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壬庄乡在外出务经商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发言
壬庄乡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发言
壬庄乡党委认真按照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面对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发展党员的诸多难题,严格确立培养时间、能力准入、贡献发挥、遵纪守法、品行作风“五大标尺”,在有足够的务工经历、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较强的法纪意识、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探索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强化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全乡外出务工党员34名,在4562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9名,其中预备党员6人,入党积极分子12名。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完善机构我们通过借鉴渠洋镇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发展党员“123”经验作法,成立了领导小组,有独立的外出工委办公室并挂牌,完善了各项上墙制度,落实了2名工作人员,配备了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有专门的档案柜。
二是建档储备,把好“入口关”重视发展对象在务工实践中的锻炼和组织考察,规定凡作为发展对象的系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原则上务工经历要达一年以上,并经组织指派专门人员按程序考察一年以上时间。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的教育、考察的定期思想汇报制度、培养联系人制度和委托培养、考察制度。对务工地较近的,规定定期回乡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对务工地较远的,规定采取电话、信件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交流信息。在外出党员中选拔一批党性强、素质好、有较长党龄的党员,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入
党培养考察人,负责向他们宣传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入党动机、思想状况、生产经营等情况并记载培养考察情况。通过对发展对象在一定时间内的精心培养和考察,加强外出务工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三是突出重点,把好“教育关”强调发展对象的能力素质培养,把技能型外出务工人才作为发展重点,着重把那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较强的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改善外出务工党员的能力结构。积极发展能力型务工人员入党,把能力准入纳入入党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对象春节回乡党课培训会、就业技能培训会和“建言献策”座谈会等形式发现和优先培养能力突出的对象入党,改善和提升整个外出务工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发展对象每年为家乡发展献一条良策,带一户贫困户外出务工经商,引进一个项目或一批资金、人才,至少联系帮扶一名群众,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致富信息的原则和成效来衡量外出务工入党发展对象的社会回报率,真正把那些热心家乡建设,积极支持家乡发展的外出务工人员吸收到党内来,在外出务工党员中树立“离家不忘家”的思想意识,促进家乡新农村建设。
四是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重视发展对象的公民道德素养,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建立相关审查机制,严把发展对象品行作风关,做到“组织满意、单位认可、群众公认”,塑造外出务工党员队伍良好的形象。联系培养人要为发展对象进行“品行鉴定”,要求培养人要在发展对象
思想汇报材料上如实签注包括道德、品行、作风等在内的意见,达到“组织满意”。二是委托务工地所在单位定期出示发展对象工作期间的品行鉴定材料,突出“单位认可”。建立群众测评机制,条件许可的委托用工单位组织群众对发展对象进行包括品行、作风在内的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反馈输入地党组织;利用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机会组织外出人员和当地群众对发展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体现“群众公认”。
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部分农村党支部对宣传入党的工作做的不到位,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还不足,外出务工人员对入党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强,由于各种原因,外出务工人员工厂居住地不固定,使党员培养人难以联系,培养得不到应有的连续性,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的愿望。
今后建议:
1、从党费中与一定比例为外出务工人员联系的办公室公费。
2、各部门要相互协调村的组织,公安、计生等部门情况要互通情况,为外出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材料。
3、党支部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关心支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资料收集,落实培养人,并经常关心在村屯居住的党员,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及时帮助解决。形成党组织是最关心人民群众的组织,使每个人都以加入党组织为荣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篇: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思考
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思考
在农村中发展党员是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劳务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我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调查中发现:一方面,由于大量优秀青年外出务工,部分村发展党员无合适人选,导致长期不发展党员,村级班子建设后继乏人;
一、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的现状
二、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外出务工农民中的优秀青年由于流出村党组织不了解不好发展,劳务输出单位无党组织不能发展,务工地党组织衔接不好不愿发展,四、加快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外出务工农民党员责任感
我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调查中发现:一方面,由于大量优秀青年外出务工,部分村发展党员无合适人选,导致长期不发展党员,村级班子建设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农民中的优秀青年由于流出村党组织不了解不好发展,劳务输出单位无党组织不能发展,务工地党组织衔接不好不愿发展,造成了外出务工
农民入党陷入“三难”境地。对此,县委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外出务工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头脑灵活,见多识广,是农村优秀人才密集群体,必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聚集在党组织周围,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能激发外出务工农民的政治热情,解决“挣钱容易,入党无门”问题;才能确保外出务工农民中的优秀人才“流动不流失”,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凝聚民心,树立临朐农民工品牌,促进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县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做好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乡镇党委必须把发展外出务工农民入党,作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组织部门负责抓好党组织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劳动、外经外贸等部门搞好配合,畅通外出务工农民入党“通道”。
2、健全组织,建立外出务工农民党员之“家”
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1999年开始,我们就以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工作点为依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及时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确保每名外出务工农民党员都能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内,每名有入党意愿的外出务工农民都能够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一是对有劳务输出基地和办事机构、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独成立党支部,负责抓好外出务工农民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和发展党员工作。二是有劳务输出基地但无办事机构、外出务工农民党员较多的,成立临时党支部,负责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情况,协调配合流出地、用工单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三是对无办事机构、但用工单位有党组织的,委托用工单位党组织抓好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教育培养,条件成熟的积极向流出地党组织推荐入党。四是对零散外出务工农民,由流出地党组织参照流动党员管理方式进行教育培养,及时发展其中的优秀分子入党。目前,全县共在驻外办事机构建立党组织6个,其中党总支1个;设立临时党支部22个,18处乡镇(街道)建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党支部。临朐县广源劳务输出公司党总支(驻上海港),下辖9个党支部,近年来先后发展外出务工农民党员45名,为外出务工农民打开了“入党之门”。对此,一些外出务工农民高兴地说:“在外打工离家远了,想不到离党却近了。”
3、掌握情况,构建外出务工农民“信息库”
在外出务工农民流动的重要环节,注意与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统盘考虑,搞好对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在招工报名时,由村党组织出具有关外出务工农民的政治表现、身体状况、技术专长等方面的情况证明,劳务输出机构核实后进行登记,建
立起外出务工农民“信息库”。对外出务工农民中的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重点掌握,专门登记。外出务工农民到达用工单位后,是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是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的,将其政治表现证明信等档案材料,逐一向劳务基地、用工单位党组织搞好移交。劳务输出基地党组织将党员及时纳入党小组,并安排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担任班组长,协助抓好外出务工农民的管理;对入党积极分子重新确定培养考察人,及时跟上教育培养,保证他们“离乡离土不离党”。同时根据外出务工农民流动性较强的实际,建立了外出务工农民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接转制度,规定党组织之间要相互承认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对用工单位发生变化或回原籍的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要及时转接,使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及时掌握情况。仅去年,全县各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党组织先后转接145名外出务工农民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材料,有效解决了培养发展“断档”问题。
4、搞好衔接,贯通外出务工农民党员“培养链”
为搞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劳务输出单位党组织通过召开协调会、交流会等方式,积极主动与用工单位党组织沟通协调,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一是关键环节加强沟通。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吸收预备党员等关键环
节,劳务输出单位、用工单位党组织及时沟通协商,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如对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每半年考察一次,由劳务输出基地、用工单位党组织分别考察提出初步意见后,共同研究,形成鉴定材料,存入本人档案。二是共同抓好教育培养。劳务输出基地党组织与用工单位联合举办培训班,结合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对外出务工农民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系统教育,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近年来,先后与上海港务局、胜利油田等单位联合办学,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205人次,并培养了20多个专业的2000多名技术人才,有90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分别考取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有3569名参加培训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劳务输出单位、用工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有意识地安排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班长、工段长等职务,安排他们到急、难、险、重岗位上锻炼,组织开展“服务经济建设、树立家乡形象”、“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素质。目前,90%以上的外出务工农民入党积极分子成为中层管理岗位人员或业务骨干。
5、严格审核,确保外出务工农民党员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因外出务工农民“身份”特殊而降低入党标准条件,减少工作程序。一是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双推荐”。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上,实行党组织推荐与党员群众民主推荐相结合,凡党员群众推荐不过半数的,一律不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发展对象政审“双向考察”。对劳务输出单位党组织确定的发展对象,既到用工单位进行考察,又注意到原籍村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用工单位党组织发展外出务工农民入党的,既看在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又征求原籍村党组织的意见。三是发展对象“两地公示”。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分别在用工单位、原籍村进行公示,接受两地党员群众的监督。2001年,烟台劳务输出基地一个发展对象,因在村里通大街时不配合、当挡头,劳务输出基地党组织调查核实后,决定暂缓发展。
第三篇: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做法
漆园办事处关于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做法漆园办事处位于**县城北侧,现有人口6万余人,国土面积117.49平方公里,12万亩耕地,辖2个社区居委会,13个行政村。属于城乡结合部,人多地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以上。自2008年开始,我处逐步从外出务工人员中物色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目前全处约有60余名党员外出务工,15名属于08年后发展的.占全部外出党员的25%。这些人员在外地发展不错,在本村也具有较好的口碑,经常为本村提供致富信息或是带领本村群众外出务工。他们大多年富力强,有理想、有文化、有朝气、有开拓进取精神,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外出务工人员通过长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锻炼,具备见识广、信息多的优势,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有利于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在发展村级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力军作用。经过实地调研考察,通过电话、问卷、邮件等方式了解,我总结了办事处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具体做法:
一、摸清底子,铺好路子。发展人员的年龄集中在30到50岁之间,这些人年轻有为,具有一定的人脉和精力;学历在高中及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主要从事的行业是经商、销售、建筑、物流等,我们围绕“二建立二提高”的党员培养工程开展工作。一是建立人才后备制度,提高党员培养针对性。建立培养对象的思想工作汇报制度,提高培养对象与党组织之间的了解,同时也让培养人了解一些科学致富信息,实现了双向交流。
二、严格把关,确保发展质量。在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要求,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的特殊性,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把好党员质量关,防止以“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一是广泛推优,严把源头关。大力推行教育引导对象推荐制度。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等方式,定期组织各村开展推优活动。党组织推荐主要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党员推荐需由3名以上党员联名进行,群众推荐主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初步确定重点教育引导对象,建立教育引导对象基本情况档案。结合本人意愿,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分工协作,严把预审关。外出务工人员在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前,要先经过村党支部申报,由乡镇党委审查把关后,再按照程序讨论发展。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我们规定预审的内容主要为“四审四看”,即审材料,看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规范、完善、属实;审程序,看确定发展对象的程序是否规范,符合规定;审素质,看发展对象的理想信念、岗位技能、遵纪守法、双带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审公示情况,看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声誉威信。通过预审把关,对不符合发展条件的人员不列入当年发展计划。三是明晰主体,严把接收关。以村党支部为主体,在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前,由党支部严格审查把关。培养联系人要向支部大会详细介绍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让党员对其进行全面询问了解。在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之前,对每一名预备党员进行回访考察,把好最后一关,办事处每半年对各村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思想汇报及本人实际情况进行一次电话抽查或实地走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入党程序或“带病”入党者,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完善机制,强化教育引导。为了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促进其早日成熟,我们积极推行“定人培养,定岗锻炼,定点培训,定期考察”的工作制度,切实增强培训教育效果。定人培养,就是对每名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分别确定一名支委成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实行“1+1”结对培养教育;定岗锻炼,就是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要入党,先上岗”,引导他们做好表率,发挥作用;定点培训,就是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每月汇报一次本人工作、思想情况,农忙和节假日集中返乡期间,办事处党委集中组织一次理论培训;定期考察,就是村党支部每半年通过直接、委托、鉴定考察等方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广泛听取培养联系人,党内外群众和工作单位领导的意见,督促各项培养教育措施落到实处。村党支部还因地制宜地实施“关爱工程”,确定专人与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建立联系对子,帮助解决子女入学、抢种抢收、重大疾病等困难,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办事处党委书记明确提出在外出人员中大力开展“三培两推”活动,“三培”就是把外出务工人员培养成党员,把外出务工党员培养成双带标兵,把双带标兵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对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在鼓励他们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注意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引导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双向培养教育,使他们政治上尽快成熟。对于优秀的外出务工党员,通过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帮助,促进他们在生产经营,帮贫致富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推”,就是推选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后备干部返乡任村干部,把其中优秀的村干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全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名,培养成党员的有15名,高中、中专以上学历10人,占62%。其中返乡被培养成村干部的有4人。
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针对从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的党员,我们采取两种方式管理:一是他们目前在做什么?外出是否还从事以前的行业?致富情况如何?有没有为所在村提供致富信息和务工人流量;二是已经进入村干部班子人员表现如何,是否具备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意识和作为致富能人能否带领本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五、、工作中的不足
1、目前漆园办事处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一个外出流动党员党组织,外出人员在外面还是流浪的状态,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流动量比较大的浙江、上海等地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让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单位或务工城市有一个“精神家园”,办事处组织相关人员去慰问和交流。
2、因为党的活动参与较少,外出务工人员对党员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部分村对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不重视,认为他们占着党员名额却不参与活动,也不能给村里带来经济方面的利益,对他们有偏见。
第四篇:在外出务工及流动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汇报
在外出务工及流动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汇报
一、乡镇的基本情况
二、乡镇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三、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面对大量的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难、教育难、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难和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创业难的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党委高度重视,结合我镇实际,更新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年来,我镇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上共发展外出务工党员 名(其中,女党员 名;35岁以下 名;大专以上学历的 名;有中专、高中学历的 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 名;现有申请入党人为 名。现将有关情况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管理体制,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底数。外出务出人员的管理做了有专人负责,有专门台账,各村落实一个村干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利用计生工作、民政工作平台,在各村党支部建立专门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台帐,并进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四个掌握”,即掌握外出时间、务工地址、从事职业、联系方法等基本情况。
(二)创新组织设置模式,畅通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渠道。为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渠道不畅通、想入党找不到党的组织这一 1
难题,我镇把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全镇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到人流动到哪里,就与哪里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委托培养。这样既加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也为发现和培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创造了条件。
(三)创新组织活动平台,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动力。一是宣传引导。我镇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委托外建党组织加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及家乡的惠民利民政策,大力推介流动党员中的好典型,充分展示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有效地增强了外出务工人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二是示范带动。“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我镇从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入手,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异地安家 创先争优”“ 党旗飘扬〃引凤还巢”活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党组织建设年”活动部署要求,着力搭建外出务工党员服务平台,形成流动党员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靠拢的生动局面。
(四)创新发展党员方法,严把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标准。一是镇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民主推荐确定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对综合素质好、在群众中威信高但暂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精心选定培养联系人。各党支部指定一名党性强、熟悉党务工作的村干部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教育和培养;同时就近指定一名党性强、工作相对固定、熟悉入党积极分子情况的流动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承担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期间的联系和教育任务,负责向村党组织介绍情况等。
三是加强经常性教育。要求已确定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支部要经常性地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思想动态。同时组织流动党员与身边的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
四是认真抓好集中培训。镇党委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时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党的知识教育。三年来,共进行 期的集中培训,发放培训材料 多份,开座谈会 次,对没有返乡的入党积极分子,则通过邮寄小册子等学习资料,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常联系困难。在教育培养工作中,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纪律观念相对较差,特别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不稳定,使培养联系人难以保持与他们的经常联系,难以掌握其思想状况、现实工作表现;有些培养联系人自身责任意识不强,主动与培养对象的联系较少,为组织吸收带来难度。
(二)政治审查不全面。根据党员发展有关要求,在吸收新的同志加入党组织以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无论是流 3
出地还是流入地,都难以全面、系统的掌握进城务工人员的情况,使得政治审查工作不全面、不准确。
(三)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新加入党组织的同志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返乡时间少,一般又集中在春节等节假日,难以参加流出地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对党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养。针对外出务工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难的问题,可以采取电子邮件、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加强经常性联系,进一步增强教育培养联系人的责任意识,落实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表现和思想表现。同时,通过参加一些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加强形势教育、主题实践教育,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社会认知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
(二)建立“定向培养,双向考察”的工作机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既要了解当前,又要掌握历史;建立“定向培养,双向考察”的工作机制,在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工作中,建立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联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双向联系,不断提高政治审查的准确度,严格要求,按组织程序吸收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
(三)严格把好质量关。党员素质的高低、作风的好外直接关 系到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在外出务工流动人员发展党员这个问题上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关于“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党员发展方针,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四)稳健推进,做好持久攻坚准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 的组织基础,基层党建是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工程。基层党建是复杂而多变的,开展外出务工流动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确实不易。在这基层党建这方面,不应该操之过急,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做好持久攻坚的准备。
第五篇:在外出务工及流动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汇报
在外出务工及流动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汇报
一、乡镇的基本情况
二、乡镇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三、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面对大量的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难、教育难、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难和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创业难的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党委高度重视,结合我镇实际,更新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年来,我镇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上共发展外出务工党员名(其中,女党员 名;35岁以下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名;有中专、高中学历的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 名;现有申请入党人为 名。现将有关情况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管理体制,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底数。外出务出人员的管理做了有专人负责,有专门台账,各村落实一个村干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利用计生工作、民政工作平台,在各村党支部建立专门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台帐,并进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四个掌握”,即掌握外出时间、务工地址、从事职业、联系方法等基本情况。
(二)创新组织设置模式,畅通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渠道。为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渠道不畅通、想入党找不到党的组织这一
1难题,我镇把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全镇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到人流动到哪里,就与哪里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委托培养。这样既加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也为发现和培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创造了条件。
(三)创新组织活动平台,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动力。一是宣传引导。我镇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委托外建党组织加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及家乡的惠民利民政策,大力推介流动党员中的好典型,充分展示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有效地增强了外出务工人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二是示范带动。“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我镇从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入手,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异地安家 创先争优”“ 党旗飘扬〃引凤还巢”活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党组织建设年”活动部署要求,着力搭建外出务工党员服务平台,形成流动党员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靠拢的生动局面。
(四)创新发展党员方法,严把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标准。
一是镇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
员返乡时机,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民主推荐确定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对综合素质好、在群众中威信高但暂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精心选定培养联系人。各党支部指定一名党性强、熟悉
党务工作的村干部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教育和培养;同时就近指定一名党性强、工作相对固定、熟悉入党积极分子情况的流动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承担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期间的联系和教育任务,负责向村党组织介绍情况等。
三是加强经常性教育。要求已确定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
子的党支部要经常性地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思想动态。同时组织流动党员与身边的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
四是认真抓好集中培训。镇党委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
人员返乡的时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党的知识教育。三年来,共进行期的集中培训,发放培训材料多份,开座谈会次,对没有返乡的入党积极分子,则通过邮寄小册子等学习资料,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常联系困难。在教育培养工作中,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纪律观念相对较差,特别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不稳定,使培养联系人难以保持与他们的经常联系,难以掌握其思想状况、现实工作表现;有些培养联系人自身责任意识不强,主动与培养对象的联系较少,为组织吸收带来难度。
(二)政治审查不全面。根据党员发展有关要求,在吸收新的同志加入党组织以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无论是流
出地还是流入地,都难以全面、系统的掌握进城务工人员的情况,使得政治审查工作不全面、不准确。
(三)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新加入党组织的同志必须经过一
段时期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返乡时间少,一般又集中在春节等节假日,难以参加流出地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对党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养。针对外
出务工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难的问题,可以采取电子邮件、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加强经常性联系,进一步增强教育培养联系人的责任意识,落实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表现和思想表现。同时,通过参加一些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加强形势教育、主题实践教育,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社会认知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
(二)建立“定向培养,双向考察”的工作机制。对入党积
极分子的培养既要了解当前,又要掌握历史;建立“定向培养,双向考察”的工作机制,在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工作中,建立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联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双向联系,不断提高政治审查的准确度,严格要求,按组织程序吸收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
(三)严格把好质量关。党员素质的高低、作风的好外直接关 系到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在外出务工流动人员发展党员这个问题上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关于“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党员发展方针,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四)稳健推进,做好持久攻坚准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建是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工程。基层党建是复杂而多变的,开展外出务工流动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确实不易。在这基层党建这方面,不应该操之过急,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做好持久攻坚的准备。