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时间:2019-05-13 13:4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学部:工程教育部

班级:12级机械7班

成员: 王鹏201224190725

曹鹏 201224190733

曹宝辉20122419073

5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

摘要:

人生追求,此乃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通过我们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感到彷徨无助。为此,我们从社会经济、青年人自身特点、教育工作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推进新形势下的学生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追求 迷茫

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

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整体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是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的,而人生追求的整体一致性又能从侧面说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纵观各个时期青年的人生追求,不难发现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个时期的烙印,而90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人戏称:这是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呢?此次调查是在这个大的问题背景下进行的,考虑到网络的快捷性和调查的真实性,此次调查的大部分问卷是在网络上发放的。

调查对象:

各大学校园同学。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13年11月9日到2013年11月23日

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人生追求的看法以及他们的人生规划情况。

调查结果:

从这些问卷中不难看出很多大学生还是处于一种很盲目的状态,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准确的定位,在社会竞争日益残酷的今日,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更多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占据了他们对生活定义的大部分空间,当然我们不是要大学生都要去当思想家,一个民族有那么几个能够真正思考的人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当代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人生追求都没有认真考虑过,那是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呢?

还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人生观很生活话了,这样的变化和外来思想的传入是分不开的,例如以前西方的嘻皮士和现在的雅皮士还有风靡一时的哈韩哈日,大学生已经把追求快乐放到了生活的首位,如果说上个世纪是一个追求精神归属的时代那么这个世纪一定是一个快乐至上的时代,而快乐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可见对物质的追求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而对于贫穷的精神追求就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了。

在所有的调查中还有一类调查是很值的关注的,在收到为数不多的问卷中,我感觉这是最大的收获,在这个浮夸的社会中还有追求纯粹的精神领土的人,这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情,而那些在大学中写诗的人更是以诗为马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当然这些人只是大学中找到了人生追求的一个小群体,有很多人都在大学中默默的做着他们认为很值得去做的事情。至于将来成功与否他们也不会去多想的。由于时间的仓促这次调查就进行到这里了,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人生追求,这一代也许真是人们所说的迷茫的一代。

结果分析: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思想素质,如何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目前许多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各高校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推动思想素质教育的进程。可是目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并不令人意,当今的大学生同以往各个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却缺少些激情和动力。,很多大学生思维方法简单,思想不成熟,甚至幼稚,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高校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出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尚处于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

1.2 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种情况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3 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判断标准呈现二重性

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

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的标准评判自己。这说明,同学们对于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是认同的,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反映了当前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腐蚀影响。

1.4 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虽然趋向务实化、理性化,但在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二是对社会有基本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表现为知行不一。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矛盾问题探源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负面消极影响,他们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使钱多钱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带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刻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渗透和传播,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着较强烈的冲击,使他们在裹挟着全球化外衣的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面前产生迷茫,真伪难辨,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2.2 青年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上所造成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虽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却使其产生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趋于幻想或停留于理论,对社会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造成了虽身处变革,但又“雾里看花”情况的发生,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同时,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念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数人完全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青年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创新

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对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

德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

2.4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中华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糟粕成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弘扬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之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对于糟粕成分的不适当的渲染,造成社会上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的不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知识贬值、官本位、“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短期文化等不良文化倾向在部分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中频频显现,有的甚至大有蔓延之势。这一点,尤须当前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予以特别关注。对知识经济下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知识没有思想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想素质是新世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思想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时期,也是思想素质形成和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方位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很多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特点,坚持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3.1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方面的教育;围绕树立良好心理素质问题,着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法制意识问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公民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围绕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问题,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的全面的思想教育模式。

3.2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

思想素质培养需要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无论现代教育怎样变革,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

3.3 建立综合评估体系评定学生的思想素质

研究一套适合评价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评估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全面考核学生,综合测评表考评尽可能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杜绝感情因素,并把它作为学生评三好,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的依据。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了情感交流和双向交流情感

大学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还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启迪学生思考氛围,全方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自由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活力、有定向、有秩序,增强适应性,培育自信心,充分鼓励大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并在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新问题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在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情感作用的发挥,尽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坦诚的态度、和蔼的语气、微笑的面容对待每一个同学,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学生由对教师感情上的接近转化为对教师讲

授内容的接纳,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内化。

3.5 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去汲取营养。教学时力争把最新的热点问题融于教学之中,把握政策的精神进行正面客观的讲解,启发学生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联系热点问题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使教学处于动态之中,教学更贴近实际也就更生动、更吸引人、更具时代气息。在联系热点问题教学时通过分析把热点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

3.6 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示范作用

应积极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经常性地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观念。高校还要注意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注重“师德”培养,使广大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楷模意识,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教育青年。

参考文献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戴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 杨建国.“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关成华.绚丽的青春———中国青年80年的奋斗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思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00(17)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摘要:当代中国大学生,肩负着时代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与责任,他们胸怀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他们持有何种人生价值观,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有莫大的影响,更与民族的振兴和世界的未来息息相关。然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因为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价值信仰在某种程度上也出现了偏离时代要求的迹象,而当今的世界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却有了更高要求。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为方针指南,指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确定正确主流的价值观念,把他们锻造成为新时代具有蓬勃向上气象的新型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追求价值观人生观

一、前言

30年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以求变化、求革新、求解放的时代精神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一向充满活力、大胆开拓的青年,无疑成为这个伟大时代中的宠儿。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和人民奏响了一曲曲时代的壮歌。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定格在整个社会关注和期许的目光中。然而时下,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功利化,有的甚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大学生还出现拜金主义观念,天天无所事事。这种价值观缺失,理想信仰迷失,社会不良风气弥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了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远大的理想,培养美好的情操,我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分析这一现象以及原因,给出结论与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在社会中角色定位以及责任意识调查

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大学生的角色,同时又兼任公民角色,多重的角色认可和扮演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不同的要求,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多重社会角色定位,树立社会角色是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承担的思想。

1、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定位

(1)大学生角色

我国大学生一般肩负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我等不同主体对他们的角色期望,社会期望他们能成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独立走向市场,成为自由的主体;教师期望

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人才;而父母在以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作用下期望他们出人头地;而大学生个人则期望则更加“自我”。同时在不同的地域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角色期望的影响,譬如在农村一些地方的“铁饭碗”思想依然严重,由此产生的对大学生的相应期望也依然存在。在这些期望中虽然也存在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譬如当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多表现出盲目性、随意性、欠缺独立自主性以及好高骛远等倾向,这实质上是大学生缺乏独立走向市场成为自由主体在就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大学几年的角色教育并没有使大学生建构起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有的完整的社会角色意识。

(2)公民角色

公民角色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社会化的最终归宿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较薄弱,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没能将个人与社会有机协调起来,合作意识不强;其次,对当今社会、国情不太了解,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意识。这都是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2、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1)自我责任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2)社会意识淡薄

(3)家庭责任、职业责任、集体责任意识淡薄

(4)责任意识淡化

(二)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在面对人生追求这一问题上,大学生还是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8%的人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有53%的人有追求但追求不明确,他们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只有43.5%的人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追梦的路上,大多数人都能有信念,但不知这个信念能让人坚持多久?

在社会竞争日益残酷的今日,大学生的追求已经不再单单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占据了他们为生活定义的大部分空间。调查显示有28%的人更愿意得到金钱的满足,有46.5%的人希望能在金钱和精神上寻求某种平衡。当代大学生已经把追求快乐放在生活的首位,如果说上个世纪是一个追求精神归属的时代,那么,这个世纪一定是个快乐至上的时代,他们不再去追求所谓的崇高的理想,能够充分的享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盲目的去追求快乐而没有精神寄托,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是否会让人变得颓废对任何事都无所谓呢?当然这只是个猜测,具体的研究还待深入。

(三)哪些因素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从调查资料中可见,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方面突出表现为:有明确的自我观念,独立意识性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有了很高程度的发展,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社会并解决问题,不愿受他人干涉;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但是有一问题却严重阻碍了我们的发展。以前我们经常听到西方学生为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为了一个爱好会放弃优越的条件而投入到坚苦的生活,有人会说老外傻,老外真的傻吗?还是我们太实际了,而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使大学教育忽视了比教育本身更重要的引导着作用呢。可是只是让教育跟着需求走,只是为了单纯的就业,这样的教育能够多元化吗?现在的教育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不能够重新找到教育的走向,它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吗?能够使教育更为有意义吗?所有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眼前,谈论教育不再是一个潮流,更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四)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2、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3、重享乐安逸轻艰苦奋斗

4、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

通过这次的调查,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要端正人生追求,努力学习,开拓进取,以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实现党和人民的期望。

三、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反对利已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二)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奋斗拼搏的人生观。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满足个人的吃喝玩乐,那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那只能是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讲的“猪栏的理想”,必然走向堕落和歧途。倘若“你活着为享乐,我活着为享乐,大家一起来享乐”,谁来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呢?与之相反,奋斗拼搏的人生观认为,幸福与奋斗、拼搏紧密相连。幸福的源泉在劳动和创造之中,在谋求集体利益的奋斗之中。只有人人都奋斗拼搏,对社会尽职尽责,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才能提供人们享乐的物质条件。这种人生观揭示了“幸福”二字的真正含义。无产阶级从来不反对正当的个人幸福和适度的物质享受,但要求必须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统一起来,把劳动创造和生活享受统一起来,把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马克思有句名言:“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恩格斯也曾深刻地指出:“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三)反对游戏人生的人生观,树立郑重对待人生的人生观。在思想品德上,应追求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在工作作风上,应追求令行禁止,艰苦朴素,勇于开拓,百折不挠;在生活情趣上,应追求健康向上,以苦为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在行为仪表上,应追求服饰整洁,文明礼貌,举止端庄,开朗大方。有一位名人说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是短暂的,但她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好与坏、成与败、善与恶、荣与辱、顺与逆都有一个临界点,这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看你是游戏她,还是郑重对待她。”在社会生活中,权力地位、金钱美女、安逸享乐,富贵荣辱等五花八门的诱惑,始终影响着我们。我们只有树立郑重对待人生的人生观,才能做到善于把握自我,见权不争,见钱不贪,见色不迷,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始终以旺盛的精力学习和工作。

(四)反对消极颓废的人生观,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认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持这种人生观的人,坚信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坚信自己的事业必然取得胜利,因而其人生态度始终是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有了这种人生观,就能在人生征途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对这个问题,大家熟悉的陈毅元帅曾经讲过一段话,非常深刻。他说:“南昌起义是失败了,但南昌起义的失

败不等于中国正确的失败,中国正确最终会成功的。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局面的考验。在胜利发展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败退却的情况下,做英雄就困难得多了。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肩负崇高使命的正确战士来说,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陈毅元帅的这段话,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逆境和挫折失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驾驭人生之舟乘风破浪,扬帆前进。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们应该铭记这段话,认真学习马克思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四、结论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学问,干事业,唯有抛弃功利之心、势利之心,才能有大作为、大奉献,才能在一生之后,仍然活着,永世活着。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和智慧,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自觉增强爱国意识,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要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八荣八耻,努力创造亮丽的青春年华。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励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养品德,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不断创造新的青春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努力。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与分析

30年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以求变化、求革新、求解放的时代精神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一向充满活力、大胆开拓的青年,无疑成为这个伟大时代中的宠儿。是改革开放,让整整一代青年的命运得到眷顾与垂青,是改革开放,让青年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

于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青年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和人民奏响了一曲曲时代的壮歌。从共青团中央发出的社会爱心事业“希望工程”到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青年文明号”,从建筑工地上始终飘扬的“青年突击队”旗帜到为了中华民族未来而实施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到正在进行的“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在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行列。中国青年的身影活跃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定格在整个社会关注和期许的目光中。

然而时下,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功利化,有的甚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流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大学生经常借助扑克牌、星座为自己算命,恋爱要算、工作要算、前程要算„„”热衷程度令人吃惊。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失去了理想和信念,就失去了根,失去了本,也就失去了奋斗目标。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增强爱国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领,砥砺品质,修身养德,特别要注意培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优良品德,努力创造亮丽的青春年华。

价值观的缺失,理想信仰的迷失,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让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在人生目标的定位上找不到正确方向。要不就想嫁个富翁,要不就想到外资、合资企业挣个高工资,要不就想出国求个前程,要不就想怎么混个一官半职,要不就看不到前途而埋怨这埋怨那。就不想在学业上下功夫,认真学习,认真钻研,做一个有本事的人,做一个学有成就的人,做一个社会争相需要的人。大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看破世上的浮华虚荣,就得守住一份寂寞冷清,在求实上做文章。求实,就是心无旁骛,就是以学为主,就是学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就是结合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确立奋斗目标。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应变和开拓的创造能力,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理想与信仰,决定着大学生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刚刚去世的吴冠中先生,学贯中西,才高八斗,称得上大师级人物。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磨难,但热爱祖国之心没改,为人民创作之志未变。虽然他的作品在竞拍中创下了16个亿的纪录,但他都以公益捐赠为主,自己过的是平民生活,过的是蜗居生活。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学问,干事业,唯有抛弃功利之心,势利之心,才能有大作为,大奉献,才能在一生之后,仍然活着,永世活着。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和智慧,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自觉增强爱国意识,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要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领,注意培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优良品德,努力创造亮丽的青春年华。要正确对待学习,珍视大学的美好时光,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到基层成长成才,从小事做起。要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实践,在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时代洪流中建功

立业,在推进云岭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征程上展现青春风采,谱写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励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锐意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不断创造新的青春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0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班刘畅

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共产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主义初级社会的腐败现象、单位中的用人不当,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扩大,种种因素,使青年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因而宗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的互相关心和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感到上帝是他们最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

当然,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生长在信仰宗庭,还有一些人在困境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帮助从而走向宗教。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集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体现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其一,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

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大意是有信仰的地方发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人们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事实上,再完备的法律也阻挡不了深思熟虑的触犯,人不犯罪一是受到道德律的自我约束、自我谴责,二是害怕神的惩罚。佛教的转世说,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这些戒律在叫人弃恶从善,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

其二,对信仰自由的模糊认识。宪法给予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法不禁止即为无罪,合法的东西为什么有人还要横加指责并干涉呢? 其三,对科学家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很多大科学家似乎接受上帝这个概念,有些科学家本身信仰宗教,因此,许多大学生认为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相孛。

这个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当今时代是以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是目前许多高校关注的热点。可是当今许多大学生,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却缺乏激情和动力。很多学生的思维方法简单,思想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

在着许多的矛盾现象。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成为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限制其进一步发展。这就是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和实际利益的获得的强烈表现。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创新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对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青年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培养,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利于

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

4、青年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现成的内在因素 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上所造成的问题引起重视。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在价值观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并产生错误的政治观念,进而也影响到

当代青年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5、人生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存在着个体差

异和整体的一致性。

而80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父母大多经历过文革和中国的一段极困难时期,他们大多都没有接受过多少太多的教育,对新生事物往往存在着抵触,即使是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由于早先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保留了中国保守的思想模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传统,可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人传统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走在时尚前言的年青人)这样的矛盾使子女

和父母,学生和老师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代沟。

6、在社会竞争日益残酷的今日,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更多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占据了他们为生活定义的大部分空间,在大学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生活很无聊,而比起上个世纪甚至更早的大学生来,这一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要高出很多,他们的业余生活也是相当的丰富,可是以前的大学生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却能感到生活的很充实,这主要原因是那时侯的人想的很单纯他们对精神的追求要高于物质,一个人可以为了一个无法触摸的理想不

息奋斗,而我们的大学校园中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呢?

7、人生中教育与实践的脱离

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人生中教育与实践的脱离信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总体性的和根本性的危机。在这场信仰危机中,信仰

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因而宗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的互相关心和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感到上帝是他们最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

当然,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生长在信仰宗庭,还有一些人在困境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帮助从

而走向宗教。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集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体现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其一,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大意是有信仰的地方

发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人们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事实上,再完备的法律也阻挡不了深思熟虑的触犯,人不犯罪一是受到道德律的自我约束、自我谴责,二是害怕神的惩罚。佛教的转世说,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这些戒律在叫人弃恶从善,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其二,对信仰自由的模糊认识。宪法给予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法不禁止即为无罪,合法的东西为什么有人还要横加指责并干涉呢?其三,对科学家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很多大科学家似乎接受上帝这个概念,有些科学家本身信仰宗教,因此,许多大学生认为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相孛。

我们知道上述认识是错误的,以下我们对观点进行下辨析: 对第一点,要从宗教与社会次序的关系上来分析。从历史上来看,宗教大部分时间还是为当权的统治阶级所服务,它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上帝、真主、诸神等是虚构的,但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是社会现实的价值关系,上帝、真主、诸神等只是作为社会利益的替身而存在,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等名词,都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对第二点,宪法确实给了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但作为大学生而言,首先应该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科学是关于事实关系的学问,其本质是以严谨而精确的逻辑形式把各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系统地联系起来,并使其理论化、现实化、形象化。宗教与迷信从思想本质看,两者都崇拜超自然力量,都是唯心主义,都反对实践实验,都要人盲目崇拜宗教,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真实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

对第三点,要明确科学和宗教的区别。首先,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宗教是唯心主义的。科学概念从现实经验对象开始(客观性),而摈弃神秘主义的东西。神秘主义导致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再追究,反正把它交给某个万能的主就行了,其它不管我们的事。科学从人的实践

和观察开始,并且建立关于某个分类学科的体系。科学要求提供假设和解释,并依据正确的逻辑建立体系。

另外,科学与宗教和神秘主义相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科学一般地与价值无关。宗教的基本信念是一个关于价值的信仰,这种价值信仰容易带来认识上偏离客观性。科学宗教是对立的、无法调和的,“自从科学诞生以来,上帝就死了”。但在一些西方科学家那里,他们的头脑中的确是将科学与价值相分离的,既存在宗教的世界观,又存在一个科学体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而价值观又受文化的影响,所以宗教影响到科学家的信仰是不足为怪的。此外还有科学家认识上的问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对于暂时无法认识的未知的领域,有的科学家无法解释,可能会相信超自然力量,最终往往会归诸于“神”。从历史上看,科学在每一领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清除出去。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高校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要加强马克思主

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3.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水平。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然,宗教问题是个非常复杂深奥的问题,并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在成人世界,包括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者、艺术领域,对宗教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从人数上讲,世界上的无神论者可能还少于有神论者。所以,对于大学生对宗教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光靠空洞的说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对此,甚至光靠学校的教育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于整个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改善。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压力增大,面对着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追求及人生信仰才能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应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及信仰,并很好的调查分析,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信仰。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其价值观及人生追求人生信仰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人生信仰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调动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一、大学生社会角色定位和责任意识培养探析

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中大学生的角色,同时又兼任公民角色,多重的角色认同和扮演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不同的要求,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多重社会角色定位,树立社会角色是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承担的思想。责任是外界条件对行为主体的客观要求,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和规定。责任意识,是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已经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一社会群体的责任意识缺失问题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就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或沉溺于网络游戏,或早熟早恋,或追求时尚,有的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意志脆弱,等等,甚至“近些年自杀现象更有向大学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群蔓延的趋势”。这些都是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有如下特点。

1、自我责任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构成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调节器,是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意识的内在动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差异,其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刚经历了高考成功的喜悦,入校时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是真正进入大学学习后,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

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而大学高年级学生,一直处于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随后到来的人才市场职业选择常常使他们长期建立的“高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变得摇摇欲坠。一位毕业生说道:“长期以来,一直心存优越感,尽管从多种渠道了解到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但在就业市场上的冷遇还是受不了。”高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不平衡,生理、心理与社会自我发展的不平衡都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的参差不齐。

2、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认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和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现象较为突出。虽然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到了应该是自立的、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但校园相对单纯的学习生活又使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时间上向后延续。同时在社会价值追求日渐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中间存在着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认为理想太大、太空,只有眼前的物质实惠是现实的、具体的,因而不愿树立为国家和社会读书的远大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目标实现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的不良现象,对于开始的课程和学习计划,以“对我有没有用处”作为选修和学习标准,过于强调自身利益的实现,表现出了社会责任淡化的倾向。

二、大学生职业追求与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受到社会、高校和家庭的重视。而近年又刚刚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求职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教育,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了解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明显的发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职业意识、自我认识、职业定位、职业准备、职业路径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意识淡薄,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发展,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高校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全面素质。.(一)、大学生职业规划和理想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理论和相关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职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缺少理性思考与规划。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大学还没有很好地开展,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一多半,有设计的占少数,而其中有明确设计仅是少中又少。我们的职业追求部分调查卷显示:有近58 %的大学生对于现在所学专业和将来就业的关系根本不明确,感到茫然,不知

道自己能做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近半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深刻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可见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这必将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2、自我认识模糊

自我认识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人生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客观、全面认识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存在的问题有:首先,不能系统认识自我。大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仅停留在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缺点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态度、情绪、意志力和抗挫力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能顺应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更多的时候必须去从事自己不是太感兴趣的工作,此时,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态度、情绪、意志力和抗挫力等方面的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不能把自己的兴趣、经验和能力的展示与未来职业目标很好地联系起来,未突出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很强调兴趣和爱好,忽视专业和特长,未来的职业与现在学习的专业是脱离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0%以上的人的择业标准时个人的兴趣偏好。,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职业生涯规划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也要充分考虑社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能力状况和社会需求,也就是说,要认真地分析它们对未来职业有何帮助,不仅要考虑“我喜欢干什么”,更要考虑“我能干什么”、“条件允许我干什么”。

3、职业准备不够

职业准备,不仅包括良好的专业知识、健康体魄、健全的心理、面试与求职技巧、简历制作,还应该具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等,这些都是职业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了职业准备,才有可能在就业机会来临时抓住机遇,否则一旦失去了机会,就会后悔莫及。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是由于职业准备不够造成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体现就是缺乏在校期间针对职业岗位的实践经历。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大学生的求职简历千人一面,没有特色,更不会强调自己的优势和为什么适合这份工作.4、职业路径设计想当然

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获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和考博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5、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是他们的主要形式;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通过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的大学生花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总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遍地开花,注重量的积累却忽视了质的要求,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三、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1、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大学生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时代精神,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崇高精神,它以长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和依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呼唤,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

质、最集中的体现,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4、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是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的理性升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居于重要地位,它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它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概括达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的新高度。

基于这种现状,我觉得我们学校应该做到(1)重视对学生基本行为规范教育。首先,帮助他们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来逐渐养成。学生学习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行为规范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因此,对青年学生的管理要严格,有章必循。有章不循,将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行动上的彷徨,也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此,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及标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的准则。从而启发、帮助青年学生科学地认识人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规律,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在日常行为管理中以此为准则进行贯彻落实,收效良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2)重视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集体舆论、集体风尚,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积极的正确的导向,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因此,学校应把班集体建设作为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从新生入校抓起,常抓不懈,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正确引导,激发同学热爱自己的班组、热爱自己的学校,并由此上升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热情。可以开班会和演讲会,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总结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教训,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的确极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要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净化社会大环境,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不断净化的前提下,学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才能有效地进行。但是,学校小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学校应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树立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创造一种“科学、求实、文明、勤备、团结、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校风,以此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对于社会的使命感、责任心,使他们在科学民主的气氛中取得价值观点的“共识”,形成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二是要把校园文化建成学生与社会的纽带,不断把社会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渗进校园文化的精神之中,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思路同时防止和抑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以科学人生价值观武装青年学生,提高青年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道德观念的分析、比较、鉴别能力。从而帮助其树立真确的价值观。

这次调查,我们没有能收集到更为全面的数据使调查有着局限。此次调查的目的只是想把大学生思想状况比较客观的反映出来,更是客观的认识自己,然后不断改进不断进步。大学是一个人从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入自己热爱的事业,当然大学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不过如果教育只是为了培养一些精英,那教育的意义是否就过于狭隘了呢?在大学中是否也应该学生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不要仅仅局限在为了就业而学习的怪圈中呢?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完成了这份调查,可能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真实客观完全的表现出来,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一起来思考我们自己的未来。

下载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追求的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与分析调查小组组长:lzd学号:201008014168 调查小组成员:ojm学号:201008014142 调查小组成员:zyy学号:201008014166 调查小组成员:zwb学号:201008014......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分析学校:安阳工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10级(1)班 姓名:姚汉桂 学号:201004010008 指导老师:赵锋 二0一......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安阳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10级二班王金磊 201003020050指导教......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此加强引导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恋爱调查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在校大学本科生的恋爱调查研究,从大学生恋爱原因、择偶标准、对恋爱的看法等角度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和恋爱行为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调查问卷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调查问卷 1. 您所在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2. 您的性别是: A 男B女 3. 你现在所学的专业是: A自己选择的B别人帮你选的C自己随便选的D凭高考......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问卷

    当代大学生人生目的的思考和回答的调查问卷年级性别:男女1、 你现在所学的专业是() A、你自己选择的理想专业B、别人帮你选的C、自己随便选的D、其他 2、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为......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问卷 1、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追求? A、有B、木有C、很模糊 2、你是否有意识去加深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的认识? A、经常B偶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