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了心中的大山
为了心中的大山
发布时间:2008-02-13关键字: 演讲稿 党员 林业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为了心中的大山
小的时候,我总爱问爷爷,山的那边是什么呢?这时,爷爷总会说:“山的那边还是山”。于是,天真的我以为,整个世界就是一座没有边际的大山。也正是从那时起,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大山就成了我心中全部的梦想。
长大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大山的怀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林业工作者。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大山,带着儿时对大山那神秘而伟大的向往,去寻找大山深处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秘密。然而,我失望了,站在大山的最高处,我知道了山的外面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还有更加无边无际、广袤无垠的大海。但是,在这寻觅的过程中,我却找到了另一座大山,一座真正没有边际的大山,一座广阔得可以容纳全世界的大山,一座心中的大山。为了这座大山,无数人用自己的鲜血甚至是生命来装扮他的威严,或者用自己的一生来默默地守护着他,陪伴着他。
在护林员林荣元的心中,就有这样一座大山。
在我们长阳林业局甚至在整个长阳县,林荣元都算得上是一个名人了。因为能上中央电视台的人在我们身边毕竟不多,而老林就是其
中一位。老林的知名度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曾经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然而,在林荣元的心中,这些却都不是他最得意的事情,因为最让他欣慰和满足的是那一片洒满了他几十年心血的大山和山上那7000多亩茂密的树林。
1957年,林荣元从部队光荣复员了。在他的背包里,带着营教导员焦裕禄给他写的临别赠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将来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走出一条有利于人民的路!”。而这句简单的赠言,成了林荣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爱党爱国的真实写照。
刚回到家乡石头坳村的时候,“大办钢铁”之风正在这里闹得红红火火。没过多久,钢铁没见炼了多少,漫山茂盛的树林却伐了个干干净净,风景秀美的大山变得一片荒凉,石头坳成了名副其实的“石头山”。看着一棵棵俊秀挺拔的杉树、松树轰然倒下,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心中热爱着大山的林荣元心碎了,流下了生平唯一的一次眼泪。
对于当时国家的政策,老林是不会有任何异议的。毕竟在部队的磨练使他具备了小局服从大局这个最基本的观念。然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林想到更多的却是村里的百姓,因为这些树是山里人的生命依靠,没有了树,大伙儿靠什么生活啊?于是不久之后,心中揣着对乡亲们的这份热爱和担忧,肩上抗着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重任,老林走上了植树造林这条漫漫征途。
没有树苗,林荣元就自己掏钱,只身到神农架、大老岭等大山深处购回了各色各样的种子和树苗。没有苗圃,就先在自家的房前屋后
育苗和栽树,然后由近及远。绿色就在这一锄一锄中,在老林的手中一山一山地蔓延开来。短短几年,林荣元就育苗200多万株,植树30多万株。在他的影响下,乡亲们都扛着铁锹和锄头加入到了治理荒山的行列中。
1971年,林荣元被大伙儿推选为了村里的林政管理员。从此,他的劲头更足了。为了植树造林,他用秃了几十把锄头,而为了保护树林,他不知多少个夜晚在山上风餐露宿。《森林法》实施后,他走家串户宣传,告诫提醒人们要爱林护林,并多次私人出钱印发宣传资料。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人植树造林护林的热情空前高涨,一笔价值4000多万元的绿色财富就这样在他的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了。
看着满山的树木,有人说:“老林,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啊。你也该给自己回报一下了。”而他却说:“这是集体的树林,是国家的财富,别说是我,任何人都不能把它据为己有”。
妹妹来了,“哥,家里盖房子,就还短几根大梁了,你给想想办法。”说着,用手指了指林荣元身后那几棵已经成材的大树。看着从小相依为命、感情笃厚的妹妹,老林的心里酸酸的。
“不行,这是大家伙儿的,我不能给你。”老林硬着心肠说。妹妹走了,从此30多年没有登过他的门。
一次,一个偷伐木材的被林荣元发现了。眼看自己势单力薄,制止不住,于是他干脆身子一横,躺在运木料的拖拉机前轮胎底下,以死相抗。见此情形,盗木贼被迫卸下木料,灰溜溜地跑了。
有人说:“老林,你咋这么死心眼呢?你栽了几百万棵树,自己
用一点算个啥?”而他的回答是:“树是为国家栽的,为集体栽的,为乡亲们栽的,唯独不是给我个人栽的。”
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公、心系群众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最深厚、最无私的那份爱的真实体现。而这,不也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站在社会大潮的最前端,用实际行动表现先进性的最佳实例吗?
今天,当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面临着越来越多变和复杂的价值取向。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内心深处正在经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而党中央此次全面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正是要在这严峻的考验中给我们以坚强的力量。
林荣元心中的大山,不仅仅是那座在他的手中恢复了绿色的大山,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为人民群众、为集体、为国家谋幸福、谋利益的执著追求。这,才是他心中最伟大、最广袤的大山!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演讲稿)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党微闪耀在基层师德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非常荣幸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首优美的歌曲,使我充满了对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切向往,十七年前随着师范学习生活的结束,我的人生定格在三尽讲台。当老师,虽然平凡,但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
还记得,那是我走上教师生涯的第二年正月。开学第一天,我班上有几个孩子还没来注册。作为班主任的我立刻询问了班上她们本村的同学,得到的答案是:这几个孩子的父母想让她们辍学外出打工。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心急如焚,要知道她们还是孩子,需要的是学习。但开学第一天,班主任事务繁多,离不开身。要是能早一天到她们家里去,就能趁她们坐上公共汽车之前,从她们的父母手上把孩子们抢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交待完班上的事情后,我就和几个同事出发动员流生了。那时,连续几天下着雨,村与村之间还没修上水泥路,在山间的泥泞的小路上走路都很困难,作为乡村交通便利的摩托车是指望不上了,唯一的选择是走路!那一天,走村串户,我们足足走了一百多里山路,这是我一辈子在一天之内走了最远的路!在返校的路上,双脚像灌了铅一下,累得几乎走不动了,我是用挪着双脚走回来的。回来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饿得做晚饭的力气都没了。幸好借了学生家长的一把手电,不然真的不知道怎么返回学校。功夫没白费,经过我多次动员,那一年我班上是全校唯一的没有流生的班级。还记得,那是我走上教师生涯的第四年秋天。我班上有一个男生突然没来上学,他给我留下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到:“老师,对不起!我不读书了,我要回去学做泥水工了。新书我还没写字,还给你了。”我知道:他开学一个多星期了还没有注册,新书是我先垫钱发给他的。他还是初一的孩子,还那么的小,怎能不读书呢?我当天赶到他家里。一看,我惊呆了,他没有父亲!他的父亲是两年前病逝的,他父亲治病的钱还没还上。他母亲告诉我:“我也很想让孩子多读点书。可老师你知道吗?这两年过年,别人家过年都大鱼大肉,给孩子买新衣服,我过年只能买五斤五花肉,我已经两年没给孩子买新衣服了。我实在没钱供孩子读书。”我当时就决定,这个孩子的学费由我资助完成。那时还没有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一个学生一学期上学的各项费用大约是两百七十多元。当时我的工资每个月才四百多元,这微薄的工资,要资助一个学生上学对于我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个孩子,在我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还记得,那是我走上教师生涯的第十个夏天。那年,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在中考前的一次质量检测中,我班上一位尖子生突然落到了班上的十几名。我连忙找这位学生谈话,在交谈中我得知他成绩下滑的原因是父母在闹离婚,造成了他思想不稳定,无心读书。当晚,我找到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我劝导他们说:“你们的孩子学习成绩这么优秀,是上天送给你们爱情的最好礼物,而你们却不故孩子的感受,闹着离婚,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现在中考就在眼前,难道不能双方各后退一步,为了孩子将来好好过日子吗?”当时,孩子的母亲表示愿意和解,一切为了孩子,应该反省自己的过错。这是我作为班主任第一次当了家庭调解员。
作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过着我平凡的日子;和孩子们打交道,就是这样扮演着平凡的角色。印度诗人戈尔泰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我是一片平凡的绿叶,虽平凡但无悔,虽平凡但无私。为了大山深入的孩子们,我愿平凡!谢谢大家!
(作者:淮土中学
丁绍庆。以上三个小故事是我和我的同事们的真实经历,希望对你的演讲有所帮助。)
第三篇:为了心中那份爱
为了心中那份爱
自从我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以来,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热爱工作,任劳任怨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的知道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从小处讲,他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他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展,因此,我从来没有把教师简单地当作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工作一向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教学成绩一直突出,平时注重自身知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反思和总结。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我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
师德的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当我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的碰撞时的那份快乐,就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血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我用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
二、服从学校安排,认真搞好教学工作。
从教多年来,我从未拒绝学校领导安排给我的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能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经常有人这样说:“你这人也太老实了吧!”其实,我这样做只是愿意换位思考,愿意替他人着想。上学期开学时,学校人员少,教学任务没法安排。我主动提出多承担学校工作,三门主科、几门副科还有学校安全工作兼五年级班主任。一开始,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学校的安全、班级里的事务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但我始终相信自己是有很大潜力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想:大家都在辛苦着,年轻人更应该多做一点。也许有人会想,这人真傻!那我就做一个“傻瓜”吧。
也许是父辈遗传给我做事踏实认真的缘故吧,我每一年、每一期,都认认真真工作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日子平淡充实。学校教学常规考核中,有这么一条:教师批阅学生作业时,不允许替学生改作业。这种现象从不会在我身上发现。因为,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时,我会严格要求学生更正。哪怕是一个小标点,我也会让学生补上。我这样做,不是怕学校检查时被扣分,而是我历来就认为,教师不应该替学生改作业。教师批阅作业时,替学生改下错题,批阅速度确实快些,但学生没有经历更正作业的过程,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工作中,经常有同事对我说:“这么认真做什么呢?又没有谁发你奖金。”有时候,我发现,我确实太认真,让自己太辛苦。但这些想法,并没有改变我,因为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我的良心。
三、从爱出发,甘心奉献。
“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最重要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都处处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化人,把我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面对课堂上爱插嘴,但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我没“怒吼”,也不曾采取粗暴强硬手段,而是尽量让他们在课堂发言,并针对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表扬,让这些学生的优势得到发展。课后我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部分学生已有了良好的习惯。课堂上,他们心理有什么想法要说,一定会先举起手来。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在他们的带动下,课堂上很多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同学,也积极举手发言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整体成绩稳步上升。
我的工作格言是:我愿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是这样想的,我也是这样做的。课堂上、课余间,我都会关心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另眼相待。我相信,老师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倾注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才是真正的成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教书育人是我人生的选择,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是我人生的目标,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第四篇:为了心中那片净土
为了心中那片净土
——记大悟县阳平镇余冲教学点余廷丰教师
大悟县阳平镇初级中学 黄志永 ***
QQ:1198077061 前言:“一校终身四十载,两袖清风守讲台,扎根山区育桃李,赢得芬芳八面来!”
地处大悟县阳平镇余冲村的余冲教学点,其前身是余冲初级小学,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一直到2008年,村里才修通了第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1975年7月,刚从大悟一中高中毕业的余廷丰回到了家乡,当起了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四十个春秋,他也从一个充满青春的小伙子转变成了一个发白发苍苍的老教师。
“在我工作的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在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我用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留下的是泪滴……”(余廷丰)。
一、“不用扬鞭自奋蹄”
有人说过:“一个脑子里装满自己的人,纵然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者,他在精神上却是空虚的;因为他不懂得人生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他只是贪婪地向社会“取得”,而不是努
力地为社会“贡献”。这种人永远尝不到精神享受的滋味。“我从不言苦不叫累,无怨无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图名利。为了山区的孩子,在艰苦的教学一线,一奉献就是一辈子”。余廷丰老师如是说。
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计报酬,甘为人师,做一个无怨无悔的辛勤园丁。四十余年来,他一直在余冲小学任教至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于山。刚当民办教师的那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到村里挖磷矿,干两天活挣的钱就相当于民办教师一个月的收入,余廷丰没有动摇,仍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村小学鼎盛时期,有六个年级、十二间教室、十二名教师和二百多名学生。”当地村民常讲,“后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生源越来越少。2004年,村小学变成教学点。当时有四十多名学生,四位老师。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些年轻老师来了没呆多久久调走了。到2011年5月,教学点剩下十一名学生,两名老师。2012年9月,这里仅剩下余老师和两名学生……。”“除了唱歌,余老师什么都教”,当地村支书也常常念叨。尽管如此,在余老师简陋的办公室里,黑板上依然工工整整写着作息时间表,办公桌上,各科作业本依然整齐地摆放着,一如人品。
“虽然学生不多,可教学上马虎不得!”余廷丰老师常笑脸面对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说。近四十余年教学生涯,并
非一帆风顺;有过喜悦,也有过不幸;经历过挫折,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都动摇不了他为山区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习进步,余老师做到了从不因个人私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为辅导学生,他更是牺牲了自己不少的节假日。每当妻子,儿子问余廷丰:“你为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总是异常坚定:“为的是山区的孩子学好知识,早日成才,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二、放飞希望、描绘彩虹
“四十余年来,我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勇挑重担,从无怨言。几十年来工作是平凡的,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干家。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管工作职位在变化,但敬业的精神,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没有变。”(余廷丰言)
教师和母亲,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母亲的奉献默默地奉献给了儿女,而教师的慈爱却默默地奉献给了学生。余老师的爱总是带着“批评的目光”,总是用爱的圣泉清洗学生心灵上的尘块和污垢,让他们的心灵闪耀着金子一样的光芒。
那年秋季开学不久,余老师上课,走进教室时,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张张气愤、哭哭啼啼的小脸蛋。有的说:“老师,我的彩笔不见了”;有的说:“我的铅笔不见了”;有的说:“我差几个本……”。余老师经调查,发现是一个家庭很贫穷的女同学干的……。事后,他没采取粗暴的态度训斥、责备那个女学生,而是主动同她谈心,帮她分辨对与错、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决心。为了不伤害那个女学生的自尊心,余廷丰还在班上制止学生喊她“小偷”,要求同学们理解她。当余老师用真诚的心向学生们介绍了这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后,同学们都默不作声。课后发现同学们热情地牵着她的手,玩得不亦乐乎。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爱”是育人的基础。爱学生就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小事情做起,关心体贴,“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不能使幼小心灵留下阴影,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这一棵棵幼苗不受害虫侵蚀。”(余廷丰)
三、殚精竭虑、培育桃李
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余老师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经常发作,发作时睡觉起床都很难,连高凳也不能坐,上完课也只能靠墙站着批改作业。2000年11月时,他口腔溃疡,整个上腭皮都腐烂了,导致近一个星期饭不能吃、话不能讲,万般无赖之下,余老师只好让学生自己做作业,进行单元检测。
2002年春,他咽喉炎再次发作了,也是饭不能吃,喝水都很痛苦,但他还是没有请假,一直坚守岗位。当年“五
一”放假期间,同校共事的余书华老师到河南新乡经复查,结果是鼻癌,不得已余书华老师被迫请假治病。中心小学听说后,表示另派其他教师来带余书华老师的课。听到消息,余廷丰老师找到中心小学校长,说余冲教学点现条件差,不用派人去……。而后,他把四个年级的学生合在一个教室里,这样四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沿着这40年的教坛之路走来,我领略到了浅尝甘霖的欣喜,屡遭挫折的痛楚,不眠不休的焦虑……。是孩子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鼓励,是同事们的微笑给了我信心,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支持”(余廷丰)。
四、老骥伏枥、浅尝甘霖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余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它是那么自然平淡,不带一丁点儿世俗与社会的污浊;它又是那么珍贵不凡,带着震撼人心的纯洁,清灵秀气得像喜玛拉雅山上的雪莲花。
守着一个教学点,教书四十年。余廷丰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他用实际行动为农村的教育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了千百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他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脚踏实地地工作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余廷丰老师的事迹先后被各媒体报道:大悟教育网——“扎根山区育桃李,一片爱心献教育”(2012年12月);孝感晚报——“教学点上的守望者”(2013年11);湖北日报——“三个人的学校”(2013年1月)。而余廷丰老师本人,也先后被各级党委、政府表彰,2013年秋季,更是被大悟县政府表彰为“大悟县十佳最美乡村教师”。
“对于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我感觉到从事教育事业是我一生的幸福,我将用我今朝的热血去谱写明天的辉煌,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起默默耕耘,共同托起这如日东升的乡村教育”(余廷丰言)。
附人物简介:
余廷丰,男,1956年2月出生于大悟县阳平镇余冲村一农民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家乡当起了民办教师。近四十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于教育事业,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其事迹先后被各媒体报道:大悟教育网——“扎根山区育桃李,一片爱心献教育”(2012年12月);孝感晚报——“教学点上的守望者”(2013年11);湖北日报——“三个人的学校”(2013年1月)。2013年秋季,大悟县十佳最美乡村教师”之一获得者(大悟县县政府表彰)。
第五篇:为了心中的号召
《为了心中的号召》
其实在我刚刚接到《超级演说家》的邀请函时,正是我为了成绩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爸爸看到我为了学习连自己最喜爱的演讲活动都无心参加,一气之下吼道“你是因为演讲而被关注的,又怎么能因为演讲而退缩。”是啊,我是退缩了,退缩的速度是那么的快,势头是那么的猛。
从九岁被封“演讲帝”到现在,四年已过,回想起登台的经历,年少出名并没有给我带来美好,因为小孩子们的特殊性总会被大肆宣扬,然后就需要在台上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甚至是攻击。回到学校以后还要承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老师对我这种出行的行为极为愤怒,他们说“你这是丢下西瓜捡芝麻。”所谓的西瓜是大的,就是指我的学业,而所谓的芝麻是小的,就是指我出行的行为。而进入了初中,也许是我太想改变自己的形象,也许真的是上天眷顾于我,成绩名列前茅,受老师同学尊重,应试的紧张节奏成了享受,小学的交往饥渴,在这里得到偿还。我幸福地说,学校是个好地方,我觉得通过学习获得的荣誉是那么真实,那么有用,老师们的期待,同学们的竞争,我必须全力以赴,所以我退缩了,所以我不愿意登台。我怕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初中时光和荣誉。爸爸看懂了我这种状态,他心事沉重地“爸爸培养你,不单单是为了给学校输送个好学生,你也不要总用学习来躲避什么,我是想要你成为一个用于表达思想的孩子,而你现在的行为,恰恰忘了这一点。”我被爸爸的话震住了,我无地自容。我在网上浏览了以往的许多视频,就像大家在刚刚我在上场之前看到的一样,非常滑稽,也让我笑了。虽然我现在的年纪还是性格都决定我不愿意回首过去,可是这次我却破例地看了进去。看完了以后,一种自豪感顿时荡漾了起来,难怪网友封我为“演讲帝”,难怪我的爸爸又这么注重这些,我的确是太有意思了。我和同龄人相比,真的有不一样的地方,我敢说,毫无顾忌;我能说,口若悬河。最后我按捺不住,我第一次在评论栏里为自己写了个评论,这个孩子说的多好啊。
是的,我细想,我现在的学校生活如鱼得水,其实正是与我的经历有关,经历给了我与外界碰撞的机会,而我的经历,又是我爸爸给我造就的,就是我的家庭给我带来的。而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超级演说家》的舞台,无论是大屏幕,还是四位导师所坐的桌子,还是这前面的这些符号,都是三角形。这就让我想到了三角形可能都具有稳定性,那么我就是这个稳定的产物,我成长得很稳定。
我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登台即梦想之一,登台的意义何在,它让我明白了它赋予我高度的责任和自信,它让我在台上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它让我明白,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傻傻的学习,并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像我这样的用学习来逃避生活,也是不对的。我们这些零零后,要勇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一个人绝对不可以忘本,我要追随我的心声,听从心的召唤,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