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心理论文
心理
来到大学,接触了很多有趣的课程,它们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贴心的课程。
大一,没有高中时期想象的那么轻松,可以说,比高中更忙碌。高中只是一味的按着老师的要求,做各种试卷,试题。而大学却不一样,大学不再有人为你安排,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需要你自己去弄清。各种赶场,各种会议,以及各种演讲。在这忙碌之际,一周一节的心理课,可以说是大家小歇一会的轻松时刻。
一开学,学校就展开了各种演讲,其中包括了大学生生涯规划。这个演讲可以说是给我的大学生活指了一条小小的明路。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老师跟我们互动,做心理测试,问我们的将来打算,还给我们看了很多名人的经历以及名言,受益匪浅,全身就像燃烧了一般,激情四射。
在心理课中,老师也会给我们做很多测试,作为女生,我们对这个还是很感兴趣的,大家一起相互讨论,一起嬉笑。老师还会给我们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人际交往那一节课了。我们把进入大学以来遇到的问题写到纸上,这是十分需要耐力的。想想那一个月在大学遇到的各种问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室友,陌生的同学已经陌生的朋友,无一不在挑战你的适应能力。那张纸,写的不仅仅是上课时老师的要求,也不是随笔一落,每个字,都夹杂着各种心酸与期待。
这些平时不好意思和他人讨论的事,通过老师说出来,并找到病根以及解决方法,心里竟然是那样的轻松。觉得压着自己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没了。好吧,其实在那节课上,我才发现原来不是只有自己有这些问题与矛盾,大家都一样,那样我心里就不再那么紧张,压抑了。
心理实践活动真的是一个助长你情商的地方。通过小游戏把我们热情的连接在了一起。游戏中,大家很愉快的交谈,平时因为忙或者各种原因而谈不上几句话的同学,也能在此刻一起热络热络。活动结束后拍了一张集体照,那是我们大家第一张集体照,在这欢乐的时刻记载着我们的青春。
心理课,让我学会了很多:了解自我,为人处世,规划人生,合理处理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好好的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大学缤纷多彩。
第二篇:大学心理论文
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情是每一个人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摆正爱情在心目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恋爱与工作、恋爱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爱情之舟最终驶向幸福的彼岸。
那么要如何培养?
要培养爱的能力。爱的能力包括:
(1)接受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的尊重。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
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也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与学习,爱情与人生关系。
此外,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文化、个性等因素,虽然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
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大学生在恋爱中应该懂得,爱不仅是得到和占有,更是一种责任和奉献。正因为如此,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就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获得崇高的爱情。
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爱情是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之间的爱慕关系。这种关系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和义务,它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间,不容许第三者介入。无数事实证明,用欺骗手段骗取爱情,是不会幸福的。另外,双方一旦建立了恋爱关系,就要忠贞专
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任何一个人搞三角恋爱、多角恋爱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在恋爱过程中,应多一些理解、信任和宽容,互相尊重,共同进
步。爱情是互爱的统一,相爱的双方,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既不能完全依附对方,也不能要求完全占据对方。爱情与做人一样,理解、信任、诚实和宽容都是十分可贵。爱很多时候意味着是一种付出,要相知、相敬、相让。“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必须互相迁就、磨合;爱,就必须接受他的一切,包括缺点!
处于二十来岁的我们,大多数还是显得单纯和幼稚,对生活总是充满幻想,很容易就陷入情网。对于情感上和心理上还不是完全的成熟,容易产生许多可悲可恨的故事来。我认为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女孩子面对男孩的种种追求,应理智对待,不要被那些甜言蜜语所迷惑,不要以为自己对别人付出实实在在的爱,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要深入地了解对方。
生活中也常有人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是绝对错误的。
我认为面对一份爱,我们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天长地久是我们一生的完美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过得更幸福、更快乐。我所期待的爱:她应当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交流,是两个人之间最亲密的感觉,是两个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彼此的过程,使我成长,让我成熟,懂得责任和承诺的意义,最终一起携手终老。
第三篇:大学心理论文
大学爱情观
90后的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但是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是刻不容缓。90后的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能够正确地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正确树立恋爱观,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在恋爱过程中培养爱的能力也是尤为重要的。然而,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者不乏少数,面对失恋我们应该摆正心态,伤心难过时应该找人倾诉或者转移自己注意力,及时从失恋的阴影中摆脱。在这门课结束之际,我想对陈老师说一声谢谢,通过参加您的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相信在以后的感情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给对方充足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第四篇:大学心理心得(论文)
心理论文
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同。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的一些研究结果,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网络成瘾问卷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分别选取网络成瘾总分、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以及网络人际成瘾得分的前27%为高成瘾倾向组,选取得分后27%的为低成瘾倾向组。并进行了相关的描述统计分析。通过对高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分布情况进行x2检验发现:男女在成瘾总分、游戏成瘾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而在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男女差异不显著。在成瘾总分、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考查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分别对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成瘾的高倾向组与各自对应的低成瘾倾向组在SCL_90各因子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躯体化和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达到了.05显著水平。在其他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1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分布特点
研究发现:在高成瘾倾向和游戏成瘾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李秀敏的研究表明:网络人际交往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网络游戏成瘾则是男生高于女生。杨文娇的研究表明在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信息下载成瘾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均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其解释是: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生活行为是密不可分的,男女生可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习惯与方式延伸到了网络上。
关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本研究采取的网络成瘾问卷把“登录BBS发帖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也作为网络人际成瘾的一个衡量标准.并排除了“在网络上与固定对象聊天”这一衡量标准。其次,在网络信息下载方面,由于性格特点。男生则更热衷于各种软件的发布、升级等信息。更关注时事、体育和军事新闻等信息。女生则更倾向于关注娱乐信息以及Et常消费品尤其是化妆品、服饰等信息。男女生因其性别差异造成了所关注的信息类型的不同。因而在网络信息成瘾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也是正常的。
对于不同年级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网络成瘾差异的研究尚不多见。祝丽玲等的研究发现:高年级是网络成瘾的高发年级。而谢静波等的研究四则没有显示出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高网络成瘾倾向、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成瘾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空余时间较多,而且可能会更多的借助于网络上寻求关怀和支持。利用网络交际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人际交往挫折。而大四的学生则由于面临就业压力,会更多的借助于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寻求人际支持和宣泄心理压力。
大
二、大三的学生则由于相对繁重的学习压力使网络吸引力的相对弱化。较之大一与大四的学生,网络成瘾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
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SCL_90各因子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网络游戏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躯体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为2.53,P<.05)网络信息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00、2.48,P<.05)网络人际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则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998、3.
13、3.87、3.1l,P<.05)网络游戏高成瘾倾向者之所以在躯体化因子上与低成瘾倾向者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者比非成瘾者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玩游戏。现在的网络游戏集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和智力性于一身,一些游戏玩家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高的游戏积分成为更高一级的玩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破坏了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时间一久难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坐在电脑前也容易导致肌肉酸痛、头昏头疼等躯体症状。
网络信息高成瘾倾向者主要就是强迫性的、无节制的下载和浏览信息,而不论其是否有用,之所以出现二者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沉溺于网络信息制作和浏览的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缺乏足够的应对信心。进一步说是具有人际关系敏感特质的人更可能成为网络信息成瘾者。
网络人际高成瘾倾向者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和低成瘾倾向者的显著差异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际关系.习惯了网络人际交往模式。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反而不太适应,所以一旦脱离网络虚拟空间回到现实当中后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引发、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抑郁。再者就是现实生活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大的人,更倾向于利用网络来摆脱自己所面对的不利局面,利用网络交际来满足自己对人际交往需求,也更容易成为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
第五篇:大学心理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日期:2011.8.13
地点:书店
人员:宋哲
行程:查阅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我利用业余时间了解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取向并做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从价值观层面上,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变化趋势之一是:努力寻求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积极健康、务实进取成为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20世纪以来,我国喜事连连,大学生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经历了一个个难忘的喜悦瞬间。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还有突如其来的“非典”,这许许多多的事件都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充满希望,对火热的生活充满激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主流趋向积极健康、乐观进取。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虽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大多生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多年教育下,健康成长。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已成为今天在校学生的主要政治选择,而他们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表率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学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冲击而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起主要表现为:
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很多大学生表面赞成或是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是内心却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很渺茫的事情,根本不是我们这代人可以看到的事情;很多人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可是到了社会公益事业为某某同学捐献爱心捐资捐物时又有
几个人能做到?在实现人生追求的过程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资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自己却不愿付出爱心。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把挣很多钱发大财做百万富翁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学习,有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呼“60分万岁!”;有些就是以大学的文凭为上升的跳板,就是想出人头地、谋取金钱权利„„这些都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困惑和焦虑。
2.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人际关系和机遇,而忽视了个人品德的关系,所以才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在自身的道德或是能力上出现滑坡,个别学生不讲道德,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鲁,谈吐庸俗,思想肮脏龌龊,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别不得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重享乐安逸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很多高收入阶层,国家政策也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一来,不少“大款”一高消费为荣耀,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加上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大肆渲染,网络的快速传播,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作为思想比较先进的一代,他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和影响,少数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他们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成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久而久之,大学生这个团体就开始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了追求高消费有些同学不惜一切代价,不安心学习,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
当代大学生多数赞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国家、为集体做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是目前个人注意、利己主义在学生中有很有影响,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万事万物追根问底无非是为了个人利益,这些在无形之中都导致了对集体主义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着这些令人忧虑的弱点,是造成其人生追求取向上出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对他们来说,唯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当他们以天之骄子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松一口气,不再刻苦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宠,形成自私自大心理,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价值取向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学习松弛,自私自利、不肯付出、敬业意识薄弱,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
所以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自己无时无刻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这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这中间的因素可能会很多,针对每个人肯定也是不同的,此次调查的目的只是想把大学生思想状况比较客观的反映出来。大学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时期,从这里学生走向了成熟,走入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当然大学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不过如果教育只是为了培养一些精英那教育的意义是否就过狭小了?这样的教育还能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吗?大学教育的走向究竟应该如何呢?是培养一个能工作的人重要还是培养一个热爱事业的人重要呢?在大学中是否也应该学生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不要仅仅局限在为了就业而学习的怪圈中呢?在与西方国家不断的交往中,是否也应该打破传统意义的教育,不只是用教育来培养能够工作的人而是用教育来引导学生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这一点是否比教育本身更为重要?对于大学生的人生可能和社会以及教育有很大的联系,当然和自身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认识价值追求和取向才是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