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己总结——公务员热
公务员热
1,公务员热的原因
(1)公务员职位自身的特点;(2)大学生就业压力大;(3)官本位思想的传统影响;
(4)与中国的教育有关。我们的教育没有没有挖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是让我们养成“中庸之道”,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对于那些新领域,大家没有勇气去挑战,而死把目光集中在传统部门。2,负面影响
过分夸大了人才竞争的残酷性,形成思维定势,盲目地认为自己最有力的武器是考试、功利主义盛行,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位。
创业精神正在弱化。
3,引发的思考
(1)高等教育的弊端
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就业技能,加之盲目的扩招引发的大学生贬值,使得大学生更没有安全感。高校就业指导不够完善。
(2)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依旧盛行
(3)社会信任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圣湖越来越美好,可是人们的求职意愿却越来越单一,这个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缺乏安全感。不可否认,职业挑战性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是联系到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等现实问题,一份职业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就要摆在首位。
(4)“分配性”职业的社会病态心理,大学社“考公务员热”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正在减弱。大学生都去当公务员,去分配财富,必然导致创造财富的人减少,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做蛋糕被定义为苦差事,分蛋糕则被认为是一劳永逸之举,毕竟分蛋糕可以无限忽略蛋糕的大小和品质,只需要在切蛋糕之后分得一杯羹,并且继续保留“分蛋糕”的权力,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体面的生活。寻租理论实质上就是要探讨一个社会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资源用于非生产性活动。寻租现象的存在及其普及程度与制度密切相关。一个社会是把资源用于生产性活动还是用于非生产性活动,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换言之,好的制度激励人们去做蛋糕,坏的制度则诱导人们去分蛋糕。
安德烈施莱佛在对全体国家的回归中,发现工程师对增长有正效应,而律师对增长有负效应。改革初期,人们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我国每所高校都在开办经,管,法专业。试想,当人们都不去创造财富,而是想办法去分财富,社会将会怎样?
4,解决措施
(1)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到什么时候还不清楚,于是看大别人报考公务员,自己也效仿,造成“羊群效应”。比如,学校可以通过野外生存训练等方式,磨练其意志,增强其克服困难的能力,树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
(2)加强大学生从政品德教育,帮助其摈弃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公仆”意识、“守法”意识。
(3)加强大学生的应业教育,帮助客观认识所择之业——很多人只看到公务员的光鲜体面,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作的艰苦、清贫和繁重。
(4)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让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不断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5)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在中国,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还是社教育,都比较重视集体人格和集体精神,而冒险精神,开拓精神则常常被抑制。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失去竞争力。
第二篇:公务员热
公务员招考近几年逐渐升温,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中国第一考”。报考队伍出现了罕见的高学历现象,即“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教堂,本科生一食堂”的情景。据人事部统计,在前不久结束的2009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远远超过2008年的80万人,成为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考制度建立至今以来最火爆人数最多的一年。而09年中央机关招考共有7555个职位,总招收13566人,表面看来职位与人数比往年都略有增加,但每一职位平均招考的人数有所下降,75%的职位每一职位仅招1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由去年的60:1飙升到现在的78:1,录取率约为1.75%,其间竞争激烈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这些参加考试的考生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达到了六成以上,如此众多的大学生参与报考率与录取率之比极为悬殊的考试不免让人为此担忧,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隐藏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不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考公务员热呢?这一现象又将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负效应,以及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不仅在主观上与考生自身密切相关,同时从客观角度来讲,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报考公务员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一条就业道路的选择,因此很多人都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具体原因如下:
(一)从考生方面来说
1、做公务员,可以直接的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在近代,由于科技与制度的落后,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应该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则是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最直接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做一个勤正廉洁、高效奉公的国家公务人员,就是在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
2、做公务员,有比较好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做一个公务员,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国家干部,可以说是非常光宗耀祖的。而且现阶段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越来越受人尊重。可以说,公务员有着非常好的社会地位,是一种非常体面,非常令人羡慕与尊敬的职业。
3、做公务员,收入可观。公务员的收入一般包括工资和奖金,现阶段在我国可以说是中等偏上了,而即将实行的“三五八”工资方案,将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收入。
4、做公务员,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事业编制人员或者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5、做公务员,可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在公务员的很多工作中,要与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人打交道,所以,做公务员可以建立比较广的一个关系网。
6、做公务员,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与政治追求。作为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实现造福一方百姓、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7、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参加别的职业的招聘有帮助。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时,例如国企、银行招员工,高校招行政人员,甚至有些外企,都会询问应聘人员是否参加过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否进入笔试,有的甚至要出具成绩单与合格证(例如北京的公务员考试是有合格证的),因为这些负责招聘人员相信公务员考试是能区分、鉴别出人才的,所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在其他行业的应聘也是非常重要的。
8、受环境的影响,从众心理,很多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都是随波逐流,看着周围的同学报考,不论自己的专业、兴趣、未来的职业规划如何,自己也不假思索的参与到其中,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于是就产生了羊群效应。
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存在的问题
(一)官本位主义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以考试为主要选官手段的国家,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都是出身科举,说明科举制为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尽管科举制有诸多功绩于中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科举制在打通“民”与“官”之间的通道之时,也使中国形成了影响至今最深的、普遍的社会心态,即“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就是官本位主义的一种具体体现,而这种思想早已深入国人之心,深刻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一些大学生本不具备做公务员的素质却争先恐后地盲目报考,其中有很多考生报考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是为了谋求政治地位,一切以当官为中心。试想如果这样的考生被录取,将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他们心中会有服务意识吗?会带来公共部门的高绩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二)存在功利主义的错误价值观
从大学生在报考时选择的职位、地区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些有实权部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备受青睐,如图表-历年热门职位所示,海关、农业办公厅、广电总局以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最受欢迎的部门,最多的人岗比例达到了4584:1。而那些没有灰色收入、偏远地区的职位则无人问津,这说明了报考群体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而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一文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可见青年问题的重要性。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于大学生本身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都是及其有害的,影响至深。
(三)社会资源和的人力资源浪费
据统计,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背景,放弃专业而考公务员甚为可惜。从国家角度讲,培养专业人才,需要花很多财力物力;从考生角度讲,要在复习和备考上花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何况有的考生落榜后仍顽强执着,连考数年而未成功者,大有人在。从社会力量办学、助学机构角度讲,为此要举办各种名目繁多的学习辅导班,要出版、印制大量的复习备考书籍,因考纲年年有修订和变化,一年后,旧书就不起作用了,白白当作废品卖。这种现象会增加广大考生的经济负担,给组织考试的相关部门带来经济收益,是一种典型的“应试经济”现象。如果一些专业人才一门心思忙于公务员考试而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尤其是从事科研的人才---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将会极大阻碍社会财富的积累。当“公务员热”高涨,就会使原本应当在技术部门发挥作用的人才卡在了政务部门上,经济不可能有充足活力去面对新环境下的新挑战。这种“全民皆欲为官”的环境的形成,会造成其他行业人才的流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滋生应试教育的新温床
从小学到大学,我国的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顽疾,公务员考试虽然比较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测试,但是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模式却仍不完善。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激烈的竞争下,许多考生又跳入一个应试教育的圈子。公务员热如果持续升温,还会对大学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文科,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公务员“应试教育”的基地。
第三篇:公务员热看法
人大代表:公务员热影响社会创新 http://.cn2011年03月10日03:12大洋网-广州日报
高考之外,被誉为另一种一年一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式——公务员考试季节到来。
日前,广东宣布,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的报名工作将于3月11日至15日进行,笔试定于3月27日举行。本次公务员考试规模空前庞大,一共招考11666人。今年的公务员“省考”,招录人数最多,从报考要求看,很多岗位要求招录“社会人员”的比例超过了应届生,学历要求多在本科以上,部分基层岗位要求大专以上。
公务员考试热度难度超过高考,有人戏称科举制度重新回到现代社会。昨日,记者就此问题,与政策专家、人大代表进行了一番探讨。
本专题撰文/图记者柳建云、陈翔、王飞、赵琳琳、杨进、张浩、何道岚 实习生李天研“考公务员热”影响国家创新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王珣章告诉记者,他在与很多学生交流时发现,越来越多学生乐意早早拿个铁饭碗。“他们观点很务实,也有大部分随大流,这种风气不好,年轻人过早端着铁饭碗,这个社会如何创新?”王珣章忧心地说。
“发达国家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公务员,因为政客不是主流,个性化才是。我在年轻的时候,也不愿意做公务员。”王珣章分析说,“公务员一生的轨迹往往一眼就能看到。按照西方的说法是不够刺激。相反,到公司创业则有很多种机会,这种经历本身就富有价值。”
中国创新能力不足,与中国的社会、家庭氛围有关,比如两位逃学的创业者却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家,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如果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发生,学生则将面临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从某种比较上容易发现,中国培养的孩子相对缺乏创造和挑战能力,这与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不对路。
“类似高考这座独木桥,在西方孩子的眼里,这个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方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很大差异,而中国父母可能会炫耀,我的儿子考上公务员,发达国家则强调独立自主。”
作为政府公职人员,王珣章也认同目前官员地位被推得太高,大学生爱考公务员的目的往往是爱当官,认为做官后地位会很高,权力很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务员热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是一个文化体制和民族习惯的大问题。似“科举”当官途径学子都想一试
对于这种类似“科举”当官途径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告诉记者,一方面,公务员职位增加是因为一些吃皇粮的事业单位也搭上了公务员选才的班车,其实公务员自身每年编制需求人数大同小异。另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每年大学毕业生达650万,仅70%的就业率,相当多人找不到工作,于是考公务员成为首选,多数人抱着“能否上,考一下再说”的心态。
联系广东实际,汪玉凯说,广东地方经济发达,过去很多人愿意经商,如今国家机关待遇好,官员权力大,并有灰色收入,因此吸引各方人士。对于广东省公务员招考规模扩大的现象,汪玉凯分析称,由于公务员门槛越来越多,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能报考省以上公务员,应届只能靠省级以下的公务员招考消化,客观上也造成热闹场面。
汪玉凯认为,改变公务员热,要从经济全局入手,政策层面尤其要考虑是否给民营和个体创业足够的空间。因为私营业的迅猛发展能够打破社会利益的格局。“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公务员热的就业取向表现得更为明显,关键是政策能真正宽松扶持私营业的发展。”汪玉凯说。
大学生不过做出收益最大化选择
“不宜过度责备大学生热衷报考公务员,这是基于现行社会固定结构造成的结局,大学生只是做出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杨雪冬分析说,个体角度,大学生做出的就业取向是正常的。目前,整个就业市场不好,而公务员各种保障相对稳定,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非常正常的。
他回顾说,“上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时说做公务员容易被笑话,一般主流是闯深圳下海南。现在市场成熟,创业成功概率可能相对小,大学生做出的选择也是理性的,关键是解决其后顾之忧。”
因此从根源上说,大学生爱进机关与现行社会福利分配制度有关,公务员与社会劳动者之间存在福利双轨的问题,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在福利分配上多做工作,尤其是大社会的福利均等化,而不能苛求学生创业,不能要求大学生主动投入人才市场,因为大学生的选择是基于现行社会固定结构,也是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杨雪冬说,“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关于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比较,西班牙之所以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当时西班牙所有人都向往做官员,最终创造性被埋没。”
杨雪冬还指出,公务员热背后还有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官的地位”被过度突出。现在中国官员占据太多公共资源。要扭转公务员热,从根本上还是得让公务员队伍回到正常社会评价位置。
加大从基层选拔的力度
应该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公务员的力度,加强省市机关面向县、乡公务员选调力度,适当提高公务员考录中面向“大学生村官”和优秀村干部的招录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小恩
允许残疾人参加考研
建议允许残疾人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各级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及各类执业资格考试等各类升学、认证考试,并切实为重度残疾考生提供相配套的支持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 袁敬华
公务员热不代表创业人少
从我的研究来看,确实有很多热血青年和有为青年愿意做公务员,这只证明中国政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增加了,并不代表中国年轻人愿意创业的更少了。
——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
中央不招应届生公务员
“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不再招录应届生”对大学毕业生是一种正面的引导,不仅基层队伍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得到不断充实,同时也为个人发展预留出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 陈放
不当公务员天地照样宽
“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不再招录应届生”政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好。“应该会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当公务员,天地照样宽。”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梅国平
大学生吃财政是社会倒退
现在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博士、硕士都在机关里做些收收发发的工作。600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
第四篇:浅谈公务员报考热
浅谈公务员报考热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公务员考试中广东省考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共26.67万人缴费参考,竞争13565个名额,考录比例约为20:1,有些职位的竞争比例达到几千比一。
据了解,2010年广东省考参考人数为23万人,2011年参考人数为22.4万人(2012年因省考分为县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和基层公务员考试,尚未有确切统计数据)。虽然考前有专家指出今年的广东省考,因为湖南、江西等多省于4月13日举行公务员联考和4月14日深圳市考的原因,将会分流部分考生,竞争强度会有所降低,但今年的省考参考人数却“逆市上扬”,不减反增,达到26.67万人。
针对这样的形势,据了解大部分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具体有以下五个原因:
(一)认为公务员职业稳定。据了解,大部分报考者表示,目前一些行业和职业不稳定、有风险,比如外企、私企及自主创业等,一旦遇到经济危机、经营困难等状况都可能导致失业,而公务员的工作流动性较小,可以说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
(二)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优厚。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因此在各行各业中,竞争都相当激烈,存在很大的职业风险。相较于其他职业而言,公务员所需要承担的职业风险就相对较小。并且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都已较完善。如果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有能力,对工作充满热情又勤劳肯干的人,在工作成绩突出的情况下就能够得到重用。
(三)受就业压力增大影响。当前的就业压力太大,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许多有能力、有追求的优秀人才,往往把企业经营、金融保险、社会服务货非政府组织作为事业的首选。而中国的情形则恰恰相反,这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还很低,为公民营造的就业环境和创业氛围还远远不够。另外我国近年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客观上说,并没有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基层工作本身的吸引力来解决这个问题。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选择报考公务员也是一些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的一种选择。
(四)认为公务员岗位工作相对轻松。部分报考者认为报考公务员是因为感觉“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工作轻松”,每天工作时间能保证在8小时内,个人生活空间较大,容易产生很强的幸福感。
(五)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一部分报考者表示公务员报考热是因为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公务员有良好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体面的职业。很多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督促和引导子女报考公务员。
以上五点无不吸引着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报考公务员,最终造成了报考公务员持续升温的现象。这样确实可以更好的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却引起了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失。国家与社会,在人力资源的吸纳方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人力过于向国家集中,就会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随之下降。所以只有尽力做到既能不影响行业和社会的稳定,又能为社会选拔出合格的公务人员,才会使报考公务员热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良久的持续。
第五篇:浅论公务员考试热
论公务员考试热
公务员,顾名思义是公共服务人员,在1993年以前,我国很少有“公务员”这个说法,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公务员。在正式施行公务员制度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干部制度,但干部制度缺乏着具体的管理制度,因此我国开始思考别的制度。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令第125号发布,199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自此开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也正是从1994年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考试,不过范围很小,尚未全国普及。2002年以后,公务员考试热度逐年升温,录取率由原来的十几比一到最近的几百比一,难度堪称中国第一考,但从收入,稳定,权力,社会地位,人脉等方面考虑,这几年大量的学子报考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摘要:公务员 考试热 制度 录取率 收入 稳定 社会地位 人脉 流行趋势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子参加公务员考试,然而录取率是越来越低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报考合格人数与录用的人数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1,9个部门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200:1,,5个部门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0:1。
纵观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人数与录取情况,2011年报考人数1415138人,录取率
1.57%,2010年,报考人数1468394人,录取率1.44%,2009年报考人数1040000人,录取率1.28%,2008年报考人数800000人,录取率1.67%,2007年报考人数535574人,录取率
2.38%。从中发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越来越多,公务员考试进入“热”状态。
一、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1、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虽然公务员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可从目前情况来看,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较少,即使有人第一年考核不称职,第二年他也会想办法调整状态,使自己称职。所以目前离开公务员队伍的,除个别自动离职外,就是违法乱纪被淘汰的,因考核因素被辞退的微乎其微。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有所依,公务员退休后可以领取在职时一样的工资。
2、就业形势严峻
最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及教育制度的弊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3、权力思想的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强烈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礼教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群众,都向往当官。如今的社会现象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个共识:没钱的怕有钱的,有钱的怕有权的,因此国家公务员成了众多人的追求。同时,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因为一个方面公务员多身处权力部门,手持公共权力的支配权,这为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另外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行业无与伦比的独一无
二的公权力上,并不是说公务员利用公权力去为自己谋私利,而是强大公权力折射出的美丽光环起作用。对于广大的刚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来说,与其说他们了解公务员职业,不如说他们是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实际上他们是对公务员权力和荣誉的一种向往。
4、考生的盲目跟风的心态
“跟风心态”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淘汰机制。激烈的竞争以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十分稀少,使得大学生想尽快摆脱这种“漂泊”,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考生还存在“唯利是考”的价值取向,跟着其他人向稳定的收入走。
5、家庭因素
很多考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孩子有稳定的工作,以后生活无忧,所以,一直鼓励孩子报考公务员。
6、机会均等,条件简单
公务员的要求不像军人那样严格,没有身高,年龄,视力,外形的限制,这令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1、有利的方面:
由于公务员考试采取的是考试制度,对每个考生的要求与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考试结果主要是看考生的实力,这就要求考生自己努力学习相关方面的考试内容,有利于考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存在的弊端:
公务员考试过热会引起就业失衡,人才过于集中,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失调,同时,国家每年公务员考试都要耗费很大的选拔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1)资源浪费
公务员考试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既包括国家为此付出的大量选拔成本,也包括参考者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压力、努力等个体成本,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现象更是代价巨大。公务员考试过热导致考试经济发达,社会资源耗费严重。
2)人才配置不合理
公务员调动了大部分的人才,不少理工科博士却争做公务员,理工科硕士报考公务员更比比皆是,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可能出现政治领域人才堆积并大量剩余,科技领域等人才缺失,其结果必然是加剧内耗。
3)大学生就业观念越来越出现偏差
公务员的稳定,好待遇,使得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的考试中来。这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毕业、就业和创业。现代社会本是一个全民积极创造财富的社会,广大的毕业生毕业后应该投身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来,然而事广大的优秀学子的选择却是选择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倾向于公务员这个“铁饭碗”。
4)权力思想更加严重
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公务员职位受到公众的热烈追捧。“官本位”强调以官为本,唯官独大,官位不但成为决定权力配置和利益分享的唯一标准,甚至也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官本位”的强力导向之下,众多社会成员为获得当官的资格,先是千军万马过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接下来又千方百计追求仕途上的步步高升。各种跑官要官的“潜规则”、买官卖官的腐败伎俩很可能愈演愈烈,社会风气将受到更大的毒害。
三、正确处理公务员考试热
1、引导考生有正确的权力思想
国家需要在公务员管理中加入更为致密的监督网络,严格约束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因为不少人是怀着权力和经济收益目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没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如果放松了监督,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一己之私的工具。
2、改变公务员“铁饭碗”的现象
很多考生考公务员就是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稳定,待遇好,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要改变公务员考试热的途径之一可以从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格局入手,让公务员与非公务员一样,面临着一样的就业风险,取消公务员“稳定”的专利。
3、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几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大学生就业市场压力不小,但与我国目前人才规模偏小的现实相比,扩招政策显然存在积极作用的空间。问题在于,与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大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评价尺度却修正得很不够,因此需要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同时,政府应重视创造就业岗位,帮助更多大学生就业。
4、加大力度纠正考生的心态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与舆论的宣传工具,批判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宣传无私奉献、职业平等、埋头苦干等健康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佚名,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研究,2012.6.132、贾宇,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光明日报,20083、吴宁,如何看待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光明日报,2008.11.34、佚名,如何理性地看待炙热的国家公务员考试2013年百度文库
5、韩勇,廉永杰,“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