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做好大学生下乡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积极做好大学生下乡工作
作者:周汉民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9年第09期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大学生下乡活动。要把这项利国、利农、利民的事情做好、做实,还要从制度设计、组织管理、支撑保障各个方面不断加以细化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这一活动可能会流于形式,既不能对农村发展形成实际促进作用,又不能提高农民的满意程度,还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
据调研,目前大学生下乡活动在方式上还存在下列缺陷:
1.“镀金”色彩浓厚,淡化了大学生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的根本宗旨。
2.“助理”职务居多。由于大学生缺乏农村管理经验和能力,多被安排为“助理”职务,和农村工作实际存在距离,不利于真正发挥作用,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
3.“单打一”特点明显。目前的大学生下乡,多采用“一村一官”的分配形式,不能形成大学生群体的合力,也不利于不同大学生智力优势的共享和互补,不能形成智力支农的整体优势。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制度性安排,物质性保障还没有跟上,导致大学生下乡“手无寸铁”,“英雄无用武之地”。
为更好地推动大学生下乡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大学生实践服务农村的宗旨,建议:
1.淡化官本位的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以知识、智力,贡献、服务于农村,并在这种贡献和服务中提升自身实力和技能的意识。
2.将大学生下乡和具体的服务项目相结合,或从事农技推广,或从事信息服务,或从事公共服务,每个人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岗位。
5.适当拓宽渠道,为大学生群体下乡创业创造条件。
第二篇:积极做好大学生毕业教育
积极做好大学生毕业教育
2010-05-18 22:41:22作者:编辑:mishuchu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253
为使毕业生以自信充实的精神状态走向社会,开始新的人生旅途,各大高校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做好各项毕业教育工作。
一、结合试点工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中央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学校结合试点工作,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成才报国”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毕业生党员均在毕业前参加了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题的组织生活,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为开始新的人生征程做好了准备。人文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在党员中开展“党员实践课堂”活动,组织各支部深入经济开发区、社区等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入实践,创新学习形式,强化活动效果。
二、结合“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学校积极宣传国家就业形势和有关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通过大力宣传中央“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战略决策,鼓励毕业生积极报名应聘。光华法学院推出了“就业形势与求职准备”讲座,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目标;电气学院建立了院、系、班三级就业管理制度,定期举行班主任、班长工作例会,保证就业信息宣传到位。同时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及时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通过学院网页、BBS等各种渠道向毕业生通告。
三、结合毕业生实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力量,认真做好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结合毕业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专题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处理好环境适应、求职择业与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缓解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结合学校发展,开展爱校荣校主题教育
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欢送会、茶话会等形式,激励毕业生铭记母校之恩、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材化学院举行了以“流金岁月青春作证”为主题的短文和临别寄语征集活动;建工学院组织了“我为母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志愿者活动;电气学院举办了“爱校荣校、情系EE”爱校荣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等等。各学院还纷纷召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听取08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组织毕业生参加“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一言”活动和“站在两个十年的交汇点上”主题征文活动,鼓励毕业生表达对母校的真挚感情,并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五、倡导文明离校,加强纪律教育
教育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毕业生离别之时正是低年级学生复习迎考阶段,毕业生组织的活动,以不影响校园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为前提,避免学生在教学区、生活区大声喧哗、酗酒等不文明现象。加强对毕业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第三篇:积极做好三夏帮扶工作
济阳街道办事处
积极做好三夏帮扶工作
三夏期间,为帮助计生困难家庭顺利度过三夏农忙,济阳街道办事处早安排、早部署,在全街道开展了计划生育“三夏”慰问帮扶活动。
该街道联合计生协会会员,坚持“就近组织、随喊随到”原则,成立了20支“三夏帮扶队”,积极为计生困难户联系收割机、播种机等物资,切实帮助他们做好抢收、抢运、抢脱粒等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及时播种。利用流动人口返乡时机,通过出动宣传车、播放村喇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优生优育知识等内容,加强对返乡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积极为返乡务工人员开展健康检查、婚育证明发证和换证等工作。同时,逐村入户发放防火安全宣传单,坚决杜绝违规用火、焚烧麦秆等行为,确保三夏期间安全。目前,该街道已发放防暑降温等物品500余份,宣传单2000余份,流动人口发证、换证16例。
(王伟)
第四篇:4.积极采取措施 做好双拥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 做好双拥工作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南充支队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年来,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今年的具体措施有:
一、健全组织,科学规划
南充支队建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安排双拥工作,并定期检查双拥工作,切实把双拥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多管齐下,促进优抚工作的落实
1、宣传方面:利用横额、标语、橱窗、会议广泛宣传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国家的方针、政策,明确双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不断深入民心。
2、优抚方面:定时检查抚恤金的发放情况,做到有调查、有记录(一个不漏,一分不少),并经常了解和听取其家属的建议和意见。双拥领导小组工作人员逢年过节对军列属、老复退伍军人和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3、档案方面:由专人收集双拥工作资料,有现役、退役、优抚花名册和上级文件,并做好归档,逐步完善工作,使双拥工作顺利地进行。
4、“八·一”建军节召开全体复员军人座谈会,总结一年来征兵和复员军人工作,及汇报上级有关文件的会议精神。为回乡的复员军人积极联系工作,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三、加强监督,规范运作
南充支队还注意到收集双拥资料,及时汇报双拥工作情况,努力倡导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支队设立监督双拥工作,并把双拥工作情况列入支队的首要任务,从而使双拥工作规范运作。
通过深入开展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五篇:民政局积极做好低保核实工作
民政局积极做好低保审核工作
为了全面加强和规范管理城市低保工作,进一步畅通动态管理下保障对象进出渠道,确保低保资金真正发放到贫困群众手中,民政局对全区范围内享受低保待遇人员进行了全面审查工作,并将档案进行重新分类、规范化管理。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联动。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低保入户核查工作,确保低保资金“应保尽保”,保障低保资金运行安全。区民政局低保办公室、各镇(街道)民政办组成联合小组入户核查,成立了低保审批评审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协调低保审批工作。
二是细化程序,认真核查,分类施保。核查工作严格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进行,从申请、受理、审批程序和入户调查表、审核表的填写都等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强化了分类施保,按档救助,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划分三个补助档次,确保困难家庭得到相应的保障待遇。
三是强化措施,严把低保入口关。在审批工作中,实行了 “三把关”:一是严把表格发放关。对调查表、审批表的发放,由乡镇、街道民政助理领取。严禁任何个人领取,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的发生。二是严把审查关。对乡镇、街道上报的低保资料不完整,提供证明不齐全的,直接退回乡镇,重新上报。三是严把审批关。将全区每户每人情况一律上报审批委员会讨论,实行集体研究审批,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优亲厚友”、“以权定保”,最大限度维护了群众利益。
全区低保核实、审批工作历时十三个工作日,现已全部完成,共审核低保对象5445户,取消不符合低保政策的低保对象174户,需要补充材料的低保对象65户,审核的覆盖面为100%。坚决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现象的发生,做到了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