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大学大学论文
我的大学
轻柔地和风从眉头拂过,高中时候的我,总在不停的幻想在大学这座象牙塔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在不断为这个美丽幸福的大学伏案苦读,辛苦与悲欢叠加,对勾与错叉交织,回忆着往昔的努力,抬头看到大学的蓝图已逐步成形。我欢喜,看着她微笑,我回头,已不是昨日的我,站立在象牙我沉默了,大学生活未来的路如何走?
栉风沐雨我们一起走过,风雨同舟抵达美丽的大学校园。我曾以为进入了“人间天堂”,却发现刚刚开始新的启程。十年磨一剑,我们奋斗拼搏赢取了高考的胜利。却发现在寻寻觅觅的尽头,并不都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而是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期待,面对大学的点滴,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积累吧!让我们的大学变得充实、丰富、有节奏。
梦想总是在为我们描绘瑰丽的前景,一种幸福的前景,我们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追求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只有经历磨砺,才会拥有更多的内涵。在这座美丽的象牙塔里,我们勤奋的学习,热情的寻梦,奔波于各个阶梯教室中。课上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热议,我们细听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受着象牙塔的高深。一种面对知识的顶礼膜拜,在象牙塔中的部分快乐也许就是从这里习得吧!
大学中的我们,虽把知识的累计看成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有时忙里偷闲恰谈一些“涉外”的东西。
进入大学的我不愿让青春虚度,渴望了解社会,参与实践。让每一天的生活载入一点一滴收获,让自信的微笑浮现在脸上,抛却了过分的贪玩,增添了几分对社会的关注。我们的大学生活也异彩纷呈。就像梁启超的《告少年书》中所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几句刚毅的语句也使我坚定了报国心!。大学是一个最易接受新事物的地方。从进入大学时起我们可以投己所好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就可以广泛的获取知识,自由的参加社团活动,去感受参与所带来的快感和喜悦,不断去挑战自己、成就自己,给自己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学或许也是你爱情萌芽初生的地方,在爱情的道路上,我们情窦初开,勇敢热情,大学的爱情故事,或许是最
纯真的。面对爱情,我们没有羞涩,总是在用一种期待和渴望的神态看待它,也许真爱就在擦肩而过的瞬间„„
大学的我们都已成人,没有了父母精心的呵护,增添了同学间的互助与友爱,满怀热情的我们已把激情抛洒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面对知识的执着,面对生活的多新,面对爱情的纯真,面对社团的激情„„面对着大学,却在看着我们未来的前景。也许大学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虽然道路俩旁的风景怡人,但我们不能失去自我,象牙塔中的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在象牙塔中的一份完美回忆!
我们都是有梦想追求的人,不要因为路途的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追求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但只有经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拥有内涵。不要让不安的心被浮躁占据,而应架起知识的翅膀在校园里汲取知识,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满载而归。四年的坚持很难,放弃却很容易。我们是始终坚信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遥远,没有走过沙漠不知水的甘甜,没有经历过失败,不惜成功的喜悦。毛泽东曾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为年少轻狂,阅历尚浅,我们可能会失败,可也是年轻给了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弃的资本。只要我们满怀激情,踏踏实实地走好脚的路,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惊喜的发现,美梦已成真,荆棘变鲜花。那时你会看到金菊在笑,你会听到枫叶流舟,你会闻到硕果飘香,因为你到了收获的季节。在大学的生活中满载而归!
第二篇:大学论文定稿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目
录
论文摘要............................................................2
一、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含..................................3
二、企业
文
化
在企
业
中的作用..........................................4
三、现有企业文化的缺点..............................................5
四、建设适应新经济的企业文化........................................6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论 文 摘 要
企业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成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从介绍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阐述了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中存在着政治化、口号话、文艺化及僵硬化问题。最后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建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策略。
关键词 新经济时代 企业文化 建设 : 2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发展新方向 张威(开封大学
经济管理专业)
新经济是一种以自发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新经济,之所以“新”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能力上,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电脑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要依靠社会各种制度创新的支持。而创新又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的制约,使得信息传递、搜寻、处理的成本极大降低;新经济可以减少市场中供求双方、竞争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净剩余,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一、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含
新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认知不同存在着收益的差别
(一)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将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3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更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分配强调效率、公平
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一)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二)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它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4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三)帮助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企业之间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很多企业人才的流失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提交辞呈的。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人该公司的。在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下,我们也要重视视企业文化对组织的负面作用。第一,影响企业的变革。当企业的价值观与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的要求不相符时,它就成了企业的束缚,使组织难以应付变化莫测的环境。过去能导致成功的措施,如果与环境变化的要求不一致,就可能导致失败。第二,影响企业多样化发展。企业文化较大的压力,使新成员服从企业文化,并限定了企业可以接受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范围。这样就大大削减了不同背景的人带到企业中的独特优势,它就成了企业的一个束缚。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企业要保持稳定和持续地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有些企业对企业文化认识上存在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
(一)企业文化政治化
认为企业文化单纯就是在新时期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不考虑实际工作的效果。企业的政治就是管好企业,创造效益;企业员工要讲奉献、讲艰苦奋斗但更要讲价值的回报,要讲激励机制,才能调5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企业文化口号化
杭州阳光人寿电销中心,你走进大门,就会发现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辞激进的标语口号。这本无可非议,但它能否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恐怕连杭州阳光人寿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楚。有人张口就讲“以人为本”,却不知它的真实含义,更不提有什么具体措施。这是把企业文化空泛化、形式化、口号化的典型现象。
(三)企业文化的文艺化
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玩游戏。于是成立音乐队、球队,并规定每月活动的次数,作为企业文化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
(四)企业文化的表象化、僵化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有人认为,企业文化一旦指定就长此以往,百年不变等等。殊不知企业文化也需要创新。
四、建设适应新经济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保证新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法则的企业文化,建设适应新经济发展法则的企业文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点策略
(一)明确录用标准
通过企业招聘过程的甄选,聘用那些有知识、有技巧、有能力的人才来建设企业文化。招聘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保证所聘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同时让应征者既了解企业的实力,又告诉他们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要求,让他们在思想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建立员工新观念 6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对于新员工要从最低层开始,改变他们旧有的观念和习惯,适应企业文化。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总是压给新手们不胜负担的工作,使他们筋疲力尽,目的是打消他们自鸣得意的心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成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调整自己,适应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
(三)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
根据企业文化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做到权责明确、赏罚分明,维护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信任度。并让未来的领导者负责具体的工作,并从最低层的工作做起,让他们熟悉企业的一系列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工作程序以身作则等等。
(四)建立公司传统和树立榜样
所有的公司都有自己战胜困难、冲出劣境的回忆。这些故事能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人们不断重复这些故事,直到他们被笼罩上神秘的光环。并且为年轻的员工树立榜样,强烈的公司文化能够寻找出这样的先进分子,并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忠诚度。这样做才能使公司文化继续发展。
(五)设计一个开放型点子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中,提建议者和寻求新见解者处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之上,能够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它能将社会、企业、个人连接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但在大多数公司里,只有一条能发布新见解的途径:层层上报,而且只需一个“不”字便可扼杀它,从而导致信息滞后,影响企业文化新发展。
(六)企业领导高层的重视和支持
领导者要作为设计、推行企业文化的第一人,并言传身教。企业最高层领导的言行举止对组织文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高层领导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把行为准则渗透到企业中去。例如,企业是否鼓励冒险;管理者应该给下属多大的自由什么样的着装是得体的;企业鼓励什么样的行为等等。
综上所述,正如人之所以为人,其属性是一样的,企业之所以为企业其属性也是一样的。既然属性一样,则企业经营的总体原则也样的,不论此企业在何方,更何况现在“企业是世界的企业”。企业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目7
**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成员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冬梅,龙斌帆.知识经济时企业文化在企业价值中的应用[J].焦作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黄速建,余菁.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 2010,(02).3.宋惠昌.论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权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2,(02).8
第三篇:大学论文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票据诈骗的特点与防范对策
学
号:学生姓名:院
部:专
业:年 级: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完成日期:
2007400948 王颖
商务学院
金融 2007
刘清娟
年 月 日
内容提要: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票据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基本制度。但是由于现实操作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因素,票据市场出现很多不如意的问题。
票据诈骗以银行票据诈骗为主。包括伪造票据,变造票据,使用废票,签空头支票,其他票据诈骗。票据诈骗的发案率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犯罪手段呈多样化、智能化 诈骗手段多样化。作案职业化、团伙化、规模化,内外勾结严重。
造成这些犯罪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票据市场本身就具有很多风险。其次,之所以发生票据诈骗还有一些原因。从外部看,社会普遍对票据防伪、防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内部看,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 违规操作, 使票据诈骗屡屡得逞。技术原因,票据防伪技术有限、票据确认制度不严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但是,从银行自身来看,管理薄弱是造成诈骗案件的重要原因。
针对票据诈骗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加完善的措施去避免。1.注意易发票据诈骗案件的业务环节2.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和高科技印刷手段, 3,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4,加大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建立覆盖整个金融系统的防御体系。5,强化银企协作,坚持打击票据诈骗。
关键词:票据诈骗 特点 风险 措施
目录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 5
(一)票据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基本制度 5
(二)票据诈骗犯罪呈现出日趋增长的趋势 5 二.票据诈骗的形式 6
(一)伪造票据 6
(二)变造票据 7
(三)使用废票 7
(四)签空头支票 8
(五)其他形式 9 三.票据诈骗的特点 9
(一)票据诈骗的共性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9
(二)诈骗手段多样化、智能化 10
(三)作案职业化、团伙化、规模化 10
(四)形式复杂化 11
(五)以汇票为主,由汇票向其他凭证渗透
(六)诈骗呈现国际化趋势 12 四.票据诈骗的原因 12
(一)票据流通过程有很多风险 13
(二)票据使用环境的原因
(三)票据使用人的原因 13
13
(四)票据印刷的技术原因 14
(五)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因 15 五.防范票据诈骗的措施 16
(一)注意易发完善诈骗案件的业务环节 16
(二)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和高科技印刷手段 17
(三)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覆盖整个金融系统的防御体系 18
(五)强化银企协作 19 六.结束语 20 七.参考文献
票据诈骗的特点与防范对策
一.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概况
(一)票据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基本制度
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票据因其具有有价性、物权性、无因性和要式性等特点,而成为可以流通转让的信用支付工具。由于票据具有支付作用、汇兑作用、流通作用、信用作用和融资作用,使用票据不仅能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及时清结债权债务,同时还可以减少现金使用,节省流通费用。同时票据已成为商业银行推进金融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因此,票据制度已经发展成为当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
(二)票据诈骗日趋增长
票据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商品、劳务交易越来越频繁,各种支付结算活动越来越多,票据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开始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现实操作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因素,票据市场出现很多不如意的问题,致使票据各方的合法利益受到了损害,严重扭曲了票据的功能,妨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县级地区,因缺乏票据的正确使用环境和必须 的操作技术培训掌握,加上宣传推广的缺位,致使有些地方谈“票”色变,影响了票据业务的规范开展和扰乱了融资市场的秩序。与此同时,票据诈骗犯罪呈现出日趋增长的趋势,使得票据业务所蕴涵的风险日趋显现。仅以某行沈阳市分行为例,2000年以来该行共截获银行票据诈骗案件14起(其中2000年1起、2001年2 起、2002年11起),总金额达7 753万元;其中银行汇票诈骗案1起,金额717万元;支票诈骗案1起,金额802万元;伪造印鉴诈骗案1起,金额1 000万元;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诈骗11起,金额5 234万元。
二.票据诈骗的表现形式 票据诈骗以银行票据诈骗为主。
(一)伪造票据
不法分子模拟票据的样式, 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 伪造银行票据凭证或经银行承兑的商业票据以及出票人签章骗取单位存款, 或通过套取、伪造开户单位预留银行印鉴, 骗取银行汇票或转账支票。如2010年9 月份在内陆市某商业银行受理沿海某市商业银行委托办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 该承兑汇票的出票单位是一家大型企业, 收款单位是一家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票据金额为645 万元。经查询结果是未签发该笔银行承兑汇票, 也无经办人。此后, 进一步进行认真验证、鉴别, 发现有以下疑点: 该银行承兑汇票纸张光滑, 颜色偏深;汇票上的行微用验票仪检验仿荧光标志不明显, 在紫灯下显得不够透明, 颜色偏红偏 暗;汇票上承兑行加盖的银行汇票专用章与系统的银行汇票专用章印模核对, 有明显差别, 字体稍偏大;该票的汇票号码处, 用手摸无凹凸感;该票背后二维的颜色也有些异常, 从而确认该承兑汇票是假票。由此该行及时通过电子汇划系统明确答复, 保护了客户的利益, 避免了银行资产的损失。
(二)变造票据
变造票据即指无权更改票据内容的人, 采用高科技现代技术, 对有效真实票据除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如票据金额、出票日期、收(付)款人名称、付款地点和日期等加以变更;或者对作废的票据如过期票据的出票日期, 对大小写金额不符的无效票据等进行变造的行为,是诈骗作案率较高的又一票据手段。2000年3月某单位持一张金额为16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某银行办理贴现,经银行经办人员的审查,发现该汇票小写金额前人民币符号有描过的痕迹,即与承兑行取得联系,审查发现,承兑行发来传真的汇票底卡金额为60万元,但受理银行的汇票金额却为160万元。但从1999 年7 月1 日,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各专业行在签发银行汇票以及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时, 必须加编密押的办法实施以后, 犯罪分子通过变造票据要素的手段进行汇票诈骗逐步减少, 从而转向用于支票诈骗。其方法一般是先以小额现金向销货单位购货, 然后以退货为由要求销货单位签发支票, 骗取真实支票后变造支票上的金额, 由小改大。
(三)使用废票 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即行为人明知所持有的汇票、支票、本票是作废的, 仍利用其进行诈骗的行为。作废的票是指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不能使用的票据, 包括票据法中所规定的过期的票据、无效的以及被依法宣布作废的票据、以及银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的过期的票据。2006年2月,中国银行黑龙江某支行银行承兑汇票盗用案全面曝光:96张汇票体外循环,4亿元巨款下落不明。这96张票据全部盖有中行的公章,各种要素俱全,其真实性勿庸置疑,只是绕过了中行的财务系统,在体外循环而已。经查,这批汇票的出票人——集贤县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德全,自2003年3月起,先后以各种名义,从某中行盗用承兑汇票96张,滚动金额达9.146亿元,其中56张贴现后、兑付期之前以现金偿还;其余汇票贴现金额达4.325亿元。通过贴现盗取的大量资金,已被朱德全用于贸易往来和期货投机,后者更酿成了巨额亏损。
(四)签空头支票
签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骗取财物。空头支票是指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超出其银行存款帐户余额或者透支额度而不能兑付的支票。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是指票据签发人在其签发的支票上加盖与其预留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处的印鉴一致的财务公章或者支票签发人的名单。与其预留印鉴不符, 可以是与其预留的某一个印鉴不符, 也可以是与所存预留印鉴全部不符。在江门市新会区成立“皮包公司”,明知银行账户 余额不足,却恶意开出空头支票购买货物,40多家公司因此受骗上当,涉案金额800万元。同时,李德林等还以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收受对方单位给付的货物后不付款的方式骗取了广州某贸易公司等3家单位价值38万余元的货物。2007年12月10日,被告人李德林等将骗得货物销售后携款潜逃。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德林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
(五)其他票据诈骗
1.冒用他人票据。冒用他人票据是指非票据权利人假冒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权利骗取其票据财产的行为。该票据权利既包括付款请求权,也包括追索权。冒用他人票据行为所使用的票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票据,且必须是以票据权利人名义包括收款人或持票人、背书人、保证人、付款人、出票人等行使票据权利。
2.使用仿制票据。仿制是指对真实、有效的票据或票据用纸的外观形式进行非法模仿制作的行为。仿制票据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行为人没有票据的印制权;二是行为人以真实的票据用纸或有效票据为蓝本实施仿制行为。
三.票据诈骗的特点
(一)票据诈骗的发案率呈逐年递增。
自1998年至2001年8月间,全国银行系统发生的票据诈骗案件占同期诈骗案件的98%.仅2000年公安机关立案的各类票据 9 犯罪案件就达7419起,涉案金额52亿元,其中票据诈骗案件占总数的95%以上。票据诈骗犯罪日趋猖獗,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且递增幅度以成倍势头上升。
(二)犯罪手段多样化、智能化
如伪造存款单位预留银行印鉴和采用计算机高清晰度扫描技术伪造他人签章,或“克隆”票据,伪造投递假汇款电报;或买通邮局工作人员拍发假查复电报等。犯罪分子在实施票据犯罪时,不仅运用专业知识而且利用技术手段,智能犯罪特征明显,其突出的表现有二:1.是熟谙票据知识。几乎所有票据犯罪分子都了解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程序,而且对银行的票据结算规章制度有一定的研究。因为各种票据从出票到持票人收款入账,都或长或短地要经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商业汇票,从出票到收款最长可持续6个月之久,期间若发生假票诈骗行为,很难及时发现。所以,有的“打时间差”开具空头支票;有的“钻银行规章制度空子”从事票据诈骗。2.是伪造票据手段高超。目前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变造进行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范围广。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电脑、传真、彩色复印、机器篆刻等等现代技术设备伪造票据以及印鉴,伪造的票据制作精细,伪造的印鉴高度逼真,往往能够以假乱真。在银行业务实践中,金融票据的防伪印制、防伪检测等技术应继续加强,违规、失误业务及非正常现象的智能识别监控、预警系统应完整建立等,显得尤其重要。
(三)作案职业化、团伙化、规模化
一些企业或者诈骗分子为了增加诈骗成功的几率和金额,往 往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组织或机构来策划和实施诈骗。在 票据团伙犯罪中,犯罪呈现成员固定化和分工明确化特点,有负责伪造票据的,有负责运送票据的,有负责游说贿赂银行部门及其官员的,有负责前往银行具体办理票据事务的。票据大案要案都为团伙作案。内外勾结型的票据犯罪突出是当前令人关注的现象。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票据诈骗案来看,尤其是那些金额巨大的诈骗案,往往有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参与诈骗,如引例中的“高山案”,或者因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诈骗发生的问题。一般来说,内外勾结型的票据犯罪以非金融机构人员为主,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辅。他们往往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储户帐号、密码等相关资料,然后与社会人员勾结,伪造存单,冒领存款。大量的案件表明,金融诈骗犯罪往往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或者贪污、挪用、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交织在一起,案中有案,案外有案。首先是犯罪金额越来越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造成的损失惊人,潜藏巨大的金融风险;其次是涉及面广,受骗人多,善后处理难,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从目前已经结案的金融诈骗犯罪来看,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内部参与,许多金融诈骗犯罪是很难得逞的。
(四)诈骗形式复杂化
在票据犯罪过程中,往往出现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相互交织。许多票据犯罪常常借着票据当事人的合法身份和票据流通的 正常形式实施,令人混淆不清,上当受骗。签发空头支票和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都是票据当事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称为空户欺诈。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出票人的身份合法,在银行有帐户,其非法使用票据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易暴露。在票据流通过程中,冒用他人名义对真实的票据进行虚假的出票、背书,往往也因真假参杂,增加了鉴别的难度。
(五)以汇票为主向其他结算蔓延
票据诈骗犯罪以汇票为主,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又是重点目标,近年有向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蔓延的趋势。使用伪造、变造的进账单回单、收款通知、汇兑凭证等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
(六)票据诈骗呈现国际化趋势
目前境外票据诈骗分子主要来自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等地,近年我国与尼日利亚的经贸关系发展较快,但来自尼日利亚的票据诈骗骤然升温,国内不少单位受骗上当。诈骗分子伪造的票据多来自国外,在票据上标有外国银行的字样。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境外罪犯往往是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合法或者非法途径出境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人,他们了解国内情况。在里应外合型的票据犯罪中,通常是由境外的罪犯预谋策划,境内的罪犯具体实施。
四.票据诈骗的原因
金融犯罪,票据诈骗有很多特点,造成这些犯罪的原因也有 很多。
(一)票据流通过程具有很多风险
票据风险,.票据风险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本身固有无因性、流动性等特点,各类风险最终都将成为票据损失的可能。1.票据自身的风险,如伪变造票据风险、假票风险、克隆票风险、票面不清洁等。2.不合规票据没有验审出来,能引起抗辩理由的票据没有审出来,如出票、背书等。3.办理票据业务过程中,出现丢失、调包、被盗、火烧、水浸。4.未按规定程序审批,越权办理。5.要素附件到不完整、不清晰、与票据不具有对应的基础关系。
(二)票据使用环境的原因
社会普遍对票据防伪、防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票据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和可兑现性, 且单笔金额可达上千万元, 因此, 票据诈骗的风险和危害是极大的。但目前全社会对票据防伪、防诈骗重要性的认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因而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 在现行的票据法制体系中,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内容过于笼统, 难以覆盖票据市场的各个方面。从立法角度讲, 还存在法律盲区, 其中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有关规定不是很完善, 尤其是对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比较少, 未做出专门的司法解释, 突出表现在针对性不强, 缺乏可操作性, 使监管者难以监管, 操作者难以把握, 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当然还有一些内部原因。
(三)票据使用人的原因 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 违规操作, 使票据诈骗屡屡得逞。目前银行实施的一些规章制度, 对防范票据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经常有章不循, 违章操作。具体是: 仅凭直观、凭经验办理业务, 不认真执行折角验印制度;为企业随意开立账户, 不认真执行账户管理规定;不按规定审核票据, 复核制度形同虚设。分散、不统一的票据查询手段使造假者赢得了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 有些票据不能通过电话查询草草了事, 但发出书面查询通知书后, 又迟迟得不到答复, 既影响了票据资金的及时兑付, 又无法提防利用假票进行资金诈骗的可能性(这一点主要考虑到犯罪分子同出票行联手诈骗资金, 即使发出查询,对方出票行也会答复签发票据等有关情况是真实的), 即使查知票据有问题, 但由于查询时间过长, 使犯罪分子早有防范准备, 闻风逃遁。因此, 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查询体系, 有效解决票据查询不及时而导致无效票据的问题,对维护票据市场流通、有效防范票据流转环节作假的隐患,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票据印刷的技术原因
票据防伪技术有限、票据确认制度不严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尽管各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的部署从1999 年6 月1 日, 统一启用了具有防伪新技术和暗记的新版汇票, 并于7 月1 日在汇票上加编了业务密押, 但时隔不久假票据又纷纷出现。各商业银行间由于没有相互协助查询的制度, 结果还是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目前, 市场上流通票据主要靠在开户银行预留印鉴进行真伪 鉴别, 受票人员在办理贴现业务时,往往依靠肉眼目测, 凭经验和感觉, 依靠技术设备的也大多是仅仅使用普通的辨别仪器进行鉴别。对票据中间环节的转让, 没有有效渠道进行真伪审验, 在多次转让中, 最容易产生瑕疵票据。
造成金融诈骗案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法制、治安环境等方面也存在影响银行安全的不利因素。
(五)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因
1.金融机构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确。在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中,有些银行的领导注重短期效益,没有培育银行长期竞争力的思想和思路。盲目追求业务规模,宣传“存款立行”,一些银行基层机构将存款任务压到个人,不惜手段。为了吸引资金大户,不讲结算、账户、信贷等制度,给金融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落实。目前票据营业部虽然也制定了大量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如对票面的审查只是机械地套用票面“审查标准”,而没有将不同承兑行对《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不同理解考虑进去,直接导致票据逾期现象的发生;对票据跟单资料的审查和客户身份的验证,也只是按照相应的“审查标准”去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分析,对操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收集齐“标准”所要求的资料,而无力或不去对资料的合理或真伪作出准确的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造成资金损失风险或法律风险。3.职工教育管理工作薄弱。一是忽视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得有些基层银行网点整体思想素质不高,少数员工缺乏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甚至违法违纪。例如,某省发生的10起金融诈骗案件中有5 起是银行内部人员参与作案的。二是忽视对职工的行为安全教育,使得员工对于按章操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员工防范金融犯罪的警惕性不高。三是缺乏对职工的业务培训,特别是新技术、高科技手段的知识普及培训不够。
4.对银行违纪人员查处不严,对犯罪分子惩处不力。部分商业银行的领导十分注重短期业绩,对于本行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不敢暴露,对品行不端的金融从业人员心存侥幸,没有严肃处理。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偏轻,客观上助长了金融诈骗行为。
5.防范技术和设备落后。银行在防范金融诈骗的手段和技术上,落后于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对犯罪分子手段多样化难以及时作出反应。
与此同时,票据诈骗犯罪呈现出日趋增长的趋势,使得票据业务所蕴涵的风险日趋显现。目前,各商业银行票据营业部虽然也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票据业务内部控制体系,为票据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安全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但随着票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五.防范票据诈骗的措施 针对票据诈骗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加完善的措施去避免。
(一)注意完善易发票据诈骗案件
主要是指票据的背书转让、大额贴现、转账业务等。诈骗分子采用欺骗手段,骗取票据后,往往通过背书转让作案。因此,在办理票据解付、贴现业务时,特别要注意审查票据背书前后手之间商品交易或劳务供应的合理性,及审查持票人与其前手的增殖税发票或免税证明和持票人合法的身份证件。一般情况是诈骗分子在对公网点解付票据后,往往将票据划转储蓄账户提现。为此,银行机构应重视控制对公网点与储蓄所的汇路,注意控制和监督大额提取和频繁提取现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在短时间内取走现金。
(二)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和高科技印刷手段。
1.是对银行票据统一制版、统一编号,使各种票据既利于识别,又难以伪造。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票据印刷的监督和管理,把好票据印制质量关。2.是配备先进防假、辨假、识假的专用设备,改善依人识假、辨假的现状。3.是积极探索现有网络技术在票据审核、辨认中的运用。特别是仿真印鉴已构成了对预留银行印鉴的最大威胁,尽快变革传统的、易被伪造的票据业务规则,积极推广和应用支付密码,和客户约定在支票、汇兑凭证和汇票申请书上加填支付密码,作为支付款项的条件。
(三)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银行业务人员,特别是一线票据业务人员,要强化业务学习,不仅要学习票据业务处理手续,更要熟练掌握各种票据的票面特征,尤其是各项防伪标识,更要牢记在心,提高识假能力。同时,各营业机构要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部制约,防范内外勾结作假诈骗。要严格支付结算操作程序,加强空白重要凭证管理,将空白汇兑凭证、汇票申请书等纳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建立票据审核责任制,固定专人审核票据;建立防伪、防诈骗的激励机制,设立银行票据防伪、防诈骗专项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在银行票据防伪、防诈骗工作中的有功人员,充分调动其防范票据诈骗的积极性;建立银企联防制度,对大额款项的支付或受理中有疑问的票据和银行汇票申请书等结算凭证,主动与相关人员沟通,做好查询查工作。
必须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到严格按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票据业务,彻底杜绝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要建立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制度和对重要业务岗位及其内部业务往来环节的不定期检查制度。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评价和考核机制,使各项内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建立覆盖整个金融系统的防御体系
1.建立跨系统票据转由系统内查询的制度。对大额或可疑的,属异地结算的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由收款行或贴现行交由当地与出票行或承兑行为同一系统的行处代为办理查询手续。克服现行跨系统行之间相互办理查询所形成的不易与被查行联系和查复不认真的弊端。2.采取电传卡片联的方法,完善查复手续。即 银行收到有关票据业务的查询书以后,除对所查问题如实进行答复以外,还要将票据的原始留底卡片联电传给查询行,供其借以辨别票据的真伪。3.由各地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定期通报假票信息和定期开展反假经验交流活动的制度。各地、各行及时搜集和掌握本地、本行发现的假票信息及其新的特点和趋向,及时总结反假经验。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金融系统进行通报和交流,相互提供信息,交流经验,切磋技能,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票据反假防假的能力。
(五)坚持打击票据诈骗
票据的诈骗往往与银行的客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银行密切与企业联系不仅有助于了解企业、增进银行与企业的合作,也有助于加强企业客户防范票据诈骗的意识与水平。商业银行应定期组织各企事业开户单位财务人员的票据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各种银行票据、商业票据业务知识和办理手续,掌握识别真伪票据、凭证和印鉴的技能,一旦发生可疑情况要立即向银行报告或查询,确保资金安全。目前我国票据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宏观配套法规、办法还不健全,我们还急需寻找适合于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适合于票据专营机构经营模式的控制体系,还需要加强对票据业务定价及其风险、利率风险规避措施、票据交易机会成本、员工职业道德偏失、票据防假、识假及防诈手段与措施、信用风险控制、票据市场秩序与合理竞争、风险目标量化、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激励机制、内部审计的方式、手段及其所产生的效应等 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构建出具有票据专营机构特色的控制体系。综上所述,经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努力和改进,票据营业部的控制与管理水平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票据专营机构特色的控制体系必将很快浮出水面,票据营业部的业务发展也必将更趋规范。
六.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票据在各国之间流通成为普遍现象。大量境外犯罪分子利用我国票据制度的不完善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等弱点,在我国疯狂进行票据诈骗犯罪活动,严重制约了我国票据制度的发展。同时,票据诈骗犯罪也出现了新的特点,由于支票卡、电子支票等新兴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利用支票卡和电子支票的票据诈骗犯罪逐渐增加。因此,加强对票据诈骗犯罪的研究,对防范票据诈骗具重大的现实意义。
七.参考文献
1.杨淑清, 刘红霞.票据诈骗的风险防范研究[ J].金融会计,2008,(03).2.卜强.票据市场发展中票据诈骗的成因及其防范对策《 甘肃金融》, 2008,(03).3.龚振军.票据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铁道警官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20 09,(02).4.多管齐下防范票据诈骗--《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12期
5.论金融诈骗罪适用中的三个问题 肖中华 《法学杂志》 2008 4 252
6.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7.陆磊.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12(5):21-29.8.谢伏瞻.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M].吉林大学学报.2004.(2):79-82 9.票据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于改之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 6 366 10.刘慧,冯鸿燕.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路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9(18):9
第四篇:我的大学论文1234
集装箱运输成本的调研报告
班级:会计093姓名:王亚宁
摘要:集装箱运输业面对同质化服务、没有价格优势和垄断优势的市场条件下,成本控制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在运输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包括较高比例的变动成本和较低比例的固定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单位成本与产量成反比例变动,在经营杆杠的效应下,业务量的增加会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业务量的增长率。对于变动成本的控制,应该从作业入手,研究如何增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至消除无效作业。该文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
关键词:成本控制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货物运输和国际间办理货物联运的主要方式。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在近年来也不断地快速发展,以2008年为例,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前十名中,我国的港口占据了六个席位,集装箱吞吐量合计10559万标箱,占前十名中的61.48%,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国。随着近年来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集装箱公路运输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随之飞速发展,在公路货运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研究集装箱公路运输成本管理的目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为它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全方位地导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二、集装箱公路运输成本管理
(一)成本分析的意义
成本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为取得可为组织带来当期或未来利益的某种产品和服务而付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由于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提供的“产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劳务,导致了企业间服务的同质化,如果企业间提供的劳务质量相差无几,在市
场竞争中取决定因素的则是价格,而决定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
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对于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而言,成本的控制是贯穿于整个业务生产经营流程的控制。
(二)集装箱公路运输成本的结构
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即营运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
中实际发生的与运输、装卸、堆存和代理业务等营运直接有关的支出。集装箱公
路运输企业提供的主要是运输劳务,因此主要以运输业务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三)集装箱公路运输成本的控制
1.对单位产品成本的控制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合理降低每公里的单位成本是关键。一辆集装箱车的固定成本包括养路费、运管费、保险费、折旧费占总成本的30%。这些约束
性固定成本,是提供和维持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成本。虽然这些固定成本总额不受
产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单位成本与产量成反比例变动,即随着产量的增加,单
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份额将相应减少。因此,运输企业在制定运费价格时,不
仅要考虑到车辆的变动成本,还要考虑其固定成本。在经营杆杠的效应下,业务
量的增加会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
业务量的增长率。经营杆杠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运输
企业应通过对经营杆杠系数的计算,分别合理制定不同业务量情况下的运费价
格,在自身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对生产经营流程的控制
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劳动本身创造了价值,相应的,是企业的各项劳动,而不是产品本身导致消耗成本的发生。如何有效地
控制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应该从作业入手,研究如何增
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至消除无效作业。变动成本的总额在生产中是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但是在运输企业中这并不完全准
确。运输企业中一辆集装箱车的变动成本的增减最直接的动因是车辆运营公里数的增减,也就是说车辆走的公里数越多,司机的工资就越多,车辆的油耗就越多,车辆的磨损就越多相应修理费、材料费也就越多。这些费用与业务量有联系,但
是却是随着车辆公里数成正比例变动的。因此,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在生产作业
流程中对车辆的合理化调度是关键。例如从港口运送一批20尺集装箱到厂家,每个集装箱运费为450元。从港口运送重箱到厂家为运输的去程,从厂家将空箱
运回港口为运输的回程,一个来回的运输过程产生的运输收入是450元,这是与
货主约定不变的,但是运输中的变动成本就取决于运营中的调度,最合理的作业
流程应该是重去空回,即集装箱车将集装箱重箱运抵厂家,再将空箱拉回港口。
但在现实的经营过程中,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让整个运营过程变得复杂化,例
如重箱在工厂卸货的不及时、海关开箱验箱等原因,导致车辆经常出现空跑的现
象。因此,集运企业必须综合不同货主、不同港口、不同目的地等相关不同因素,结合企业所有车辆即时的运营状况,制定最合理的运输路线,提高每辆车的有效
运输路线,从而降低车辆的变动成本。
结论
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管理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这是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其特有经营模式所不可避免的。通过对运输成本的分析和管理,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达到
成本控制的目的,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使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物
流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财务会计》卢永华主编.李登河主审.天津大学出版2002年2月第3版
[2]《行业比较会计》卢永华,肖虹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9月第1版
[3]《企业理财学》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8月第2版
第五篇:大学军事论文
大学军事论文 世界格局与国防
关于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古代文献典籍《战国策》中,策士们透过形形色色的外在表象,分析“利”与“害”的本质特征,揭示存亡安危的客观态势,谋划生存发展的策略,充分展示了辩证思维的精神魅力和军事谋略的卓越智慧,对现代军事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表明,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当今世界,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其二,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出现于冷战时期,从而对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冷战后,随着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同时,由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处理的,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
超级大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是确立其世界霸权,而霸权主义常常使世界不得安宁,严重阻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国际社会称霸与反霸的斗争表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尽
管多极格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起促进作用,但从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看,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力量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遏制超级大国的霸权图谋,因而也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倡导多极格局的建立,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第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会加速多极化进程。这是因为:倡导建立多极世界成为大国关系调整中以中、俄、法等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立场;各种关系组合的交叉互动,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外交行为产生制衡作用;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条件下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因此,相互间利益的冲突与整合是必然的,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第二: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尽管美国的力量相对下降,但目前它毕竟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绝对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和力量所无法相比的。美国借助其强大实力谋求霸权、构建单极世界,逆时代潮流而动,为多极化进程增添了障碍。
第三: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
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多极化进程中充满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而建立多极化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真正能对霸权主义形成制约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多极化发展过程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使单极化暂居上风。但多极化的是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演变的客观进程,因此,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我国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基础和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2.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3.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 军 队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在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下进行规划和实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内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才能保障和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富国强军”的百年梦想。当前,我国正处于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建设协调发展是紧迫的现实需要。安全和发展,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求;“富国”和“强军”,是一个国家发展强盛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两大战略目标。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强盛的基础,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稳定的保证。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保障。科技强军离不开国家民用科技资源的支持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必须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江总书记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实现国防现代化战略必须以高科技为核心和支撑,以科技的不断创新为主要源泉。要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国防建设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基础,才能保证我国的军事装备获得迅速发展。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保证国防建设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的重大国防科技项目和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中,我国国防科技要实现自主创新和大跨度跟进、跳跃式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防科技资源,而应该充分运用国家的整体科技资源,才能争取时间,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利于加速最新装备的研制生产。面对台独军事势力的不断增强和外国势力的干涉,我们必须瞄准实现军事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跨越,加强自主创新。由于高科技的群体性、渗透性和(军民)两用性,在我国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在国防科技工业中单独建设一套完整的高科技体系。对“杀手锏”武器装备的技术支撑,有效的方法是形成军民科技互补发展的大协作体系,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优势。江主席指出:“搞国防建设,必须坚持大力协同的原则,决不能搞成过去那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分工过细、军民分割的局面”。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利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寓军于民的新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的自我封闭以及军用科技和民用科技的分离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是,部门自成体系、专业分工过细、机构和资源重复配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仍然存在。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助于从根本上打破国防科技工业的封闭状态,解决军用科技与民用科技分割和自成体系的问题,逐步形成至民合作、军民融合、军民互动、军民转换、小核心、大协作的寓军于民的新体制。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己经使民用工业的高科技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大大提高,在许多领域甚至已经超过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关键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通过形成一套有效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把一部分先进和可转化的民用科技资源,直接为国防科研、生产服务,既可以提高民用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可以促进军用科技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的双向运用,必然会提高国家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防高科技资源的促进
国防科技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的领域,也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领域,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起着发动机和倍增器的作用。由军事需求推动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技术突破可以说举不胜举,现代民用航空技术、宇航技术、民用核能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都源于国防科研。除技术创新外,军事需求还推动了管理创新,目前民用领域使用的管理方法大多是军方为了控制和管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性能、进度、经费而开发的,如费用与效益分析、关键路径分析、故障树、决策树、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可靠性工程、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审技术、规划一计划一预算制度和系统分析等。
国家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障碍是军民分离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在特定条件下,按照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体系。这种体系在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的条件下,为应付全面反侵略战争的需要,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历史性作用,也为加快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部门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分工过细、军民分离、力量分散、行业重叠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观事物反映于人的头脑,经过思维甲加工形成的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计谋与策略总称为军事谋略。它是战胜敌人,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智力武器,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思想指导。
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防经济建设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勤俭建军,艰苦创业的原则,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