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时间:2019-05-13 13: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第一篇: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

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和回升态势,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使经济复苏依靠政策驱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势分析

1、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2.7%,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季度增长。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储蓄意愿逐渐下降,消费支出动力明显增强。一季度,占GDP三分之二的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增长3%,拉动当季经济增长

2.1个百分点。私人投资特别是存货投资继续增长,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一季度,美国失业率达到9.7%,表明当前美国经济仍处于无就业复苏的状态。

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4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0.8%,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达到73.7,已连续多个月回升。5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达到59.7,已连续10个月超过50点;非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5.4,连续5个月超过50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上月的57.7升至63.3。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缓慢,通货膨胀压力温和,为美联储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等影响,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内。

从美国经济复苏状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虽然实现了3%的较高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与危机前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失业率依然高企,4、5月份仍高达9.9%和9.7%,这对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将形成较强制约;同时,联邦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导致财政风险集聚。2009财年,美国预算赤字总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官方预计,2010财年联邦预算赤字规模达到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左右;到今年底,总额占GDP的比重升至90%以上。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这无疑会引起人们对美国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的担忧,削弱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影响经济复苏进程。此外,中小银行倒闭风潮、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家庭财富缩水、以及个人消费和信用卡市场低迷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大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继续呈复苏态势,但动力可能有所减弱。

2、欧元区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复苏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企业库存和政府支出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2%,增幅比上季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6%,为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其中,德国经济增长0.2%,增幅与上季持平,已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法国经济增长0.1%,增幅比上季回落0.4个百分点;意大利经济增长0.5%;西班牙经济增长0.1%,为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后首次环比增长。受失业

率居高不下和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等影响,一季度,欧元区居民消费支出环比下降0.1%。受市场前景不明朗、产能大量过剩及信贷紧缩等影响,一季度,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1.1%。这些表明,当前欧元区经济内需动力仍然相当疲弱。从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状况来看,目前主要是欧元区内部PIIGS五国经济复苏乏力。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整个欧元区GDP的35%左右,其债务状况如持续恶化,极有可能对欧元区经济复苏造成很大拖累,甚至会导致欧元区经济的“二次探底”。4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0.1%,创近12年来的最高点。5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在4月份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后开始回落;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也降至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4月份,欧元区企业获得贷款量降至两年来新低,环比减少140亿欧元。这些表明,当前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危机、就业市场低迷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欧元区经济复苏。

目前,欧元区通货膨胀水平仍属可控,这为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其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受企业库存回补、出口形势向好等因素的推动,预计下一阶段欧元区经济仍有望继续增长。但考虑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失业率高企及主要景气指数大幅回落等,欧元区经济仍不排除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

3、日本经济复苏快于预期,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

在内外需强劲拉动下,一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2%,增速比上季加快0.3个百分点,为连续第4个季度增长,也为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长;折年率增长4.9%,增幅明显高于美国和欧元区。其中,居民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3%,为连续第4个季度正增长;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1%,为连续第2个季度正增长。内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0.6个百分点。

近期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5月份,家庭消费信心指数升至42.8,为2007年10月以来最高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4月的53.8升至54.7,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小型企业商业信心指数升至46.7,为2007年以来最高值。目前,日本小型企业雇用人数占日本劳动力市场的70%左右,商业信心指数上升,有助于强化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的预期。4月份,日本失业率升至5.1%,已连续第2个月超过5%。这种无就业增长必然会引致国内需求疲软,加大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受就业市场疲弱和通货紧缩等影响,日本政府对其政策退出的考虑将更趋谨慎,很可能会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以刺激其经济持续复苏。但考虑到日本产业外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与创新能力不足、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及欧元贬值对其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放慢。

4、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强劲,经济增幅回落压力明显。

由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总体较好,外债负担较轻,再加上普遍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相关措施,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加快,复苏势头更加明显。一季度,受制造业和农业增长带动,印度经济同比增长8.6%,明显高于去年四季度的6.5%。“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国经济同比分别增长9%、2.9%和11.9%,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经济分别同比增长8.1%、10.1%、5.7%和5.8%,增速均有所加快。

从新兴市场国家来看,这些国家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潜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一季度,印度经济同比增幅已超出正常时期水平,由于在前期危机治理期间注入大量流动性之后,通胀压力与资产泡沫日趋显现。前3个月,印度消费者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两位数,分别高达16.2%、14.9%和14.9%,通

胀风险明显集聚。与此同时,越南、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尼等国的通胀压力也在持续加大,致使这些国家政府确定的年度通胀预期目标将很难实现。下一步,如果这些国家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其潜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出现下滑甚至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

二、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展望

目前,虽然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一些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无就业复苏状态,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对消费能力形成较大制约,进而削弱经济复苏动力。在许多国家,银行坏账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泡沫还未完全挤出,新的资产泡沫开始显现,这些都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变数。特别是,近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进一步加重了各方面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

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纽约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教授也警言,希腊债务危机在不少发达经济体中,只是大范围主权债务问题的冰山一角。新危机有可能蔓延至美国、日本和英国,这将会打击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鲁比尼预测,一场全球性主权债务危机正在酝酿,世界经济可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为应对这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各国利率都降至历史罕见的低点,虽然这些举措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复苏,但也积累了大量的潜在风险:一方面,高赤字和宽松货币政策累积了恶性通胀的风险;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个人消费并没有被真正激活,一旦政府不得已而实施政策“退出战略”,经济复苏进程将可能会因为缺乏驱动因素而出现逆转。一旦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减退,经济增长动力就会不足,再度衰退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目前的世界经济复苏主要还是由政府驱动的,世界经济还没有真正走出危机困境。

还有专家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可能比次贷危机更严重。目前,发达国家面临着高赤字、高债务的现状,财税货币政策选择空间变小,主权债务危机风险更大。由于欧元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希腊债务危机处理不当,则极有可能向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继续渗透和扩散,给复苏中的世界经济造成很大拖累,从而增加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机率。

但也有专家认为,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次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规模不大,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有限,更不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只要应对得当,欧洲债务危机不太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确实在上升,目前虽然危机仍在延续当中,但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是微乎其微。主要理由:一是欧洲债务危机主要还是欧洲的问题。欧洲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大。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4%,欧洲可能仅增长1%左右。二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次贷危机不同,是“次生危机”,而且主权债务与次贷不同,主权债务的债期可延长,对债权国而言只是遭受一部分的损失,而次贷危机可演变成有毒资产,这样就让债权人蒙受很大损失。三是欧盟已推出庞大的救市计划,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问题。欧盟已出台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接下来又开始启动欧盟内部一体化机制改革,以防止危机继续扩大。不久前召开的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最终确定了向深陷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提供4400亿欧元援助贷款方案,这也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5月联合出台的7500亿欧元欧

洲债务危机救助方案的组成部分。

综合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今后一段时间,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如果应对不当,不排除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断的可能性。但考虑到欧盟、IMF和主要西方经济体中央银行已开始联手应对,各主要经济体将会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退出战略,世界经济仍有望继续呈现持续复苏的态势。据IMF近期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分别增长4.2%和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1%和2.6%,日本增长1.9%和2%,欧元区增长1%和1.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6.3%和6.5%,其中印度增长8.8%和8.4%,俄罗斯增长4%和3.3%,巴西增长

5.5%和4.1%。

第二篇: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中国煤炭市场网发布时间:2014-02-20 09:4

4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处处长冯雨应邀参加2014(首届)横琴煤炭交易商洽谈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一、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煤炭仍是世界重要能源。在全球已探明的化石能源中,煤炭占54.65%,远高于油气资源。

尽管全球使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力求减少煤炭消费,但尚未找到大规模利用新能源的途径,加之煤炭具有的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供应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在过去32年中,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27.38%提高到2012年的29.90%。

目前这种态势仍在延续:

美国上半年煤炭消费同比增长8.8%;德国、英国等欧洲部分国家煤炭进口保持增长态势;亚州地区印度煤炭需求继续增长,日本关闭核电机组重启煤电,燃煤需求增加,前10个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5%;韩国经济持续向好,煤炭进口需求强劲,前10月进口增长4%。

世界经济复苏或将拉动全球煤炭需求增长。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特别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深入发展,煤炭仍将是人类生产生活无可替代的重要能源。

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资源总量占我国已查明化石能源的94%以上。预测的远景资源量超过5.6万亿吨(全国资源潜力调查初步数据);2012年查明的资源储量1.4万亿吨。能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能源还将以煤为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煤炭需求强度或将降低。预测未来30-50年,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将占据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的63年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576.56亿吨。其中,1990年-2012年的22年间生产煤炭423.44亿吨,占全部生产总量的73.44%。支撑了我国GDP以每年10%(10.2%)以上速度增长;煤电6.5倍的增长,年发电量超过

3.5万亿千瓦时;钢铁10.9倍的增长,年粗钢产量突破7.2亿吨;水泥10倍以上的增长,年产量超22亿吨;铁路运输

2.6倍以上增长(占铁路货运总量60%);港口吞吐能力13.85倍的增长(占港口吞吐量20%以上)。国际能源署的一位专家曾经说,煤炭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比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2年煤炭产量36.5亿吨,消费量35.15亿吨。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的76.6%和67.1%;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47.5%和消费总量的50.2%。日均生产与消费量。我国平均每天生产原煤1000万吨,消费商品煤935万吨。人均消费。2012年我国人均消费煤炭2.696吨/年。

产业组织结构

煤矿数量与产能。2012年底,全国有采矿许可证煤矿14407处,总产能超过40亿吨。其中,大型煤矿844处,产能23.4亿吨,平均单井规模280万吨,目前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年产千万吨以上的煤矿47处,产能超过6亿吨)。中型煤矿1480处,产能10亿吨左右,平均单井规模70万吨。小型煤矿10149处,产能10亿吨左右,平均单井规模

9.9万吨,其中9万吨以下煤矿数量7500多个。

企业结构

规模以上企业7869个。其中,大型企业90家;产量超亿吨的8家,产量占全国37%左右;前4家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左右。

行业规模

从业人员526.6万人;资产总额4.85万亿;年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神华、冀中能源、山东能源、山西煤销、山西焦煤、河南能源、阳煤、开滦、潞安、同煤、晋煤等11家煤炭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3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二、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的特点:产量增加,消费回落;发运回升,进口增加;库存高位,价格下降;投资减少,效益下降。

(一)产量小幅增加。据快报,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

(二)消费增幅回落。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左右。

(三)发运量回升。

1、铁路运输。2013年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出现正增长。全年铁路发运煤炭23.2亿吨,同比增加5810万吨,增长2.6%。2014年1月份全国铁路发运煤炭2.15亿吨,同比增加1030万吨,增长5%。

2、港口发运。2013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69亿吨,同比增长7.9%。

(四)进口增加。2013年,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3.2亿吨左右,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2014年1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591万吨,同比增长17.5%;出口煤炭68万吨,同比下降6.8%;净进口煤炭3523万吨,同比增长18.1%。

(五)库存持续处于高位。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增长0.6%,平均可用19天。进入2014年以来,主要电厂及港口库存明显增加。2月1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959万吨,可用23天;2月16日北方主要港口(秦皇岛、曹妃甸、京唐、天津)存煤2178万吨,比年初增加785万吨,增长56%。

(六)市场价格下降。全国煤炭价格在2013年以来经历了大幅下滑、10月份后小幅回调和近期回落的过程。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变化看,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70.7下降到9月末的157.8(年内低点),10月上旬后略有回升,12月27日达到161.8,比9月末(年内低点)累计上升4点,比年初仍下降8.9点,比2011年高点下降41.2点。2014年2月14日降至159.2点,比年初下降2.6点。

动力煤价格。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2013年末在山西北部大同地区上站价440-455元/吨,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平仓价630-640元/吨,与年初基本持平,环渤海下水动力煤价格指数为631元/吨,全年指数平均为591元/吨;广州港提货价为715-725元/吨,比年初上涨10-15元/吨。2014年2月12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为571,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565-575元/吨,下降65元/吨。

炼焦煤价格。在2013年4到6月份价格出现连续下调,8-9月份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升,幅度为60-90元/吨,但仍比年初下降约160元/吨,10月中旬后基本保持平稳。2014年2月份价格下跌了30-50元/吨。

(七)投资减少。2013年全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5263亿元,同比下降2%,10年来出现首次下降;其中民间投资2964亿元,同比增长1.6%。

(八)效益下滑。收入减少,2013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以下同)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同比下降2.6%;成本增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应收账款增长,年末企业应收账款3256.71亿元,同比增长11.08%;利润下降,全年企业利润总额2370亿元,同比减少1202亿元,下降33.7%;亏损企业,亏损额457亿,同比增长72.62%。

三、影响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五大因素影响煤炭经济运行:需求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继续增加、能源格局变化和市场心理变化。

(一)需求增速放缓。近10年,煤炭消费量持续增长,增幅随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变化上下波动。其中,2003年-2011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8.4%。2012年消费增长2.3%,2013年增长2.6%左右。

四大因素影响市场需求:

1、经济增长速度。在非煤能源供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对煤炭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增长结构。投资拉动型的增长必然拉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发展。

3、环境约束。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的压力,使人们发展理念发生变化,政府行政措施加大。

4、能源结构的变化。(详细资料附

后)

(二)产能建设超前。2006-2013年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8万亿元,新增产能超过22亿吨,而且在建规模超过11亿吨。2012年全国颁发采矿许可证煤矿证载产能40.7亿吨;已经划定矿区范围的能力超过7亿吨(不含各省数据)。据国家统计数据,近两年年均新增煤炭产能都在4亿吨左右,其中2011年新增产能4.16亿吨,2012年新增产能3.985亿吨。上述这些信息都反映了我国煤矿产能建设大幅超前。

(三)进口持续增加。2008年以前,我国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2003年我国出口煤炭9403万吨,当年净出口8293万吨;2009年成为净进口国,当年13187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146万吨,净进口10947万吨;以后逐年增加,增速加快,2012年净进口27923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2013年净进口进一步增加。影响煤炭进口增加的因素,价值规律在发挥基础作用。煤炭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是国际煤炭价格竞争优势依在。国际煤炭市场供给宽裕,供大于求态势明显。二是国内市场供应格局。东南沿海与煤炭主产地逆向分布,煤炭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四)能源结构变化。

1、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提高。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8.62亿千瓦,占比69%(其中煤电(含煤矸石)7.86亿千瓦、气电4309万千瓦),自1986年以来首次降至70%以下,水电2.8亿千瓦,并网风电7548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479万千瓦,核电146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发电装机总容量中所占比例接近30%。

2、跨区送电能力提高。

3、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第二产业用电由2010年的74.7%,逐步回落至2013年的73.5%,下降1.2个百分点(少用2800万吨煤炭);第三产业用电由10.73%,增长到11.79%,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由12.22%,上升到12.77%,增长了0.55个百分点。

(五)市场心理。

煤炭供求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市场敏感度增强,一些细微因素的变动就可能对市场带来重大变化。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生产者、消费者的市场心理发生变化,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放大了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信号,产生“蝴蝶效应”。我国工业企业有32.56万家,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对煤炭市场影响很大。

归纳:

从我国经济发展大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10年的快速发展,煤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远远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煤炭行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8倍、108倍和20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出工业行业1倍以上。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利润仍处在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前10个月全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5%,煤炭采选业为5.4%,略低0,1个百分点。煤炭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增速放缓,前10年我国工业增速大多在18-19%之间,现在放缓至9-10之间,煤炭价格下跌和行业利润利润下降符合经济规律的合理回归。必须高度关注的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煤炭经济走势。

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走势

(一)2014年煤炭市场走势预测

煤炭需求小幅增加,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

从需求分析,预计2014年我国经济将保持7%以上的增速,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国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控制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煤炭消费,将抑制煤炭需求的过快增长;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能力有限,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需要时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煤炭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从供给分析,目前全国煤炭供应能力40亿吨以上。一方面,国内产能释放压力较大,但受资源环境和需求的约束,煤炭产量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产量38亿吨左右。另一方面,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进口煤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我国的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初步预计全年净进口还将在3亿吨以上。

从目前情况预测,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难以改变,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

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另外也不排除个别煤种、部分时段会出现供应稳中趋紧的情况。

(二)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并重点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发展方向。

自2012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随着这些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将有力地促进煤炭行业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煤炭税费负担重问题得到重视。针对煤炭产业税费负担重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并要求清理涉煤收费与资源税改革同步推进,这将有助于企业税费负担重问题的逐步解决。

2、煤炭企业分离社会职能步伐加快。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老矿区、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对原国有重点煤矿承担的办社会职能中,已分离转移至地方的学校、公安等机构的运转费用,按相关政策规定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尚未分离的职能,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移交。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原国有重点企业破产煤矿遗留的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及社会化管理、社会职能移交等问题。这将有助于解决原国有煤炭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研究建立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列入议程。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对资不抵债且扭亏无望的煤矿,要依法及时关闭破产。这将有利于推进煤炭结构调整,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

4、煤炭多产业融合发展将得到支撑。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一批煤电一体化项目,将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与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和以煤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5、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的煤炭交易体系,通过市场发现价格,规范交易行为,节约全社会交易成本。并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树立煤炭市场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不得出台限制煤炭正常流通的地方保护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快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从机制上不断消除煤炭产能盲目扩张的动力,限制地方保护主义。

6、行业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国家煤炭市场化改革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和用用户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增强。企业依法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按需求组织生产经营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煤矿生产布局优化,采掘关系合理,持续稳定生产能力增强。企业提高内控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能力不断提高。

判断一:从长期趋势看,煤炭供需紧平衡仍是常态。

能源供给将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约束条件。现阶段我国对能源需求增长是刚性的,并呈现上升趋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需求强度或将降低,但其主体地位是不可能改变的,煤炭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我国煤炭资源人均资源少,与经济发展逆向分布,禀赋条件差,开发困难,加之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对煤炭安全稳定供给提出了挑战,煤炭长期供给不足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煤炭开发和利用问题十分重要。

判断二:我国煤炭需求增速将更加理性。

国家采取一系列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可控区间的政策措施逐步显现,发展预期将会对煤炭市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将保持中高发展速度,其增长速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近期,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特别是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治理大气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将有所降低。

判断三:短期内煤炭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煤炭进口将保持高位。全球煤炭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煤炭进口仍将维持一定规模,但受国内价格、需求等因素影响增幅可能有所回落。消化产能任务繁重。国家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力度,打击违法建设,禁止超能力生产,煤矿产量增长将趋于平稳。但,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效应显现需要时间。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煤炭产能将继续释放,一些煤炭企业或将继续“增产保效”,全社会库存将保持一个时期的高位。

结论:

短期内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问题突出,长期安全稳定供给值得高度关注。煤炭工业发展面临重大调整,强自律,控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第三篇:当前国内旅游走势分析

当前国内旅游走势分析

近年,我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不仅使国内旅游活动成 为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使我国旅游业开始向着平衡n的双轨运行转化。为了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这一发展,最近我们3人联手作了一些

调查分析。

一、对国内旅游现状的再认识

1.增长的波动

波动现状:目前所能得到的资料,几乎毫无例外地显示,1995年是我国国内

旅游连年增长中的一个十分炫目的波峰。据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有关调查报告n公布的抽样测算:1995年国内居民出游率为52.4%,出游总人数为6.29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0.0%;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375.70亿元,比1994年增长34.4%; 游客人均每次花费218.71元,比上年增长12.0%。

一般通行的理论认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促进旅游业发展 的重要决定因素。的确,我国自1995年5月1日实行的职工周二日休息制推动了我国国内旅游的大发展;但如从今年(本文中的“今年”,即1996年,以下同此)的情况来看,旅游界去年对今年的预测却未免有些过高。对旅游业发展波线最敏感 的是业界。为了从实际中更真切地感受目前国内旅游的走势,我们3人今年八九月

份在京郊远近的几个区县进行了一些调查访问。

在我们所到区县中,除怀柔县外,其余区县中旅游企业主管负责人等,多半n数都上以“滑坡”二字来概括今年国内旅游的。如果我们仍依常例将所有的旅游

目的区域称为景区或景点的话,对于这一尚未最终确认的某些地区和部分景点游 人的减少,业界和管理官员对其原因的分析是:A.北京远近郊区大量新景点的 开发导致了游人的分流;B.双休日的旅游安排使不少北京市民奔向了北京周边地

区;C.物价的上涨,特别是旅游费用的上涨;D.同时部分市民的经济收入并未 出现相应的改善;E.人所共知的地区性原因。

但是,各个旅游目的地情况又有所不同。(本文这里所用资料均为不完全的 阶段性资料,请读者不要引做他用;如要论证有关企业论题,请以该企业正式发 布材料为准。)如昌平县:游人一直保持上升的,①有定陵;②有碓臼峪、蟒山 公园;③有北京娱乐城、惊险娱乐城(尽管只建了一部分);④有鳄鱼湖;游人 与去年持平的,⑤有虎峪;游人下降的,⑥有九龙游乐宫(下降约50%)、明皇

蜡像宫(约60%)、老北京微缩景园(有时甚至只有几人);⑦名著博览城干脆n彻底改为了大型旅游商店;如海淀区的⑧颐和园(1992年游人量已近1000万199

3年、1994年徘徊在700万上下,今年上半年又较去年下降了6~7%);如丰台区的⑨世界公园(1994年游人量约为300万、1995年约为220万,1996年上半年约为100

万,较去年约下降10%);如海淀区和丰台区的⑩圆明园、卢沟桥,也在连年上

升之后今年出现了下降。

从以上10类的变化来看,①类是原本游人基数不大的具有唯一性的文物古迹;

②类是自然风光宜人的景区和公园;③类是以参与活动为核心的新建旅游目的地;

④类是经过摸索最终选准定位的新建主题公园(原为以展卖宠物的主的爱犬乐园,后改为植物园,最后改为鳄鱼湖);⑤类是开发已有一些时日的自然风景区;⑥类n是人造旅游吸引物,但其前二者正在以其新的开发与策略吸引旅游者;⑦类是前

期人造旅游吸引物,在衰退后急剧转向;⑧类是游人甚大,且因历史价值不得随n意开发或转向的古典园林公园;⑨类是已度过原产品生命高峰期却己注意到开发

新的参与项目的人造主题公园;⑩类是遗址公园或文物古迹保护地。

波动原因:如再将上述10类按其产品类别重新归类分析,不难看出,尽管这n些景点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经营者的营销策略也不相同,但从总体上仍不

难看出,回归自然的引力。文物古迹的引力、参与性的引力,对国内旅游者来说,其能量仍旧是强大的。由此看来,旅游目的地游客波动的原因除一些共有的客观 因素外,还在于产品自身的知名度与生命力。

据北京市今年8月一次旅游调研的尚未完成公布的中间成果,在该调查列出的35处目的地(包括古迹、遗址、纪念地、公园、博物馆和风景区等)的曾游或拟n游选择中,近万份问卷的统计显示,外地来京旅游者到访最多(总问卷的44%以

上)的地方依次为:故宫、颐和园、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八达岭长城、北海 公园、天坛公园、动物园、圆明园、定陵、世界公园。吴必虎等《长春市游憩者 行为特征研究》所列旅游者的游憩选择,其最感兴趣的目的物中, 电影城、伪 皇宫、电影宫在问卷中被选上的比率均在50% 以上(分别为70.83%,62.51%,51.38%);省外游客的选择中,前两项与省内旅游者的总体选择比例较一致(也许因为电影宫在省外的知名度有限,所以选择电影宫的省外游客则只有38.89 %)。但应该看到,以上两种资料说明的只是异地都市旅游的取向之一,即外地 旅游者在都市旅游活动中对都市的著名观光点的兴趣;同时其他材料还显示了另n一种取向,即国内旅游者对离开城市回归自然的强烈追求。

关于旅游者的后一方面的兴趣,前面所提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公布的1995

年国内旅游调查报告中,9377份有效答卷的53.1%都对自然景观感兴趣;另有20.

3%的人对度假休闲有兴趣;而对风俗人情和人文景观感兴趣的人一共才

16.6%。

又如北京市1996年夏季的另一份抽样调查,在非唯一答案的选择中,77.54%的潜

在旅游者选择了自然风景;34.14%选择了文物古迹;而对人造旅游吸引物感兴 趣的北京居民才占5.77%。

据我们的调查,造成北京老景点国内旅游者分流的远近郊区新开景点,绝大n多数也是自然风景区、正好与前两份抽样调查的结果完全吻合。

2.消费状况n消费水平:在前所述国家旅游局1995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中,一日游者人均n花费为92.10元,多日游者人均花费为801.25元。经由此资料重新计算,多日游

者平均停留天数为7.71天,则多日游者人均日花费为103.92元。据河北方面的抽样分析,去年在河北地区的国内消费者,人均每日花费为102元,旅游逗留时间n为2.13天。如据前所述北京市今年夏季的那次问卷调查,1995年北京市民平均年n出游1.34次,人均年郊游花费为162元,经由此资料计算,人均日花费为120元。

从三者的比较可看出,即使收入较高的北京市民,今年人均日花费也不会高出去 年大多。而我们在实际调查时,不少旅游经营者对游人消费水平的测算的估计却 比上述资料还要低好些。

产品品牌与产品内涵:至于旅行社组织的出游,据从北京旅游街搜集到的线 路报价,人均日花费多在100元以上。也许正是基于消费水平关系,据旅游街上旅

行社的业务人员反映,多数的初游者首先研究比较的是各社的价格,至于“品牌”

却往往被顾客置之脑后。三峡游出现的不少抱怨和投诉,除了反映出游船经营者 和旅行社等的问题外,也反映出旅游者挑选旅行社时对品牌的忽视,国内旅游者 在对旅游产品品牌忽视的同时,却十分注意旅游产品内涵的第一要素,即旅游目 的地的选择。如以这一点来衡量,应该承认国内旅游者目前还是消费旅游产品的 不十分成熟的顾客。在旅游产品类型的选择上,国内旅游者中目前的选择还大多n是观光产品。这不仅表现为在产品选择上的趋异性,同时从旅行社所推路线的目的地停留时间与途中行进时间的比值中也可以看得出。

北京游人的趋异性,也明显地反映在周边游的升温上。旅行社推出的目的地(同时也常是企事业单位集体出行的目的地),如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五n台山、恒山、泰山、曲阜、承德避暑山在、天津市区和海滨、秦皇岛北戴河南戴n河、凉城一瀑峡、沫水野三坡等,目前被经营的不同组合和不同游程的专线已不

下数百条。此外,北人南去,南人北来,也常充满路途的奔波。因而可以说。目 前国内旅游所消费的产品还没有进入休憩产品的阶段,双休日旅行中的劳累有时 甚至是用工作日的懈怠来解决的。

二、一组有助于认识深化实例

我们在对京郊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怀柔县今年的旅游业与北京的不少区县都 有所不同。

怀柔全县去年游人为230万人次,旅游收入1.16亿元;但今年1-7月,游人已

达173万,综合收入也达1亿,要达到原订的300万人次和2亿元收入的计划,看来

势在必得。

从几处著名景点增长看:

接待游人,总数(单位:万人次)

————————————————————————————

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

n————————————————————————————

雁栖湖1683424501000(预订全年)

慕田峪34.743.250.156.3(1-7月)

红螺寺11154143(1-8月)

————————————————————————————

据有关人员估计,除北京城近郊游人外,怀柔的外省到客约占总游客25-30%,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浙江、江西、福建、贵州等的游祝都不少,尤以天n津游客为多。此其一。其二,会议旅游也得到空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世妇会时

已有宾馆30几家,但因今年到怀柔开会的多,好一些的宾馆要提前一周订房才能

入住。

据当地有关人士座谈时分析,怀柔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大致有以下原因:

A.环境业基础设施较从前又有了新的改善,更加上世妇会时形象宣传的后效应。

B.各景点不仅注意了开发,而且开发的项目与内容既各不相同又合于旅游者的需n求。C.县旅游局成立后加强了管理。D.促销宣传力度大。如认真思考起来,怀柔n的继续增长并无什么特殊的决窍,也许其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实施时的认真的落实,在于政府与旅游相关的各部门的认真配合。

这里有三点不妨再提一提:一是旅游者的选择与知名度的关系。不能不看到,在世妇会期间,北京怀柔的知名度的急速扩大和其一直着力的怀柔旅游形象的宣n传,正是今年怀柔全县旅游持续发展的拉动点。在这一点上,尽管其他旅游目的地没有也不可能有同等待遇,但认识到促销与宣传的重要意义并从而采取有力行 动,却的确是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二是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我们从对北京远近n郊区县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中发现,今年国内旅游增长不理想的区县,过去在旅游

发展中大多存在着开发方面的问题:一种是原有旅游目的物(或目的区域)太少,却又一直缺少必要的开发投入;另一种是无序的开发过滥,部分缺乏稳固市场的 产品已急剧地陷入衰退期。正是有鉴于此,把旅游开发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必须成 为亡羊补牢的紧迫性挽救措施。三是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问题。我们在京郊进n行调研时,发现不少景点负责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即急切希望有关部门帮助他们

解决在旅游发展中所遇到的交通制约问题。

三、两个有待证实的预测n1.可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今年6月,《南方周未)刊出的同年5月一项社会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收入地区,居民对旅游仍相当看重。上海居民中拟将国内旅游列入其优先考 虑问题者为7.3%,广州为12.4%,均为其拟优先考虑的诸多问题的第8位。其放在前面的重要问题还有增加收入、平安过日子、解决住房、医疗保健、充实提高、子女入学、工作晋升等7项,都比国内旅游的愿望更为迫切。对此一调查结果,似

可以从两个侧面来理解:一个侧面是国内旅游的需求高峰期尚未到来,颇近于著n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不久前曾认为的那样,对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来说,由于家务n繁重、工资制约、素质有限,加之社会服务尚不尽如人意等因素,故旅游这种文

化型艺术型的休闲,目前还不是他们的第一需要。另一个侧面是即使在近期,国n内旅游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无论是城市居民的7.3%还是12.4%,其对应的绝n对值都是一个大数,如能加以恰当的引导和安排,国内旅游定会迎来它的新一轮

增长高潮。我们3人经过调查后的印象是,这两个侧面的认识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却必须把两个侧面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不过高估计国内旅游发展势头的同 时,还要深入分析国内旅游目前态势下所蕴藏的潜力。

去年“中国旅游业新发展研讨会”上,苏文才教授等提交的调查报告指出, 上海居民对外出旅游面临障碍的答案中,认为是经济拮据的只占9.7%;认为是

家务繁重的只占6.2%;认为是旅游太累的占12%;而在旅游面临障碍中,认为

是周边缺乏适合的周末度假地等的占18%;认为是当今国内旅游环境差,不如在家休息的占18%;认为旅游中吃住行等不方便等的占18%。很显然,前三项原因(经济、家务、体力)都是他人难以帮助改善的,但却只占了27.9%;而后三项有

关旅游环境和接待条件的,都是旅游相关部门努力所能改善的。这共占54%的条n件如能改善,游人出行者必会多矣。

无独有偶,今年4月,北京市旅游局通过“旅游咨询日”的活动对前来咨询的市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这些99.09%都有旅游愿望的潜在旅游者中,认为目前

旅游障碍的所在,依次为交通不便(39.91),门票太贵(39.67%),不知如何 去(32.32%),不知去哪(15.93%),景点条件太差(9.10%);而认为家 务缠身的却只有4.30%。在年龄段的分析中,如抛开多数经济尚未独立的20岁以

下的青少年,则上有老下有小的20~40岁的居民中,只有13%是因为经济拮据;但

在其余年龄段的居民中,认为有经济原因的均只占百分之几。这份调查尽管在分

析的表述和答案的预设上与前面苏文才先生等的调查有异,但为我们旅游工作者 提出的课题却是如此地相似,除门票价格和交通问题需要与有关部门协同解决外,不知如何去、不知去哪、景点条件差等,都是可以通过旅游相关部门的引导和工 作帮助解决的。

我们没有理由过分乐观,也不应有不顾现实的狂想,但我们只要认识到症结n之所在而实实在在去解决,国内旅游的新一轮增长(对某些地方可能是有力的反

弹)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2.新的引力

前面论及国内旅游今年有所波动的原因时,我们曾说到甲地著名旅游吸引物n对乙地游客的吸引,也说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浪潮。尤其是后者,在游人对抽样n调查问卷的回答中十分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但是,著名吸引物对游人的引力,自

然景色对都市游人的引力,都不是绝对的,更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恒久不变。

据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到港游客最常去的旅游点依次有太平山顶、浅水湾、海洋公园,游人非唯一选择所评价的引力,分别为47%,31%,28%。如据香港

理工大学屈海林先生等发表在《旅游学刊》上的论文,则香港当地居民通常的 休憩活动却是体育运动(诸如网球、球、乒乓球、游泳等),娱乐活动(诸如欢 庆节日、外出就餐、看戏等),户外活动(诸如去主题公园、海滩等)。1980年,美国召开了一次“全美户外消遣活动研讨会”,美国农业部公布的阿·西·尼尔n森1979年的调查报告中,列举了30种广泛见于全美各度假区的活动,其中前20种

人数达1500万人的活动依次是:游泳、自行车、野营、钓鱼、保龄球、划船、跑

步、网球、台球、垒球。乒乓球、旱冰、篮球、狩猎、滑冰、滑水、高尔夫球、滑雪、棒球、橄榄球。1994年,我们与几位专家一起在京津两地对潜在的旅游度

假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列出64种供选择的参与性活动,经统计后加权分析,最后最受青睐的活动依次是:游泳(包括天然水域和泳池)、登山、散步、网球、划船、保健活动、交谊舞、骑马、钓鱼、学习书画和家庭手工艺、乒乓球、卡拉 OK、射击、室内器械健身、足球、保龄球。

以上三种材料也许无须多着一词,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旅游工作者应该清楚 地认识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居民旅游心理的成熟,旅游活动开展初n期较易实现的受苦饱眼福或静心品味山青水秀的旅游形式,绝不可能永远是所有

旅游者的爱好,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多和假期的增长,随着社会脉搏的加快和开放 力度的增大,积极的度假休憩新潮一定会到来有作为的旅游企业家,现在就该有 所准备了!

第四篇: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及走势分析

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及走势分析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背景下两岸关系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继而对台海两岸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本文从两岸关系问题形成,国内和国际形势现状入手,分析两岸关系走势,两岸关系已经进入一个调整期,台湾问题始终是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前行,祖国统一也必将势不可挡。【关键词】两岸关系

民进党

维持现状

和平统一

【正文】

台湾问题形成至今已有进70年历史了,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在全国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蒋介石只能转移200万中国国民党军政人员从大陆撤退到台湾。期间,国民党蒋介石、蒋经国一度成立伪中央政府,带领国民党军,试图反攻大陆,但始终认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随着李登辉、陈水扁的上台,才有了“两国论”“台独”,才导致两岸关系日益紧张。直到2008年,马英九在台湾上台,停摆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办四次重要谈判,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含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就,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积极健康阶段。随着蔡英文为代表的民进党当局的上台,两岸事务性协商基本停摆。

一、新时代两岸关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现状

(一)国内形势现状

(1)政治上,民进党当局拒不接纳象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干预伤害两岸民间交流活动,致使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成果大部分丧失,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大陆一直坚定保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始终积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交融发展,始终真心实意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推动者、维护者和两岸同胞的“贴心人”。【1】民进党当局执政一年多以来,从年金改革到“一例一休”,从“前瞻计划”到“非核家园”,改革标语贴的漫天飞,但实际只顾党派斗争,清理异己,窘态百出,难掩施政无方。而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新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为,持续推进两岸交流,效力两岸同胞,在大陆的台商、台生、台胞,以及在台湾的大陆配偶、陆生排忧解难,解决生产生活中遭遇的难题。

(2)经济上,2008年以来,“九二共识”在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健康向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2008年后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的重要纲领。但由于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不认可“九二共识”及其中心思想,对两岸经贸关系造成诸多负面冲击。两岸两会协商机制根本不复存在,ECFA框架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及旗下六个工作小组已根本中止运作。蔡英文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趋保守消极,使两岸经贸关系不进反退。

(3)文化上,两岸的民间交流仍在持续。书画、茶酒、电商和养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融通着两岸的民意交流。大陆径直面对台湾基层、民众的两岸关系新形态是在2016年民进党当政后,两岸制度性协商中断交流后逐渐发展成形。尽管吴敦义接任国民党主席,紧接着导致国共平台空虚化,两岸民共对话僵持,国共也卡卡,但近期却有两岸企业家峰会、湖北台湾周都办得热腾腾,一批批台湾的企业家、民间人士来往交流,赴大陆创业就学的台青也愈来愈多。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国要素不容低估。特朗普上台后,首重经济与就业,为求防止南海问题与中国大陆提升抵触与反抗,可能考虑会适时向北京递出橄榄枝,共寻朝鲜半岛的稳定,台美关系与中美及两岸关系向来亲密联动,台湾是美国的博弈棋子,为了争取最佳利益,并将成为美国争取国家利益的战略筹码。另一方面,蔡英文当局对日本表忠,让台湾渔民失掉传统渔场,坐视日本强行扣押台湾渔船;闭门会晤来访的安倍晋三之弟岸信夫;无视台湾民众安全,强行解禁购进日本核灾区食品等,都没法改变日台关系在框架内,日本 1 对台政策不会扭转。当亚太关系针对中国大陆的形势不再突显,互惠合作、共赢政策成为大势所趋,疏于经营两岸关系的蔡英文当局只会损害台湾自身的利益。【2】

二、两岸关系的走势分析(1)2015年的政协两会,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为两岸关系指明了方向。2015年3月,习近平强调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2)2017年11月份的“习特会”,特朗普浩浩荡荡带着大量企业家访华,在北京签订了高达2500亿美金的经贸大单,满载而归;在朝鲜与南海等议题也取得建设性成绩。从这次的“习特会”分析,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期间以为台湾愈与大陆不和,愈有利于美国与中国喊价,从中取得利益的时代已过去了。以如今的中国国力、中美关系,台湾已没什么筹码价值。

(3)台湾人民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的最大希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就是为了获取民心、争取民意支持。同台湾同胞一道,增强两岸人员交往和经济思想领域的交换,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

(4)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5)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

参考文献:

【1】《坚定信心把握方向排除干扰携手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单平,2017年08期,《两岸关系》期刊

【2】《抱美日大腿不如搞好两岸关系》,2017年1月20日,《两岸关系》期刊

第五篇:2014年世界经济展望

2014年世界经济展望 2014-1-8 15:53

克劳斯·施瓦布,是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的创始人,是现任执行主席。新年伊始,他就对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新年的黎明伊始,地球正处在几个宏大的变革之中。经济增长模式、地缘政治格局、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契约、地球生态系统„„都在经历着急速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在许多地区,还有混乱。

从经济角度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预期下降、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全球经济增长必将放缓。要理解这意味着什么,请思考一下:全球经济如果以经济危机前的速度(每年超过5%)持续增长,那么经济总量预计可以十五年内翻一番,但是,如果以3%的速度增长,总量翻番则需要25年。

这对财富创造速度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随之而来的是对我们预期的进一步影响。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中增长减速的复合力量对经济的损害。

谈到不确定性,全球的四个最大的经济体,如今,都在经历着经济变革。美国在支离破碎的政治环境当中,正奋力推动经济增长。中国则经历着从以投资出口为主,到以内需引领的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欧洲在努力解决众多复杂的制度问题的同时,努力保持欧元的统一。而日本也正试图用较激进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改善持续20年的通货紧缩状态。

对于每个经济体而言,从如何制定复杂而敏感的经济政策,到最终效果如何,都充满了诸多未知。然而,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又增加了意外结果出现的风险。比如,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就对其它国家的通货与资本在新兴市场的流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实行时,它被认为是当今最完美可行的政策,而且,它成功扭转了一次灾难性的全球经济衰退。但是,如今它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而且,在2014年,这一政策的减弱将会带来进一步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在其它领域的相关政策,已经引起几家主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从经济危机之前的5-6万亿美元,到如今将近20万亿美元,这导致金融市场

也开始依赖这些低息资金。这又依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收益,人为的资产价格膨胀和资本的分配不当。

结果是,量化宽松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实体经济的并行危害就越大。值得关注的是,当美联储开始减缓量化宽松,降低美元在全球市场流动性丧失时,经济结构问题与不平衡将会重新浮出水面。终究在许多发达经济体中,其提升竞争力的改革很难完成,而且,如今这些国家的公共和私人贷款总量占GDP的比率也高于经济危机前的30%。

这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与许多新兴市场的经济疲软态势相一致。回溯到2007年,新兴市场经济在赶上发达经济体之前,其增长速度就预计会大幅度超越发达经济体。但是,今天,发达的经济体对全球GDP增长贡献率依然超过新兴市场,预计接下来几年里,平均能达到4%。

在高收入国家中,经济形势在缓慢回升,但是,一系列的下行压力会依旧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比如说,美国经济保持在一个欠佳的恢复水平上。经济通货膨胀水平较低,而且,失业率有偏高。官方的数据结果经常高于预期,经常反应出美国经济很有弹性,适应性强,革新能力强,但是,经济危机前的消费水平和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再现。

欧元区的经济改善情况有目共睹,但是,却微乎其微。

好消息是,许多权威机构预计的经济大衰退已成功避免,经济衰退即将结束。但是,改善并不意味着复苏:实现强健的经济增速需要降低高失业率,减少贷款占GDP的比率与改善财政状况的展望,这些无疑是艰难的。在可以预料的未来几年内,欧元区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一些国家纷纷退出,而是持久的经济增长停滞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将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几个最大的经济体内。在过去15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已经实现了卓越的经济发展,但是,它们的改革,包括新的银行管理和汇率制度革新,一直难以实行。

所谓的第二代革命,就是在本质上更结构性的改革,对于长远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是,比先前的改革却更难以实现。取消补贴金,劳动力市场和司法改革,及有效的反贪措施的实施,常常被政治化渲染,然后,被既得利益者阻挠。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劳动力占国民收入比例减少,出现了经济失调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这无疑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制度加剧了不平等,或者,看起来无

法阻止不平等的加剧。这无疑埋下了自取灭亡的种子。但是,在相互依赖的世界里,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因为,资本的高速流动性加剧了全球税收竞争。

即使在一些经济复苏表现较好的国家,像美国或英国,GDP增长提速有待于推动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例如,在美国,从经济恢复开始,中产家庭收入已经降低了超过5%。而更为普遍的,尤其是在一些过去高速增长的国家(像巴西、土耳其和南非),较低的收入增长正引起大面积抗议和社会动荡。

在这样一个高度兴奋的社会政治环境中,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复苏尤为重要。但是,这样的复苏会来自哪些领域呢?科技进步无疑是其中一个,但是,不确定性很强。许多极端创新性技术(像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基因技术,能源储存,新能源和3D打印技术)它们的确能够推动未来的经济增长,但是,要发挥其全方位潜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大多数政府开始面对财政上的束缚,官员们不再愿意考虑那些增加政府负债的项目。但是,那些“容易摘到的果子”——生产性投资,能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因而,可以收支相抵。尤其是,其中的四个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绿色能源、以及可持续农业,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最后,无论如何,维持经济增长,不仅仅要求新的政策出台,还需要新的心态。我们的社会必须要朝着更具企业家精神,更注重性别平等,更加根植于社会包容方向发展。坦白的讲,没有其它方法可以使全球经济回归到一个持续强劲增长的道路上了。

下载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世界经济回顾展望

    2011世界经济回顾展望:欧元命运悬疑 来源:新华网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两年以来,关于欧元区解体、欧元崩溃的说法就从未停止过。2011年,欧债危机继续蔓延升级,时近年终,欧元的命运从......

    2018年世界经济展望

    世界经济展望2018年1月最新预测 前景更光明、市场乐观但未来仍面临挑战  全球经济活动继续巩固。据估计,2017年全球产出增长3.7%,比秋季预测高出0.1个百分点,比2016年提高了0.5......

    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

    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 2006年,大渡口区克服了宏观调控和重钢生产经营形势的影响、克服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持续高温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确保了全区工业经......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从今年上半年XX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XX企业积极应对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挑战,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

    2011年世界经济大势展望

    2011 年世界经济大势展望 2010-12-31 8:00:04 编辑:田野 来源:半月谈网 【打 印】 【关 闭】 【Email 推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 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年世界经济复苏......

    钢铁行业2012年运行分析及走势预测(五篇模版)

    钢铁行业2012年运行分析及走势预测 一、世界钢铁生产低速增长 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粗钢总产量为15.5亿吨,同比增长1.2%,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为78.2%,比2011年下降1.7......

    2014年4月世界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4月世界经济运行情况 4月份,全球经济依然呈现出整体温和复苏的态势。世界工业生产形势出现分化,全球贸易低速增长,消费价格小幅回升,失业率稳中有降。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

    2014年5月世界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5月世界经济运行情况 5月份,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对外贸易平缓回升,就业状况继续改善,但工业复苏后劲仍然不足。 一、工业增速两极分化。5月,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