了让家人特别是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孩子并不是有吃有穿有玩就成了,家长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新学期马上开始了,希望家长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多与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品德培养!”听着小周结合剧情的点评,家长们陷入了深思。
“检察官说得对。”张卫国诚恳地说,“我们在外务工,对孩子亏欠很多,总是单纯地用钱去补偿。现在看来,孩子更需要的是家庭关爱。”
随后,雁塔区检察院检察官又带着“小候鸟”们来到该区看守所,听3名在押未成年人现身说法。这3名在押未成年人都是辍学后从周边地市到西安的,他们好逸恶劳,把抢劫当成发家致富的捷径,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的。看着痛哭流涕的同龄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孩
子们安静下来……
在接下来的互动交流环节,“小候鸟”们踊跃举手发言。乐乐说:“我长大了想当警察抓坏蛋,我要从现在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多多学习知识。”其他同学也积极回答检察官的提问,大胆说出心中的梦想。
孩子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检察官,他们邀请孩子们一起诵读《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朗朗的诵读声中,法制课进入了高潮。
3.稿件内容注重场景描写,细节刻画。场景描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高清晰的图画,而不是一幅模糊的图画。
例如:《风景如画的廉政教育基地》
“奶奶快看,动画片里的贪食蛇吃了好多东西,快撑死了!”一名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港公园玩耍的小孩指着不远处的大屏幕喊。公园中,一块长3.5米、宽2米的高清LED显示屏正在不断地播放廉政动画,不少路人都在驻足观看。在广州,海珠区检察院园林式户外廉政教育基地已打出了名堂,这种新颖而亲民的廉政教育模式深受欢迎。
“我们公司想对员工进行一次廉政教育,大家平常上班累,希望这次活动既能使员工接受教育,又能使其放松心情,可有什么好方法?”小李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文员,为了这项任务,她想破了头也没想出好方法,只得打电话咨询在海珠区检察院工作的同学。
“我们公司不大,资金比较紧张,时间也不好确定……”还没等她说完,同学便说:“来我们的„清竹园‟、„清涟园‟户外廉政教育基地吧,不限时间、不限人数,更不用花钱!”
“经过多年的廉政教育实践,我们发现举办讲座、室内参观等形式的廉政教育虽然效果不错,但在教育的时间和对象等方面都存在限制,户外廉政教育基地则可有效弥补传统廉政教育的不足。于是,我院依托辖区人流量大、景色优美的晓港公园、石榴岗河,分别建设了„清竹园‟、„清涟园‟两个户外园林式廉政教育基地,大大提升了廉政文化传播的渗透力。”该院检察长蔡世葵说。
“在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很多艺术家紧扣廉政主题制作石雕、字画、陶艺等作品,希望群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教育,同时,我们也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作廉政文化作品。”该院反贪局综合预防科检察官说。
据介绍,一直以来,“两园”户外廉政教育基地都在面向社会群众征集廉政文化艺术作品,此举有效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廉政宣传的积极性。目前,“清竹园”共收到群众创作的廉政字画、剪纸作品和小段子37幅,该院将其中22幅在园区展览。参与创作者也成为了“群众身边的廉洁使者”,他们常常带着亲戚朋友来到展区。这种来源于群众的廉政宣传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效果非常好。
据悉,“两园”基地建成以来,已接待有组织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121批1.2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引导分散的游人参观,廉政宣传效果更加显著,仅“清竹园”所在的晓港公园每天人流量就超过2万人次,且覆盖了不同行业领域和各年龄段。
这篇文章的场景描写、细节刻画非常典型,孩子的一句话,好像从远处传到了我们的耳朵,然后顺着声音的方向,我们就看到一幅画面,一名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港公园玩耍的小孩指着不远处的大屏幕喊。公园中,一块长3.5米、宽2米的高清LED显示屏正在不断地播放廉政动画,不少路人都在驻足观看。其实,关于廉政教育基地的文章,我们也许经常会看到,但是大多数稿件往往都会充斥着数字,制度,成效之类的语言,让人看了如食鸡肋。但是这篇文章,通过场景式描写,通过现场人物的语言以及人物所见所闻的描写,似乎让我们如临其境,仿佛真的就置身于廉政教育基地,这样的效果显然是让人记忆犹新的。另外,这篇稿件中的文字多是以现场语言的模式来写,同样也是一种现场感,镜头感很强。
再例如:《大伙叫她“袁捕头”》
初见师傅袁章午,是2005年底我刚进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检察院时。院里实行导师制,政工室主任郑重地把我交到袁章午手中,并嘱咐我好好向师傅学习。一眼看上去,师傅身形娇小玲珑,衣着简单素雅,带着甜甜的微笑,说话柔声细语,典型的南方女子。日久熟悉了,跟随师傅从侦监科到公诉科工作,才知第一印象“不靠谱”,师傅性格开朗直爽,外柔内刚,做事雷厉风行,连男同事也尊称她“女汉子”。
在审查批准逮捕案件时,师傅有一双火眼金睛,几年间揪出不少漏罪漏犯,久而久之,大家赠送她一个响亮的外号“袁捕头”。在审查起诉涉黑大案时,大家集中办案,没日没夜,有一次为了核准敲诈勒索定罪的证据,她带着我加班到凌晨两点。凭着这股不掺沙子、不轻易罢休的劲头,师傅率领我们漂亮地办理了一个又一个案件。
一次跟随师傅出庭支持公诉的“历险”经历,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一位无私无畏的“女汉子”。
案件是一起敲诈勒索案,犯罪嫌疑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法院庭审时,犯罪嫌疑人及家属聘请了全国知名律师出庭辩护。面对辩护律师咄咄逼人的气势,师傅毫不示弱,凭借庭审前充分的准备,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牢牢地掌握着庭审的主动权。
庭审结束后,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情绪激动,追上来对我们进行围攻和谩骂。我被吓住了,脑中一片空白,师傅小声安慰我:“别怕,有我在。”她厉声告诫道:“你们的攻击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你们知道后果吗?”也许是没有想到外表柔弱的女子话语如此铿锵,对方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师傅镇定地疏导、平复对方情绪,耐心与对方沟通,一个多小时的释法说理后,被告人家属平静地离开了法院。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师傅的言传身教、侠骨柔情,让我受益匪浅,我迅速成长为侦监、公诉业务骨干。今年初,通过竞争上岗,我走上了部门主要负责人岗位,继续和师傅并肩战斗在检察工作第一线。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文章能不能被《基层采风》采用,镜头感是不是强烈,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志。场景是新闻写作中的图画,所以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要善于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场景,就像是照相机一样,要善于把握镜头,定格一瞬间,把握其中的细节,然后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回来后把镜头变成文字。
更进一步来说,我们的眼睛不光要像照相机,我们的眼睛还要像X光机,夜视仪,还要能够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发现不了的东西,这种透视的能力,实际上是在我们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符合逻辑的总结、归纳甚至一点想象,比如说写人物的时候,一般人只能描述他的外表,例如戴什么眼睛,穿什么样的衣服,但是如果要是雕塑家来观察人物,他往往更注重人物的骨骼,线条这些东西,这就是一种透视的能力,写文章,写人物性格,就要有这种把人看到骨头缝里的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要善于比喻,这是写出镜头感的另外一个方法。视觉离不开形象,时髦的说,要雷人就必须打比方。打比方,最通俗的说,就是以想象的方式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将前者的特征施加于后者,所以打比方能够让人印象深刻,似曾相识,说白了就是有熟人的感觉,让读者产生认同感。前面我们说的那篇文章《大伙叫她“袁捕头”》,捕头我们都在影视剧里看过,捕头很多都是高大威猛,出手不凡,伸张正义,性格刚烈,一说捕头大家立刻就会有了一种图像画面。当然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用了一个对比,虽然大伙叫她捕头,但是经过描写,此人的形象并不是这样,这样就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的印象。
另外我们常说,新闻写作要学会讲故事,实际上讲故事的同时,就是在描述一个个场景,就是一个个镜头的组接,或者说是蒙太奇,有远景,有中景,有近景,有特写,还有声画合一,声画错位等等。这些电视手法,在我们的写作中同样适用,不同之处仅仅是它们的表现载体不一样,传播方式不一样,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需要转换的。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当中要学会的方法和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基层采风》栏目的特点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最后想表达一个感受,就是《基层采风》栏目是检察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活镜头。自从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个媒体都在认真落实。对于《检察日报》来说,我不清楚这个栏目的开办是在什么时候,但是通过这个栏目,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检察日报》“走、转、改”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体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特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把平台留给基层,把话语权交给基层,很好的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从《我说我院》《封面反馈》《摄影家镜头》到《检察微博》《正义网在基层》《现场》《特写》等子栏目,都深受基层院广大干警的欢迎。借此机会也感谢编辑同志们长期以来对基层院的大力支持,祝愿我们的《基层采风》栏目越办越好。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谢璕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就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甲: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觉得这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因为实事求是,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就实事求是。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实事求是的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乙:我觉得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提倡的“群众路线”曾经在中国非常普遍,那时候,中国社会以公有制为主导,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绝大多数群众都是“公民”,是国家和单位的“主人”。国家和单位的事情,与每个人都有关,群众路线就变得极为重要,中国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纲领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群众路线有它不同的方式。中国的群众路线既有与西方分门别类相类似的,例如对于国家大事,人大和政协代表的参政议政;对于各种法规、规章,广泛调研、专家咨询、集思广益以及听证会制度;还有与西方不同的综合性方式,例如中国法院除了审理判决外,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传统,即调解。调解是群众路线的方式之一。在中国,它不仅存在于法院,同样存在于公安、居委会单位等基层机构。它所调解的内容是与民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一般来说,群众路线在一个单位中可以充分地交流各种意见,以便形成共识,从而解决矛盾。群众路线所涉及的内容,既有个人的具体问题,也有单位集体的共性问题,还有制度性问题。群众路线在内容上的综合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高效性,是这一中国民主方式的特征。中国社会确立的群众路线的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不断产生新的、有效的方式,将给全世界的民主发展进程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式,为世界各国的民主进程提供一个榜样。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人强调“中国特色”。究竟何为“中国特色”?很多时候并不清晰。我认为,群众路线所代表的充分民主,就是“中
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强调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时,落实到细节上,“群众路线”等“三大作风”就是这种自信的基础。为此,长期在基层面对实际问题的各级官员,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以及广大普通民众,都应该对群众路线的理论或实践加以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充分民主方式。
丙:我觉得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建国前夕,毛泽东语重心长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他说:“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毛泽东说:在建国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他说:“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⑨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曾试图改变照搬照抄苏联的做法,提出“以苏联为鉴”⑩,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就是标志。
毛泽东提出这十大关系,无一不是同苏联作比较,试图在苏联道路之外,找到一条比苏联道路更好的更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便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尽管在1956年毛泽东还不可能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已经提出若干中肯的问题;尽管还未从总体模式上对苏联体制有什么突破,但是已经触及到苏联模式的若干重要方面。《论十大关系》,既是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目睹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并不完全成功之后,试图从仿效苏联模式,“走苏联所走过的道路”,转变到积极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的良好开端。毛泽东在当时对苏联和斯大林的许多批评,在党的领导层中无疑起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在毛泽东的示范和推动下,党内掀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的新风。到中共八大,全党的探索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诸如“八大”决议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陈云在发言中提出的关于经济体制的“三主体三补充”的方针;李富春在发言中提出的关于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尝试,开了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
丁:我觉得毛泽东思想是一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把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总之,这三个方面形成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及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考察中国的历史状况,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成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保证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任务的提前胜利完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国民经济恢复、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始终发挥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不仅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东方的重大发展,并且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验,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评价有所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这是迄今为止,对毛泽东思想内涵所作出的得到全党公认的科学概括。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倡导的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建立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倘若离开这一基础,一切从本本出发,从上级机关的指示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势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使革命和建设遭到失败或挫折,最终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离开了实事求是就没有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就是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主义事业,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做好。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实践是群众的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群众。倘若离开了群众,唯物论、辩证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首先要尊重群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独立自主地领导革命和建设,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本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必要结果和要求,离开了实事求是就没有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倘若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一切听命于他人,盲目迷信、照抄照搬外国经验,那就不可能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样,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又是建立在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只能自己解放自己的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独立自主与群众路线依然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邓小平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在这三个基本方面中,实事求是是基础,是根本,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理论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根红线。
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1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冲破了落后的观念和脱离实际的思想束缚,带领全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否定了“两个凡是”,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在实事求是的继承、发展和运用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的全新阶段,阐明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际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而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也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呈现出既求实、求是,又求新的典型特征,使实事求是在理论上得到了升华,使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挑战面前,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
20多年来,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和实事求是不断深入
人心的过程。无论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是推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无论是创办经济特区,还是全面对外开放;无论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工作中,我们党都一以贯之地倡导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提出的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步走”战略、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和新理论,无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无不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上的,无不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其历史和逻辑起点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一、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内涵: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基本要求: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二、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1)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第三、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第四、虚心向人民学习。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三、独立自主
1、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基本内涵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
(2)基本要求:
第一,各国无产阶级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
第二,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同时,必须正
确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闭关自守,不拒绝可能得到的援助。既反对别国对中国的干涉和侵略,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别国的侵略和干涉。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是辩证统一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
点。
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参考资料: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报告把这些问题概括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第五篇:浅谈张爱玲小说的镜头感
浅谈张爱玲小说的镜头感
接触张爱玲的小说,始于观看那部由黎明、吴倩莲主演的电影《半生缘》。之后找小说《十八春》来读,边看边又有电影中的镜头不时重现于脑海,无数复杂的感受涌上心头,不禁又一次潸潸落下泪来,心里想这可能是读小说的感觉与“观看”头脑中“镜头”的“亚视觉”合力作用的结果吧。而后来读过她更多小说后,我才真正讶异了——讶异于张氏小说镜头感之强。几乎每一篇、每一句都能给读者一个清晰、连续的画面,让读者沉醉于自己“导演”的情境之中。
这样的句子与情节在她的小说中俯拾皆是,只不过有的典型些,有的隐蔽些罢了。在我看来,《封锁》一篇在这一点比较突出。一个非常简洁的短篇,展现电车上短暂的一幕,竟可以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一段完整的影像。且不说吕宗桢和吴翠远的“对手戏”有多么逼真可见,就连那个用浑圆嘹亮的嗓子唱“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的山东乞丐、那对“长得颇像兄妹的中年夫妇”等等龙套似的人物,张爱玲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镜头”,让他们在读者眼前动了起来。还有《金锁记》的一段更是妙绝:那一段写姜家分家后季泽去看七巧,向她倾诉衷肠之后曹七巧的心理活动。在这里,心理与动作是交替出现的,但以心理为主。通常,心理活动是最不易用镜头来表现的,电影电视中都要以旁白来弥补这个不足;而这里,读者透过这些文字都几乎能看到七巧的神态、表情。与此相比,施蛰存的心理小说就有很大区别了。施蛰存的心理小说是“具有弗洛伊德色彩的心理分析小说”,他的很多心理描写非常出众,但给读者的仅仅是一个平面——头脑中只能响起这些文字的声音,却无法出现一种立体的画面。我倒是无意“贬低”施老的著作,只是从感性上讲较为偏爱张爱玲。我更喜欢一种似乎可以触及的感觉。
“镜头感强”毫无疑问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粗略分析一下,我认为有这样几点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是场景的设置。张爱玲的小说总具有一些时间性的场景,比如雕花的家具、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场景设置得细之又细,展现给读者一些具体的事物;同时在这些物质间晃动的沧桑变幻,辉煌衰败,喜怒哀乐都成为一种气氛笼罩在读者心间。事实上,“镜头感”不单单指一种视觉感受,“可见”之外还必须要“可感”,惟其如此才能让读者在心中构造一个完整的图景。张爱玲的场景恰恰起到了这样的双重功效。
其次是叙事的姿态。张爱玲叙事时有一种特有的回忆的调子,她喜欢用最朴素最平实的语言来讲那些其实并不很平凡的故事。这样就好像她站得远远的,冷眼旁观似的追溯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我常常认为,镜头表现实际上就是一种“呈现”的艺术,而这正巧又契合了她如同局外人一般地为读者呈现、再现的姿态。也正因为这样,张爱玲带给我们的“镜头”总是一种苍凉的灰色。回想初读《十八春》时,她给我的这种距离感,这些灰色的镜头与图景甚至都要把我激怒:这样一场漫长的不了情,这样一段让人牵肠挂肚的故事,竟然述说得如此平静而冷漠,仿佛在说“不过如此罢”,难道就不能加进去哪怕只是一丝的同情与怜悯,抑或是哀怨与遗恨?也许这就是镜头般的小说,“摄像机”的工作只是呈现。
再次是心理的分析。张爱玲是一位善写心理的大家,连她自己也说“还没有过何种感觉或意态形致,是我所不能描写的”。她写心理,“并不采用冗长的独白或枯索繁琐的解剖,她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前面已经谈过,心理是最难用镜头表现的,独白或者解剖只能用画外音来填补。而张爱领常把动作、言语、心理揉合起来,甚至把心理诉诸于动作或者言语,以这些外显的形式来表现内心,将其化为一种可见可感的感受。正如《半生缘》第五章中的几句:“他握住她的手。曼桢道:‘你的手这样冷。„„你不觉得冷么?’世钧道:‘还好。不冷。’曼桢道:‘刚才我回来的时候已经有点冷了,现在又冷了些。’”张爱玲本人也在下文说:“他们这一段谈话完全是烟幕作用。”而这些作为烟幕而出现的语言,恰切地外化了他们两人心中的“说不出来的感觉”。又如短篇小说《心经》中有一段对许太太动作的描写:“许太太开门进来,微笑望了他们一望,自去整理椅垫子,擦去钢琴上茶碗的水渍,又把所有的烟灰都折在一个盘子里。”粗略一些的读者可能看到这里就跳过去了,其实这一连串动作中饱含着许太太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女儿,夹在其中的她似乎也只能抱有“有点知道,可是不敢相信”的矛盾心理了。内心活动本是看不到的,但是在张爱玲笔下,它们都是能够通过镜头显现出来的。然后是细节的描写。张氏作品是真正关注人,尤其是女人的命运的,她及其注重对人性的刻画。在她的笔下,“时代、国家、革命等一切的大题目都被浓缩在家庭生活的一幕或一角,社会的波澜壮阔是遥远而短暂的,长久的是那些平凡男女的平凡的悲欢”。因此,很多人认为她没有担负起文学思想启蒙、社会批
判乃至政治革命的责任,她这种背向历史的姿态使她不会和“伟大”二字相连,而“只是一位创造了一种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家”。但在我看来,这些才是真实的。战乱、纷争、朝代更迭,这在普通人心中只是一个生活的背景而已,她并没有着意去夸大这些因素在最普通人心目中的位置。具体到细节与镜头感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显的——越是大而空洞的事物越难让人在心中描绘成图像,而具象的事物在勾勒画面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敏感在细节之处落笔,气氛与画面就在笔尖略点之处自然而然地浮出来。就像《半生缘》中曼桢世钧冬夜围炉夜话,特意说到“起坐间里有一只火盆,上面搁着一个铁架子,煨着一瓦钵子荸荠”。煮荸荠是江南冬天普遍的家庭小食,张爱玲敏锐地落笔于这样一个细节,在具体的物质之上,笼罩着一种浮在两个年轻人周围富有家常气息的氛围——又是一种可见可感的绝佳表现。最后是意象的运用。意象的出现与细节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具体的事物来展示事物与氛围两层内涵。所不同的是,意象更侧重于对气氛的烘托。文学作品是一种单用语言文字传播的媒介,而真正的镜头却能展示一个真正完整的画面,对受众的控制性更强,就更易于传递一种感受。张爱玲在作品中多运用意象,这些易被忽视的地方其实都有其价值,一个物象、略略几笔,就能起到笼住故事情节的作用。这样,读者读到、“看到”的虽是一个具象,周身感到的却是一种气氛了。举例来说,月亮是张爱玲常常使用的意象,单单一个《金锁记》中就出现了九次。开头一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不但交待了时间、地点,更是以追溯式句子引入了一种距离感、一个时间框架,“‘三十年’是一个流驶的时间意念,‘月亮’是一个永恒的时间意象,变与不变,历史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并提,形成了一种反讽的基调”。与之类似的还有诸如《倾城之恋》中“墙”的意象等等很多,它们都在让读者“看到”一个具体的镜头后,产生一种笼统的、难于言表的感受。
张爱玲的小说凭借以上种种特点,最终形成强烈的镜头感,我觉得这并不是偶然的。她从小就广泛地接触中外电影文艺,深受电影艺术的熏陶。这一点从她在高中三年级起即写影评,还有后来《太太万岁》、《不了情》等几个剧本的产生就可看出。而且她对电影的欣赏也颇具独到见解,据说她在观看《万家灯火》后,与众不同地认为最好的演员并不是担任主演的大牌明星,而是一个饰演女佣的配角,这位演员“尽管没有一句台词而且只有两个镜头,但其自身贴切的出色表演让张爱玲为之心折,过目不忘”。我想,每一个人在写文章的时候都有自己特有的状态,如若假想自己身边有一位倾听者,文章就会有一些独白的味道。张爱玲也许是把自己置身于她所构造的情节之中,主人公的经历她在一旁看了,而后借着手中的笔这个镜头,把她看到的一切鲜活地再现给我们。其实,张爱玲本身就像一出戏。
参考书目:
《张爱玲作品集》,1997年,花城出版社
《中国现代名作家名著珍藏本》(张爱玲卷、施蛰存卷),199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世纪回眸——中国女作家评传》,1997年,辽宁民族出版社
《私语张爱玲》,陈子善编,1995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今生今世》,胡兰成《论张爱玲》,胡兰成《论张爱玲的小说》,迅雨(傅雷)
《分析〈金锁记〉的月亮》,苇公子
《张爱玲与电影》,力红
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我看霍桑的《红字》
关于霍桑《红字》的主题,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众多评论中,最耐人寻味的,当属美国评论家尼娜·贝姆教授的观点:《红字》是一部描绘自然人与社会人分岐的小说。尼娜·贝姆提到“(‘市场’)这个场景显示在个人与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之间原先具有的一致中出现了一个可想而知的分歧,一道裂隙。”[1]而事实上,整部小说或多或少反映了自然的个人与社会的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试着达成某种一致,最后以一种相融状态结束。谁胜?谁负?
《红字》中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可从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代表自然人利益的一伙人与代表社会人利益的一伙人之间的冲突;然后是每个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冲突。
一、作品中代表自然人利益的主要是女主人公海斯特及其女儿珀尔,而代表社会人利益的是两个情敌丁梅斯德与齐林窝斯霍桑将海斯特追求自然人利益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海斯特看来,追求爱情这是个人的事,与社会、道德、宗教无关。所以她形式上虽然接受了惩罚胸前佩带红色A字,而在思想上却“没有接受惩罚她的那些社会道德规范”[2]。而且这一罪之罚的形式标志A字也被她绣得光彩夺目,并成为“她进入别的女人不敢涉足的领域的通行证”。为拯救行将失去生活勇气的牧师,海斯特劝牧师离开小镇,到自由美好的地方生活,过一家三口的正常生活这也是自然人最起码的要求。
珀尔的存在本身便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矛盾。作为“自然”的产物,爱的结晶,珀尔来到世上,其与生俱来的“自然”品质在作品中得到充分渲染。珀尔与太阳、森林融合为一体,与狼成为朋友,说明珀尔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尼娜·贝姆教授所说,“她具有清教徒所竭力否定的一切自然的品质。”而珀尔的存在作为一种惩罚,使海斯特想起自己的罪恶。珀尔在行使“社会”对海斯特的监控权利,只要海斯特做出违背社会约束的事情,珀尔就会提醒她(如海斯特摘掉A,珀尔不认她的一幕)。因而福格勒在《霍桑的小说》中将珀尔看成“是将海斯特的通奸始终呈现在她的面前,使她怎么也无法逃脱她自己行为所招致的后果。”[3]
丁梅斯德,这个受过良好的教育,文雅而持重的年轻牧师,在教区中担任至高的社会责任,是教区里德才出众的人物,自认自己是教区中最神圣的人,并笃信自己是“受上帝的招呼”,作为上帝的替身来从事牧师工作的,自然应该被仰慕、被爱戴。他忍受严酷的精神折磨是为了维护加尔文清教教义并奢望通过为教民们超渡、赎罪、布道以达到内心平安,但七年过去了,这种奢望却一天也未得到满足。最终以死亡来向上帝谢罪。从这一点来看,丁梅斯德已失去人的自然属性,成为清教教义的工具。
老齐林窝斯本应是位受害者的形象,但他选择了向情敌复仇,这也是在维护17世纪新英格兰的社会公德及当时的妇道。
海斯特与两个男人的冲突,一个表现在追求幸福的家庭生活与维护教义,牧师形象的矛盾;另一个表现在追求女人真正的幸福与坚守妇道之间的矛盾。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冲突集中表现在几个人物身上
海斯特的自然属性是真实的,她的社会属性却是虚伪的、虚假的。因而她不存在两种属性(两个自我)的矛盾,她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自我。表面上看,海斯特“诚实”地“招认”了自己的罪行,并“顺从”地接受社会、宗教、法律对她的惩罚。但她内心深入并没有一刻顺从过。在《红字》第十九章中,她将A字摘掉仍在林间地上。这表明她憎恨这一切。她始终游离于社会之外,并伺机逃离社会。是社会抛弃了她还是她抛弃了社会?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冲突的焦点体现在丁梅斯德身上。“他充当着牧师和情人的双重角色,是宗教与自然,社会与人性之间冲突的一个焦点。”[4]这里的宗教、社会正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容,而自然与人性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表面上丁梅斯德充当着众人信服的、虔诚的牧师,置所应负的责任于不顾,内心虽也受着煎熬,但却能若无其事地布道,这说明他的社会属性一开始战胜了自然属性,并长达七年之久。然而追求正常人生活的渴望却一刻也未停止过,在《红字》第19章中丁梅斯德谈到,“你无法想象,我的心里多么害怕这次会面,又多么渴望它!”一语道破其矛盾的自我。
他接受海斯特的怂恿,准备一起逃往英国之事,也说明他追求自然的强烈愿望。《红字》中第20章“身陷迷宫的牧师”着力描写了经过林间会面后的牧师,其自然属性开始复苏,并且这种力量一经觉醒便占胜了他外强中干的社会属性,以一种令他自己吃惊的不知疲倦的活力克服了路途上的一切困难。一时间,“整个教堂外观显得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熟悉,致使丁梅斯德先生的头脑在两种想法之间摆动不已:要么迄今
为止他只是梦中看到它,要么此时他是在做梦”。这表明了他在追求自由、幸福的正常人生活与维护其原有的社会地位,名望之间摇摆不定。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他体内短兵相接。他的自白可以表明此时的主场:“我并不是你们当作是我的那个人!我已经把他留在那边森林里啦„„,去吧,去寻找你们的牧师,看看他那消瘦的身躯,憔悴的脸颊,他那白皙、饱满突出、布有痛苦皱纹的额头是否像一件被丢弃的衣服那样被掷在那儿了!”这表明丁梅斯德要与过去的自我社会属性的一面一刀两断。并终于在他作了激动人心的节日宗教宣讲之后撕下“牧师”的面纱,现出“情人”的本色。“经过复杂痛苦的内心斗争,‘人性’终于获取了胜利”。[5]
至于老齐林窝斯,表面上看他在维护婚姻的社会地位,主张妇女坚守妇道,向情敌复仇以讨回自己做丈夫的权力及尊严俨然一个道德裁判者的形象。这也是其社会属性的外在表现。但内心是在满足其报复的私欲和在心理上,精神上折磨别人的快感。这是他自然属性中最阴险的一面。
三、启迪
个人组成了社会,个人的愿望形成了社会的规范。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间又存在着差异,于是就产生了矛盾,因而也就有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
社会力量是强大的,在现实中自然力量无法战胜社会力量。小说家通过作品来表达对理想、梦想的想往自然占胜社会。笔者以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释读作品,目的是从另一角度赏析作品,如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或许会为更全面地分析《红字》拓宽思路。
[1][2][4][5]霍桑著,周晓贤、邓廷远译:《〈红字〉霍桑作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福格勒:《霍桑的小说》,俄克拉何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杨志宏 辽宁教育学院外语教育研训部 讲师 沈阳 110032](责任编辑:李希华)09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